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金陵城。
科舉的氣氛越發的濃鬱起來,一個個彬彬有禮的學子相繼的擁簇在這座雄偉的都城之中,等待著吳國的第一屆科舉的開始。
之前的一次考試隻是初考,從眾人人選之中篩選進入科舉人選的一個考試。
第一屆的科舉,在原則上來說,是以舉孝廉和科舉結合起來的一次嚐試性的科舉,所以之前的考試,並不列為科舉考試犯愁。
真正的科舉大考在九月,這才是學子們真正的較量,擁有科舉名額的學子開始陸續抵達,一個個的摩拳擦掌,想要一展所長。
在這種氛圍之下,無論是參加科舉的,還是沒有參加科舉的,越來越多的讀書人進入了金陵城,期待著這一場舉國矚目的科舉。
讀書人本來就是如今這方天下的主要潮流,讀書人多了,金陵城經濟的發展也鼎盛了三分,有著出口成章的氛圍,吳國這座都城的素質都拉高了不少。
王城,禦書房。
吳王孫權如今對於科舉的事情徹底的放手給了的蔡邕和蒯良,除了憂心並州的大戰之外,他現在在籌備吏部的考勤工作。
吏部第一年的考勤,本來就是引人矚目的,吏部尚書顧雍甚至禦史台拉進來,考勤的功績加上禦史台彈劾立案的官吏,縣令以上,被罷職的,有將近上百人之多。
現在這件事情已經在朝野引發了不少的躁動。
“君理叔父。顧尚書,這件事情你們要加把勁了,盡快在年底之前的完成考勤!”
孫權目光看著兩人。道:“吏部的事情,禦史台的加入,已經引發不少官吏的情緒,我們必須要以快打慢,孤不希望,這成為一場官場風暴!”
“臣等明白!”兩人點點頭。
“張禦史,你們禦史台的手段。有點淩厲了!”孫權眯著眼,看著安然站在旁側。若無其事的冷麵神,低聲的道。
“大王,禦史台做事,最講證據!”張紘漠然的道。
“你想要立威。也別找個這時機,你這不是存心給孤添堵嗎?”孫權拍拍額頭。
“大王,禦史台監察大吳百官,手段淩厲一點,能震懾人心!”張紘沉吟了一下,平靜的補充了一句。
“孤說的是時機!”
孫權沒好氣的道:“你要立威,孤沒有意見,但是你能不能等吏部的風暴過了之後啊,所有的事情加在一起。你打算給孤早點麻煩是不是?”
“微臣不敢!”張紘是鹽油不進,不卑不亢。
“得!”
孫權有些無奈,這禦史台要立威。他也阻止不了,當初還是他建議顧雍把禦史台拉進來的,現在人家經常了,讓他們現在退場,有些不厚道了。
“元歎,你可真找了一個好幫手!”孫權咬牙切齒的道。
“嗬嗬!”
顧雍訕訕一笑。連忙轉移話題,道:“大王。被裁掉的官吏位置,吏部已經初步議定了一些補充的名額,但是遭到的內閣方麵的反對,此事還要恭請大王親自聖裁!”
“內閣反對,君理叔父,此乃是為何也?”
孫權聞言,看了一眼朱治,問道。
“大王,內閣之所以反對吏部的名單,是首輔認為,吏部說提交上來的這些人,皆然經驗太小,實在不合適!”
朱治苦笑的道。
“元歎?”孫權眉頭蹙起,轉過頭,看著顧雍。
“大王,微臣也無可奈何,吏部所提上去的人,基本上是江東書院和金陵書院出來,他們都經過實習的!”顧雍沉聲的道。
“但是他們的實習最多三個月,按規矩,是不能舉孝廉出仕途的!”朱治補充的道:“經驗不足,擔當重任!”
“朱次輔,你們內閣是真的不講理,如果我們還有其他的人選,某也不會用的這麽急,有本事你弄出一批來!”
顧雍無奈的道:“這一次吏部裁的太過了,在人員方麵,我們根本無法補充上去!”
“那也不能以次充好啊!”朱治咬牙切齒的道。
“朱次輔以為某家想這樣不成?”
顧雍眉頭一挑。
“好了!”
孫權揉揉鼻梁,對著兩人擺擺手,半響才道:“你們都別吵了,這種情況很正常,內閣沒錯,吏部也沒錯,人才欠缺,你們一人讓一步,內閣在縣令郡守的主位上麵抓好,至於次位方麵放鬆一點界限,元歎,你也想想辦法,必要的時候可以去借兵!”
“借兵?”顧雍聞言,微微一愣。
“蔡老頭和鄭師手下的比較出色的人估計已經讓你搜刮了一遍,但是你可不要忘記了荊州,荊州向來人才輩出,如果司馬微和龐德公出麵的話,想要征辟一批人才,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孫權提醒的道。
司馬微和龐德公黃承彥他們這些老東西,年過半百以上,不說如今名下的弟子,就憑他們的名氣和威望,絕對能從學術氛圍濃鬱的荊州拉出一批人才。
荊州可不僅僅一個鹿門山書院,在書院沒有鼎盛之前,學術氛圍最濃於就是潁川和荊州,荊州零零落落的儒舍很多,讀書人也很多。
“大王,那些老家夥都不好糊弄啊!”
顧雍微微苦笑:“荊州雖然臣服了,要是起兵作亂是不可能了,但是人心未定,水鏡先生和龐祭酒皆然是德高望重之輩,但是他們藏著捏著,我也不可能硬掏出來!”
“笨!”
孫權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給了他一個衛生眼,低聲的道:“你糊弄不了他們。龐統還不能糊弄他們啊,借力打力,這麽好用的人。你怎麽就不懂的用呢,孤不管,現在主意給你出了,你盡量把這個空缺給補上。”
“諾!”
顧雍聞言,目光一亮,連忙躬身領命。
兩人把吏部考勤的事情詳細的匯報一遍又得到的孫權的提醒之後,便匆匆的離開了禦書房。
“大王。陸俊的事情?”張紘沒有離開,反而有些為難的提出了一個話題:“他身上的問題不小。要是較真起來,以大吳律法,十年八載,逃不了!”
“讓他自退!”
孫權想了想:“為朝政大局著想。禦史台就徇私一會,律法是死的,但是執法是活的,江東世家已經被我們打的七七八八了,陸俊要在再進去蹲大牢,江東世家對我們朝堂,就真的要離心離德了!”
“微臣明白了!”張紘也知道,如今的大局,陸俊是動不得。
“陸俊不能動。但是他手下的人你不妨動一動!”孫權道。
“諾!”張紘劃過一絲冷芒。
“還是有事情嗎?”孫權鬆鬆骨頭,看看天色,快中午了。他惦記著吃飯。
“還有一件事情!”
張紘想了想,從袖子之中掏出一份卷宗,道:“這上麵是禦史台查錦衣衛,得出來的一些卷宗,微臣認為,有必然讓大王過目一下。”
“孤知道了!”
孫權瞳孔微微收縮。把卷宗收起來,道:“錦衣衛的事情。你從禦史台成立一個小組,專門盯著他們!”
“諾!”
張紘領命,然後行禮離開的禦書房。
不過孫權也沒有能安安分分吃上一頓午飯的命,他還沒有離開禦書房,戶部尚書周瑜來了。
“公瑾大哥,今天又不用上朝,這麽有空進宮?”孫權看了一眼風塵仆仆的周瑜,打趣的道。
“大王,微臣是有事情匯報!”周瑜沉聲的道。
“說!”
孫權麵色一正。
“大王,蜀黍在北方幽州和東北的培值已經初見成效!”
周瑜站在殿下,恭敬的道:“今年秋收已經接近,如果有一個大收成,日後北方將會進入糧食自給自足的階段!”
蜀黍,也是高粱,東漢年間才出現的在漢朝的食物,相比稻穀,它更合適北方的種植。
北方一直以來都有糧食的危機,糧食不足是很正常的事情,每年都要靠著的國內支持,才能做到百姓不餓死的標準,特別是去年北方大亂,糧食更少了。
所以孫權在早年就已經把在西南地帶出現的蜀黍移植北方,不過這些年,在種植方麵沒有太大的氣色。
反而是今年,才算是穩定下來。
“這倒是一個好消息!”
孫權聞言,頓時眉開眼笑起來,道:“北方隻要糧食充足,就會加速發展,今年如果能做到糧食自給自足,明年就有可能反饋朝廷!”
在如今這個年代,天大地大,沒有糧食大。
“這倒是有些難!”
周瑜卻搖搖頭,道:“在戶部的估算之中,未來三五年,北方在糧食方麵都不可能反饋朝廷了,要是遇到天災*,還有可能被打回原形!”
“周瑜,你別天天惦記著天災*!”
孫權沒好氣的道:“要惦記,也惦記風調雨順好不好!”
“嗬嗬!”
周瑜閃閃一笑,然後繼續的道:“在我們戶部,培養蜀黍的時候,農業司倒是出了幾個人才!”
“人才?”
孫權目光一亮,道:“是人才就要用起來,百姓以吃為天,吃好才能說其他的東西,所以在農業方麵,你們戶部可以定要重視起來!”
“微臣知道了!”周瑜點點頭,然後繼續的道:“大王,戶部還有一件事情拿不定主意!”
“戶部?是戶部和經商司的事情吧?”孫權目光微微眯起:“大吳錢莊的事情?”
“大王明鑒!”
周瑜沉聲道:“大王提議的建立大吳錢莊,戶部和經商司始終沒有能拿出一個完善的方案,這方麵,我們太陌生了!”(未完待續)
科舉的氣氛越發的濃鬱起來,一個個彬彬有禮的學子相繼的擁簇在這座雄偉的都城之中,等待著吳國的第一屆科舉的開始。
之前的一次考試隻是初考,從眾人人選之中篩選進入科舉人選的一個考試。
第一屆的科舉,在原則上來說,是以舉孝廉和科舉結合起來的一次嚐試性的科舉,所以之前的考試,並不列為科舉考試犯愁。
真正的科舉大考在九月,這才是學子們真正的較量,擁有科舉名額的學子開始陸續抵達,一個個的摩拳擦掌,想要一展所長。
在這種氛圍之下,無論是參加科舉的,還是沒有參加科舉的,越來越多的讀書人進入了金陵城,期待著這一場舉國矚目的科舉。
讀書人本來就是如今這方天下的主要潮流,讀書人多了,金陵城經濟的發展也鼎盛了三分,有著出口成章的氛圍,吳國這座都城的素質都拉高了不少。
王城,禦書房。
吳王孫權如今對於科舉的事情徹底的放手給了的蔡邕和蒯良,除了憂心並州的大戰之外,他現在在籌備吏部的考勤工作。
吏部第一年的考勤,本來就是引人矚目的,吏部尚書顧雍甚至禦史台拉進來,考勤的功績加上禦史台彈劾立案的官吏,縣令以上,被罷職的,有將近上百人之多。
現在這件事情已經在朝野引發了不少的躁動。
“君理叔父。顧尚書,這件事情你們要加把勁了,盡快在年底之前的完成考勤!”
孫權目光看著兩人。道:“吏部的事情,禦史台的加入,已經引發不少官吏的情緒,我們必須要以快打慢,孤不希望,這成為一場官場風暴!”
“臣等明白!”兩人點點頭。
“張禦史,你們禦史台的手段。有點淩厲了!”孫權眯著眼,看著安然站在旁側。若無其事的冷麵神,低聲的道。
“大王,禦史台做事,最講證據!”張紘漠然的道。
“你想要立威。也別找個這時機,你這不是存心給孤添堵嗎?”孫權拍拍額頭。
“大王,禦史台監察大吳百官,手段淩厲一點,能震懾人心!”張紘沉吟了一下,平靜的補充了一句。
“孤說的是時機!”
孫權沒好氣的道:“你要立威,孤沒有意見,但是你能不能等吏部的風暴過了之後啊,所有的事情加在一起。你打算給孤早點麻煩是不是?”
“微臣不敢!”張紘是鹽油不進,不卑不亢。
“得!”
孫權有些無奈,這禦史台要立威。他也阻止不了,當初還是他建議顧雍把禦史台拉進來的,現在人家經常了,讓他們現在退場,有些不厚道了。
“元歎,你可真找了一個好幫手!”孫權咬牙切齒的道。
“嗬嗬!”
顧雍訕訕一笑。連忙轉移話題,道:“大王。被裁掉的官吏位置,吏部已經初步議定了一些補充的名額,但是遭到的內閣方麵的反對,此事還要恭請大王親自聖裁!”
“內閣反對,君理叔父,此乃是為何也?”
孫權聞言,看了一眼朱治,問道。
“大王,內閣之所以反對吏部的名單,是首輔認為,吏部說提交上來的這些人,皆然經驗太小,實在不合適!”
朱治苦笑的道。
“元歎?”孫權眉頭蹙起,轉過頭,看著顧雍。
“大王,微臣也無可奈何,吏部所提上去的人,基本上是江東書院和金陵書院出來,他們都經過實習的!”顧雍沉聲的道。
“但是他們的實習最多三個月,按規矩,是不能舉孝廉出仕途的!”朱治補充的道:“經驗不足,擔當重任!”
“朱次輔,你們內閣是真的不講理,如果我們還有其他的人選,某也不會用的這麽急,有本事你弄出一批來!”
顧雍無奈的道:“這一次吏部裁的太過了,在人員方麵,我們根本無法補充上去!”
“那也不能以次充好啊!”朱治咬牙切齒的道。
“朱次輔以為某家想這樣不成?”
顧雍眉頭一挑。
“好了!”
孫權揉揉鼻梁,對著兩人擺擺手,半響才道:“你們都別吵了,這種情況很正常,內閣沒錯,吏部也沒錯,人才欠缺,你們一人讓一步,內閣在縣令郡守的主位上麵抓好,至於次位方麵放鬆一點界限,元歎,你也想想辦法,必要的時候可以去借兵!”
“借兵?”顧雍聞言,微微一愣。
“蔡老頭和鄭師手下的比較出色的人估計已經讓你搜刮了一遍,但是你可不要忘記了荊州,荊州向來人才輩出,如果司馬微和龐德公出麵的話,想要征辟一批人才,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孫權提醒的道。
司馬微和龐德公黃承彥他們這些老東西,年過半百以上,不說如今名下的弟子,就憑他們的名氣和威望,絕對能從學術氛圍濃鬱的荊州拉出一批人才。
荊州可不僅僅一個鹿門山書院,在書院沒有鼎盛之前,學術氛圍最濃於就是潁川和荊州,荊州零零落落的儒舍很多,讀書人也很多。
“大王,那些老家夥都不好糊弄啊!”
顧雍微微苦笑:“荊州雖然臣服了,要是起兵作亂是不可能了,但是人心未定,水鏡先生和龐祭酒皆然是德高望重之輩,但是他們藏著捏著,我也不可能硬掏出來!”
“笨!”
孫權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給了他一個衛生眼,低聲的道:“你糊弄不了他們。龐統還不能糊弄他們啊,借力打力,這麽好用的人。你怎麽就不懂的用呢,孤不管,現在主意給你出了,你盡量把這個空缺給補上。”
“諾!”
顧雍聞言,目光一亮,連忙躬身領命。
兩人把吏部考勤的事情詳細的匯報一遍又得到的孫權的提醒之後,便匆匆的離開了禦書房。
“大王。陸俊的事情?”張紘沒有離開,反而有些為難的提出了一個話題:“他身上的問題不小。要是較真起來,以大吳律法,十年八載,逃不了!”
“讓他自退!”
孫權想了想:“為朝政大局著想。禦史台就徇私一會,律法是死的,但是執法是活的,江東世家已經被我們打的七七八八了,陸俊要在再進去蹲大牢,江東世家對我們朝堂,就真的要離心離德了!”
“微臣明白了!”張紘也知道,如今的大局,陸俊是動不得。
“陸俊不能動。但是他手下的人你不妨動一動!”孫權道。
“諾!”張紘劃過一絲冷芒。
“還是有事情嗎?”孫權鬆鬆骨頭,看看天色,快中午了。他惦記著吃飯。
“還有一件事情!”
張紘想了想,從袖子之中掏出一份卷宗,道:“這上麵是禦史台查錦衣衛,得出來的一些卷宗,微臣認為,有必然讓大王過目一下。”
“孤知道了!”
孫權瞳孔微微收縮。把卷宗收起來,道:“錦衣衛的事情。你從禦史台成立一個小組,專門盯著他們!”
“諾!”
張紘領命,然後行禮離開的禦書房。
不過孫權也沒有能安安分分吃上一頓午飯的命,他還沒有離開禦書房,戶部尚書周瑜來了。
“公瑾大哥,今天又不用上朝,這麽有空進宮?”孫權看了一眼風塵仆仆的周瑜,打趣的道。
“大王,微臣是有事情匯報!”周瑜沉聲的道。
“說!”
孫權麵色一正。
“大王,蜀黍在北方幽州和東北的培值已經初見成效!”
周瑜站在殿下,恭敬的道:“今年秋收已經接近,如果有一個大收成,日後北方將會進入糧食自給自足的階段!”
蜀黍,也是高粱,東漢年間才出現的在漢朝的食物,相比稻穀,它更合適北方的種植。
北方一直以來都有糧食的危機,糧食不足是很正常的事情,每年都要靠著的國內支持,才能做到百姓不餓死的標準,特別是去年北方大亂,糧食更少了。
所以孫權在早年就已經把在西南地帶出現的蜀黍移植北方,不過這些年,在種植方麵沒有太大的氣色。
反而是今年,才算是穩定下來。
“這倒是一個好消息!”
孫權聞言,頓時眉開眼笑起來,道:“北方隻要糧食充足,就會加速發展,今年如果能做到糧食自給自足,明年就有可能反饋朝廷!”
在如今這個年代,天大地大,沒有糧食大。
“這倒是有些難!”
周瑜卻搖搖頭,道:“在戶部的估算之中,未來三五年,北方在糧食方麵都不可能反饋朝廷了,要是遇到天災*,還有可能被打回原形!”
“周瑜,你別天天惦記著天災*!”
孫權沒好氣的道:“要惦記,也惦記風調雨順好不好!”
“嗬嗬!”
周瑜閃閃一笑,然後繼續的道:“在我們戶部,培養蜀黍的時候,農業司倒是出了幾個人才!”
“人才?”
孫權目光一亮,道:“是人才就要用起來,百姓以吃為天,吃好才能說其他的東西,所以在農業方麵,你們戶部可以定要重視起來!”
“微臣知道了!”周瑜點點頭,然後繼續的道:“大王,戶部還有一件事情拿不定主意!”
“戶部?是戶部和經商司的事情吧?”孫權目光微微眯起:“大吳錢莊的事情?”
“大王明鑒!”
周瑜沉聲道:“大王提議的建立大吳錢莊,戶部和經商司始終沒有能拿出一個完善的方案,這方麵,我們太陌生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