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無論我們是要存錢還是要借錢,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哪裏?


    答,銀行。


    錢莊便是銀行的雛形。


    當然了,開錢莊是需要錢的,可武大缺錢嗎?


    答,不缺。


    他開的起錢莊嗎?


    答,他還真開不起。


    開錢莊不是那麽簡單的,得有足夠強大的背景,還得有充足的可調配資金才成。


    所以,武大很幹脆的拉著童家一起下水,以童貫童大將軍的威名,這背景差不多夠用了,估計一般人真不敢來找麻煩。


    至於前期的資金墊付,自然就需要武大那個碩大無比的聯盟裏的梁山以及摩尼教諸位大佬墊付了。


    梁山如今是最不缺錢的,他們的作坊成立的最早也最快,四海鏢局也是梁山最早在整個山東境內鋪設完成的,他們又沒造反,所以積攢了大量的銀錢。


    當然,其中最有錢的肯定還是陽穀縣武府了。


    四海鏢局每月要給武大這個發起人分紅,除此之外,武家為梁山、摩尼教以及盧俊義鋪設的作坊也是要分紅的,要不然憑什麽教他們鋪設作坊?嫌錢多啊?親兄弟還明算帳呢,錢的事情從來都不打馬虎眼。


    除此之外,武家在陽穀的作坊實在是太恐怖了。


    新建的大半個陽穀縣城,幾乎全都是武氏作坊。


    而且其中最賺錢的,並不是供不應求的天價香水,而是已經開始普及化的香皂。


    千萬不要小瞧這些不起眼的小玩意,東西雖小,利潤雖薄,可架不住用的人多呀,薄利多銷,越是這種小玩意,一旦普及化,每日所產生的流水賬目,那都是一個天文數字。(開過便利店的書友應該對這一點深有體會。)


    武大給西門慶傳書,讓他調撥銀錢,補充給最為窮困的大師兄盧俊義,借著四海鏢局的大名聲,在山東、河北、江南以及武大所在的汴京陳留,同時開設錢莊。


    手頭有閑錢,您可以存在我們錢莊,給您撥付利息,絕不拖欠;


    如果商賈手頭缺錢周轉?沒關係,您可以拿著東西來抵押,直接給您現錢,而且隻要抵押的物品價值足夠對稱,那麽利息也不高,絕對不是高利,貸!


    其實,在武大買下半個陳留的商鋪,需要從陽穀往這邊運銀錢的時候,武大就有開設錢莊的是打算。


    畢竟,老是這麽來來回回的折騰,運來運去的太不方便。


    在曆史上,一直到明朝,才有錢店、銀號的出現,都是錢莊的雛形。唐宋元明清,隔了好幾個朝代呢。


    錢莊這種關乎民生的龐然大物,最好的選擇當然是交給皇帝陛下掌管,事實上武大一開始也的確是這樣打算的,為宋徽宗諫言。


    但自從出了李師師這件事情之後,武大靈機一動,決定自己開設錢莊。


    武大很想看看,待有朝一日,錢莊裏的銀錢比他宋徽宗國庫裏的銀子還要多出數倍的時候,宋徽宗會是一個什麽表情。


    強取豪奪?行,您有本事搶,那就來唄。反正這錢莊裏的銀錢不是我武家自己的,是整個天下百姓和大多數商賈的命根子,您身為皇帝陛下,敢動他們的命根子,他們就敢聯手揭竿而起,把您從皇位上掀下來!


    當然,想要將錢莊發展到那個規模,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武大不著急,他在等著某些人自動送上門來。


    但無論如何,隨著武大的一聲令下,整個大宋立刻又有了新鮮話題——錢莊。


    雖然各地的錢莊還沒有正式成立,但四海鏢局已經按照武大的吩咐,提前放出風去。


    用武大的話說,這就叫造勢。


    這個年月還沒有手機,更沒有電腦、微博做廣告,宣傳造勢極為艱難,得虧四海鏢局奔走在各地,這才稍微做出了一點點的成效。


    動作最快的,自然就是武大的大本營———陽穀。


    西門大官人一聲令下,騰出來幾間幹淨敞亮的店鋪,又挑了幾名在蘇氏私塾融會貫通了簡單的加減乘數的機靈護院當夥計,陽穀武氏錢莊就正式成立了。


    武家在陽穀有著絕對的號召力,錢莊開張第一天,陽穀縣城的百姓,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扛著家裏閑餘的銀錢,或多或少,來到了錢莊門口排隊。


    前來陽穀做工的外地百姓,看著本地人手裏抱著的,甚至在肩膀上背著的,一麻袋一麻袋的銅板,表示目瞪口呆。


    他們委實沒有想到,這些平日裏不顯山不露水的普通百姓,居然都這麽有錢!


    更讓他們吃驚的是,這些本地人扛著銀錢進了錢莊,出來的時候手裏空無一物,眾人立馬就炸鍋了,錢呢?


    幾個最早來陽穀打工的外地人,仗著自己有幾分薄麵,湊到剛剛從錢莊出來的“劉老三”身邊,低聲問道:


    “劉老三,你的錢呢?”


    劉老三是陽穀出了名的老好人,見誰都樂嗬嗬的,從來不甩臉色給人看,他運道好,他的小兒子已經是武府的預備護院了,再往前一步,那就成為正式的武府護院,鯉魚躍龍門了哩。


    劉老三笑眯眯的從懷裏取出簽字畫押了的收據,滿臉得意道:“瞧,不都在這兒呢嘛!”


    “啥!?那麽多錢就換來這麽一張紙!?”


    劉老三微愣,“這不是有合同嗎?”


    “合同?什麽是合同?錢都沒了,要合同有什麽用?劉老三,你這是被武家坑了啊!”


    劉老三怔了許久,眼珠子一轉,臉上故意露出幾分苦楚,唉聲歎氣道:“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唉!不說了,這都是命!”


    爾後,在眾多外地人同情的目光下,劉老三苦著臉回家去了。


    回到家,他的大兒子也問了同樣的問題:“爹,咱家的錢就換來這麽一張紙?咱是不是被武家給坑了!?”


    “啪!”


    劉老三甩手就給了大兒子一嘴巴子。


    “爹!你幹啥打俺!?”


    “哼!打你是為了讓你變聰明,懂不?用咱武家家主的話說,我要不是你爹,我都懶得教你變聰明!摸著你的良心,睜大你的狗眼瞧瞧,咱家的一磚一瓦,哪兒不是武家出現之後才有的?武家坑咱?莫要說是咱家這點東西武家還看不上眼,即使有一天武家真看上咱家東西了,那也是咱家的福氣,懂不?”


    這就是陽穀本地人對武家無條件的信任。


    這也是陽穀凝聚力到達極致的另外一種表現。


    對於外人,他們信奉武大那句話,我又不是你爹,憑什麽要教你聰明?所以他們不會跟外地人解釋錢莊的好處。


    而如若自己人當中有人犯渾,他們就會一個大嘴巴子抽過去,教他們學聰明。


    這就是陽穀,最淳樸也最可愛的陽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話水滸之武大郎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浪浪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浪浪浪並收藏大話水滸之武大郎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