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徐太拙忠心的是大明,不是耽羅府,更不是他方成,說來也怪,大明不知道怎麽的,連讀書人都是兩個極端,要麽就如徐太拙這般忠心不二,身在曹營心在漢,一門心思給耽羅府添堵,幫崇禎補漏,要麽就是像範文程那樣,主動去投靠關外韃子,要的是一朝得勢,光宗耀祖,光耀門楣,真正的奇怪。
徐太拙要將耽羅府拿下的台灣島送給崇禎,方成自然不會同意,好在徐太拙也有自知之明,話鋒一轉,要方成用東江鎮總兵的名義把開疆擴土的奏章給送到京城去。
同樣的事,方成還是不會同意,這怎麽可能?到時候崇禎要真一時意起要派人到台灣建府劃立州縣,方成豈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怎麽著台灣島還有大用,又不能給了大明去。
直到最後徐太拙退而次之,隻是以東江鎮總兵的名義向朝廷上奏收複失地,方成這才點頭。
倒不是因為是否真是開疆擴土這點原因,而是要真的說成了開疆擴土,崇禎就一定會派官吏到台灣來,雖然在大明看來隻是個蠻荒小島,但不管怎麽著就像徐太拙說的,那也是開疆擴土啊!所以方成才不許,他可不想讓一幫子大明的官吏爬到自己的頭上來,至於那封報捷奏章。
方成順帶又讓徐太拙添了幾筆,聲稱島上餘敵未散,其中之言之鑿鑿,倒也不算說謊,至少西班牙人還殘留在台灣的北部和東部是個問題沒能解決,所以隻能由耽羅府接管之類。
徐太拙雖然一臉不滿,但方成是主,已經反駁過一回了,這點事情再也不敢胡亂反對,隻得老老實實的照辦。
要說徐太拙這幾年也不比當初剛到了耽羅島時候狂罵一通,早已是安分守己的多,隻是相比李越,甚至是孫元化,徐太拙對耽羅府一直沒什麽歸屬感,隻是因為耽羅府與女真人為敵,又和大明有益,這才緩和了態度,之後耽羅府更是表麵上歸附了大明,徐太拙也就徹底的安下了心。
方成的一直棄之不用,徐太拙自然看得分明,別的不說,光在聽話說,那是好得多了,這要是以前,在給大明上奏章這種事上,徐太拙非得爭辯上一番不可。
相比起方成說的直白,徐太拙的奏章寫的就要委婉的多,但他也一樣沒少在奏章裏誇讚東江鎮新任總兵方成的厲害,說到底也是為了崇禎著想,這麽個人,要擺在後世,標準的二五仔一個,不過那是相對耽羅府而言,對於大明的大義來說,徐太拙還真沒什麽錯。
如今給耽羅府辦事,那也是因為方成是東江鎮總兵,這才賣心賣力。
方成沒殺了徐太拙的原因也很簡單,這就跟唐太宗留著魏征一個理,隻不過相比起魏征的好意,徐太拙的作用完全就是添堵而已。
本來以為徐太拙留在台灣應當沒什麽大事,有毛承祿彈壓著,徐太拙這麽一鬧,方成看出問題來了,這家夥不止是對大明忠心耿耿,對耽羅府依舊不怎麽待見,隻是認同東江鎮總兵這個名頭這才不把耽羅府當亂臣賊子,禍不會惹得多大,但絕對會折騰。
把徐太拙調回去?換個人過來?政衙也沒什麽人可用,李越要留在耽羅島,複州的戰事雖然已經無礙,和多爾袞的兩白旗卻依舊在對峙,李越留在耽羅府統籌政務調度,挪不開身,孫元化在複州,名義上是代替方成,但也是被方成拿來當武將用,隻是這作用遠比一般武人好得多,李焦、劉四等人是將,孫元化就是帥,總攬軍務,方成倒也放心,不過他這個帥純粹就是個統兵的,暫時的職務。
孫元化不比別人,那是無家可歸的人,又是文人,沒那膽子反叛,所以方成就放心拿來用。
至於其他人?孫家三子都有各自的要事,而且這三人與其通曉政務,還不如說是科研人才,能拿出來用方成也舍不得。
數來數去,孟千在登州,前次孟千押解銀兩到耽羅島時,方成已讓他到大明各地聯絡,擴大商業局的勢力輻射範圍,不要隻局限於山東一帶,想來已經出發,京城更是重中之重,所以也用不到。
最後方成想到了個車晚真,當初與李越一起投靠耽羅府,相比較李越而言,方成當初更看重的反而是車晚真,隻是車晚真一直不肯歸順,之後雖然態度軟化歸順了耽羅府,但也隻是做些筆墨工作,參與了政衙的組建方成也給予了厚待,都總在核心的邊緣,比起李越如今的地位反而大是不如。
與其把車晚真調來換掉徐太拙,幹脆就讓車晚真過來,讓徐太拙給他當副手,也算是小懲大戒,至少有毛承祿領睚眥軍在外,方成還打算在台灣島常駐一隻步卒,隻是現如今由誰領軍還沒決定,但這樣一安排,至少徐太拙是不可能再折騰出什麽事來。
方成讓徐太拙到台灣島來,而不是車晚真,原因倒是簡單,畢竟車晚真是朝鮮人,拿來用可以,但拿到台灣來用,總歸都比不上徐太拙這個漢人身份來的光明正大,沒想到安分了許久的徐太拙竟然借機折騰。
在徐太拙把奏章以東江鎮總兵的名義往登州送,福建的鄭家也已經姍姍來遲的得到了消息。
並不是鄭家這個海上一霸突然之間耳聾了,而是因為耽羅府崛起的時間畢竟不長,在南洋一帶的勢力也幾乎為零,與鄭家這等海上一霸相比,耽羅府更多的是靠鹽貨的走俏來獲得利潤,而不是海上貿易。
而且大多數勢力都在大明的北方海岸,而不是鄭家所在的大明南方,除了去年幫著鄭家剿滅了劉香,鄭家這才派鄭彩北上。
鄭彩回去後把事情一說,鄭家聽說這股來自大明北方的海上勢力都能把女真人屢敗,那豈不是不一般的強悍?雖說不至於趕緊巴結著,那也是雙方友好,平日裏還算和睦,海上貿易不斷。
鄭家偶爾也會從耽羅府買些稀奇東西,甚至方成還特許賣給了鄭家五百杆前膛火槍,有心拉攏鄭家,這些都被鄭彩私下買了下來,而不是鄭芝龍買的,這就出乎方成的意料了。
實際上,鄭家對耽羅府的了解,也就鄭彩一人而已,其他都是知道了一半,這知道的一半裏,又肯隻相信一半而已!所以,相對於方成的重視,鄭家對耽羅府的重視也就鄭彩一人而已。
同樣的,也是因為鄭彩畢竟不是鄭家的嫡係子孫,隻是外門子侄,所以他的話,鄭芝龍信,也不全信,反正你耽羅府遠在北邊,而鄭家在南邊,扯不上什麽關係,所以這才擱置一邊,隻是在商業上有所往來,關係也不算多親密。
誰都沒想到,就是一年多的時間不到,那耽羅府就從北邊打到了南邊,而且還得了大明的冊封,成了一任總兵,鄭家投靠了大明七年有餘,這還一直在遊擊將軍的位置上打轉,至於總兵?那可是遙遙無期。
至於大員島,當初鄭家也一樣和荷蘭人打過一仗,雖說是鄭家勝了,但那也是慘勝,之後更是被荷蘭人和劉香合夥燒了老巢裏的幾十艘船,這要不是家大業大,還真可能陰溝裏翻船了。
之後剿了劉香,擊敗了荷蘭人,都有耽羅府插上一腳,這次鄭家雖然在早些時候就知道荷蘭人被圍在了島上,不過當時方成打的是倭國人的名義,鄭家又沒親眼看見耽羅府的水師,所以也就以訛傳訛的信了荷蘭人的話,本來鄭芝龍還想領兵驅散倭人,倭人水師勢力不大,和鄭芝龍沒得比,鄭芝龍自然是不想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被人插手,大員島雖然不是鄭芝龍的,但他也不允許被別人染指了去。
鄭芝龍正準備讓兒子鄭森領兵從安慶出發,鄭彩急匆匆的從廈門趕來求見鄭芝龍,不同於鄭家整體對於耽羅府的輕視,鄭彩是見識過耽羅府的實力的,而且又心知耽羅府水師不弱,怕是不會屈居於大明北方,隻是他也沒想到,竟然就這麽快,當鄭彩得知耽羅府兵圍大員島時,目瞪口呆。
鄭彩也如實匯報過實情,隻是當時鄭家沒人信,鄭芝龍不肯信,其他鄭家人就一個都不信,要說海上大鱷,鄭家自己就是,可那是憑借幾十年的累積這才有了這一份家業,那耽羅府才崛起多久?就那幾年時間,又沒和鄭家一樣靠的是南洋貿易賺錢,怎麽可能短短時間內闖出那麽大的聲勢?
兼聽則明,就一個鄭彩說破了嘴皮也沒用,更別提鄭彩也不是鄭家的嫡係子孫,雖然得鄭芝龍的重用,但那也畢竟是外門子弟。
鄭芝龍見了鄭彩,聽了鄭彩的一席話,鄭家老少上下幾百號人,馬上就站成了兩派,一邊不同意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的大員島被別人給占了,再說那個什麽耽羅府又是什麽東西,聽都沒聽過,這一派大多是鄭家的老人,自認南洋就是佛郎機人都不是鄭家對手,憑什麽大員島要讓給別人?還不如鄭家取了來。
至於另一邊,人數不多,倒大多數是以鄭彩為首的外門子弟,雖說一樣姓鄭,不過這些人大多數是歸順了鄭家後改的姓,鄭彩雖然是名副其實的鄭家人,不過區別就在於鄭彩的祖輩早年和鄭芝龍一夥人分道揚鑣,如今鄭彩也隻能以鄭芝龍侄子的身份待在外門子弟那裏頭,算不上嫡係。
ps:收藏~~推薦~~鍵盤壞了,w按不了,今下午拿去修。
徐太拙要將耽羅府拿下的台灣島送給崇禎,方成自然不會同意,好在徐太拙也有自知之明,話鋒一轉,要方成用東江鎮總兵的名義把開疆擴土的奏章給送到京城去。
同樣的事,方成還是不會同意,這怎麽可能?到時候崇禎要真一時意起要派人到台灣建府劃立州縣,方成豈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怎麽著台灣島還有大用,又不能給了大明去。
直到最後徐太拙退而次之,隻是以東江鎮總兵的名義向朝廷上奏收複失地,方成這才點頭。
倒不是因為是否真是開疆擴土這點原因,而是要真的說成了開疆擴土,崇禎就一定會派官吏到台灣來,雖然在大明看來隻是個蠻荒小島,但不管怎麽著就像徐太拙說的,那也是開疆擴土啊!所以方成才不許,他可不想讓一幫子大明的官吏爬到自己的頭上來,至於那封報捷奏章。
方成順帶又讓徐太拙添了幾筆,聲稱島上餘敵未散,其中之言之鑿鑿,倒也不算說謊,至少西班牙人還殘留在台灣的北部和東部是個問題沒能解決,所以隻能由耽羅府接管之類。
徐太拙雖然一臉不滿,但方成是主,已經反駁過一回了,這點事情再也不敢胡亂反對,隻得老老實實的照辦。
要說徐太拙這幾年也不比當初剛到了耽羅島時候狂罵一通,早已是安分守己的多,隻是相比李越,甚至是孫元化,徐太拙對耽羅府一直沒什麽歸屬感,隻是因為耽羅府與女真人為敵,又和大明有益,這才緩和了態度,之後耽羅府更是表麵上歸附了大明,徐太拙也就徹底的安下了心。
方成的一直棄之不用,徐太拙自然看得分明,別的不說,光在聽話說,那是好得多了,這要是以前,在給大明上奏章這種事上,徐太拙非得爭辯上一番不可。
相比起方成說的直白,徐太拙的奏章寫的就要委婉的多,但他也一樣沒少在奏章裏誇讚東江鎮新任總兵方成的厲害,說到底也是為了崇禎著想,這麽個人,要擺在後世,標準的二五仔一個,不過那是相對耽羅府而言,對於大明的大義來說,徐太拙還真沒什麽錯。
如今給耽羅府辦事,那也是因為方成是東江鎮總兵,這才賣心賣力。
方成沒殺了徐太拙的原因也很簡單,這就跟唐太宗留著魏征一個理,隻不過相比起魏征的好意,徐太拙的作用完全就是添堵而已。
本來以為徐太拙留在台灣應當沒什麽大事,有毛承祿彈壓著,徐太拙這麽一鬧,方成看出問題來了,這家夥不止是對大明忠心耿耿,對耽羅府依舊不怎麽待見,隻是認同東江鎮總兵這個名頭這才不把耽羅府當亂臣賊子,禍不會惹得多大,但絕對會折騰。
把徐太拙調回去?換個人過來?政衙也沒什麽人可用,李越要留在耽羅島,複州的戰事雖然已經無礙,和多爾袞的兩白旗卻依舊在對峙,李越留在耽羅府統籌政務調度,挪不開身,孫元化在複州,名義上是代替方成,但也是被方成拿來當武將用,隻是這作用遠比一般武人好得多,李焦、劉四等人是將,孫元化就是帥,總攬軍務,方成倒也放心,不過他這個帥純粹就是個統兵的,暫時的職務。
孫元化不比別人,那是無家可歸的人,又是文人,沒那膽子反叛,所以方成就放心拿來用。
至於其他人?孫家三子都有各自的要事,而且這三人與其通曉政務,還不如說是科研人才,能拿出來用方成也舍不得。
數來數去,孟千在登州,前次孟千押解銀兩到耽羅島時,方成已讓他到大明各地聯絡,擴大商業局的勢力輻射範圍,不要隻局限於山東一帶,想來已經出發,京城更是重中之重,所以也用不到。
最後方成想到了個車晚真,當初與李越一起投靠耽羅府,相比較李越而言,方成當初更看重的反而是車晚真,隻是車晚真一直不肯歸順,之後雖然態度軟化歸順了耽羅府,但也隻是做些筆墨工作,參與了政衙的組建方成也給予了厚待,都總在核心的邊緣,比起李越如今的地位反而大是不如。
與其把車晚真調來換掉徐太拙,幹脆就讓車晚真過來,讓徐太拙給他當副手,也算是小懲大戒,至少有毛承祿領睚眥軍在外,方成還打算在台灣島常駐一隻步卒,隻是現如今由誰領軍還沒決定,但這樣一安排,至少徐太拙是不可能再折騰出什麽事來。
方成讓徐太拙到台灣島來,而不是車晚真,原因倒是簡單,畢竟車晚真是朝鮮人,拿來用可以,但拿到台灣來用,總歸都比不上徐太拙這個漢人身份來的光明正大,沒想到安分了許久的徐太拙竟然借機折騰。
在徐太拙把奏章以東江鎮總兵的名義往登州送,福建的鄭家也已經姍姍來遲的得到了消息。
並不是鄭家這個海上一霸突然之間耳聾了,而是因為耽羅府崛起的時間畢竟不長,在南洋一帶的勢力也幾乎為零,與鄭家這等海上一霸相比,耽羅府更多的是靠鹽貨的走俏來獲得利潤,而不是海上貿易。
而且大多數勢力都在大明的北方海岸,而不是鄭家所在的大明南方,除了去年幫著鄭家剿滅了劉香,鄭家這才派鄭彩北上。
鄭彩回去後把事情一說,鄭家聽說這股來自大明北方的海上勢力都能把女真人屢敗,那豈不是不一般的強悍?雖說不至於趕緊巴結著,那也是雙方友好,平日裏還算和睦,海上貿易不斷。
鄭家偶爾也會從耽羅府買些稀奇東西,甚至方成還特許賣給了鄭家五百杆前膛火槍,有心拉攏鄭家,這些都被鄭彩私下買了下來,而不是鄭芝龍買的,這就出乎方成的意料了。
實際上,鄭家對耽羅府的了解,也就鄭彩一人而已,其他都是知道了一半,這知道的一半裏,又肯隻相信一半而已!所以,相對於方成的重視,鄭家對耽羅府的重視也就鄭彩一人而已。
同樣的,也是因為鄭彩畢竟不是鄭家的嫡係子孫,隻是外門子侄,所以他的話,鄭芝龍信,也不全信,反正你耽羅府遠在北邊,而鄭家在南邊,扯不上什麽關係,所以這才擱置一邊,隻是在商業上有所往來,關係也不算多親密。
誰都沒想到,就是一年多的時間不到,那耽羅府就從北邊打到了南邊,而且還得了大明的冊封,成了一任總兵,鄭家投靠了大明七年有餘,這還一直在遊擊將軍的位置上打轉,至於總兵?那可是遙遙無期。
至於大員島,當初鄭家也一樣和荷蘭人打過一仗,雖說是鄭家勝了,但那也是慘勝,之後更是被荷蘭人和劉香合夥燒了老巢裏的幾十艘船,這要不是家大業大,還真可能陰溝裏翻船了。
之後剿了劉香,擊敗了荷蘭人,都有耽羅府插上一腳,這次鄭家雖然在早些時候就知道荷蘭人被圍在了島上,不過當時方成打的是倭國人的名義,鄭家又沒親眼看見耽羅府的水師,所以也就以訛傳訛的信了荷蘭人的話,本來鄭芝龍還想領兵驅散倭人,倭人水師勢力不大,和鄭芝龍沒得比,鄭芝龍自然是不想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被人插手,大員島雖然不是鄭芝龍的,但他也不允許被別人染指了去。
鄭芝龍正準備讓兒子鄭森領兵從安慶出發,鄭彩急匆匆的從廈門趕來求見鄭芝龍,不同於鄭家整體對於耽羅府的輕視,鄭彩是見識過耽羅府的實力的,而且又心知耽羅府水師不弱,怕是不會屈居於大明北方,隻是他也沒想到,竟然就這麽快,當鄭彩得知耽羅府兵圍大員島時,目瞪口呆。
鄭彩也如實匯報過實情,隻是當時鄭家沒人信,鄭芝龍不肯信,其他鄭家人就一個都不信,要說海上大鱷,鄭家自己就是,可那是憑借幾十年的累積這才有了這一份家業,那耽羅府才崛起多久?就那幾年時間,又沒和鄭家一樣靠的是南洋貿易賺錢,怎麽可能短短時間內闖出那麽大的聲勢?
兼聽則明,就一個鄭彩說破了嘴皮也沒用,更別提鄭彩也不是鄭家的嫡係子孫,雖然得鄭芝龍的重用,但那也畢竟是外門子弟。
鄭芝龍見了鄭彩,聽了鄭彩的一席話,鄭家老少上下幾百號人,馬上就站成了兩派,一邊不同意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的大員島被別人給占了,再說那個什麽耽羅府又是什麽東西,聽都沒聽過,這一派大多是鄭家的老人,自認南洋就是佛郎機人都不是鄭家對手,憑什麽大員島要讓給別人?還不如鄭家取了來。
至於另一邊,人數不多,倒大多數是以鄭彩為首的外門子弟,雖說一樣姓鄭,不過這些人大多數是歸順了鄭家後改的姓,鄭彩雖然是名副其實的鄭家人,不過區別就在於鄭彩的祖輩早年和鄭芝龍一夥人分道揚鑣,如今鄭彩也隻能以鄭芝龍侄子的身份待在外門子弟那裏頭,算不上嫡係。
ps:收藏~~推薦~~鍵盤壞了,w按不了,今下午拿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