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是魏朝之主,要為百姓期望而活,為天下人福祉而做努力。? .那臣是何人?不過區區一東王,江都之主,偏安一隅安安心心過完一聲便罷,將來不論誰入主中原,隻要一份上表便可保一家老小與江都百姓安穩。何須為他人之事,令江都百姓陷入戰火之中?”
韓健說話的語氣沉重,鏗鏘有力,話音已落,仿佛空氣中還回蕩著他的聲音。
女皇沉默半晌,最後隻是歎口氣,道:“看來,你的想法與朕並不相同。那你為何未在群臣麵前,表達你的意思?”
“因為臣知道,光複洛陽乃是陛下和百官之願,臣即便心中不願,也不想做你們眼中的罪人。”韓健道。
“你僅因如此?”
韓健默然,沒有回答這種令她自己都覺得難過的問題。
女皇最後歎口氣道:“東王,朕希望你能謹慎考慮,入主洛陽是為令北方早日安定,令百姓看到明日之希望。朕答應你,若是北方有安定一日,朕會如你所願,嫁入東王府予你為妻。”
女皇說完這話,韓健臉上沒有絲毫的欣喜,相反是更加沉重的顏色。
他雖然從開始就對女皇不斷追求,甚至可說是死纏爛打。但他從未打算將這段感情與政治掛鉤,女皇能下嫁與他,他自然高興。可女皇答應下嫁並非因為出自感情,而是與他作出政治交換,便令他覺得。便是高貴和美麗如同眼前的女子,也是如此市儈和不講感情。
這令韓健心中很失望。
“既然陛下堅持入主洛陽,臣不會推搪。”
韓健無奈說了一句,未得女皇的準允,便直接行禮告退。
等他出了門口,被秋天的晚風一吹,心中那份遲來的難過,便將他心情所包裹。
他的確渴望有一天能跟女皇在一起,兩人耳鬢廝磨,就算是沒有名分。他覺得也不過如此了。至於天下人如何看他都無關緊要,隻要兩個人在一起開心,何必在乎別人的想法?
現在似乎是看到希望了,卻令他絲毫開心不起來。女皇對他無感情。就算是有一天下嫁與他。又能怎樣?別人還不是將他們當成“奸夫淫婦”?
回到東王府。韓健直接去了楊蓯兒的小院,楊蓯兒也一直在等他回來。
“可算回來了,朝廷那邊商議的如何?相公。莫非你沒提不進兵洛陽之事?”楊蓯兒看著沉著臉的韓健,有些驚訝,在早前,韓健已經就是否接收洛陽的事跟她商議過,她也作出分析,認為這時候江都為了穩定和大局,不該去趟渾水,不如將洛陽放手,看北王府和西王府如何爭的你死我活。
韓健用冷水洗了把臉,道:“陛下已然決定,入主洛陽。看來這件事,沒有回頭的餘地。”
“哦。”楊蓯兒揉了揉鼻子,隨便應了一聲。
“蓯兒,你便在外麵等我回來?不怕得風寒?早些進去,屋子裏多暖和?”
韓健關切說著,上去拉楊蓯兒一起進屋。楊蓯兒嘟囔著嘴,露出小女兒家的神態道:“還不是等你回來,既然是陛下那邊的意思,你無從進言,那就按陛下的意思,大不了回頭陽奉陰違了唄?”
韓健一笑,心說還是自家的娘子胳膊肘往裏拐。就算明知道是女皇的決定不能改變,居然也給他提損招,陽奉陰違,這倒不失是能解決困窘的好辦法。但他畢竟已經答應了女皇,就算是沒有女皇提出的下嫁條件,他覺得也不該在這時候令女皇失望。
“蓯兒,兵馬調度上,有些問題要問你,不如我們好好議論議論?”韓健適時叉開話題,心情也開朗了一些,笑盈盈說道。
“兵馬調度你還問我?這麽晚,你不睡,我還困了呢。”楊蓯兒正說著,突然身體被韓健抱起,再想掙紮也是徒勞,“相公……你不是說要議論兵馬調度嗎?我們好好議論。”
“不用了,現在是涉及到江都未來幾十年發展問題,這個問題更大一些。就是傳宗接代……”
……
……
韓健跟楊蓯兒正在為江都未來幾十年的發展問題“勞累”,而在東王府東廂的院子裏,仍舊亮著燈火,韓鬆氏和韓昭氏沒有睡,卻也是披著單薄的睡衣,正在查看東王府的賬目。
“二姐,夜深了,不如明日再核對。”韓昭氏見韓鬆氏打個招呼,不由有些心疼,說道。
“九妹若是困了,不妨先去歇息,我看完這幾頁,便去歇息。”韓鬆氏對韓昭氏一笑。畢竟是自家的姐妹,相濡以沫十幾年,早就親如姐妹,彼此之間並無芥蒂。
韓昭氏幫忙把燭火條亮了一些,道:“二姐,眼看入冬,東王府要加大不少的開支。可這一年來,江都上下軍費開支巨大,府庫裏早就空了,這些你可對健兒說過?”
“以為不對他說,他就不知道了?現在的健兒,考慮事情周到了許多,前幾日便對我說,要東王府節約開支,要應付洛陽的戰事。看樣子,他是要打。”
韓昭氏不由沉默半晌。
在外人立場上,光複洛陽城,那是重中之重的任務,今日江都能光複洛陽,就算明知道會成為眾矢之的,也沒有放過的道理。但韓鬆氏和韓昭氏畢竟一心為東王府,知道洛陽城取不得。
“健兒他真的要打?”韓昭氏呢喃道。
韓鬆氏一歎,道:“看他這幾天愁容滿麵,應該也是在為此事而煩憂。我跟他說過,洛陽要是能先不碰,便別去碰,他反倒是安慰我幾句,這孩子,有時候太執念了,但這次……我覺得他好像有什麽苦衷。”
“能有什麽苦衷?還不是朝廷那幫人鬧的?”韓昭氏有些憤憤然道。
“若是那些人,健兒怎會留心?倒是我覺得,這次陛下回到江都之後,情況跟以前不同了。”韓鬆氏說了一句,韓昭氏目光緊緊打量著她,想聽她繼續說下去,可韓鬆氏最後還是忍住了。
“二姐你也發覺了?我就覺得這小子,跟陛下之間發生了什麽事。陛下當初不辭而別,明著說是讓權給健兒,可陛下走的太過蹊蹺,當初我問過法亦師妹關於健兒的事,她也是支吾說不清楚,看樣子她有所隱瞞。”
韓鬆氏道:“九妹與法亦師傅師出同門,這次她離開江都,可有對你有所知會?”
韓昭氏微微搖頭,道:“法亦師妹走的急,根本什麽事都沒說。我以為是陛下對她有所差遣,可前日去陛下那裏請安,陛下竟也問起此事,看來陛下對法亦師妹的離開,並不知情。”
韓鬆氏想了想,最後還是毫無頭緒,她也就繞開了這麽煩心的問題。
“要不,九妹你去跟健兒說說,洛陽城,就先不管了。讓楊平舉跟楊科小兒鬥去,咱江都,隻管置身事外,連他豫州的事也不管了。再這麽下去,便是戰場上沒敗,軍費開支也將江都給拖垮了。”韓鬆氏道。
韓昭氏一笑道:“二姐你為何不去說?健兒不是最聽你的話?”
“這小子,現在娶了妃子進門,哪還在乎我們這些姨娘說什麽?以前有事,他總是跟我們商量,現在他倒是商量,不過是關上門說,我去問欣兒,連欣兒都藏著不說。更別說蓯兒那邊,我跟她說不上話。”
韓昭氏笑道:“這是否普通人家說的,娶了媳婦忘了娘?”
韓鬆氏也隨之一笑,笑容之下,兩個人之間也不再去想韓健跟女皇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
“這幾天外麵冷了,也讓健兒多加幾件衣服,他總是兩邊跑,上次跟他說,讓他在東王府開府議事,這事他明著應了,卻還是拖了下來。”韓鬆氏突然感慨道。
“這小子不知道怎麽想的。”
韓鬆氏道:“大概是他想節省開支,要開府,就要重新將東王府前麵的幾個院子收拾過,要花銀子。北城那邊要補城牆,也要銀子。軍費那邊,更是開支巨大,這個家,到底他能不能抗住,還真是問題。這一年多,這小子花銀子是把好手,可銀子卻沒怎麽賺,這麽下去,用不了一年半載,東王府便徹底垮了。”
“那還讓他去打洛陽?”韓昭氏隨口道。
“又能怎麽辦?我看健兒……根本是想對陛下那邊有個交待。要是江都不取洛陽,江都這麵對下麵還有所交待,陛下那邊,如何對天下人交待?”
說到這,兩人又沉默下來。
擺在眼前的問題,洛陽即將光複。但這跟普通意義上的光複洛陽不同,在進兵洛陽的同時,將意味著東王府在軍事調度上和糧草調度上,都會被拖垮,以江都以往的軍事實力,根本撐不起這麽一條長長的戰線。
“就看豫州那邊會有什麽進展了。”韓鬆氏打破沉默道,“要是楊洛川肯歸附江都,事情便容易許多,豫州怎麽也比江都寬裕,就怕楊洛川這次……還是想利用江都來為其解困。到時候,楊洛川再在背後插一刀,健兒也不知道能不能應付的了。”(未完待續。。)
韓健說話的語氣沉重,鏗鏘有力,話音已落,仿佛空氣中還回蕩著他的聲音。
女皇沉默半晌,最後隻是歎口氣,道:“看來,你的想法與朕並不相同。那你為何未在群臣麵前,表達你的意思?”
“因為臣知道,光複洛陽乃是陛下和百官之願,臣即便心中不願,也不想做你們眼中的罪人。”韓健道。
“你僅因如此?”
韓健默然,沒有回答這種令她自己都覺得難過的問題。
女皇最後歎口氣道:“東王,朕希望你能謹慎考慮,入主洛陽是為令北方早日安定,令百姓看到明日之希望。朕答應你,若是北方有安定一日,朕會如你所願,嫁入東王府予你為妻。”
女皇說完這話,韓健臉上沒有絲毫的欣喜,相反是更加沉重的顏色。
他雖然從開始就對女皇不斷追求,甚至可說是死纏爛打。但他從未打算將這段感情與政治掛鉤,女皇能下嫁與他,他自然高興。可女皇答應下嫁並非因為出自感情,而是與他作出政治交換,便令他覺得。便是高貴和美麗如同眼前的女子,也是如此市儈和不講感情。
這令韓健心中很失望。
“既然陛下堅持入主洛陽,臣不會推搪。”
韓健無奈說了一句,未得女皇的準允,便直接行禮告退。
等他出了門口,被秋天的晚風一吹,心中那份遲來的難過,便將他心情所包裹。
他的確渴望有一天能跟女皇在一起,兩人耳鬢廝磨,就算是沒有名分。他覺得也不過如此了。至於天下人如何看他都無關緊要,隻要兩個人在一起開心,何必在乎別人的想法?
現在似乎是看到希望了,卻令他絲毫開心不起來。女皇對他無感情。就算是有一天下嫁與他。又能怎樣?別人還不是將他們當成“奸夫淫婦”?
回到東王府。韓健直接去了楊蓯兒的小院,楊蓯兒也一直在等他回來。
“可算回來了,朝廷那邊商議的如何?相公。莫非你沒提不進兵洛陽之事?”楊蓯兒看著沉著臉的韓健,有些驚訝,在早前,韓健已經就是否接收洛陽的事跟她商議過,她也作出分析,認為這時候江都為了穩定和大局,不該去趟渾水,不如將洛陽放手,看北王府和西王府如何爭的你死我活。
韓健用冷水洗了把臉,道:“陛下已然決定,入主洛陽。看來這件事,沒有回頭的餘地。”
“哦。”楊蓯兒揉了揉鼻子,隨便應了一聲。
“蓯兒,你便在外麵等我回來?不怕得風寒?早些進去,屋子裏多暖和?”
韓健關切說著,上去拉楊蓯兒一起進屋。楊蓯兒嘟囔著嘴,露出小女兒家的神態道:“還不是等你回來,既然是陛下那邊的意思,你無從進言,那就按陛下的意思,大不了回頭陽奉陰違了唄?”
韓健一笑,心說還是自家的娘子胳膊肘往裏拐。就算明知道是女皇的決定不能改變,居然也給他提損招,陽奉陰違,這倒不失是能解決困窘的好辦法。但他畢竟已經答應了女皇,就算是沒有女皇提出的下嫁條件,他覺得也不該在這時候令女皇失望。
“蓯兒,兵馬調度上,有些問題要問你,不如我們好好議論議論?”韓健適時叉開話題,心情也開朗了一些,笑盈盈說道。
“兵馬調度你還問我?這麽晚,你不睡,我還困了呢。”楊蓯兒正說著,突然身體被韓健抱起,再想掙紮也是徒勞,“相公……你不是說要議論兵馬調度嗎?我們好好議論。”
“不用了,現在是涉及到江都未來幾十年發展問題,這個問題更大一些。就是傳宗接代……”
……
……
韓健跟楊蓯兒正在為江都未來幾十年的發展問題“勞累”,而在東王府東廂的院子裏,仍舊亮著燈火,韓鬆氏和韓昭氏沒有睡,卻也是披著單薄的睡衣,正在查看東王府的賬目。
“二姐,夜深了,不如明日再核對。”韓昭氏見韓鬆氏打個招呼,不由有些心疼,說道。
“九妹若是困了,不妨先去歇息,我看完這幾頁,便去歇息。”韓鬆氏對韓昭氏一笑。畢竟是自家的姐妹,相濡以沫十幾年,早就親如姐妹,彼此之間並無芥蒂。
韓昭氏幫忙把燭火條亮了一些,道:“二姐,眼看入冬,東王府要加大不少的開支。可這一年來,江都上下軍費開支巨大,府庫裏早就空了,這些你可對健兒說過?”
“以為不對他說,他就不知道了?現在的健兒,考慮事情周到了許多,前幾日便對我說,要東王府節約開支,要應付洛陽的戰事。看樣子,他是要打。”
韓昭氏不由沉默半晌。
在外人立場上,光複洛陽城,那是重中之重的任務,今日江都能光複洛陽,就算明知道會成為眾矢之的,也沒有放過的道理。但韓鬆氏和韓昭氏畢竟一心為東王府,知道洛陽城取不得。
“健兒他真的要打?”韓昭氏呢喃道。
韓鬆氏一歎,道:“看他這幾天愁容滿麵,應該也是在為此事而煩憂。我跟他說過,洛陽要是能先不碰,便別去碰,他反倒是安慰我幾句,這孩子,有時候太執念了,但這次……我覺得他好像有什麽苦衷。”
“能有什麽苦衷?還不是朝廷那幫人鬧的?”韓昭氏有些憤憤然道。
“若是那些人,健兒怎會留心?倒是我覺得,這次陛下回到江都之後,情況跟以前不同了。”韓鬆氏說了一句,韓昭氏目光緊緊打量著她,想聽她繼續說下去,可韓鬆氏最後還是忍住了。
“二姐你也發覺了?我就覺得這小子,跟陛下之間發生了什麽事。陛下當初不辭而別,明著說是讓權給健兒,可陛下走的太過蹊蹺,當初我問過法亦師妹關於健兒的事,她也是支吾說不清楚,看樣子她有所隱瞞。”
韓鬆氏道:“九妹與法亦師傅師出同門,這次她離開江都,可有對你有所知會?”
韓昭氏微微搖頭,道:“法亦師妹走的急,根本什麽事都沒說。我以為是陛下對她有所差遣,可前日去陛下那裏請安,陛下竟也問起此事,看來陛下對法亦師妹的離開,並不知情。”
韓鬆氏想了想,最後還是毫無頭緒,她也就繞開了這麽煩心的問題。
“要不,九妹你去跟健兒說說,洛陽城,就先不管了。讓楊平舉跟楊科小兒鬥去,咱江都,隻管置身事外,連他豫州的事也不管了。再這麽下去,便是戰場上沒敗,軍費開支也將江都給拖垮了。”韓鬆氏道。
韓昭氏一笑道:“二姐你為何不去說?健兒不是最聽你的話?”
“這小子,現在娶了妃子進門,哪還在乎我們這些姨娘說什麽?以前有事,他總是跟我們商量,現在他倒是商量,不過是關上門說,我去問欣兒,連欣兒都藏著不說。更別說蓯兒那邊,我跟她說不上話。”
韓昭氏笑道:“這是否普通人家說的,娶了媳婦忘了娘?”
韓鬆氏也隨之一笑,笑容之下,兩個人之間也不再去想韓健跟女皇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
“這幾天外麵冷了,也讓健兒多加幾件衣服,他總是兩邊跑,上次跟他說,讓他在東王府開府議事,這事他明著應了,卻還是拖了下來。”韓鬆氏突然感慨道。
“這小子不知道怎麽想的。”
韓鬆氏道:“大概是他想節省開支,要開府,就要重新將東王府前麵的幾個院子收拾過,要花銀子。北城那邊要補城牆,也要銀子。軍費那邊,更是開支巨大,這個家,到底他能不能抗住,還真是問題。這一年多,這小子花銀子是把好手,可銀子卻沒怎麽賺,這麽下去,用不了一年半載,東王府便徹底垮了。”
“那還讓他去打洛陽?”韓昭氏隨口道。
“又能怎麽辦?我看健兒……根本是想對陛下那邊有個交待。要是江都不取洛陽,江都這麵對下麵還有所交待,陛下那邊,如何對天下人交待?”
說到這,兩人又沉默下來。
擺在眼前的問題,洛陽即將光複。但這跟普通意義上的光複洛陽不同,在進兵洛陽的同時,將意味著東王府在軍事調度上和糧草調度上,都會被拖垮,以江都以往的軍事實力,根本撐不起這麽一條長長的戰線。
“就看豫州那邊會有什麽進展了。”韓鬆氏打破沉默道,“要是楊洛川肯歸附江都,事情便容易許多,豫州怎麽也比江都寬裕,就怕楊洛川這次……還是想利用江都來為其解困。到時候,楊洛川再在背後插一刀,健兒也不知道能不能應付的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