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喜子淒厲的呼救聲,響徹了大半個後宮。
這樣的呼救聲,怎麽樣也比前陣子發現死人頭的尖叫聲好吧?
然而,聞聲跑來的宮人們看到小喜子的慘狀後才發現,小喜子現在的樣子,一點也不比死人強。
又是“大”字型,一隻手掌和兩隻腳掌都被釘子深深地釘進地裏,脖子上爬了一圈厚厚的螞蟻……
而他的下半個身體……對於任何一個太監來說,光天化日之下將那裏暴露在世人麵前,無異於最大的汙辱。
許多人撇過頭去,不敢看。
小喜子此時已經喊不出聲來了,卻還在扭曲著身體,竭力地求生。
幾個侍衛利落地拔掉他手掌心和腳掌心的釘子,然後又撕下衣裳,小心翼翼地去掃除他脖子上的螞蟻。
撥了一層,又撥了一層,連續撥了幾層以後,螞蟻終於被掃得差不多了,傷口處的血肉終於露出來。
看到傷口的那一刻,還有膽看著的圍觀者集體抽氣,伴著一片嘔吐聲。
小喜子還在喘息,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已經活不成了。
“救我……”他已經看不清眼前的一切了,隻知道救援趕到了,他想活下去。
但他的聲音,隻有他聽明白了。
眾人都用同情而憐憫的目光看他,他還是早點死了吧,這樣沒尊嚴、痛苦地殘喘苟延,就是對他最大的殘忍。
可是,隻要還剩一口氣,又有誰舍得閉上眼睛?
麵對他的垂死掙紮,眾人唯有沉默,等著他咽下最後一口氣後送他回去。
這一方少有人至的草叢四周,就這樣圍滿了人,黑壓壓的一片,怪異的沉默。
忽然,一道清朗溫潤,卻不失威嚴有力的聲音傳來:“這裏發生了何事,為何這麽多人圍在這裏?”
這聲音似乎擁有神奇的魔力,原本凝滯陰沉的氣氛,因為這道聲音的出現,瞬間就變了,變得舒緩和順暢了許多。
人群紛紛轉身,露出安心的表情,向來人鞠躬行禮:“太子殿下千歲千千歲――”
太子殿下?夜輕歌?她苦等四年的夢中戀人?
人群的角落,洛紅妝狠狠地哆嗦了幾下,緩緩抬頭,緩緩看向前方鶴立雞群般的年輕男子。
具傾世之貌與傾世之才,被整個大順帝國女子所傾慕的太子夜輕歌?
隻見過一次,便讓她魂牽夢縈,誓與他相守一生的男子?
她以為她已是死人,不會再受情緒左右,然而此時,她的心裏,還是刮起了狂風,下起了暴雨。
她不動聲色地往前挪動,想努力看清他。
四年不見,他容貌未有太大改變,那張臉,那份風姿,似乎吸斂了日月雲雨的精華,日的璀燦,月的光華,雲的飄逸,雨的清潤,是這般完美地匯聚一身,舉手投足間是無可挑剔的高貴與優雅。
在他從人群中走過的時候,他的腳底似乎有淡淡的輕風淡雲,他的身上似乎籠著淡淡的光芒,帶著那麽一股子從天而降的氣息,令人敬慕,心生追隨。
明明那張臉,無數次出現在她的腦海裏和夢裏,但洛紅妝越看,卻覺得陌生。
這份陌生感,讓她心裏初見他的波濤駭浪迅速平息,變得一如大漠裏的孤煙直。
他的容貌幾乎未變,但是,他卻不是她記憶中的感覺了。
記憶中的他,十八歲的少年郎,墨發玉肌,唇紅齒白,生就一雙絕無僅有的桃花眼,隻要微微眨一眨眼,就似乎有無數朵桃花夾帶著電流,從他眼裏飄出來,落到你的身上,令你為桃花癡迷,因電流心跳。
他形狀優美,粉潤輕薄的雙唇一角,總是微微地上翹,幾分輕浮,幾分純真,幾分不羈,聲音也總是帶著幾分懶散而曖昧的味道,他的氣息,也隱隱帶著一種孩子般的香氣。
他總說一些曖昧的話,做一些曖昧的舉動,卻不曾說過半句下流之語,更無半點猥瑣之態,半認真半玩笑,逗得她滿臉通紅,滿頭包包,嘴上想罵他,心裏卻又歡喜得很。
那時,她覺得他是個愛逗弄人的大孩子,但麵對叛軍和危機,他卻又目光犀利,雷厲風行,處處流露出一股超越年齡的冷靜和敏銳,讓她覺得他是那麽的強大可靠。
那樣的一個少年,那樣的一種邂逅,她如何不一眼千年,情根深種?
四年過去,他仍然好看得日月生輝,隻是,沉穩和成熟了許多,眼不再泛桃花,唇不再帶壞笑,聲音不再透著懶洋,舉止也再無那份輕佻與不羈。
世人總說,眼帶桃花的男子不是良人,那現在的他,應該是比四年前變得好了,可是,她卻更懷念四年前的他,彼時的溫柔和認真,在此時的他身上,已經蕩然無存。
她靜靜地看著他,看著這個給了她全部的夢想與希望,卻又一手摧毀了她全部的男子。
夜輕歌的出現,宛如救世主,將現場從秋天變成了春天。
一名老太監上前稟告:“稟太子殿子,琅寰宮的小太監小喜子被人所害,狀極殘忍,我等不敢輕易動他的屍體,隻能等慎刑司的人來驗屍。”
葉輕歌微微頜首,上前,眾人自動讓出一條路來。
他走到小喜子身邊兩米處,靜靜地看著小喜子半晌,輕歎一聲,解下外衣,覆在小喜子的身上,而後轉身對眾人道:“此事交給慎刑司處置即可,除了發現屍體者和知情者,其他人都統統回去罷。死者為大,你們回去後莫要隨便談論小喜子的事情,留些顏麵給他。”
眾上都露出欽佩之後,應喏一聲,紛紛離開。
洛紅妝也混在那些人中離開。
她聽到眾人的議論,無一不是在誇讚葉輕歌。
“太子殿下果然仁厚,連認識小喜子的人都在旁邊看著,隻有太子殿下脫衣覆體……”
“是啊,太子殿下英明,他回來以後,那個紅鈿凶手一定跑不了……”
“你覺不覺得太子殿下離宮一陣子後,似乎更好看了?”
“我早就這麽覺得了,要取太子妃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
仁厚?她聽著這些議論,在心裏冷笑:這些人眼睛都是瞎的嗎?小喜子明明還有一口氣,葉輕歌離小喜子這麽近,會看不出來?
明明還沒死,卻開口閉口都是“屍體”,這些人,哪點與“仁厚”“英明”沾得上邊?
人逢喜事精神爽?她就看葉輕歌和影如夢的新婚之夜爽不爽得起來!
這樣的呼救聲,怎麽樣也比前陣子發現死人頭的尖叫聲好吧?
然而,聞聲跑來的宮人們看到小喜子的慘狀後才發現,小喜子現在的樣子,一點也不比死人強。
又是“大”字型,一隻手掌和兩隻腳掌都被釘子深深地釘進地裏,脖子上爬了一圈厚厚的螞蟻……
而他的下半個身體……對於任何一個太監來說,光天化日之下將那裏暴露在世人麵前,無異於最大的汙辱。
許多人撇過頭去,不敢看。
小喜子此時已經喊不出聲來了,卻還在扭曲著身體,竭力地求生。
幾個侍衛利落地拔掉他手掌心和腳掌心的釘子,然後又撕下衣裳,小心翼翼地去掃除他脖子上的螞蟻。
撥了一層,又撥了一層,連續撥了幾層以後,螞蟻終於被掃得差不多了,傷口處的血肉終於露出來。
看到傷口的那一刻,還有膽看著的圍觀者集體抽氣,伴著一片嘔吐聲。
小喜子還在喘息,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已經活不成了。
“救我……”他已經看不清眼前的一切了,隻知道救援趕到了,他想活下去。
但他的聲音,隻有他聽明白了。
眾人都用同情而憐憫的目光看他,他還是早點死了吧,這樣沒尊嚴、痛苦地殘喘苟延,就是對他最大的殘忍。
可是,隻要還剩一口氣,又有誰舍得閉上眼睛?
麵對他的垂死掙紮,眾人唯有沉默,等著他咽下最後一口氣後送他回去。
這一方少有人至的草叢四周,就這樣圍滿了人,黑壓壓的一片,怪異的沉默。
忽然,一道清朗溫潤,卻不失威嚴有力的聲音傳來:“這裏發生了何事,為何這麽多人圍在這裏?”
這聲音似乎擁有神奇的魔力,原本凝滯陰沉的氣氛,因為這道聲音的出現,瞬間就變了,變得舒緩和順暢了許多。
人群紛紛轉身,露出安心的表情,向來人鞠躬行禮:“太子殿下千歲千千歲――”
太子殿下?夜輕歌?她苦等四年的夢中戀人?
人群的角落,洛紅妝狠狠地哆嗦了幾下,緩緩抬頭,緩緩看向前方鶴立雞群般的年輕男子。
具傾世之貌與傾世之才,被整個大順帝國女子所傾慕的太子夜輕歌?
隻見過一次,便讓她魂牽夢縈,誓與他相守一生的男子?
她以為她已是死人,不會再受情緒左右,然而此時,她的心裏,還是刮起了狂風,下起了暴雨。
她不動聲色地往前挪動,想努力看清他。
四年不見,他容貌未有太大改變,那張臉,那份風姿,似乎吸斂了日月雲雨的精華,日的璀燦,月的光華,雲的飄逸,雨的清潤,是這般完美地匯聚一身,舉手投足間是無可挑剔的高貴與優雅。
在他從人群中走過的時候,他的腳底似乎有淡淡的輕風淡雲,他的身上似乎籠著淡淡的光芒,帶著那麽一股子從天而降的氣息,令人敬慕,心生追隨。
明明那張臉,無數次出現在她的腦海裏和夢裏,但洛紅妝越看,卻覺得陌生。
這份陌生感,讓她心裏初見他的波濤駭浪迅速平息,變得一如大漠裏的孤煙直。
他的容貌幾乎未變,但是,他卻不是她記憶中的感覺了。
記憶中的他,十八歲的少年郎,墨發玉肌,唇紅齒白,生就一雙絕無僅有的桃花眼,隻要微微眨一眨眼,就似乎有無數朵桃花夾帶著電流,從他眼裏飄出來,落到你的身上,令你為桃花癡迷,因電流心跳。
他形狀優美,粉潤輕薄的雙唇一角,總是微微地上翹,幾分輕浮,幾分純真,幾分不羈,聲音也總是帶著幾分懶散而曖昧的味道,他的氣息,也隱隱帶著一種孩子般的香氣。
他總說一些曖昧的話,做一些曖昧的舉動,卻不曾說過半句下流之語,更無半點猥瑣之態,半認真半玩笑,逗得她滿臉通紅,滿頭包包,嘴上想罵他,心裏卻又歡喜得很。
那時,她覺得他是個愛逗弄人的大孩子,但麵對叛軍和危機,他卻又目光犀利,雷厲風行,處處流露出一股超越年齡的冷靜和敏銳,讓她覺得他是那麽的強大可靠。
那樣的一個少年,那樣的一種邂逅,她如何不一眼千年,情根深種?
四年過去,他仍然好看得日月生輝,隻是,沉穩和成熟了許多,眼不再泛桃花,唇不再帶壞笑,聲音不再透著懶洋,舉止也再無那份輕佻與不羈。
世人總說,眼帶桃花的男子不是良人,那現在的他,應該是比四年前變得好了,可是,她卻更懷念四年前的他,彼時的溫柔和認真,在此時的他身上,已經蕩然無存。
她靜靜地看著他,看著這個給了她全部的夢想與希望,卻又一手摧毀了她全部的男子。
夜輕歌的出現,宛如救世主,將現場從秋天變成了春天。
一名老太監上前稟告:“稟太子殿子,琅寰宮的小太監小喜子被人所害,狀極殘忍,我等不敢輕易動他的屍體,隻能等慎刑司的人來驗屍。”
葉輕歌微微頜首,上前,眾人自動讓出一條路來。
他走到小喜子身邊兩米處,靜靜地看著小喜子半晌,輕歎一聲,解下外衣,覆在小喜子的身上,而後轉身對眾人道:“此事交給慎刑司處置即可,除了發現屍體者和知情者,其他人都統統回去罷。死者為大,你們回去後莫要隨便談論小喜子的事情,留些顏麵給他。”
眾上都露出欽佩之後,應喏一聲,紛紛離開。
洛紅妝也混在那些人中離開。
她聽到眾人的議論,無一不是在誇讚葉輕歌。
“太子殿下果然仁厚,連認識小喜子的人都在旁邊看著,隻有太子殿下脫衣覆體……”
“是啊,太子殿下英明,他回來以後,那個紅鈿凶手一定跑不了……”
“你覺不覺得太子殿下離宮一陣子後,似乎更好看了?”
“我早就這麽覺得了,要取太子妃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
仁厚?她聽著這些議論,在心裏冷笑:這些人眼睛都是瞎的嗎?小喜子明明還有一口氣,葉輕歌離小喜子這麽近,會看不出來?
明明還沒死,卻開口閉口都是“屍體”,這些人,哪點與“仁厚”“英明”沾得上邊?
人逢喜事精神爽?她就看葉輕歌和影如夢的新婚之夜爽不爽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