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倫威爾在接到耽羅府的消息後氣的跳腳,至少他還是大員島的長官,耽羅府的這份形同宣戰書的書信傷了克倫威爾作為海上馬車夫王國子民的自尊心,如果不是想到耽羅府的水師離這裏並不遠,而且此時大員島上隻有五百人的荷蘭裔士兵和幾千的土著,船隻也隻有個位數,克倫威爾幾乎會立即發動反擊。
方成低估了這個時代西方人的自尊心,雖然克倫威爾與耽羅府關係不錯,但這僅僅是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克倫威爾要求撤銷大員島的原因也是這裏除了錢什麽都沒有,沒有女人,沒有豪華的住宅,沒有爵位和其他生活樂趣,所以他想離開這裏,而東印度公司如果派新的大員長官來,東印度公司就會發現這幾年大員島的貿易並不對等,大部分收益毫無所蹤的消失,已經進了克倫威爾的腰包。
克倫威爾這幾年的所得不但會被沒收,而且在他任職期間賣給耽羅府大批違禁品,其中包括從英國人穿上繳獲的火炮,那些火炮與其說是源於荷蘭人和英國人的仇恨而打劫,還不如說是克倫威爾為了那些英國船上的貨物,火炮隻是附帶而已,而且這些火炮還讓他賺了大錢!
原因在於克倫威爾並沒有東印度公司的股份,在普特斯曼在職時隻是作為副官以及翻譯擔任與大明海盜之間的交戰以及貿易往來,在普特斯曼離職後,吝嗇的東印度公司也並沒有給克倫威爾任何股份,隻有一筆看上去高昂,但比起大員島的收益少到可憐的薪水,這引起了克倫威爾的嚴重不滿,如果讓他為了那不多的薪水而留在遙遠的東方,顯然這並不劃算!
所以他為了利益開始從職權中抽取大部分的利益,並且拿出了其中一部分堵住了大員島上其他荷蘭人的嘴,為此使得這幾年的大員島的收益在賬麵上一年比一年難看,克倫威爾的收益也一年比一年多。
人的貪心是沒有限度的,在習慣了這種利用職權獲取大量銀元後,克倫威爾已經並不想過回以前那種靠著薪水度日的生活,所以他才不希望有新任的荷蘭長官代替了他的職務,到時候他在職期間的貪墨就會被人發現,作為一個沒有背景的人來說,克倫威爾同樣害怕已經到手的錢財被全部剝奪,從新過回以前那種窘迫的生活。
即使如此,克倫威爾還是讓前往馬六甲的荷蘭商船給東印度公司帶去了消息要求派遣士兵增援,東印度公司給出的回複是明年上半年新任的大員長官將會到任,到時候才會有新的人手跟隨一起到達,這讓克倫威爾徹底喪失了希望!
也許新任大員長官會給大員島帶來足夠的援軍保護這裏,但他克倫威爾失去了不但是臨時長官的名義,同樣還有這幾年貪墨了的銀兩所兌換的荷蘭銀元!
相比克倫威爾的搖擺不定,荷蘭東印度公司並不想放棄大員,因為台灣占據著他們在亞洲殖民地利潤中的四分之一,這個數字換算成銀兩每年多達上百萬,克倫威爾幾年之內從這之中抽取了兩三成的利潤用來堵住其他人的嘴,沒人會跟錢過不去,不過這不代表克倫威爾會為了那些無恥的股東,而跟自己的命過不去!反正他明年也要卸任,到時候大員和他什麽關係都沒有!而且,也為了自己那些銀元著想!所以最後克倫威爾還是有了選擇。
他需要的僅僅是一個機會,把大員島扔出去的機會,到時候最多是因為戰敗而被召回國內,和普特斯曼一樣,不同的是普特斯曼那個蠢貨是招惹了大明,還沒來得及撈錢就被召回,而他克倫威爾則是攜帶數十萬枚的荷蘭銀元回到阿姆斯特丹,那時候他就是一個大富豪!
機會不是沒有,而是在於去創造。
於是一次被刻意創造的機會被擺在了麵前,而此時已經是一個月後,方成已經站在了睚眥軍的旗艦上向祖國的寶島台灣出發。
睚眥水軍在擴編以及整合花了正好一個月的時間,隨後方成就迫不及待的讓睚眥軍進行實戰。
七月初,倭國的德川幕府重申了鎖國令,原先答應與耽羅府之間的貿易路線被倭國的船隻封鎖,這使得一時間慶尚港的貿易凋零,新組建的睚眥軍已經開始成形,這隻第一次用神獸冠名的水軍被方成賦予了四個字,睚眥必報,表示這隻水軍的作戰宗旨,就是有仇一定報。
孫元化都開始暗示方成,新組建的睚眥軍可以用在疏通海道上,教訓教訓言而無信的德川幕府,倭國雖然有倭寇曾經肆虐大明沿岸,但那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如今的倭國與大明一樣閉關鎖國,甚至為之更甚。
但方成隻當未聞,直到一個消息從大員傳來,方成才下令睚眥軍向台灣島進發。
這個消息同樣由德川幕府這次所重申的鎖國令造成的餘波,德川幕府也一樣切斷了與荷蘭人之間的貿易海路,開始完全的封鎖海上貿易,禁止任何西夷甚至是大明的貨物流入倭國本土,為此東印度公司開始與德川幕府發生衝突,並且引發了局部的水戰。
由於倭國水師的人多勢眾,東印度公司屢戰屢敗,甚至他們和葡萄牙人以及英國人組成的聯合船隊都無法打敗德川幕府派出的數量巨大的水師,在最後克倫威爾宣稱如果東印度公司不最快時間內派出援軍,他將不得不離開大員島,不然就會全軍覆沒,並且徹底失去大員殖民地,除非東印度公司能在短時間內派出援軍,但這顯然這不可能,東印度公司駐在亞洲的兵力本來就不多,又要牽顧大部分馬六甲海峽,那裏才是最重要的,其他能夠抽調出的士兵即使算上土著也隻有一兩千人,於事無補,所以最後東印度公司隻能向荷蘭國內申請調兵,這需要較長的時間。
東印度公司一邊讓克倫威爾進行抵抗,不要丟掉大員殖民地,那裏是東方的一座瑰寶,不允許丟失!另一方麵開始抽調部分土著以及荷蘭裔士兵,試圖前期增援在大員島上的克倫威爾,但這都需要時間!
而且,因為倭國貿易路線的丟失,此時的大員島將失去大部分收益,東印度公司雖然無可奈何,但他們更多的是在和英國人在角力,本土又在和西班牙人在歐洲爭個你死我活,根本無暇他顧,雖然嚴令克倫威爾不允許放棄大員殖民地,但這個命令在克倫威爾看來都是可有可無,他完完全可以謊稱他們已經進行了抵抗,但因為寡不敵眾而不得不離開大員,為此克倫威爾情願拿出自己三分之一的銀元堵住所有人的嘴,反正荷蘭裔士兵隻有五百人,即使隻拿出三分之一對於每個荷蘭裔那也是一筆巨款!
這筆錢在事後會耽羅府會對他進行補償,花錢買下一個台灣那可不是一般的劃算,光是其中半年的抽稅就足以彌補,更不要提其他作用。
相比耽羅府的狹小,台灣的地方大得多,足以容納更多的人口以及從大明吸納更多的人丁進行遷徙,以那裏為跳板作用不小,不過方成暫時隻打算將台灣作為後勤基地來用,那裏離女真人太遠,並不適合長時間駐紮,用來安頓人口吸納人丁以及發展海上貿易才是目前應該做的,耽羅府依舊會在具有唯一性,作為進攻遼東女真人的橋頭堡。
耽羅府肯出錢,克倫威爾花的理所當然,雖然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但在外有耽羅府的威脅,內在又反抗不了,大多數荷蘭裔士兵們隻能放棄所謂的海上馬車夫的尊嚴以換取數額巨大的行賄來演好這場戲。
至於克倫威爾,他隻能指望沒人會把消息透露給東印度公司,然後他就可以作為大富豪回到阿姆斯特丹!到時候作為一名富人,再買上爵位,一切都不成問題。
可以說,在這場戲劇中德川幕府出的力最大,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派出水師進攻台灣,僅僅是在重申鎖國令的基礎上封鎖了本國的沿海,在台灣附近遊弋的是耽羅島的水師,而克倫威爾同樣早就被買通,十萬兩雪花銀子兌換成荷蘭銀元的分量讓克倫威爾花了眼睛。
如果是任何一任的大員長官都不會像克倫威爾這樣做,不同的就是克倫威爾的官職前注明了臨時二字,而且他本人並不是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不需要為了公司而放棄一切,包括生命!
這隻是一隻蝴蝶煽起的翅膀最終引起的颶風。
所以在二選一之間,克倫威爾最終還是選擇了銀元,這比什麽都來的真實。
假扮倭國水師的耽羅府水軍炮轟了普羅民遮城,城堡裏隻有五十名守軍,他們在第一次的炮轟中就折損了四五個人,剩下的人關緊了城門向熱蘭遮堡的荷蘭軍隊請求援軍。
熱蘭遮堡裏隻有二百人的荷蘭士兵以及一千人的土著,克倫威爾在派出派出五十名士兵和五百名土著後開始固守待援,這是他能夠派出的全部的援軍,剩下的要用來防守熱蘭遮堡,其他二百五十人分配在大員島的各個堡壘裏,根本抽調不出來。
1.本書地名寫的比較複雜,但基本上都還原了曆史,注意了紕漏,在這裏熱蘭遮堡就是台灣堡,大員島是台灣的前稱,所以文中這兩種叫法混這叫,大員港是荷蘭人在島上建造的海港,如今已不可考。
方成低估了這個時代西方人的自尊心,雖然克倫威爾與耽羅府關係不錯,但這僅僅是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克倫威爾要求撤銷大員島的原因也是這裏除了錢什麽都沒有,沒有女人,沒有豪華的住宅,沒有爵位和其他生活樂趣,所以他想離開這裏,而東印度公司如果派新的大員長官來,東印度公司就會發現這幾年大員島的貿易並不對等,大部分收益毫無所蹤的消失,已經進了克倫威爾的腰包。
克倫威爾這幾年的所得不但會被沒收,而且在他任職期間賣給耽羅府大批違禁品,其中包括從英國人穿上繳獲的火炮,那些火炮與其說是源於荷蘭人和英國人的仇恨而打劫,還不如說是克倫威爾為了那些英國船上的貨物,火炮隻是附帶而已,而且這些火炮還讓他賺了大錢!
原因在於克倫威爾並沒有東印度公司的股份,在普特斯曼在職時隻是作為副官以及翻譯擔任與大明海盜之間的交戰以及貿易往來,在普特斯曼離職後,吝嗇的東印度公司也並沒有給克倫威爾任何股份,隻有一筆看上去高昂,但比起大員島的收益少到可憐的薪水,這引起了克倫威爾的嚴重不滿,如果讓他為了那不多的薪水而留在遙遠的東方,顯然這並不劃算!
所以他為了利益開始從職權中抽取大部分的利益,並且拿出了其中一部分堵住了大員島上其他荷蘭人的嘴,為此使得這幾年的大員島的收益在賬麵上一年比一年難看,克倫威爾的收益也一年比一年多。
人的貪心是沒有限度的,在習慣了這種利用職權獲取大量銀元後,克倫威爾已經並不想過回以前那種靠著薪水度日的生活,所以他才不希望有新任的荷蘭長官代替了他的職務,到時候他在職期間的貪墨就會被人發現,作為一個沒有背景的人來說,克倫威爾同樣害怕已經到手的錢財被全部剝奪,從新過回以前那種窘迫的生活。
即使如此,克倫威爾還是讓前往馬六甲的荷蘭商船給東印度公司帶去了消息要求派遣士兵增援,東印度公司給出的回複是明年上半年新任的大員長官將會到任,到時候才會有新的人手跟隨一起到達,這讓克倫威爾徹底喪失了希望!
也許新任大員長官會給大員島帶來足夠的援軍保護這裏,但他克倫威爾失去了不但是臨時長官的名義,同樣還有這幾年貪墨了的銀兩所兌換的荷蘭銀元!
相比克倫威爾的搖擺不定,荷蘭東印度公司並不想放棄大員,因為台灣占據著他們在亞洲殖民地利潤中的四分之一,這個數字換算成銀兩每年多達上百萬,克倫威爾幾年之內從這之中抽取了兩三成的利潤用來堵住其他人的嘴,沒人會跟錢過不去,不過這不代表克倫威爾會為了那些無恥的股東,而跟自己的命過不去!反正他明年也要卸任,到時候大員和他什麽關係都沒有!而且,也為了自己那些銀元著想!所以最後克倫威爾還是有了選擇。
他需要的僅僅是一個機會,把大員島扔出去的機會,到時候最多是因為戰敗而被召回國內,和普特斯曼一樣,不同的是普特斯曼那個蠢貨是招惹了大明,還沒來得及撈錢就被召回,而他克倫威爾則是攜帶數十萬枚的荷蘭銀元回到阿姆斯特丹,那時候他就是一個大富豪!
機會不是沒有,而是在於去創造。
於是一次被刻意創造的機會被擺在了麵前,而此時已經是一個月後,方成已經站在了睚眥軍的旗艦上向祖國的寶島台灣出發。
睚眥水軍在擴編以及整合花了正好一個月的時間,隨後方成就迫不及待的讓睚眥軍進行實戰。
七月初,倭國的德川幕府重申了鎖國令,原先答應與耽羅府之間的貿易路線被倭國的船隻封鎖,這使得一時間慶尚港的貿易凋零,新組建的睚眥軍已經開始成形,這隻第一次用神獸冠名的水軍被方成賦予了四個字,睚眥必報,表示這隻水軍的作戰宗旨,就是有仇一定報。
孫元化都開始暗示方成,新組建的睚眥軍可以用在疏通海道上,教訓教訓言而無信的德川幕府,倭國雖然有倭寇曾經肆虐大明沿岸,但那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如今的倭國與大明一樣閉關鎖國,甚至為之更甚。
但方成隻當未聞,直到一個消息從大員傳來,方成才下令睚眥軍向台灣島進發。
這個消息同樣由德川幕府這次所重申的鎖國令造成的餘波,德川幕府也一樣切斷了與荷蘭人之間的貿易海路,開始完全的封鎖海上貿易,禁止任何西夷甚至是大明的貨物流入倭國本土,為此東印度公司開始與德川幕府發生衝突,並且引發了局部的水戰。
由於倭國水師的人多勢眾,東印度公司屢戰屢敗,甚至他們和葡萄牙人以及英國人組成的聯合船隊都無法打敗德川幕府派出的數量巨大的水師,在最後克倫威爾宣稱如果東印度公司不最快時間內派出援軍,他將不得不離開大員島,不然就會全軍覆沒,並且徹底失去大員殖民地,除非東印度公司能在短時間內派出援軍,但這顯然這不可能,東印度公司駐在亞洲的兵力本來就不多,又要牽顧大部分馬六甲海峽,那裏才是最重要的,其他能夠抽調出的士兵即使算上土著也隻有一兩千人,於事無補,所以最後東印度公司隻能向荷蘭國內申請調兵,這需要較長的時間。
東印度公司一邊讓克倫威爾進行抵抗,不要丟掉大員殖民地,那裏是東方的一座瑰寶,不允許丟失!另一方麵開始抽調部分土著以及荷蘭裔士兵,試圖前期增援在大員島上的克倫威爾,但這都需要時間!
而且,因為倭國貿易路線的丟失,此時的大員島將失去大部分收益,東印度公司雖然無可奈何,但他們更多的是在和英國人在角力,本土又在和西班牙人在歐洲爭個你死我活,根本無暇他顧,雖然嚴令克倫威爾不允許放棄大員殖民地,但這個命令在克倫威爾看來都是可有可無,他完完全可以謊稱他們已經進行了抵抗,但因為寡不敵眾而不得不離開大員,為此克倫威爾情願拿出自己三分之一的銀元堵住所有人的嘴,反正荷蘭裔士兵隻有五百人,即使隻拿出三分之一對於每個荷蘭裔那也是一筆巨款!
這筆錢在事後會耽羅府會對他進行補償,花錢買下一個台灣那可不是一般的劃算,光是其中半年的抽稅就足以彌補,更不要提其他作用。
相比耽羅府的狹小,台灣的地方大得多,足以容納更多的人口以及從大明吸納更多的人丁進行遷徙,以那裏為跳板作用不小,不過方成暫時隻打算將台灣作為後勤基地來用,那裏離女真人太遠,並不適合長時間駐紮,用來安頓人口吸納人丁以及發展海上貿易才是目前應該做的,耽羅府依舊會在具有唯一性,作為進攻遼東女真人的橋頭堡。
耽羅府肯出錢,克倫威爾花的理所當然,雖然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但在外有耽羅府的威脅,內在又反抗不了,大多數荷蘭裔士兵們隻能放棄所謂的海上馬車夫的尊嚴以換取數額巨大的行賄來演好這場戲。
至於克倫威爾,他隻能指望沒人會把消息透露給東印度公司,然後他就可以作為大富豪回到阿姆斯特丹!到時候作為一名富人,再買上爵位,一切都不成問題。
可以說,在這場戲劇中德川幕府出的力最大,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派出水師進攻台灣,僅僅是在重申鎖國令的基礎上封鎖了本國的沿海,在台灣附近遊弋的是耽羅島的水師,而克倫威爾同樣早就被買通,十萬兩雪花銀子兌換成荷蘭銀元的分量讓克倫威爾花了眼睛。
如果是任何一任的大員長官都不會像克倫威爾這樣做,不同的就是克倫威爾的官職前注明了臨時二字,而且他本人並不是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不需要為了公司而放棄一切,包括生命!
這隻是一隻蝴蝶煽起的翅膀最終引起的颶風。
所以在二選一之間,克倫威爾最終還是選擇了銀元,這比什麽都來的真實。
假扮倭國水師的耽羅府水軍炮轟了普羅民遮城,城堡裏隻有五十名守軍,他們在第一次的炮轟中就折損了四五個人,剩下的人關緊了城門向熱蘭遮堡的荷蘭軍隊請求援軍。
熱蘭遮堡裏隻有二百人的荷蘭士兵以及一千人的土著,克倫威爾在派出派出五十名士兵和五百名土著後開始固守待援,這是他能夠派出的全部的援軍,剩下的要用來防守熱蘭遮堡,其他二百五十人分配在大員島的各個堡壘裏,根本抽調不出來。
1.本書地名寫的比較複雜,但基本上都還原了曆史,注意了紕漏,在這裏熱蘭遮堡就是台灣堡,大員島是台灣的前稱,所以文中這兩種叫法混這叫,大員港是荷蘭人在島上建造的海港,如今已不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