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中英雙方經過兩年多的角力之後,最終發布聯合聲明,決定於1997年7月1號由中方收回香港主權。
在曹光標看來,隨著英國在香港統治的落幕,國泰航空作為英資財閥太古集團的核心企業,肯定會在九七後遭到排擠,他可以趁此機會成立一家航空公司來搶班奪權。
於是在曹光標的積極鼓動和策劃下,港龍航空在1985年7月正式成立。從港龍航空的股東構成中,就可以看出曹光標的算盤打得非常響。
港龍航空從成立之初,就大力鼓吹振興民族航空業。曹光標不但拉來了全港三十位有頭有臉的華商共襄盛舉,還邀請了中銀香港、招商局等在港中資企業入局。
他原本的想法是用“政治牌”來和英國人周旋,結果這個謀劃非但沒有成功,反而弄巧成拙,引來了港英當局的激烈反擊。
在港龍航空正式成立還不到一個星期,港府民航處就突然頒布了航空補充條例。新條例中規定:凡以香港為基地的航空公司,在與外國民航機構商議空運服務之前,事先須取得民航處的許可。
港龍航空原本已經租好一架波音737客機,同時還提前與中國-民航商妥了包機事宜,隻差向香港民航處申請好航線後就能開張營業。
但港府民航處的針對性補丁,直接打亂了曹光標和港龍航空既定安排。之後,港府民航處又接連否決了港龍航空關於開通香港到北-京、香港到上-海兩條包機航線的申請。
而且因為曹光標一開始就大打政治牌,港英當局還開始拿中英航空協定來進行反擊。他們認為中方不但通過國內的航空公司獨享了自身的權益,還想要通過港龍股本中的中資成分,來侵占原本屬於英方的權益。
於是在港英民航處的步步緊逼下,港龍航空被迫進行大規模資本重組。原先入股的中資企業全部退出,由已經取得英國戶籍多年的包俞剛負責接盤。而曹光標自己也把所持有的全部港龍股權,轉移到已經取得英國戶籍的大兒子曹琦鏞名下。
舉著民族航空業大旗開張的港龍航空,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就搖身一變,成了英資航空公司,這想想也是夠滑稽的!
在完成資產重組後,港龍航空終於取得了與國泰航空公司同等經營定期航班的資格。但它並沒有因此就走上正軌,而是繼續苦苦掙紮。
因為時任香港財政司的彭勵治,又向香港立法局提交通過了一份新的航空法案。這裏麵規定了一條航線隻能由一家航空公司經營,而先獲得航線批複的航空公司將擁有獨家經營的資格。
港龍航空剛剛成立不久,連一條航線都還沒批複下來。而國泰航空則通過三十多年的經營,已經開通了從香港飛往全球主要大都市的60多條黃金航線。
按照新航空法例的規定,港龍直接失去了這些黃金航線的運營權,隻能去申請那些國泰看不上眼的偏僻航線!
而根據國際民航收支平衡的統計數據顯示,一條航線的載客率隻有超過50%才有可能實現盈利。而港龍航空的載客率隻有36%,所以從成立至今一直在虧損。
可以說彭勵治搞出來的這個新航空法案,稱為“國泰專門保護法”更為恰當!
香港財政司相當於國內的財政-部-長,他憑什麽有立法資格?而他又與港龍和曹光標有怎樣的血海深仇?
殖民地時期的香港,除了總督領導下的港英當局之外,還有行政局和立法局這兩家議事機構。理論上來說立法局是全港最高的立法機構。
要知道立法權在西方民-主體係中,可是一項很重要的權利。英國議會的多數黨,才有資格推選首相,並進行組閣。美國的總統雖然是由選民直選,但議會卻有彈劾總統的權利。
但在香港卻完全不是這麽一回事,立法局隻是有名無實的橡皮圖章而已。首先,立法局中無論是官守議員還是非官守議員,都是由總督指定任命的。
也就說如果某位立法局的議員不聽話,總督完全可以換一個更聽話的人來當。而更讓人不可思議的地方在於,就算立法局全體議員一致反對,總督閣下照樣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製定和頒布法案。
立法局甚至連審查法案的資格都沒有,因為所有草案隻有經過行政局的審查批準後,才會提交立法局進行表決。也就是說立法局議員們唯一的作用,就是去舉舉手罷了!
明眼人肯定已經看出來,香港真正有部分立法職能的是行政局,而非立法局。立法局隻是英國人丟出來的一個幌子,所以港督很願意委派全港各界名流來擔任議員,借此為他們在香港的殖民統治,披上一層民-主的外衣。。
而在更為重要的行政局,大部分的議員席位則是直接由港英當局的高層行政官員出任。所以香港的立法權,長期以來都牢牢掌握在,以港督為首的一小撮港英高級官僚手中。
彭勵治作為香港財政司,是全港僅次於港督和布政司的第三號實權人物。同時他也是香港行政局的當然官守議員,所以要弄個航空新法出來,自然不在話下。
而如果你翻看過彭勵治的過往履曆,就一點也不會驚訝他為何要往死裏整港龍航空了!
彭勵治早在1950年就加入了太古集團,後因工作出色屢次升遷。等到1973年時,他終於當上了太古集團旗下最重要的子公司——國泰航空的董事會主席。
在1981年被港督任命為香港財政司之前,彭勵治整整在太古集團服務了30年,其中還有7年是直接擔任國泰航空的董事長。
鐵娘子撒切爾在八二年到訪北京時,曾在記者招待會上振振有詞的說道:自從香港開埠以來,英國政府從來沒有往外拿走過一分錢。
要不怎麽說政治家們的臉皮厚呢,都跟銅牆鐵壁似的!英國政府是沒自己往外拿,他們隻不過是千方百計為英國資本的搜刮,創造了最有利的條件罷了!
在曹光標看來,隨著英國在香港統治的落幕,國泰航空作為英資財閥太古集團的核心企業,肯定會在九七後遭到排擠,他可以趁此機會成立一家航空公司來搶班奪權。
於是在曹光標的積極鼓動和策劃下,港龍航空在1985年7月正式成立。從港龍航空的股東構成中,就可以看出曹光標的算盤打得非常響。
港龍航空從成立之初,就大力鼓吹振興民族航空業。曹光標不但拉來了全港三十位有頭有臉的華商共襄盛舉,還邀請了中銀香港、招商局等在港中資企業入局。
他原本的想法是用“政治牌”來和英國人周旋,結果這個謀劃非但沒有成功,反而弄巧成拙,引來了港英當局的激烈反擊。
在港龍航空正式成立還不到一個星期,港府民航處就突然頒布了航空補充條例。新條例中規定:凡以香港為基地的航空公司,在與外國民航機構商議空運服務之前,事先須取得民航處的許可。
港龍航空原本已經租好一架波音737客機,同時還提前與中國-民航商妥了包機事宜,隻差向香港民航處申請好航線後就能開張營業。
但港府民航處的針對性補丁,直接打亂了曹光標和港龍航空既定安排。之後,港府民航處又接連否決了港龍航空關於開通香港到北-京、香港到上-海兩條包機航線的申請。
而且因為曹光標一開始就大打政治牌,港英當局還開始拿中英航空協定來進行反擊。他們認為中方不但通過國內的航空公司獨享了自身的權益,還想要通過港龍股本中的中資成分,來侵占原本屬於英方的權益。
於是在港英民航處的步步緊逼下,港龍航空被迫進行大規模資本重組。原先入股的中資企業全部退出,由已經取得英國戶籍多年的包俞剛負責接盤。而曹光標自己也把所持有的全部港龍股權,轉移到已經取得英國戶籍的大兒子曹琦鏞名下。
舉著民族航空業大旗開張的港龍航空,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就搖身一變,成了英資航空公司,這想想也是夠滑稽的!
在完成資產重組後,港龍航空終於取得了與國泰航空公司同等經營定期航班的資格。但它並沒有因此就走上正軌,而是繼續苦苦掙紮。
因為時任香港財政司的彭勵治,又向香港立法局提交通過了一份新的航空法案。這裏麵規定了一條航線隻能由一家航空公司經營,而先獲得航線批複的航空公司將擁有獨家經營的資格。
港龍航空剛剛成立不久,連一條航線都還沒批複下來。而國泰航空則通過三十多年的經營,已經開通了從香港飛往全球主要大都市的60多條黃金航線。
按照新航空法例的規定,港龍直接失去了這些黃金航線的運營權,隻能去申請那些國泰看不上眼的偏僻航線!
而根據國際民航收支平衡的統計數據顯示,一條航線的載客率隻有超過50%才有可能實現盈利。而港龍航空的載客率隻有36%,所以從成立至今一直在虧損。
可以說彭勵治搞出來的這個新航空法案,稱為“國泰專門保護法”更為恰當!
香港財政司相當於國內的財政-部-長,他憑什麽有立法資格?而他又與港龍和曹光標有怎樣的血海深仇?
殖民地時期的香港,除了總督領導下的港英當局之外,還有行政局和立法局這兩家議事機構。理論上來說立法局是全港最高的立法機構。
要知道立法權在西方民-主體係中,可是一項很重要的權利。英國議會的多數黨,才有資格推選首相,並進行組閣。美國的總統雖然是由選民直選,但議會卻有彈劾總統的權利。
但在香港卻完全不是這麽一回事,立法局隻是有名無實的橡皮圖章而已。首先,立法局中無論是官守議員還是非官守議員,都是由總督指定任命的。
也就說如果某位立法局的議員不聽話,總督完全可以換一個更聽話的人來當。而更讓人不可思議的地方在於,就算立法局全體議員一致反對,總督閣下照樣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製定和頒布法案。
立法局甚至連審查法案的資格都沒有,因為所有草案隻有經過行政局的審查批準後,才會提交立法局進行表決。也就是說立法局議員們唯一的作用,就是去舉舉手罷了!
明眼人肯定已經看出來,香港真正有部分立法職能的是行政局,而非立法局。立法局隻是英國人丟出來的一個幌子,所以港督很願意委派全港各界名流來擔任議員,借此為他們在香港的殖民統治,披上一層民-主的外衣。。
而在更為重要的行政局,大部分的議員席位則是直接由港英當局的高層行政官員出任。所以香港的立法權,長期以來都牢牢掌握在,以港督為首的一小撮港英高級官僚手中。
彭勵治作為香港財政司,是全港僅次於港督和布政司的第三號實權人物。同時他也是香港行政局的當然官守議員,所以要弄個航空新法出來,自然不在話下。
而如果你翻看過彭勵治的過往履曆,就一點也不會驚訝他為何要往死裏整港龍航空了!
彭勵治早在1950年就加入了太古集團,後因工作出色屢次升遷。等到1973年時,他終於當上了太古集團旗下最重要的子公司——國泰航空的董事會主席。
在1981年被港督任命為香港財政司之前,彭勵治整整在太古集團服務了30年,其中還有7年是直接擔任國泰航空的董事長。
鐵娘子撒切爾在八二年到訪北京時,曾在記者招待會上振振有詞的說道:自從香港開埠以來,英國政府從來沒有往外拿走過一分錢。
要不怎麽說政治家們的臉皮厚呢,都跟銅牆鐵壁似的!英國政府是沒自己往外拿,他們隻不過是千方百計為英國資本的搜刮,創造了最有利的條件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