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敢,豈敢。”孫和鬥連忙虛應兩聲,拱拱手,然後就閉著嘴巴一句話都不肯說,他就隻是打個招呼而已,方生都已經順著杆子往上爬到稱兄道弟了,若要是再說上什麽,自己好歹也有功名在身,豈不是要和如此賊尊把酒言歡了,簡直是謬論。


    方生眯著眼睛,孫和鬥不說話,他也不說,擺出一副君找我有何事的模樣,擺明了的意思。


    “方、、將軍。”最終還是孫和鬥勉強開了口,不過這次不再叫喚不是太好聽的頭領,而是換了一個稱呼,用將軍來代替。


    要說方生五大三粗的,雖然這副身體不再是前世自己的,可老天卻平白給了他一個相貌堂堂的容貌,身體素質也是不差,要不然也不會在礦場裏得到眾人的信服,用將軍來稱呼至少比頭領來的好聽。


    而且在孫和鬥的概念裏,哪個叛賊首領不是給自己加上一堆將軍號的,難免的眼前這個就是其中之一,他哪知道,方生對這些不是一般的不感冒,更別說給自己加了。


    “不知孫老弟來島何事啊?”方生輕巧的問道,死皮賴臉的繼續和孫和鬥套近乎。


    好在孫和鬥還算知道自己寄人籬下,給了幾分薄麵,不讓方生太過難堪,也就沒反駁方生的那幾句‘胡話’。


    “我等隻是想求方將軍給個答複而已,也不知將軍何日能放我兄弟三人歸鄉。”孫和鬥也知道和方生這種‘莽夫’說客套話根本一無所用,也怕方生又胡言亂語,幹脆直接說出目的。


    不過這也正和方生的意,你要是讓他咬文嚼字的陪一個腐儒囉嗦半天,估計方生就算咬咬牙撐過去,孫和鬥也未必賣方生麵子,如今孫和鬥不唧唧歪歪,方生都能從心裏笑出來,所以回答孫和鬥也顯得喜笑顏開。


    ‘莽夫。’孫和鬥心裏罵了一聲,表麵不敢顯露出來,隻聽得方生縱然不知道孫和鬥心裏想什麽,可他知道自己想說什麽,所以方生麵露難色,偏偏語氣愉悅,顯得無比怪異的道:“孫老弟,如今身在異國,離大明千裏之遠,船隻尚且不足自用,怕是幫不上忙。”


    這句話直接把孫和鬥給堵了回去,想回去?行,你自己遊回去吧,要船沒有,至於另一個法子,逃到朝鮮回去,這顯然也行不通,關鍵就在於不管是走陸路還是走海路,都要經過女真人的控製範圍,他孫家兄弟倒是寧願在反賊手裏混日子,也好過給韃子綁了去。


    這和大明朝堂裏的想法不同,孫元化曆任邊關文武職位,登州更是遼東一應補給之地,當初更曾收容東江鎮叛將孔有德,耿仲明等人,自是認識到建奴的可怕,孫和鬥的想法並不讓方生覺得奇怪。


    “將軍、”孫和鬥麵色蒼白,雖然他知道自己前來的打算本身就沒多少希望,隻是如今被親口拒絕,立馬顯得手足無措。


    畢竟他孫和鬥不是耿仲明那種老狐狸,就算知道自己被抓的死死的,那也能反客為主。


    “鄙人如今隻想歸鄉,與老父擇地隱居,再也不管世事。”孫和鬥狡辯道,顯然他已經被方生的一口回絕打亂了方寸,竟然亂隱居都能說出來。


    方生冷笑,麵容也不複方才般樂嗬嗬的,直讓孫和鬥覺得全身發麻。


    “百無一用是書生,不外如是。”方生難得掰了一句古文,但這僅僅一句就足夠讓孫和鬥臉紅。


    這自然不是羞得,而是被方生給羞辱的,這句話有多侮辱人興許方生不知道,他是個現代人,指鼻子罵習慣了,可這聽在孫和鬥的耳中,實乃奇恥大辱,比不上奪妻殺父,那也是大辱了。


    孫和鬥剛想有話說,方生卻沒給他機會。


    “大明如今正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外有建奴,內有反賊,若是世人皆如你一般隱居了事,那這天下漢人又有誰來救。”


    “自有精兵百萬,朝堂諸位臣工。”孫和鬥理所當然道,他顯然還沒有跟上方生的節奏,隻是被牽著鼻子走。


    “哼哼、若是朝中諸公真如此有用,何必讓建奴做大,幾次叩關,反賊也日益增多,與關外建奴成牽製之勢,反倒是大明朝廷,卻是一日不如一日。”


    “你……這是謬論。”孫和鬥大聲嚷嚷道,惱羞成怒道:“我大明傳承兩百餘年,豈可會被區區女真蠻夷欺壓,當今陛下乃聖明天子,定會從複成祖威風。”


    這話說的是成祖三征蒙古,打的蒙古人的韃靼、瓦拉兩大部落歸附,朵顏三衛更是至今還給大明守著邊關,隻是如今是什麽年間?那都兩百年前的陳年舊事了,怎麽能拿出來說。


    孫和鬥自然看得出來方生的心思,所以他隻能拿別的事出來舉例。


    “先帝三大征,嘉慶年間的抗倭,哪個不是赫赫功績,豈是一個小小建奴能比的。”孫和鬥說完這幾句,倒是有自信很多。


    “小小建奴?”方生輕蔑的繼續反駁孫和鬥的自我安慰:“小小建奴能將大明打得丟了遼東遼西,小小建奴就能讓朝中那些個重臣們死了一茬又一茬,真似一堆韭菜了。”


    方生的語氣嘲諷十足,更是將朝中諸公比做了韭菜,這已經不僅僅是狂言了,更是狂妄。


    “小小建奴就能讓大明閉關自守,嗬。”方生的表情逐漸嚴厲,甚至於怒叱:“萬曆三大征,除卻一個朝鮮之役,其他的卻是個笑話,最最可笑的卻是那些個史家,竟然奉承至此,隻知道捧著萬曆老兒的臭腳丫,至於嘉慶、”


    方生微微一頓,孫和鬥隻以為方生無所可辯,畢竟嘉慶年間戚繼光、俞大猷將浙江,福州一帶的倭寇清掃一空也是事實,反倒是方生話語中對萬曆先帝的不敬被孫和鬥無意中忽略了。


    “戚少保民族英雄,不可不敬,俞將軍抗倭有功,流芳百世。”


    方生不容孫和鬥插話,繼續朗聲道:“此為武將之責,戚少保在世之時尚且沒有四處宣揚,也要不得後人給他歌功頌德,隻是倭奴侵我沿海,雖被殺盡,可若是這都算是大明的戰功,那江浙數十萬枉死者豈非白死,豈不知,到底誰是謬論!”


    方生一番連消帶打,孫和鬥的例子有的是史家吹噓,但也有不少實情,隻是三言兩句就被方生一棍子打倒,真的埋在假的裏,那也不可信了。


    總之方生就那一句話,戚少保是民族英雄,俞大猷盡到武將之責,唯保家護國四個字,可你要他方生多誇那兩句,那是沒門。


    不是他方生不認可戚少保,俞大猷戰功無數,隻是即使斬首再多,那也是武將之責而已,根本談不上大明的功業,最多是這兩個人的功績。


    方生把朝廷和臣工給分開來講,孫和鬥算是被他蒙騙過去了,孫和鬥根本沒意思到這本身就是大不敬,朝廷與臣工在孫和鬥看來本身就是一體的,至於意圖,倒是明顯的很。


    至於方生對這兩人真實的態度,光是後世方生最喜歡的就是抱著本《紀效新書》啃上一啃這就夠說明問題了。


    更別說方生搬出了平民百姓,想孫和鬥雖然崇尚西學,說到底也是儒學子弟,不管是陽明學還是朝廷正統的朱程理學,他孫和鬥也得承認‘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打蛇打七寸,這番針對孫和鬥的辯駁從根本上推翻了孫和鬥的理論,總不能讓孫和鬥擺明了承認大明是君大於那些子升鬥小民吧,這莫不是直接打了曆代先輩大儒的嘴臉,所以孫和鬥憋紅了臉,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


    “莽夫之見!”孫和鬥憋了半天,扔下這句話就想轉身就走,隻是心中甚是不甘,遲疑著沒有挪動腳步。


    方生也沒因為孫和鬥的怒斥而發火,反而一反剛剛的激動,甚至有閑心拿起茶杯小泯了一口。


    悠哉、悠哉般模樣,就彷如剛剛一席話壓根不是出自他的口中,而是胖人在大放厥詞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哈利路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哈利路亞並收藏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