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這個官職,可以說是全國最高軍事長官,但大多數情況下這個職位是卻一向是由文官擔任的,跟丞相是一樣的地位,為三公之一(太尉、司徒、司空),正二品,大約相當於後世的“國,防,部,長”,甚至是“軍,委,主,席”。


    在兩宋曆史了,除了高俅之外,還有另外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擔任過“太尉”之職,那就是嶽飛。


    但因為在宋徽宗這個時期,由於有手握兵權多年的童貫存在,所以高俅這個太尉當的很憋屈,他根本就調不動軍隊。


    其實,莫說是他,很多兵馬,除了童貫之外,連宋徽宗的虎符都未必調的動。


    如果高俅想要奪權,童貫的手上的勢力就勢必會受到削減,所以,高俅與童貫之間有著天然的敵對關係。


    而且由於童家勢大,高俅一直被打壓的很慘,抬不起頭來,上次好不容易通過蔡府,因為那“特訓之法”抓到了一些童家的把柄,高俅在禦前彈劾童貫,結果被童貫一記老拳給揍的眼冒金星,最後由於武大從丁卯嘴裏獲得了某些蔡家的機密,童家與蔡家做了交換,那件事不了了之。


    童家與蔡家在那件事情上都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可高太尉就慘了,臉被童貫給揍成了豬頭,太丟人了,大半個月沒敢上朝。


    從那之後,高俅就一直很關注武大的一舉一動。


    最了解我們的,往往不是朋友而是敵人,隨著對武大的深入了解,高俅不得不表示很佩服武大。


    換位思考,他高俅之所以能夠平步青雲,是因為他年輕的時候就結識了宋徽宗,可武大有啥依仗?童家?別開玩笑了,在真正的世家麵前,從來就沒有“朋友之誼”這一說法,武大一旦倒台,說不定第一個下手瓜分武家名下產業的,就是童家。


    所以武大能夠憑借自己的本事,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強勢崛起,而且獲得了不俗的成績,高俅的確很佩服武大。


    可越是如此,他就越看不清楚武大進京後為何表現的如此跋扈,這不像武大的為人。


    而如今黃傑說武大在裝瘋賣傻,高俅便愈發的迷糊了。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如今有了南瓜之功,武大隻要安分守己,加官進爵平步青雲指日可待,他為何要裝瘋賣傻搞的舉城不寧?這對於他日後的升遷絕對是有害無利的。


    黃傑苦笑了幾聲,又接著解釋道:


    “義父,孩兒仔細琢磨了數日,發現我們似乎走進了一個誤區……說句難聽的,我們挖空心思,想要在朝堂上站穩腳跟,甚至更進一步,享盡榮華富貴,可這位武大官人,他似乎……似乎無意官場。”


    高俅微怔,隨後豁然開朗:


    “你的意思是說,武大是故意把自己的名聲搞臭,讓所有人都避之不及?他……他不想在京師,他要回陽穀,對,他想要抽身而退,回陽穀!”


    高俅起身,沉吟了片刻,麵露譏諷,“一步錯,步步錯,如若武植隻想當一個富貴閑人,他當初就不該攙和朝堂之事。如今,蔡京那個老匹夫連續失去了兩個兒子,武植想要安然無恙的回陽穀,簡直是天方夜譚!”


    黃傑附和道:“不錯,依孩兒看,蔡府之所以一直都沒出手,應該是在等待一個直接把武植徹底踩死的契機!”


    “哼!既然如此,老夫也不妨添一把火!既然他要裝傻,那老夫就讓他一次傻個夠!武植是奉旨進京,那麽明日早朝,老夫就聯係我太尉府一係的禦史言官,上書陛下,彈劾武植不法之事!”


    ……


    與此同時,蔡府、戶部侍郎韓家,以及童家所屬的部分言官,都同時接到了命令,仔細扣挖武大的不法之事。


    當然,這所謂的不法之事並不單單包括武大進京後的跋扈,連武大在陽穀的事情也被翻了出來。


    比如,武大的製鹽坊早已應該交由朝廷打理,而武大卻為一己私欲,賄賂陽穀知府,遲遲不肯交付;


    再比如,武大的釀酒坊,浪費了太多的糧食,不顧百姓的死活謀取暴利,陽穀的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易子而食的慘況比比皆是;


    這還不算完,武大在陽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糟蹋了無數陽穀良善人家的女兒,玩膩了就扔,城外亂葬崗冤魂無數;


    還有,武大與梁山等眾多朝廷欽犯私交極好,想必當日劫囚,都是武大在暗中布置的。


    總之,洋洋灑灑,各種惡事,各種髒水全都潑在了武大身上,一夜之間,禦史們前前後後總結了共計一十六條大罪,請求皇帝陛下聖裁。


    不得不承認,這些靠嘴皮子吃飯的言官,構陷起來,那當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各種捕風捉影的無稽之談,他們都敢往武大身上安,誓要讓武大把牢底坐穿。


    次日早朝,大太監李彥剛喊了一句“有事早奏,無事退朝”,高太尉府的言官便不顧朝堂禮儀,第一個越眾而出,彈劾武植。


    在他拋磚引玉之後,蔡府、童府一係的言官相繼出列,井井有條的細數武大的一十六條大罪。


    這種眾口一詞的情況,在朝堂上已經多年不見了。


    而此時,由於武大的橫空出世,各大派係聯手,將矛頭全都指向了武大。


    隻是,不知這到底是武大的榮幸還是不幸?


    皇帝陛下嘴角微諷,卻又很快收斂的神色,故作吃驚狀,下令宣武大覲見。


    ……


    傳旨太監來大理寺宣旨的時候,見到了有生以來最難以忘懷的一幕。


    隻見,武大官人站在監牢裏一張桌子上,手握一把不長不短的木棍擱在嘴邊,縱聲歌唱道:


    “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走在,無垠的曠野中~~~”


    唱到這裏,站在監牢外的四名衙役,同時豎起了脖子,仰天長嘯,學著狼叫:


    “嗷~嗷~嗷!”


    “淒厲的北風吹過~”


    “嗷~嗷~嗷!”


    “漫漫的黃沙掠過~”


    “咳咳咳!”


    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傳來,武大勃然大怒,“哪個王八蛋敢打擾小爺排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話水滸之武大郎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浪浪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浪浪浪並收藏大話水滸之武大郎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