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之後,中航技代表團團長江同和林強生一起乘坐飛機到了上.海,又轉機回了北.京。
這次到訪mbb讓雙方收貨巨大,德國人的合作誠意十足,並且誠摯的邀請中方人員參加研發項目,往常歐美封鎖禁止高科技技術流入中國,而這次他們卻向中方完全敞開,這可著實出乎了中方的意料。
中航技在漢堡成立了工作室,在郊區租了一套鄉間別墅,供給中方代表團使用。
林強生和江同迅速的趕回了中航技,與公司領導們開了個座談會,大家的反應熱烈,都覺得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德國人出乎意料的邀請中方參與民機項目的研發,這可是個大好機會。
中航技總經理張愛萍高興的對林強生說道:“林先生,東星集團參與mpc75項目,我們中航技是支持的。領導人也說過民用飛機可以合股經營,我們覺得這個決策很對,歡迎東星集團參加中國航空業這個大家庭。同時,我相信我們兩方合作一定會事半功倍,中國的航空技術有很深厚的基礎,一定會在項目中起到很大作用,你找我們算是找對人了。”
林強生笑道:“張總,我也是這麽覺得,實際上我就是看重了國內上萬名航空產業工人,還有眾多航空製造企業,專業研究所。我有資金,你們有人才,正好互補啊!”
眾人大笑,張愛萍連連點頭說道:“的確互補,你們從德國前方傳回了消息,我們這邊就已經開始組織人力了。”
他頗為豪氣的揮手說道:“我們已經聯係了北航、西工大、沈飛、西飛、上飛等等航空企業研究所,讓他們馬上選撥人員,我鄭重向你推薦這些單位參加mpc75項目,一會我把專家、技術人員名單給你,這些人都聽你調配,希望你好好善待他們!”
林強生拍著胸脯說道:“沒有問題,您放心吧,我承諾參加mpc75項目的所有人員工資一律提高2倍!”
眾人驚訝的看著他,張愛萍同樣吃驚的說道:“這可是你說的,說話算數!”
林強生哈哈笑道:“這個我還能做到的,希望中航技多多的向我推薦航空界優秀的專家和人才!”
“這可太好了,你不知道現在國家困難啊,好多研究院所都揭不開鍋了!”張愛萍大喜的說道,在場的人也非常激動,連江同都沒想到林強生會做出這個決定,他可是知道下屬企業研究所,有的非常困難,很多人員都各找出路去了。
會後張愛萍親自送來了名單,並向林強生親自介紹,名單中有西工大的第一個洪堡學者、飛機係教授諸德培,中航技推薦他擔任了mpc-75項目中方總設計師。
此外還有航空界著名的動力專家吳仲華、馬鳳山,還有空氣動力學家沈元,航空學專家季文美,力學、結構振動專家張阿舟,航空專家胡溪濤,業內首屈一指的結構強度專家黃玉珊教授和付祥炯教授等等。
當然,這些專家學者每一個都是院士一級的人物,每一個也都是航空教育家,桃李滿天下。
張愛萍尤為介紹了胡溪濤等人,1981年胡老擔任了航空工業研究院的副院長,82年調任航空工業部任飛機局局長,1984年他寫給中央的一封關於大飛機發展方麵的信件引起了重視。
1985年胡溪濤離休後也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大飛機製造事業,1986年他與北航校長沈元、南航校長張阿舟、西工大校長季文美,聯名向286同誌上書《千方百計盡早提供和使用國產幹線飛機》,四位老專家也因此獲得了“航空四君子”的雅稱。
已經退休在家的胡溪濤對於祖國發展航空事業的心情非常急迫,他從1984年開始先後多次諫言多方奔走,中國要製造自己的大飛機,不能完全依賴國外。
可是這幾年卻眼看著運-10下馬了,轉而開始和麥道公司合作組裝麥道-82,這種讓自己的大飛機下馬,研發團隊解散,完全依賴國外的做法讓胡老極為失望。對於這種做法他很不認同,看在眼裏急在心中。
中航技開始召集mpc75飛機項目的研發人員,胡溪濤很快就得知了消息,並且主動趕了過來詢問情況,項目組征求了胡錫濤的意見後,也就把他算作了主要人員之一。
而胡老也是這些人當中最積極的一個,他還親自打電話告訴了另外三名校長,邀請他們關注甚至加入中德mpc75中型支線客機項目。
雖然德國人搞的是支線飛機,但是據他看到的資料,覺得這款飛機的技術非常有前瞻性,發展前景很好,中國的大飛機眼下是搞不成了,但是中型飛機搞好了也就是給大飛機打下基礎了。
聽說這次是由東星集團參與,四人在了解了一番項目的投資情況之後,毅然的參加了項目組,而且還帶上了他們的學生,帶著課題前來。
...西北某飛機研究所,陳迎春正坐在桌子上思考著他的未來,有要好的同事走進了辦公室,看沒有旁人,上前打斷了他的思緒:“迎春,你想什麽呢?”
陳迎春搖了搖頭:“胡思亂想而已,沒什麽要緊的。”
要好的同事低聲問道:“聽說了嗎,上級單位要在所裏招募民機研發人員,你是氣動方麵的能手,很可能把你調過去呢!”
同事羨慕的話語讓陳迎春也有些心動,但他緊接著搖了搖頭說道:“我是軍機項目出身,能去搞民機嗎?”
同事歎了口氣說道:“嗨,現在的603所哪像以前啊,所長巴不得把人都派出去賺外快呢。我聽說這回西飛和咱們所都要參加這個民機項目,你說會不會是麥道-82啊?”緊接著他又搖了搖頭:“可是上飛那邊的人多著呢,也用不著咱們呐!”
陳迎春也挺納悶,不知道這回是哪家的民機項目,不過他也挺想參與的,畢竟現在國防經費越來越吃緊,所裏現在處於沒有項目沒有資金的狀態,大部分人員都沒有項目,連工資都發布出來,而民機無疑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西飛和603所等單位接到了中航技發來的協作要求,文件中要求他們參與中德mpc75中型客機的研製計劃,這可謂是雨中送碳,讓渴求經費的眾多航空企業院所高興不已。
兩家單位立刻集結了自己的精英團隊,立刻趕往了京城。這些人當中就有很多後來在國內大大有名的大飛機領域人才,其中就有c919大飛機總設計師吳興世、總工程師吳光輝、大型運輸機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等人。
真可謂是人才薈萃,他們此時還沒有後來那般輝煌,但是這麽多航空業認識聚集到了北.京,無疑吸引了國內眾多相關領域企事業單位的關注和好奇。(未完待續。)
這次到訪mbb讓雙方收貨巨大,德國人的合作誠意十足,並且誠摯的邀請中方人員參加研發項目,往常歐美封鎖禁止高科技技術流入中國,而這次他們卻向中方完全敞開,這可著實出乎了中方的意料。
中航技在漢堡成立了工作室,在郊區租了一套鄉間別墅,供給中方代表團使用。
林強生和江同迅速的趕回了中航技,與公司領導們開了個座談會,大家的反應熱烈,都覺得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德國人出乎意料的邀請中方參與民機項目的研發,這可是個大好機會。
中航技總經理張愛萍高興的對林強生說道:“林先生,東星集團參與mpc75項目,我們中航技是支持的。領導人也說過民用飛機可以合股經營,我們覺得這個決策很對,歡迎東星集團參加中國航空業這個大家庭。同時,我相信我們兩方合作一定會事半功倍,中國的航空技術有很深厚的基礎,一定會在項目中起到很大作用,你找我們算是找對人了。”
林強生笑道:“張總,我也是這麽覺得,實際上我就是看重了國內上萬名航空產業工人,還有眾多航空製造企業,專業研究所。我有資金,你們有人才,正好互補啊!”
眾人大笑,張愛萍連連點頭說道:“的確互補,你們從德國前方傳回了消息,我們這邊就已經開始組織人力了。”
他頗為豪氣的揮手說道:“我們已經聯係了北航、西工大、沈飛、西飛、上飛等等航空企業研究所,讓他們馬上選撥人員,我鄭重向你推薦這些單位參加mpc75項目,一會我把專家、技術人員名單給你,這些人都聽你調配,希望你好好善待他們!”
林強生拍著胸脯說道:“沒有問題,您放心吧,我承諾參加mpc75項目的所有人員工資一律提高2倍!”
眾人驚訝的看著他,張愛萍同樣吃驚的說道:“這可是你說的,說話算數!”
林強生哈哈笑道:“這個我還能做到的,希望中航技多多的向我推薦航空界優秀的專家和人才!”
“這可太好了,你不知道現在國家困難啊,好多研究院所都揭不開鍋了!”張愛萍大喜的說道,在場的人也非常激動,連江同都沒想到林強生會做出這個決定,他可是知道下屬企業研究所,有的非常困難,很多人員都各找出路去了。
會後張愛萍親自送來了名單,並向林強生親自介紹,名單中有西工大的第一個洪堡學者、飛機係教授諸德培,中航技推薦他擔任了mpc-75項目中方總設計師。
此外還有航空界著名的動力專家吳仲華、馬鳳山,還有空氣動力學家沈元,航空學專家季文美,力學、結構振動專家張阿舟,航空專家胡溪濤,業內首屈一指的結構強度專家黃玉珊教授和付祥炯教授等等。
當然,這些專家學者每一個都是院士一級的人物,每一個也都是航空教育家,桃李滿天下。
張愛萍尤為介紹了胡溪濤等人,1981年胡老擔任了航空工業研究院的副院長,82年調任航空工業部任飛機局局長,1984年他寫給中央的一封關於大飛機發展方麵的信件引起了重視。
1985年胡溪濤離休後也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大飛機製造事業,1986年他與北航校長沈元、南航校長張阿舟、西工大校長季文美,聯名向286同誌上書《千方百計盡早提供和使用國產幹線飛機》,四位老專家也因此獲得了“航空四君子”的雅稱。
已經退休在家的胡溪濤對於祖國發展航空事業的心情非常急迫,他從1984年開始先後多次諫言多方奔走,中國要製造自己的大飛機,不能完全依賴國外。
可是這幾年卻眼看著運-10下馬了,轉而開始和麥道公司合作組裝麥道-82,這種讓自己的大飛機下馬,研發團隊解散,完全依賴國外的做法讓胡老極為失望。對於這種做法他很不認同,看在眼裏急在心中。
中航技開始召集mpc75飛機項目的研發人員,胡溪濤很快就得知了消息,並且主動趕了過來詢問情況,項目組征求了胡錫濤的意見後,也就把他算作了主要人員之一。
而胡老也是這些人當中最積極的一個,他還親自打電話告訴了另外三名校長,邀請他們關注甚至加入中德mpc75中型支線客機項目。
雖然德國人搞的是支線飛機,但是據他看到的資料,覺得這款飛機的技術非常有前瞻性,發展前景很好,中國的大飛機眼下是搞不成了,但是中型飛機搞好了也就是給大飛機打下基礎了。
聽說這次是由東星集團參與,四人在了解了一番項目的投資情況之後,毅然的參加了項目組,而且還帶上了他們的學生,帶著課題前來。
...西北某飛機研究所,陳迎春正坐在桌子上思考著他的未來,有要好的同事走進了辦公室,看沒有旁人,上前打斷了他的思緒:“迎春,你想什麽呢?”
陳迎春搖了搖頭:“胡思亂想而已,沒什麽要緊的。”
要好的同事低聲問道:“聽說了嗎,上級單位要在所裏招募民機研發人員,你是氣動方麵的能手,很可能把你調過去呢!”
同事羨慕的話語讓陳迎春也有些心動,但他緊接著搖了搖頭說道:“我是軍機項目出身,能去搞民機嗎?”
同事歎了口氣說道:“嗨,現在的603所哪像以前啊,所長巴不得把人都派出去賺外快呢。我聽說這回西飛和咱們所都要參加這個民機項目,你說會不會是麥道-82啊?”緊接著他又搖了搖頭:“可是上飛那邊的人多著呢,也用不著咱們呐!”
陳迎春也挺納悶,不知道這回是哪家的民機項目,不過他也挺想參與的,畢竟現在國防經費越來越吃緊,所裏現在處於沒有項目沒有資金的狀態,大部分人員都沒有項目,連工資都發布出來,而民機無疑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西飛和603所等單位接到了中航技發來的協作要求,文件中要求他們參與中德mpc75中型客機的研製計劃,這可謂是雨中送碳,讓渴求經費的眾多航空企業院所高興不已。
兩家單位立刻集結了自己的精英團隊,立刻趕往了京城。這些人當中就有很多後來在國內大大有名的大飛機領域人才,其中就有c919大飛機總設計師吳興世、總工程師吳光輝、大型運輸機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等人。
真可謂是人才薈萃,他們此時還沒有後來那般輝煌,但是這麽多航空業認識聚集到了北.京,無疑吸引了國內眾多相關領域企事業單位的關注和好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