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拿新近擴編的兩萬正規軍去打女真人,方生不放心,就是讓他們全去攻打皮島,恐怕戰鬥力也不會比七千人好到哪去,甚至有可能在軍心不穩下一觸即潰,徒然是拖後腿而已。


    可惟獨打朝鮮,方生敢這麽做,原因不僅僅是朝鮮上是難得一見的弱兵無能之將,也實在是濟州島沒那麽多時間和朝鮮墨跡,朝鮮雖然弱小的可憐,但畢竟也是一國,甚至在開國之初打服了零零散散的女真,然後把整個平安道附近從大明手裏‘偷’了過來,也就是說,朝鮮也有過強橫的時候。


    但那隻是曇花一現,之後的朝鮮無一不是大明在扶持,不征之國給了朝鮮安定,也讓朝鮮對大明感恩戴德,和後世的不孝子孫有幾分不同,所以說葉某人對朝鮮有如此大的怨念,還真有些牽強。


    兩萬人從濟州島誓師出發,在登陸慶尚港後開始分兵,至於朝鮮大軍的水師還要等一陣子,自有細作將消息傳到方生耳朵裏,所以他並不著急。


    商人是世界上消息最靈通的一類人,所以朝鮮大軍攻打的消息自然沒瞞過這些人的耳目,雖然如今的慶尚港已經成了朝鮮沿海最大的私港,可這在這些商人眼裏,朝鮮大軍一動,少不得這座私港也不複存在。


    所以慶尚港反倒一下子冷清下來,除了順路的船隊補給外,再沒有別的商隊肯長時間停留。


    十倍的利潤雖然可以讓商人連小命都不要,但同樣的,他們也不想枉死,所以慶尚港才人丁稀少,這反而也利於方生隱瞞消息。


    雖然他不相信朝鮮君臣會很注重軍事情報,可在防止萬一的情況下,越少人知道也是越好,而且兩萬人的數目也太多,安營紮寨之後瞞也瞞不住。


    在短暫的停留後,尾隨朝鮮水師的細作傳來了消息,朝鮮水師離慶尚港的航程隻有一天一夜,這還是因為當值的將官拖拖拉拉不肯前往‘剿滅海盜’。


    兩萬大軍在慶尚港兵分三路,臨時征集的近七八十艘大小船隻載著一萬三千人,方向是朝鮮水師,至於剩下的七千人,在慶尚港留下一千後分兵兩路,攻打朝鮮腹地!


    這六千人無濟於事,方生本就沒指望它們能打到哪去,別說是漢城,光是慶尚道一道就能調集數萬大軍圍堵方生留下的六千人,可有備攻無備,又是偷襲加速戰速決,隻要主將步步小心,至少安全應當沒問題。


    這兩隻深入腹地的主將是劉四和耿仲明,劉四生性穩重,事實考慮再三,雖然會延誤戰機,但至少能保證自己的安全,至於耿仲明更是慣將,這種局麵,拿他出來用也是正合適,要不然他手上也是無人可用。


    趙孟的性子有些急,方生把他留在了濟州島,畢竟島上還有尚可喜、尚可義、孔有德等人,需要有人彈壓,趙孟又是當初一手導致尚可喜、尚可義投奔的人,短時間內壓製這二人是足夠了。


    至於毛承祿,被方生帶在了船上,說到底,打海戰方生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


    有了個毛承祿,讓他放手施為,方生本身就不需要事事躬親,在現代有一句話,做領導的不是有多大能力,而是能用多大能力的人。


    這句話擺在大明也同樣適用,既然他毛承祿擅打水戰,方生也就用不著插手,把一場原本應當是勝仗打成敗仗那可是容易得很,隻要主將胡亂下幾個命令就行。


    方生不插手,用人不疑,毛承祿心裏感恩戴德,自是一心一意,大表了一番忠心,他不是孔有德、更不是尚可喜、尚可義。


    毛承祿說到底是重情義的人,背叛大明的原因也是家國有別,忠君報國,忠孝,忠孝,忠雖然在孝之前,可實際上家族卻比君來的重要的多,這也是中國自古的慣例,不是在大明一朝。


    化家為國,更是曆代家族的希冀,也是最終的那一步。


    漢高祖劉邦背棄義兄,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哪個不是如此?


    至於孔有德,那是薄情寡義之人,這點孫元化沒說錯,耿仲明和孔有德是一類人,尚可喜、尚可義也差不多,都是為了自己搏命的,其餘的什麽家國之念都可以放到一邊。


    所以這幾個人,不到了時候方生不敢用,就是一個耿仲明,幾乎是陪著方生發跡,一步一個腳印,除了剛上島那陣子折騰了幾天,就一直安安分分的待了近一年,方生依舊不敢拿出來。


    如果不是孫元化的勸誡,也不知要關到什麽時候,這不是謹慎,而是他不得不謹慎,如果濟州島的這點基業都敗亡了,那拿什麽去阻止女真人的崛起?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女真入關幾百年後的鴉片戰爭,甲午海戰,方生也是一個都不想它發生,所以除了盡力避免女真入關外,別無它法。


    而指望這個大明朝廷,那還不如指望他自己,大明多少豪傑英雄,比他方生聰明的更是數不勝數,但都沒能擋得住女真入關,就憑他一個方生就可以了?


    恐怕他做的還不如袁崇煥了,至少裏通外敵這一事,袁崇煥辦的是滴水不漏!


    到了幾百年後還在不停的吵,這就是袁公的魅力所在,實乃千古‘風流人物’,端的厲害的很。


    朝鮮人的水師也曾經有過自己的輝煌,即使是在數十年間,豐臣秀吉集合四島大軍二十萬攻打朝鮮,除了水路沒吃到便宜外幾乎就占了整個朝鮮,這水路就是朝鮮和大明的聯合水師。


    如果擺在現代,這就叫聯合艦隊,至於大明和朝鮮的聯軍,那就叫聯合國軍!


    不過在這個時代,朝鮮還是大明的屬國,豐臣秀吉更是狼子野心,叫囂著進攻大明,所以朝鮮也隻是第一塊跳板而已,然後他就去跳了,第一下輕輕鬆鬆的踩了上去,正準備跳的時候,一個龐然大物伸出一根小腳趾,然後豐臣秀吉摔下去,還是摔死的。


    幾十年前是幾十年前,就像朝鮮已經不是剛開國那陣子,水師還是有幾分樣子,至少比派出來的一萬大軍好得多,大大小小數十艘船停在海麵上,也有幾分唬人,至少毛承祿一時有些舉棋不定,是否要趁機偷襲。


    雙方兵力相當,一萬三對一萬,沒占多大優勢,水師船隻更是半斤八兩,濟州島這邊缺少火炮,船隻倒都是新的,兵械司在全力補充鳥銃,根本空不出人手製造火炮,至於朝鮮那邊也是幾十年沒增添過新式火炮,船隻更多是上次留下來的破爛貨,隻能保持一定的作戰能力。


    朝鮮水師已經在海麵上漂泊了好一陣子,一路走走停停的補給,濟州島的水師一直吊在後麵,尋找適合的地形偷襲。


    海戰的偷襲比陸地難得多,海上的地形又都是千遍一律,除非突兀的出現在對方水師的視線裏,不然根本起不到效果,也並不容易找到適合埋伏的地形,所以毛承祿舉棋不定,也讓朝鮮水師很是悠閑了幾日。


    在第二天淩晨,朝鮮水師終於一頭栽進了毛承祿布置的口袋裏,地形的便利讓濟州島的船隻就像是突然出現在海岸線上,又加上淩晨,有心算無心,迎著新的一天太陽升起,朝鮮水師根本來不及反應,就被已經衝近的船隻接舷近戰。


    這種作戰方式一向是海盜們的最愛,因為海盜船隻的配備一向不如朝廷的正規水師,而個人作戰能力卻比朝廷正規兵卒好上一大截,所以往往海盜們這麽做可以奏到全效,也可以奪取朝廷水師的船隻,一舉兩得。


    方生是窮人,如果再給他半年,船隻的火炮和兵卒的鳥銃都可以配備全,可他沒那麽多時間,可朝鮮君臣沒給他那麽多時間,不過好在上天是公平的,所以毛承祿的偷襲確實奏到了全功。


    朝鮮水師在慌慌張張之下根本來不及調頭,那些沒有經曆過戰爭的船隻水手在驚慌之下根本無法駕馭船隻,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不知從哪來的‘強盜’大大方方的進行接舷戰。


    與普通海盜不同的是兩隻船隻靠近之前,雙方的鳥銃來往密切,甚至於‘海盜’那一邊的鳥銃威勢還壓過了朝鮮水師這一方。


    這讓指望著靠著鳥銃來取勝的朝鮮將官們幾乎絕望,如果讓這些身手矯健的‘海盜’爬上了船,那麽後果不堪設想。


    但在他們絞盡腦汁之時,濟州島一方的兵將已經陸陸續續的爬上了朝鮮水師的船隻,方生所在的旗艦並沒有加入海戰,而是在一旁旁觀。


    這艘旗艦是一艘三桅海船,比普通福船要大上一號,也是大明最大的一種水師船隻,這幾個月慶尚港的船塢陸陸續續的產出三艘,這次全被帶了出來。


    “方主將,對方要逃跑了。”毛承祿看著對麵朝鮮船隻打起的旗語,對方生說道。


    “那就是說,那艘船上是敵將所在了?”方生並沒有關心毛承祿話裏的內容,反而感興趣的是另一方麵,沉聲道。


    擒賊先擒王,如果抓住了這隻水師主將,那就好解決的多。


    “末將這就讓人去追。”毛承祿說道,朝鮮水師掉頭就跑這並沒有出乎毛承祿的意外,他占了天時地利,又是趁機偷襲,朝鮮水師在被突然襲擊後,隻要主將不是傻子,就會盡力脫離這一海域,然後從整旗鼓。


    拖延到現在才想起來跑,這已經出乎毛承祿的意料了,一切也都布置個七七八八,如果這個水師主將一開始要跑,他毛承祿未必攔得住,但現在就說不定了。


    雙方都已經開始了接舷戰,海戰中隻要是接舷戰就是最難逃脫了,豈是說能撤出戰圈就能撤出去的。


    方生的旗艦也開始了移動,說是天時地利都占全了這話並不誇張,而是的確如此,至少在風勢上,朝鮮水師就不是那麽容易逃脫的,所以雖然對方的期間最早試圖退出戰圈,但也被迅速追上,一陣炮彈總算打到幾發,對方的船上就是一陣哭爹喊娘。


    朝鮮水師的船隻上打起了旗語,方生看不懂,也隻有問毛承祿。


    毛承祿看了一會,反而是笑了,答道:“方主將,這幫朝鮮人竟然還不知道我們為什麽打他,自稱是剿滅海盜,隻當我們是大明水師了。”


    “哼,海盜?我們就是海盜,還是海賊。”方生冷哼了一聲,至於從這艘旗艦上打出去的旗語也讓所有朝鮮水師的將官們一陣絕望。


    他們已經陷入了泥濘,根本掙脫不出去,而對方的旗語又告訴他們,這隻實力強大的水師就是他們要去剿滅的海賊。


    這些本來以為是出海鍍金的將官們各個絕望的想突出從圍,因為落在海賊的手上,除了死,就再也不會有任何結局。


    六七十艘大小船隻的海賊,而且裏麵還有大明的福船和海船,這根本不是一萬人的朝鮮水師可以擋得住的,即使是三萬人那都勉強。


    更別說對方鳥銃的威力還要壓過自己這一方,打起接舷戰,那根本除了以身報國就別無它法。


    如此一想,這些水師將官反而破釜沉舟,既然隻能一死,中原聖賢有言‘死有輕於鵝毛,重於泰山。’


    一來二去,濟州島的水師也吃不下,反而形成了一個僵持之局,隻是朝鮮人依舊是必敗,第一波的接舷戰至少奪走了十餘艘朝鮮水師的船隻,如今以多打少,跑又跑不掉,反而成了個硬骨頭,隻不過這塊硬骨頭也就是個時間問題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哈利路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哈利路亞並收藏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