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皇後大道中1號,由著名建築師諾曼·福斯特設計的第四代香港匯豐總行大廈,就矗立在中環最繁華的核心地段!這棟180米高,擁有46層樓麵的大廈,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最昂貴的建築之一,總耗資高達10億美元。
匯豐銀行的這座總行大廈,並不是全港第一高樓,但其建築風格卻別具一格!它並未采用傳統建築的逐層澆築手法,而是采用預製件結構。如有需要,匯豐銀行在短時間內就能把整棟大廈全部分塊拆裝,運到其他地方去重新組裝成摩天大廈!
用之前香港某份報紙諷刺匯豐銀行的話來說,與錢打交道的人果然懂得精打細算。匯豐將來想要拋棄香港時,連一磚片瓦都無需留下,堪稱“走資”的最高境界!
在輿論的渲染下,本該展現匯豐銀行雄厚資金實力的總行大樓,反而變成了匯豐無意紮根香港的最有力證據。一家都不願意繼續留下來的銀行,又談何去贏得香港本地用戶持久的信任?
原本匯豐還可以依靠自身在香港金融領域無可置疑的硬實力,來挽回本地客戶的動搖的信心。但隨著佳華銀行的迅速崛起,匯豐在香港說一不二的地位也開始搖搖欲墜!
浦偉士坐在自己寬敞明亮的大班辦公室中,玻璃幕牆外遠處維多利亞港美麗的海景一覽無餘,但此刻的他卻皺著眉頭,根本無暇欣賞窗外的風景!
就在剛剛不久前,港股市場再次傳來一條爆炸性的消息,佳華銀行與香港渣打銀行正式開始合並談判!
眾所周時,佳華和香港渣打的控股股東,都是世界首富“財神李”。這兩家銀行也早就結成了緊密聯盟,好得就像穿同一條褲子似的,給匯豐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但他們畢竟是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各自小股東的利益訴求不可能完全一致,這也導致了兩家銀行不可能形成最大的合力!現在,這兩家銀行終於準備合並!
而合並後的新銀行,無論在存貸款總額,還是自有資產總額上,都將超過匯豐銀行,成為香港銀行業新的執牛耳者!
對手在香港不斷壯大,而匯豐銀行自身卻在香港逐步收縮,這對浦偉士來說絕不是一個好消息!沒錯,部分香港媒體扣在匯豐頭上的“走資”帽子,並不是空穴來風!實際上,匯豐近年來一直在按照既定步驟,慢慢把發展重心逐步從香港轉移開!
比如匯豐在1980年入股美國海豐銀行後,又在1987年進一步將其吞並為全資附屬子公司。而即使在1981年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失敗之後,匯豐對於收購英國本土大型銀行的興趣也從未減弱,並終於在1987年入股米特蘭銀行。
而根據匯豐董事會最新通過的決議,匯豐將會在集團的基礎上新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在集團總部不搬遷的情況下,直接讓新成立的控股公司返回英國本土注冊。
然後再把匯豐集團置於新的控股公司名下,再通過發行新股、海外上市等操作手段,用更加溫和的方式,實現匯豐集團整體的資產轉移。按照原先的計劃,這一整套重組方案,將在下個月正式對外公布並開始實施!
匯豐董事會的想法是,通過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在不引起外界巨大震動的情況下,分步驟實施撤退。但現在有佳華和香港渣打的合並在前,匯豐如果再按原計劃行動,很容易讓香港輿論把兩件事放在一起比較。
而這勢必會徹底引爆香港社會對匯豐的負麵輿論,從而對集團在本港後續的發展造成難於估量的嚴重打擊!對於浦偉士來說,他對集團董事會的決議是持保留意見的,別看香港隻是彈丸之地,卻是整個匯豐集團最重要的盈利來源。
匯豐銀行不但不準備進一步穩固自己的基本盤,反而不斷從香港抽身,用香港地區的盈利為集團全球化布局輸血。這也是佳華等競爭對手,能迅速追上匯豐的重要原因之一。
隻可惜浦偉士雖然是匯豐銀行的主席,卻無法扭轉公司大部分股東德意誌。在他們看來,隻要能規避香港“九七回歸”所帶來的巨大政治風險,即使付出一部分短期經濟損失也是值得的!
隻可惜匯豐現在喪失掉的,根本就是一部分短期利益那麽簡單。它正在丟掉未來邁向更高成功的巨大機遇!
浦偉士的前任沈弼,被公認是匯豐銀行一百多年來,最優秀的管理者之一。沈弼之所以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完全在於他通過對以包俞剛、李嘉城等為代表的香港新興華人企業家的大力支持,成功在香港戰後崛起中收割了巨大的經濟紅利,從而帶領匯豐集團走上了一個新的發展高峰!
但等到浦偉士坐上匯豐的大班椅時,香港的經濟基本盤再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東方集團為代表的香港電子產業迅速崛起,成了香港經濟新的資助和引擎!
但匯豐銀行在香港這場短促而有深刻的產業變革中,卻若有若無的被排斥在了邊緣地位。於是匯豐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佳華銀行從一家不起眼的華資小銀行,在不到十年時間內就搖身一變,成了自己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浦偉士不是沒想過,讓匯豐也從香港興旺的電子產業中分一杯羹。為此他在當初李軒收購置地公司的行動中,在背後狠狠捅了怡和集團一刀。當時匯豐銀行是置地公司最大的債權銀行,其與整個怡和集團也保持了密切的合作關係。
但就在李軒強行收購置地公司時,匯豐銀行卻選擇中立旁觀,並不願意為怡和的反收購提供資金支持。這也直接導致了怡和洋行幾乎沒有抵抗,就被李軒奪去了地質公司這一全港最優質地產公司的控製權。
正是通過犧牲怡和集團的利益,浦偉士從李軒口中得到了一個承諾。東方集團不會對匯豐銀行進軍香港電子業,而故意製造障礙。
雖然李軒這幾年算得上是信守承諾,但匯豐銀行在香港電子產業的影響力,不但沒有追趕上佳華銀行,反而有進一步被拉開差距的趨勢!
匯豐銀行的這座總行大廈,並不是全港第一高樓,但其建築風格卻別具一格!它並未采用傳統建築的逐層澆築手法,而是采用預製件結構。如有需要,匯豐銀行在短時間內就能把整棟大廈全部分塊拆裝,運到其他地方去重新組裝成摩天大廈!
用之前香港某份報紙諷刺匯豐銀行的話來說,與錢打交道的人果然懂得精打細算。匯豐將來想要拋棄香港時,連一磚片瓦都無需留下,堪稱“走資”的最高境界!
在輿論的渲染下,本該展現匯豐銀行雄厚資金實力的總行大樓,反而變成了匯豐無意紮根香港的最有力證據。一家都不願意繼續留下來的銀行,又談何去贏得香港本地用戶持久的信任?
原本匯豐還可以依靠自身在香港金融領域無可置疑的硬實力,來挽回本地客戶的動搖的信心。但隨著佳華銀行的迅速崛起,匯豐在香港說一不二的地位也開始搖搖欲墜!
浦偉士坐在自己寬敞明亮的大班辦公室中,玻璃幕牆外遠處維多利亞港美麗的海景一覽無餘,但此刻的他卻皺著眉頭,根本無暇欣賞窗外的風景!
就在剛剛不久前,港股市場再次傳來一條爆炸性的消息,佳華銀行與香港渣打銀行正式開始合並談判!
眾所周時,佳華和香港渣打的控股股東,都是世界首富“財神李”。這兩家銀行也早就結成了緊密聯盟,好得就像穿同一條褲子似的,給匯豐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但他們畢竟是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各自小股東的利益訴求不可能完全一致,這也導致了兩家銀行不可能形成最大的合力!現在,這兩家銀行終於準備合並!
而合並後的新銀行,無論在存貸款總額,還是自有資產總額上,都將超過匯豐銀行,成為香港銀行業新的執牛耳者!
對手在香港不斷壯大,而匯豐銀行自身卻在香港逐步收縮,這對浦偉士來說絕不是一個好消息!沒錯,部分香港媒體扣在匯豐頭上的“走資”帽子,並不是空穴來風!實際上,匯豐近年來一直在按照既定步驟,慢慢把發展重心逐步從香港轉移開!
比如匯豐在1980年入股美國海豐銀行後,又在1987年進一步將其吞並為全資附屬子公司。而即使在1981年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失敗之後,匯豐對於收購英國本土大型銀行的興趣也從未減弱,並終於在1987年入股米特蘭銀行。
而根據匯豐董事會最新通過的決議,匯豐將會在集團的基礎上新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在集團總部不搬遷的情況下,直接讓新成立的控股公司返回英國本土注冊。
然後再把匯豐集團置於新的控股公司名下,再通過發行新股、海外上市等操作手段,用更加溫和的方式,實現匯豐集團整體的資產轉移。按照原先的計劃,這一整套重組方案,將在下個月正式對外公布並開始實施!
匯豐董事會的想法是,通過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在不引起外界巨大震動的情況下,分步驟實施撤退。但現在有佳華和香港渣打的合並在前,匯豐如果再按原計劃行動,很容易讓香港輿論把兩件事放在一起比較。
而這勢必會徹底引爆香港社會對匯豐的負麵輿論,從而對集團在本港後續的發展造成難於估量的嚴重打擊!對於浦偉士來說,他對集團董事會的決議是持保留意見的,別看香港隻是彈丸之地,卻是整個匯豐集團最重要的盈利來源。
匯豐銀行不但不準備進一步穩固自己的基本盤,反而不斷從香港抽身,用香港地區的盈利為集團全球化布局輸血。這也是佳華等競爭對手,能迅速追上匯豐的重要原因之一。
隻可惜浦偉士雖然是匯豐銀行的主席,卻無法扭轉公司大部分股東德意誌。在他們看來,隻要能規避香港“九七回歸”所帶來的巨大政治風險,即使付出一部分短期經濟損失也是值得的!
隻可惜匯豐現在喪失掉的,根本就是一部分短期利益那麽簡單。它正在丟掉未來邁向更高成功的巨大機遇!
浦偉士的前任沈弼,被公認是匯豐銀行一百多年來,最優秀的管理者之一。沈弼之所以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完全在於他通過對以包俞剛、李嘉城等為代表的香港新興華人企業家的大力支持,成功在香港戰後崛起中收割了巨大的經濟紅利,從而帶領匯豐集團走上了一個新的發展高峰!
但等到浦偉士坐上匯豐的大班椅時,香港的經濟基本盤再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東方集團為代表的香港電子產業迅速崛起,成了香港經濟新的資助和引擎!
但匯豐銀行在香港這場短促而有深刻的產業變革中,卻若有若無的被排斥在了邊緣地位。於是匯豐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佳華銀行從一家不起眼的華資小銀行,在不到十年時間內就搖身一變,成了自己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浦偉士不是沒想過,讓匯豐也從香港興旺的電子產業中分一杯羹。為此他在當初李軒收購置地公司的行動中,在背後狠狠捅了怡和集團一刀。當時匯豐銀行是置地公司最大的債權銀行,其與整個怡和集團也保持了密切的合作關係。
但就在李軒強行收購置地公司時,匯豐銀行卻選擇中立旁觀,並不願意為怡和的反收購提供資金支持。這也直接導致了怡和洋行幾乎沒有抵抗,就被李軒奪去了地質公司這一全港最優質地產公司的控製權。
正是通過犧牲怡和集團的利益,浦偉士從李軒口中得到了一個承諾。東方集團不會對匯豐銀行進軍香港電子業,而故意製造障礙。
雖然李軒這幾年算得上是信守承諾,但匯豐銀行在香港電子產業的影響力,不但沒有追趕上佳華銀行,反而有進一步被拉開差距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