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鬆氏語重心長道:“二娘覺得你這次選的對,安平郡主豪門望族出身,不會像那些草莽中人一般不懂禮數。你始亂終棄,二娘第一個不答應,你也不想想,你這麽做會令那些皇室的舊貴怎麽想?你身為東王,連一個郡主都可以圖個一夕的夫妻,眼目中可還有皇室中人?”
韓健本已經準備到裏麵去休息,聽到韓鬆氏的話,便知道韓鬆氏所說的問題,已經不再隻是局限於東王府麵子的問題。
韓鬆氏口中所說的“皇室中人”,顯然並不包括楊瑞。韓鬆氏想問題的方式,還是與楊瑞所對立著的。
楊瑞要拉攏洛陽楊氏的舊貴族,同樣需要拉攏一些舊的世家,所以才會去促成楊秀秀跟陸豐寧的婚事。現在等於說是他霸占了楊秀秀,對於收攏那些洛陽楊氏中人還是有所幫助,可對於收攏像陸家這樣的世家,就很有困難。
“這些事,我會親自去做。至於始亂終棄,倒不至於。”韓健言罷,不理會韓鬆氏的喝止,直接往內院去。
這幾天,韓健白天很少回府,要回府也會等晚上。有時候夜宿宮中,少有回來看望的時候。
他先去看了楊蓯兒,本就在養胎的楊蓯兒,根本還不知道韓健在外麵出了什麽事。這時候的楊蓯兒倒好像是兩耳不聞身外事,整個人很悠閑自在,不用每天練劍,隻是喜歡下來便陪韓健,或者是陪陪孩子,有丈夫和孩子在身邊,便也覺得世上不再需要其他什麽事來煩擾。
韓健見楊蓯兒和孩子那邊沒事,便也不用再去掛牽什麽。看過之後便借口出來,往顧欣兒那邊去。
顧欣兒小院裏。卻見小荷正在被雯兒指使做事情,有些被呼來喝去的意思。小荷一點沒有不悅的神態,反而樂嗬嗬的,拿著一根掃帚在院子裏瞎掃,讓雯兒在那氣的直跺腳。
“怎麽教了你半天,都學不會?”雯兒氣呼呼道。
“可能是雯兒姐姐教的太深奧了。人家還沒學會。”小荷這時候已經與雯兒很親近。
雖然名義上,雯兒已經做了半個主子,可她畢竟還是少女心態,與小荷年歲相仿,也能說的上話。小荷身邊本就沒有親人,對韓健眷戀太深,又是知道自己不過隻是一朵小花,卻也隻能跟雯兒還有府中的婢女走的親近一些。而小荷本就是韓健從南齊帶回來的,在府中的婢女中。地位又不同尋常,便是雯兒也會收斂著一些,偶爾隻是罵一罵,要說伸手去打,她還做不出來。
“大中午的,吵吵什麽?”韓健進到院中,雯兒這才有些驚惶,卻又馬上陪笑著走上前來。給韓健行禮。
“少主,這兩天都沒見您。雯兒很想您……”
說著,人也癡纏上來,拉著韓健的手臂,卻也嬌嗔起來。
倒是小荷,行禮之後隻能是低頭站在一邊。她甚至連走上前的膽氣都沒有。
“進去說話。”韓健道。
雯兒興高采烈拉著韓健到了裏麵,顧欣兒本在午休。本已經朦朦朧朧,聽到雯兒的吵鬧聲,便起來倒水遞茶。不過提水這些事,還是由小荷這個貼身侍婢來做。
幾天沒見,顧欣兒便的更加嬌羞可人。雖然顧欣兒隻是十九歲。可一旦有些事開竅之後,便好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樣,隨時需要滋潤。本來顧欣兒就很靦腆,可有雯兒這搗蛋鬼在麵前,便是顧欣兒也被感染了一些,不用韓健自己動手,已經主動黏上來。
“哦,少主又跟欣兒姐姐在一起嘍。”見韓健將顧欣兒抱上床榻,一邊的雯兒卻在那歡呼雀躍,一點都沒有嫉妒的意思。
不過隨著他一聲喊,不但是顧欣兒麵紅耳赤,連剛拿著熱水進門的小荷也是低著頭滿麵通紅。
“死丫頭,喊什麽呢?”顧欣兒怨惱一般白了雯兒一眼。
雯兒吐吐舌頭,卻道:“其實人家也希望欣兒姐姐能早日壞上小主子,這兩天總過去看小主子,可愛的很。主子,其實……雯兒也想要……”
說到最後,雯兒也終於將自己真實的意圖說了出來。
在東王府的內院,彼此之間還算和睦。就算楊蓯兒性格上有些孤僻,喜歡一個人獨處,可在顧欣兒和雯兒的示好之下,楊蓯兒也看得開。平日裏顧欣兒和雯兒沒事的時候,也會經常過去楊蓯兒那邊走走,一起看看小韓曦的模樣,隨便逗弄幾下。都會當成是東王府的寶貝一樣來供著,不敢有所怠慢。
但終究是別人的,顧欣兒也算是韓健最早娶進門的妻子,她也很想有自己的子嗣,因為這代表著她的一種責任,就是為東王府傳宗接待。
有了小韓曦的刺激,顧欣兒在床榻之間對韓健也分外癡纏一些。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小荷要負責在旁邊伺候著。從雯兒升級做了小主母以後,小荷被調過來伺候著,就準備著有一天做韓健的滕妾。
韓健本就對小荷不排斥,她在身邊也並沒有太多的意見。
直到顧欣兒有些得償所願,好似很疲累躺下來休息,另一邊的雯兒這才過來服侍韓健穿衣。
“欣兒,這幾日可有回府看過你父親?”韓健問道。
“沒有。”顧欣兒隻是將褻衣套上,靠在韓健懷中,柔聲道,“母親前幾日剛來過,說起父親的事。現在父親已經全都放下了,平日裏,隻是教授弟弟讀書認字,連府門都很少出。”
韓健心說顧唯潘也是不簡單,拿得起放得下,這是做大事的風範。
可終究韓健還是惦記著顧唯潘的才幹,想著讓這個老丈人重新出山。畢竟能震懾住朝局,令整個朝廷都信服而且能平衡各方麵關係的,也隻有顧唯潘一人。林恪寧原等人,終究有自己對立的政敵,無法做到完全的平衡。
在朝廷裏,顧唯潘的地位超然。這是從顧唯潘雪夜祭奠崔明禮開始的,他的寬宏大度,如今還是被朝中很多人所津津樂道。而他本身也是朝廷次輔出身,比寧原和林恪之流更懂得如何管理朝政。
“有時間的話,陪你一起回去看看。”韓健道,“說起來也有好些日子沒見過你父親。不知他近來身體如何。”
顧欣兒抬頭笑看了韓健一眼道:“父親的身體還好。”
韓健點了點頭,這溫存的時刻,不再去問顧唯潘的事。
很顯然,內宅裏的女人,並未因為楊秀秀的事而有什麽想法。韓健一歎,這大概是因為內院裏的女人還並不知道這件事的緣故吧。
到晚上,一家人吃頓家宴,不但法亦出席,連一直都回避在屋中的楊蓯兒也出來一起。加上韓健的十幾個姨娘,飯桌上也是有些熱鬧。
“健兒,之前總不問你,北方的戰事,可是已經結束?”韓崔氏在飯桌上問道,“這幾日也不見你忙於公事,應該是不勞費心了吧?”
說到這,一家人都看著韓健。
雖然按照道理來說,內院的女人不能問政事,可她們對於當下的形勢還是很關心的。這畢竟關乎到整個中原的安危。
韓健道:“渤海的戰事也未結束,鮮卑人也未撤到關外。總的來說,還在相持之中。”
“那你還放得下心來?”韓崔氏像是在責怪韓健道,“你不趕緊想想,怎麽出兵,將鮮卑蠻夷徹底趕出中原?”
韓健笑了笑道:“三娘這是明知故問。知道現在沒有糧食和物資打這場仗,仗打的小,軍費開支已經支撐不住,再打大一些,恐怕要把整個洛陽城掘地三尺看看有沒有一粒糧食了。”
韓鬆氏在一旁道:“好了,不說這些。一家人吃頓飯,看你們說的,讓人沒胃口。”
韓鬆氏現在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但韓健能覺出,韓崔氏的問題就是韓鬆氏授意來說的。當眾來問,也是有讓韓健說出來,讓大家安心的意思。畢竟現在洛陽城中還是有人在放風,說一些與前線戰事相違背的消息,來混淆視聽。
一旦說這種混淆視聽蔓延到東王府內,再經過東王府一發酵傳出去,那消息可就變味了。假的也可能會變成真的。
現在韓健這麽一說,東王府上下也就不敢隨便去傳謠。
到晚上,韓健看過前線軍情之後,才回房休息。去的卻是法亦那邊。
本來他這兩天沾了不少的女人,身子有些累,好在法亦生性也有些淡薄,並不像顧欣兒和楊蓯兒那樣對他太過癡纏。韓健也終於可以休息一下,陪法亦好好過一晚。
卻在夜深人靜之時,外麵傳來一點吵鬧聲。這時候的法亦先韓健一步睜開眼,她的警覺性要高於韓健。
“好像是前院那邊。”
韓健起來,打個哈欠,在確定不是什麽危險之後,才稍稍放心下來。穿衣與法亦一起到了前院。
卻是前線緊急軍務的奏報,原來蘇廷夏所部在渤海國,遭遇了第一場的敗仗。
原本已經退無可退的渤海國軍隊,突然得到了周邊盟友的幫助,反擊了蘇廷夏的軍隊。從前線的戰報來看,蘇廷夏所部損失有些慘重。(未完待續。。)
韓健本已經準備到裏麵去休息,聽到韓鬆氏的話,便知道韓鬆氏所說的問題,已經不再隻是局限於東王府麵子的問題。
韓鬆氏口中所說的“皇室中人”,顯然並不包括楊瑞。韓鬆氏想問題的方式,還是與楊瑞所對立著的。
楊瑞要拉攏洛陽楊氏的舊貴族,同樣需要拉攏一些舊的世家,所以才會去促成楊秀秀跟陸豐寧的婚事。現在等於說是他霸占了楊秀秀,對於收攏那些洛陽楊氏中人還是有所幫助,可對於收攏像陸家這樣的世家,就很有困難。
“這些事,我會親自去做。至於始亂終棄,倒不至於。”韓健言罷,不理會韓鬆氏的喝止,直接往內院去。
這幾天,韓健白天很少回府,要回府也會等晚上。有時候夜宿宮中,少有回來看望的時候。
他先去看了楊蓯兒,本就在養胎的楊蓯兒,根本還不知道韓健在外麵出了什麽事。這時候的楊蓯兒倒好像是兩耳不聞身外事,整個人很悠閑自在,不用每天練劍,隻是喜歡下來便陪韓健,或者是陪陪孩子,有丈夫和孩子在身邊,便也覺得世上不再需要其他什麽事來煩擾。
韓健見楊蓯兒和孩子那邊沒事,便也不用再去掛牽什麽。看過之後便借口出來,往顧欣兒那邊去。
顧欣兒小院裏。卻見小荷正在被雯兒指使做事情,有些被呼來喝去的意思。小荷一點沒有不悅的神態,反而樂嗬嗬的,拿著一根掃帚在院子裏瞎掃,讓雯兒在那氣的直跺腳。
“怎麽教了你半天,都學不會?”雯兒氣呼呼道。
“可能是雯兒姐姐教的太深奧了。人家還沒學會。”小荷這時候已經與雯兒很親近。
雖然名義上,雯兒已經做了半個主子,可她畢竟還是少女心態,與小荷年歲相仿,也能說的上話。小荷身邊本就沒有親人,對韓健眷戀太深,又是知道自己不過隻是一朵小花,卻也隻能跟雯兒還有府中的婢女走的親近一些。而小荷本就是韓健從南齊帶回來的,在府中的婢女中。地位又不同尋常,便是雯兒也會收斂著一些,偶爾隻是罵一罵,要說伸手去打,她還做不出來。
“大中午的,吵吵什麽?”韓健進到院中,雯兒這才有些驚惶,卻又馬上陪笑著走上前來。給韓健行禮。
“少主,這兩天都沒見您。雯兒很想您……”
說著,人也癡纏上來,拉著韓健的手臂,卻也嬌嗔起來。
倒是小荷,行禮之後隻能是低頭站在一邊。她甚至連走上前的膽氣都沒有。
“進去說話。”韓健道。
雯兒興高采烈拉著韓健到了裏麵,顧欣兒本在午休。本已經朦朦朧朧,聽到雯兒的吵鬧聲,便起來倒水遞茶。不過提水這些事,還是由小荷這個貼身侍婢來做。
幾天沒見,顧欣兒便的更加嬌羞可人。雖然顧欣兒隻是十九歲。可一旦有些事開竅之後,便好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樣,隨時需要滋潤。本來顧欣兒就很靦腆,可有雯兒這搗蛋鬼在麵前,便是顧欣兒也被感染了一些,不用韓健自己動手,已經主動黏上來。
“哦,少主又跟欣兒姐姐在一起嘍。”見韓健將顧欣兒抱上床榻,一邊的雯兒卻在那歡呼雀躍,一點都沒有嫉妒的意思。
不過隨著他一聲喊,不但是顧欣兒麵紅耳赤,連剛拿著熱水進門的小荷也是低著頭滿麵通紅。
“死丫頭,喊什麽呢?”顧欣兒怨惱一般白了雯兒一眼。
雯兒吐吐舌頭,卻道:“其實人家也希望欣兒姐姐能早日壞上小主子,這兩天總過去看小主子,可愛的很。主子,其實……雯兒也想要……”
說到最後,雯兒也終於將自己真實的意圖說了出來。
在東王府的內院,彼此之間還算和睦。就算楊蓯兒性格上有些孤僻,喜歡一個人獨處,可在顧欣兒和雯兒的示好之下,楊蓯兒也看得開。平日裏顧欣兒和雯兒沒事的時候,也會經常過去楊蓯兒那邊走走,一起看看小韓曦的模樣,隨便逗弄幾下。都會當成是東王府的寶貝一樣來供著,不敢有所怠慢。
但終究是別人的,顧欣兒也算是韓健最早娶進門的妻子,她也很想有自己的子嗣,因為這代表著她的一種責任,就是為東王府傳宗接待。
有了小韓曦的刺激,顧欣兒在床榻之間對韓健也分外癡纏一些。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小荷要負責在旁邊伺候著。從雯兒升級做了小主母以後,小荷被調過來伺候著,就準備著有一天做韓健的滕妾。
韓健本就對小荷不排斥,她在身邊也並沒有太多的意見。
直到顧欣兒有些得償所願,好似很疲累躺下來休息,另一邊的雯兒這才過來服侍韓健穿衣。
“欣兒,這幾日可有回府看過你父親?”韓健問道。
“沒有。”顧欣兒隻是將褻衣套上,靠在韓健懷中,柔聲道,“母親前幾日剛來過,說起父親的事。現在父親已經全都放下了,平日裏,隻是教授弟弟讀書認字,連府門都很少出。”
韓健心說顧唯潘也是不簡單,拿得起放得下,這是做大事的風範。
可終究韓健還是惦記著顧唯潘的才幹,想著讓這個老丈人重新出山。畢竟能震懾住朝局,令整個朝廷都信服而且能平衡各方麵關係的,也隻有顧唯潘一人。林恪寧原等人,終究有自己對立的政敵,無法做到完全的平衡。
在朝廷裏,顧唯潘的地位超然。這是從顧唯潘雪夜祭奠崔明禮開始的,他的寬宏大度,如今還是被朝中很多人所津津樂道。而他本身也是朝廷次輔出身,比寧原和林恪之流更懂得如何管理朝政。
“有時間的話,陪你一起回去看看。”韓健道,“說起來也有好些日子沒見過你父親。不知他近來身體如何。”
顧欣兒抬頭笑看了韓健一眼道:“父親的身體還好。”
韓健點了點頭,這溫存的時刻,不再去問顧唯潘的事。
很顯然,內宅裏的女人,並未因為楊秀秀的事而有什麽想法。韓健一歎,這大概是因為內院裏的女人還並不知道這件事的緣故吧。
到晚上,一家人吃頓家宴,不但法亦出席,連一直都回避在屋中的楊蓯兒也出來一起。加上韓健的十幾個姨娘,飯桌上也是有些熱鬧。
“健兒,之前總不問你,北方的戰事,可是已經結束?”韓崔氏在飯桌上問道,“這幾日也不見你忙於公事,應該是不勞費心了吧?”
說到這,一家人都看著韓健。
雖然按照道理來說,內院的女人不能問政事,可她們對於當下的形勢還是很關心的。這畢竟關乎到整個中原的安危。
韓健道:“渤海的戰事也未結束,鮮卑人也未撤到關外。總的來說,還在相持之中。”
“那你還放得下心來?”韓崔氏像是在責怪韓健道,“你不趕緊想想,怎麽出兵,將鮮卑蠻夷徹底趕出中原?”
韓健笑了笑道:“三娘這是明知故問。知道現在沒有糧食和物資打這場仗,仗打的小,軍費開支已經支撐不住,再打大一些,恐怕要把整個洛陽城掘地三尺看看有沒有一粒糧食了。”
韓鬆氏在一旁道:“好了,不說這些。一家人吃頓飯,看你們說的,讓人沒胃口。”
韓鬆氏現在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但韓健能覺出,韓崔氏的問題就是韓鬆氏授意來說的。當眾來問,也是有讓韓健說出來,讓大家安心的意思。畢竟現在洛陽城中還是有人在放風,說一些與前線戰事相違背的消息,來混淆視聽。
一旦說這種混淆視聽蔓延到東王府內,再經過東王府一發酵傳出去,那消息可就變味了。假的也可能會變成真的。
現在韓健這麽一說,東王府上下也就不敢隨便去傳謠。
到晚上,韓健看過前線軍情之後,才回房休息。去的卻是法亦那邊。
本來他這兩天沾了不少的女人,身子有些累,好在法亦生性也有些淡薄,並不像顧欣兒和楊蓯兒那樣對他太過癡纏。韓健也終於可以休息一下,陪法亦好好過一晚。
卻在夜深人靜之時,外麵傳來一點吵鬧聲。這時候的法亦先韓健一步睜開眼,她的警覺性要高於韓健。
“好像是前院那邊。”
韓健起來,打個哈欠,在確定不是什麽危險之後,才稍稍放心下來。穿衣與法亦一起到了前院。
卻是前線緊急軍務的奏報,原來蘇廷夏所部在渤海國,遭遇了第一場的敗仗。
原本已經退無可退的渤海國軍隊,突然得到了周邊盟友的幫助,反擊了蘇廷夏的軍隊。從前線的戰報來看,蘇廷夏所部損失有些慘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