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總部位於日本東京都港區南青山,林強生和薛盛紅受邀請訪問了本田汽車公司,受到了本田方麵的高規格接待。
此外還有東星日本分部的財務課長代理夏瑞,加上一名公司的翻譯,得知林強生到達了日本,本田宗一郎先生親自給他打了電話,專程趕到公司迎接他的到來。
本田宗一郎親自站在門口迎接,他的兒子本田博俊站在最左側,第二位是現任本田公司社長久米是誌(三代目),最右側的則是第二任本田社長河島喜好(二代目),其他本田公司的人則站在他們的身後,態度十分恭敬的肅手而立。
林強生的心裏感慨,日本人的這套東西就是讓人賞心悅目,韓國人學了個全,還加上了自己的東西,而中國人沒什麽特點,不倫不類不中不洋的...不說也罷。
薛盛紅跟在林強生的身邊,顯出了一絲女強人的風範,而身後跟著的夏瑞則按捺不住臉上的激動,本田公司可是日本著名汽車公司,老板竟然受到了日本人這麽隆重的歡迎,出來至今他第一次感覺身為東星員工由衷的驕傲起來!
林強生看到本田為了迎接他,竟然出動了老中青三代,他出於對本田宗一郎的尊敬行了90°的大禮,道:“本田先生,初次來訪給您添麻煩了!”
日本人的確很愛鞠躬,這種行為一開始還是從隋唐時期傳入日本的,被回到日本的遣唐使大肆宣傳,千年來早已形成了日本民族的習慣。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低頭的男人仰臉的婆”。男人總是低頭,總是在拉伸自己的督脈,因此這樣的男人心機特別重,女人仰臉總是拉伸自己的任脈。所以這樣的女人精力旺盛很難對付。
日本整個民族在不經意間打開了督脈,心機重成了日本人的特點。一個愛思考的民族隨時蘊藏著生發之氣,日本就是這樣的民族。
本田宗一郎暗自點頭。暗道這個年輕人很懂日本禮節啊,倒是不像自己接觸的那些中國官員!
他帶著人也隆重回禮。然後笑嗬嗬的對林強生說道:“本田公司誠摯歡迎林君的到訪,請隨我來!”
林強生也和本田博俊微微見了禮,尤其對久米是誌和河島喜好也十分恭敬,這兩位都是日本汽車工業界的前輩人物,在技術方麵他們都為本田做過很大貢獻,當然也為世界汽車工業界樹立了新的標杆。
本田宗一郎帶著林強生等人參觀了本田的展覽中心,這裏有自本田公司成立以來大部分的車型,還展示了本田眾多型號的發動機。
老頭子喜歡聽“世界第一”這個詞。林強生投其所好的說道:“看著這些工業產品,就能想到本田這些年來不斷拚搏的精神!在技術研發和精湛程度上,本田機器無疑是世界第一流的,你們的發動機簡直堪稱藝術品!”
本田宗一郎格外高興,笑著說道:“本田創立之初,我們還是一家摩托車製造廠,當時我就立誌要做世界最先進的摩托車,這麽些年世界技術發展得非常迅速,多虧有一眾同仁的努力,才讓本田取得了如今的成就。不過我們仍要努力啊,世界汽車市場競爭激烈,不進則退!”
林強生點著頭。看向河島喜好、久米是誌,久米的臉膛寬闊倒是像個工人多過於社長,他對林強生說道:“今年我代表本田公司訪問過濱城汽車公司和哈飛汽車公司,還有東星集團下屬的汽車製造廠。中國的汽車工業取得了很大進步,讓我十分驚訝,可惜林君當時不在,我有很多想法想找您談一談!”
林強生說道:“中國的汽車工業尚處在引進吸收階段,實力弱小,我很希望本田公司能夠幫助我們發展汽車產業!”
久米是誌的意思他當然明白。看到中國轎車工業發展得那麽迅速,尤其是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有了不小的規模。本田公司的高層大概也有些想法了。
要知道,五六年前中國上層和汽車界的領導們邀請日本汽車廠商來華投資。日本人可是明確表示,不想在家門口增加一個競爭對手的。
而現在此一時彼一時,中國經濟增長了,汽車市場的年成交量超過了70萬輛。其中載重汽車、各種工程車、越野車、農用車超過20萬輛,轎車、微型麵包車、微型貨車達到了將近50萬輛的市場規模,而且年成交量以每年15%的速度向上增漲。看到中國汽車市場蓬勃發展,本田公司也有意進入中國。
(曆史上我國進口車曾在80年代達到高峰,1985年全年進口汽車35.4萬輛,進口車市場占有率達到44.5%,充分顯示出國內市場對於汽車的旺盛需求。)
河島喜好說道:“我注意到林先生的汽車產品中使用了非常先進的變速器係統,本田可以在這方麵與您合作,共同開發一款先進的變速器,我們還可以在動力係統上合作,共同研發適合中國市場的發動機產品!”
林強生停了一會,點了點頭,對河島和久米以及本田宗一郎說道:“可以,本田車廠的產量已經超過了美國福特汽車公司,製造能力裝配能力都名列前茅。同貴公司合作也是為了學習前輩的經驗,無論是製造還是管理技術,東星旗下的車廠還差得遠,我希望兩家公司能夠充分合作,我請求本田公司派出300名管理人員、工程師、技術人員和優秀工人,到中國去親自給予我廠指導!”
河島喜好和久米是誌驚訝的互相看了一眼,對方開場就說的這麽直白倒是讓他們沒有預料到,尤其還要求本田派出300名指導人員,簡直是獅子大開口。
本田宗一郎倒是沒說什麽,本田博俊在後邊說道:“林先生,300名本田人員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林強生向他看了看,客氣的說道:“不多啊。德國大眾和上.海合作建廠就先後派出了200名優秀的技術工人,他們被分配在上.海汽車廠的各個生產環節上,督促上汽的生產線建設。幫助工人們提高裝配質量!”
“這個...”本田博俊一下子啞口無言,德國人怎麽能這樣。真是不可理喻!
事實上現在的本田倒是沒有大舉進入中國的心思,前幾年中國來日本引進摩托車技術,本田開始與嘉陵合作,重.慶整車進口組裝,這是本田七十年代的技術,就這樣的產品國內吸收起來也十分緩慢,所以日本人是絕對不相信中國人能夠在短期之內掌握轎車整車製造的。
本田公司更想與林強生合作生產汽車零配件,撬動中國汽車零配件市場。而且久米等人的態度也不是十分堅決,他們更想讓林強生出資,最好把mq200變速器這款手動神器的技術轉讓給本田。在歐美市場上這款流暢之極的變速器,已經連續多年位列手動變速器第一的寶座了!
接下來林強生參觀了被視為“本田發源地”的櫪木汽車研發中心,本田的曆任社長多是從這裏走出的。
他走馬觀花的參觀了本田汽車的撞擊試驗場,日本車講究潰縮性能,日本人稱為緩衝吸能技術,其實這個概念是由德國人發明的,奔馳汽車首先提出並研發應用,而日本人卻做到了極致。
給林強生做講解的是一名叫川本信彥的高級工程師。他對林強生說道:“本田汽車追求最先進的性能,具有出色的輕量化、良好的節油性和完美的動力性,以及不輸於德國車型的安全性!”
川本信彥用一輛正麵被撞得稀巴爛。而駕駛室卻隻是輕微變型的思域說道:“在我們的車身前部和後部,運用了最先進的緩衝吸能技術。這種技術能夠保證汽車駕乘人員的安全,無論是從正麵還是後麵迎受到的衝撞,我們都力求減少給駕乘人員造成的傷害。
說到底汽車安全的核心是人的安全,關鍵不在碰撞中保證車不變形,而是保證裏麵的人不變形。而汽車撞擊到人的時候,車殼越硬撞擊的瞬間越短,轉移到人身上的衝擊力就越大,人傷得也就越重。采用了緩衝吸能技術。車殼能為乘員吸收絕大部分的撞擊能量,這樣就使得事故發生時死傷的風險大大的降低!”
林強生問了一個很腦殘的問題:“川本先生。緩衝吸能用安全氣囊不就行了嗎,安全帶也能起到緩衝作用啊!按我的理解。車殼越硬越好,這樣撞擊上去的時候我就不會有損傷了!”
川本信彥有些不敢相信林強生會這麽說,他張口結舌的說道:“理想是那樣,但是人畢竟不是鋼鐵,承受不住那麽大的衝擊力,而且車殼也不應該是承擔擠壓變形的主力,在劇烈的撞擊中它也承受不住的!”
河島喜好對林強生說道:“林先生,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高速行駛的時候汽車正麵突然受到撞擊,安全帶就很容易把人勒傷,造成身體內部器官損傷。人的慣性加速度砸在爆開的安全氣囊上同樣如此,內髒器官和臉部都會受到嚴重衝擊,甚至有可能瞬間致死,致殘!”
他向林強生指了指假人的頸椎、臉部和****:“這時候,單純依靠安全帶和安全氣囊就不是十分可靠了!請記住,我們目的是最大的減少人員損傷,這樣良好的緩衝吸能設計就可以起到這一點重要作用。
試想,用恰當硬度的金屬,按照力學原理做成能控製折疊方向和幅度的結構,就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衝效果。這就是我們設計汽車的理念,精確的利用緩衝吸能技術保證駕乘人員的安全!”
林強生驚訝的點了點頭,在中國汽車工業界還沒有這樣的概念,也沒有什麽人研究這個課題,他讚歎的說道:“這可是非常考驗設計和計算能力的!”(未完待續。)
此外還有東星日本分部的財務課長代理夏瑞,加上一名公司的翻譯,得知林強生到達了日本,本田宗一郎先生親自給他打了電話,專程趕到公司迎接他的到來。
本田宗一郎親自站在門口迎接,他的兒子本田博俊站在最左側,第二位是現任本田公司社長久米是誌(三代目),最右側的則是第二任本田社長河島喜好(二代目),其他本田公司的人則站在他們的身後,態度十分恭敬的肅手而立。
林強生的心裏感慨,日本人的這套東西就是讓人賞心悅目,韓國人學了個全,還加上了自己的東西,而中國人沒什麽特點,不倫不類不中不洋的...不說也罷。
薛盛紅跟在林強生的身邊,顯出了一絲女強人的風範,而身後跟著的夏瑞則按捺不住臉上的激動,本田公司可是日本著名汽車公司,老板竟然受到了日本人這麽隆重的歡迎,出來至今他第一次感覺身為東星員工由衷的驕傲起來!
林強生看到本田為了迎接他,竟然出動了老中青三代,他出於對本田宗一郎的尊敬行了90°的大禮,道:“本田先生,初次來訪給您添麻煩了!”
日本人的確很愛鞠躬,這種行為一開始還是從隋唐時期傳入日本的,被回到日本的遣唐使大肆宣傳,千年來早已形成了日本民族的習慣。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低頭的男人仰臉的婆”。男人總是低頭,總是在拉伸自己的督脈,因此這樣的男人心機特別重,女人仰臉總是拉伸自己的任脈。所以這樣的女人精力旺盛很難對付。
日本整個民族在不經意間打開了督脈,心機重成了日本人的特點。一個愛思考的民族隨時蘊藏著生發之氣,日本就是這樣的民族。
本田宗一郎暗自點頭。暗道這個年輕人很懂日本禮節啊,倒是不像自己接觸的那些中國官員!
他帶著人也隆重回禮。然後笑嗬嗬的對林強生說道:“本田公司誠摯歡迎林君的到訪,請隨我來!”
林強生也和本田博俊微微見了禮,尤其對久米是誌和河島喜好也十分恭敬,這兩位都是日本汽車工業界的前輩人物,在技術方麵他們都為本田做過很大貢獻,當然也為世界汽車工業界樹立了新的標杆。
本田宗一郎帶著林強生等人參觀了本田的展覽中心,這裏有自本田公司成立以來大部分的車型,還展示了本田眾多型號的發動機。
老頭子喜歡聽“世界第一”這個詞。林強生投其所好的說道:“看著這些工業產品,就能想到本田這些年來不斷拚搏的精神!在技術研發和精湛程度上,本田機器無疑是世界第一流的,你們的發動機簡直堪稱藝術品!”
本田宗一郎格外高興,笑著說道:“本田創立之初,我們還是一家摩托車製造廠,當時我就立誌要做世界最先進的摩托車,這麽些年世界技術發展得非常迅速,多虧有一眾同仁的努力,才讓本田取得了如今的成就。不過我們仍要努力啊,世界汽車市場競爭激烈,不進則退!”
林強生點著頭。看向河島喜好、久米是誌,久米的臉膛寬闊倒是像個工人多過於社長,他對林強生說道:“今年我代表本田公司訪問過濱城汽車公司和哈飛汽車公司,還有東星集團下屬的汽車製造廠。中國的汽車工業取得了很大進步,讓我十分驚訝,可惜林君當時不在,我有很多想法想找您談一談!”
林強生說道:“中國的汽車工業尚處在引進吸收階段,實力弱小,我很希望本田公司能夠幫助我們發展汽車產業!”
久米是誌的意思他當然明白。看到中國轎車工業發展得那麽迅速,尤其是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有了不小的規模。本田公司的高層大概也有些想法了。
要知道,五六年前中國上層和汽車界的領導們邀請日本汽車廠商來華投資。日本人可是明確表示,不想在家門口增加一個競爭對手的。
而現在此一時彼一時,中國經濟增長了,汽車市場的年成交量超過了70萬輛。其中載重汽車、各種工程車、越野車、農用車超過20萬輛,轎車、微型麵包車、微型貨車達到了將近50萬輛的市場規模,而且年成交量以每年15%的速度向上增漲。看到中國汽車市場蓬勃發展,本田公司也有意進入中國。
(曆史上我國進口車曾在80年代達到高峰,1985年全年進口汽車35.4萬輛,進口車市場占有率達到44.5%,充分顯示出國內市場對於汽車的旺盛需求。)
河島喜好說道:“我注意到林先生的汽車產品中使用了非常先進的變速器係統,本田可以在這方麵與您合作,共同開發一款先進的變速器,我們還可以在動力係統上合作,共同研發適合中國市場的發動機產品!”
林強生停了一會,點了點頭,對河島和久米以及本田宗一郎說道:“可以,本田車廠的產量已經超過了美國福特汽車公司,製造能力裝配能力都名列前茅。同貴公司合作也是為了學習前輩的經驗,無論是製造還是管理技術,東星旗下的車廠還差得遠,我希望兩家公司能夠充分合作,我請求本田公司派出300名管理人員、工程師、技術人員和優秀工人,到中國去親自給予我廠指導!”
河島喜好和久米是誌驚訝的互相看了一眼,對方開場就說的這麽直白倒是讓他們沒有預料到,尤其還要求本田派出300名指導人員,簡直是獅子大開口。
本田宗一郎倒是沒說什麽,本田博俊在後邊說道:“林先生,300名本田人員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林強生向他看了看,客氣的說道:“不多啊。德國大眾和上.海合作建廠就先後派出了200名優秀的技術工人,他們被分配在上.海汽車廠的各個生產環節上,督促上汽的生產線建設。幫助工人們提高裝配質量!”
“這個...”本田博俊一下子啞口無言,德國人怎麽能這樣。真是不可理喻!
事實上現在的本田倒是沒有大舉進入中國的心思,前幾年中國來日本引進摩托車技術,本田開始與嘉陵合作,重.慶整車進口組裝,這是本田七十年代的技術,就這樣的產品國內吸收起來也十分緩慢,所以日本人是絕對不相信中國人能夠在短期之內掌握轎車整車製造的。
本田公司更想與林強生合作生產汽車零配件,撬動中國汽車零配件市場。而且久米等人的態度也不是十分堅決,他們更想讓林強生出資,最好把mq200變速器這款手動神器的技術轉讓給本田。在歐美市場上這款流暢之極的變速器,已經連續多年位列手動變速器第一的寶座了!
接下來林強生參觀了被視為“本田發源地”的櫪木汽車研發中心,本田的曆任社長多是從這裏走出的。
他走馬觀花的參觀了本田汽車的撞擊試驗場,日本車講究潰縮性能,日本人稱為緩衝吸能技術,其實這個概念是由德國人發明的,奔馳汽車首先提出並研發應用,而日本人卻做到了極致。
給林強生做講解的是一名叫川本信彥的高級工程師。他對林強生說道:“本田汽車追求最先進的性能,具有出色的輕量化、良好的節油性和完美的動力性,以及不輸於德國車型的安全性!”
川本信彥用一輛正麵被撞得稀巴爛。而駕駛室卻隻是輕微變型的思域說道:“在我們的車身前部和後部,運用了最先進的緩衝吸能技術。這種技術能夠保證汽車駕乘人員的安全,無論是從正麵還是後麵迎受到的衝撞,我們都力求減少給駕乘人員造成的傷害。
說到底汽車安全的核心是人的安全,關鍵不在碰撞中保證車不變形,而是保證裏麵的人不變形。而汽車撞擊到人的時候,車殼越硬撞擊的瞬間越短,轉移到人身上的衝擊力就越大,人傷得也就越重。采用了緩衝吸能技術。車殼能為乘員吸收絕大部分的撞擊能量,這樣就使得事故發生時死傷的風險大大的降低!”
林強生問了一個很腦殘的問題:“川本先生。緩衝吸能用安全氣囊不就行了嗎,安全帶也能起到緩衝作用啊!按我的理解。車殼越硬越好,這樣撞擊上去的時候我就不會有損傷了!”
川本信彥有些不敢相信林強生會這麽說,他張口結舌的說道:“理想是那樣,但是人畢竟不是鋼鐵,承受不住那麽大的衝擊力,而且車殼也不應該是承擔擠壓變形的主力,在劇烈的撞擊中它也承受不住的!”
河島喜好對林強生說道:“林先生,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高速行駛的時候汽車正麵突然受到撞擊,安全帶就很容易把人勒傷,造成身體內部器官損傷。人的慣性加速度砸在爆開的安全氣囊上同樣如此,內髒器官和臉部都會受到嚴重衝擊,甚至有可能瞬間致死,致殘!”
他向林強生指了指假人的頸椎、臉部和****:“這時候,單純依靠安全帶和安全氣囊就不是十分可靠了!請記住,我們目的是最大的減少人員損傷,這樣良好的緩衝吸能設計就可以起到這一點重要作用。
試想,用恰當硬度的金屬,按照力學原理做成能控製折疊方向和幅度的結構,就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衝效果。這就是我們設計汽車的理念,精確的利用緩衝吸能技術保證駕乘人員的安全!”
林強生驚訝的點了點頭,在中國汽車工業界還沒有這樣的概念,也沒有什麽人研究這個課題,他讚歎的說道:“這可是非常考驗設計和計算能力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