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晨,韓健很早便離開小院,除了要準備出兵西進之事,也要準備與林小夙的婚禮。
等韓健從軍所回到東王府,整個東王府裏已經是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府裏上下在韓鬆氏的調度之下顯得井井有條。韓健正要進去看看楊蓯兒和顧欣兒她們,便見幾個丫鬟盛裝出來,手裏都捧著一方木匣,卻不知裏麵是何物。
“健兒,這是二娘為林管家選的一些嫁妝,你看看是否合適?”韓鬆氏從裏麵出來,笑盈盈說道。
婆婆給兒媳準備嫁妝,韓健聽了都覺得有些荒唐。不過林小夙畢竟無父無母,如今連兄長和小外甥都不在身邊,她操心也是應該。
韓健沒心思去細看,說道:“二娘做事我放心。”
韓鬆氏這才點點頭,吩咐下人給林府那邊送過去,而同時韓昭氏等人也出來,這次林小夙進門明顯是被當成是正妃一般,連韓健的幾個姨娘也很重視。
“明日你九娘要帶兵出征,有時間多陪陪你九娘,還有你三娘。”韓鬆氏道。
韓健微微點頭,本來他還急著進內宅,此時也不急了。
↓“正好我有事與九娘說。”韓健點頭道。
韓鬆氏道:“那不打攪你們,讓健兒和九妹留在這裏,我們到偏廳去說話。”
眼看幾個姨娘和丫鬟都離開正廳,韓健看著一臉不解之色的韓昭氏,也微微歎口氣。有些事他不想明言,可事到如今,有些話不說也不行。韓健就是要與韓昭氏開誠布公說明白閆寧太子之事。
“九娘,坐。”韓健招呼道。
“可是要說行軍之事?”韓昭氏坐下來,好奇問道。
韓健微微搖頭道:“九娘可知閆寧太子之事?”
韓昭氏神色略微沉了一下。道:“你怎的突然說及這個?”
韓健歎道:“九娘若還將我當成是小孩子,那我什麽都不問,也不說。可九娘也該知道,如今東王府上下,包括朝廷體係的人馬,都對閆寧太子的舊事有所察覺。之前延寧郡王的孫女出了意外,九娘雖然遠在江都,也不該沒有絲毫所聞。”
韓昭氏選擇了沉默,遲遲沒有開口說話。
“九娘應該知道很多事,為何不對我直言?還是覺得,沒到直說的時候?”韓健問道。
“你又何必問這些?閆寧太子之事,早成舊事,許多人都已作古,何必再提?”
“那九娘可知。如今尚還有一人存活於世?”韓健厲聲道。
“誰?”韓昭氏打量著韓健,驚訝並非是偽裝出來。
韓健眯著眼,也在觀察韓昭氏的反應,他不確定韓昭氏是否知道他父親韓珪還沒死的事。按照名分,韓昭氏是韓珪的妾侍,但韓健這一家子的女人,都是在金陵之戰韓珪“身死”之後才嫁入到東王府,本身與韓珪並無夫妻之實。像韓鬆氏等人甚至未曾與韓珪謀麵。可有一人不同,那就是身為他名母親侍劍和貼身逼女的韓昭氏。她是如今府中韓珪名義妾侍中,唯獨與韓珪早就相識,甚至可能還有聯係之人。
“我父親……東王。”韓健神色無比凝重道。
韓昭氏霍地站起,一臉震驚之色,連瞳孔都放大了些許,凝視著韓健道:“你……開什麽玩笑?你父親早在二十年前金陵之戰便為國捐軀。怎還會活在世上?”
“九娘是真的不知,還是裝糊塗?”
韓昭氏怒道:“你再這麽不陰不陽的說話,看九娘日後還管你!”
韓健也知道自己語氣有些不好,若是韓昭氏真的什麽都不知道的話,那他現在的語氣明顯是帶著敵對。
“九娘見諒。隻是事關重大,我不想為太多人所知。本來可以心平氣和從長計議,可這次九娘到洛陽,明日就要領兵出征,很多事現在不問明白,要拖上許久。”韓健道。
韓昭氏來回踱步,神情有些焦躁,最後才停下來看著韓健道:“你的心情九娘明白,可你也不能這麽多九娘說話。你父親……真的還活著?”
韓健卻也微微搖頭道:“未曾謀麵,尚不確定。”
“那你從何而知?”韓昭氏追問道。
“是陛下說的。”韓健如實回答。
“陛下?”聽到這答案,韓昭氏略微一驚,最後卻也好像明白了什麽,點頭道,“就算你父親當年在金陵之戰真的沒有死,也不會回到北方來。當年小姐……就是你母親,的確是得知了你父親與閆寧太子一脈有所聯係,也是在懷了你之後。在小姐病故後,你父親再與東王府沒了絲毫聯係,健兒,你要相信九娘不會騙你。”
韓健看著韓昭氏懇切的眼神,實在找不到懷疑的理由。他更願意相信身邊人都是為他好,可有些事,他還是不多不做最壞的設想。
萬一韓昭氏真的與韓珪有關,而且現在還有聯係,這一切隻是演戲給他看呢?
“那九娘派人,去查查吧。”韓健道。
韓昭氏點點頭,道:“今日是你大喜的日子,別說這些,回頭九娘也會找人去查。就算你父親尚且在世,也威脅不到你現在的地位。如今東王府,全憑你一人之力來支撐,連朝廷也要依靠於你,不用多想……”
韓昭氏說的話雖然很真誠,但韓健還是察覺到一些異樣。平日裏韓昭氏話沒這麽多的,或許是因為突然得知韓珪還沒死的事,情緒不好才話多了一些。又或者……
韓健不敢往下想。
婚禮照常舉行。
還沒到中午,東王府的宴席便開始,東王府體係下的文官最早到來,隨後一些沒有輪值的武將也過來慶賀,尤其是東王府軍需體係下的軍將,都是絲毫不敢怠慢。畢竟這次成婚的兩個人,一個是東王府的掌舵人。而另一個則是東王府財政體係的大管家,一個是他們的主子,另一個則是他們的上司。
過了中午,宴席還在繼續中,朝廷官員那邊則是一點消息都沒有,沒人過來赴宴。甚至派人來慶賀的都沒有。
直到快黃昏時,韓健要去迎親,宮裏麵才派了人過來,卻是楊曦親自帶了一些隨從過來,是作為皇宮的特使前來祝賀。
楊曦並未著朝服,而是一身很簡單的寬袍,下了馬車左右環顧,見到很多人聚集在東王府門前,他還是顯得很緊張。下意識要轉頭回馬車裏去。而此時提前得到消息的韓健已經迎出來,這時候距離他去林府迎親也近了。
“韓兄,恭喜了。”楊曦見到韓健,情緒才受控製了一些,走過來卻還是很怕生。
韓健擺擺手不許人靠近,親自迎楊曦到門裏麵,見到正院裏一桌桌的席位,楊曦怕的直接往牆角躲。韓健則吩咐人從回廊隔開一條路。陪楊曦到側院的花廳,楊曦才鎮定下來。抱著茶壺便喝,好像幾輩子沒喝過水一樣。
“太子慢些喝。”韓健微微蹙眉,卻也不知茶水是何時的。但料想花廳也是平時幾個姨娘常過來走動的,下人既然準備了茶水,就算涼了也不會是隔夜的。
楊曦喝過水,才好了一些。不過臉色發紅道:“是姐姐讓我來的……我……我其實不想出來。”
韓健微笑了一下,點點頭,想到楊瑞怎麽還是掛懷著自己的,她現在礙於身份不會來他的婚禮,可還是派楊曦來。這也有讓楊曦曆練的意思。
“韓兄。我……我能不能就在這坐一會,等天黑了就回去?我……我不想出去見那麽多人,還有我明天就要走了,我想早些回去多休息一會。”楊曦苦著臉道。
韓健點頭道:“隨你,我要迎親,回來再與你把酒暢談。”
“不用,我喝不得酒,幾杯就醉。還是……喝喝茶就好了,可……也沒有了。要是讓人再準備一壺來最好,我不想喝熱的,最好已經冷了,但也別太涼。”
韓健苦笑了一下,楊曦這還真沒把自己當外人,提出的要求還挺複雜。不過這麽一點要求也算不得什麽了。
韓健馬上讓人去準備,同時跟楊曦交待兩聲,出門帶著迎親的隊伍往林府方向而去。
這次韓健迎親,比當初在江都時候迎娶顧欣兒更加熱鬧,車馬儀仗,執事牌和隨行仆從還有護送的官差以及侍衛官兵,加上維持秩序的城中守備,有千人以上。一路上下來,雖然有百姓圍觀,卻也沒人敢走的太近,洛陽人畢竟沒有把東王當成是“自己人”,這跟江都人看到東王府的境況不同。再者城中這些天都不太消停,一些人也怕惹來麻煩。
不過這也給一行的安保帶來了便捷,為了防止有人對韓健心懷不軌,這一路也是守備重重。
等韓健親自到了林府,進到裏麵,林小夙尚未蓋起蓋頭,還在幾名婦人和老媽子的以及丫鬟的相伴之下,正坐在梳妝台的凳子上,而頭發也是剛梳好,整個人都與以前不同,紅光滿麵,帶著嬌羞,一點沒有那個斤斤計較市井小潑婦的蠻辣,更多了幾分成熟婦人的風韻。
“參見東王殿下。”
韓健進到屋子裏,一屋子一人對韓健行禮。
隨行的老媽子卻是提醒道:“殿下,這於理不合,您不該進到這裏的。”
韓健看了看在場這些婦人,雖然他不知道這些婦人確切的身份,但也知道是韓鬆氏安排過來的,這也算是婚前的一種指導,讓林小夙懂得一些為人婦的基本禮節和操行婦道。本來這些事應該由林小夙的母親以及娘家裏已經成婚的婦人,諸如嫂子來說,可因為林小夙現在就一個哥哥,而林詹到現在還沒有成家立室,也就少了這樣有經驗的長輩女性。
不過正因為是女方娘家女人的一次閨中秘話,韓健便不該親自進來,而應該在外麵等著林小夙蓋好蓋頭,被人背著出來進到轎子裏,再帶著迎親的隊伍回去。可韓健還是不想太拘泥於這些。
“小夙,今日氣色很好。”韓健笑著上前,用手輕輕撫摸了一下林小夙的麵頰,林小夙當著這麽多對她來說很陌生的女人被韓健輕薄,還是顯得很羞赧。不過羞更多一些,心裏還是很開心的。
卻也在這時,卻聽“桄榔”一聲,一個盛著蜜餞果子的瓷盤掉在地上打的粉碎,韓健不由將目光看過去,卻是一個婦人立在那,正慌張低頭收拾,一臉驚慌之色。
“殿下切勿見怪,歲歲平安,歲歲平安啊!”一旁的老媽子趕緊說項,韓健與林小夙將要成婚,卻是有果盤打翻,這可不是什麽吉兆。
韓健卻是笑了笑,低頭看著正在收拾果盤碎片的婦人,笑問道:“今日乃喜慶之日,本王怎會怪責?”
那婦人一聽,似乎更急,卻也忘了剛碎的瓷片分外鋒利,手被輕輕一劃,已經出了血,手縮回來,連手裏的錦帕也落在地上。
“真是不懂事,早知道不該帶你來了。”一旁有個看似有些潑賴的婦人開始在那抱怨,而被教訓的婦人則是半跪在地上,將錦帕撿起來擦著手上的血,頭低著一臉的委屈和無奈。
韓健笑問道:“不知這位夫人為何打翻果盤?”
“是奴家不好,奴家……沒拿穩。奴家有罪,奴家該死……”婦人縮著身子,整個人好像隻小貓一樣跪在那。
因為頭低著,韓健甚至連模樣都沒看清楚。
韓健也沒心思去管太多,等一邊的婦人一邊祝福一邊給林小夙蓋上蓋頭,才與背著林小夙的老媽子一同出了屋子,往門口的方向去。此時他也注意到,剛才打翻果盤的婦人已早前一步被隨行的婦人拉走,他也隻能瞧見一個側影,模樣看不清楚,卻也覺得很清秀,年歲應該也不是很大。
“路大娘,什麽人?”畢竟背新娘上轎的事不用他擔心,韓健停下腳步,問一邊一起過來的老媽子。
“少公子,老身並不知,都是郡王妃交待的,讓人在東王府隨同往洛陽來的官員家眷中選幾個德才兼備的夫人過來訓誡一番,到底是誰,也要回去查查才知道。”路大娘一臉難色道。
韓健看著人離去的背影,點點頭出了門口。有些事本不該上心,但不知怎的,心裏卻好像是被什麽牽絆住了。(未完待續。。)
等韓健從軍所回到東王府,整個東王府裏已經是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府裏上下在韓鬆氏的調度之下顯得井井有條。韓健正要進去看看楊蓯兒和顧欣兒她們,便見幾個丫鬟盛裝出來,手裏都捧著一方木匣,卻不知裏麵是何物。
“健兒,這是二娘為林管家選的一些嫁妝,你看看是否合適?”韓鬆氏從裏麵出來,笑盈盈說道。
婆婆給兒媳準備嫁妝,韓健聽了都覺得有些荒唐。不過林小夙畢竟無父無母,如今連兄長和小外甥都不在身邊,她操心也是應該。
韓健沒心思去細看,說道:“二娘做事我放心。”
韓鬆氏這才點點頭,吩咐下人給林府那邊送過去,而同時韓昭氏等人也出來,這次林小夙進門明顯是被當成是正妃一般,連韓健的幾個姨娘也很重視。
“明日你九娘要帶兵出征,有時間多陪陪你九娘,還有你三娘。”韓鬆氏道。
韓健微微點頭,本來他還急著進內宅,此時也不急了。
↓“正好我有事與九娘說。”韓健點頭道。
韓鬆氏道:“那不打攪你們,讓健兒和九妹留在這裏,我們到偏廳去說話。”
眼看幾個姨娘和丫鬟都離開正廳,韓健看著一臉不解之色的韓昭氏,也微微歎口氣。有些事他不想明言,可事到如今,有些話不說也不行。韓健就是要與韓昭氏開誠布公說明白閆寧太子之事。
“九娘,坐。”韓健招呼道。
“可是要說行軍之事?”韓昭氏坐下來,好奇問道。
韓健微微搖頭道:“九娘可知閆寧太子之事?”
韓昭氏神色略微沉了一下。道:“你怎的突然說及這個?”
韓健歎道:“九娘若還將我當成是小孩子,那我什麽都不問,也不說。可九娘也該知道,如今東王府上下,包括朝廷體係的人馬,都對閆寧太子的舊事有所察覺。之前延寧郡王的孫女出了意外,九娘雖然遠在江都,也不該沒有絲毫所聞。”
韓昭氏選擇了沉默,遲遲沒有開口說話。
“九娘應該知道很多事,為何不對我直言?還是覺得,沒到直說的時候?”韓健問道。
“你又何必問這些?閆寧太子之事,早成舊事,許多人都已作古,何必再提?”
“那九娘可知。如今尚還有一人存活於世?”韓健厲聲道。
“誰?”韓昭氏打量著韓健,驚訝並非是偽裝出來。
韓健眯著眼,也在觀察韓昭氏的反應,他不確定韓昭氏是否知道他父親韓珪還沒死的事。按照名分,韓昭氏是韓珪的妾侍,但韓健這一家子的女人,都是在金陵之戰韓珪“身死”之後才嫁入到東王府,本身與韓珪並無夫妻之實。像韓鬆氏等人甚至未曾與韓珪謀麵。可有一人不同,那就是身為他名母親侍劍和貼身逼女的韓昭氏。她是如今府中韓珪名義妾侍中,唯獨與韓珪早就相識,甚至可能還有聯係之人。
“我父親……東王。”韓健神色無比凝重道。
韓昭氏霍地站起,一臉震驚之色,連瞳孔都放大了些許,凝視著韓健道:“你……開什麽玩笑?你父親早在二十年前金陵之戰便為國捐軀。怎還會活在世上?”
“九娘是真的不知,還是裝糊塗?”
韓昭氏怒道:“你再這麽不陰不陽的說話,看九娘日後還管你!”
韓健也知道自己語氣有些不好,若是韓昭氏真的什麽都不知道的話,那他現在的語氣明顯是帶著敵對。
“九娘見諒。隻是事關重大,我不想為太多人所知。本來可以心平氣和從長計議,可這次九娘到洛陽,明日就要領兵出征,很多事現在不問明白,要拖上許久。”韓健道。
韓昭氏來回踱步,神情有些焦躁,最後才停下來看著韓健道:“你的心情九娘明白,可你也不能這麽多九娘說話。你父親……真的還活著?”
韓健卻也微微搖頭道:“未曾謀麵,尚不確定。”
“那你從何而知?”韓昭氏追問道。
“是陛下說的。”韓健如實回答。
“陛下?”聽到這答案,韓昭氏略微一驚,最後卻也好像明白了什麽,點頭道,“就算你父親當年在金陵之戰真的沒有死,也不會回到北方來。當年小姐……就是你母親,的確是得知了你父親與閆寧太子一脈有所聯係,也是在懷了你之後。在小姐病故後,你父親再與東王府沒了絲毫聯係,健兒,你要相信九娘不會騙你。”
韓健看著韓昭氏懇切的眼神,實在找不到懷疑的理由。他更願意相信身邊人都是為他好,可有些事,他還是不多不做最壞的設想。
萬一韓昭氏真的與韓珪有關,而且現在還有聯係,這一切隻是演戲給他看呢?
“那九娘派人,去查查吧。”韓健道。
韓昭氏點點頭,道:“今日是你大喜的日子,別說這些,回頭九娘也會找人去查。就算你父親尚且在世,也威脅不到你現在的地位。如今東王府,全憑你一人之力來支撐,連朝廷也要依靠於你,不用多想……”
韓昭氏說的話雖然很真誠,但韓健還是察覺到一些異樣。平日裏韓昭氏話沒這麽多的,或許是因為突然得知韓珪還沒死的事,情緒不好才話多了一些。又或者……
韓健不敢往下想。
婚禮照常舉行。
還沒到中午,東王府的宴席便開始,東王府體係下的文官最早到來,隨後一些沒有輪值的武將也過來慶賀,尤其是東王府軍需體係下的軍將,都是絲毫不敢怠慢。畢竟這次成婚的兩個人,一個是東王府的掌舵人。而另一個則是東王府財政體係的大管家,一個是他們的主子,另一個則是他們的上司。
過了中午,宴席還在繼續中,朝廷官員那邊則是一點消息都沒有,沒人過來赴宴。甚至派人來慶賀的都沒有。
直到快黃昏時,韓健要去迎親,宮裏麵才派了人過來,卻是楊曦親自帶了一些隨從過來,是作為皇宮的特使前來祝賀。
楊曦並未著朝服,而是一身很簡單的寬袍,下了馬車左右環顧,見到很多人聚集在東王府門前,他還是顯得很緊張。下意識要轉頭回馬車裏去。而此時提前得到消息的韓健已經迎出來,這時候距離他去林府迎親也近了。
“韓兄,恭喜了。”楊曦見到韓健,情緒才受控製了一些,走過來卻還是很怕生。
韓健擺擺手不許人靠近,親自迎楊曦到門裏麵,見到正院裏一桌桌的席位,楊曦怕的直接往牆角躲。韓健則吩咐人從回廊隔開一條路。陪楊曦到側院的花廳,楊曦才鎮定下來。抱著茶壺便喝,好像幾輩子沒喝過水一樣。
“太子慢些喝。”韓健微微蹙眉,卻也不知茶水是何時的。但料想花廳也是平時幾個姨娘常過來走動的,下人既然準備了茶水,就算涼了也不會是隔夜的。
楊曦喝過水,才好了一些。不過臉色發紅道:“是姐姐讓我來的……我……我其實不想出來。”
韓健微笑了一下,點點頭,想到楊瑞怎麽還是掛懷著自己的,她現在礙於身份不會來他的婚禮,可還是派楊曦來。這也有讓楊曦曆練的意思。
“韓兄。我……我能不能就在這坐一會,等天黑了就回去?我……我不想出去見那麽多人,還有我明天就要走了,我想早些回去多休息一會。”楊曦苦著臉道。
韓健點頭道:“隨你,我要迎親,回來再與你把酒暢談。”
“不用,我喝不得酒,幾杯就醉。還是……喝喝茶就好了,可……也沒有了。要是讓人再準備一壺來最好,我不想喝熱的,最好已經冷了,但也別太涼。”
韓健苦笑了一下,楊曦這還真沒把自己當外人,提出的要求還挺複雜。不過這麽一點要求也算不得什麽了。
韓健馬上讓人去準備,同時跟楊曦交待兩聲,出門帶著迎親的隊伍往林府方向而去。
這次韓健迎親,比當初在江都時候迎娶顧欣兒更加熱鬧,車馬儀仗,執事牌和隨行仆從還有護送的官差以及侍衛官兵,加上維持秩序的城中守備,有千人以上。一路上下來,雖然有百姓圍觀,卻也沒人敢走的太近,洛陽人畢竟沒有把東王當成是“自己人”,這跟江都人看到東王府的境況不同。再者城中這些天都不太消停,一些人也怕惹來麻煩。
不過這也給一行的安保帶來了便捷,為了防止有人對韓健心懷不軌,這一路也是守備重重。
等韓健親自到了林府,進到裏麵,林小夙尚未蓋起蓋頭,還在幾名婦人和老媽子的以及丫鬟的相伴之下,正坐在梳妝台的凳子上,而頭發也是剛梳好,整個人都與以前不同,紅光滿麵,帶著嬌羞,一點沒有那個斤斤計較市井小潑婦的蠻辣,更多了幾分成熟婦人的風韻。
“參見東王殿下。”
韓健進到屋子裏,一屋子一人對韓健行禮。
隨行的老媽子卻是提醒道:“殿下,這於理不合,您不該進到這裏的。”
韓健看了看在場這些婦人,雖然他不知道這些婦人確切的身份,但也知道是韓鬆氏安排過來的,這也算是婚前的一種指導,讓林小夙懂得一些為人婦的基本禮節和操行婦道。本來這些事應該由林小夙的母親以及娘家裏已經成婚的婦人,諸如嫂子來說,可因為林小夙現在就一個哥哥,而林詹到現在還沒有成家立室,也就少了這樣有經驗的長輩女性。
不過正因為是女方娘家女人的一次閨中秘話,韓健便不該親自進來,而應該在外麵等著林小夙蓋好蓋頭,被人背著出來進到轎子裏,再帶著迎親的隊伍回去。可韓健還是不想太拘泥於這些。
“小夙,今日氣色很好。”韓健笑著上前,用手輕輕撫摸了一下林小夙的麵頰,林小夙當著這麽多對她來說很陌生的女人被韓健輕薄,還是顯得很羞赧。不過羞更多一些,心裏還是很開心的。
卻也在這時,卻聽“桄榔”一聲,一個盛著蜜餞果子的瓷盤掉在地上打的粉碎,韓健不由將目光看過去,卻是一個婦人立在那,正慌張低頭收拾,一臉驚慌之色。
“殿下切勿見怪,歲歲平安,歲歲平安啊!”一旁的老媽子趕緊說項,韓健與林小夙將要成婚,卻是有果盤打翻,這可不是什麽吉兆。
韓健卻是笑了笑,低頭看著正在收拾果盤碎片的婦人,笑問道:“今日乃喜慶之日,本王怎會怪責?”
那婦人一聽,似乎更急,卻也忘了剛碎的瓷片分外鋒利,手被輕輕一劃,已經出了血,手縮回來,連手裏的錦帕也落在地上。
“真是不懂事,早知道不該帶你來了。”一旁有個看似有些潑賴的婦人開始在那抱怨,而被教訓的婦人則是半跪在地上,將錦帕撿起來擦著手上的血,頭低著一臉的委屈和無奈。
韓健笑問道:“不知這位夫人為何打翻果盤?”
“是奴家不好,奴家……沒拿穩。奴家有罪,奴家該死……”婦人縮著身子,整個人好像隻小貓一樣跪在那。
因為頭低著,韓健甚至連模樣都沒看清楚。
韓健也沒心思去管太多,等一邊的婦人一邊祝福一邊給林小夙蓋上蓋頭,才與背著林小夙的老媽子一同出了屋子,往門口的方向去。此時他也注意到,剛才打翻果盤的婦人已早前一步被隨行的婦人拉走,他也隻能瞧見一個側影,模樣看不清楚,卻也覺得很清秀,年歲應該也不是很大。
“路大娘,什麽人?”畢竟背新娘上轎的事不用他擔心,韓健停下腳步,問一邊一起過來的老媽子。
“少公子,老身並不知,都是郡王妃交待的,讓人在東王府隨同往洛陽來的官員家眷中選幾個德才兼備的夫人過來訓誡一番,到底是誰,也要回去查查才知道。”路大娘一臉難色道。
韓健看著人離去的背影,點點頭出了門口。有些事本不該上心,但不知怎的,心裏卻好像是被什麽牽絆住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