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穀總部的張熙教授等人又一次通過越洋電話,與國內濱城的林蘭英團隊進行了電話會議,在這兩個月裏他們這樣的電話會也不知道進行了多少次。兩方人員互相通報學習情況以及研究進展,往國內寄送的郵件包裹天天都要由一箱式小貨車專門負責運送,這些都是技術人員自行翻譯的文件資料和原版影印。
這樣的交流雖然不太方便,但也讓兩個團隊收獲良多。林蘭英也通過和張熙教授等人的交流對美國的計算機技術有了一個很好的了解,為她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多新點子新創意。
張熙教授曾向林強生提議讓林蘭英帶領著團隊來美國搞一段科研工作,那將對林蘭英等人的幫助很大,兩方人馬合流也更能集中人才!畢竟這裏的設備很先進配備了歐美的最新科研技術,比國內的技術不知道先進了多少倍。他們目前用到的製程技術就達到了1.5微米的級別,而國內連8微米都沒有推廣開來,濱城東星半導體的設備技術也才到3微米級別正在向1.5微米製程技術挑戰!
但是這樣的提議讓林強生很有顧慮,美國並非天堂,這裏的科研環境雖然很好很開放,世界上不少的著名公司都在美國設立研究實驗室。
林強生的公司畢竟有著中國背景,在美國發展的前提是中美關係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近兩年美國也有意向中國開放很多技術領域。
但林強生還是十分謹慎的。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最近他公司的周圍就曾出現過fbi的監察車,林強生也猜測公司內也已經有fbi滲透進來的探員對他進行監視。不過這些他都不太擔心,隻要自己謹慎不明目張膽的亂來。加上他每年又上繳那麽多稅收,fbi想動他首先得考慮是否惹得起國稅局和他的大律師團隊。隻要林強生不把最先進的機器設備運出美國,fbi也不能拿他怎麽樣。
但是林蘭英教授要來的話,那就太不妥當了。雞蛋還是不要在一個籃子裏的好,從種種跡象表明,作為曾經在美國著名半導體公司擔任過高級工程師的林蘭英仍然受到美國人的重視。
79年林蘭英曾參加了一個由華僑組織參與的計算機技術研討會,一名華僑就在會後向林蘭英提到美國還歡迎她回去。如果林蘭英願意去的話華僑會幫她安排好一切。林蘭英當時嚴詞拒絕了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但是林強生卻是記在了心上。像這樣一位在半導體領域有大成績的科學家,美國人應該十分擔心她對中國所能做出的貢獻,林強生加強了東星總部和矽穀總部的安保措施,科學家們的人身安全必須要極其的重視才行!
盡管保不準公司內部有沒有什麽竊聽監視活動。但是林強生也沒有因此就小心翼翼心驚膽戰,該搞研究的搞研究該越洋電話還是越洋電話。
經過兩個月的查閱資料,國內來的工程師技術人員們對8086、8088處理器的x86架構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在國內的時候好多人就對intel係列的處理器有研究,如今來到美國見到了這麽豐富的技術資料,這裏還有著世界上最全的芯片電路圖紙供分析學習,他們想不深入了解都不行。
在11月初,林強生向張熙和董家盛等人下達了研發芯片的計劃,命名為東星0號。
這款芯片將采用x86架構。是的沒錯,林強生的電腦公司將追尋英特爾、amd的腳步采用x86作為處理器架構。不管怎麽樣,說林強生膽大妄為也好初生牛犢也好。他就是要采用這套架構努力在intel、amd的之間掙得一席之地。
現在x86架構剛剛誕生兩年,還沒有後世那麽不可一世!amd已經獲得了x86架構專利,林強生的談判代表也在和intel談專利轉讓問題,授權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intel不授權不轉讓,他還可以去找amd,反正intel是沒打算死守x86架構的。隻看價錢合適否。
不管怎麽樣,林強生都要往這條路上進發。他舍棄了曲線迂回戰術,不像很多公司選擇避免和intel直接競爭而選擇精簡架構。
林強生要直接和大廠商在芯片市場上進行競爭,也是看好x86架構的擴展性豐富而且彈性大。即使intel是它的創造者,但憑著對x86的技術後續研發,像林強生這樣的後發公司也可以改變x86的發展方向。這是amd做出的榜樣,林強生也是在走它的路。
如x86-64和em64t的鬥爭。2003年,amd推出了業界首款64位處理器64,也帶來了x86-64,即x86指令集的64位擴展超集,具備向下兼容的特點。當時intel也在推行64位技術,但其ia64架構並不兼容x86,隻是用在服務器處理器itanium上。為了和amd展開競爭l也在2004年推出了自己的64位版x86,也就是em64t。
對此,amd和intel互相指責對方,但無論如何至少推廣了64位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也讓x86技術得以繼續發揚光大。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risc發明人之一表示:“這證明,x86指令集的彈性完全可以拿來對付intel,所以即使intel統治了整個市場,其他公司依然可以改變x86的發展方向。”
也就是說,即使英特爾在x86上擁有絕大優勢,但它也不是隻手遮天的。而林強生選擇了x86這條路也不是說要放棄risc精簡架構。
x86架構確實擁有很大的發展優勢,曆史上之所以英特爾芯片在移動市場上徹底失守讓arm架構取得了發展機會,那是因為在第一次智能手機出現之時英特爾的的決策失誤,這場致命失誤讓英特爾放棄了手機端市場。但當第二次智能手機革命來臨之時,英特爾果斷進入,不僅開始大舉進軍移動市場,同時還聯合了多家終端廠商,準備在移動領域打一場反擊戰。
從後世的發展來看,由於在第一次智能手機革命中,大部分智能手機運行的操作係統都比較簡單,所以手機廠商和係統公司都選擇了arm構架的處理器來匹配當時的智能手機。
但是arm構架的處理器芯片雖然可以完美應對像塞班、wm這類的早期操作係統,但當ios和android問世後,arm構架的單個芯片便難以駕馭這種複雜的操作係統,為了能夠與不斷升級的ios和android係統達成操作上的流暢一致,arm構架的處理器必須不斷的升級核心數量,最終通過多個指令完成複雜的任務操作。但是隨著移動平台操作係統(ios、android)的不斷升級和完善,arm構架的劣勢就暴露出來了,必須不斷升級核心數量和能力才能應對更加複雜的係統升級。
而x86構架則與之相反,依靠著英特爾在pc市場積累下來的經驗和技術,讓其在單核、雙核的情況下就能展現出強勁的性能,並且可以與arm構架的四核處理器相抗衡。市麵上之所以鮮少見到x86構架的智能手機,那隻是市場慣性所造成的。雖然x86比arm功耗大,但隨著工藝的升級架構的改善,功耗也會大幅度降低,兩種架構在以後的智能手機市場上也可能平分秋色。
但那也隻會發生在遙遠的20年後智能手機被推出之時,現在則完全是x86的天下,製造適合市場的產品才是林強生現在所要做的!隻能說arm出現在了它該出現的時候,什麽時候發展什麽技術林強生有著自己的規劃。
張熙和董家盛兩位教授帶領著40多人的研發團隊在矽穀總部進行研發,而這裏還有著林強生在美國雇傭的十多位美國科研人員。這些美國土著也是林強生花高薪聘請來的具有芯片研發資曆的技術人才,他們許多人都曾在著名半導體公司工作過,正好可以帶領張熙團隊進行美國式的科研工程,讓不了解美國工作方式的國內技術人員盡快熟悉這裏的環境。
在濱城還有林蘭英等專家帶領的科研人員一樣在做研究,國內的研發人員就相當多了。現在東星半導體總共擁有合作研究所實驗室二十多個並且還在陸續增加中,具有副研究員級別以上的技術專家就有65人在和東星半導體一起搞科研工作。
電子計算機技術是個大門類,光晶圓生產就包括采掘、精細處理、製造、切割等好多個大項目大門類。中國在如何精細處理矽粉上一直落後於國外,高純度的電子級原料都要從歐美日進口,想要跨過這道坎兒就必須要對精細研磨等提純設備進行研發。
此外,林蘭英教授還在帶領團隊研究3微米製程技術的技術升級改造工作,讓東星半導體跨過3微米技術難關達到1.5微米製程技術,並且她還擔負著研發新型單晶爐讓晶圓直徑增長到75mm突破的任務!(未完待續)
這樣的交流雖然不太方便,但也讓兩個團隊收獲良多。林蘭英也通過和張熙教授等人的交流對美國的計算機技術有了一個很好的了解,為她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多新點子新創意。
張熙教授曾向林強生提議讓林蘭英帶領著團隊來美國搞一段科研工作,那將對林蘭英等人的幫助很大,兩方人馬合流也更能集中人才!畢竟這裏的設備很先進配備了歐美的最新科研技術,比國內的技術不知道先進了多少倍。他們目前用到的製程技術就達到了1.5微米的級別,而國內連8微米都沒有推廣開來,濱城東星半導體的設備技術也才到3微米級別正在向1.5微米製程技術挑戰!
但是這樣的提議讓林強生很有顧慮,美國並非天堂,這裏的科研環境雖然很好很開放,世界上不少的著名公司都在美國設立研究實驗室。
林強生的公司畢竟有著中國背景,在美國發展的前提是中美關係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近兩年美國也有意向中國開放很多技術領域。
但林強生還是十分謹慎的。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最近他公司的周圍就曾出現過fbi的監察車,林強生也猜測公司內也已經有fbi滲透進來的探員對他進行監視。不過這些他都不太擔心,隻要自己謹慎不明目張膽的亂來。加上他每年又上繳那麽多稅收,fbi想動他首先得考慮是否惹得起國稅局和他的大律師團隊。隻要林強生不把最先進的機器設備運出美國,fbi也不能拿他怎麽樣。
但是林蘭英教授要來的話,那就太不妥當了。雞蛋還是不要在一個籃子裏的好,從種種跡象表明,作為曾經在美國著名半導體公司擔任過高級工程師的林蘭英仍然受到美國人的重視。
79年林蘭英曾參加了一個由華僑組織參與的計算機技術研討會,一名華僑就在會後向林蘭英提到美國還歡迎她回去。如果林蘭英願意去的話華僑會幫她安排好一切。林蘭英當時嚴詞拒絕了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但是林強生卻是記在了心上。像這樣一位在半導體領域有大成績的科學家,美國人應該十分擔心她對中國所能做出的貢獻,林強生加強了東星總部和矽穀總部的安保措施,科學家們的人身安全必須要極其的重視才行!
盡管保不準公司內部有沒有什麽竊聽監視活動。但是林強生也沒有因此就小心翼翼心驚膽戰,該搞研究的搞研究該越洋電話還是越洋電話。
經過兩個月的查閱資料,國內來的工程師技術人員們對8086、8088處理器的x86架構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在國內的時候好多人就對intel係列的處理器有研究,如今來到美國見到了這麽豐富的技術資料,這裏還有著世界上最全的芯片電路圖紙供分析學習,他們想不深入了解都不行。
在11月初,林強生向張熙和董家盛等人下達了研發芯片的計劃,命名為東星0號。
這款芯片將采用x86架構。是的沒錯,林強生的電腦公司將追尋英特爾、amd的腳步采用x86作為處理器架構。不管怎麽樣,說林強生膽大妄為也好初生牛犢也好。他就是要采用這套架構努力在intel、amd的之間掙得一席之地。
現在x86架構剛剛誕生兩年,還沒有後世那麽不可一世!amd已經獲得了x86架構專利,林強生的談判代表也在和intel談專利轉讓問題,授權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intel不授權不轉讓,他還可以去找amd,反正intel是沒打算死守x86架構的。隻看價錢合適否。
不管怎麽樣,林強生都要往這條路上進發。他舍棄了曲線迂回戰術,不像很多公司選擇避免和intel直接競爭而選擇精簡架構。
林強生要直接和大廠商在芯片市場上進行競爭,也是看好x86架構的擴展性豐富而且彈性大。即使intel是它的創造者,但憑著對x86的技術後續研發,像林強生這樣的後發公司也可以改變x86的發展方向。這是amd做出的榜樣,林強生也是在走它的路。
如x86-64和em64t的鬥爭。2003年,amd推出了業界首款64位處理器64,也帶來了x86-64,即x86指令集的64位擴展超集,具備向下兼容的特點。當時intel也在推行64位技術,但其ia64架構並不兼容x86,隻是用在服務器處理器itanium上。為了和amd展開競爭l也在2004年推出了自己的64位版x86,也就是em64t。
對此,amd和intel互相指責對方,但無論如何至少推廣了64位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也讓x86技術得以繼續發揚光大。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risc發明人之一表示:“這證明,x86指令集的彈性完全可以拿來對付intel,所以即使intel統治了整個市場,其他公司依然可以改變x86的發展方向。”
也就是說,即使英特爾在x86上擁有絕大優勢,但它也不是隻手遮天的。而林強生選擇了x86這條路也不是說要放棄risc精簡架構。
x86架構確實擁有很大的發展優勢,曆史上之所以英特爾芯片在移動市場上徹底失守讓arm架構取得了發展機會,那是因為在第一次智能手機出現之時英特爾的的決策失誤,這場致命失誤讓英特爾放棄了手機端市場。但當第二次智能手機革命來臨之時,英特爾果斷進入,不僅開始大舉進軍移動市場,同時還聯合了多家終端廠商,準備在移動領域打一場反擊戰。
從後世的發展來看,由於在第一次智能手機革命中,大部分智能手機運行的操作係統都比較簡單,所以手機廠商和係統公司都選擇了arm構架的處理器來匹配當時的智能手機。
但是arm構架的處理器芯片雖然可以完美應對像塞班、wm這類的早期操作係統,但當ios和android問世後,arm構架的單個芯片便難以駕馭這種複雜的操作係統,為了能夠與不斷升級的ios和android係統達成操作上的流暢一致,arm構架的處理器必須不斷的升級核心數量,最終通過多個指令完成複雜的任務操作。但是隨著移動平台操作係統(ios、android)的不斷升級和完善,arm構架的劣勢就暴露出來了,必須不斷升級核心數量和能力才能應對更加複雜的係統升級。
而x86構架則與之相反,依靠著英特爾在pc市場積累下來的經驗和技術,讓其在單核、雙核的情況下就能展現出強勁的性能,並且可以與arm構架的四核處理器相抗衡。市麵上之所以鮮少見到x86構架的智能手機,那隻是市場慣性所造成的。雖然x86比arm功耗大,但隨著工藝的升級架構的改善,功耗也會大幅度降低,兩種架構在以後的智能手機市場上也可能平分秋色。
但那也隻會發生在遙遠的20年後智能手機被推出之時,現在則完全是x86的天下,製造適合市場的產品才是林強生現在所要做的!隻能說arm出現在了它該出現的時候,什麽時候發展什麽技術林強生有著自己的規劃。
張熙和董家盛兩位教授帶領著40多人的研發團隊在矽穀總部進行研發,而這裏還有著林強生在美國雇傭的十多位美國科研人員。這些美國土著也是林強生花高薪聘請來的具有芯片研發資曆的技術人才,他們許多人都曾在著名半導體公司工作過,正好可以帶領張熙團隊進行美國式的科研工程,讓不了解美國工作方式的國內技術人員盡快熟悉這裏的環境。
在濱城還有林蘭英等專家帶領的科研人員一樣在做研究,國內的研發人員就相當多了。現在東星半導體總共擁有合作研究所實驗室二十多個並且還在陸續增加中,具有副研究員級別以上的技術專家就有65人在和東星半導體一起搞科研工作。
電子計算機技術是個大門類,光晶圓生產就包括采掘、精細處理、製造、切割等好多個大項目大門類。中國在如何精細處理矽粉上一直落後於國外,高純度的電子級原料都要從歐美日進口,想要跨過這道坎兒就必須要對精細研磨等提純設備進行研發。
此外,林蘭英教授還在帶領團隊研究3微米製程技術的技術升級改造工作,讓東星半導體跨過3微米技術難關達到1.5微米製程技術,並且她還擔負著研發新型單晶爐讓晶圓直徑增長到75mm突破的任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