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信鴿出現在史籍中應當是戰國時期魏國質子通過信鴿將鹹陽內的情況傳回國去,但真正被廣泛使用卻要到唐宋時期,但在眼下這個時間,信鴿別說軍隊使用了,就是民間都很罕見。
所以當曹軍得知劉瀾使用信鴿傳遞情報時,包括曹操在內首先想到的是我們為何不能同意使用信鴿傳遞情報呢,但恰恰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限製劉瀾軍隊信鴿的傳遞,而今日如果不是偏將提醒,可能他還真的不會想到這一點。
眼下不說不管信鴿何時才能被運用到部隊之中,但組建一支專門對付劉瀾性格的鷹隼部隊無疑是當務之急,如果能早點成立這樣一支部隊,克製劉瀾信鴿的話,可能現在徐州之戰又會是另外一番模樣,長久以來他們與劉瀾作戰,其他方麵不提,光是情報就吃了大虧,眼瞎耳聾下又怎麽可能取得優勢?
其實對於這樣的部隊,劉瀾也有過考慮,但是這麽多年來從未失手的信鴿讓他對信鴿信心百倍,再加上並沒有對手使用信鴿傳遞消息,甚至讓劉瀾一直認為信鴿傳遞消息的情況,可能對手們完全被蒙在鼓中,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鷹隼部隊並沒有建立的必要,不是那麽迫切。
但是信鴿傳遞消息已經不在是什麽秘密,之前也許曹操袁紹們都隻是在想著如何去效仿,但這本來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學習與限製並不衝突,隻不過因為之前的吃驚忽略了,現在反應過來也一點都不晚。
此時劉瀾自然不會知曉信鴿風光的日子將要一去不複返,此刻他正聽著內衛對後錢投降管統的匯報,對於他投降一事劉瀾早已有準備,三天時間,不投降就要被消滅,他沒有選擇,隻能投降,劉瀾把書信放下,正向問趙雲那邊的消息,讓他沒想到的是居然來了一位貴客。
宛城張繡派人前來,商談聯盟對曹一事,看到信的一刻,劉瀾瞬間笑了起來,稀客,更是貴客。
雖說劉瀾和他沒什麽交情,但有一句老話不是說得好嘛,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在對付劉瀾這件事情上,兩人當然是朋友,將信使招進了議事廳中,聽他講訴張繡迫切與其聯盟之事。
劉瀾一直安靜聽著,不動聲色,他需要確定張繡的誠意,至於他在宛城是否出兵,出兵之後能成多大的氣候劉瀾不敢奢望,為了防張繡,曹操可是專門讓李通防著他呢,這個李通雖然在三國演義裏不顯山不露水的,可真要說起來能耐還是頗大的,就算張繡有毒士賈詡,可他的實力在哪裏,幾萬人的兵馬想要擊敗李通哪那麽容易?
李通隻要不敗,那劉瀾就不會擔憂,所以張繡在信中懇求和自己合作,劉瀾並不會把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充其量他的效果會比張寧的黃巾軍強些,但也僅此而已,甚至劉瀾都害怕這本來就是賈詡的詭計,這樣一來就可以讓他把曹操一直拖在徐州,那樣他的宛城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那不知道張繡將軍何時出兵,進軍兗州呢?”劉瀾等信使把大餅畫完之後,笑眯眯道。
“這個簡單,隻是……”信使臉上露出為難之色,他歎息一聲道:“我不知道該怎麽對劉將軍開口,其實我家將軍現在的情況也很遭,而我們最大的困難還是糧草,之前一直是劉表在暗中負責,可是因為曹操的關係,劉表便不敢明目張膽對我軍進行供給,所以我軍眼下的糧草自給沒問題,可要征戰,則絕無可能,所以我家將軍希望如果劉將軍可能的話在糧食方麵如果能給我部提供方便,那糧到之後,我軍比揮師東進!當然徐州距離宛城畢竟路途太過遙遠,千山萬水再加上還會途徑曹操控製的州郡,想要運抵完成並非易事,可我家將軍卻聽聞將軍與劉表交情不淺,如果將軍可以讓他給我軍提供三萬石糧食的話,我家將軍自當感激不盡。”
“糧草三萬石?”劉瀾臉色瞬間黑了,這明顯就是騙吃騙喝來了,他要真答應了,那可就是肉包打狗了,到時候這冤大頭的名聲怕是跑不掉了。
“將軍放心,我家主公說了,這三萬石糧草絕不白要您的,是借。”
“實話不妨告訴你,不管是借還是要,我現在可能都無法答應你。”劉瀾自家清楚自家的情況,如果答應,他現在肯定不會拿出這三萬石舟車勞頓去送往張繡,隻能通過劉表,可這一來二去,等劉表答應下來再給張繡送去,隻怕待張繡有糧出兵要等到明年立蠢,到那個時候可能徐州之戰早就結束了,所以說啊,張繡這就是把自己當凱子了,如果答應了他,不僅糧食沒了,還要成為天下人的笑談,這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他怎麽可能會答應呢?
“糧食的事情簡單,我徐州別的沒有,錢糧有的是,可是……”劉瀾拉長了嗓音,足足把信使的心都快吊到嗓子眼,才不疾不徐道:“可如果從劉表那接糧就難了,雖然我和他有些交情,可絕不像張將軍所了解的那樣乃是至交,不過既然張將軍願意起兵討董,那某便休書一封,由你家將軍轉交劉表,這樣一來剩下許多不必要的接觸,二來也能讓你家將軍盡快得到糧食出兵兗州。隻是我聽說那李通手段高強,卻不知張將軍能否應付得了?”
雖然張繡有北地槍王的名號,手下更有毒士賈詡以及猛將胡車兒,可偏生在李通手下卻討不到任何好處,劉瀾說出這番話,隻是在確定自己對劉表這封書信該如何寫,他清楚自己這封信的重要性,如果他的回答讓自己滿意,確定他們確實有能力協助自己對付曹操,那麽他自然會竭盡全力,如果就是騙些糧草,那他就用一封書信將其打發離開就是了。
劉表對張繡,就好像當年陶謙對自己一樣,劉表是又想張繡給自己守門戶,又害怕引狼入室,一旦讓張繡有了足夠的糧草,那就保不準是攻打兗州還是荊州了。
其實信鴿出現在史籍中應當是戰國時期魏國質子通過信鴿將鹹陽內的情況傳回國去,但真正被廣泛使用卻要到唐宋時期,但在眼下這個時間,信鴿別說軍隊使用了,就是民間都很罕見。
所以當曹軍得知劉瀾使用信鴿傳遞情報時,包括曹操在內首先想到的是我們為何不能同意使用信鴿傳遞情報呢,但恰恰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限製劉瀾軍隊信鴿的傳遞,而今日如果不是偏將提醒,可能他還真的不會想到這一點。
眼下不說不管信鴿何時才能被運用到部隊之中,但組建一支專門對付劉瀾性格的鷹隼部隊無疑是當務之急,如果能早點成立這樣一支部隊,克製劉瀾信鴿的話,可能現在徐州之戰又會是另外一番模樣,長久以來他們與劉瀾作戰,其他方麵不提,光是情報就吃了大虧,眼瞎耳聾下又怎麽可能取得優勢?
其實對於這樣的部隊,劉瀾也有過考慮,但是這麽多年來從未失手的信鴿讓他對信鴿信心百倍,再加上並沒有對手使用信鴿傳遞消息,甚至讓劉瀾一直認為信鴿傳遞消息的情況,可能對手們完全被蒙在鼓中,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鷹隼部隊並沒有建立的必要,不是那麽迫切。
但是信鴿傳遞消息已經不在是什麽秘密,之前也許曹操袁紹們都隻是在想著如何去效仿,但這本來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學習與限製並不衝突,隻不過因為之前的吃驚忽略了,現在反應過來也一點都不晚。
此時劉瀾自然不會知曉信鴿風光的日子將要一去不複返,此刻他正聽著內衛對後錢投降管統的匯報,對於他投降一事劉瀾早已有準備,三天時間,不投降就要被消滅,他沒有選擇,隻能投降,劉瀾把書信放下,正向問趙雲那邊的消息,讓他沒想到的是居然來了一位貴客。
宛城張繡派人前來,商談聯盟對曹一事,看到信的一刻,劉瀾瞬間笑了起來,稀客,更是貴客。
雖說劉瀾和他沒什麽交情,但有一句老話不是說得好嘛,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在對付劉瀾這件事情上,兩人當然是朋友,將信使招進了議事廳中,聽他講訴張繡迫切與其聯盟之事。
劉瀾一直安靜聽著,不動聲色,他需要確定張繡的誠意,至於他在宛城是否出兵,出兵之後能成多大的氣候劉瀾不敢奢望,為了防張繡,曹操可是專門讓李通防著他呢,這個李通雖然在三國演義裏不顯山不露水的,可真要說起來能耐還是頗大的,就算張繡有毒士賈詡,可他的實力在哪裏,幾萬人的兵馬想要擊敗李通哪那麽容易?
李通隻要不敗,那劉瀾就不會擔憂,所以張繡在信中懇求和自己合作,劉瀾並不會把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充其量他的效果會比張寧的黃巾軍強些,但也僅此而已,甚至劉瀾都害怕這本來就是賈詡的詭計,這樣一來就可以讓他把曹操一直拖在徐州,那樣他的宛城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那不知道張繡將軍何時出兵,進軍兗州呢?”劉瀾等信使把大餅畫完之後,笑眯眯道。
“這個簡單,隻是……”信使臉上露出為難之色,他歎息一聲道:“我不知道該怎麽對劉將軍開口,其實我家將軍現在的情況也很遭,而我們最大的困難還是糧草,之前一直是劉表在暗中負責,可是因為曹操的關係,劉表便不敢明目張膽對我軍進行供給,所以我軍眼下的糧草自給沒問題,可要征戰,則絕無可能,所以我家將軍希望如果劉將軍可能的話在糧食方麵如果能給我部提供方便,那糧到之後,我軍比揮師東進!當然徐州距離宛城畢竟路途太過遙遠,千山萬水再加上還會途徑曹操控製的州郡,想要運抵完成並非易事,可我家將軍卻聽聞將軍與劉表交情不淺,如果將軍可以讓他給我軍提供三萬石糧食的話,我家將軍自當感激不盡。”
“糧草三萬石?”劉瀾臉色瞬間黑了,這明顯就是騙吃騙喝來了,他要真答應了,那可就是肉包打狗了,到時候這冤大頭的名聲怕是跑不掉了。
“將軍放心,我家主公說了,這三萬石糧草絕不白要您的,是借。”
“實話不妨告訴你,不管是借還是要,我現在可能都無法答應你。”劉瀾自家清楚自家的情況,如果答應,他現在肯定不會拿出這三萬石舟車勞頓去送往張繡,隻能通過劉表,可這一來二去,等劉表答應下來再給張繡送去,隻怕待張繡有糧出兵要等到明年立蠢,到那個時候可能徐州之戰早就結束了,所以說啊,張繡這就是把自己當凱子了,如果答應了他,不僅糧食沒了,還要成為天下人的笑談,這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他怎麽可能會答應呢?
“糧食的事情簡單,我徐州別的沒有,錢糧有的是,可是……”劉瀾拉長了嗓音,足足把信使的心都快吊到嗓子眼,才不疾不徐道:“可如果從劉表那接糧就難了,雖然我和他有些交情,可絕不像張將軍所了解的那樣乃是至交,不過既然張將軍願意起兵討董,那某便休書一封,由你家將軍轉交劉表,這樣一來剩下許多不必要的接觸,二來也能讓你家將軍盡快得到糧食出兵兗州。隻是我聽說那李通手段高強,卻不知張將軍能否應付得了?”
雖然張繡有北地槍王的名號,手下更有毒士賈詡以及猛將胡車兒,可偏生在李通手下卻討不到任何好處,劉瀾說出這番話,隻是在確定自己對劉表這封書信該如何寫,他清楚自己這封信的重要性,如果他的回答讓自己滿意,確定他們確實有能力協助自己對付曹操,那麽他自然會竭盡全力,如果就是騙些糧草,那他就用一封書信將其打發離開就是了。
劉表對張繡,就好像當年陶謙對自己一樣,劉表是又想張繡給自己守門戶,又害怕引狼入室,一旦讓張繡有了足夠的糧草,那就保不準是攻打兗州還是荊州了。
所以當曹軍得知劉瀾使用信鴿傳遞情報時,包括曹操在內首先想到的是我們為何不能同意使用信鴿傳遞情報呢,但恰恰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限製劉瀾軍隊信鴿的傳遞,而今日如果不是偏將提醒,可能他還真的不會想到這一點。
眼下不說不管信鴿何時才能被運用到部隊之中,但組建一支專門對付劉瀾性格的鷹隼部隊無疑是當務之急,如果能早點成立這樣一支部隊,克製劉瀾信鴿的話,可能現在徐州之戰又會是另外一番模樣,長久以來他們與劉瀾作戰,其他方麵不提,光是情報就吃了大虧,眼瞎耳聾下又怎麽可能取得優勢?
其實對於這樣的部隊,劉瀾也有過考慮,但是這麽多年來從未失手的信鴿讓他對信鴿信心百倍,再加上並沒有對手使用信鴿傳遞消息,甚至讓劉瀾一直認為信鴿傳遞消息的情況,可能對手們完全被蒙在鼓中,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鷹隼部隊並沒有建立的必要,不是那麽迫切。
但是信鴿傳遞消息已經不在是什麽秘密,之前也許曹操袁紹們都隻是在想著如何去效仿,但這本來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學習與限製並不衝突,隻不過因為之前的吃驚忽略了,現在反應過來也一點都不晚。
此時劉瀾自然不會知曉信鴿風光的日子將要一去不複返,此刻他正聽著內衛對後錢投降管統的匯報,對於他投降一事劉瀾早已有準備,三天時間,不投降就要被消滅,他沒有選擇,隻能投降,劉瀾把書信放下,正向問趙雲那邊的消息,讓他沒想到的是居然來了一位貴客。
宛城張繡派人前來,商談聯盟對曹一事,看到信的一刻,劉瀾瞬間笑了起來,稀客,更是貴客。
雖說劉瀾和他沒什麽交情,但有一句老話不是說得好嘛,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在對付劉瀾這件事情上,兩人當然是朋友,將信使招進了議事廳中,聽他講訴張繡迫切與其聯盟之事。
劉瀾一直安靜聽著,不動聲色,他需要確定張繡的誠意,至於他在宛城是否出兵,出兵之後能成多大的氣候劉瀾不敢奢望,為了防張繡,曹操可是專門讓李通防著他呢,這個李通雖然在三國演義裏不顯山不露水的,可真要說起來能耐還是頗大的,就算張繡有毒士賈詡,可他的實力在哪裏,幾萬人的兵馬想要擊敗李通哪那麽容易?
李通隻要不敗,那劉瀾就不會擔憂,所以張繡在信中懇求和自己合作,劉瀾並不會把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充其量他的效果會比張寧的黃巾軍強些,但也僅此而已,甚至劉瀾都害怕這本來就是賈詡的詭計,這樣一來就可以讓他把曹操一直拖在徐州,那樣他的宛城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那不知道張繡將軍何時出兵,進軍兗州呢?”劉瀾等信使把大餅畫完之後,笑眯眯道。
“這個簡單,隻是……”信使臉上露出為難之色,他歎息一聲道:“我不知道該怎麽對劉將軍開口,其實我家將軍現在的情況也很遭,而我們最大的困難還是糧草,之前一直是劉表在暗中負責,可是因為曹操的關係,劉表便不敢明目張膽對我軍進行供給,所以我軍眼下的糧草自給沒問題,可要征戰,則絕無可能,所以我家將軍希望如果劉將軍可能的話在糧食方麵如果能給我部提供方便,那糧到之後,我軍比揮師東進!當然徐州距離宛城畢竟路途太過遙遠,千山萬水再加上還會途徑曹操控製的州郡,想要運抵完成並非易事,可我家將軍卻聽聞將軍與劉表交情不淺,如果將軍可以讓他給我軍提供三萬石糧食的話,我家將軍自當感激不盡。”
“糧草三萬石?”劉瀾臉色瞬間黑了,這明顯就是騙吃騙喝來了,他要真答應了,那可就是肉包打狗了,到時候這冤大頭的名聲怕是跑不掉了。
“將軍放心,我家主公說了,這三萬石糧草絕不白要您的,是借。”
“實話不妨告訴你,不管是借還是要,我現在可能都無法答應你。”劉瀾自家清楚自家的情況,如果答應,他現在肯定不會拿出這三萬石舟車勞頓去送往張繡,隻能通過劉表,可這一來二去,等劉表答應下來再給張繡送去,隻怕待張繡有糧出兵要等到明年立蠢,到那個時候可能徐州之戰早就結束了,所以說啊,張繡這就是把自己當凱子了,如果答應了他,不僅糧食沒了,還要成為天下人的笑談,這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他怎麽可能會答應呢?
“糧食的事情簡單,我徐州別的沒有,錢糧有的是,可是……”劉瀾拉長了嗓音,足足把信使的心都快吊到嗓子眼,才不疾不徐道:“可如果從劉表那接糧就難了,雖然我和他有些交情,可絕不像張將軍所了解的那樣乃是至交,不過既然張將軍願意起兵討董,那某便休書一封,由你家將軍轉交劉表,這樣一來剩下許多不必要的接觸,二來也能讓你家將軍盡快得到糧食出兵兗州。隻是我聽說那李通手段高強,卻不知張將軍能否應付得了?”
雖然張繡有北地槍王的名號,手下更有毒士賈詡以及猛將胡車兒,可偏生在李通手下卻討不到任何好處,劉瀾說出這番話,隻是在確定自己對劉表這封書信該如何寫,他清楚自己這封信的重要性,如果他的回答讓自己滿意,確定他們確實有能力協助自己對付曹操,那麽他自然會竭盡全力,如果就是騙些糧草,那他就用一封書信將其打發離開就是了。
劉表對張繡,就好像當年陶謙對自己一樣,劉表是又想張繡給自己守門戶,又害怕引狼入室,一旦讓張繡有了足夠的糧草,那就保不準是攻打兗州還是荊州了。
其實信鴿出現在史籍中應當是戰國時期魏國質子通過信鴿將鹹陽內的情況傳回國去,但真正被廣泛使用卻要到唐宋時期,但在眼下這個時間,信鴿別說軍隊使用了,就是民間都很罕見。
所以當曹軍得知劉瀾使用信鴿傳遞情報時,包括曹操在內首先想到的是我們為何不能同意使用信鴿傳遞情報呢,但恰恰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限製劉瀾軍隊信鴿的傳遞,而今日如果不是偏將提醒,可能他還真的不會想到這一點。
眼下不說不管信鴿何時才能被運用到部隊之中,但組建一支專門對付劉瀾性格的鷹隼部隊無疑是當務之急,如果能早點成立這樣一支部隊,克製劉瀾信鴿的話,可能現在徐州之戰又會是另外一番模樣,長久以來他們與劉瀾作戰,其他方麵不提,光是情報就吃了大虧,眼瞎耳聾下又怎麽可能取得優勢?
其實對於這樣的部隊,劉瀾也有過考慮,但是這麽多年來從未失手的信鴿讓他對信鴿信心百倍,再加上並沒有對手使用信鴿傳遞消息,甚至讓劉瀾一直認為信鴿傳遞消息的情況,可能對手們完全被蒙在鼓中,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鷹隼部隊並沒有建立的必要,不是那麽迫切。
但是信鴿傳遞消息已經不在是什麽秘密,之前也許曹操袁紹們都隻是在想著如何去效仿,但這本來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學習與限製並不衝突,隻不過因為之前的吃驚忽略了,現在反應過來也一點都不晚。
此時劉瀾自然不會知曉信鴿風光的日子將要一去不複返,此刻他正聽著內衛對後錢投降管統的匯報,對於他投降一事劉瀾早已有準備,三天時間,不投降就要被消滅,他沒有選擇,隻能投降,劉瀾把書信放下,正向問趙雲那邊的消息,讓他沒想到的是居然來了一位貴客。
宛城張繡派人前來,商談聯盟對曹一事,看到信的一刻,劉瀾瞬間笑了起來,稀客,更是貴客。
雖說劉瀾和他沒什麽交情,但有一句老話不是說得好嘛,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在對付劉瀾這件事情上,兩人當然是朋友,將信使招進了議事廳中,聽他講訴張繡迫切與其聯盟之事。
劉瀾一直安靜聽著,不動聲色,他需要確定張繡的誠意,至於他在宛城是否出兵,出兵之後能成多大的氣候劉瀾不敢奢望,為了防張繡,曹操可是專門讓李通防著他呢,這個李通雖然在三國演義裏不顯山不露水的,可真要說起來能耐還是頗大的,就算張繡有毒士賈詡,可他的實力在哪裏,幾萬人的兵馬想要擊敗李通哪那麽容易?
李通隻要不敗,那劉瀾就不會擔憂,所以張繡在信中懇求和自己合作,劉瀾並不會把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充其量他的效果會比張寧的黃巾軍強些,但也僅此而已,甚至劉瀾都害怕這本來就是賈詡的詭計,這樣一來就可以讓他把曹操一直拖在徐州,那樣他的宛城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那不知道張繡將軍何時出兵,進軍兗州呢?”劉瀾等信使把大餅畫完之後,笑眯眯道。
“這個簡單,隻是……”信使臉上露出為難之色,他歎息一聲道:“我不知道該怎麽對劉將軍開口,其實我家將軍現在的情況也很遭,而我們最大的困難還是糧草,之前一直是劉表在暗中負責,可是因為曹操的關係,劉表便不敢明目張膽對我軍進行供給,所以我軍眼下的糧草自給沒問題,可要征戰,則絕無可能,所以我家將軍希望如果劉將軍可能的話在糧食方麵如果能給我部提供方便,那糧到之後,我軍比揮師東進!當然徐州距離宛城畢竟路途太過遙遠,千山萬水再加上還會途徑曹操控製的州郡,想要運抵完成並非易事,可我家將軍卻聽聞將軍與劉表交情不淺,如果將軍可以讓他給我軍提供三萬石糧食的話,我家將軍自當感激不盡。”
“糧草三萬石?”劉瀾臉色瞬間黑了,這明顯就是騙吃騙喝來了,他要真答應了,那可就是肉包打狗了,到時候這冤大頭的名聲怕是跑不掉了。
“將軍放心,我家主公說了,這三萬石糧草絕不白要您的,是借。”
“實話不妨告訴你,不管是借還是要,我現在可能都無法答應你。”劉瀾自家清楚自家的情況,如果答應,他現在肯定不會拿出這三萬石舟車勞頓去送往張繡,隻能通過劉表,可這一來二去,等劉表答應下來再給張繡送去,隻怕待張繡有糧出兵要等到明年立蠢,到那個時候可能徐州之戰早就結束了,所以說啊,張繡這就是把自己當凱子了,如果答應了他,不僅糧食沒了,還要成為天下人的笑談,這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他怎麽可能會答應呢?
“糧食的事情簡單,我徐州別的沒有,錢糧有的是,可是……”劉瀾拉長了嗓音,足足把信使的心都快吊到嗓子眼,才不疾不徐道:“可如果從劉表那接糧就難了,雖然我和他有些交情,可絕不像張將軍所了解的那樣乃是至交,不過既然張將軍願意起兵討董,那某便休書一封,由你家將軍轉交劉表,這樣一來剩下許多不必要的接觸,二來也能讓你家將軍盡快得到糧食出兵兗州。隻是我聽說那李通手段高強,卻不知張將軍能否應付得了?”
雖然張繡有北地槍王的名號,手下更有毒士賈詡以及猛將胡車兒,可偏生在李通手下卻討不到任何好處,劉瀾說出這番話,隻是在確定自己對劉表這封書信該如何寫,他清楚自己這封信的重要性,如果他的回答讓自己滿意,確定他們確實有能力協助自己對付曹操,那麽他自然會竭盡全力,如果就是騙些糧草,那他就用一封書信將其打發離開就是了。
劉表對張繡,就好像當年陶謙對自己一樣,劉表是又想張繡給自己守門戶,又害怕引狼入室,一旦讓張繡有了足夠的糧草,那就保不準是攻打兗州還是荊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