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今天第四更!慶祝月點擊破500而加更一章!


    大陸西南部,華辛國,樂粼王都。


    樂粼王都位於樂粼湖的東麵,除城東部為陸地以外、這座城池三麵環水,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戰爭防禦條件。很明顯,這座王城的名字就來源於它旁邊這片占地麵積極為廣闊的巨大湖泊;華辛國由此城而立國,迄今也已有近五百年的曆史了。


    這五百年之中,華辛國甚少與和本國接壤的光盛王朝或落雲國開戰——早先是因為有天險陌河及其上遊的一些入流大河作為天然的屏障(陌河現在從華辛國的國土中央橫流而過),當時的光盛國和落雲國不好進攻陌河之南的華辛國、而華辛國的國力也不足以發動一場國戰級別的侵略戰爭;建國以後的一兩百年當中,華辛國的工匠們發明發現了很多種可以精煉金屬的方法、和製造高品質武器盔甲的手段,憑借著配備了大陸超一流軍事裝備的軍隊,華辛國穩穩地掌控了大陸的西南部分。


    在成為了西南霸主之後,華辛國開始注重發展經濟與商業,而在華辛國穩步發展這些非軍事力量的同時,大陸上各個國家的國土麵積也逐漸地確立了下來,戰火很快就徹底停歇,今天的國家版圖也就此成型。


    如今的華辛國,在世人的眼中就是一個重經濟而輕軍事的國家,雖然華辛國軍隊的軍事裝備依舊是大陸上的一流水準,但在絕大部分的普通民眾——包括很多華辛國本國的人民——看來,華辛國軍隊的軍事素質和素養卻是不入流的,畢竟,華辛國並沒有經曆過哪怕僅僅一場國戰級別的戰爭。沒上過戰場的軍隊就算再裝備上再強大,在外行人的眼裏,也是永遠都比不上那些曾經在戰場上廝殺過的軍隊的。不過話說回來,有些人倒很是希望別人會這樣看待華辛國的軍事力量。


    ——這裏的“有些人”,就包括了華辛國的現任國王,陳叡。


    “每當到了冬季的這段時間。我就會覺得這座王都真是異常的寒冷。比我國其它的城市都要寒冷上很多。”陳叡披著一件沒有任何花紋的裘衣、站在王宮中的一處外台的圍欄邊上,眺望著遠方結了厚厚冰層的樂粼湖說;說話間從他口中飄散出的那些白色哈氣,幾乎都要在空中凝結、變成細碎的冰粒了。


    “王,天氣嚴寒,樂粼湖又在王都的旁邊,這裏自然會比其他的城市更加寒冷一些。”站在陳叡身後的華辛國丞相鄭子承慢吞吞地說;他說話的聲音不大,因為他知道、無論自己說什麽,此刻的陳叡都是聽不進去的——大王並不是真的感覺身體寒冷,而是……在懷念那位於數年之前的冬季裏去世的王後啊。


    站在鄭子承右側的是他的侄子、華辛國的太傅鄭勳,他去年——大陸曆二二八五年——才因為能力出眾而被陳叡晉升為太傅。以前還從來沒有過陪著國王在大冬天裏吹著冷風看風景的經曆。今天退朝後鄭子承給他說、讓他陪著自己一起去跟國王吹吹風。的時候。他真的懷疑叔叔是在跟自己開玩笑;沒想到他跟過來了之後,這一站,就是小半個時辰。


    好冷啊,鄭勳在心底念叨著;他很想搓一搓雙手、暖和一下。但當著國王的麵,他並不敢做出這種事情來——國王都沒嫌冷呢你居然敢在這兒搓手?想死了吧你。


    鄭子承目光微動,看到自己的侄子一直老老實實地站著、沒有做什麽小動作後,他心下鬆了一口氣——讓鄭勳一起過來其實是陳叡的意思,在鄭子承看來,這應該是國王想要好好的考察上一下這位年輕的官員吧。


    畢竟自己已經過了壯年了。快要五十歲了的鄭子承想:國王也是該選上一個在以後我無以為繼時、能代替我擔任丞相、為王分憂的人了啊。他目光柔和的看著自己的侄子,嘴角微微彎了起來:能讓這小子繼承我的位置,也不錯啊。


    “好了,陪我在寒風裏站了這麽久。你們兩個都凍僵了吧?”陳叡長歎了一聲後轉過身來、看著這兩個容貌相似的男人,說:“咱們還是進偏殿裏去吧。”說完,他率先走向了殿門。待他從自己的身邊走過去了之後,鄭子承和鄭勳才轉身跟在他的身後走了起來。


    陳叡無聲地挑起了嘴角,想:這個鄭勳。看來還真的是可以繼任鄭子承的丞相職位呢,這對叔侄,都是我華辛的棟梁之才啊。


    坐在偏殿的王位上,陳叡用一隻手托著自己的下巴,等著鄭子承和鄭勳看完他們手上的那份報告;報告很短、內容隻有兩頁紙不到,但鄭子承和鄭勳卻看了很長時間,陳叡也沒有催他們,隻是雙眼放空,不知道在想著什麽事情。


    終於,鄭子承抬起了頭,神色複雜地說:“王,這件事情,我們應該盡快做出應對。”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光盛王朝西北軍的元帥龍卿彥,難道是發瘋了麽?


    鄭勳握著手中的報告,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理論上說,既然他的職位是太傅,那這軍事上的事情就完全是不歸他管的,但現在國王都已經把這份報告給他看了,他總得說點什麽出來吧?可要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的話,那會不會讓國王覺得自己管得太多了呢……


    鄭勳在那裏自個兒糾結著,陳叡和鄭子承可沒那個閑工夫等著他糾結完——陳叡摸著下巴,道:“現在的問題就在於,我們無法確認這次入侵行為到底是龍卿彥的私人行為,還是經過了望舒城方麵授權的;如果是他的私人行為的話,我們就可以聲援羅風國,卻不能聲討光盛王朝,但如果這是經過了授權的戰爭行動的話,我們就不好針對此事發表什麽意見了——聲援羅風國就等於擺明了是要站在羅風國那一邊、對抗光盛王朝了。”可我們現在是在暗中與落雲國結盟的,若是光盛王朝和羅風國真的開啟國戰的話,對我們這個聯盟來說,可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


    “王說的是。”鄭子承早在當上丞相之前,就知道這位被外界認為是“重經濟輕軍事”的國王,其實不但對經濟和軍事一視同仁。而且還對政治非常的敏銳;陳叡剛才說出的這番話,差不多就是鄭子承想說的話了,不過,他想說的還不隻是這些而已,“微臣的意見是,我們對此事不做任何表態、靜觀其變,這是最好的方法了。”


    “哦?是麽?”陳叡莫名的笑了笑,把視線轉向了剛剛抬起頭來的鄭勳,“太傅,你是怎麽想的?”


    ——鄭勳的臉色瞬間綠了一下又恢複了回來;國王這都點名讓自己發表看法了。那自己總不能在這裏裝聾作啞吧?好吧。死就死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鄭勳微微低下頭以示尊敬、道:


    “王,對於此事,臣有如下幾點看法:


    第一,這件事究竟是西北軍元帥龍卿彥私人的行為、還是望舒帝都授權的行為。其實並不是很重要——我們要考慮的事情,應該是‘這是不是望舒帝都所希望的行為’;如果望舒帝都並不希望龍卿彥入侵羅風國,那應該很快就會下達皇命、令龍卿彥率軍撤出羅風國的國土;如果望舒帝都想借此機會跟羅風國開戰的話,那光盛王朝的西北軍,甚至是他們的西方軍區的軍隊都會很快就有大的動作,所以我們隻要靜靜等待著光盛王朝走下一步棋就好。


    第二,如果這次行為是光盛王朝授權的行為,那有沒有可能,他們的目的並不是要入侵羅風國。而是要借此機會試探大陸上各個國家對光盛王朝的態度呢?自四五年以前光盛王朝打下了西北之後,就一直在穩步的加強其軍事方麵的力量,很明顯,光盛王朝是真的準備開戰了,但到底是先跟哪個國家開戰。我想他們並沒有定下確切的目標;去年年底,羅風國的國王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並任命他的王後為‘執政王後’,這是一次巨大的政治變動,毫無疑問會對整個羅風國產生不小的衝擊,因此,羅風國看起來就是大陸上最適合攻打的國家——但如果光盛王朝真正想打的並不是羅風國,或者說還沒有準備好要打仗呢?這次入侵行為很可能就是一次試探,試探各個國家的反應,然後光盛王朝才會針對各國的反應來進行下一步的計劃。這樣一來,我們如果發出什麽聲明的話,那就是正中羅風國的下懷了。如此看來,我們更加應該按兵不動、等待著光盛王朝先走下一步——如果光盛王朝真打的是試探的主意,那我們就算是以不變應萬變了,比一不小心落入什麽圈套要好。這就是微臣的想法了。”


    一口氣說完了這段話,鄭勳的額頭上掛起了一片汗珠,他不知道自己這樣說出心中的想法是好是壞,更不知道國王在聽完了這些話之後會怎麽想自己,但是……反正我已經說完我想說的話了,接下來就隨他去吧、大不了就是完蛋嘛!


    令鄭勳感覺到意外的是,國王聽完了他的話之後,居然擺出了一副似乎是讚同的表情,然後很快就把視線轉到自己的叔叔鄭子承的身上去了——喂!你到底想把我怎麽樣啊,你倒是給我個痛快行不行啊!


    “你的侄子不錯,”陳叡說:“就這麽定了,我們對此時不做任何評論,靜觀其變吧。”說完,陳叡擺了擺手,示意鄭子承和鄭勳可以退下了。


    “臣告退。”鄭子承明白國王這是覺得鄭勳是個可用之人了,心下自然是一陣歡喜;他看了一眼鄭勳有些迷茫的樣子,在心中好笑的歎了一口氣:看來,我得好好的教教他、讓他了解一下我們的這位國王了。


    ——過不了太久,你就要代替我、做他的丞相了啊。


    “靜觀其變麽?”看著鄭子承和鄭勳走出了偏殿的殿門,陳叡放下了撐著下巴的手,有些感傷地想:“就是不知道,還要再靜觀上多久啊……我可能……等不了那麽久的時間,就要去找她了呢……”


    殿外寒風再起,華辛國的國王靜靜的坐在王位上,又陷入了沉思,與回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光盛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傅嵐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傅嵐曉並收藏光盛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