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懷鸞敗了,理所當然的敗了,雖然他自己覺得敗得很冤,但好在三千兵丁下船的隻有一千不到,披甲的都還留在船上,再加上逃回來的幾百人,李懷鸞也就隻丟了五百人上下,不算多,但也不少,這要是三千人都拚光了,他李懷鸞怕是連皮島都沒得回,半路就被人給連骨頭帶血肉的吞了。
李懷鸞氣衝衝的回去了,把實情跟所有皮島眾將一說,略帶隱瞞了一部分,隻說了島上不止有輔兵,怕還有兩三千的正兵,若不然要是把眾人裏膽子小的嚇回去了,那還得不償失!而且李懷鸞的話也不算假,他可沒必要告訴別人,那兩三千正兵都是披甲的,剩下的輔兵也都是各個持矛,不像輔兵,更像正兵!
反正這次都兵圍耽羅島了,得罪也得罪狠了,既然沒了退路,眾人倒也是把身家都拿了出來,約好第二日再行登島。
翌日,皮島大軍兩萬人挑著一處適合的水港登陸,幾百艘船一眼望不到頭,足足兩萬人擠在百來艘船上幾乎就是人擠人,皮島眾將這次是顧不上什麽的,根本就是傾巢而出。
本來就是亡命之徒,賭命和破釜沉舟哪個都適用。
沒想到的是還沒等船隻靠近,一陣子炮響就把眾人嚇了個魂飛魄散,島上竟然有火炮!
沒人想到耽羅島會有火炮,雖然知道耽羅府火器犀利,但火炮不比火器,那可不是輕巧能造的出來的東西,本以為耽羅府就算是有火炮也都用在了水師上,哪料到如今島上也有。
至於皮島的火炮還是前些年毛文龍從朝廷手上要來的,隻有那二十幾艘福船上有,能用的也就幾十門,不過皮島連鳥銃手用的火藥都缺,更別提消耗巨大的火炮了,所以早就徹底啞了火。
聽炮聲耽羅島的火炮不多,皮島眾將鬆了口氣,但今日想登島是甭想了!他們能聽出來島上有多少火炮,那些已經慌張的兵丁可聽不出來!士氣已泄,除了退兵,還真沒了別的辦法!
第二日的登島一樣是不了了之,之後幾天皮島抓緊了時間試圖登島,成功也成功了幾次,畢竟耽羅島上的火炮沒幾門,都是製造局往日的試驗品,都拉到了海邊防範登陸,隻是供這十幾門火炮用的炮彈還有不少,足夠暫時用了,但如若讓皮島這麽圍著,那也總有用光的一天,所以也就一直省著用。
皮島眾將眼看有了火炮,也不敢用福船往耽羅島靠了,而是幾百艘小船,每艘上麵擠滿了十幾人,就是被打中了也不會折損多少,先是大家夥湊出來的一千披甲步卒上了岸站穩了腳跟,然後穩紮穩打,還真把耽羅府這邊倉促拚湊的烏合之眾一時間給打退了。
後麵的樊化龍、李懷鸞一行人麵露大喜,連忙催促其他各部,隻要這登了島一切都好,這幾日眾人也看出來了,這耽羅島完全憑的是地利才能連續幾番打退他們的進攻,要是兩邊擺好了陣勢,最多多折損些兵馬,也應當能奪了這耽羅島。
樊化龍、李懷鸞以及皮島眾將是忘了,眼前的這些困擾了他們有一陣子的兵丁僅僅是輔兵而已,真正算得上正兵的,也隻有五百人!而且,連個合格的主將都無,一幫不合格的文人拿來守島。
一千披甲步卒一樣沒堅持多久,十幾門火炮像是火藥不要錢似的炸過去,就連李懷鸞等人都為耽羅府心疼,這要多少錢啊?每年兵部發下來的火藥隻夠用上半年,看樣子,這幾日耽羅島打掉的火藥就有了這個數!
如此一來更加堅定了眾將攻破耽羅島的打算,這番興師動眾,隻有攻破了耽羅島才能有所補償,所以不管為哪般,這耽羅島是不攻不行了!
一千披甲步兵被轟回來了,一樣沒折損多少,兩三百人,耽羅島的士卒雙方廝殺了那麽一陣,眼看立不住陣腳,然後就又跑了,耽羅島那邊一樣丟了幾十具屍體,和皮島這邊不同的是,耽羅島那邊折損的都是些從警察局抽調出來的老卒,就算是剝了甲穿在新丁身上,那也比不上耽羅島那邊的一萬正兵,都是些久經沙場的老卒!
兩萬餘人的耽羅島守軍,真正算得上強橫戰力的隻有那五百人,真正的是死一個少一個!
至於皮島這邊折損的兩三百人,各人分一分,也就死了十幾個,都在皮島眾將的接受範圍之內,就是那兩百具甲丟了有些可惜,但想到攻破了耽羅島至少能搶到幾千具甲,這讓眾人當即眼就紅了。
鐵甲這東西,可不是那麽容易弄到的,皮島的鐵甲是大明製式,也是大明給補充的,都是前些年朝廷發下來的。
鐵甲外是一層鱗甲,裏頭是編織的密密麻麻的鎖子甲,搭配著無罩的頭盔,穿在身上就跟把全身裹進去的鐵布!也就是大明的鐵軍,性質與重步兵相差不大,作戰時攜帶刀,盾牌和長弓,屬於鐵軍的製式裝備,大明開國那時候多得是,如今朝廷能披全身鐵甲的不多,遼東還有幾千就頂天了,皮島的披甲步兵隻是上半身披著鐵甲而已,不算是鐵軍,一般也就舉盾持刀,不比耽羅府的重步兵都是身披棉甲,手持長矛。
東江鎮十幾年的家當也就隻有眼前的兩千具鐵甲,按理說應該不止這個數,隻是東江鎮自從黃龍當了總兵,叛了的,逃了的參將、遊擊之多,實力分裂了,剩下的還留在東江鎮的,能湊足了也就這兩千具鐵甲!
本身黃龍那還有一千具,要不然他這個總兵也不會憑著幾千人就連著趕跑了好幾個手握重兵的參將,李懷鸞手下的五百披甲兵大多數是過去從黃龍借來的,隻是一借不還了。
黃龍這次沒來,那自然耽羅島上的那些棉甲就沒了他的份!皮島眾將們已經開始分贓,在他們看來雖然一時間攻不上耽羅島,但耽羅島也別想再和外麵有什麽聯係!島上有好幾萬人,餓不死也你餓個半死不活,到時候想攻上去自然是輕而易舉!
主意打的精明,皮島眾將倒也沒鬆緩神經,時刻注意複州那邊的戰況,雖說傳到他們耳朵裏已經是幾日之後,而且還未必準確,不過女真韃子在複州城下損兵折將那是知道的,雖說不知道女真韃子折損了多少,眼看複州還被團團圍著,也就都鬆了口氣,既然女真人沒退兵,那自然就沒人會回援耽羅島,時間是有些緊,圍著也好過拿人命去堆,再說了,就算是堆,也未必能拿得下耽羅島去!
皮島眾將此時也是騎虎難下,一開始以為耽羅島沒兵沒將,旦夕可下,結果來了才知道,沒將倒是真的,卻有一堆勉強會行軍布陣的文人,沒兵不是真的,光是披甲兵就有兩三千,剩下的輔兵也都是人人持矛,雖說看上去沒經過戰陣,但也不比皮島的正兵差上太多!這又占著地理,根本是束手無策!
包括李懷鸞、樊化龍都考慮錯了一個前提,那就是如果耽羅府想解了耽羅島的圍那那就要出動至少兩萬兵,因為皮島也是出動了兩萬兵,那複州還要不要了?恐怕耽羅府剛放棄了複州,就被女真韃子攻破了城然後屠戮一光。
所以皮島眾將才有恃無恐,而且,在他們的念頭裏,此時複州已經被斷了後路,又能外麵的女真韃子圍城,還能有多少士氣?除非是全軍後撤!並且還瞞過了城外的多爾袞!
李懷鸞和樊化龍都搞錯了前提,這就跟他們估計錯了耽羅島的戰力,以為可以一戰而下,結果吃了大虧一個道理,對付皮島的兩萬人,壓根不需要一樣出兩萬兵。
不過為了穩妥起見,隔了兩天複州城裏出兵夜襲多爾袞的大營,這次是夜戰,再加上複州城的明軍每次都是被動防禦,即使出城野戰也都是不得已而為之,所以多爾袞壓根沒想到明軍會隔一天再夜襲,擾的女真人的大營一夜不得安寧,但也僅此而已,出城偷襲的隻是兩個營一千五百人,僅僅襲擾一次放了幾把火就撤回了複州城,目的也是要看看多爾袞有沒有再戰之力,也順便探查女真人的虛實。
探查了一番女真人的大營,那些攻城器具被馬放歸山,數日都未有人動過,女真人怕是不打算近日再行攻城了,這才讓方成鬆了口氣,如果真的抽調了複州的部分兵馬,說不定就會因為兵力薄弱被多爾袞給攻破了,而且,多爾袞的按兵不動也說明皮島沒和女真人有什麽聯係,這還真是方成自己嚇自己了,冷兵器戰爭不比現代,通訊工具方便,這個時候,除了一方刻意傳遞消息,多爾袞還真不可能隔著個大海還能知道耽羅島的事!女真人,可是連水師都沒!
眼看女真人因為前幾天的折損被傷筋動骨,一時間無力攻城,方成抽調了李焦的一個團再加親衛營除板甲騎兵外的一千五百人,連帶上下兩軍各抽調出來的水師兩個團第三天就乘船從複州水城出發,小心翼翼的回師
雖說是小心翼翼,但畢竟是萬人的行動,如若複州水城裏有女真人的韃子,還真未必瞞得住城外的多爾袞,隻是現如今複州水城裏隻有尚可喜、尚可義兄弟及其左軍的一個團,此二人被安排守複州水城,以保萬無一失。
複州水城裏隻有兵丁,百姓早被遷到了其他地方,自然也就無女真人的韃子,倒也是瞞過了多爾袞的耳目。
皮島的兵馬正在和李越等人糾纏的時候,方成等人已經開始出發,方向卻截然相反,不但不是向耽羅島進軍,反而去的是另一個方向。
東江鎮的所在地,皮島!
方成打算抄了這些圍攻耽羅島的皮島大軍的後路!以其人之道還治他人之身!李懷鸞和樊化龍既然打算奪了他的基業耽羅島,方成也不反對先拿了皮島做附贈品。
此時的方成已經知道領兵的不是黃龍,而是李懷鸞和樊化龍背著黃龍這個副總兵出的兵,出了複州水城就遇到耽羅島出來求援的信使,得知竟然是李越、孫家兄弟領著議會和兩萬兵把李懷鸞打下了海,如今正在對峙,一時間無礙,再聽說五百警察就破了皮島的一千披甲兵,這讓方成忍不住抱著肚子哈哈大笑。
跟著來的李焦、張五郎等人一頭霧水,有心要問,方成看出了他們的疑惑,主動給他們解了惑。
“隻是想到我老家的一句話,借我三千城管橫掃宇內,不知道五百警察是不是也一樣能做得到!”
眾人一陣汗顏,在得知耽羅島一時無礙後,方成這才意識自己還是有些關心則亂,先不說耽羅島上的一萬預備役,一萬民兵役,島上十幾萬人丁裏的還能湊出兩三萬青壯,消耗又能自給自足,糧食還屯著足夠守上半年的用度,憑著皮島的區區兩萬皮島兵馬,要是能攻得下來才有鬼,所以幹脆改換了方向,兵發皮島。
反正大明朝廷也把東江鎮總兵這個位置送了他,為此還弄出黃龍這麽個不倫不類的副總兵,如今被自己名義下的下屬集體逼宮,就算方成再是個好脾氣,那也不可能容許皮島再在自己眼皮底下晃動,幹脆一窩端了拉倒!
四千五百步卒再加六千水師則加速到了皮島,當即把留守的東江鎮副總兵黃龍嚇了個大跳,連帶著出了兵的各島留下來守著老家的人都跟沒頭的蒼蠅,嚇的六神無主了!
此時整個東江鎮隻有黃龍還下轄著三千兵丁,這裏頭還有一半的輔兵,剩下的一半雖說其中一千人的披甲兵,但相比上百艘船載著的萬人步卒還真不夠看,所以黃龍不敢,也壓根不打算反抗!
如果不是時間不允許,興許黃龍會選擇直接抓光出兵圍攻耽羅府的那些兵將留下來的家屬,再投靠方成。
雖說黃龍也想過耽羅府不好對付,李懷鸞、樊化龍等人恐怕不但要無功而返,日後還得小心耽羅府的報複,卻從未想過先丟了皮島!如今耽羅府的大軍就在眼前,豈不是說李懷鸞、樊化龍已經兵敗了!
不管是哪個可能,他黃龍都承受不起,幹脆直接歸順拉倒,至少他還有個皮島副總兵的名頭,那是大明朝廷的封的,想來方某人也不會虧待了他去!
反正怎麽看他也沒錯,雖說丟了總兵的這個名頭不甘心,但也好過丟了命去!
這不是說黃龍怕死,而是朝廷下了聖旨了,作為大明所剩不多的忠誠武官,黃龍還真算得上是難得一見,如果不是那次旅順一戰耽羅府助了一臂之力,死的那就是為了大明戰死的黃龍,而不是投靠女真人當漢奸的佟養性了!
黃龍都不反抗了,其他人想反抗也反抗不起來!留在東江鎮各島的都是各家的老弱和家屬,連輔兵這次都被帶了個精光,又有黃龍為表率,所以絲毫抵抗也沒有,方成就這麽順順當當占了整個東江鎮,也算得上名副其實的東江總兵了!
黃龍沒來及抓住李懷鸞,樊化龍等人的老弱家屬,機會留給了方成他自己,這些人在來的路上方成是打算砍個幹淨的,慈不掌兵,這要是讓誰都知道即使叛亂也能活命,那還有誰肯老老實實的給人當部下,起兵叛亂的非得一個接著一個。
但皮島眾將等人做的一件事情最後讓方成決定放皮島眾將一馬,或者說,隻打算清算主謀,其他家小兵將就放過一馬,也就是這次要殺也隻殺主使的李懷鸞和樊化龍,其他人等功過相抵。
皮島眾將圍了耽羅島好幾天,一時間攻不上島也沒把消息透露給多爾袞,這就是緣由,說到底都是身不由己,要不然這些皮島兵將未必會兵圍耽羅島,如今危機已過,該殺的殺,能赦免的也該赦免一些。
抓住了皮島眾將留在東江鎮的家小老弱,隨即方成讓黃龍領著三千人去見李懷鸞和樊化龍,至少黃龍不是他這個名義上主官,李懷鸞、樊化龍二人,幾乎就是黃龍一手提拔起來的嫡係,最後還是在這件事上和他翻了臉,讓黃龍去做說客,卻事半功倍!作用肯定比派任何人去都要好。
也有不放心黃龍的人,怕黃龍領兵一去不返,會和李懷鸞和樊化龍繼續作亂,到時候怕是心腹大患,方成聽到這些話,隻是笑著搖了搖頭道:
“黃龍是個聰明人,他可不會把自己放在火炕上烤,看吧,不出五日,肯定有好消息。”
過了五日,方成的預料出錯了,黃龍並沒傳回消息,因為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中間出了差錯!
直到第七日,黃龍這才傳回了一條消息,李懷鸞同意了,隻要保全其的家中婦孺,已然自殺身亡,本來黃龍十拿九穩會點頭的樊化龍反而趁黃龍自以為大局已定之際發動,殺的毫無準備的黃龍損失慘重,與樊化龍糾纏了一番,樊化龍是臨死反擊,一口氣拉攏了四五千人,這邊卻是李懷鸞剛死,皮島眾將心憂留守的家中子弟,毫無戰心,雙方竟然是不勝不敗,最後還是樊化龍自己領著三千餘人往遼東逃,也不知是是往哪。
李懷鸞氣衝衝的回去了,把實情跟所有皮島眾將一說,略帶隱瞞了一部分,隻說了島上不止有輔兵,怕還有兩三千的正兵,若不然要是把眾人裏膽子小的嚇回去了,那還得不償失!而且李懷鸞的話也不算假,他可沒必要告訴別人,那兩三千正兵都是披甲的,剩下的輔兵也都是各個持矛,不像輔兵,更像正兵!
反正這次都兵圍耽羅島了,得罪也得罪狠了,既然沒了退路,眾人倒也是把身家都拿了出來,約好第二日再行登島。
翌日,皮島大軍兩萬人挑著一處適合的水港登陸,幾百艘船一眼望不到頭,足足兩萬人擠在百來艘船上幾乎就是人擠人,皮島眾將這次是顧不上什麽的,根本就是傾巢而出。
本來就是亡命之徒,賭命和破釜沉舟哪個都適用。
沒想到的是還沒等船隻靠近,一陣子炮響就把眾人嚇了個魂飛魄散,島上竟然有火炮!
沒人想到耽羅島會有火炮,雖然知道耽羅府火器犀利,但火炮不比火器,那可不是輕巧能造的出來的東西,本以為耽羅府就算是有火炮也都用在了水師上,哪料到如今島上也有。
至於皮島的火炮還是前些年毛文龍從朝廷手上要來的,隻有那二十幾艘福船上有,能用的也就幾十門,不過皮島連鳥銃手用的火藥都缺,更別提消耗巨大的火炮了,所以早就徹底啞了火。
聽炮聲耽羅島的火炮不多,皮島眾將鬆了口氣,但今日想登島是甭想了!他們能聽出來島上有多少火炮,那些已經慌張的兵丁可聽不出來!士氣已泄,除了退兵,還真沒了別的辦法!
第二日的登島一樣是不了了之,之後幾天皮島抓緊了時間試圖登島,成功也成功了幾次,畢竟耽羅島上的火炮沒幾門,都是製造局往日的試驗品,都拉到了海邊防範登陸,隻是供這十幾門火炮用的炮彈還有不少,足夠暫時用了,但如若讓皮島這麽圍著,那也總有用光的一天,所以也就一直省著用。
皮島眾將眼看有了火炮,也不敢用福船往耽羅島靠了,而是幾百艘小船,每艘上麵擠滿了十幾人,就是被打中了也不會折損多少,先是大家夥湊出來的一千披甲步卒上了岸站穩了腳跟,然後穩紮穩打,還真把耽羅府這邊倉促拚湊的烏合之眾一時間給打退了。
後麵的樊化龍、李懷鸞一行人麵露大喜,連忙催促其他各部,隻要這登了島一切都好,這幾日眾人也看出來了,這耽羅島完全憑的是地利才能連續幾番打退他們的進攻,要是兩邊擺好了陣勢,最多多折損些兵馬,也應當能奪了這耽羅島。
樊化龍、李懷鸞以及皮島眾將是忘了,眼前的這些困擾了他們有一陣子的兵丁僅僅是輔兵而已,真正算得上正兵的,也隻有五百人!而且,連個合格的主將都無,一幫不合格的文人拿來守島。
一千披甲步卒一樣沒堅持多久,十幾門火炮像是火藥不要錢似的炸過去,就連李懷鸞等人都為耽羅府心疼,這要多少錢啊?每年兵部發下來的火藥隻夠用上半年,看樣子,這幾日耽羅島打掉的火藥就有了這個數!
如此一來更加堅定了眾將攻破耽羅島的打算,這番興師動眾,隻有攻破了耽羅島才能有所補償,所以不管為哪般,這耽羅島是不攻不行了!
一千披甲步兵被轟回來了,一樣沒折損多少,兩三百人,耽羅島的士卒雙方廝殺了那麽一陣,眼看立不住陣腳,然後就又跑了,耽羅島那邊一樣丟了幾十具屍體,和皮島這邊不同的是,耽羅島那邊折損的都是些從警察局抽調出來的老卒,就算是剝了甲穿在新丁身上,那也比不上耽羅島那邊的一萬正兵,都是些久經沙場的老卒!
兩萬餘人的耽羅島守軍,真正算得上強橫戰力的隻有那五百人,真正的是死一個少一個!
至於皮島這邊折損的兩三百人,各人分一分,也就死了十幾個,都在皮島眾將的接受範圍之內,就是那兩百具甲丟了有些可惜,但想到攻破了耽羅島至少能搶到幾千具甲,這讓眾人當即眼就紅了。
鐵甲這東西,可不是那麽容易弄到的,皮島的鐵甲是大明製式,也是大明給補充的,都是前些年朝廷發下來的。
鐵甲外是一層鱗甲,裏頭是編織的密密麻麻的鎖子甲,搭配著無罩的頭盔,穿在身上就跟把全身裹進去的鐵布!也就是大明的鐵軍,性質與重步兵相差不大,作戰時攜帶刀,盾牌和長弓,屬於鐵軍的製式裝備,大明開國那時候多得是,如今朝廷能披全身鐵甲的不多,遼東還有幾千就頂天了,皮島的披甲步兵隻是上半身披著鐵甲而已,不算是鐵軍,一般也就舉盾持刀,不比耽羅府的重步兵都是身披棉甲,手持長矛。
東江鎮十幾年的家當也就隻有眼前的兩千具鐵甲,按理說應該不止這個數,隻是東江鎮自從黃龍當了總兵,叛了的,逃了的參將、遊擊之多,實力分裂了,剩下的還留在東江鎮的,能湊足了也就這兩千具鐵甲!
本身黃龍那還有一千具,要不然他這個總兵也不會憑著幾千人就連著趕跑了好幾個手握重兵的參將,李懷鸞手下的五百披甲兵大多數是過去從黃龍借來的,隻是一借不還了。
黃龍這次沒來,那自然耽羅島上的那些棉甲就沒了他的份!皮島眾將們已經開始分贓,在他們看來雖然一時間攻不上耽羅島,但耽羅島也別想再和外麵有什麽聯係!島上有好幾萬人,餓不死也你餓個半死不活,到時候想攻上去自然是輕而易舉!
主意打的精明,皮島眾將倒也沒鬆緩神經,時刻注意複州那邊的戰況,雖說傳到他們耳朵裏已經是幾日之後,而且還未必準確,不過女真韃子在複州城下損兵折將那是知道的,雖說不知道女真韃子折損了多少,眼看複州還被團團圍著,也就都鬆了口氣,既然女真人沒退兵,那自然就沒人會回援耽羅島,時間是有些緊,圍著也好過拿人命去堆,再說了,就算是堆,也未必能拿得下耽羅島去!
皮島眾將此時也是騎虎難下,一開始以為耽羅島沒兵沒將,旦夕可下,結果來了才知道,沒將倒是真的,卻有一堆勉強會行軍布陣的文人,沒兵不是真的,光是披甲兵就有兩三千,剩下的輔兵也都是人人持矛,雖說看上去沒經過戰陣,但也不比皮島的正兵差上太多!這又占著地理,根本是束手無策!
包括李懷鸞、樊化龍都考慮錯了一個前提,那就是如果耽羅府想解了耽羅島的圍那那就要出動至少兩萬兵,因為皮島也是出動了兩萬兵,那複州還要不要了?恐怕耽羅府剛放棄了複州,就被女真韃子攻破了城然後屠戮一光。
所以皮島眾將才有恃無恐,而且,在他們的念頭裏,此時複州已經被斷了後路,又能外麵的女真韃子圍城,還能有多少士氣?除非是全軍後撤!並且還瞞過了城外的多爾袞!
李懷鸞和樊化龍都搞錯了前提,這就跟他們估計錯了耽羅島的戰力,以為可以一戰而下,結果吃了大虧一個道理,對付皮島的兩萬人,壓根不需要一樣出兩萬兵。
不過為了穩妥起見,隔了兩天複州城裏出兵夜襲多爾袞的大營,這次是夜戰,再加上複州城的明軍每次都是被動防禦,即使出城野戰也都是不得已而為之,所以多爾袞壓根沒想到明軍會隔一天再夜襲,擾的女真人的大營一夜不得安寧,但也僅此而已,出城偷襲的隻是兩個營一千五百人,僅僅襲擾一次放了幾把火就撤回了複州城,目的也是要看看多爾袞有沒有再戰之力,也順便探查女真人的虛實。
探查了一番女真人的大營,那些攻城器具被馬放歸山,數日都未有人動過,女真人怕是不打算近日再行攻城了,這才讓方成鬆了口氣,如果真的抽調了複州的部分兵馬,說不定就會因為兵力薄弱被多爾袞給攻破了,而且,多爾袞的按兵不動也說明皮島沒和女真人有什麽聯係,這還真是方成自己嚇自己了,冷兵器戰爭不比現代,通訊工具方便,這個時候,除了一方刻意傳遞消息,多爾袞還真不可能隔著個大海還能知道耽羅島的事!女真人,可是連水師都沒!
眼看女真人因為前幾天的折損被傷筋動骨,一時間無力攻城,方成抽調了李焦的一個團再加親衛營除板甲騎兵外的一千五百人,連帶上下兩軍各抽調出來的水師兩個團第三天就乘船從複州水城出發,小心翼翼的回師
雖說是小心翼翼,但畢竟是萬人的行動,如若複州水城裏有女真人的韃子,還真未必瞞得住城外的多爾袞,隻是現如今複州水城裏隻有尚可喜、尚可義兄弟及其左軍的一個團,此二人被安排守複州水城,以保萬無一失。
複州水城裏隻有兵丁,百姓早被遷到了其他地方,自然也就無女真人的韃子,倒也是瞞過了多爾袞的耳目。
皮島的兵馬正在和李越等人糾纏的時候,方成等人已經開始出發,方向卻截然相反,不但不是向耽羅島進軍,反而去的是另一個方向。
東江鎮的所在地,皮島!
方成打算抄了這些圍攻耽羅島的皮島大軍的後路!以其人之道還治他人之身!李懷鸞和樊化龍既然打算奪了他的基業耽羅島,方成也不反對先拿了皮島做附贈品。
此時的方成已經知道領兵的不是黃龍,而是李懷鸞和樊化龍背著黃龍這個副總兵出的兵,出了複州水城就遇到耽羅島出來求援的信使,得知竟然是李越、孫家兄弟領著議會和兩萬兵把李懷鸞打下了海,如今正在對峙,一時間無礙,再聽說五百警察就破了皮島的一千披甲兵,這讓方成忍不住抱著肚子哈哈大笑。
跟著來的李焦、張五郎等人一頭霧水,有心要問,方成看出了他們的疑惑,主動給他們解了惑。
“隻是想到我老家的一句話,借我三千城管橫掃宇內,不知道五百警察是不是也一樣能做得到!”
眾人一陣汗顏,在得知耽羅島一時無礙後,方成這才意識自己還是有些關心則亂,先不說耽羅島上的一萬預備役,一萬民兵役,島上十幾萬人丁裏的還能湊出兩三萬青壯,消耗又能自給自足,糧食還屯著足夠守上半年的用度,憑著皮島的區區兩萬皮島兵馬,要是能攻得下來才有鬼,所以幹脆改換了方向,兵發皮島。
反正大明朝廷也把東江鎮總兵這個位置送了他,為此還弄出黃龍這麽個不倫不類的副總兵,如今被自己名義下的下屬集體逼宮,就算方成再是個好脾氣,那也不可能容許皮島再在自己眼皮底下晃動,幹脆一窩端了拉倒!
四千五百步卒再加六千水師則加速到了皮島,當即把留守的東江鎮副總兵黃龍嚇了個大跳,連帶著出了兵的各島留下來守著老家的人都跟沒頭的蒼蠅,嚇的六神無主了!
此時整個東江鎮隻有黃龍還下轄著三千兵丁,這裏頭還有一半的輔兵,剩下的一半雖說其中一千人的披甲兵,但相比上百艘船載著的萬人步卒還真不夠看,所以黃龍不敢,也壓根不打算反抗!
如果不是時間不允許,興許黃龍會選擇直接抓光出兵圍攻耽羅府的那些兵將留下來的家屬,再投靠方成。
雖說黃龍也想過耽羅府不好對付,李懷鸞、樊化龍等人恐怕不但要無功而返,日後還得小心耽羅府的報複,卻從未想過先丟了皮島!如今耽羅府的大軍就在眼前,豈不是說李懷鸞、樊化龍已經兵敗了!
不管是哪個可能,他黃龍都承受不起,幹脆直接歸順拉倒,至少他還有個皮島副總兵的名頭,那是大明朝廷的封的,想來方某人也不會虧待了他去!
反正怎麽看他也沒錯,雖說丟了總兵的這個名頭不甘心,但也好過丟了命去!
這不是說黃龍怕死,而是朝廷下了聖旨了,作為大明所剩不多的忠誠武官,黃龍還真算得上是難得一見,如果不是那次旅順一戰耽羅府助了一臂之力,死的那就是為了大明戰死的黃龍,而不是投靠女真人當漢奸的佟養性了!
黃龍都不反抗了,其他人想反抗也反抗不起來!留在東江鎮各島的都是各家的老弱和家屬,連輔兵這次都被帶了個精光,又有黃龍為表率,所以絲毫抵抗也沒有,方成就這麽順順當當占了整個東江鎮,也算得上名副其實的東江總兵了!
黃龍沒來及抓住李懷鸞,樊化龍等人的老弱家屬,機會留給了方成他自己,這些人在來的路上方成是打算砍個幹淨的,慈不掌兵,這要是讓誰都知道即使叛亂也能活命,那還有誰肯老老實實的給人當部下,起兵叛亂的非得一個接著一個。
但皮島眾將等人做的一件事情最後讓方成決定放皮島眾將一馬,或者說,隻打算清算主謀,其他家小兵將就放過一馬,也就是這次要殺也隻殺主使的李懷鸞和樊化龍,其他人等功過相抵。
皮島眾將圍了耽羅島好幾天,一時間攻不上島也沒把消息透露給多爾袞,這就是緣由,說到底都是身不由己,要不然這些皮島兵將未必會兵圍耽羅島,如今危機已過,該殺的殺,能赦免的也該赦免一些。
抓住了皮島眾將留在東江鎮的家小老弱,隨即方成讓黃龍領著三千人去見李懷鸞和樊化龍,至少黃龍不是他這個名義上主官,李懷鸞、樊化龍二人,幾乎就是黃龍一手提拔起來的嫡係,最後還是在這件事上和他翻了臉,讓黃龍去做說客,卻事半功倍!作用肯定比派任何人去都要好。
也有不放心黃龍的人,怕黃龍領兵一去不返,會和李懷鸞和樊化龍繼續作亂,到時候怕是心腹大患,方成聽到這些話,隻是笑著搖了搖頭道:
“黃龍是個聰明人,他可不會把自己放在火炕上烤,看吧,不出五日,肯定有好消息。”
過了五日,方成的預料出錯了,黃龍並沒傳回消息,因為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中間出了差錯!
直到第七日,黃龍這才傳回了一條消息,李懷鸞同意了,隻要保全其的家中婦孺,已然自殺身亡,本來黃龍十拿九穩會點頭的樊化龍反而趁黃龍自以為大局已定之際發動,殺的毫無準備的黃龍損失慘重,與樊化龍糾纏了一番,樊化龍是臨死反擊,一口氣拉攏了四五千人,這邊卻是李懷鸞剛死,皮島眾將心憂留守的家中子弟,毫無戰心,雙方竟然是不勝不敗,最後還是樊化龍自己領著三千餘人往遼東逃,也不知是是往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