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建都於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並設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為陪都。


    汴梁,因為是北宋京師,則又被許多人喜歡稱之為“汴京”(估計性格嚴謹的書友會質問說金滅北宋後才改稱汴京,解釋一下,相對於汴梁,我更喜歡汴京這個稱謂,咱是大話水滸,不是嚴謹的曆史考證,索性就用汴京了),坐落在河南省中部偏東,黃河南岸。


    汴京既然是京師,自然是氣勢恢宏,分內外城,又有皇城。


    今日,外城萬勝門附近鴉雀無聲,眾多朝廷命官在此相侯,就連皇帝陛下也派出了大內新寵李彥,在此等候從西北遠道而來,回京述職的童貫童大將軍。


    俗話說,槍,杆,子裏出,政,權,拳頭夠大才是硬道理,童貫雖就不在京中,但他手握兵權多年,積威甚重,這些隻知道舞文弄墨的文官,不管是憎恨也罷,腹誹也罷,真正敢於當麵不給童大將軍麵子的,除了蔡京那一夥人,還真就沒有幾個。


    午時一刻,天地間突然出現了整齊的轟鳴聲。


    這些文官平日裏養尊處優,身體早已發福,被日頭曬得大汗淋漓,苦不堪言,聞得此聲,皆是精神一振,整理儀容。


    他們知道,童大將軍到了。


    目光所及,碩大的“童”字帥旗迎風招展,童大將軍身披重甲,一馬當先。


    身後,八百黑甲鐵騎,統一的配備,統一的駿馬,統一的步伐,匯成六條直線,在官道上橫衝直撞,氣勢非凡,那整齊的馬蹄聲,簡直讓人窒息。


    他們是童貫的親兵,此次童貫回京述職,一路便是由他們親自陪同。


    童貫之所以帶這麽多人馬,一來是震懾途中那些想要為民除害的義士,二來則是給京師裏這些朝廷命官一些顏色看看,讓他們知道童大將軍就隻能是童大將軍,想削我童貫的兵權,先問問我手下的兒郎答不答應!


    臨近城門,童貫才開始減速,慢慢的,身後八百親兵也跟著逐漸減速,最後統一一起止步,動作行如流水,沒有絲毫多餘的花哨,甚至連那些戰馬也都老老實實的保持著同一個姿勢,沒有任何一匹東張西望。


    本就被滾滾的塵土弄的灰鼻子土臉的百官看到這裏,臉色又是一變。


    這童大將軍,治軍有方啊。


    “童大將軍,一路車馬勞頓,辛苦了。”李彥笑眯眯的說道。


    童貫翻身下馬,“哈哈,陛下有命,臣自然是要晝夜兼程。大總管,多年不見,您風采依舊啊,哈哈……”


    李彥與楊戩跟童貫都是一夥兒的,不過在眾目睽睽之下,也不好多言,弓腰,“陛下已經等候多時,雜家就不讓您歇著了,童大將軍,請吧。”


    “理應如此!”


    童貫龍行虎步,對兩側的朝廷百官看都不看一眼,直接進城。


    他那八百親兵,也不下馬,就這樣嚴陣以待,守候在“萬勝門”前。


    百官腹誹不已,卻沒人敢當麵斥責,還得陪著笑臉,一口一個“童大將軍辛苦”。


    過朱雀門,再入宣德門,便進了皇宮。


    紫宸殿,便是北宋舉行朝會的宮殿。


    “宣,童貫童大將軍覲見,特賜可佩刀上殿。”


    “今日朝會,大將軍童貫可不跪。”


    “太師蔡京可不跪。”


    “……梁守道……”


    “……”


    “臣,謝陛下隆恩。”


    連續六道不合禮法的可不跪,文武百官卻似乎都變成了聾啞人,不聞不問。


    今日朝堂之上,被後世稱作北宋六賊的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勔、楊戩(楊戩死後,李彥接任)全部都在,當可謂群英薈萃。


    今日這朝會本就可以說是為童貫才特意召開的,宋徽宗坐上龍椅,群臣見禮後,也沒有不開眼的跳出來找刺激,任憑皇帝陛下與童貫當而皇之的當著所有人的麵說著一些沒營養的俏皮話。


    不過,其他人願意當木偶,太尉高俅卻有些坐立難安了。


    他意圖插手軍權已經不是三兩天了,早已暗中與蔡京同流合汙,此次蔡京抓住了童貫的把柄,正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高俅準備一舉將童貫拿下,即使拿不下,也要讓童貫吃不了兜著走。


    可是如今,蔡京老態龍鍾的坐在他那張太師椅上,根本沒有發難的意思,這就讓高俅疑惑了。


    高俅已經偷偷觀望了許久,蔡京一直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複,直到小半個時辰後,蔡京微微撇了他一眼。


    這難道就是動手的意思?


    高俅有些不解,這與原來的計劃不一樣啊……


    如若擱在平時,高俅也是一個城府極深的老油子,可今日關係重大,他管不了那麽多了,直接越眾而出,朗聲道:


    “陛下,童大將軍一路風塵,自然是辛苦的,可臣曾聽聞大將軍圈養私軍,此事是不是也應該給個交待了?”


    宋徽宗滿意了看了高俅一眼,群臣也打起了精神。


    終於開始了啊。


    “哦?童卿,既然高太尉發問了,你要如何解釋?”宋徽宗笑吟吟的問道。


    童貫行禮,“臣……無從解釋!”


    群臣一驚,無從解釋,這便是默認了麽?沒道理啊,童大將軍怎麽可能如此輕易伏法?


    “童卿此言何意?”


    高俅插話道:“童大將軍是無從辯解了吧?”


    童貫看都沒看高俅一眼,對宋徽宗說道:“陛下,這簡直是無稽之談。微臣為陛下鎮守西北多年,從未有一刻懈怠,如今微臣被人汙蔑,求陛下為老臣做主!”


    童貫不但不認罪,反倒是反咬了高俅一口,高俅被氣懵了,破口大罵道:


    “好你個擁兵自重的老匹夫,死到臨頭還不認罪!?蔡太師,請您老人家說句話。”


    眾人望向蔡京。


    許久後,蔡京睜開眼,緩緩說道:“老臣數日前的確彈劾過童大將軍,如今老臣已查明,童大將軍一心為國,絕無半點私心。之前是老臣昏庸,聽信了讒言,請陛下降罪。”


    大殿內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半晌後,童貫扭身對高俅獰笑一聲,“太師年老,就是你這個小人汙蔑我西北數十萬大軍?幹,你,娘,咧,找死!”


    說罷,童貫攥起當真是比砂鍋還要大的拳頭,一拳就砸在高俅高太尉臉上。


    在水滸傳裏陷害林衝,毒殺無數梁山好漢的高太尉,被童貫揍的眼冒金星,鼻血橫流,身體搖晃了幾下,眼看就找不到北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話水滸之武大郎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浪浪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浪浪浪並收藏大話水滸之武大郎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