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東江鎮總兵方掛的很高,迎風飄揚,至少這次接受崇禎的調令入關攻打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表麵功夫還是做得實足的,至少劉複自以為目前為止這已經是他看過的最為衣甲齊全的官兵,戰鬥力就不用說了,若不然自家的東主也不會狼狽的逃回了登州了。
“曹縣人劉複,見過方將軍。”劉複行禮道,本來按理說一介書生麵見總兵這等上官,都要自稱謙稱,但無奈劉澤清和對方顯然是敵非友,故意套近乎那就不在理了,他劉複雖然是被迫給劉澤清賣命,不過這好歹也有為自己打算一二,行為舉止倒也得當。
“我家總兵這次乃是有事相商,今晨聽聞有賊寇聚攏千餘人襲擊將軍大人的紮營,劉大人心中萬分愧疚,實乃他治下不嚴、安撫地方不善之顧,特來向方將軍請罪。”劉複低眉順眼,態度倒是好的嚇人,但劉澤清臨行前讓他代為求情,可沒讓他這麽服軟,若是被劉澤清知道了,怕是劉複的小命也不保了。
劉複這話也反而徹底將劉澤清作業所為都推脫到了不知從哪來得賊寇身上,但也不是推卸個一幹二淨,要不然也不會派人到這來了,更不會說出之後的那句請罪,終究還是服軟,還是無底線的服軟,也就是說,隻要不奪了他劉澤清的姓名和登萊總兵的名頭,其他的什麽條件都可以。
“哼。”還沒等方成說話,一邊站著的趙孟就站出列來道:“方大哥,還莫待什麽廢話,自行殺進去就是,豈能聽著書生胡謅!”
趙孟唱著紅臉,出言恐嚇,自然是本來就商量好的,終歸不能真的就攻進了登州城,到時候別的不說,就是大明把沿海一封,他耽羅府就得吃不了兜著走。
劉複眼看方成有話要說,不禁心裏著急,這若是這方總兵大人真的聽了此言發兵登州,劉澤清可守不住,五千精銳士卒都說敗都敗了,剩下的五千兵丁又都是老弱殘兵,根本不堪一擊,就是倚靠著登州堅城怕也無太大作用,更別提數年之間登州曾被幾次攻破,早已不複當日之堅城一座。
“方將軍,萬莫如此啊,我家大人至少還是朝廷任命的登萊總兵,為總兵大人計,為諸位將軍計,如若那般做,豈不是因小失大?”劉複急忙出聲道,實乃是把柄在對方手上,誰讓劉澤清大半夜的自以為是,結果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現在隻能哀聲求饒了,其他又有何辦法?
“話是這麽說。”有紅臉自然就有白臉,方成略微沉吟了一番,實際上劉複說的話並不無道理,要不然一個劉澤清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別說趙孟,方成第一個出兵拿下了登州城。
可換言之,為大局觀,也因為劉澤清小小的登萊總兵根本不值得方成為之其和大明翻臉,大明對於耽羅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僅僅從目前方成頂著的東江鎮總兵來說,這就是大義,要不然也不會日後女真人入關,還打著為崇禎複仇的名頭。
“方將軍想來應當明白,若是您前去攻下了登州城,劉總兵自然守不住,到時候定然就是朝廷震怒,豈非得不償失?”劉複說得明白,也一樣適用,但卻顯然說的不適當,因為劉複是劉澤清派來的,按理說不管怎麽樣都不該這樣貶低劉澤清,好歹他還是個登萊總兵,大明實權武官裏最高的,有兵有權,說是一方霸主也不會過。
或者說,是劉複看上去不像是給劉澤清來服軟的,而是更像給方成的這個東江鎮考慮的,隻是這看上去聽起來都那麽不倫不類罷了。
“要是就這麽放過了他劉澤清,我不甘心啊。”
方成當然不會就此罷手,雖然也不打算追究不舍,就一個劉澤清,說的難聽點,他還不配自己大動幹戈,而且這次聽從崇禎的調令,也根本不像是表麵上那麽簡單,此行乃是正名的機會,不止止是東江鎮一個名頭而已,而是徹底融入大明,然後才能乘勢而起。
“呼。”聽聞此言,劉複反而心裏鬆了口氣,如此直來直去反倒好,剩下的也就討價還價而已,總歸不會再往大了鬧,他也算是將此事辦的妥當了,回去不至於被劉澤清殺了泄憤。
劉複隻覺得這個東江鎮總兵方成還真區別於一般的武人,這般行為甚至都算不上武人了,哪個武人會賺了還不肯伸手拿的?簡直就是稀奇啊,大明的武將,可從頭到尾都是貪得無厭的!
“劉總兵願出糧一萬石聊表心意。”劉複小心翼翼的道。
劉複說出來都覺得臉紅,實在是劉澤清為了錢財竟然連小命都不要了,竟然就這麽點的糧草,隻夠對方一萬大軍月餘所需,還真真正正的是聊表心意了。
“哼哼,他劉澤清還真大方啊?一萬石就想打發了?”方成冷哼了幾聲,還真起了殺心,什麽叫貪得無厭?劉澤清就是啊,眼看著朝不保夕了,又是自己找的麻煩,竟然就打算出這麽點的代價?比起一開始的五千石打發叫花子,這麽點還真不比打發叫花子好多少!
還沒等劉複多話,方成就把手一揮,道:“算了,回去告訴他劉澤清,讓他安分點,我東江鎮還不差這麽點糧食,一萬石就收下了,此後若再有什麽舉止不對的地方,朝廷來了聖旨也沒什麽用。”
方成前半句話還算好的,聽得劉複麵色一喜,後半段就讓他臉色由喜變壞,其中還有幾許參雜著的懼怕,實在是方成的話實在是唬人,誰讓最後一句是朝廷聖旨都不懼?
劉複哪還以為對方是善人,這才想起來這東江鎮總兵方成在之前那可是海寇!海寇是什麽?反正不是什麽好人,比起那些燒殺搶掠的農民軍還要狠上幾分就是了,剛才竟然還自以為看低了對方,實在是貽笑大方。
劉複摸了一下冷汗,這等煎熬,實在是忍受不住,回去若是有機會跑了最好,劉澤清的麾下是不能待的,這廝早日是個敗亡,這次要不是劉複不想給他劉澤清殉葬,也不會主動出頭攬上怎麽回事。
至於這新近聽說的東江鎮總兵,怕也不是什麽好人,光是這兵丁練得殺氣十足怕就沒少殺人,海寇會殺什麽人?還不都是大明的官軍,要麽就是尋常百姓!
想著想著,劉複的臉上閃過一絲厭惡,這些個武人,通通都是大明的蛀蟲,沒一個是好人。
要是方成知道自己這邊的精兵悍將都能被人這麽誤會,自然是想笑都沒法笑去,這也不知道是誇獎還是什麽了。
總之劉複是帶著方成的回應回了登州城,劉澤清聽聞了之後還心驚膽顫了幾天,他也知道自家拿出手的東西不值得一提,實際上劉澤清並不是那種要錢不要命的人,真要能保得住小命和總兵的名頭,他倒也不介意拿出更多的來。
實在是一開始劉澤清就沒指望劉複的主意能有用,畢竟他也是武人,要是把他擺在對方的位置上,直接發兵攻破登州倒是不至於,好歹他也還是大明的武將,跋扈成那樣就成公開叛亂了,但用兵圍了登州城,然後逼著朝廷下旨安撫罷了對方那是百分之百,倒時候你一介白身,還不是想捏就捏,想扁就扁,武人嘛,就要狠一點,這才是為將之道。
至於劉複的主意,本來在劉澤清看來隻是書生之見,本來就是多一次少一次的舉措,自然不會舍得拿出多大的本錢,因為他劉澤清根本沒指望,反而是當即讓親信帶著十萬兩銀子兵分兩路,一路去南京,一路去京城打通關係,到時候就算對方暴起發難,隻要不是舉起反叛而攻破了登州城,那他這個登萊總兵就能做的高枕無憂。
可沒想到這般行為都成了無用功,看來正像是劉複帶回來的說法,那東江鎮總兵方成根本不打算趁機算賬,雖然劉澤清萬般不甘心自己被如此輕視,但那也是事實,自己這邊五千大軍說沒就沒了,逃回來的連一千人都不到,剩下的要麽被對方擊潰,要麽就死的徹底,剩下的老弱殘兵根本哪裏還能有什麽資格說話?
於是劉澤清安分了,他倒也知道分寸,在得到劉複帶回來的答複後,當即又送去了一萬石的糧草和五萬兩的銀子,糧草不是他不給,而是壓根沒多少,這幾年總兵當了下來銀子是賺了不少,餉銀大多數都被克扣進自己的腰包,要不然也不會有銀子讓人上京打點,但這養兵,餉銀可以不發,但飯不能不給啊,少給歸少給,所以這算上之前的五千石,能夠送來的兩萬五千石已經是劉澤清能拿出來的大部分,自己剩下的也不多了。
等得知送去的東西東江鎮全都收了之後,劉澤清也算是心裏安穩了一大半了,擺在之前雖然那東江鎮答應此次放過他一馬,不過畢竟口說無憑,劉澤清不放心,一萬石的糧草,太少了啊!這就跟花了上百兩銀子,結果買了個隻值幾錢銀子的假貨一樣,你會信花一點代價買來的平安,還是更多的代價?
這就是一人的奇怪心理,多花點也舒服點,至少劉澤清現下是心裏安穩了一大半了,至於剩下的那點不安穩,也完全是因為那東江鎮還沒出了登州的境內,也就是說還在他登萊總兵的治下,保不齊驟起發難也說不定。
所以他劉澤清為了讓自己徹底安穩下來,隻得想法子把這些東江鎮來的大軍給趕出自己的治下,但他不敢親自說啊,更別提武力驅趕了,他自己的五千大軍剛丟了個一幹二淨,所以隻得讓本來打算去京城裏打點的親信從新帶上銀子,想讓朝廷趁早給這些在登萊治下靜等安排的東江鎮總兵方成能被及早調上戰場,到時候他也能把懸在那的半顆心徹底放回去,一舉兩得啊,說不定還能報仇什麽的,那些反賊的戰力可是不弱的,到時候豈不就好事成雙了?
於是劉澤清開始心思活躍了,等他在京城裏打點了一番,果然,到了四月初,京城裏的下令到了,讓方成前往江淮,駐廬州府,直接受南京兵部的管轄。
實際上,如果不是劉澤清的上下打點,朝堂上還真沒人記得這麽一支客軍,雖然早在八年末朝廷下了旨調兵,可這事一直拖著,朝廷上下以為自己這邊是調不動,雖然無可奈何,但也認了,這幾年屢有手握重兵的大將聽調不聽宣,或者上書敷衍,朝廷也都習慣了,所以隻當方成的奏章是托詞,人家壓根不想來,自然就沒再打這個算盤。
而到了九年初,大明上下的形勢已不如去年那般糜爛不堪,甚至跟前幾年比起來形勢都大為好轉,也就更沒人提起調動那支曾在關外殺過建奴的東江鎮兵馬,但這調令也沒收回去,大明隻當你不願來,又不比普通的大明總兵可以管,一紙詔書就能罷了官職,而且,人家是有正當理由的,不來又有什麽辦法?所以這就給放到了一邊。
這才造成了這等糊塗事,那就是方成來了,而且來的還很突然,雖然看上去跟突然這兩字一點都扯不上關係,畢竟朝廷是在去年年底調的兵,你今年三月才來?要真有什麽大戰,豈不是戰機早延誤個精光?人也早死個精光!
不過這畢竟是奉旨來的,雖然奉的是去年的旨,但這一樣是奉旨啊,總不能立馬就給遣返回去,所以管著大明半壁江山的南京兵部沒辦法了,他隻得趕緊的給京城請示,這支客軍怎麽辦?畢竟,現如今這兵事已經不像去年那般糜爛不堪了。
至少從去年八月裏,盧象升總理江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起半年有餘,已經略有起色,先是十一月擊敗反賊中的整齊王,之後整齊王與闖王等賊眾擁兵三十餘萬圍攻洛陽,盧象升以副將李重鎮,雷時聲又敗此賊寇,皆是大破之,到了九年初更是屢次敗農民軍闖王、闖塌王、八大王、搖天動各部,使得反賊勢力大減,徹底退出了江淮地界滁州、廬州等地,朱仙鎮大敗諸家起義軍,逐北五十裏,朱龍橋至關山,積屍填溝委塹,滁水為之不流,可堪一斑。
到了三月,盧象升更是接連將各家起義軍趕回了陝西老家,朝廷原先去年擔心的南京陪都不保自然不可能,反而是形勢比起去年好的太多,所以等南京兵部將東江鎮總兵方成已領兵來援的消息一說,包括崇禎在內的所有人都糾結了。
概是因為現在根本用不了這支客軍,一樣也和南京兵部的考慮,總不能就此遣返了吧?好歹人家是興師動眾的來的,而且聽聞南京兵部送過來的消息,這個大明從來不管不顧的東江鎮的總兵方成可是真的出了萬餘兵馬的,這在大明,實屬難得,畢竟這世道,聽調不聽宣的大將不是一般的多,特別是調他省客兵,更是難上加難!
朝廷糾結了,一時間想不出別的法子怎麽辦?那就先放著唄,反正朝廷事情多,怎麽看都是你一個小小的東江鎮總兵,比起總督山西,兼東南五省軍務的盧象升來說,怎麽都不值一提,而且,如今眼看賊寇被掃清也在旦夕之間,自然是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
滿朝廷大多數都這麽想,所以這事就先拖著,等盧象升剿滅了反賊再說,自有人提議將這隻東江鎮來的兵馬調給盧象升管轄,區別於一開始的洪承疇,雖然後來這決定也延誤了下來,概是因為溫體仁反對,溫體仁不喜歡有人反駁的主意,因為一開始他是要讓這個什麽東江鎮總兵單獨算一路的,也就一萬人,到時候死的也快,沒辦法的事,誰誰讓你上下都打點了,就是不打點他溫體仁,而且,還偏偏曾經得罪過他,好歹一朝首輔,不整你整誰?
於是這事就在南京兵部接連催促,而京城的文武百官包括崇禎在內則互相扯皮,直到劉澤清覺得總有一萬強兵在自己眼皮底下不是個事,隻覺得心裏頭不安穩,這才趕緊讓人帶著銀子入京打點,第一個就給溫體仁送了兩萬兩,剩下的滿朝百官有權有勢的一個不缺,這才讓大明下達了姍姍來遲的調令,也算機緣巧合。
暫駐廬州府,防範流寇反賊,清掃反賊餘眾。
雖然十幾家反賊都被盧象升給擊敗了,一路都按著原路打了回去,可因為沿途農民軍都是潰敗,這也造成了一個後果就是沿途雖然明軍已經打回去了,但還有大量被打散的賊寇呼嘯山林,侵擾地方安寧,所以這才有了這份的調令,暫駐廬州府的意思自然就是在廬州府為主剿滅附近的反賊殘兵,又將這支突然而來的援軍的指揮權給了南京兵部,畢竟南邊離京城太遠,畢竟是不方便,而且,這支又是客軍,客軍這東西,自大明開國起就是個會折騰人的,所以朝廷為了省去麻煩,幹脆就撥給了南京兵部,等著用得上時候再說,用不上了,過陣子再遣返回去就是。
“曹縣人劉複,見過方將軍。”劉複行禮道,本來按理說一介書生麵見總兵這等上官,都要自稱謙稱,但無奈劉澤清和對方顯然是敵非友,故意套近乎那就不在理了,他劉複雖然是被迫給劉澤清賣命,不過這好歹也有為自己打算一二,行為舉止倒也得當。
“我家總兵這次乃是有事相商,今晨聽聞有賊寇聚攏千餘人襲擊將軍大人的紮營,劉大人心中萬分愧疚,實乃他治下不嚴、安撫地方不善之顧,特來向方將軍請罪。”劉複低眉順眼,態度倒是好的嚇人,但劉澤清臨行前讓他代為求情,可沒讓他這麽服軟,若是被劉澤清知道了,怕是劉複的小命也不保了。
劉複這話也反而徹底將劉澤清作業所為都推脫到了不知從哪來得賊寇身上,但也不是推卸個一幹二淨,要不然也不會派人到這來了,更不會說出之後的那句請罪,終究還是服軟,還是無底線的服軟,也就是說,隻要不奪了他劉澤清的姓名和登萊總兵的名頭,其他的什麽條件都可以。
“哼。”還沒等方成說話,一邊站著的趙孟就站出列來道:“方大哥,還莫待什麽廢話,自行殺進去就是,豈能聽著書生胡謅!”
趙孟唱著紅臉,出言恐嚇,自然是本來就商量好的,終歸不能真的就攻進了登州城,到時候別的不說,就是大明把沿海一封,他耽羅府就得吃不了兜著走。
劉複眼看方成有話要說,不禁心裏著急,這若是這方總兵大人真的聽了此言發兵登州,劉澤清可守不住,五千精銳士卒都說敗都敗了,剩下的五千兵丁又都是老弱殘兵,根本不堪一擊,就是倚靠著登州堅城怕也無太大作用,更別提數年之間登州曾被幾次攻破,早已不複當日之堅城一座。
“方將軍,萬莫如此啊,我家大人至少還是朝廷任命的登萊總兵,為總兵大人計,為諸位將軍計,如若那般做,豈不是因小失大?”劉複急忙出聲道,實乃是把柄在對方手上,誰讓劉澤清大半夜的自以為是,結果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現在隻能哀聲求饒了,其他又有何辦法?
“話是這麽說。”有紅臉自然就有白臉,方成略微沉吟了一番,實際上劉複說的話並不無道理,要不然一個劉澤清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別說趙孟,方成第一個出兵拿下了登州城。
可換言之,為大局觀,也因為劉澤清小小的登萊總兵根本不值得方成為之其和大明翻臉,大明對於耽羅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僅僅從目前方成頂著的東江鎮總兵來說,這就是大義,要不然也不會日後女真人入關,還打著為崇禎複仇的名頭。
“方將軍想來應當明白,若是您前去攻下了登州城,劉總兵自然守不住,到時候定然就是朝廷震怒,豈非得不償失?”劉複說得明白,也一樣適用,但卻顯然說的不適當,因為劉複是劉澤清派來的,按理說不管怎麽樣都不該這樣貶低劉澤清,好歹他還是個登萊總兵,大明實權武官裏最高的,有兵有權,說是一方霸主也不會過。
或者說,是劉複看上去不像是給劉澤清來服軟的,而是更像給方成的這個東江鎮考慮的,隻是這看上去聽起來都那麽不倫不類罷了。
“要是就這麽放過了他劉澤清,我不甘心啊。”
方成當然不會就此罷手,雖然也不打算追究不舍,就一個劉澤清,說的難聽點,他還不配自己大動幹戈,而且這次聽從崇禎的調令,也根本不像是表麵上那麽簡單,此行乃是正名的機會,不止止是東江鎮一個名頭而已,而是徹底融入大明,然後才能乘勢而起。
“呼。”聽聞此言,劉複反而心裏鬆了口氣,如此直來直去反倒好,剩下的也就討價還價而已,總歸不會再往大了鬧,他也算是將此事辦的妥當了,回去不至於被劉澤清殺了泄憤。
劉複隻覺得這個東江鎮總兵方成還真區別於一般的武人,這般行為甚至都算不上武人了,哪個武人會賺了還不肯伸手拿的?簡直就是稀奇啊,大明的武將,可從頭到尾都是貪得無厭的!
“劉總兵願出糧一萬石聊表心意。”劉複小心翼翼的道。
劉複說出來都覺得臉紅,實在是劉澤清為了錢財竟然連小命都不要了,竟然就這麽點的糧草,隻夠對方一萬大軍月餘所需,還真真正正的是聊表心意了。
“哼哼,他劉澤清還真大方啊?一萬石就想打發了?”方成冷哼了幾聲,還真起了殺心,什麽叫貪得無厭?劉澤清就是啊,眼看著朝不保夕了,又是自己找的麻煩,竟然就打算出這麽點的代價?比起一開始的五千石打發叫花子,這麽點還真不比打發叫花子好多少!
還沒等劉複多話,方成就把手一揮,道:“算了,回去告訴他劉澤清,讓他安分點,我東江鎮還不差這麽點糧食,一萬石就收下了,此後若再有什麽舉止不對的地方,朝廷來了聖旨也沒什麽用。”
方成前半句話還算好的,聽得劉複麵色一喜,後半段就讓他臉色由喜變壞,其中還有幾許參雜著的懼怕,實在是方成的話實在是唬人,誰讓最後一句是朝廷聖旨都不懼?
劉複哪還以為對方是善人,這才想起來這東江鎮總兵方成在之前那可是海寇!海寇是什麽?反正不是什麽好人,比起那些燒殺搶掠的農民軍還要狠上幾分就是了,剛才竟然還自以為看低了對方,實在是貽笑大方。
劉複摸了一下冷汗,這等煎熬,實在是忍受不住,回去若是有機會跑了最好,劉澤清的麾下是不能待的,這廝早日是個敗亡,這次要不是劉複不想給他劉澤清殉葬,也不會主動出頭攬上怎麽回事。
至於這新近聽說的東江鎮總兵,怕也不是什麽好人,光是這兵丁練得殺氣十足怕就沒少殺人,海寇會殺什麽人?還不都是大明的官軍,要麽就是尋常百姓!
想著想著,劉複的臉上閃過一絲厭惡,這些個武人,通通都是大明的蛀蟲,沒一個是好人。
要是方成知道自己這邊的精兵悍將都能被人這麽誤會,自然是想笑都沒法笑去,這也不知道是誇獎還是什麽了。
總之劉複是帶著方成的回應回了登州城,劉澤清聽聞了之後還心驚膽顫了幾天,他也知道自家拿出手的東西不值得一提,實際上劉澤清並不是那種要錢不要命的人,真要能保得住小命和總兵的名頭,他倒也不介意拿出更多的來。
實在是一開始劉澤清就沒指望劉複的主意能有用,畢竟他也是武人,要是把他擺在對方的位置上,直接發兵攻破登州倒是不至於,好歹他也還是大明的武將,跋扈成那樣就成公開叛亂了,但用兵圍了登州城,然後逼著朝廷下旨安撫罷了對方那是百分之百,倒時候你一介白身,還不是想捏就捏,想扁就扁,武人嘛,就要狠一點,這才是為將之道。
至於劉複的主意,本來在劉澤清看來隻是書生之見,本來就是多一次少一次的舉措,自然不會舍得拿出多大的本錢,因為他劉澤清根本沒指望,反而是當即讓親信帶著十萬兩銀子兵分兩路,一路去南京,一路去京城打通關係,到時候就算對方暴起發難,隻要不是舉起反叛而攻破了登州城,那他這個登萊總兵就能做的高枕無憂。
可沒想到這般行為都成了無用功,看來正像是劉複帶回來的說法,那東江鎮總兵方成根本不打算趁機算賬,雖然劉澤清萬般不甘心自己被如此輕視,但那也是事實,自己這邊五千大軍說沒就沒了,逃回來的連一千人都不到,剩下的要麽被對方擊潰,要麽就死的徹底,剩下的老弱殘兵根本哪裏還能有什麽資格說話?
於是劉澤清安分了,他倒也知道分寸,在得到劉複帶回來的答複後,當即又送去了一萬石的糧草和五萬兩的銀子,糧草不是他不給,而是壓根沒多少,這幾年總兵當了下來銀子是賺了不少,餉銀大多數都被克扣進自己的腰包,要不然也不會有銀子讓人上京打點,但這養兵,餉銀可以不發,但飯不能不給啊,少給歸少給,所以這算上之前的五千石,能夠送來的兩萬五千石已經是劉澤清能拿出來的大部分,自己剩下的也不多了。
等得知送去的東西東江鎮全都收了之後,劉澤清也算是心裏安穩了一大半了,擺在之前雖然那東江鎮答應此次放過他一馬,不過畢竟口說無憑,劉澤清不放心,一萬石的糧草,太少了啊!這就跟花了上百兩銀子,結果買了個隻值幾錢銀子的假貨一樣,你會信花一點代價買來的平安,還是更多的代價?
這就是一人的奇怪心理,多花點也舒服點,至少劉澤清現下是心裏安穩了一大半了,至於剩下的那點不安穩,也完全是因為那東江鎮還沒出了登州的境內,也就是說還在他登萊總兵的治下,保不齊驟起發難也說不定。
所以他劉澤清為了讓自己徹底安穩下來,隻得想法子把這些東江鎮來的大軍給趕出自己的治下,但他不敢親自說啊,更別提武力驅趕了,他自己的五千大軍剛丟了個一幹二淨,所以隻得讓本來打算去京城裏打點的親信從新帶上銀子,想讓朝廷趁早給這些在登萊治下靜等安排的東江鎮總兵方成能被及早調上戰場,到時候他也能把懸在那的半顆心徹底放回去,一舉兩得啊,說不定還能報仇什麽的,那些反賊的戰力可是不弱的,到時候豈不就好事成雙了?
於是劉澤清開始心思活躍了,等他在京城裏打點了一番,果然,到了四月初,京城裏的下令到了,讓方成前往江淮,駐廬州府,直接受南京兵部的管轄。
實際上,如果不是劉澤清的上下打點,朝堂上還真沒人記得這麽一支客軍,雖然早在八年末朝廷下了旨調兵,可這事一直拖著,朝廷上下以為自己這邊是調不動,雖然無可奈何,但也認了,這幾年屢有手握重兵的大將聽調不聽宣,或者上書敷衍,朝廷也都習慣了,所以隻當方成的奏章是托詞,人家壓根不想來,自然就沒再打這個算盤。
而到了九年初,大明上下的形勢已不如去年那般糜爛不堪,甚至跟前幾年比起來形勢都大為好轉,也就更沒人提起調動那支曾在關外殺過建奴的東江鎮兵馬,但這調令也沒收回去,大明隻當你不願來,又不比普通的大明總兵可以管,一紙詔書就能罷了官職,而且,人家是有正當理由的,不來又有什麽辦法?所以這就給放到了一邊。
這才造成了這等糊塗事,那就是方成來了,而且來的還很突然,雖然看上去跟突然這兩字一點都扯不上關係,畢竟朝廷是在去年年底調的兵,你今年三月才來?要真有什麽大戰,豈不是戰機早延誤個精光?人也早死個精光!
不過這畢竟是奉旨來的,雖然奉的是去年的旨,但這一樣是奉旨啊,總不能立馬就給遣返回去,所以管著大明半壁江山的南京兵部沒辦法了,他隻得趕緊的給京城請示,這支客軍怎麽辦?畢竟,現如今這兵事已經不像去年那般糜爛不堪了。
至少從去年八月裏,盧象升總理江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起半年有餘,已經略有起色,先是十一月擊敗反賊中的整齊王,之後整齊王與闖王等賊眾擁兵三十餘萬圍攻洛陽,盧象升以副將李重鎮,雷時聲又敗此賊寇,皆是大破之,到了九年初更是屢次敗農民軍闖王、闖塌王、八大王、搖天動各部,使得反賊勢力大減,徹底退出了江淮地界滁州、廬州等地,朱仙鎮大敗諸家起義軍,逐北五十裏,朱龍橋至關山,積屍填溝委塹,滁水為之不流,可堪一斑。
到了三月,盧象升更是接連將各家起義軍趕回了陝西老家,朝廷原先去年擔心的南京陪都不保自然不可能,反而是形勢比起去年好的太多,所以等南京兵部將東江鎮總兵方成已領兵來援的消息一說,包括崇禎在內的所有人都糾結了。
概是因為現在根本用不了這支客軍,一樣也和南京兵部的考慮,總不能就此遣返了吧?好歹人家是興師動眾的來的,而且聽聞南京兵部送過來的消息,這個大明從來不管不顧的東江鎮的總兵方成可是真的出了萬餘兵馬的,這在大明,實屬難得,畢竟這世道,聽調不聽宣的大將不是一般的多,特別是調他省客兵,更是難上加難!
朝廷糾結了,一時間想不出別的法子怎麽辦?那就先放著唄,反正朝廷事情多,怎麽看都是你一個小小的東江鎮總兵,比起總督山西,兼東南五省軍務的盧象升來說,怎麽都不值一提,而且,如今眼看賊寇被掃清也在旦夕之間,自然是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
滿朝廷大多數都這麽想,所以這事就先拖著,等盧象升剿滅了反賊再說,自有人提議將這隻東江鎮來的兵馬調給盧象升管轄,區別於一開始的洪承疇,雖然後來這決定也延誤了下來,概是因為溫體仁反對,溫體仁不喜歡有人反駁的主意,因為一開始他是要讓這個什麽東江鎮總兵單獨算一路的,也就一萬人,到時候死的也快,沒辦法的事,誰誰讓你上下都打點了,就是不打點他溫體仁,而且,還偏偏曾經得罪過他,好歹一朝首輔,不整你整誰?
於是這事就在南京兵部接連催促,而京城的文武百官包括崇禎在內則互相扯皮,直到劉澤清覺得總有一萬強兵在自己眼皮底下不是個事,隻覺得心裏頭不安穩,這才趕緊讓人帶著銀子入京打點,第一個就給溫體仁送了兩萬兩,剩下的滿朝百官有權有勢的一個不缺,這才讓大明下達了姍姍來遲的調令,也算機緣巧合。
暫駐廬州府,防範流寇反賊,清掃反賊餘眾。
雖然十幾家反賊都被盧象升給擊敗了,一路都按著原路打了回去,可因為沿途農民軍都是潰敗,這也造成了一個後果就是沿途雖然明軍已經打回去了,但還有大量被打散的賊寇呼嘯山林,侵擾地方安寧,所以這才有了這份的調令,暫駐廬州府的意思自然就是在廬州府為主剿滅附近的反賊殘兵,又將這支突然而來的援軍的指揮權給了南京兵部,畢竟南邊離京城太遠,畢竟是不方便,而且,這支又是客軍,客軍這東西,自大明開國起就是個會折騰人的,所以朝廷為了省去麻煩,幹脆就撥給了南京兵部,等著用得上時候再說,用不上了,過陣子再遣返回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