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健之前所為,就算是韓崔氏和韓昭氏嘴上不說,可在她們眼中,韓健還是太任性而為。..在她們眼中,韓健更像是孩子,她們會有諸多的不放心,自然韓健所作也不會得到她們的認可。
韓健道:“既如此,那今晚兩位姨娘再行商議,出兵北上之事,還請兩位姨娘不要當眾拒絕。”
韓健說完,先與楊蓯兒進了帳篷之內。他知道這麽跟韓崔氏和韓昭氏爭論下去也不是辦法,暫時還是冷處理,讓韓崔氏和韓昭氏知道他的態度,她二人畢竟年長,懂得考慮事情,在考慮之後會在一些事上作出妥協。
韓健回到營帳裏,自己點燃蠟燭,一個人坐在桌前不語,而楊蓯兒則坐在床榻前,安靜看了韓健一會,她能感覺到韓健此時的煩躁。
“你回來前不是就預料到,事情不會像你所想的那麽順利?”楊蓯兒突然說了一句,帶著幾分安慰的口吻道。
韓健歎口氣道:“以前我覺得有這麽多姨娘照顧,是件好事,很多事不用我愁,自然會有人幫我處理。可當現在,她們當家當了十幾年,讓她們接受我執掌東王府的一切,顯然還需要時間。但當下的形勢,卻容不得拖延下去,這才是我最為難的。”
“為難?”楊蓯兒微微蹙眉,她能感覺出韓健這話中帶著另一層意味。這層意味,將意味著韓健要將他的十幾個姨娘劃為敵對的立場,這涉及到東王府的奪權。
韓健道:“我知道。我的這些姨娘們,對我是足夠疼愛,也不惜為此而違背陛下的旨意,但不論怎麽說,她們在大事上不會聽我的,就好像她們也永遠把我當成是長不大的孩子一般。蓯兒,你可能明白我現在的煩惱?”
楊蓯兒勉強一笑,到此時,她不知該說點什麽安慰韓健。現在擺在韓健麵前的,是東王府的決策權。在女皇抵達江都之後。東王府決策權愈發重要。韓健選擇一意孤行跟南王府聯姻,也是為了奪回東王府決策權,但韓健的姨娘們並未準備將決策權交給尚未成熟的韓健,這也是她有目共睹的。
現在韓健可以選擇忍氣吞聲。這是韓健所不情願的。韓健是那種激進之人。他要作的事,再危險也會去做,怎會任由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他的姨娘們和女皇來擺布?可當下韓健若是想硬來。韓健缺少手底下人的支持,這麽多年以來,韓健隻是東王府名義上的當家人,東王府大小事務都是由他的姨娘們來代理,這種情況下,韓健即便想武力奪權,也會很困難。
“你準備今晚如何跟你姨娘們說?”楊蓯兒問道。
“走一步看一步。”韓健道,“現在最重要的是,讓我三娘和九娘堅持與南王府聯合進兵之事,幫你們豫州解困,這是我對你父親的承諾,也是對你的承諾。”
楊蓯兒此時並未奢求韓健可以勸服兩個姨娘,她也看出來,韓健要做到這點不易。她現在站在韓健立場上考慮,隻要韓健心中是這麽想,她已經別無奢求。
楊蓯兒微微慨歎道:“你兩位姨娘,未必會應了此事。”
韓健未說話,像是在思索著什麽,楊蓯兒能感覺出,韓健此時也有些為難,就好像要她在南王府和丈夫之間作出選擇一般,現在韓健也要在親情和權力麵前作出一次選擇。
很快,軍營中人將飯菜送來,韓健和楊蓯兒用過飯食,張行親自過來傳話,讓韓健到中軍大帳商議事情。
“蓯兒,一起去。”韓健招呼楊蓯兒道。
“不用了。”楊蓯兒神色有些尷尬,道,“我還是留下來。”
因為韓崔氏和韓昭氏對楊蓯兒心懷戒備,就算是楊蓯兒現在是韓健的夫人,而跟韓健近乎私奔一樣出來,她們仍舊是將楊蓯兒當成外人。這次東王府的內部軍事會議,韓崔氏和韓昭氏也沒有請楊蓯兒到場的準備。
韓健一笑道:“蓯兒,這次是你嫁過來,第一次正式見東王府軍將,你不出席,我那我出席還有何意義?”
說著,韓健拉著楊蓯兒的手,像是對外宣示著什麽一樣,與楊蓯兒一起出了營帳,往不遠處的中軍大帳行去。
一路上,也有不少兵將,這些兵將也認得韓健本人,見到韓健跟楊蓯兒牽著手過來,他們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麽。之前女皇已經公告天下,說是要將顧首席的愛女嫁給韓健做正妃,但現在韓健卻執意娶南王府二小姐為妻,這也讓這些兵將知道,現在的東王並不太滿意女皇的婚事,甚至違背了女皇之意。
韓健到中軍大帳,韓崔氏和韓昭氏得到韓健帶楊蓯兒過來的消息,親自迎出帳門。見到韓健帶楊蓯兒而來,江都軍營中最高的兩位統帥,臉上雖然沒表現出極端反應,卻也有幾分不滿。
“健兒,你……”韓崔氏跟韓健說著話,卻是冷冷打量著韓健身後的楊蓯兒。
韓健一副氣定神閑神色,道:“三娘,我帶蓯兒來參加這次會議,沒問題吧?”
這時候,韓崔氏若是說有問題,那就是下東王的麵子,一邊那麽多軍將看著,要是她把楊蓯兒趕回去,將意味著東王將麵子掃地。若是如此,已韓健剛毅的性格,當下會作出什麽,她也不敢想。她隻是知道,在這麽一個小細節上不要太糾結,也不要把韓健逼的太緊。
在韓崔氏眼中,現在韓健隻是個任性而有叛逆的孩子,有時候這樣的孩子的確該打壓,但也不能令其反叛之心太嚴重,否則將適得其反。
“怎會有問題。”韓崔氏考慮片刻,一笑道,“到軍帳裏麵說話。”
“好。”韓健說著,親自扶楊蓯兒走進營帳,韓健對楊蓯兒的體貼,連韓崔氏和韓昭氏也頗為意外,韓健這明顯有作秀的成分,就是要在她們二人以及東王府諸多軍將麵前秀恩愛,讓他們知道,韓健娶楊蓯兒並非韓健被南王扣押之後作出的權宜之計,而是韓健真心所為。
到中軍大帳內,此時東王府此次隨軍的主要將領基本到齊,就算一些軍將在外有特別任務,也派了軍中副將來參加這次會議。這也是東王回到江都陣中第一次重要會議,涉及到是戰,是退,還是進,如此關鍵的問題。
韓健一進營帳,所有人目光便落在他身上。韓健也不客氣,帶著楊蓯兒一起走到營帳沙盤當首的位置,那也是全軍統帥應該所立的位置。雖然韓健這麽做在原則上並無問題,畢竟他是東王,東王府出兵他站主席位是應該的,但這畢竟是韓健第一次出席這麽重要的軍事會議,很多軍將以前也隻是拜訪東王府的時候見過韓健,在政令上,韓健從未對他們作出直接的管轄,韓健這麽出現也有唐突的意味。
韓崔氏和韓昭氏自然不會說什麽,韓健能來,站在最當首位置,也是她們早就想到的,否則韓健站別的地方也不對。關鍵是這次韓健連問都沒問,直接還帶了身為外人的楊蓯兒到那位置,就令韓崔氏和韓昭氏感覺到罕見這次的用意不簡單。說到底,韓健都是在用一些方法告知眾人,他才是軍中最高統帥,就算別人不認可,他也是。
韓崔氏和韓昭氏沒計較這問題,隨後也到了主席位,站在韓健旁邊,而楊蓯兒則很識相站在韓健身後。楊蓯兒也清楚,就算她是韓健的妻子,未來成為郡王妃,這種軍事會議她也少參與為妙。她跟韓崔氏和韓昭氏的情況不同,畢竟韓健是她們一手撫養大,而兩位郡王妃就好像東王府之主一樣,這些年這種情況也早就深入人心,隻是現在韓健已經年長,到了要“親政”的時候。
韓崔氏先是擺手示意在場之人安靜下來,作為今日會議的主持,她也是整個中軍大帳中輩分最高之人,也是這支軍隊的實際統帥。
“諸位,東王歸來,很多事要作出商議,這次召諸位過來,是把事情商議清楚。”韓崔氏說的很簡單,語氣也相對平和,“另外,對我軍防務作出一些安排……”
韓崔氏正說著,韓健突然走上前,示意要打斷韓崔氏的話。
“東王,你作何?”韓崔氏轉而看著韓健,在眾軍將麵前,她也不能再像平日那般直接稱呼韓健“健兒”,她也知道要保持韓健在東王府軍將中的威儀。
韓健道:“三娘,就好像在入定時我所說的那般,這次行軍北上,勢在必行,還請三娘不要拒絕。”
韓崔氏有些帶著幾分惱怒道:“就算如此,也要等一步步商議,你怎能這麽出來直說?”
“我出來直說難道不應該嗎?”韓健冷冷回了一句。
韓崔氏登時怔立當場。當著這麽多東王府軍將的麵,她第一次跟韓健起了正麵衝突,本來東王府軍將也並不知韓健跟東王府諸位郡王妃之間有什麽矛盾,他們自然以為,韓健做什麽,諸位郡王妃是很清楚的,江都兵馬兵臨豫州城下,也是韓健早就知悉。(未完待續。。)
韓健道:“既如此,那今晚兩位姨娘再行商議,出兵北上之事,還請兩位姨娘不要當眾拒絕。”
韓健說完,先與楊蓯兒進了帳篷之內。他知道這麽跟韓崔氏和韓昭氏爭論下去也不是辦法,暫時還是冷處理,讓韓崔氏和韓昭氏知道他的態度,她二人畢竟年長,懂得考慮事情,在考慮之後會在一些事上作出妥協。
韓健回到營帳裏,自己點燃蠟燭,一個人坐在桌前不語,而楊蓯兒則坐在床榻前,安靜看了韓健一會,她能感覺到韓健此時的煩躁。
“你回來前不是就預料到,事情不會像你所想的那麽順利?”楊蓯兒突然說了一句,帶著幾分安慰的口吻道。
韓健歎口氣道:“以前我覺得有這麽多姨娘照顧,是件好事,很多事不用我愁,自然會有人幫我處理。可當現在,她們當家當了十幾年,讓她們接受我執掌東王府的一切,顯然還需要時間。但當下的形勢,卻容不得拖延下去,這才是我最為難的。”
“為難?”楊蓯兒微微蹙眉,她能感覺出韓健這話中帶著另一層意味。這層意味,將意味著韓健要將他的十幾個姨娘劃為敵對的立場,這涉及到東王府的奪權。
韓健道:“我知道。我的這些姨娘們,對我是足夠疼愛,也不惜為此而違背陛下的旨意,但不論怎麽說,她們在大事上不會聽我的,就好像她們也永遠把我當成是長不大的孩子一般。蓯兒,你可能明白我現在的煩惱?”
楊蓯兒勉強一笑,到此時,她不知該說點什麽安慰韓健。現在擺在韓健麵前的,是東王府的決策權。在女皇抵達江都之後。東王府決策權愈發重要。韓健選擇一意孤行跟南王府聯姻,也是為了奪回東王府決策權,但韓健的姨娘們並未準備將決策權交給尚未成熟的韓健,這也是她有目共睹的。
現在韓健可以選擇忍氣吞聲。這是韓健所不情願的。韓健是那種激進之人。他要作的事,再危險也會去做,怎會任由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他的姨娘們和女皇來擺布?可當下韓健若是想硬來。韓健缺少手底下人的支持,這麽多年以來,韓健隻是東王府名義上的當家人,東王府大小事務都是由他的姨娘們來代理,這種情況下,韓健即便想武力奪權,也會很困難。
“你準備今晚如何跟你姨娘們說?”楊蓯兒問道。
“走一步看一步。”韓健道,“現在最重要的是,讓我三娘和九娘堅持與南王府聯合進兵之事,幫你們豫州解困,這是我對你父親的承諾,也是對你的承諾。”
楊蓯兒此時並未奢求韓健可以勸服兩個姨娘,她也看出來,韓健要做到這點不易。她現在站在韓健立場上考慮,隻要韓健心中是這麽想,她已經別無奢求。
楊蓯兒微微慨歎道:“你兩位姨娘,未必會應了此事。”
韓健未說話,像是在思索著什麽,楊蓯兒能感覺出,韓健此時也有些為難,就好像要她在南王府和丈夫之間作出選擇一般,現在韓健也要在親情和權力麵前作出一次選擇。
很快,軍營中人將飯菜送來,韓健和楊蓯兒用過飯食,張行親自過來傳話,讓韓健到中軍大帳商議事情。
“蓯兒,一起去。”韓健招呼楊蓯兒道。
“不用了。”楊蓯兒神色有些尷尬,道,“我還是留下來。”
因為韓崔氏和韓昭氏對楊蓯兒心懷戒備,就算是楊蓯兒現在是韓健的夫人,而跟韓健近乎私奔一樣出來,她們仍舊是將楊蓯兒當成外人。這次東王府的內部軍事會議,韓崔氏和韓昭氏也沒有請楊蓯兒到場的準備。
韓健一笑道:“蓯兒,這次是你嫁過來,第一次正式見東王府軍將,你不出席,我那我出席還有何意義?”
說著,韓健拉著楊蓯兒的手,像是對外宣示著什麽一樣,與楊蓯兒一起出了營帳,往不遠處的中軍大帳行去。
一路上,也有不少兵將,這些兵將也認得韓健本人,見到韓健跟楊蓯兒牽著手過來,他們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麽。之前女皇已經公告天下,說是要將顧首席的愛女嫁給韓健做正妃,但現在韓健卻執意娶南王府二小姐為妻,這也讓這些兵將知道,現在的東王並不太滿意女皇的婚事,甚至違背了女皇之意。
韓健到中軍大帳,韓崔氏和韓昭氏得到韓健帶楊蓯兒過來的消息,親自迎出帳門。見到韓健帶楊蓯兒而來,江都軍營中最高的兩位統帥,臉上雖然沒表現出極端反應,卻也有幾分不滿。
“健兒,你……”韓崔氏跟韓健說著話,卻是冷冷打量著韓健身後的楊蓯兒。
韓健一副氣定神閑神色,道:“三娘,我帶蓯兒來參加這次會議,沒問題吧?”
這時候,韓崔氏若是說有問題,那就是下東王的麵子,一邊那麽多軍將看著,要是她把楊蓯兒趕回去,將意味著東王將麵子掃地。若是如此,已韓健剛毅的性格,當下會作出什麽,她也不敢想。她隻是知道,在這麽一個小細節上不要太糾結,也不要把韓健逼的太緊。
在韓崔氏眼中,現在韓健隻是個任性而有叛逆的孩子,有時候這樣的孩子的確該打壓,但也不能令其反叛之心太嚴重,否則將適得其反。
“怎會有問題。”韓崔氏考慮片刻,一笑道,“到軍帳裏麵說話。”
“好。”韓健說著,親自扶楊蓯兒走進營帳,韓健對楊蓯兒的體貼,連韓崔氏和韓昭氏也頗為意外,韓健這明顯有作秀的成分,就是要在她們二人以及東王府諸多軍將麵前秀恩愛,讓他們知道,韓健娶楊蓯兒並非韓健被南王扣押之後作出的權宜之計,而是韓健真心所為。
到中軍大帳內,此時東王府此次隨軍的主要將領基本到齊,就算一些軍將在外有特別任務,也派了軍中副將來參加這次會議。這也是東王回到江都陣中第一次重要會議,涉及到是戰,是退,還是進,如此關鍵的問題。
韓健一進營帳,所有人目光便落在他身上。韓健也不客氣,帶著楊蓯兒一起走到營帳沙盤當首的位置,那也是全軍統帥應該所立的位置。雖然韓健這麽做在原則上並無問題,畢竟他是東王,東王府出兵他站主席位是應該的,但這畢竟是韓健第一次出席這麽重要的軍事會議,很多軍將以前也隻是拜訪東王府的時候見過韓健,在政令上,韓健從未對他們作出直接的管轄,韓健這麽出現也有唐突的意味。
韓崔氏和韓昭氏自然不會說什麽,韓健能來,站在最當首位置,也是她們早就想到的,否則韓健站別的地方也不對。關鍵是這次韓健連問都沒問,直接還帶了身為外人的楊蓯兒到那位置,就令韓崔氏和韓昭氏感覺到罕見這次的用意不簡單。說到底,韓健都是在用一些方法告知眾人,他才是軍中最高統帥,就算別人不認可,他也是。
韓崔氏和韓昭氏沒計較這問題,隨後也到了主席位,站在韓健旁邊,而楊蓯兒則很識相站在韓健身後。楊蓯兒也清楚,就算她是韓健的妻子,未來成為郡王妃,這種軍事會議她也少參與為妙。她跟韓崔氏和韓昭氏的情況不同,畢竟韓健是她們一手撫養大,而兩位郡王妃就好像東王府之主一樣,這些年這種情況也早就深入人心,隻是現在韓健已經年長,到了要“親政”的時候。
韓崔氏先是擺手示意在場之人安靜下來,作為今日會議的主持,她也是整個中軍大帳中輩分最高之人,也是這支軍隊的實際統帥。
“諸位,東王歸來,很多事要作出商議,這次召諸位過來,是把事情商議清楚。”韓崔氏說的很簡單,語氣也相對平和,“另外,對我軍防務作出一些安排……”
韓崔氏正說著,韓健突然走上前,示意要打斷韓崔氏的話。
“東王,你作何?”韓崔氏轉而看著韓健,在眾軍將麵前,她也不能再像平日那般直接稱呼韓健“健兒”,她也知道要保持韓健在東王府軍將中的威儀。
韓健道:“三娘,就好像在入定時我所說的那般,這次行軍北上,勢在必行,還請三娘不要拒絕。”
韓崔氏有些帶著幾分惱怒道:“就算如此,也要等一步步商議,你怎能這麽出來直說?”
“我出來直說難道不應該嗎?”韓健冷冷回了一句。
韓崔氏登時怔立當場。當著這麽多東王府軍將的麵,她第一次跟韓健起了正麵衝突,本來東王府軍將也並不知韓健跟東王府諸位郡王妃之間有什麽矛盾,他們自然以為,韓健做什麽,諸位郡王妃是很清楚的,江都兵馬兵臨豫州城下,也是韓健早就知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