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一直在美國待到2月中旬,才堪堪趕在春節前返回香港。他之前原本希望能與暗中窺視東方集團的那些人達成默契,但對方顯然沒有放棄從他身上咬一口肥肉的打算。
rca台灣分公司的汙染事件,其實很快就被李軒平息了下來。因為美國的媒體很難繼續得到,能吸引人眼球的事件爆料。之前為他們提供了絕大部分火力的尼克森先生,已經被司法部門以涉嫌海外受賄的罪名進行調查。
更何況從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美國民眾們,很難對發生在外國的汙染事件有很高的興趣。因此媒體們也就沒有繼續炒作這一事件的必要,但李軒的危機並沒有過去。
就在1985年元旦的第二天,《紐約時報》突然發表了一篇社論,《中國首富的新身份——紅色中國的議員?》!李軒去年被增補的全國政協委員的事情,終於被美國媒體用做攻擊他的把柄。
《紐約郵報》和《紐約時報》雖然隻有一字之差,但兩者的影響力卻是天差地別。《紐約郵報》自從在1976年被澳洲報業巨頭默多克收入囊中之後,就一改原先的嚴肅風格,迅速淪落為一份以各種爭議、緋聞,甚至胡編亂造的虛假新聞,來博頭條的路邊小報。
相比之下《紐約時報》的影響力和公信力,明顯要高出一截。李軒去年新擔任的全國政協委員職位,被社論的作者類比為美國的國會議員。整篇文章中更是多處影射了,李軒可能與中-國政府間存在某些不為人知的緊密聯係。文章就差直接點明,他是中-國政府派來打入美國內部來的一位代理人!
別看中美關係最近這幾年不斷趨於緩和,似乎進入了有史以來最友善的一段蜜月期。但那是雙方基於共同對抗紅色蘇聯的需要,其實美國國內的反-華勢力從未消失。隻不過某些激烈的反對聲音被暫時壓製了下來而已。
但現在,一個紅色中國的高級官員,揮舞著大把的美元。來美國興風作浪。許多極端保守派似乎一下子找到了靶子,不由自主的把矛頭直指李軒和東方集團。
《紐約時報》的社論素來以自-由開放而著稱。但李軒卻已經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陰謀味道。1月3號,是美國國會新一屆議員們,正式宣誓就職的日子。而之後的1月4號,是國會休會期結束後,正式恢複運轉的第一天,一般不會有什麽重大的議題。
1月4號剛好是星期五,所以國會一直會等到下一個星期一,也就是1月7號。才逐漸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新上任的田納西州資淺參議員,艾伯特.戈爾先生,第一個向議會提出,希望能由參議院科技委員會和眾議院科技委員會,組成臨時的聯席委員會,對東方集團去年並購rca公司的行動,以及它在在北美的運營情況,舉行專門的調查聽證會!
美國的參、眾兩院除了召開全體大會討論、表決各種重要的事項之外,內部還設有多個常設委員會,來負責各種專門的事務。比如科技委員會。就是參議院的16個常設委員會之一,主要負責處理國會內關於科技類的大部分議案。
艾伯特.戈爾今年雖然隻有36歲,卻是民主黨冉冉升起的一顆政治新星。他早在1976年就第一次代表田納西州當選為聯邦眾議員。之後更是連任了四屆。在去年的大選中,戈爾又轉而向聯邦參議員的位置發起挑戰。
美國眾議院的議員席位有400多人,每屆任職隻有2年。而參議院席位隻有100人,每個州兩名,任期長達6年。所以參議員的政治影響力和競選難度,遠比眾議員要高許多。
而裏根在1980年入主白宮後,推出的一係列改革政策,讓美國進入了一段難得的經濟繁榮期。這直接導致了共和黨在去年的大選,選情一路看漲!裏根本人在總統兩人競選中。以50個州中贏了49個,這一有史以來最懸殊的差距輕鬆獲勝。共和黨也沾了裏根總統的光。一舉以55席比45席,從民主黨手中奪取了參議院的多數席位。
相比於競選前。民主黨一口氣在參議院中丟掉了8個席位。但即使在這種極為不利的選情下,首次參加參議員競選的戈爾,卻以60%的得票率穩穩的擊敗共和黨的候選人,為民主黨搶的一個參議員席位。
美國參議院總共隻有100名議員,但內部卻有多達16個常設委員會。每個委員會內少則有4、5個委員,多著有7、8個甚至十幾個委員,所以每位參議員至少會加入一個常設委員會任職。
而能夠加入哪些委員會,其實也可以反映出一位議員在議會中的影響力。比如外交委員會、財政委員會、司法委員會,這些都是參議院內最重要的常設委員會之一。
而相較之下,參議院的科技委員會雖然沒有那麽位高權重,但也絕不是清水衙門。戈爾之前在眾議院擔任議員時,已經是眾議院科技委員會的主席。所以他一到參議院任職,就立刻被邀請加入參議院的科技委員會擔任委員。
李軒已經敏銳的感覺到了風向的變化,他雖然花重金在美國建立起了一張政治保護網。但李軒畢竟是一個外來人,相比於經營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本土勢力,還力有不逮。
既然對方準備對東方集團露出獠牙,肯定是已經有了充足的準備。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這樣反而能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從而迅速獲得主動權。
而這位戈爾議員,正是李軒提前預留下的後手!他與這位未來的副總統閣下第一次見麵,正是在兩年前紐約的一次社交宴會上。當時李軒挾著abc-3電腦大敗pc機之勢,來紐約與ibm公司進行和解。
戈爾這次競選國會參議員,李軒正是他背後最大的金主之一!由負責科技事項的科技委員會,來對東方集團展開調查聽證會。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戈爾才剛剛當選參議員,他在參議院內還根本沒有任何資曆。所以他非常巧妙地提出,由參眾兩院的科技委員會組成臨時的聯席委員會。來負責這次調查事件。因為剛剛上任的新一屆眾議院科技委員會主席,正是幾年前由他親自邀請成為眾議院科技委員會的委員。隨後又被他提拔為科技委員會副主席。
這次戈爾轉而去競選參議員,因此對方成功連任了聯邦眾議員隻後,順理成章的按照慣例晉升為眾議院科技委員會的主席。兩院聯席後,戈爾可以借助自己對眾議院那邊的影響力,來提高自己在整個調查聽證會中的話語權!
在戈爾向議會提交議案的第一時間,李軒也非常適時的接受了,《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的聯合專訪。他在與記者交談時表示,東方集團作為一家外國企業。總要忍受一些惡意眼光的歧視和汙蔑。但東方集團願意無條件的配合國會的調查,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李軒又借助眾議院奧尼爾議長,以及愛德華.肯尼迪參議員、老布什副總統等兩黨內有影響力的人物,去積極的斡旋。於是參、眾兩院很快就分別通過了組成聯席委員會,一起對東方集團展開調查聽證會的提議!
而調查這一案件的負責人,正是新任參議院戈爾先生。從1月2號《紐約時報》突然發表社論,把矛頭轉向李軒,到參、眾兩院決定組成聯席科技委員會,到國會同意對東方集團舉行聽證會。整個過程前後不過十天的時間。
可以說對方還沒來得及放大招,李軒已經做出了完美的防禦。其實除了科技委員會之外,參眾兩院的情報委員會也同樣有資格來調查東方集團。但情報委員會的水可比科技委員會要深得多。如果由它們來負責介入,李軒很可能就會完全失去對局勢的把控權。
而不像現在,負責調查的戈爾同誌,根本就是和李軒穿一條褲子。最後得出的結論時,東方集團自然是一個不但為美國提供了大量納稅,還為美國解決了大量就業的好公司。
作為東方集團的創始人兼老板,李軒親自去國會山出席了第一場聽證會。而這次聽證會結束後,李軒相信自己至少在三五年之內,無須擔心國會方麵的壓力。
畢竟全麵調查像東方集團這樣的大公司。可是一件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物力的事情。光是東方集團向調查委員會提供的各種文件,就多達幾十萬頁。整個過程短則三五個月。長則可能拖個一兩年!
因為如果這邊剛調查完東方集團,那邊又有人提議重新調查一次。這肯定非得被選民們噴死不可!因為這根本就是在浪費納稅人的稅款。難道國會就不能幹一些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嗎?
和另一個時空中,華為、中海-油等這些被陰了的國內企業不同,李軒不但在國會山內爭取到了足夠的主動權,還有一家全美收視份額第一的廣播公司來為自己洗地!
比如全國政-協委員,在中國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職務,與美國的國會議員有何區別?如果李軒不是nbc電視台的老板,自然不可能登上nbc的早間王牌訪談節目《與媒體見麵》,來親口向美國觀眾解釋!
在國會的調查聽證會進入正軌後,李軒重新從華盛頓飛回紐約。在完成了最後一次課程之後,他提前三個月修完全部學分,順利從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獲得emba學位。
之後,李軒和請假的妹妹一起,乘坐私人飛機返回香港過春節。他這次在美國待了三個多月,可以說是除了上次收購rca公司之外,在美國時間待的最久的一次。
美國媒體一直標榜自己的國家,是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既然這樣就不應該,對外來的企業進行歧視!配合著國會的調查,東方集團也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被排擠、被迫害的弱者形象。
相信這次風波過後,東方集團會進一步融入美國經濟。東方集團現在展現出了足夠的反抗能力,其他人在占不到太多便宜之後,自然隻能慢慢默認它的地位。
就像後來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當初索尼剛剛收購時,整個美國過一片嘩然,直接引發了整個社會巨大的抵製浪潮。但索尼一直頑強的堅持了下去,在李軒重生前,索尼影業已經完全被好萊塢和美國娛樂業所接納,成為新的六大電影公司之一。
李軒和東方集團現在的境遇,可比幾年後的索尼要好得多,至少他沒有引起普通民眾的反感。相反無論是東方遊戲還是艾康電腦,這些品牌在美國民眾當中,都已經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當然,李軒也不是沒有做出一些妥協,比如nbc廣播公司的ipo行動,最終交由摩根.史丹利投行來負責。而對傳媒產業興趣濃厚的ge公司ceo傑克.韋爾奇,最後決定出資25億美元現金,從李軒手中收購nbc廣播公司的40%股權。
而未來完成ipo之後,李軒持有的nbc廣播公司股權,將被進一步稀釋到45%,放棄了絕對控股地位。而稀釋後依舊持有30%股權的ge公司,也將成為nbc廣播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這一次有rca汙染事件引發的危機中,nbc公司名義上秉持公正的中立立場,但實際上一直作為李軒扭轉不利輿論的重要武器。nbc公司這樣一家全美最大的廣播公司,卻掌握在外國資本手中,這原本就一直讓某些人感到不安。
而這次事件更是讓這些人有了進一步擔憂的理由,所以李軒幹脆借機邀請ge公司入局。這樣不但可以重塑nbc公司的中立形象,還能讓他收獲一筆25億美元的現金。
有了這筆現金收入,李軒之前收購rca公司,而向銀團借貸的幾十億美元貸款,就可以抹平大半,可以更加從容的應對各種挑戰!(未完待續)
ps:ps:最近幾章美國政治可能太多,大家似乎都不喜歡看!那就直接結束掉好了!
rca台灣分公司的汙染事件,其實很快就被李軒平息了下來。因為美國的媒體很難繼續得到,能吸引人眼球的事件爆料。之前為他們提供了絕大部分火力的尼克森先生,已經被司法部門以涉嫌海外受賄的罪名進行調查。
更何況從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美國民眾們,很難對發生在外國的汙染事件有很高的興趣。因此媒體們也就沒有繼續炒作這一事件的必要,但李軒的危機並沒有過去。
就在1985年元旦的第二天,《紐約時報》突然發表了一篇社論,《中國首富的新身份——紅色中國的議員?》!李軒去年被增補的全國政協委員的事情,終於被美國媒體用做攻擊他的把柄。
《紐約郵報》和《紐約時報》雖然隻有一字之差,但兩者的影響力卻是天差地別。《紐約郵報》自從在1976年被澳洲報業巨頭默多克收入囊中之後,就一改原先的嚴肅風格,迅速淪落為一份以各種爭議、緋聞,甚至胡編亂造的虛假新聞,來博頭條的路邊小報。
相比之下《紐約時報》的影響力和公信力,明顯要高出一截。李軒去年新擔任的全國政協委員職位,被社論的作者類比為美國的國會議員。整篇文章中更是多處影射了,李軒可能與中-國政府間存在某些不為人知的緊密聯係。文章就差直接點明,他是中-國政府派來打入美國內部來的一位代理人!
別看中美關係最近這幾年不斷趨於緩和,似乎進入了有史以來最友善的一段蜜月期。但那是雙方基於共同對抗紅色蘇聯的需要,其實美國國內的反-華勢力從未消失。隻不過某些激烈的反對聲音被暫時壓製了下來而已。
但現在,一個紅色中國的高級官員,揮舞著大把的美元。來美國興風作浪。許多極端保守派似乎一下子找到了靶子,不由自主的把矛頭直指李軒和東方集團。
《紐約時報》的社論素來以自-由開放而著稱。但李軒卻已經聞到了一股濃濃的陰謀味道。1月3號,是美國國會新一屆議員們,正式宣誓就職的日子。而之後的1月4號,是國會休會期結束後,正式恢複運轉的第一天,一般不會有什麽重大的議題。
1月4號剛好是星期五,所以國會一直會等到下一個星期一,也就是1月7號。才逐漸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新上任的田納西州資淺參議員,艾伯特.戈爾先生,第一個向議會提出,希望能由參議院科技委員會和眾議院科技委員會,組成臨時的聯席委員會,對東方集團去年並購rca公司的行動,以及它在在北美的運營情況,舉行專門的調查聽證會!
美國的參、眾兩院除了召開全體大會討論、表決各種重要的事項之外,內部還設有多個常設委員會,來負責各種專門的事務。比如科技委員會。就是參議院的16個常設委員會之一,主要負責處理國會內關於科技類的大部分議案。
艾伯特.戈爾今年雖然隻有36歲,卻是民主黨冉冉升起的一顆政治新星。他早在1976年就第一次代表田納西州當選為聯邦眾議員。之後更是連任了四屆。在去年的大選中,戈爾又轉而向聯邦參議員的位置發起挑戰。
美國眾議院的議員席位有400多人,每屆任職隻有2年。而參議院席位隻有100人,每個州兩名,任期長達6年。所以參議員的政治影響力和競選難度,遠比眾議員要高許多。
而裏根在1980年入主白宮後,推出的一係列改革政策,讓美國進入了一段難得的經濟繁榮期。這直接導致了共和黨在去年的大選,選情一路看漲!裏根本人在總統兩人競選中。以50個州中贏了49個,這一有史以來最懸殊的差距輕鬆獲勝。共和黨也沾了裏根總統的光。一舉以55席比45席,從民主黨手中奪取了參議院的多數席位。
相比於競選前。民主黨一口氣在參議院中丟掉了8個席位。但即使在這種極為不利的選情下,首次參加參議員競選的戈爾,卻以60%的得票率穩穩的擊敗共和黨的候選人,為民主黨搶的一個參議員席位。
美國參議院總共隻有100名議員,但內部卻有多達16個常設委員會。每個委員會內少則有4、5個委員,多著有7、8個甚至十幾個委員,所以每位參議員至少會加入一個常設委員會任職。
而能夠加入哪些委員會,其實也可以反映出一位議員在議會中的影響力。比如外交委員會、財政委員會、司法委員會,這些都是參議院內最重要的常設委員會之一。
而相較之下,參議院的科技委員會雖然沒有那麽位高權重,但也絕不是清水衙門。戈爾之前在眾議院擔任議員時,已經是眾議院科技委員會的主席。所以他一到參議院任職,就立刻被邀請加入參議院的科技委員會擔任委員。
李軒已經敏銳的感覺到了風向的變化,他雖然花重金在美國建立起了一張政治保護網。但李軒畢竟是一個外來人,相比於經營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本土勢力,還力有不逮。
既然對方準備對東方集團露出獠牙,肯定是已經有了充足的準備。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這樣反而能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從而迅速獲得主動權。
而這位戈爾議員,正是李軒提前預留下的後手!他與這位未來的副總統閣下第一次見麵,正是在兩年前紐約的一次社交宴會上。當時李軒挾著abc-3電腦大敗pc機之勢,來紐約與ibm公司進行和解。
戈爾這次競選國會參議員,李軒正是他背後最大的金主之一!由負責科技事項的科技委員會,來對東方集團展開調查聽證會。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戈爾才剛剛當選參議員,他在參議院內還根本沒有任何資曆。所以他非常巧妙地提出,由參眾兩院的科技委員會組成臨時的聯席委員會。來負責這次調查事件。因為剛剛上任的新一屆眾議院科技委員會主席,正是幾年前由他親自邀請成為眾議院科技委員會的委員。隨後又被他提拔為科技委員會副主席。
這次戈爾轉而去競選參議員,因此對方成功連任了聯邦眾議員隻後,順理成章的按照慣例晉升為眾議院科技委員會的主席。兩院聯席後,戈爾可以借助自己對眾議院那邊的影響力,來提高自己在整個調查聽證會中的話語權!
在戈爾向議會提交議案的第一時間,李軒也非常適時的接受了,《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的聯合專訪。他在與記者交談時表示,東方集團作為一家外國企業。總要忍受一些惡意眼光的歧視和汙蔑。但東方集團願意無條件的配合國會的調查,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李軒又借助眾議院奧尼爾議長,以及愛德華.肯尼迪參議員、老布什副總統等兩黨內有影響力的人物,去積極的斡旋。於是參、眾兩院很快就分別通過了組成聯席委員會,一起對東方集團展開調查聽證會的提議!
而調查這一案件的負責人,正是新任參議院戈爾先生。從1月2號《紐約時報》突然發表社論,把矛頭轉向李軒,到參、眾兩院決定組成聯席科技委員會,到國會同意對東方集團舉行聽證會。整個過程前後不過十天的時間。
可以說對方還沒來得及放大招,李軒已經做出了完美的防禦。其實除了科技委員會之外,參眾兩院的情報委員會也同樣有資格來調查東方集團。但情報委員會的水可比科技委員會要深得多。如果由它們來負責介入,李軒很可能就會完全失去對局勢的把控權。
而不像現在,負責調查的戈爾同誌,根本就是和李軒穿一條褲子。最後得出的結論時,東方集團自然是一個不但為美國提供了大量納稅,還為美國解決了大量就業的好公司。
作為東方集團的創始人兼老板,李軒親自去國會山出席了第一場聽證會。而這次聽證會結束後,李軒相信自己至少在三五年之內,無須擔心國會方麵的壓力。
畢竟全麵調查像東方集團這樣的大公司。可是一件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物力的事情。光是東方集團向調查委員會提供的各種文件,就多達幾十萬頁。整個過程短則三五個月。長則可能拖個一兩年!
因為如果這邊剛調查完東方集團,那邊又有人提議重新調查一次。這肯定非得被選民們噴死不可!因為這根本就是在浪費納稅人的稅款。難道國會就不能幹一些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嗎?
和另一個時空中,華為、中海-油等這些被陰了的國內企業不同,李軒不但在國會山內爭取到了足夠的主動權,還有一家全美收視份額第一的廣播公司來為自己洗地!
比如全國政-協委員,在中國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職務,與美國的國會議員有何區別?如果李軒不是nbc電視台的老板,自然不可能登上nbc的早間王牌訪談節目《與媒體見麵》,來親口向美國觀眾解釋!
在國會的調查聽證會進入正軌後,李軒重新從華盛頓飛回紐約。在完成了最後一次課程之後,他提前三個月修完全部學分,順利從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獲得emba學位。
之後,李軒和請假的妹妹一起,乘坐私人飛機返回香港過春節。他這次在美國待了三個多月,可以說是除了上次收購rca公司之外,在美國時間待的最久的一次。
美國媒體一直標榜自己的國家,是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既然這樣就不應該,對外來的企業進行歧視!配合著國會的調查,東方集團也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被排擠、被迫害的弱者形象。
相信這次風波過後,東方集團會進一步融入美國經濟。東方集團現在展現出了足夠的反抗能力,其他人在占不到太多便宜之後,自然隻能慢慢默認它的地位。
就像後來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當初索尼剛剛收購時,整個美國過一片嘩然,直接引發了整個社會巨大的抵製浪潮。但索尼一直頑強的堅持了下去,在李軒重生前,索尼影業已經完全被好萊塢和美國娛樂業所接納,成為新的六大電影公司之一。
李軒和東方集團現在的境遇,可比幾年後的索尼要好得多,至少他沒有引起普通民眾的反感。相反無論是東方遊戲還是艾康電腦,這些品牌在美國民眾當中,都已經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當然,李軒也不是沒有做出一些妥協,比如nbc廣播公司的ipo行動,最終交由摩根.史丹利投行來負責。而對傳媒產業興趣濃厚的ge公司ceo傑克.韋爾奇,最後決定出資25億美元現金,從李軒手中收購nbc廣播公司的40%股權。
而未來完成ipo之後,李軒持有的nbc廣播公司股權,將被進一步稀釋到45%,放棄了絕對控股地位。而稀釋後依舊持有30%股權的ge公司,也將成為nbc廣播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這一次有rca汙染事件引發的危機中,nbc公司名義上秉持公正的中立立場,但實際上一直作為李軒扭轉不利輿論的重要武器。nbc公司這樣一家全美最大的廣播公司,卻掌握在外國資本手中,這原本就一直讓某些人感到不安。
而這次事件更是讓這些人有了進一步擔憂的理由,所以李軒幹脆借機邀請ge公司入局。這樣不但可以重塑nbc公司的中立形象,還能讓他收獲一筆25億美元的現金。
有了這筆現金收入,李軒之前收購rca公司,而向銀團借貸的幾十億美元貸款,就可以抹平大半,可以更加從容的應對各種挑戰!(未完待續)
ps:ps:最近幾章美國政治可能太多,大家似乎都不喜歡看!那就直接結束掉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