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袁青柔顛沛流離,賣掉了自己身上的首飾,隱姓埋名,在須城開了一家酒肆,生意還算是不錯。


    她的心地善良,收養了六名孤兒,也就是她現在的這六個幹兒子了。


    那時候這些孩子還小,都才十二三歲,袁青柔改名袁慧,他們便喊她慧娘。


    有了這六個孩子之後,袁青柔的日子便漸漸不再那般生無可戀,可惜現實卻總是那般讓人無奈。


    須城與陽穀同屬東平府境內,在須城有一劉姓豪商,他有一兒子名“劉柳”,極其好色。


    某日夜,劉柳劉大少爺闖進了酒肆,欲行那不軌之事。


    袁青柔不肯,她那六個尚且年幼的幹兒子,眼見幹娘受辱,居然抄起店裏的菜刀,聯手殺死了劉柳和他的下人。


    須城肯定是待不下去了,袁青柔便收拾了細軟,帶著她那六個幹兒子連夜出城,逃了出去。


    一開始,他們隻敢在深山裏躲藏,後來,等那些孩子漸漸長大,他們便在這山腳下開了這間酒肆。


    袁青柔也算是一位奇女子,多番流離之下,她的內心變得足夠堅硬,她想要報仇。


    於是乎,凡是富貴人家子弟,隻要言行下作,隻要人少一些,隻要在此休憩,袁青柔就給他們下蒙汗藥,殺之而後快。


    而武大的一身打扮,一看就是富貴子弟,袁青柔稍一挑逗,武大本來是跟她逗樂子,結果就顯得輕浮好色了,袁青柔就動了殺心。


    隻是沒成想,武大雖然隻有兩個人,卻讓她袁青柔栽了大跟頭。


    武大有些感慨,還真是一樣米養百樣人。


    那黃傑夠無恥,居然為了一身富貴能狠得下心來殺自己青梅竹馬的戀人全家;


    這袁青柔也真是夠倒黴的,走到哪也不安穩。


    當然,這主要是因為她的姿色和身段的確過於出眾,紅顏禍水嘛,生逢亂世,那些紈絝子弟怎麽可能會放過她?


    武大沉吟了許久,說道:“袁姑娘,不如,你跟我走吧?”


    袁青柔古怪的看了武大一眼,麵露譏諷。


    武大擺了擺手,“莫要誤會,我可沒有把你收為禁臠的意思。我是武植,在陽穀縣城算是略有薄名,你店裏這酒,就是我武氏作坊產的。你若是願意,便跟我回陽穀,到城裏開個酒肆,我保你一世平安。”


    袁青柔眼睛一亮,小嘴微張,驚訝道:“你就是橫豎都二?”


    武大險些破口大罵,差點被氣出內傷。


    橫豎都二這句話,本來是當初武大在怡翠樓罵那王姓公子的,如今莫說那王公子,就是整個王家都灰溜溜的不知道跑哪兒去了,倒是“橫豎都二”這句話一直廣為人知,而且隱隱有成為武大代名詞的意思。


    “隻是你莫要想著再殺那些富家子弟了,一來,富家子弟那麽多,你殺的過來嗎?再者說,你那六個兒子,難道就這樣一直在這裏幫你殺人?你有沒有想過,萬一再碰上武功極高的人,對你們而言,那就是滅頂之災。”


    袁青柔撇了撇嘴,瞅了武大胯下一眼,理直氣壯道:“我還就真不信你沒有一絲把我收入房內的想法,剛才您那……嘖嘖……”


    武大滿臉尷尬。


    武大的名聲在附近算是極好的,畢竟他在陽穀縣城的所作所為明眼人都看得到。


    袁青柔雖然是與武大初次相識,但她仔細衡量了一番之後,或許是為了她那六個兒子的將來做打算,她最終真的就決定跟武大一起走。


    ……


    在武大連夜趕往陽穀縣城的時候,武鬆與吳剛,帶著數名武府家將,以及梁山好漢,正在汴河流域下流守候。


    此次為了搗毀花石綱,梁山擅長水戰的好漢全來了。


    渾江龍李俊,船火兒張橫,浪裏白條張順以及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阮氏三雄。


    這裏麵最值得一提的是渾江龍李俊,在老版水滸傳中梁山平定江南之後,他是唯一一個看勢不妙,果斷詐病不願班師回朝,後得以幸存的梁山好漢之一。


    不得不承認,李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聰明人,而且他的水上功夫的確極為不俗,所以此次行動之前,武大特意囑咐過,一切都聽李俊指揮。


    在北宋宋徽宗這個年月,“綱”意指一個運輸團隊,往往是10艘船稱一“綱”。


    百姓家有石塊或者花木比較精巧別致,差官就帶了兵士闖進那家,用黃封條一貼,算是進貢皇帝的東西,要百姓認真保管。如果有半點損壞,就要被派個“大不敬”的罪名,輕的罰些銀錢,重的抓進大獄。有的人家被征的花木高大,搬運起來不方便,兵士們就把那家的房子拆掉,牆壁毀了。那些差官、兵士乘機敲詐勒索,被征花石的人家,往往被鬧得傾家蕩產,有的人家賣兒賣女,到處逃難。


    花石船隊所過之處,當地的百姓,要供應錢穀和民役;有的地方甚至為了讓船隊通過,拆毀橋梁,鑿壞城郭。


    江南百姓深受花石綱之害,在老版水滸傳中,花石綱也是激起方臘起義的主要原因之一。


    武鬆並不懂水性,他此次前來是負責策應,防止有意外情況發生。


    不知過了多久,下遊遙遙出現了帆影。


    李俊很冷靜,將係在腰身上的粗繩又檢查了一片,一揮手,下令道:


    “下水!”


    河水湍急,他們的水性再好,沒有借力的地方也會被迅速衝走,所以他們六位擅長水性的梁山好漢,身上都係著繩子,另一頭則拴在粗壯的大樹上。


    李俊帶人提前隱藏在水中,用植物秸稈呼吸。


    朝廷的船逆流而上,不多時,迅速靠了過來。


    不多不少,十艘,恰好是一綱。


    李俊等人同時動手,各自選擇了一艘,悄無聲息的在船底鑿穿了很多小孔。


    鑿穿船底是個技術活,鑿的太大,很容易就會被發現,很快就會被堵死,鑿的太小又沒效果,所以李俊他們故意鑿的千瘡百孔,讓他們防不勝防。


    十艘船,六個人很快完活。


    李俊在水底用力晃了晃繩子,武鬆收到信號,帶領武府家將開始慢慢的往回拽。


    也就在此時,船艙上的官兵大亂。


    他們發現船底出了問題。


    (上架了,今天最少十章,爆發,請兄弟們支持,多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話水滸之武大郎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浪浪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浪浪浪並收藏大話水滸之武大郎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