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聽到韓健的答案,笑看了韓健一眼,那目光好似在說,你小子倒是挺聰明。
“朕就是要聽聽你的意思。”女皇道,“你覺得朕的兩個弟弟,誰更適合來當太子?”
女皇不說該不該立太子,直接說該立誰。事情等於是又跳躍了一步。韓健腦子飛快轉著,女皇一向對立太子之事不感冒,以前有人提過立太子,還被女皇直接給革職問責。在這件事上,女皇的態度一直很強硬,因而朝中一些大臣輕易不敢提立太子的事。
這次卻有幾十名大臣聯名上奏請立太子,難道是這些人覺得法不責眾,於是該捋龍須?還是說發生了什麽事,讓此事有了轉圜餘地,讓朝臣看到了女皇要歸政的跡象?
韓健也知道,既然女皇話都問到這份上,他就不能再避忌,有些話他該說還是要說。
“回陛下,臣與六王子交好,對他有略有了解,知道他是個心懷仁慈之人。臣對三王子不甚了解,三王子年長,或更能堪當大任。是否立太子,何人為太子之事,臣一切聽憑陛下。”
韓健故意把話露出一些破綻,讓女皇認為他在此事上欠缺考慮。或者說是他從未考慮。但其實,韓健在心中對儲君一事上做過不止一次的思考。現在女皇沒嫁人,也沒生兒育女,皇位遲早是要還給楊家的男丁。而當然女皇不想把皇位被迫交給西王和北王,要傳位也是傳給她兩個弟弟。
也許以前女皇一直不提太子之事,是因為楊曦尚年幼,要立太子隻能立楊餘。而在儲君之事上,沒有競爭就等於是沒有負擔,就算女皇想立楊餘為太子,也想在楊曦長大之後再觀察。可能在女皇心中,更欣賞楊曦這個小弟,欣賞他待人坦誠且仁慈的性格。
女皇聽韓健這麽說,也未多言,反倒是靜下心似在思索。
“此事不提。”過了半晌,女皇轉過話題道,“如今我魏朝境內,亂黨橫行。這些亂黨以誅奸臣平民怨為幌子,行所謂義舉,實行盜匪所為。但這些人,甚得普通百姓擁戴,朕也不想與之交惡……東王,如今廷尉府關押了幾個賊匪,朕一並交給你處置。”
“陛下此舉……臣不太明白……”韓健心中費解的一談糊塗,女皇怎麽突然就要把亂黨交給他來處置?
女皇臉上慧黠一笑道:“緩和朝廷與亂黨的關係,乃朕一直所想。但此事朝廷出麵不可,不如交由於你,由東王你來出麵,東王可否替朕來分此憂?”
韓健心說這事太巧了,家裏剛有個不知死活的女刺客來讓他想辦法放人,謹記著陛下就真把人交給他讓他來放。莫非是女皇在自己身邊安了探子?
“為陛下分憂,乃是為臣之責。”韓健躬身領命。
“嗯。朕這就寫一份詔諭,你可隨時去廷尉府提人,至於是殺是放,一切交由你來處置,各有司衙門不得幹涉。行了,你先退下吧,朕有事再找你過來商議。”女皇笑道,“朕聽聞你與顧太師的女兒有交情,可是想讓朕為你賜婚?”
韓健這下徹底迷茫了,身邊一定有奸細!不然女皇怎麽會這麽清楚他的動向?他去見顧欣兒,每次要麽獨行,要麽隻帶幾名侍衛,難道是侍衛中有人是朝廷的細作?
韓健緊忙道:“回陛下,臣隻是對顧家小姐有傾慕之心,尚未到談婚論嫁之地步。臣隻是想以自己所能,得顧家小姐真心。”
女皇微微蹙眉,似乎對韓健這種“發展感情”的模式很不理解,在當下之人看來,什麽自由戀愛都是扯淡,婚姻最重要的是門第,再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認識,先洞房了再說。想發展感情,先生兒育女再談。
不過女皇似乎也能理解韓健,並未勉強,點頭示意讓韓健可以出宮。韓健才心帶疑惑離開了禦花園。
水榭之外,盧紹坤早在等候,以便領他出宮。韓健心說一定要把那內奸找出來,可身邊到底哪個是內奸?司馬藉,阮平?這兩個是穿開襠褲就認識的,關係鐵的夠可以,怎麽可能出賣他?最有可能的是身邊那些侍衛,至於是誰還不好說。
“防著點就好。”韓健在心裏提醒自己,“女皇派個探子在我身邊,也並非全是壞事。”
……
……
禦花園內,女皇目送韓健離開,微微一笑。這笑容中帶著幾分輕鬆愉悅,好像是捉弄了韓健一會,令她感覺很解氣。
“這小子,越來越沒正形。不提拎著他,指不定要上房揭瓦。”女皇自語道。
而從水榭之上,一個翩然的身影從天而將,一身白衣,手中青玉長劍,女子素步而止。
“法亦師妹,有勞你在健兒身邊探知消息,回來回稟於朕。”女皇道,“不過我觀健兒他心中已有疑惑,日後你在他身邊要小心謹慎些,免得被他察覺。”
“是,陛下。”法亦道。
女皇神情本來很平淡,突然又變得有些冷峻,像是警告道:“但法亦師妹你切忌,切不可再令健兒犯險,他若再有妄為,你要早些製止。似雨花樓一事,若再有發生,朕……也饒你不得!”
法亦這次沒回話,隻是微微欠身領命。
當日在雨花樓,法亦雖然在暗中觀察韓健,卻因為避忌身份,並未上雨花樓內。本來法亦也沒覺得會發生什麽事,卻沒想到在雨花樓內出現刺客。事後女皇震怒不已,斥責法亦的同時,也嚴令不得再出現同樣的事。
至於女刺客登門拜訪韓健的事,法亦一得知情況便來通稟,女皇也第一時間知道了韓健所為,順帶做了個順水熱情給韓健,讓韓健可以早些跟女刺客斷了關係。
等法亦離去,女皇才微微歎道:“他還是太年輕氣盛,做事不知輕重。不過倒也是可造之才……”
……
……
韓健出了內宮門,繞過一段圍牆,卻見楊曦正坐在那像是等他。
“韓兄,你出來了。”楊曦見到韓健,緊忙迎了上前。
見禮之後,楊曦對盧紹坤交待一番,意思是他可以送韓健出宮,不用盧紹坤陪同。
等盧紹坤走了,韓健問道:“有事?”
“嗯。”楊曦道,“姐姐好像要立太子了。”
韓健剛才也獲悉了此事,見楊曦有些失落的樣子,問道:“你如何看?”
“立太子,當然是立三哥,三哥你老成持重,將來定然能主理好朝廷。可姐姐的意思,是不定立三哥還是我,我覺得姐姐立太子之事不太簡單。”楊曦道。
“你姐姐為何立太子?”韓健問道。
“好像是齊朝的使節,他們對姐姐提出一個條件,說是要兩國永不再犯,必須有一個條件,就是我們魏朝要以太子出使齊朝,以彰顯兩國之友好。”楊曦道,“所以之後姐姐找了我和三哥,說了要立太子的事,但此事尚未定下,還不知道將來到底如何。
“朕就是要聽聽你的意思。”女皇道,“你覺得朕的兩個弟弟,誰更適合來當太子?”
女皇不說該不該立太子,直接說該立誰。事情等於是又跳躍了一步。韓健腦子飛快轉著,女皇一向對立太子之事不感冒,以前有人提過立太子,還被女皇直接給革職問責。在這件事上,女皇的態度一直很強硬,因而朝中一些大臣輕易不敢提立太子的事。
這次卻有幾十名大臣聯名上奏請立太子,難道是這些人覺得法不責眾,於是該捋龍須?還是說發生了什麽事,讓此事有了轉圜餘地,讓朝臣看到了女皇要歸政的跡象?
韓健也知道,既然女皇話都問到這份上,他就不能再避忌,有些話他該說還是要說。
“回陛下,臣與六王子交好,對他有略有了解,知道他是個心懷仁慈之人。臣對三王子不甚了解,三王子年長,或更能堪當大任。是否立太子,何人為太子之事,臣一切聽憑陛下。”
韓健故意把話露出一些破綻,讓女皇認為他在此事上欠缺考慮。或者說是他從未考慮。但其實,韓健在心中對儲君一事上做過不止一次的思考。現在女皇沒嫁人,也沒生兒育女,皇位遲早是要還給楊家的男丁。而當然女皇不想把皇位被迫交給西王和北王,要傳位也是傳給她兩個弟弟。
也許以前女皇一直不提太子之事,是因為楊曦尚年幼,要立太子隻能立楊餘。而在儲君之事上,沒有競爭就等於是沒有負擔,就算女皇想立楊餘為太子,也想在楊曦長大之後再觀察。可能在女皇心中,更欣賞楊曦這個小弟,欣賞他待人坦誠且仁慈的性格。
女皇聽韓健這麽說,也未多言,反倒是靜下心似在思索。
“此事不提。”過了半晌,女皇轉過話題道,“如今我魏朝境內,亂黨橫行。這些亂黨以誅奸臣平民怨為幌子,行所謂義舉,實行盜匪所為。但這些人,甚得普通百姓擁戴,朕也不想與之交惡……東王,如今廷尉府關押了幾個賊匪,朕一並交給你處置。”
“陛下此舉……臣不太明白……”韓健心中費解的一談糊塗,女皇怎麽突然就要把亂黨交給他來處置?
女皇臉上慧黠一笑道:“緩和朝廷與亂黨的關係,乃朕一直所想。但此事朝廷出麵不可,不如交由於你,由東王你來出麵,東王可否替朕來分此憂?”
韓健心說這事太巧了,家裏剛有個不知死活的女刺客來讓他想辦法放人,謹記著陛下就真把人交給他讓他來放。莫非是女皇在自己身邊安了探子?
“為陛下分憂,乃是為臣之責。”韓健躬身領命。
“嗯。朕這就寫一份詔諭,你可隨時去廷尉府提人,至於是殺是放,一切交由你來處置,各有司衙門不得幹涉。行了,你先退下吧,朕有事再找你過來商議。”女皇笑道,“朕聽聞你與顧太師的女兒有交情,可是想讓朕為你賜婚?”
韓健這下徹底迷茫了,身邊一定有奸細!不然女皇怎麽會這麽清楚他的動向?他去見顧欣兒,每次要麽獨行,要麽隻帶幾名侍衛,難道是侍衛中有人是朝廷的細作?
韓健緊忙道:“回陛下,臣隻是對顧家小姐有傾慕之心,尚未到談婚論嫁之地步。臣隻是想以自己所能,得顧家小姐真心。”
女皇微微蹙眉,似乎對韓健這種“發展感情”的模式很不理解,在當下之人看來,什麽自由戀愛都是扯淡,婚姻最重要的是門第,再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認識,先洞房了再說。想發展感情,先生兒育女再談。
不過女皇似乎也能理解韓健,並未勉強,點頭示意讓韓健可以出宮。韓健才心帶疑惑離開了禦花園。
水榭之外,盧紹坤早在等候,以便領他出宮。韓健心說一定要把那內奸找出來,可身邊到底哪個是內奸?司馬藉,阮平?這兩個是穿開襠褲就認識的,關係鐵的夠可以,怎麽可能出賣他?最有可能的是身邊那些侍衛,至於是誰還不好說。
“防著點就好。”韓健在心裏提醒自己,“女皇派個探子在我身邊,也並非全是壞事。”
……
……
禦花園內,女皇目送韓健離開,微微一笑。這笑容中帶著幾分輕鬆愉悅,好像是捉弄了韓健一會,令她感覺很解氣。
“這小子,越來越沒正形。不提拎著他,指不定要上房揭瓦。”女皇自語道。
而從水榭之上,一個翩然的身影從天而將,一身白衣,手中青玉長劍,女子素步而止。
“法亦師妹,有勞你在健兒身邊探知消息,回來回稟於朕。”女皇道,“不過我觀健兒他心中已有疑惑,日後你在他身邊要小心謹慎些,免得被他察覺。”
“是,陛下。”法亦道。
女皇神情本來很平淡,突然又變得有些冷峻,像是警告道:“但法亦師妹你切忌,切不可再令健兒犯險,他若再有妄為,你要早些製止。似雨花樓一事,若再有發生,朕……也饒你不得!”
法亦這次沒回話,隻是微微欠身領命。
當日在雨花樓,法亦雖然在暗中觀察韓健,卻因為避忌身份,並未上雨花樓內。本來法亦也沒覺得會發生什麽事,卻沒想到在雨花樓內出現刺客。事後女皇震怒不已,斥責法亦的同時,也嚴令不得再出現同樣的事。
至於女刺客登門拜訪韓健的事,法亦一得知情況便來通稟,女皇也第一時間知道了韓健所為,順帶做了個順水熱情給韓健,讓韓健可以早些跟女刺客斷了關係。
等法亦離去,女皇才微微歎道:“他還是太年輕氣盛,做事不知輕重。不過倒也是可造之才……”
……
……
韓健出了內宮門,繞過一段圍牆,卻見楊曦正坐在那像是等他。
“韓兄,你出來了。”楊曦見到韓健,緊忙迎了上前。
見禮之後,楊曦對盧紹坤交待一番,意思是他可以送韓健出宮,不用盧紹坤陪同。
等盧紹坤走了,韓健問道:“有事?”
“嗯。”楊曦道,“姐姐好像要立太子了。”
韓健剛才也獲悉了此事,見楊曦有些失落的樣子,問道:“你如何看?”
“立太子,當然是立三哥,三哥你老成持重,將來定然能主理好朝廷。可姐姐的意思,是不定立三哥還是我,我覺得姐姐立太子之事不太簡單。”楊曦道。
“你姐姐為何立太子?”韓健問道。
“好像是齊朝的使節,他們對姐姐提出一個條件,說是要兩國永不再犯,必須有一個條件,就是我們魏朝要以太子出使齊朝,以彰顯兩國之友好。”楊曦道,“所以之後姐姐找了我和三哥,說了要立太子的事,但此事尚未定下,還不知道將來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