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氏私塾裏的讀書種子初見雛形,除去那五十名世家子弟,以及那些年齡尚小的孩子之外,陽穀縣城內的大多數年輕人,包括武府護院,也都被武府強行拉到了私塾裏進學。


    他們的任務很簡單,武大不要求他們能夠背誦九九乘法表,更談不上加減乘除會算數,武大就讓他們最起碼識文斷字。


    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個良機,要知道,北宋時期文學方麵雖然蓬勃發展,但能夠識文斷字的人群也隻是占了大約十分之一而已。


    但,就是如此簡單的事情,卻讓大多數人苦不堪言。


    尤其是武府護院,他們強烈要求退學,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更相信手裏的長刀,他們隻願意為武府看家護院。


    他們並不能理解武大是真心為他們著想。


    人心都是肉長的,武大在陽穀縣城已經待了一年,不要說這些武府家將護院,就連那些淳樸的街坊,武大都是發自內心的喜愛。


    這整個天下,估計隻有武大自己一個人知道,數年之後,大宋邊境就會狼煙四起,直至滅國成為南宋。


    武大雖然無意為官,但這並不代表他就可以坐視不理。


    原因很簡單,有國才有家,戰火一起,如若不能把敵人拒之國門之外,最先倒黴的,就是那些淳樸的百姓。


    武大的想法很簡單,他不願意為昏庸的朝廷做事,但他願意為這個國度做事,為這些百姓做事。


    戰火一起,這些家將護院極有可能就要上陣殺敵,如若他們可以識文斷字,即使不會受到重用,最起碼也不會被當作小卒子直接扔到前線去送死或者幹脆當作棄子。


    能識文斷字的軍卒,無論放到哪個軍營裏,都絕對是稀罕物,是寶貝,得小心保護著使喚,哪裏舍得就那麽扔了?


    他們無法理解武大的好意,武大也沒法跟他們多解釋,幹脆就動用了自己一家之主的威嚴,勒令武府家將護院,必須輪流前來私塾進學。


    如此強製要求,連武鬆這個武家家將大統領都被扔進了私塾,其他人也隻能唉聲歎氣的來進學了。


    兩位蘇老最近很忙,他倆邀請的那些老友,雖然不能說都是一些大儒,起碼都是極有名望且身懷真才實學的有學之士,在私塾教這些學生還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不過,事態的轉變出乎武大的預料,他們似乎對武大的九九乘法表更感興趣,紛紛追問到底是從何處得來,又有何妙用?


    這種事讓武大如何解釋?


    在武大強行解釋了加減乘除之後,那些老家夥還是不放過武大,武大眼珠子一轉,放大招了。


    《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


    聊聊幾百字的三字經,囊括了華夏傳統文化的文學、曆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


    三字經一出,震驚全場,誰與爭鋒!?


    莫說其他人,就連兩位蘇老也被驚動了。


    他們顧不上再追問什麽加減乘除,作為文學大儒,他們對三字經更感興趣。


    對付完這些難纏的老家夥,武大長鬆了一口氣,顛顛的出了私塾,跑回武府陪媳婦去。


    可大概是今日出門武大沒看黃曆,事情接踵而來。


    武大剛走了沒幾步,吳剛就來了。


    “家主,府門口來了位壯漢,抗了一隻吊睛白虎,號稱有打虎之力,非要麵見家主。”


    武大心裏頭那個無奈,就甭提了。


    還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我就想陪陪懷著身孕的媳婦,咋就這麽難?


    走到府門口,果然有一位正騎在老虎身上的壯漢正堵在那裏,附近圍了不少人在看熱鬧。


    暫且不論這老虎到底是不是那壯漢打死的,武大倒是從人群中看到真正的打虎英雄武鬆了。


    如果說小明是那些孩子中孩子王,那麽武鬆身為武府家將大統領,就是那些超齡學生們的領頭羊。


    這家夥自從入私塾進學以來,隻要武大稍不留神,武鬆就會“逃課”。


    逃就逃吧,他還不自己逃,還得帶著一大群家將護院一起逃,搞的那些小孩子們滿臉羨慕,都不安心進學了。


    武鬆自然也看到怒氣衝衝的武大了,脖子一縮,“嗖”的一聲,撒腿就跑,幾個起落就看不到人影了,動作那就叫一個行雲流水,顯然是沒少這麽幹過。


    武大搖頭苦笑,對於武鬆,他也真是無奈了。


    走到那個壯漢麵前,武大笑道:


    “這位壯士,我就是武植,您找我有什麽事情嗎?”


    這壯漢衣著簡單,滿臉憨厚,武大對於這種人一向是笑臉相迎的。


    壯漢愣了一下,打量了武大一眼,略有些拘謹的說道:


    “俺是個打獵滴,上次您路過俺家,給俺家留下了很多吃滴,俺上山打了條大蟲(指老虎),來謝謝嫩(山東方言,泛指‘你’)。”


    武大微怔,狐疑道:“您家是哪裏?”


    壯漢撓了撓頭,“俺住在山溝溝裏,就是上次您路過的那個旮旯,俺有個兒子,叫虎牙,您還記得不?”


    武大大喜,“原來是虎牙他爹,快,裏麵請。”


    虎牙,就是上次武大登臨梁山之時,在路上那個小山村碰到的那個小家夥。


    想畢這壯漢回家後,見了武大給他家留下的肉脯和銀錢,這才去獵了猛虎,一路打聽,找到了陽穀。


    要不說百姓都是淳樸的呢?對他們有些許的照顧,他們就會銘記在心。


    這麽遠的路途,這壯漢還扛著條老虎,必然是極為辛苦的。


    這壯漢本來是不願意進府的,當麵謝過武大後就要離去,但拗不過武大,被硬拉進了府。


    當夜,武大親自款待了壯漢,武鬆作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話水滸之武大郎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浪浪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浪浪浪並收藏大話水滸之武大郎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