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父親昏迷過去,年僅五歲的兒子“哇”一聲放聲大哭,八歲的二女兒也大哭不止。
劉琳和母親連忙上前抱住劉舉人,掐了幾下人中,劉舉人換換蘇醒過來。
看著自己十四歲的大女兒和八歲的二女兒,劉舉人哭著道:“琳兒,月兒,為父和你娘都活不成了,你們的弟弟也活不成了。你們以後一定要好好活下來,好像賊人不殺年輕美貌的女子,今後你們受了再多****,也要活下來,以後也好給你們的爹娘,給你們苦命的弟弟上墳燒香……”
大女兒劉琳長得花容月貌,氣質不凡,劉舉人覺得她肯定可以活下來。聽說賊人那邊男人多女人少,不會隨便殺女人。二女兒雖然年幼,但估計賊人也會養大她吧。今後一家人,就剩下兩個女兒能活了。
雖然兩女以後會受盡****折磨,但活下來總是好的,至少能給自己上墳。
“爹!”劉琳哭著道,“你們一定沒事的,弟弟也能活下去,女兒這就去找他們,和他們好好說理去!女兒找他們當官的去說!”
“孩子,別去!”劉舉人嚇得拉住女兒,“你不去出頭,還能活下去,要是去出頭,說不定會死的很慘,甚至生不如死!”
“不行!”劉琳斬釘截鐵的搖了搖頭,“為了父親大人和母親大人,為了弟弟,女兒一定要找他們說理去!就算女兒死了也無所謂,我們一家人很快就可以在一起了!”
劉琳不顧父親反對,走出門口,卻被門口一名明軍士卒攔住:“姑娘請回屋!”
“我要找你們的長官!”劉琳麵無懼色道。
“對不起!”那士卒堅決不肯放行,“卑職乃職責所在,還請姑娘見諒!姑娘請回屋吧!用過晚飯,就要請你們上路了!”
“請我們上路?你們要殺我們全家?”劉琳憤怒的質問道。
那士卒拱了一下手道:“姑娘那麽漂亮,誰會忍心殺你?姑娘誤會了!上路並不是要殺你們全家,具體的,恕卑職不能說!”
劉琳其實還是見過世麵的,而且澄海人尚武,她也有練過一點功夫,因此一點不怕,繼續質問那名士卒:“不殺我們全家,你們要殺我父母,殺我弟弟!然後把我和我妹妹留下來供你們****,是不是?如果是這樣,小女子寧可死在這裏!”
那士卒發怒了:“好你個刁蠻女子!還不趕快回屋去!要不休怪爺不客氣!”
正在爭吵時,卻聽到有人在問:“何人在此喧嘩?”
那士卒轉過頭去,卻見背後站著一名年輕的把總軍官,連忙單膝跪地,拱手行禮道:“長官好!是這位姑娘,吵著要見長官,還說我們要殺她全家!”
劉琳一見這年輕的把總,卻見這名少年軍官不過十六七歲模樣,長得個子高挑,白淨麵皮濃眉大眼,十分英俊,一時竟然有些愣住了。
這軍官看到這美貌少女,也是愣了下,旋即對那士卒道:“既然是姑娘要見長官,那就讓她跟我來吧。”
劉琳見這軍官雖然臉上透露出一種久經沙場的殺氣,但是他看自己的樣子還是很和氣的,很明顯沒有惡意,於是放下心來,對這軍官福了一福:“小女子願意跟大人去!但求大人放過小女子一家大小。”
這軍官沒有回答,而是揮了一下手:“姑娘請!”
到了這名軍官的營帳,這軍官才自我介紹說:“本把總名叫王武全,十二歲就跟隨我們大帥了!”
原來這把總就是五年前王新宇招兵的時候收下的那位名叫狗蛋的小乞丐,五年過去了,當年的小乞丐也長成一位英俊的少年,而且在戰場上立過功,已經被提升為把總。他們少年營的兵都是王新宇養大的,把王新宇當成自己的再生父母。而少年營的兵在一般的兵麵前也是顯得高了一等,因為他們都是絕對的心腹。
這時候的劉琳倒也無所謂了,她知道自己一家大小都是別人砧板上的魚肉,這位少年軍官看起來倒也順眼,若是能夠幫自己,讓自己一家大小活下來,那真跟了他也無所謂,就當報答他放過自己父母和弟弟的不殺之恩吧。
劉琳做了自我介紹之後,又問:“不知道大人要如何處置小女子一家?”
王武全見劉琳長得十分嬌俏,又有幾分潑辣,有心開玩笑:“當然是送你們上路了,不過姑娘若是能尋個如意郎君,那就不用跟他們一起走了。”
瓊州軍當然是不可能濫殺無辜的,鴛鴦寨中那些死心塌地給清廷做事的人要殺,但是無辜百姓不能殺,所謂的上路,其實是送去外麵,移民到其他地方去。隻不過劉琳不知道這一點,還以為上路是要殺人的意思。
劉琳又羞又惱,臉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白:“若是大人要小女子,還望放過小女子父母和弟弟!小女子願意侍奉大人!若是大人不肯放過小女子的父母和弟弟,小女子今天就一頭撞死在大人麵前!”
王武全板起臉很嚴肅的說道:“可是下官也是職責所在,送你們一家上路,並不是本官可以說了算的,是我們大帥的決定啊!”
劉琳一下跪在王武全麵前:“望大人開恩!大人去找大帥求情,放過小女子一家,小女子願意跟隨大人!”
王武全被嚇了一跳,不敢再開玩笑了,於是做了個手勢:“姑娘快快請起,我們不會殺你父母的,也不會殺你弟弟的。”
“此話當真?”劉琳心中一喜。
“當然,本官說一不二!”王武全道,“隻是,要把你們一家送走,是大帥的意思,你們用過晚餐,就要上船了!而且本官也希望姑娘能留下來,但大帥的意思,本官不敢違抗!姑娘也得跟著家人一起走。”
雖然王武全挺喜歡這個小姑娘的,可是瓊州軍中軍紀嚴明,若是沒有升為守備的,隻能過了二十歲才能結婚。現在的王武全一不是守備,二年齡還沒到,他隻能心中感歎,對這個讓自己一見鍾情的姑娘隻能是有緣無分了。
“送我們上船?要去哪裏?”劉琳瞪大了眼睛驚奇的問。
“要去哪裏,具體的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極北之地的庫頁島,也可能是去南洋,也可能是去大洋對岸吧。”王武全道。說實話,這個女孩要離開,他還真有些舍不得。這是一個孝順善良,有情有義的好女子,隻可惜自己不能違抗軍命!劉小姐這一離去,也不知道今生今世還能不能再見到她了,或許以後再也沒機會遇上這樣的好女孩吧。
“那要去多遠啊?”劉琳問。
王武全回答道:“最近的南洋,搭乘我們的班船,大概十天左右,不算遠。如果是庫頁島的話,坐船一個月吧;去大洋對岸,坐船要三四個月。”
劉琳十分失望的問道:“那是把我們都發配一萬裏?可是我們犯了什麽王法?為什麽要把我們都發配了?”
“你們沒有錯,錯的是韃子朝廷!不知道姑娘是否知道新會之戰?”王武全反問道。
劉琳點了點頭回道:“知道,新會之戰,朝廷說是老本賊(李定國)攻打新會的緣故,軍民一心,抵抗了半年多,沒有了糧食,最後隻能以人肉為食。這還不是老本賊給百姓帶來的災難?你們和老本賊雖然不是一夥,但也是一樣的。”
王武全冷笑道:“沒有了糧食?其實新會還有餘糧!隻是韃子不願意拿出來罷了!他們殺害百姓,吃百姓的肉,也是為了減少城內吃飯的嘴巴,都是為了能夠多守一段時間!為了能打贏戰爭,韃子可以說是不擇手段!姑娘是否知道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南昌屠殺?遠的不說,廣州之屠,姑娘可知道?殺人的都是韃子!”
“這些事小女子曾聽過,隻是朝廷不許說。可能新會百姓也是害怕報複吧,才會甘心幫韃子守城。”不知不覺間,劉琳把朝廷軍隊換成了韃子。
王武全道:“所以我們把你們全部移民去了別的地方,就是要讓別的寨子裏的百姓以為,我們屠光了鴛鴦寨。這樣他們才會害怕,不敢再幫韃子守城。”
“原來如此,可是幾年前延平王的鷗汀寨,延平王還不是屠殺百姓了?”劉琳又問。
“鷗汀寨襲擊延平王軍隊,他們自己做得不對。當然,延平王也有太過的地方,所以我們瓊州軍不屠殺百姓。”王武全道。
出發的時間到了,頭一批出發的老百姓被一批批從鴛鴦寨押出,押往韓江邊的碼頭。
劉琳一家人也是第一批出發的百姓,也不知道自己將會去什麽地方,去了那邊之後將會有什麽樣的命運等待著自己。想到這裏,她輕輕歎息了一聲,向給自己送行的王武全盈盈一福,轉身走上早已等候多時的船。
“別了,澄海縣城,也不知道這一去什麽時候才能回來。”看著夜幕籠罩下的韓江,劉琳落下眼淚。
小船往江心緩緩劃去,一條西班牙大帆船早已停泊在江心等候多時了。
……
天色逐漸亮起,鴛鴦寨內的一萬八千多百姓被轉移走了五千,也就是轉走了接近三分之一,再扣除兩千多在交戰的時候被殺的民壯鄉勇,以及被處死的一批罪魁禍首,一共少了七千餘人,少了三分之一多的人,給寨子中的百姓感覺就明顯少了很多人。
為了嚇唬人,李銳還讓人把交戰中被殺的民壯鄉勇全部砍下腦袋,放在鴛鴦寨門口,築成一座京觀,縣令和寨主的人頭就放在京觀最上麵。
兩千多顆人頭,堆成一座金字塔樣子的京觀,看起來十分嚇人,密密麻麻的人頭,其他百姓看到了根本就數不清有多少,還以為這裏剛剛發生了一場大屠殺。
附近寨子和村莊的百姓看著人口減少了很多的鴛鴦寨,再看到寨門口的京觀,無不心驚膽戰,有人在痛罵明軍的殘忍,但是更多的是感到恐懼。
“想不到,海寇殺起人來,比朝廷大軍還狠啊!”有人戰戰兢兢的說道。
另外一名老者歎氣道:“海寇來了殺人,朝廷大軍要是打回來,還要殺人,朝廷官兵和賊人打來打去的,哎,苦的還是我們平民百姓啊!”
四日之後,寨子中的百姓全部遷移幹淨,隻剩下一座空空蕩蕩的寨子。外麵的京觀也被明軍收了起來。
明軍撤走之後,周圍村子和寨子裏的百姓壯著膽子來的鴛鴦寨,發現裏麵空無一人,寨子門口卻張貼著明軍的告示:鴛鴦寨助韃子抵抗大明王師,還窩藏韃子偽縣令!實屬罪大惡極!我王師為了懲罰刁民,盡屠鴛鴦寨!
“真是心狠手辣啊!兩萬多人,就這樣被他們殺光了!”有人歎氣道。
外麵的百姓並不知道鴛鴦寨裏麵一共多少人,隻是估算了一下,估計有兩萬餘人。
一名年輕人道:“不止是鴛鴦寨的百姓,還有澄海縣城來的無辜百姓啊!加起來恐怕有三四萬人了吧?居然被海寇全部屠殺殆盡!實在是喪盡天良!”
有人糾正說:“沒有四萬人吧?鴛鴦寨最多不過一萬餘人,澄海跑過來的百姓大概一萬多人,一共才兩萬多人。”
“兩萬多人被殺,也是太狠毒了吧?”一名中年人道。
有人提出懷疑:“那麽多人被殺了,怎麽看不到幾具屍體啊?人都哪裏去了?”
一名膽量比較大的年輕人說道:“我看到他們把百姓連夜押去江邊。懷疑海寇是把百姓都沉到江底了,還是送去外麵沉海了吧。”
不管怎麽說,明軍“屠盡”鴛鴦寨的事情還是傳了出去。
消息傳到了京城,布木布泰和一幫八旗官員十分吃驚,有些人想不通,為何明軍要把百姓都給殺了。
康熙道:“海寇要殺百姓,殺的也是他們漢人自己的百姓!他們要殺就殺吧!殺光了也省心,以後也沒人造反了!”
布木布泰臉色一沉:“皇孫,雖然殺的都是漢人,可要是把漢人都殺光了,誰來給我們種地織布?誰來給我們納糧納銀?誰來養活我們的鐵杆莊稼?誰來給我們當奴隸?”
“大不了殺光了,回到關外去!我們愛新覺羅家的還不是在關外起家的?沒有了這些漢人蠻子,難道我們不用活了嗎?”康熙不服氣的說道。
布木布泰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旗人在京城已經享樂二十多年了,再讓他們回到關外苦寒之地,他們肯嗎?”(未完待續。)
劉琳和母親連忙上前抱住劉舉人,掐了幾下人中,劉舉人換換蘇醒過來。
看著自己十四歲的大女兒和八歲的二女兒,劉舉人哭著道:“琳兒,月兒,為父和你娘都活不成了,你們的弟弟也活不成了。你們以後一定要好好活下來,好像賊人不殺年輕美貌的女子,今後你們受了再多****,也要活下來,以後也好給你們的爹娘,給你們苦命的弟弟上墳燒香……”
大女兒劉琳長得花容月貌,氣質不凡,劉舉人覺得她肯定可以活下來。聽說賊人那邊男人多女人少,不會隨便殺女人。二女兒雖然年幼,但估計賊人也會養大她吧。今後一家人,就剩下兩個女兒能活了。
雖然兩女以後會受盡****折磨,但活下來總是好的,至少能給自己上墳。
“爹!”劉琳哭著道,“你們一定沒事的,弟弟也能活下去,女兒這就去找他們,和他們好好說理去!女兒找他們當官的去說!”
“孩子,別去!”劉舉人嚇得拉住女兒,“你不去出頭,還能活下去,要是去出頭,說不定會死的很慘,甚至生不如死!”
“不行!”劉琳斬釘截鐵的搖了搖頭,“為了父親大人和母親大人,為了弟弟,女兒一定要找他們說理去!就算女兒死了也無所謂,我們一家人很快就可以在一起了!”
劉琳不顧父親反對,走出門口,卻被門口一名明軍士卒攔住:“姑娘請回屋!”
“我要找你們的長官!”劉琳麵無懼色道。
“對不起!”那士卒堅決不肯放行,“卑職乃職責所在,還請姑娘見諒!姑娘請回屋吧!用過晚飯,就要請你們上路了!”
“請我們上路?你們要殺我們全家?”劉琳憤怒的質問道。
那士卒拱了一下手道:“姑娘那麽漂亮,誰會忍心殺你?姑娘誤會了!上路並不是要殺你們全家,具體的,恕卑職不能說!”
劉琳其實還是見過世麵的,而且澄海人尚武,她也有練過一點功夫,因此一點不怕,繼續質問那名士卒:“不殺我們全家,你們要殺我父母,殺我弟弟!然後把我和我妹妹留下來供你們****,是不是?如果是這樣,小女子寧可死在這裏!”
那士卒發怒了:“好你個刁蠻女子!還不趕快回屋去!要不休怪爺不客氣!”
正在爭吵時,卻聽到有人在問:“何人在此喧嘩?”
那士卒轉過頭去,卻見背後站著一名年輕的把總軍官,連忙單膝跪地,拱手行禮道:“長官好!是這位姑娘,吵著要見長官,還說我們要殺她全家!”
劉琳一見這年輕的把總,卻見這名少年軍官不過十六七歲模樣,長得個子高挑,白淨麵皮濃眉大眼,十分英俊,一時竟然有些愣住了。
這軍官看到這美貌少女,也是愣了下,旋即對那士卒道:“既然是姑娘要見長官,那就讓她跟我來吧。”
劉琳見這軍官雖然臉上透露出一種久經沙場的殺氣,但是他看自己的樣子還是很和氣的,很明顯沒有惡意,於是放下心來,對這軍官福了一福:“小女子願意跟大人去!但求大人放過小女子一家大小。”
這軍官沒有回答,而是揮了一下手:“姑娘請!”
到了這名軍官的營帳,這軍官才自我介紹說:“本把總名叫王武全,十二歲就跟隨我們大帥了!”
原來這把總就是五年前王新宇招兵的時候收下的那位名叫狗蛋的小乞丐,五年過去了,當年的小乞丐也長成一位英俊的少年,而且在戰場上立過功,已經被提升為把總。他們少年營的兵都是王新宇養大的,把王新宇當成自己的再生父母。而少年營的兵在一般的兵麵前也是顯得高了一等,因為他們都是絕對的心腹。
這時候的劉琳倒也無所謂了,她知道自己一家大小都是別人砧板上的魚肉,這位少年軍官看起來倒也順眼,若是能夠幫自己,讓自己一家大小活下來,那真跟了他也無所謂,就當報答他放過自己父母和弟弟的不殺之恩吧。
劉琳做了自我介紹之後,又問:“不知道大人要如何處置小女子一家?”
王武全見劉琳長得十分嬌俏,又有幾分潑辣,有心開玩笑:“當然是送你們上路了,不過姑娘若是能尋個如意郎君,那就不用跟他們一起走了。”
瓊州軍當然是不可能濫殺無辜的,鴛鴦寨中那些死心塌地給清廷做事的人要殺,但是無辜百姓不能殺,所謂的上路,其實是送去外麵,移民到其他地方去。隻不過劉琳不知道這一點,還以為上路是要殺人的意思。
劉琳又羞又惱,臉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白:“若是大人要小女子,還望放過小女子父母和弟弟!小女子願意侍奉大人!若是大人不肯放過小女子的父母和弟弟,小女子今天就一頭撞死在大人麵前!”
王武全板起臉很嚴肅的說道:“可是下官也是職責所在,送你們一家上路,並不是本官可以說了算的,是我們大帥的決定啊!”
劉琳一下跪在王武全麵前:“望大人開恩!大人去找大帥求情,放過小女子一家,小女子願意跟隨大人!”
王武全被嚇了一跳,不敢再開玩笑了,於是做了個手勢:“姑娘快快請起,我們不會殺你父母的,也不會殺你弟弟的。”
“此話當真?”劉琳心中一喜。
“當然,本官說一不二!”王武全道,“隻是,要把你們一家送走,是大帥的意思,你們用過晚餐,就要上船了!而且本官也希望姑娘能留下來,但大帥的意思,本官不敢違抗!姑娘也得跟著家人一起走。”
雖然王武全挺喜歡這個小姑娘的,可是瓊州軍中軍紀嚴明,若是沒有升為守備的,隻能過了二十歲才能結婚。現在的王武全一不是守備,二年齡還沒到,他隻能心中感歎,對這個讓自己一見鍾情的姑娘隻能是有緣無分了。
“送我們上船?要去哪裏?”劉琳瞪大了眼睛驚奇的問。
“要去哪裏,具體的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極北之地的庫頁島,也可能是去南洋,也可能是去大洋對岸吧。”王武全道。說實話,這個女孩要離開,他還真有些舍不得。這是一個孝順善良,有情有義的好女子,隻可惜自己不能違抗軍命!劉小姐這一離去,也不知道今生今世還能不能再見到她了,或許以後再也沒機會遇上這樣的好女孩吧。
“那要去多遠啊?”劉琳問。
王武全回答道:“最近的南洋,搭乘我們的班船,大概十天左右,不算遠。如果是庫頁島的話,坐船一個月吧;去大洋對岸,坐船要三四個月。”
劉琳十分失望的問道:“那是把我們都發配一萬裏?可是我們犯了什麽王法?為什麽要把我們都發配了?”
“你們沒有錯,錯的是韃子朝廷!不知道姑娘是否知道新會之戰?”王武全反問道。
劉琳點了點頭回道:“知道,新會之戰,朝廷說是老本賊(李定國)攻打新會的緣故,軍民一心,抵抗了半年多,沒有了糧食,最後隻能以人肉為食。這還不是老本賊給百姓帶來的災難?你們和老本賊雖然不是一夥,但也是一樣的。”
王武全冷笑道:“沒有了糧食?其實新會還有餘糧!隻是韃子不願意拿出來罷了!他們殺害百姓,吃百姓的肉,也是為了減少城內吃飯的嘴巴,都是為了能夠多守一段時間!為了能打贏戰爭,韃子可以說是不擇手段!姑娘是否知道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南昌屠殺?遠的不說,廣州之屠,姑娘可知道?殺人的都是韃子!”
“這些事小女子曾聽過,隻是朝廷不許說。可能新會百姓也是害怕報複吧,才會甘心幫韃子守城。”不知不覺間,劉琳把朝廷軍隊換成了韃子。
王武全道:“所以我們把你們全部移民去了別的地方,就是要讓別的寨子裏的百姓以為,我們屠光了鴛鴦寨。這樣他們才會害怕,不敢再幫韃子守城。”
“原來如此,可是幾年前延平王的鷗汀寨,延平王還不是屠殺百姓了?”劉琳又問。
“鷗汀寨襲擊延平王軍隊,他們自己做得不對。當然,延平王也有太過的地方,所以我們瓊州軍不屠殺百姓。”王武全道。
出發的時間到了,頭一批出發的老百姓被一批批從鴛鴦寨押出,押往韓江邊的碼頭。
劉琳一家人也是第一批出發的百姓,也不知道自己將會去什麽地方,去了那邊之後將會有什麽樣的命運等待著自己。想到這裏,她輕輕歎息了一聲,向給自己送行的王武全盈盈一福,轉身走上早已等候多時的船。
“別了,澄海縣城,也不知道這一去什麽時候才能回來。”看著夜幕籠罩下的韓江,劉琳落下眼淚。
小船往江心緩緩劃去,一條西班牙大帆船早已停泊在江心等候多時了。
……
天色逐漸亮起,鴛鴦寨內的一萬八千多百姓被轉移走了五千,也就是轉走了接近三分之一,再扣除兩千多在交戰的時候被殺的民壯鄉勇,以及被處死的一批罪魁禍首,一共少了七千餘人,少了三分之一多的人,給寨子中的百姓感覺就明顯少了很多人。
為了嚇唬人,李銳還讓人把交戰中被殺的民壯鄉勇全部砍下腦袋,放在鴛鴦寨門口,築成一座京觀,縣令和寨主的人頭就放在京觀最上麵。
兩千多顆人頭,堆成一座金字塔樣子的京觀,看起來十分嚇人,密密麻麻的人頭,其他百姓看到了根本就數不清有多少,還以為這裏剛剛發生了一場大屠殺。
附近寨子和村莊的百姓看著人口減少了很多的鴛鴦寨,再看到寨門口的京觀,無不心驚膽戰,有人在痛罵明軍的殘忍,但是更多的是感到恐懼。
“想不到,海寇殺起人來,比朝廷大軍還狠啊!”有人戰戰兢兢的說道。
另外一名老者歎氣道:“海寇來了殺人,朝廷大軍要是打回來,還要殺人,朝廷官兵和賊人打來打去的,哎,苦的還是我們平民百姓啊!”
四日之後,寨子中的百姓全部遷移幹淨,隻剩下一座空空蕩蕩的寨子。外麵的京觀也被明軍收了起來。
明軍撤走之後,周圍村子和寨子裏的百姓壯著膽子來的鴛鴦寨,發現裏麵空無一人,寨子門口卻張貼著明軍的告示:鴛鴦寨助韃子抵抗大明王師,還窩藏韃子偽縣令!實屬罪大惡極!我王師為了懲罰刁民,盡屠鴛鴦寨!
“真是心狠手辣啊!兩萬多人,就這樣被他們殺光了!”有人歎氣道。
外麵的百姓並不知道鴛鴦寨裏麵一共多少人,隻是估算了一下,估計有兩萬餘人。
一名年輕人道:“不止是鴛鴦寨的百姓,還有澄海縣城來的無辜百姓啊!加起來恐怕有三四萬人了吧?居然被海寇全部屠殺殆盡!實在是喪盡天良!”
有人糾正說:“沒有四萬人吧?鴛鴦寨最多不過一萬餘人,澄海跑過來的百姓大概一萬多人,一共才兩萬多人。”
“兩萬多人被殺,也是太狠毒了吧?”一名中年人道。
有人提出懷疑:“那麽多人被殺了,怎麽看不到幾具屍體啊?人都哪裏去了?”
一名膽量比較大的年輕人說道:“我看到他們把百姓連夜押去江邊。懷疑海寇是把百姓都沉到江底了,還是送去外麵沉海了吧。”
不管怎麽說,明軍“屠盡”鴛鴦寨的事情還是傳了出去。
消息傳到了京城,布木布泰和一幫八旗官員十分吃驚,有些人想不通,為何明軍要把百姓都給殺了。
康熙道:“海寇要殺百姓,殺的也是他們漢人自己的百姓!他們要殺就殺吧!殺光了也省心,以後也沒人造反了!”
布木布泰臉色一沉:“皇孫,雖然殺的都是漢人,可要是把漢人都殺光了,誰來給我們種地織布?誰來給我們納糧納銀?誰來養活我們的鐵杆莊稼?誰來給我們當奴隸?”
“大不了殺光了,回到關外去!我們愛新覺羅家的還不是在關外起家的?沒有了這些漢人蠻子,難道我們不用活了嗎?”康熙不服氣的說道。
布木布泰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旗人在京城已經享樂二十多年了,再讓他們回到關外苦寒之地,他們肯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