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健要一舉平定江北並非奇怪之事,現在韓健當著二人的麵說出來,又知道她們不合,不用說在事成之後能得到東王府重用的也隻會是她們中一人.∑
李雲雖然在財勢上都不及洛夫人,不過她心思敏捷,當下問道:"不知殿下令屬下作何?"
洛夫人心中不由惱恨,之前做事已經跟她勢不兩立了,現在光是在韓健麵前表現自己的忠誠也要跟她搶,她在心中不由又將李雲詛咒一番.
韓健將名冊拿起來,卻是將書冊從中間撕開,分做大致相當的兩個半本.韓健道:"這裏有些人,本王需要你們去做一些事情.你們互不相幹,總之,若事成之後,可以做西涼王的隻有一人.剩下的話不用多言,若是辦不好,以後也不用再相見了."
洛夫人和李雲都緊張起來,她們隻是大致知道是一份名冊,上麵列著什麽人她們根本就不清楚,要她們去做什麽現在也沒底.不過聽到"西涼王"她們心中還是稍微掀起了一些波瀾,這可是涉及到權力爭鋒的問題,現在韓健明擺著讓她二人去競爭,做的好壞總之會有一人勝出,失敗的一方之前的努力將會付諸東流,好像這一生所努力都成敗一舉.
"拿去吧."
韓健將兩本名冊放在桌上,自己則起身離開,甚至連要她們做什麽都不交待.
其實有些事不用太多的交待,洛夫人和李雲都是西涼舊部中人,對於西王府的體係也可謂相當熟悉,隻要見到上麵的人名也就大概能猜想到韓健要做什麽.上麵所列的,無非都是西王府體係下的一些"重要人物",從文官到武將.再到謀臣甚至是希望楊平舉的一些姻親之人.韓健交給她們也就是讓她們下手去"做事",要麽是刺殺要麽是收買,韓健顯然也不會讓她們將名單上所列全部殺掉,完全看她們所作是否會對朝廷出兵關中得勝有所幫助.誰立下的功勞大,自然也就是這次狹路相逢的勝出者.
洛夫人和李雲各自拿了半本,對於對方手上所列之人的名單也不甚了解.名冊再詳盡也不會將所有人都列在上麵,至於到底要怎麽做,她們回去自然也要找人商議清楚.
韓健離開秘密居所往軍所衙門去的路上,也在想到底把這些任務交給洛夫人和李雲是否會有不妥.
現在他還未將攻取關中的消息放出風去,而後他便會放開風,讓天下人知道朝廷有這動向,他在攻打關中這件事上並不打算藏著.因為他需要造勢,需要得到民眾的響應,也需要借此來穩定人心.而他卻是提前將任務派遣給洛夫人和李雲.讓她們做事是一方麵,但他也不指望這個,他更多的意思是加以試探.誰做的好壞有時候難以分辨,可誰忠心與否,在關鍵時候會吃裏扒外,在做這種見不得人事的時候表現的會非常明顯.
到軍所衙門,韓健令人傳召了在洛陽的軍將,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會議可算是在年前最後一次會議,他除了交待一些洛陽的日常防務問題.也正式將即將趁著冬天攻打關中的消息傳達下去,不出意料的,將官之中一片愕然.
好不容易北方才稍有評定,甚至說還沒平定,鮮卑人是剛撤,這還沒幾天.蘇廷夏所部在渤海國境內仍舊沒有太多消息傳回來,也就是說戰事還在持續中,蘇廷夏所部回來之後到底是戰是和的問題還沒有著落,北方城市接收還需要一定時間,北川城攻取也需要最後的攻堅.這種時候突然說馬上要派兵攻打關中,自然人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步子邁的很大,容易扯著蛋.
但韓健態度很明確,明顯不是說笑,他說出來就是讓下麵執行而不是來討論.
韓健在這兩年軍政體係中已經建立了足夠的威望,加上如今洛陽沒有能跟韓健叫板資曆的將官,這種時候一些老臣老將寧可去找韓鬆氏叫苦,也不會公然與韓健作對,而那些與韓健反對態度很鮮明的朝廷派係的將官,這次又沒被韓健所邀請,想提反對意見也摸不著門.
可當韓健將消息傳達完,散會才不多久,還沒等韓健回到東王府,皇宮那邊已經急著派人來傳,讓韓健進宮去.而此時韓鬆氏也親自迎出門口,不用說也是問關於出兵關中之事.
"健兒,不急著進宮,先將話說明白了."韓鬆氏見到韓健,態度明顯很差,"這才消停沒兩天,北方的兵馬都還未撤回來,怎的就想去攻打關中?是你瘋了還是說覺得東王府如今是兵精糧廣,已經能到同時兼顧幾方的地步了?"
"那依二娘的意思呢?"韓健沒有進府門,因為宮裏麵的來人還在外麵等著,他隨時要進宮去向楊瑞說此事.
韓鬆氏本來有些氣憤,是因為韓健做事之前沒跟她商量過,可現在當她覺得皇宮那邊也是沒有提前得到風聲倉促派人來的時候,心裏便也好受了一些,至少說明韓健不是事事都跟楊瑞商量,做事仍舊是那麽我行我素.
"等北方兵馬撤回,再從長計議."韓鬆氏沒好氣道.
韓健卻是一歎道:"那二娘就等著吧,如今北方戍邊的重任,還能指望北王府?邊關如今被鮮卑人破壞殆盡,卻也隻能由我東王府來接手負責修繕和禦邊,這麽算起來,北方兵馬尚且不.[,!]足,怎還有剩餘派遣回來,攻取關中?"
"那你靠什麽來攻打關中……"韓鬆氏的音高了一些,但想到是在府門口,大聲說話會被那些宮裏的來人聽去,便也壓低聲音道,"你不會是準備從江都調兵?整兵調兵至少要兩三個月時間,再加上攻打關中,就算一切順風順水也需要半年有餘,那時無論是南朝人,還是鮮卑人攻來,你就置洛陽和江都不管了?"
韓健微微眯了眼道:"誰說要攻取關中.非要從北方撤軍或者從江都調兵不可?難道朝廷就沒別的兵馬了?"
韓鬆氏吃驚了一下,問道:"你從何處調來兵馬?"
韓健道:"先進宮麵聖,什麽事等回來再說.二娘先將心放回肚子裏,既然作出這決定,就一定有妥善的處理辦法."
韓鬆氏蹙眉不已,現在明顯是韓健吊著她的胃口不肯說.可現在在府外的地方當麵質問總歸是不妥,卻是瞪韓健一眼,目送他與宮裏來人一同往皇宮方向而去.
進宮之後韓健直接往燁安閣去,到皇宮已經跟進自己家一樣方便,到燁安閣,楊瑞卻隻是一身便裝坐在那,身上的衣衫很寬鬆,明顯也是為孕婦所準備,與她平日裏到燁安閣來一身錦衣華服有所不同.
旁人一個都沒有.楊瑞見到韓健來,則是按例屏退了宮女太監.人一走,楊瑞馬上起身道:"就不能省點心?本還忙著操持新年之事,怎就突然說什麽攻取關中,是覺得兵糧多了?還是想放風出去打陣?"
韓健笑了笑,楊瑞想事情要比韓鬆氏嚴謹許多,楊瑞馬上便考慮到放迷煙,而韓鬆氏則還在糾結關於到底從何處出兵的問題.
"想想也該打了.若是開春之後.關中不下,鮮卑人大舉南侵.到時恐怕洛陽也難保."韓健道.
"想在開春之間攻取關中,怕是沒這機會吧?"楊瑞蹙眉,"滿打滿算,最多隻有兩三月時間,北王府的戰事尚未徹底平靜,你便想走的這麽快.不怕西王府的人反倒主動派兵出來反咬你一口?"
"那最好了."韓健笑了笑道.
楊瑞又在蹙眉,現在想想形勢,雖說洛陽防備有姓虛,但眼下似乎西王府攻出來比東王府主動派兵攻進去要好.這主要是因為洛陽周邊形勢所決定.
南王府的兵馬遲遲沒有繼續北上,卻是在距離洛陽有三四百裏的地方屯兵.到如今也囤積了有三四萬的兵馬,而整個洛陽的守軍不過才兩三萬人馬,要是南王府的兵馬突然北上,對洛陽時局影響也非常大.若是西王府出動派兵來攻洛陽,就會先與南王府形成爭搶的局麵,對洛陽守城來說反倒是好事.畢竟現在名義上,南王府乃是朝廷的藩屬,而南王楊洛川也還被近乎軟禁在洛陽城內.
"不跟你打啞謎,你到底怎麽想的,現在總歸要告訴我,別讓我這個當皇帝的,回頭見了朝臣被問起還是一問三不知,那時真就成了別人眼中的傀儡,除了能為你們東王府傳宗接代似乎也做不了別的事了."
楊瑞是有些氣的,她是怪責韓健想一出是一出,居然連攻打關中這麽大的事又沒跟她商議.說是"又",是因為韓健一向如此,雖然她已經習慣,可畢竟現在她與韓健的關係已經公開,若是被人問起她還是最後一個知道,連她自己都覺得在韓健眼中地位不高,連這麽大的事都要繞開她,也是不將她這個大魏朝的名義之主放在眼裏.
"這麽說吧,真是要打,不是隨便說說開玩笑."韓健道.
"你說真的要打,兵馬糧草從何處而來?"楊瑞詰問道.
"洛陽出兵一萬,足矣."韓健臉上頗帶自信道.
"你……你說的什麽鬼話!"楊瑞簡直心中氣不打一處來,韓健現在言之鑿鑿要去攻取關中,還隻有兩三個月時間從準備到結束,居然還隻說出一萬兵馬,調動的還是洛陽守軍,暫且不論調動洛陽守軍會給洛陽時局帶來怎樣的變化,就說這一萬兵馬去關中,恐怕還不夠給西王府大軍塞牙縫的.
"瑞兒你別不信,我說出這話,有足夠的底氣.若是不成的話,甘願受你的處罰."韓健笑道.
楊瑞白韓健一眼道:"誰要處罰你?你且說,你這底氣從何而來?西王府這幾年也在厲兵秣馬,單就西王府派到關東諸郡兵馬,就不下四五萬,這還僅僅是關東,關內守軍,恐怕有不下二十萬.這兩年北方是動蕩不安,可西王府所受影響最小,便是之前洛陽之戰,最後也是與西王府相持不下,最後西王府撤兵,沒有損失不說,還占了大片的郡縣,地方上的錢糧更是被其搜刮一空."
韓健點點頭,其實楊瑞說的這些,都是很表麵的事,但凡對時局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些內在的東西,楊瑞心中很清楚,此時卻也沒必要明言,單就紙麵上的實力來說,東王府已經落於下風,更別說要倉促應戰之下東王府更吃虧一些.
"那瑞兒我問你,西王府如今最怕的是什麽?"韓健問道.
"怕?關中養兵蓄銳,又有何懼?楊平舉那老匹夫這幾年早就對朝廷心生異心,之前你又不是沒見識過.他西王府到底並非北王府,就算是北王府,經.[,!]過幾次敗陣,最後若非鮮卑人送其一程恐怕要拿下也非輕而易舉之事,西王府有險關要隘,還有這幾年的以逸待勞,更難攻取."楊瑞話說的也很直接,甚至帶著幾分不客氣和不耐煩.
韓健笑道:"西王府最怕的,是到頭來他成為孤軍,被朝廷和鮮卑人兩麵夾擊,內還有人作亂,終究會令關中之地不戰而自亂,反倒為人占了便宜."
楊瑞想了想道:"你是說,鮮卑人也會覬覦西王府之地?"
韓健道:"之前在鮮卑人大舉南下之前,我就曾想過出兵關中,就是要趁西王府對鮮卑人南下途徑捉摸不定之時,來個突然襲擊.可最後鮮卑人還是舍遠求近,卻是舍易取難從北關而入,最後將北方踐踏的滿目瘡痍.若我是鮮卑的可汗頭領,絕不會從北關南下,因為其損失之大,到頭來最多隻是劫掠而不能占據中原,反倒不如走關中一線,拿下關中再取漢中,進可攻退可守.當時朝廷與北王府割據黃河而立,顯然不能出兵相援,以鮮卑人的實力,南下關中也隻是時間問題."
楊瑞道:"可現在是你要攻取關中,並非鮮卑人,難道鮮卑人能聽你的,說來就來說一起打就一起打?就算他們聽你的,到時候打下來,到底是誰的?"(未完待續!
李雲雖然在財勢上都不及洛夫人,不過她心思敏捷,當下問道:"不知殿下令屬下作何?"
洛夫人心中不由惱恨,之前做事已經跟她勢不兩立了,現在光是在韓健麵前表現自己的忠誠也要跟她搶,她在心中不由又將李雲詛咒一番.
韓健將名冊拿起來,卻是將書冊從中間撕開,分做大致相當的兩個半本.韓健道:"這裏有些人,本王需要你們去做一些事情.你們互不相幹,總之,若事成之後,可以做西涼王的隻有一人.剩下的話不用多言,若是辦不好,以後也不用再相見了."
洛夫人和李雲都緊張起來,她們隻是大致知道是一份名冊,上麵列著什麽人她們根本就不清楚,要她們去做什麽現在也沒底.不過聽到"西涼王"她們心中還是稍微掀起了一些波瀾,這可是涉及到權力爭鋒的問題,現在韓健明擺著讓她二人去競爭,做的好壞總之會有一人勝出,失敗的一方之前的努力將會付諸東流,好像這一生所努力都成敗一舉.
"拿去吧."
韓健將兩本名冊放在桌上,自己則起身離開,甚至連要她們做什麽都不交待.
其實有些事不用太多的交待,洛夫人和李雲都是西涼舊部中人,對於西王府的體係也可謂相當熟悉,隻要見到上麵的人名也就大概能猜想到韓健要做什麽.上麵所列的,無非都是西王府體係下的一些"重要人物",從文官到武將.再到謀臣甚至是希望楊平舉的一些姻親之人.韓健交給她們也就是讓她們下手去"做事",要麽是刺殺要麽是收買,韓健顯然也不會讓她們將名單上所列全部殺掉,完全看她們所作是否會對朝廷出兵關中得勝有所幫助.誰立下的功勞大,自然也就是這次狹路相逢的勝出者.
洛夫人和李雲各自拿了半本,對於對方手上所列之人的名單也不甚了解.名冊再詳盡也不會將所有人都列在上麵,至於到底要怎麽做,她們回去自然也要找人商議清楚.
韓健離開秘密居所往軍所衙門去的路上,也在想到底把這些任務交給洛夫人和李雲是否會有不妥.
現在他還未將攻取關中的消息放出風去,而後他便會放開風,讓天下人知道朝廷有這動向,他在攻打關中這件事上並不打算藏著.因為他需要造勢,需要得到民眾的響應,也需要借此來穩定人心.而他卻是提前將任務派遣給洛夫人和李雲.讓她們做事是一方麵,但他也不指望這個,他更多的意思是加以試探.誰做的好壞有時候難以分辨,可誰忠心與否,在關鍵時候會吃裏扒外,在做這種見不得人事的時候表現的會非常明顯.
到軍所衙門,韓健令人傳召了在洛陽的軍將,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會議可算是在年前最後一次會議,他除了交待一些洛陽的日常防務問題.也正式將即將趁著冬天攻打關中的消息傳達下去,不出意料的,將官之中一片愕然.
好不容易北方才稍有評定,甚至說還沒平定,鮮卑人是剛撤,這還沒幾天.蘇廷夏所部在渤海國境內仍舊沒有太多消息傳回來,也就是說戰事還在持續中,蘇廷夏所部回來之後到底是戰是和的問題還沒有著落,北方城市接收還需要一定時間,北川城攻取也需要最後的攻堅.這種時候突然說馬上要派兵攻打關中,自然人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步子邁的很大,容易扯著蛋.
但韓健態度很明確,明顯不是說笑,他說出來就是讓下麵執行而不是來討論.
韓健在這兩年軍政體係中已經建立了足夠的威望,加上如今洛陽沒有能跟韓健叫板資曆的將官,這種時候一些老臣老將寧可去找韓鬆氏叫苦,也不會公然與韓健作對,而那些與韓健反對態度很鮮明的朝廷派係的將官,這次又沒被韓健所邀請,想提反對意見也摸不著門.
可當韓健將消息傳達完,散會才不多久,還沒等韓健回到東王府,皇宮那邊已經急著派人來傳,讓韓健進宮去.而此時韓鬆氏也親自迎出門口,不用說也是問關於出兵關中之事.
"健兒,不急著進宮,先將話說明白了."韓鬆氏見到韓健,態度明顯很差,"這才消停沒兩天,北方的兵馬都還未撤回來,怎的就想去攻打關中?是你瘋了還是說覺得東王府如今是兵精糧廣,已經能到同時兼顧幾方的地步了?"
"那依二娘的意思呢?"韓健沒有進府門,因為宮裏麵的來人還在外麵等著,他隨時要進宮去向楊瑞說此事.
韓鬆氏本來有些氣憤,是因為韓健做事之前沒跟她商量過,可現在當她覺得皇宮那邊也是沒有提前得到風聲倉促派人來的時候,心裏便也好受了一些,至少說明韓健不是事事都跟楊瑞商量,做事仍舊是那麽我行我素.
"等北方兵馬撤回,再從長計議."韓鬆氏沒好氣道.
韓健卻是一歎道:"那二娘就等著吧,如今北方戍邊的重任,還能指望北王府?邊關如今被鮮卑人破壞殆盡,卻也隻能由我東王府來接手負責修繕和禦邊,這麽算起來,北方兵馬尚且不.[,!]足,怎還有剩餘派遣回來,攻取關中?"
"那你靠什麽來攻打關中……"韓鬆氏的音高了一些,但想到是在府門口,大聲說話會被那些宮裏的來人聽去,便也壓低聲音道,"你不會是準備從江都調兵?整兵調兵至少要兩三個月時間,再加上攻打關中,就算一切順風順水也需要半年有餘,那時無論是南朝人,還是鮮卑人攻來,你就置洛陽和江都不管了?"
韓健微微眯了眼道:"誰說要攻取關中.非要從北方撤軍或者從江都調兵不可?難道朝廷就沒別的兵馬了?"
韓鬆氏吃驚了一下,問道:"你從何處調來兵馬?"
韓健道:"先進宮麵聖,什麽事等回來再說.二娘先將心放回肚子裏,既然作出這決定,就一定有妥善的處理辦法."
韓鬆氏蹙眉不已,現在明顯是韓健吊著她的胃口不肯說.可現在在府外的地方當麵質問總歸是不妥,卻是瞪韓健一眼,目送他與宮裏來人一同往皇宮方向而去.
進宮之後韓健直接往燁安閣去,到皇宮已經跟進自己家一樣方便,到燁安閣,楊瑞卻隻是一身便裝坐在那,身上的衣衫很寬鬆,明顯也是為孕婦所準備,與她平日裏到燁安閣來一身錦衣華服有所不同.
旁人一個都沒有.楊瑞見到韓健來,則是按例屏退了宮女太監.人一走,楊瑞馬上起身道:"就不能省點心?本還忙著操持新年之事,怎就突然說什麽攻取關中,是覺得兵糧多了?還是想放風出去打陣?"
韓健笑了笑,楊瑞想事情要比韓鬆氏嚴謹許多,楊瑞馬上便考慮到放迷煙,而韓鬆氏則還在糾結關於到底從何處出兵的問題.
"想想也該打了.若是開春之後.關中不下,鮮卑人大舉南侵.到時恐怕洛陽也難保."韓健道.
"想在開春之間攻取關中,怕是沒這機會吧?"楊瑞蹙眉,"滿打滿算,最多隻有兩三月時間,北王府的戰事尚未徹底平靜,你便想走的這麽快.不怕西王府的人反倒主動派兵出來反咬你一口?"
"那最好了."韓健笑了笑道.
楊瑞又在蹙眉,現在想想形勢,雖說洛陽防備有姓虛,但眼下似乎西王府攻出來比東王府主動派兵攻進去要好.這主要是因為洛陽周邊形勢所決定.
南王府的兵馬遲遲沒有繼續北上,卻是在距離洛陽有三四百裏的地方屯兵.到如今也囤積了有三四萬的兵馬,而整個洛陽的守軍不過才兩三萬人馬,要是南王府的兵馬突然北上,對洛陽時局影響也非常大.若是西王府出動派兵來攻洛陽,就會先與南王府形成爭搶的局麵,對洛陽守城來說反倒是好事.畢竟現在名義上,南王府乃是朝廷的藩屬,而南王楊洛川也還被近乎軟禁在洛陽城內.
"不跟你打啞謎,你到底怎麽想的,現在總歸要告訴我,別讓我這個當皇帝的,回頭見了朝臣被問起還是一問三不知,那時真就成了別人眼中的傀儡,除了能為你們東王府傳宗接代似乎也做不了別的事了."
楊瑞是有些氣的,她是怪責韓健想一出是一出,居然連攻打關中這麽大的事又沒跟她商議.說是"又",是因為韓健一向如此,雖然她已經習慣,可畢竟現在她與韓健的關係已經公開,若是被人問起她還是最後一個知道,連她自己都覺得在韓健眼中地位不高,連這麽大的事都要繞開她,也是不將她這個大魏朝的名義之主放在眼裏.
"這麽說吧,真是要打,不是隨便說說開玩笑."韓健道.
"你說真的要打,兵馬糧草從何處而來?"楊瑞詰問道.
"洛陽出兵一萬,足矣."韓健臉上頗帶自信道.
"你……你說的什麽鬼話!"楊瑞簡直心中氣不打一處來,韓健現在言之鑿鑿要去攻取關中,還隻有兩三個月時間從準備到結束,居然還隻說出一萬兵馬,調動的還是洛陽守軍,暫且不論調動洛陽守軍會給洛陽時局帶來怎樣的變化,就說這一萬兵馬去關中,恐怕還不夠給西王府大軍塞牙縫的.
"瑞兒你別不信,我說出這話,有足夠的底氣.若是不成的話,甘願受你的處罰."韓健笑道.
楊瑞白韓健一眼道:"誰要處罰你?你且說,你這底氣從何而來?西王府這幾年也在厲兵秣馬,單就西王府派到關東諸郡兵馬,就不下四五萬,這還僅僅是關東,關內守軍,恐怕有不下二十萬.這兩年北方是動蕩不安,可西王府所受影響最小,便是之前洛陽之戰,最後也是與西王府相持不下,最後西王府撤兵,沒有損失不說,還占了大片的郡縣,地方上的錢糧更是被其搜刮一空."
韓健點點頭,其實楊瑞說的這些,都是很表麵的事,但凡對時局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些內在的東西,楊瑞心中很清楚,此時卻也沒必要明言,單就紙麵上的實力來說,東王府已經落於下風,更別說要倉促應戰之下東王府更吃虧一些.
"那瑞兒我問你,西王府如今最怕的是什麽?"韓健問道.
"怕?關中養兵蓄銳,又有何懼?楊平舉那老匹夫這幾年早就對朝廷心生異心,之前你又不是沒見識過.他西王府到底並非北王府,就算是北王府,經.[,!]過幾次敗陣,最後若非鮮卑人送其一程恐怕要拿下也非輕而易舉之事,西王府有險關要隘,還有這幾年的以逸待勞,更難攻取."楊瑞話說的也很直接,甚至帶著幾分不客氣和不耐煩.
韓健笑道:"西王府最怕的,是到頭來他成為孤軍,被朝廷和鮮卑人兩麵夾擊,內還有人作亂,終究會令關中之地不戰而自亂,反倒為人占了便宜."
楊瑞想了想道:"你是說,鮮卑人也會覬覦西王府之地?"
韓健道:"之前在鮮卑人大舉南下之前,我就曾想過出兵關中,就是要趁西王府對鮮卑人南下途徑捉摸不定之時,來個突然襲擊.可最後鮮卑人還是舍遠求近,卻是舍易取難從北關而入,最後將北方踐踏的滿目瘡痍.若我是鮮卑的可汗頭領,絕不會從北關南下,因為其損失之大,到頭來最多隻是劫掠而不能占據中原,反倒不如走關中一線,拿下關中再取漢中,進可攻退可守.當時朝廷與北王府割據黃河而立,顯然不能出兵相援,以鮮卑人的實力,南下關中也隻是時間問題."
楊瑞道:"可現在是你要攻取關中,並非鮮卑人,難道鮮卑人能聽你的,說來就來說一起打就一起打?就算他們聽你的,到時候打下來,到底是誰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