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聽完,衝裏屋喊了一聲:“兄弟出來吧,是自己人。”
高誌明聽了這話,感到莫名其妙。隻見門簾一挑,從裏間屋走出一個和尚來。這個和尚:身高九尺,膀闊三停,肩寬背厚,肚大腰圓,頭如麥鬥,紅臉膛,兩道濃眉,一對環眼咕嚕嚕來回亂轉,要不是鼻梁隔著,兩個眼珠子就得打架;獅子鼻、火盆口、厚嘴唇、高顴骨,頭戴青緞子平頂僧帽,身穿一件深灰色僧袍,一巴掌寬的青緞子護領相襯,係一條絳色絲絛,雙垂燈籠穗兒,來回亂擺。穿一雙高幼襪,搭於護膝之上。足穿鵝黃緞千層底兒、單梁兒、開口兒僧鞋。背後斜插一把亮銀戒刀。脖頸掛著一串一百零八顆念珠,光潤異常。和尚過來拉住高誌明說:“我當你是武傳傑的手下人呢,原來你是高誌明侄兒啊!”
高誌明不由一愣,問:“你是何人?”和尚說:“我出家在大佛寺,離伏牛鎮不遠,我娃殷,叫殷和。
高誌明施禮拜過和尚。和尚說:“那一鏢是我打的。我昨晚去武家莊,也是為救洪亮之妻,不想你也去了。我拿你當成壞人了,才打了你一鏢。你的命真大,要不是跑在我姐姐家。你還真活不成啦!”
高誌明又如下:“多謝叔叔救了我弟妹一命。”
“哈哈,快起來吧。我要知道你去,我連廟也不出了。”
“叔父,我要知道您去,我也挨不了這一鏢。”
“救你的老太太是我姐姐,算來沒一個外人。我姐丈去世了,留下一個女兒,叫劉玉蓮。我看破紅塵。出家當了和尚。她們娘兒倆也無依無靠,大佛寺離這兒也不遠。我時常來看姐姐和外甥女。”
高誌明又拜見了老太太。和尚叫過姑娘射玉蓮:“叫三哥吧。”
劉玉蓮拜見了高誌明。老太太吩咐家人上茶。大家喝茶時,和尚問:“高誌明,你是從哪兒來的呀?”高誌明說明了來意.又講出得知洪亮之妻白美娘被搶之事。說:“我知道這事兒哪能不去救?為救弟妹才挨了一鏢。”
和尚說:“別提了。我真對不起你。哎,你請劉聰。怎麽白去了呢?”
“瞎,他不在家。”
“誰告訴你他不在家?”
“家人。”
“劉聰昨天早晨還和我在廟裏下棋呢,下完他就回家了。”
“這就不對茬兒了,家人說劉老先生走了不少日子啦!”
“得了。我問你一句吧,家人問你從哪兒來的了嗎?”
“問了。”
“你怎麽說的?”
“我說由東平府來的。”
“那就完了。當初,劉聰和黃霸是結義弟兄,黃霸家資萬貫。劉聰為他造了聚寶樓,為的是防備賊人偷盜。可是,聚寶樓造好了。黃霸就現原形了,胡作非為。招兵買馬,勾結寧王趙長勇要謀反。劉聰看透了黃霸,不辭而別離開獨家城,回到家中,再也不和黃霸來往了。黃霸一年幾節派人到隱賢村送禮。劉聰全都原封不動退回。黃霸也派人來請過劉聰,可是連個麵也見不著。因為劉聰告訴了家人,如若有人來找他,先問從哪兒來,要說從東平府來。就說訪友不在家。侄兒,你要不說由東平府來的,那就見著劉聰了。”
“叔父,您和劉聰交情怎樣?”
“你問交情嗎?可以說幾句笑話:他要吃飯我就飽,我登走路他抬腿,他要睡覺我台眼,我要說話他張嘴。”
“叔父,這麽一說,不成一個人了嗎?”
“哎,我和劉聰的交情,好得就如同一個人。”
“這可太好啦!叔叔,您就幫侄兒把劉聰請出來,讓他助我們一臂之力吧!”和尚剛要答應,老太太說:“兄弟,你先上裏屋。我跟你說件事。”
和尚叫高誌明等候,老太太、和尚和姑娘進了裏屋。老太太說:“兄弟,你看高誌明怎麽樣?”和尚說:“這還用我說嗎?俠肝義膽,是個英雄呀!姐姐問這個幹什麽?”
“瞎,我那傻兄弟呀!你平日口口聲聲為了外甥女終身大事發愁,怎麽今天有這麽一個好機會,你不問問高誌明訂沒訂親呢?”
“哎呀,姐姐說得對!”
“還不知人家願意不願意呢?”
“姐姐放心,隻要他沒娶妻,沒訂過親,這事就算成了。”
“你先別誇口。”
“不是誇口。他要不答應,我就不幫他的忙。”
“你這不成小人了嗎?”
“姐姐聽喜信兒吧。丫頭願意嗎?”
“我做主,她也有意。”
“那就好辦啦。”
和尚來到外屋,說:“誌明,我跟你說一件事。說完了咱二人去我的大佛寺,我不是吹大話,咱不用找劉聰,叫我徒兒給他送四指長的一個小白條,他就得趕快到我廟裏來。我說一不二,讓他幹什麽,他就得幹什麽。”
“多謝叔父。”
“你先別謝。我問你,你娶媳婦兒了沒有?”
“沒有。”
“訂親了嗎?”
“沒有。”
和尚一聽,大笑起來:“那就太好啦!這才是:千裏姻緣一線牽。該著!方才我姐姐把我叫到裏屋去,你知道為什麽?”
“不知道。”
“她想把女兒許配你,不知你娶妻沒有,先叫我問一問。我姐姐家是孤兒寡母,這不正好嗎?姑娘許配你,以後,你們三口一過,小日子也過個熱火朝天哪!我們外甥女你也看見了,人品好,長得也好,是她給你治好的毒藥鏢傷。我姐要把她的終身許配於你,和她一商議,她也願意。我這個和尚更願意從中當個媒人,不知你的心意如何?你如果推辭不答應,咱先把醜話說在前頭,我可不管找劉聰。不但我不管,就是他想去幫忙。我也不叫他去!”
高誌明一聽,笑了:“叔父你說話太有意思了。不過,我在涼州已經有了一個喜歡的姑娘了!”
“瞎。這有什麽,你又不是和尚男子漢。大丈夫,三妻四妾很正常,隻不過以後你不得濫情便是!”和尚很大度道。
高誌明也不是個矯情的人,但是還有所顧慮道“如今我什麽東西也沒有,怕委屈了姑娘。”
“哎,我外甥女不為金錢,而為的是你這個英雄!”
“您別誇獎了。英雄被您打了一鏢,差點兒喪命。”
“這是兩回事兒。”
“那我應下這門親事了。”和尚帶高誌明進裏屋拜見老太太,姑娘不由紅了臉。和尚說:“親事算定下了,什麽時候完婚呢?”
高誌明說:“我看等破了獨家城再來完婚吧。不知老人家意下如何?”
老太太說:“也好。不過,我想叫你留下點兒訂禮。”
高誌明想了半天,很為難,說:“我什麽也沒帶呀,拿什麽當訂禮呢?”
和尚說:“你把那口刀留下不就行了嗎!刀上有你的名字嗎?”
“有。可是……”高誌明又要往下說。意思是:“這刀留下,我就沒有兵刃啦!”
這話還沒等說,和尚給他使了一個眼色,高誌明隻好抽出鋼刀,放在老太太麵前。說:“嶽母大人,我把刀留下吧。”
老太太說:“可以。”
轉臉又說:“女兒收起來吧。”
和尚說:“姐姐,你們把誌明的刀留下,可不能叫他空手走呀,他還得到獨家城去打仗,姐姐拿什麽東西給誌明當訂禮呢?”
“我想一想。”
“姐姐別想了,家裏不是有一口寶劍嗎?那是傳家之寶,名叫湛爐劍,削鐵如泥,斬石如水,切金斷玉,吹毛離刃,誌明要破聚寶樓,此劍定能助他破樓成功。”
老太太真有點兒舍不得。可是,兄弟都說出去了,也不好不取,隻好叫女兒把寶劍拿來,交給高誌明。高誌明一看,心裏樂壞了,接過湛爐劍,謝過母親,又謝過叔父,再謝劉小姐。高誌明帶好寶劍。和尚說:“誌明,跟我去大佛寺吧。”
老太太說:“誌明,破獨家城千萬小心!”
“孩兒記下了。”
二人出了門,和尚說:“誌明,我如不叫你拿刀當訂禮,能換來湛爐劍嗎?還是叔叔向著你吧!”
“多謝叔叔。”
“二人來到大佛寺,進了廟,清風、明月倆小和尚迎接師父到禪堂,獻上請茶,和尚寫了一個小紙條,叫明月去隱賢村請劉聰,讓清風備飯。明月走了,和尚與高誌明用完飯就嘮起獨家城的事兒來。天過午時,明月和劉聰進廟來到禪堂,和尚坐著都沒動地方,真是坐如泰山,叫清風給劉聰搬過一張椅子,劉聰坐下。高誌明在和尚身後站著,和尚也沒給引見。
劉聰坐下,高誌明一看,劉聰年紀在五十上下,麵如銀盆,劍眉虎目,身穿一身古銅色的衣服,自襪青鞋,精神百倍。
小和尚獻上茶來,劉聰問道:“殷兄,把我叫來,不知為了何事?你不找我,我今天也得來,因為我得問問你到武家莊去救白美娘,救得可順利?”
“還算順利吧,已把白美娘送回家中了。”
“殷兄太辛苦啦!”
“賢弟,你知道我找你有什麽事嗎?”
“不知。”
“來,我給你引見一下。誌明,他也是你的叔叔。”
高誌明施禮:“叔父您好。”劉聰雙手相攙,忙問:“殷兄,他是何人?”
“他叫高誌明,由東平府來,他找你去了。家人說你不在家,他才去伏牛鎮看望洪亮的母親,得知白美娘被搶,他也去救,沒救成,還叫我打了一鏢。他也真會跑,跑到我姐姐家去了,姐姐把他治好。我到姐姐家問起來,覺得他是為英豪我做媒把外甥女許給了他。他對我說明來意。為了請賢弟幫助他們去破聚寶樓,取回代天巡守印,我把他帶進廟,也誇下大話,說請賢弟不難,因此把你找來。他又是我侄兒,又是外甥女婿。賢弟,你看怎麽辦吧?”
劉聰聽完這些話,可為難了。說道:“當初,我跟黃霸對天盟誓。結為金蘭。造樓時,我也曾說過,以後我們哥倆不論為什麽反目,我決不去破樓。如今黃霸所作所為,我都知道。高誌明來找我,叫我怎麽辦?如果不管,對不起殷兄;如果去。和黃霸既有當初……”
劉聰說到這兒,和尚忙說:“不論如何,你也不能袖手旁觀呀!”
“這樣吧,我造的樓。我如自造自破,也被人恥笑。叫高誌明在大佛寺先等候兩天,我回家把樓圖畫出來,他們拿著我的樓圖準能進樓!”
“好,你回去畫吧。你可別說了不算!”
“我要說了不算。殷兄你饒得了我嗎?我人雖不去,可是準叫他們破樓。”
劉聰說完,辭別而去。高誌明心裏沒底,說:“叔父,他不會不來吧?”
“不能。”
第二天。高誌明到伏牛鎮上算過店賬,牽回馬來。第三天一早,劉聰來了。和尚和高誌明一看,劉老先生兩眼通紅。他把畫好的樓圖交給高誌明:“你先看看吧。我怕誤了你們的大事,兩天兩夜沒合眼,總算畫出來了。”
高誌明把樓圖打開,劉聰讓他由頭至尾細看一遍,然後對高誌明說:“你來看,這樓西北角有個華神廟,樓裏的總機關就在這座廟裏,供桌底下有個地道,地道下邊有八個轉輪,轉輪上全纏著鐵繩。若把鐵繩切斷,再去聚寶樓,就沒有什麽大事了。可是得有一口寶刀或者寶劍,如果沒有可不好辦!”
和尚浼:“這個你別操心了,他有了一口湛爐劍。”
劉聰說:“那就行了。你再好好看看,哪兒不明白,你再提出來,一點兒也不能大意。”
高誌明反複看了幾遍,說:“叔叔,我明白了。”
劉聰說:“那我就回家了。”
和尚說:“你回去歇息吧。”
高誌明說:“成功後一定來拜謝您老人家。”
“千萬不要來。”和尚說:“別的不用你管,你快回家睡覺去吧!”
劉聰出廟回家。高誌明說:“叔父,事情緊迫,我不再去告別老太太了,得馬上動身回東平府。”
“走吧。
”“我走後,洪亮的母親和妻子再有人欺負可怎麽辦?”
“你隻管放心,有我保護,料也無妨。”高誌明帶好樓圖,拜別和尚。催馬奔往東平府,這才要盜代天巡守印,大破獨家城。
高誌明回到東平府白家店,見到眾位英雄與諸葛英,把去河南請劉聰之事說了一遍。大家聽完,興高采烈。諸葛英說:“誌明兄先歇息哺天,再去聚寶樓。”
高誌明確實很累,還需要再養養傷,就歇息了兩天。這兩天裏,他除了吃飯,睡覺外,就是仔仔細細地看樓圖。第三天,傷也好了,高誌明對諸葛英說:“先生,今晚我去聚寶樓。”眾人問:“誰跟你去?”
“飛天大鵬劉蛟。”
二人穿好夜行衣,帶上兜囊,劉蛟背好分水獨龍刺,高誌明背好湛爐劍。諸葛英與眾英雄囑咐二人要萬分小心。二人,出白家店奔獨家城,找了個背靜之處,用爬城索進了城,二人早就計議好了,先到練功樓找蔡文龍、吉文虎、洪亮、尤海、李明遠,所以直奔黃府練功樓。二人上樓,見屋裏有燈光,知道蔡、吉等人還沒睡,但不知裏麵還有沒有外人。
高誌明洇濕窗紙,捅個窟窿往裏看,五個人全在,沒外人。高誌明小聲一叫門,裏邊吉文虎把門開開,高誌明、劉蛟進屋,大家見了麵。高誌明對洪亮說:“老太太精神挺好,身板也挺硬實,你妻非常孝順婆母,你就放心吧。”
至於白美娘被搶、老太太要死耍活那些事,高誌明一概沒提。因為他怕洪亮生氣、著急。接著,又把得樓圖之事簡單說了一遍。蔡文龍、李明遠等人聽了很高興,問諸葛先生有何安排。
高誌明道:“先生說,先得巡守印,再破獨家城,你們五位要保護好張信等兄弟,遇事隨機應變。今晚,明遠要把黃霸纏住,明中給他放哨,暗中別叫他動。其餘人全跟我去聚寶樓。你們全帶好兵器,防備萬一。先生還說,今晚最好別動手,取出邇守大印後,先生再派兵將攻打獨家城。”
蔡文龍、吉文虎等五人帶好兵刃。李明遠先走一步,去纏老賊黃霸不提。高誌明問蔡文龍、吉文虎:“這獨家城的西北角有座廟,你們倆知道嗎?”
二人說:“不知道。”
“哦,我再細說說,廟裏有兩個看守。那個地方,別人是不準去的。對著廟門一丈多遠有棵大樹,樹上掛著一口鍾。看廟人如若發現外人前去,守廟的倆人;一個往廟的供桌底下的地道裏鑽,一是拉串鈴,二是鎖上地道口,保護總機關,一個到廟外大樹下拉繩子撞鍾。廟裏廟外鈴,鍾一響,四外埋伏人就包抄上來。我和劉蛟進廟,你們四個人把住廟的四麵。如果廟裏出來人,萬萬不可放走,一放走就壞了!”四個人齊說:。放心吧,決不放走一人!”
六個人先後出屋,吹滅了燈,關好房門,直奔西北角而去。
高誌明聽了這話,感到莫名其妙。隻見門簾一挑,從裏間屋走出一個和尚來。這個和尚:身高九尺,膀闊三停,肩寬背厚,肚大腰圓,頭如麥鬥,紅臉膛,兩道濃眉,一對環眼咕嚕嚕來回亂轉,要不是鼻梁隔著,兩個眼珠子就得打架;獅子鼻、火盆口、厚嘴唇、高顴骨,頭戴青緞子平頂僧帽,身穿一件深灰色僧袍,一巴掌寬的青緞子護領相襯,係一條絳色絲絛,雙垂燈籠穗兒,來回亂擺。穿一雙高幼襪,搭於護膝之上。足穿鵝黃緞千層底兒、單梁兒、開口兒僧鞋。背後斜插一把亮銀戒刀。脖頸掛著一串一百零八顆念珠,光潤異常。和尚過來拉住高誌明說:“我當你是武傳傑的手下人呢,原來你是高誌明侄兒啊!”
高誌明不由一愣,問:“你是何人?”和尚說:“我出家在大佛寺,離伏牛鎮不遠,我娃殷,叫殷和。
高誌明施禮拜過和尚。和尚說:“那一鏢是我打的。我昨晚去武家莊,也是為救洪亮之妻,不想你也去了。我拿你當成壞人了,才打了你一鏢。你的命真大,要不是跑在我姐姐家。你還真活不成啦!”
高誌明又如下:“多謝叔叔救了我弟妹一命。”
“哈哈,快起來吧。我要知道你去,我連廟也不出了。”
“叔父,我要知道您去,我也挨不了這一鏢。”
“救你的老太太是我姐姐,算來沒一個外人。我姐丈去世了,留下一個女兒,叫劉玉蓮。我看破紅塵。出家當了和尚。她們娘兒倆也無依無靠,大佛寺離這兒也不遠。我時常來看姐姐和外甥女。”
高誌明又拜見了老太太。和尚叫過姑娘射玉蓮:“叫三哥吧。”
劉玉蓮拜見了高誌明。老太太吩咐家人上茶。大家喝茶時,和尚問:“高誌明,你是從哪兒來的呀?”高誌明說明了來意.又講出得知洪亮之妻白美娘被搶之事。說:“我知道這事兒哪能不去救?為救弟妹才挨了一鏢。”
和尚說:“別提了。我真對不起你。哎,你請劉聰。怎麽白去了呢?”
“瞎,他不在家。”
“誰告訴你他不在家?”
“家人。”
“劉聰昨天早晨還和我在廟裏下棋呢,下完他就回家了。”
“這就不對茬兒了,家人說劉老先生走了不少日子啦!”
“得了。我問你一句吧,家人問你從哪兒來的了嗎?”
“問了。”
“你怎麽說的?”
“我說由東平府來的。”
“那就完了。當初,劉聰和黃霸是結義弟兄,黃霸家資萬貫。劉聰為他造了聚寶樓,為的是防備賊人偷盜。可是,聚寶樓造好了。黃霸就現原形了,胡作非為。招兵買馬,勾結寧王趙長勇要謀反。劉聰看透了黃霸,不辭而別離開獨家城,回到家中,再也不和黃霸來往了。黃霸一年幾節派人到隱賢村送禮。劉聰全都原封不動退回。黃霸也派人來請過劉聰,可是連個麵也見不著。因為劉聰告訴了家人,如若有人來找他,先問從哪兒來,要說從東平府來。就說訪友不在家。侄兒,你要不說由東平府來的,那就見著劉聰了。”
“叔父,您和劉聰交情怎樣?”
“你問交情嗎?可以說幾句笑話:他要吃飯我就飽,我登走路他抬腿,他要睡覺我台眼,我要說話他張嘴。”
“叔父,這麽一說,不成一個人了嗎?”
“哎,我和劉聰的交情,好得就如同一個人。”
“這可太好啦!叔叔,您就幫侄兒把劉聰請出來,讓他助我們一臂之力吧!”和尚剛要答應,老太太說:“兄弟,你先上裏屋。我跟你說件事。”
和尚叫高誌明等候,老太太、和尚和姑娘進了裏屋。老太太說:“兄弟,你看高誌明怎麽樣?”和尚說:“這還用我說嗎?俠肝義膽,是個英雄呀!姐姐問這個幹什麽?”
“瞎,我那傻兄弟呀!你平日口口聲聲為了外甥女終身大事發愁,怎麽今天有這麽一個好機會,你不問問高誌明訂沒訂親呢?”
“哎呀,姐姐說得對!”
“還不知人家願意不願意呢?”
“姐姐放心,隻要他沒娶妻,沒訂過親,這事就算成了。”
“你先別誇口。”
“不是誇口。他要不答應,我就不幫他的忙。”
“你這不成小人了嗎?”
“姐姐聽喜信兒吧。丫頭願意嗎?”
“我做主,她也有意。”
“那就好辦啦。”
和尚來到外屋,說:“誌明,我跟你說一件事。說完了咱二人去我的大佛寺,我不是吹大話,咱不用找劉聰,叫我徒兒給他送四指長的一個小白條,他就得趕快到我廟裏來。我說一不二,讓他幹什麽,他就得幹什麽。”
“多謝叔父。”
“你先別謝。我問你,你娶媳婦兒了沒有?”
“沒有。”
“訂親了嗎?”
“沒有。”
和尚一聽,大笑起來:“那就太好啦!這才是:千裏姻緣一線牽。該著!方才我姐姐把我叫到裏屋去,你知道為什麽?”
“不知道。”
“她想把女兒許配你,不知你娶妻沒有,先叫我問一問。我姐姐家是孤兒寡母,這不正好嗎?姑娘許配你,以後,你們三口一過,小日子也過個熱火朝天哪!我們外甥女你也看見了,人品好,長得也好,是她給你治好的毒藥鏢傷。我姐要把她的終身許配於你,和她一商議,她也願意。我這個和尚更願意從中當個媒人,不知你的心意如何?你如果推辭不答應,咱先把醜話說在前頭,我可不管找劉聰。不但我不管,就是他想去幫忙。我也不叫他去!”
高誌明一聽,笑了:“叔父你說話太有意思了。不過,我在涼州已經有了一個喜歡的姑娘了!”
“瞎。這有什麽,你又不是和尚男子漢。大丈夫,三妻四妾很正常,隻不過以後你不得濫情便是!”和尚很大度道。
高誌明也不是個矯情的人,但是還有所顧慮道“如今我什麽東西也沒有,怕委屈了姑娘。”
“哎,我外甥女不為金錢,而為的是你這個英雄!”
“您別誇獎了。英雄被您打了一鏢,差點兒喪命。”
“這是兩回事兒。”
“那我應下這門親事了。”和尚帶高誌明進裏屋拜見老太太,姑娘不由紅了臉。和尚說:“親事算定下了,什麽時候完婚呢?”
高誌明說:“我看等破了獨家城再來完婚吧。不知老人家意下如何?”
老太太說:“也好。不過,我想叫你留下點兒訂禮。”
高誌明想了半天,很為難,說:“我什麽也沒帶呀,拿什麽當訂禮呢?”
和尚說:“你把那口刀留下不就行了嗎!刀上有你的名字嗎?”
“有。可是……”高誌明又要往下說。意思是:“這刀留下,我就沒有兵刃啦!”
這話還沒等說,和尚給他使了一個眼色,高誌明隻好抽出鋼刀,放在老太太麵前。說:“嶽母大人,我把刀留下吧。”
老太太說:“可以。”
轉臉又說:“女兒收起來吧。”
和尚說:“姐姐,你們把誌明的刀留下,可不能叫他空手走呀,他還得到獨家城去打仗,姐姐拿什麽東西給誌明當訂禮呢?”
“我想一想。”
“姐姐別想了,家裏不是有一口寶劍嗎?那是傳家之寶,名叫湛爐劍,削鐵如泥,斬石如水,切金斷玉,吹毛離刃,誌明要破聚寶樓,此劍定能助他破樓成功。”
老太太真有點兒舍不得。可是,兄弟都說出去了,也不好不取,隻好叫女兒把寶劍拿來,交給高誌明。高誌明一看,心裏樂壞了,接過湛爐劍,謝過母親,又謝過叔父,再謝劉小姐。高誌明帶好寶劍。和尚說:“誌明,跟我去大佛寺吧。”
老太太說:“誌明,破獨家城千萬小心!”
“孩兒記下了。”
二人出了門,和尚說:“誌明,我如不叫你拿刀當訂禮,能換來湛爐劍嗎?還是叔叔向著你吧!”
“多謝叔叔。”
“二人來到大佛寺,進了廟,清風、明月倆小和尚迎接師父到禪堂,獻上請茶,和尚寫了一個小紙條,叫明月去隱賢村請劉聰,讓清風備飯。明月走了,和尚與高誌明用完飯就嘮起獨家城的事兒來。天過午時,明月和劉聰進廟來到禪堂,和尚坐著都沒動地方,真是坐如泰山,叫清風給劉聰搬過一張椅子,劉聰坐下。高誌明在和尚身後站著,和尚也沒給引見。
劉聰坐下,高誌明一看,劉聰年紀在五十上下,麵如銀盆,劍眉虎目,身穿一身古銅色的衣服,自襪青鞋,精神百倍。
小和尚獻上茶來,劉聰問道:“殷兄,把我叫來,不知為了何事?你不找我,我今天也得來,因為我得問問你到武家莊去救白美娘,救得可順利?”
“還算順利吧,已把白美娘送回家中了。”
“殷兄太辛苦啦!”
“賢弟,你知道我找你有什麽事嗎?”
“不知。”
“來,我給你引見一下。誌明,他也是你的叔叔。”
高誌明施禮:“叔父您好。”劉聰雙手相攙,忙問:“殷兄,他是何人?”
“他叫高誌明,由東平府來,他找你去了。家人說你不在家,他才去伏牛鎮看望洪亮的母親,得知白美娘被搶,他也去救,沒救成,還叫我打了一鏢。他也真會跑,跑到我姐姐家去了,姐姐把他治好。我到姐姐家問起來,覺得他是為英豪我做媒把外甥女許給了他。他對我說明來意。為了請賢弟幫助他們去破聚寶樓,取回代天巡守印,我把他帶進廟,也誇下大話,說請賢弟不難,因此把你找來。他又是我侄兒,又是外甥女婿。賢弟,你看怎麽辦吧?”
劉聰聽完這些話,可為難了。說道:“當初,我跟黃霸對天盟誓。結為金蘭。造樓時,我也曾說過,以後我們哥倆不論為什麽反目,我決不去破樓。如今黃霸所作所為,我都知道。高誌明來找我,叫我怎麽辦?如果不管,對不起殷兄;如果去。和黃霸既有當初……”
劉聰說到這兒,和尚忙說:“不論如何,你也不能袖手旁觀呀!”
“這樣吧,我造的樓。我如自造自破,也被人恥笑。叫高誌明在大佛寺先等候兩天,我回家把樓圖畫出來,他們拿著我的樓圖準能進樓!”
“好,你回去畫吧。你可別說了不算!”
“我要說了不算。殷兄你饒得了我嗎?我人雖不去,可是準叫他們破樓。”
劉聰說完,辭別而去。高誌明心裏沒底,說:“叔父,他不會不來吧?”
“不能。”
第二天。高誌明到伏牛鎮上算過店賬,牽回馬來。第三天一早,劉聰來了。和尚和高誌明一看,劉老先生兩眼通紅。他把畫好的樓圖交給高誌明:“你先看看吧。我怕誤了你們的大事,兩天兩夜沒合眼,總算畫出來了。”
高誌明把樓圖打開,劉聰讓他由頭至尾細看一遍,然後對高誌明說:“你來看,這樓西北角有個華神廟,樓裏的總機關就在這座廟裏,供桌底下有個地道,地道下邊有八個轉輪,轉輪上全纏著鐵繩。若把鐵繩切斷,再去聚寶樓,就沒有什麽大事了。可是得有一口寶刀或者寶劍,如果沒有可不好辦!”
和尚浼:“這個你別操心了,他有了一口湛爐劍。”
劉聰說:“那就行了。你再好好看看,哪兒不明白,你再提出來,一點兒也不能大意。”
高誌明反複看了幾遍,說:“叔叔,我明白了。”
劉聰說:“那我就回家了。”
和尚說:“你回去歇息吧。”
高誌明說:“成功後一定來拜謝您老人家。”
“千萬不要來。”和尚說:“別的不用你管,你快回家睡覺去吧!”
劉聰出廟回家。高誌明說:“叔父,事情緊迫,我不再去告別老太太了,得馬上動身回東平府。”
“走吧。
”“我走後,洪亮的母親和妻子再有人欺負可怎麽辦?”
“你隻管放心,有我保護,料也無妨。”高誌明帶好樓圖,拜別和尚。催馬奔往東平府,這才要盜代天巡守印,大破獨家城。
高誌明回到東平府白家店,見到眾位英雄與諸葛英,把去河南請劉聰之事說了一遍。大家聽完,興高采烈。諸葛英說:“誌明兄先歇息哺天,再去聚寶樓。”
高誌明確實很累,還需要再養養傷,就歇息了兩天。這兩天裏,他除了吃飯,睡覺外,就是仔仔細細地看樓圖。第三天,傷也好了,高誌明對諸葛英說:“先生,今晚我去聚寶樓。”眾人問:“誰跟你去?”
“飛天大鵬劉蛟。”
二人穿好夜行衣,帶上兜囊,劉蛟背好分水獨龍刺,高誌明背好湛爐劍。諸葛英與眾英雄囑咐二人要萬分小心。二人,出白家店奔獨家城,找了個背靜之處,用爬城索進了城,二人早就計議好了,先到練功樓找蔡文龍、吉文虎、洪亮、尤海、李明遠,所以直奔黃府練功樓。二人上樓,見屋裏有燈光,知道蔡、吉等人還沒睡,但不知裏麵還有沒有外人。
高誌明洇濕窗紙,捅個窟窿往裏看,五個人全在,沒外人。高誌明小聲一叫門,裏邊吉文虎把門開開,高誌明、劉蛟進屋,大家見了麵。高誌明對洪亮說:“老太太精神挺好,身板也挺硬實,你妻非常孝順婆母,你就放心吧。”
至於白美娘被搶、老太太要死耍活那些事,高誌明一概沒提。因為他怕洪亮生氣、著急。接著,又把得樓圖之事簡單說了一遍。蔡文龍、李明遠等人聽了很高興,問諸葛先生有何安排。
高誌明道:“先生說,先得巡守印,再破獨家城,你們五位要保護好張信等兄弟,遇事隨機應變。今晚,明遠要把黃霸纏住,明中給他放哨,暗中別叫他動。其餘人全跟我去聚寶樓。你們全帶好兵器,防備萬一。先生還說,今晚最好別動手,取出邇守大印後,先生再派兵將攻打獨家城。”
蔡文龍、吉文虎等五人帶好兵刃。李明遠先走一步,去纏老賊黃霸不提。高誌明問蔡文龍、吉文虎:“這獨家城的西北角有座廟,你們倆知道嗎?”
二人說:“不知道。”
“哦,我再細說說,廟裏有兩個看守。那個地方,別人是不準去的。對著廟門一丈多遠有棵大樹,樹上掛著一口鍾。看廟人如若發現外人前去,守廟的倆人;一個往廟的供桌底下的地道裏鑽,一是拉串鈴,二是鎖上地道口,保護總機關,一個到廟外大樹下拉繩子撞鍾。廟裏廟外鈴,鍾一響,四外埋伏人就包抄上來。我和劉蛟進廟,你們四個人把住廟的四麵。如果廟裏出來人,萬萬不可放走,一放走就壞了!”四個人齊說:。放心吧,決不放走一人!”
六個人先後出屋,吹滅了燈,關好房門,直奔西北角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