第875章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林衝也是著急,為了配合河中府方麵偷襲鄠縣,長安以及永興軍路駐軍可是辛辛苦苦打掩護,本來鄠縣就不是最終目的,否則又何必耗費這麽多人力物力。如果戰果隻停留在打鄠縣上,這一番動作就算失敗了。眼看著楊誌的脾氣有冒出來的架勢,林衝抬手示意安靜一些,“先不要急,隻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就一定會有機會的。這樣吧,蕭將軍,你現在就去風陵渡東南沿岸,讓船隊潛伏好,千萬不能暴露。另外,密切留意風陵渡北岸大營的情況,鄠縣輜重被毀,叛軍需要運送的糧草數目不小,他們不可能這樣一直慢慢往鄠縣送的,所以肯定會有機會。”
河中府方麵剛做出分配,夜裏長安的書信就送到了林衝桌案上,似乎怕林衝耐不住性子,上了叛軍惡當。信中,趙有恭再三囑咐,一定要耐心等待時機,既然已經忍了這麽久,也不在乎一時半刻了,要打就咬一口重的,打疼叛軍。看完信,林衝也算安心了不少,看來長安方麵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斷敵軍糧道固然重要,但目前最重要的還是保存實力。關中這麽大地方,如果哪一點損失過重,很可能會讓叛軍找到突破口,打破關中的防禦陣型。
話說柴氏方麵,耗費那麽多人力去運送糧草,一次運送量還不多,搞得一幫子軍中將校也有些鬱悶,太後還有柴永浩大將軍是不是有點杞人憂天了,一個千人隊去運送十輛車,怎麽想都覺得有點小題大做。不過軍令如山,就算再有怨言也沒人敢說個不字。一開始柴氏各部嚴格按照軍令執行,可是漸漸地,定****遲遲不見動靜,柴氏就有點鬆懈了下來。時間很快來到了十月份,秋風涼爽,草木枯黃,蕭瑟的氣息席卷了風陵渡南北,尤其是到了夜裏,西風狂烈,打在臉上生疼生疼的。柴氏方麵不禁生出幾分擔憂,柴氏大部分人都來自河南府以及江南,田興茂以及葉大虎的人更是來自南邊的廣南,這些人對北國的冬天都不太適應。而關中的冬天,寒風如刀,尤其是下了大雪,廣袤的山巒間冰雪覆蓋,在這種環境下,兵力優勢又能發揮多大作用呢?有著各種顧慮,所以柴氏眾人就有些著急了,十月初七,平靜許久的華陰縣突然變得緊張起來,首先太華山駐軍向華陰北麵十裏坪集結,與此同時,風雷鎮一應輜重開始大批往北岸運送,北岸大營的柴氏大軍更是戒備森嚴。從各種情況看,柴氏是要有大動作了。
其實趙有恭等人也知道,柴氏不會沉寂太久的,他們可不想在關中熬一個冬天。最近京畿路方麵已經從之前一連串的打擊中緩過了勁,京畿路有蕭芷韻、牛皋、韓世忠坐鎮,以他們的能力,一旦緩過勁兒,肯定會對河南府尤其是鄭州洛陽一帶施加壓力的。柴氏要有大動作,已經很明顯了,但柴氏到底要從哪裏打開缺口,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了,由於柴氏各部隻是集結,並沒有明顯的調動方向,這也給定****的防守增加了難度,因為你不知道該重點防禦什麽地方,章億攏著袖子,眉頭緊緊的皺著,“殿下,以柴氏的聰明,估計不會冒險從南麵進入鳳翔府的,總之,柴氏敢動鳳翔府,就會將戰線拉得太長,他們不得不防備被我們攔腰截斷的風險。河中府有林衝麾下還有幾千府兵,萬餘兵馬,河中府又不是什麽軍事要地,估計柴氏動河中府的可能性也不大。排除河中府和鳳翔府,柴氏叛軍想要對長安形成絕對的壓製優勢,隻剩下對同州動手了。同州雖然有我們兩萬大軍駐守,又有大楊灘軍營三萬新兵支持,但同州要防守的地方太多了,叛軍隻要幾路突進,很容易取得突破的。叛軍撇下大楊灘,攻入耀州,就可以從北麵對長安形成包圍態勢了。臣以為可以調龐赫所部入沙苑鎮,與同州互為犄角。”
章億一直留守關中,所以對關中的情況了如指掌,他說的也正是趙有恭所想,從目前情況看,隻要守住同州以及耀州,叛軍就算在其他地方折騰出什麽,也難有大效果。朱武想了想,表示了讚許,“殿下,屬下以為章學士的辦法甚為不錯,龐赫所部進駐沙苑鎮,不僅可以增加同州的防禦力度,還可以策應耀州,有龐赫在,叛軍也不敢直接突破蒲城,轉戰耀州。”
朱武表示了自己的意見後,方啟梁以及拓跋輕雲等軍中大佬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多都對章億的辦法表示讚同。也是怪了,以前最為積極的東方瑾反而一直沉默不語,隻見他眉頭一皺一皺的,看上去無比愁苦,多少年了,可是很少見大官人這麽發愁的,“我的大官人,你是不是有其他想法,不如說出來讓大家參詳一下。”
東方瑾顯然還沒有想的太通透,隻好苦笑一下,“殿下,屬下覺得叛軍的目標未必就是同州,殿下可以想想,就算叛軍費勁千辛萬苦,拿下同州,轉戰耀州,雖然對長安形成了包圍態勢,可還是會麵臨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吞下長安周圍防線。長安有我軍近六萬大軍駐守,輜重充足,城池堅固,這一點叛軍應該很清楚才對。轉戰耀州,卻無法短時間內內下長安,那叛軍這麽做的意義又有多大,要知道,強攻同州和耀州,一定會遭受慘重損失,叛軍付出慘重代價,卻無法從根本上突破長安,真的值得麽?柴可言雖為女兒身,可從她多年來的手段看,絕對不是那種衝動的人,而且,大家不要忘了,洛陽還住著一位鬼才呢,就算柴可言有些心急,宮梻也不可能犯同樣錯誤的。”
東方瑾所言乍一聽似乎沒什麽意義,可仔細回味一下,又頗為有道理,大官人為人實在有些不羈,時常鬧些笑話,但他於軍事上的才華和眼光是讓人佩服的,多少次東方瑾都用他獨到的見解拯救了定****的命運,所以他的話大家不得不仔細想想。不管有什麽樣的顧慮,但最終還得落到如何防守上來,呼延灼老成持重,卻也不得不追問道,“東方先生,那你覺得叛軍的意圖是什麽,具體又該如何來守?”
“其實這個問題,也是我最難確定的”東方瑾不是做作之人,沒想明白,就是沒想明白,但還是將心中所想一點點說出來,“大家可以預想一下,不管叛軍是打鳳翔府還是從同州轉戰耀州,都會麵臨一個問題,那就是戰線被拉長。大家都是軍中大才,應該知道,一旦戰線被拉長,麵臨最大的問題是什麽?”
大家不由得頓時一愣,有的人幾乎脫口而出,戰線拉長,最怕的當然是糧草無法及時供應,也就是所謂的糧道被襲擾。難道,真如東方瑾所言,叛軍的目的是為了集結兵力,剿滅盤踞在河中府的林衝所部?東方瑾思慮的問題不是沒有可能,但眾人仔細想過後,又覺得可能性不大,蕭巋蹙著眉頭,表示了自己的疑慮,“東方先生,就算叛軍被鄠縣的事情搞怕了,想要剿滅林衝所部,穩定後方,也不必調動這麽多兵馬吧,如果僅僅是為了清繳後方,這麽做是不是有點殺雞用牛刀了?隻需要調田興茂以及柴進所部合力進攻河中府,不圖殲滅,隻要將林將軍的兵馬逼到龍門一帶,就已經達到目的了。”
蕭巋所說是非常有道理的,林衝所部真正的精銳也就五千多人,要拿下河中府,柴氏隻要調動華陰東麵的兩萬駐軍就夠了,像現在這樣調動全部兵馬,實在有些沒必要了。趙有恭的顧慮也正是如此,不過東方瑾是什麽人,趙有恭最清楚,如此淺顯的道理,趙有恭明白,東方瑾肯定也明白,所以,趙有恭示意大家不要激動,耐心等東方瑾繼續說下去。
果然,東方瑾臉上笑容全無,不斷點著頭,“不錯,我覺得叛軍最終的目的就是河中府。但,又不隻是河中府,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叛軍能一舉拿下河中府和龍門,是不是可以沿著龍門古道向北直接突進慈州,進而進攻石州,再往北進逼麟州府州一帶。大家可不要忘了,耶律將軍還無法從遼東抽身,麟府以及雲中大片區域屬於真空地帶,可以說叛軍隻要集中兵力,一口氣拿下河中府,就可以輕鬆向北,一路拿下河中以及麟府等大片地方,就算西伯利亞駐軍以及蒙古仆從軍想要馳援,也不可能比得過叛軍行軍速度的。一旦雲中大片土地落入叛軍之手,再從麟府入手,進攻原西夏地區,我們的地盤可就被切割七零八落了,而河東路也會徹底落入叛軍掌控之中。河東易手,那時候就算耶律大石的兵馬從遼東抽身,為了保住河北以及雲中以東的地方,也不敢再向南加入中原之戰了。可以說,叛軍一旦完成這個橫穿南北,切割東西,霸占河東以及麟府、雲中的計劃,那戰果可一點不比直接奪取長安小,甚至同某種意義上,可以超越占據長安的效果。”
嘶,宣政殿內就像突然下了一場雪,人人都覺得背脊有些發涼。東方瑾的猜測乍一聽匪夷所思,可實際上隻要速度夠快,實現這個計劃的可能性占了九成。麟府以及雲中根本不是兵力空虛,簡直就是沒人防守,隨著風陵渡被突破,為了將長安、同州、華州防線建的更為牢靠,原銀州以及興慶府還有麟府當地府兵也被調到關中南部一帶進行防守。如果真讓東方大官人猜對了,叛軍可真要完成大逆轉了,反倒是進攻林衝,穩定後方,成了摟草打兔子順帶著了。也就是說,一旦被東方瑾說中的話,看似不起眼的河中府反倒成了最重要的一環,林衝所部也成了最不可或缺的。趙有恭領兵多年,反應並不慢,他心中很清楚,如果叛軍真的想要突破河中府,一路向北占據麟府和雲中,那河中府是鐵定守不住的,林衝手底下那點人馬隻要想守,最終免不了覆滅的命運。想到此,趙有恭直接對身旁的扈三娘說道,“三娘,你立刻修書一封,著令林衝所部立刻帶兵撤到風陵渡東南沿岸,伺機而動。如果柴氏隻是調動兵馬,虛晃一槍,沒有對河中府下手,那就放棄斷糧計劃,撤入河東或者同州,如果柴氏真的突襲河中府,進攻龍門,那就立刻乘船襲擾風陵渡,爭取一舉斷了叛軍輜重。”
趙有恭的安排也是非常完美的,叛軍如果真正的目標是以河中府為跳板,進攻雲中,那一定會攻打龍門,否則的話,不必動龍門,直接從河中府進入同州就可以了。叛軍不動慈州,林衝所部要是敢動風陵渡,那免不了被判軍圍起來打,可一旦動慈州,叛軍就必須那種足夠的兵力往北突進了,就沒有足夠的兵力再去圍剿林衝了。
僅僅隔了幾天,命令就大變樣,林衝實在搞不懂具體是怎麽回事了,不過他還是嚴格按照軍令執行。十月初九卯時,駐守河中府一帶的林衝所部在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然向東撤退,很快撤出河中府,消失在風陵渡東麵。而柴氏的反應更讓人看不懂,竟然毫無追擊的念頭。十月初十,叛軍終於有了動作,辰時,田興茂的兩萬大軍從永樂鎮出發,直接兵出五鄉山,攻入無人駐守的河中府,占據河中府後,田興茂駐紮半日,等後方柴進的三萬大軍進入河中府後,合兵一處,共計五萬多人的大軍出人意料的沒有進攻同州境內,而是直接北上,於十月初十戌時抵達龍門。趁著夜色掩護,五萬多大軍開始圍剿龍門,好在龍門守軍早就接到命令,一遇到叛軍強攻,根本沒怎麽打,在叛軍還沒有完成圍城的時候,就撤到了龍門荒漠,與此同時,駐守大楊灘的三萬新軍提前走出軍營,向東挺進,馳援龍門荒漠裏的古鎮大營。
林衝也是著急,為了配合河中府方麵偷襲鄠縣,長安以及永興軍路駐軍可是辛辛苦苦打掩護,本來鄠縣就不是最終目的,否則又何必耗費這麽多人力物力。如果戰果隻停留在打鄠縣上,這一番動作就算失敗了。眼看著楊誌的脾氣有冒出來的架勢,林衝抬手示意安靜一些,“先不要急,隻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就一定會有機會的。這樣吧,蕭將軍,你現在就去風陵渡東南沿岸,讓船隊潛伏好,千萬不能暴露。另外,密切留意風陵渡北岸大營的情況,鄠縣輜重被毀,叛軍需要運送的糧草數目不小,他們不可能這樣一直慢慢往鄠縣送的,所以肯定會有機會。”
河中府方麵剛做出分配,夜裏長安的書信就送到了林衝桌案上,似乎怕林衝耐不住性子,上了叛軍惡當。信中,趙有恭再三囑咐,一定要耐心等待時機,既然已經忍了這麽久,也不在乎一時半刻了,要打就咬一口重的,打疼叛軍。看完信,林衝也算安心了不少,看來長安方麵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斷敵軍糧道固然重要,但目前最重要的還是保存實力。關中這麽大地方,如果哪一點損失過重,很可能會讓叛軍找到突破口,打破關中的防禦陣型。
話說柴氏方麵,耗費那麽多人力去運送糧草,一次運送量還不多,搞得一幫子軍中將校也有些鬱悶,太後還有柴永浩大將軍是不是有點杞人憂天了,一個千人隊去運送十輛車,怎麽想都覺得有點小題大做。不過軍令如山,就算再有怨言也沒人敢說個不字。一開始柴氏各部嚴格按照軍令執行,可是漸漸地,定****遲遲不見動靜,柴氏就有點鬆懈了下來。時間很快來到了十月份,秋風涼爽,草木枯黃,蕭瑟的氣息席卷了風陵渡南北,尤其是到了夜裏,西風狂烈,打在臉上生疼生疼的。柴氏方麵不禁生出幾分擔憂,柴氏大部分人都來自河南府以及江南,田興茂以及葉大虎的人更是來自南邊的廣南,這些人對北國的冬天都不太適應。而關中的冬天,寒風如刀,尤其是下了大雪,廣袤的山巒間冰雪覆蓋,在這種環境下,兵力優勢又能發揮多大作用呢?有著各種顧慮,所以柴氏眾人就有些著急了,十月初七,平靜許久的華陰縣突然變得緊張起來,首先太華山駐軍向華陰北麵十裏坪集結,與此同時,風雷鎮一應輜重開始大批往北岸運送,北岸大營的柴氏大軍更是戒備森嚴。從各種情況看,柴氏是要有大動作了。
其實趙有恭等人也知道,柴氏不會沉寂太久的,他們可不想在關中熬一個冬天。最近京畿路方麵已經從之前一連串的打擊中緩過了勁,京畿路有蕭芷韻、牛皋、韓世忠坐鎮,以他們的能力,一旦緩過勁兒,肯定會對河南府尤其是鄭州洛陽一帶施加壓力的。柴氏要有大動作,已經很明顯了,但柴氏到底要從哪裏打開缺口,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了,由於柴氏各部隻是集結,並沒有明顯的調動方向,這也給定****的防守增加了難度,因為你不知道該重點防禦什麽地方,章億攏著袖子,眉頭緊緊的皺著,“殿下,以柴氏的聰明,估計不會冒險從南麵進入鳳翔府的,總之,柴氏敢動鳳翔府,就會將戰線拉得太長,他們不得不防備被我們攔腰截斷的風險。河中府有林衝麾下還有幾千府兵,萬餘兵馬,河中府又不是什麽軍事要地,估計柴氏動河中府的可能性也不大。排除河中府和鳳翔府,柴氏叛軍想要對長安形成絕對的壓製優勢,隻剩下對同州動手了。同州雖然有我們兩萬大軍駐守,又有大楊灘軍營三萬新兵支持,但同州要防守的地方太多了,叛軍隻要幾路突進,很容易取得突破的。叛軍撇下大楊灘,攻入耀州,就可以從北麵對長安形成包圍態勢了。臣以為可以調龐赫所部入沙苑鎮,與同州互為犄角。”
章億一直留守關中,所以對關中的情況了如指掌,他說的也正是趙有恭所想,從目前情況看,隻要守住同州以及耀州,叛軍就算在其他地方折騰出什麽,也難有大效果。朱武想了想,表示了讚許,“殿下,屬下以為章學士的辦法甚為不錯,龐赫所部進駐沙苑鎮,不僅可以增加同州的防禦力度,還可以策應耀州,有龐赫在,叛軍也不敢直接突破蒲城,轉戰耀州。”
朱武表示了自己的意見後,方啟梁以及拓跋輕雲等軍中大佬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多都對章億的辦法表示讚同。也是怪了,以前最為積極的東方瑾反而一直沉默不語,隻見他眉頭一皺一皺的,看上去無比愁苦,多少年了,可是很少見大官人這麽發愁的,“我的大官人,你是不是有其他想法,不如說出來讓大家參詳一下。”
東方瑾顯然還沒有想的太通透,隻好苦笑一下,“殿下,屬下覺得叛軍的目標未必就是同州,殿下可以想想,就算叛軍費勁千辛萬苦,拿下同州,轉戰耀州,雖然對長安形成了包圍態勢,可還是會麵臨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吞下長安周圍防線。長安有我軍近六萬大軍駐守,輜重充足,城池堅固,這一點叛軍應該很清楚才對。轉戰耀州,卻無法短時間內內下長安,那叛軍這麽做的意義又有多大,要知道,強攻同州和耀州,一定會遭受慘重損失,叛軍付出慘重代價,卻無法從根本上突破長安,真的值得麽?柴可言雖為女兒身,可從她多年來的手段看,絕對不是那種衝動的人,而且,大家不要忘了,洛陽還住著一位鬼才呢,就算柴可言有些心急,宮梻也不可能犯同樣錯誤的。”
東方瑾所言乍一聽似乎沒什麽意義,可仔細回味一下,又頗為有道理,大官人為人實在有些不羈,時常鬧些笑話,但他於軍事上的才華和眼光是讓人佩服的,多少次東方瑾都用他獨到的見解拯救了定****的命運,所以他的話大家不得不仔細想想。不管有什麽樣的顧慮,但最終還得落到如何防守上來,呼延灼老成持重,卻也不得不追問道,“東方先生,那你覺得叛軍的意圖是什麽,具體又該如何來守?”
“其實這個問題,也是我最難確定的”東方瑾不是做作之人,沒想明白,就是沒想明白,但還是將心中所想一點點說出來,“大家可以預想一下,不管叛軍是打鳳翔府還是從同州轉戰耀州,都會麵臨一個問題,那就是戰線被拉長。大家都是軍中大才,應該知道,一旦戰線被拉長,麵臨最大的問題是什麽?”
大家不由得頓時一愣,有的人幾乎脫口而出,戰線拉長,最怕的當然是糧草無法及時供應,也就是所謂的糧道被襲擾。難道,真如東方瑾所言,叛軍的目的是為了集結兵力,剿滅盤踞在河中府的林衝所部?東方瑾思慮的問題不是沒有可能,但眾人仔細想過後,又覺得可能性不大,蕭巋蹙著眉頭,表示了自己的疑慮,“東方先生,就算叛軍被鄠縣的事情搞怕了,想要剿滅林衝所部,穩定後方,也不必調動這麽多兵馬吧,如果僅僅是為了清繳後方,這麽做是不是有點殺雞用牛刀了?隻需要調田興茂以及柴進所部合力進攻河中府,不圖殲滅,隻要將林將軍的兵馬逼到龍門一帶,就已經達到目的了。”
蕭巋所說是非常有道理的,林衝所部真正的精銳也就五千多人,要拿下河中府,柴氏隻要調動華陰東麵的兩萬駐軍就夠了,像現在這樣調動全部兵馬,實在有些沒必要了。趙有恭的顧慮也正是如此,不過東方瑾是什麽人,趙有恭最清楚,如此淺顯的道理,趙有恭明白,東方瑾肯定也明白,所以,趙有恭示意大家不要激動,耐心等東方瑾繼續說下去。
果然,東方瑾臉上笑容全無,不斷點著頭,“不錯,我覺得叛軍最終的目的就是河中府。但,又不隻是河中府,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叛軍能一舉拿下河中府和龍門,是不是可以沿著龍門古道向北直接突進慈州,進而進攻石州,再往北進逼麟州府州一帶。大家可不要忘了,耶律將軍還無法從遼東抽身,麟府以及雲中大片區域屬於真空地帶,可以說叛軍隻要集中兵力,一口氣拿下河中府,就可以輕鬆向北,一路拿下河中以及麟府等大片地方,就算西伯利亞駐軍以及蒙古仆從軍想要馳援,也不可能比得過叛軍行軍速度的。一旦雲中大片土地落入叛軍之手,再從麟府入手,進攻原西夏地區,我們的地盤可就被切割七零八落了,而河東路也會徹底落入叛軍掌控之中。河東易手,那時候就算耶律大石的兵馬從遼東抽身,為了保住河北以及雲中以東的地方,也不敢再向南加入中原之戰了。可以說,叛軍一旦完成這個橫穿南北,切割東西,霸占河東以及麟府、雲中的計劃,那戰果可一點不比直接奪取長安小,甚至同某種意義上,可以超越占據長安的效果。”
嘶,宣政殿內就像突然下了一場雪,人人都覺得背脊有些發涼。東方瑾的猜測乍一聽匪夷所思,可實際上隻要速度夠快,實現這個計劃的可能性占了九成。麟府以及雲中根本不是兵力空虛,簡直就是沒人防守,隨著風陵渡被突破,為了將長安、同州、華州防線建的更為牢靠,原銀州以及興慶府還有麟府當地府兵也被調到關中南部一帶進行防守。如果真讓東方大官人猜對了,叛軍可真要完成大逆轉了,反倒是進攻林衝,穩定後方,成了摟草打兔子順帶著了。也就是說,一旦被東方瑾說中的話,看似不起眼的河中府反倒成了最重要的一環,林衝所部也成了最不可或缺的。趙有恭領兵多年,反應並不慢,他心中很清楚,如果叛軍真的想要突破河中府,一路向北占據麟府和雲中,那河中府是鐵定守不住的,林衝手底下那點人馬隻要想守,最終免不了覆滅的命運。想到此,趙有恭直接對身旁的扈三娘說道,“三娘,你立刻修書一封,著令林衝所部立刻帶兵撤到風陵渡東南沿岸,伺機而動。如果柴氏隻是調動兵馬,虛晃一槍,沒有對河中府下手,那就放棄斷糧計劃,撤入河東或者同州,如果柴氏真的突襲河中府,進攻龍門,那就立刻乘船襲擾風陵渡,爭取一舉斷了叛軍輜重。”
趙有恭的安排也是非常完美的,叛軍如果真正的目標是以河中府為跳板,進攻雲中,那一定會攻打龍門,否則的話,不必動龍門,直接從河中府進入同州就可以了。叛軍不動慈州,林衝所部要是敢動風陵渡,那免不了被判軍圍起來打,可一旦動慈州,叛軍就必須那種足夠的兵力往北突進了,就沒有足夠的兵力再去圍剿林衝了。
僅僅隔了幾天,命令就大變樣,林衝實在搞不懂具體是怎麽回事了,不過他還是嚴格按照軍令執行。十月初九卯時,駐守河中府一帶的林衝所部在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然向東撤退,很快撤出河中府,消失在風陵渡東麵。而柴氏的反應更讓人看不懂,竟然毫無追擊的念頭。十月初十,叛軍終於有了動作,辰時,田興茂的兩萬大軍從永樂鎮出發,直接兵出五鄉山,攻入無人駐守的河中府,占據河中府後,田興茂駐紮半日,等後方柴進的三萬大軍進入河中府後,合兵一處,共計五萬多人的大軍出人意料的沒有進攻同州境內,而是直接北上,於十月初十戌時抵達龍門。趁著夜色掩護,五萬多大軍開始圍剿龍門,好在龍門守軍早就接到命令,一遇到叛軍強攻,根本沒怎麽打,在叛軍還沒有完成圍城的時候,就撤到了龍門荒漠,與此同時,駐守大楊灘的三萬新軍提前走出軍營,向東挺進,馳援龍門荒漠裏的古鎮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