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遠一聽,喝道:“張春,你這是怎樣講話?你等如若再信口雌黃,本帥定要嚴加處置!”
小呆子一聽,心想:哎喲,你當元帥了,跟我們也說起官話來啦!哼,你以為我不會說官話呀?想到這兒,上前施禮拜罷,說道:“元帥息怒。依末將之見,稱高人者必有高招兒,如無高招兒也稱不上高人。想當初三國時,諸葛亮身為蜀國軍師,乘江舟草船借箭,借東風火燒戰船,空城計嚇退敵兵,可謂高人。而如今,諸葛英身為軍師,乃是諸葛亮老先生之後人,難道無有攻山之策?非也,非也。他實屬居心不良,有計不獻,成心難為元帥,有意難為眾將。末將請求元帥限定日期,要他拿出攻山之策。倘若他到時拿不出來,應按律處置。”
大呆子也說:“對,軍師拿不出計策來,就該按軍法問罪!”
李明遠剛要說話,諸葛英笑了笑,接了話茬兒:“元帥,眾將,武家寨大寨牆之外的埋伏太多,不好打;可是,如果清除了那些埋伏,打山就容易了嗎?”
張春說:“寨牆四麵沒有埋伏,打山不難。”
“那好。眾位將軍,這樣吧,十天之後,我把石頭大寨牆之外的埋伏都清除掉,叫大家攻打高山。”
大家一聽:喲,先生的口氣可太大啦!小呆子張春問:“先生用什麽辦法?”
“你們別管。不過,元帥得暫時把兵權讓給我,我好派兵。”
李明遠說:“軍師。我讓兵權不難,可要知道,林中埋伏甚多,如果咱們的軍兵一進去。輕者得受傷,重者得喪命呀!”
“元帥把兵權交給我,你就別管了。如果傷一兵一將,請元帥把我割頭號令!”
李明遠聽諸葛英說話如此肯定,料想軍師必有妙策。於是讓出兵權。諸葛英說:“在這十天裏,請元帥和眾將一定要歇息好。武家寨如不來討戰。我派兵將的時候,盡量不派眾位弟兄。”
不少江湖好漢替軍師諸葛英感到為難:大寨牆四周那麽多的大樹,不知有多少攪刀坑、翻板坑;十天內清除幹淨,怎麽能辦得到呢?眾人各自回帳。諸葛英派人傳來偏將、牙將,一一下令。又對八名牙將說:“你們八人帶兵喬裝出行。從明天算起,三日內必須買回所需之物,該多少錢就給人家多少錢,不怕多花。違令者斬!”
眾人領令出帳。第二天,諸葛英請來李明遠、秦洪,說道:“今請元帥與將軍不為別事。有勞二位與我去觀觀山景。”
如今,諸葛英已執掌了兵權,不管是誰,都得聽他調遣。倆個人二話沒說,帶好兵刃騎上馬,隨著諸葛英和十六位偏將、牙將。出了大營。他們一連觀看了兩天山景。他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看得確實夠仔細的了。
第四天,不觀山景了,諸葛英同十六位偏將、牙將議論軍情,整整議了一天。晚上,派出的那八名牙將都陸續回來交令。諸葛英十分滿意。
第五天,諸葛英睡了一天大覺。五個呆子湊到一塊兒,嘀咕起來:“哎,牛鼻子老道說十天之內把大寨牆之外的埋伏清除幹淨。今兒個都五天了,怎麽還一點兒也不動手呢?”
“是啊。前幾天還叫明遠大哥他們陪著去逛山玩兒呢,這兩天幹脆不出大帳了,到底是怎麽回事兒呢?”
“這老道準是有點兒祖傳秘方,會呼風喚雨。到第十天頭兒上。呼來一陣大風,把寨牆外的大樹連根拔起刮跑;再喚來一場大雨,把什麽滾刀坑、翻板坑都給衝垮……”
“他要是呼來那麽大的風,喚來那麽大的雨,咱們這些人還活的了嗎?”
“瞎,人家呼風喚雨專刮寨牆外的大樹,專澆寨牆外的埋伏,別的地方一點兒也刮不著、澆不著。要不,怎麽能叫神通廣大呢?”
這幾個呆子閑著沒事兒,亂戧戧。用過晚膳,諸葛英升帳,把那十六位俯將、牙將分成八對,在桌案上甩木塊兒擺成八卦,說:“這就是武家寨四周的八個方位,即:乾、坤、坎、離、震、艮、巽、兌。第一對將占乾,第二對占坤,第三對占坎,第四對占離,第五對占震,第六對占艮,第七對占巽,第八對占兌。三更之前,各就其位,三更一到,立刻行動。違令者斬!
八對偏將、牙將領令出帳,各自回營準備。有的剛到定更時分,就帶兵攜物出了大營。他們之所以早走呢?因為道兒遠。三更之前,八路人馬各就其位,做好一切準備。一到三更,八路人馬同時行動。點燃硫磺火藥,放射硫磺火箭,縱火燒山。過不多時;火就著起來啦!八方冒青姻,四周火舌竄。風助火勢燒得猛,火借風威噴烈焰。火大無濕柴,燒紅半邊天。隻燒得樹木劈啪響,澆得山石崩碎片。天下又多了一座火焰山!
武家寨裏,武家三弟兄,姚家五虎,聞報山下起了大火,出來放眼—看,一個個嚇得小臉通紅。而嚇得臉紅是因為本來他們的臉都嚇得煞自,可是,那火光照到他們臉主,就看不出白來了,隻能看出一個個通紅通紅的小臉。他們見火勢這麽大,知道想要把火撲滅,那是沒法辦到的事。武洪氣急破壞,哇呀呀地大叫:“不用問,這是千絕山的人幹的!大樹林裏的埋伏,我花了多少心血呀!這一下子全完啦!”著急也沒用,隻好派下大隊嘍兵,把三道攔山牆保護住,別叫大火連上武家寨。他們在三道寨牆裏,指揮嘍兵,準備好了救火之物。
第二天一早,李明遠和眾將看見武家寨燒起漫天大火,都齊聲誇讚諸葛英的計謀。這場大火燒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十一天,諸葛英交回兵權。對李明遠說:“元帥,咱們到山下去看看吧。”
李明遠和軍師帶了幾十兵將,來到山下一看:樹林沒了,一眼望到了山上。大樹林都沒了。那些飛箭、飛刀之類的埋伏,自然也就一幹二淨了。有人擔心。山道上的滾刀坑、翻板坑等埋伏,是不是也清除了?諸葛英說:“元帥和眾將隻管放心,大樹一倒,那些玩藝兒也全都完了。”
李明遠帶人上去察看,果然。那些翻板坑、滾刀坑,差不多被炭灰填平了。李明遠大喜,心想:這回打山,再不用擔心樹上、地下的埋伏了。李明遠帶人剛剛下山,武家寨寨門大開,衝下一隊人馬。李明遠說:“本帥親自出馬,眾弟兄觀陣。”
李明遠摘槍勒馬,抬頭觀看:隻見山上跑來一匹花斑豹,上坐一人,長得比武洪還難看。銅盔銅甲,手端五股托天叉。正是二寨主武剛。二人通名動手。武剛雖然力大叉沉,但是打不過李明遠。打了五個回合,李明遠猛紮一槍,順甲縫挑到他的左肋上,霎時。鮮血染紅了他的戰袍。武剛疼得哇哇直叫,大敗回山。李明遠剛一追趕,又迎來三寨主武強。他鐵盔鐵甲,胯下青鬃獸,手中兩把镔鐵錘。他見二哥帶傷大敗,端錘迎上。二人通名動手。武強這兩把大錘上下翻飛,李明遠一杆大槍變化多端。他趁著和武強兩馬錯鐙之時,槍交左手,右手抽出自虎鞭,順在了槍杆上。接著。二馬盤旋,又戰在一處。沒過三五招兒,兩匹馬又一錯鐙,李明遠左手拿槍,右手舉鞭。一回手,衝武強斜肩帶背就是一鞭,隻打得他甲葉亂飛,口吐鮮血,差一點兒掉下馬來。武強不敢再戰,急忙撥馬逃去。
李明遠見攔山寨牆上放有滾木、礌石,牆後還站滿嘍兵,情知不便追趕,於是高聲喊道:“放你逃命去吧!”
李明遠與眾人回營。第二日派將討陣,武家寨掛出免戰牌。接著,一連幾天派將攻山,也沒攻上去。因為敵兵居高臨下,投放滾木、礌石,箭密如雨,所以攻山很難。接連數日,山上也沒下來人,李明遠等也沒去討戰。如今,高誌明和趙豹傷已痊愈。李明遠把師叔鐵頭僧贈給他的藥,全讓這倆人用了,所以他倆好得很快。
高誌明想了好幾天,最後打定主意在元帥麵前討令。他要上山,把孟然浩夫人救回來。李明遠不肯叫高誌明再去冒險。軍師諸葛英說:“我看可以叫他去。他既討令上山,就有救夫人的本領。‘
劉蛟說:“三哥,我跟你去吧。”
高誌明知道:如今大營裏能探山的,就是他和劉蛟。到冷寒宮救夫人,稍有差錯,就有性命之憂。如果倆人都去,若有個三長兩短,大營裏連個探山的人都沒了。還不如就自己去,救出來更好,救不出來,自己遭到不幸或被抓,劉蛟還可以去探山。所以他對劉蛟說:“劉賢弟,不必了,如果三哥一去不回,你再上山打探。”
李明遠見高誌明一定要去,也不好再加阻攔。高誌明一切記準備妥當,兜囊裏帶好十三太保的鑰匙、撥門的小片刀、爬城索、問路石,收拾了一個頭緊腳緊。定更時分,動身奔武家寨。高誌明來到攔山大寨牆外。這石頭砌的攔山大寨牆,如同城牆一般。牆外樹林被燒掉之後,武家寨增哨加崗,放哨巡更,嘍羅們匿著寨牆來回轉。高誌明的兩隻眼睛象閃電似地看出好遠,等寨牆上的嘍兵過去之後,他竄到寨牆下,取出爬城索,扔了上去,如猿猴上樹,噌噌噌噌就上去了。
接著,斟過爬城索,搭到裏牆上,刷!順索下去了。第一道牆過來,那兩道就比較好過了。為什麽?因為一道比一道鬆。高誌明進入武家寨,直奔練功房。這回,他旱想好了:隻要地道裏的那小子一露頭,就一劍把他宰了。
他來到蝴蝶練功房,鑽進房頂那個圓洞,順著吊鏈下去,下了四十八棵梅花樁,摘下鍾錘兒連敲三下,放回原處,抽出寶劍,眼睛盯著地麵。片刻,吱嘎嘎一響,有入探頭說道:“三爺。您來了。”
這句話剛說完,那人發現不是三寨主武強,就要縮回去關門。就在這時,高誌明手疾。一劍刺進他的頸嗓咽喉。同時,一把抓住了他的腦袋,將他的屍體輕輕放倒在地。
高誌明怕台階上有埋伏,使用寶劍點著試了幾磴。還好,沒埋伏。他往下一看,見洞口左邊牆上。掛著一盞小油燈。高誌明把死屍拖到暗姓,又用寶劍點著走下台階。他定睛觀看,這裏邊地方挺大,離油燈不太遠的地方又有燈光。略停片刻,他順著燈光走了過去。這兒有一間大屋子,燈光是從屋門縫裏射出來的。
高誌明站在門外,聽見裏邊有人說話:“喂,怎麽還沒把三爺接來呢?走,咱們看看去!”
高誌明聽了,急中生智。推門而進。他看見裏邊有三個人,急忙揮舞寶劍,殺死倆,留下一個,劍壓他的脖項,低聲說道:“別嚷!不然。我就把你宰了!”
“我不嚷,我不嚷。好漢爺饒命!”
“你們這間房裏共有幾個人?”
“四個人。”
“那一個呢?”
“接三寨主還沒回來。”
其實,高誌明這是明知故問,就為試試這小子說不說實話。
“我來問你,冷寒宮在什麽地方?武家弟兄在不在裏邊?”
“武家哥兒仨,平時你不來他來,反正準有一個來的。他們來了就是去美人宮,和美女們尋歡取樂。這些日子,二寨主、三寨主都在養傷,大寨主也忙。所以都沒來。”
“去冷寒宮怎麽走?”
“好漢爺,冷寒宮那地方您是進不去的。”
“別管我進去進不去,你細致點兒說。”
“您一定去,我也不攔。不過,那可太危險啦!由此奔北——就是出這間房往前走。一路有燈,去冷寒宮得過五道端門。這五道門也就是五道卡子。這五道卡子可太難通過了。第一道,進門有口大鍘刀,鍘刀的長短跟那門一邊寬。要想進門,往左右躲是躲不開的。如何能破這鍘刀,我就不知道了。”
“接著往下說。”
“二道端門有四十八個木頭人,每人兩口刀,站在左右兩廂。你一進口,隻要腳一踩地,四十八個木頭人就會把你圍上,每人那兩口刀象剁菜一樣亂砍,邊砍邊往裏圍,能把人剁成肉泥。”
高誌明聽到這兒,心想:這個地方比聚寶樓還厲害呀!說道:“往下講!”
“第三道端門,進門之後,左右無路可走,前麵是一片水。水是山澗水,水麵亮如明鏡。這片水有個名,叫水銀天井。究竟有多深,我就不知道了。”
“你們的寨主能過嗎?”
“能過。武家弟兄仨都能過。如過不去,怎麽去美人宮呢?”
“再往下講!”
“第四道端門,一進門就能看著倆洞,裏邊藏著兩個大馬猴子,每個拿兩口劍,能叫來者粉身碎骨。五道端門,堵著門有一尊大炮,兩邊沒路。恐怕你一進門,炮衝你就得響。到底怎麽躲開,我就不知道了。過了這五道端門,就到美人宮了。過了美人宮,才是冷寒宮。好漢爺,我知道的全說了,決無半句謊言,請好漢爺饒命!”
高誌明本來要饒他一死,想把他綁起來、堵上嘴放個地方。可這小子真該死,他見高誌明收起寶劍。就嬉皮笑臉地說:“好漢爺,美人宮裏的美人可多了,你挑剩下送給我一個吧!”
高誌明說:“好,現在就送你一個!”說罷,一劍就把他的腦袋砍了下去。
高誌明提劍出門往前走,路上隔不遠就吊著一盞小油燈。他來到頭道端門外一看,門關著,門上有兩個銅環。他上前把銅環對擰三扣,閃身躲開,吱嘎嘎一響,門分左右開了。高誌明抬頭往上一看,果然上邊有一口大鍘刀。再一細看,左右門框裏有刀槽兒,確實是鍘刀的長短與門寬相等。
高誌明心想:得破了這口鍘刀,我才能進去。他略思片刻,伸右腿用腳尖在門裏用力一點地,馬上又撤回來,刷!鍘刀就下來了。高誌明仔細一看:這把鍘刀與一般鍘刀不同,兩頭都有刀把兒。他揮劍把兩個刀把兒砍斷,那口鍘刀就上不去了。
高誌明進了門,一步一步試著往前走。來到二道端門一看,門開著,裏邊左右排開四十八個木頭人,好象候等迎接客人一樣。每個木頭人手拿兩口刀,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高誌明想:這個埋伏的機關在什麽地方呢?聽那小子說,人往裏一進,那木頭人就一齊上前,揮刀亂剁。看來,這四十八個木頭人都連著,有一個總機關。高誌明四下察看,沒發現什麽,心裏琢磨:八成這門和木頭人有關連。仔細一瞅,兩扇門的門邊正衝自己來的方向。他用力往後推左邊那扇門,嘎吧一聲,再一看,左邊那二十四個木頭人都向後倒下了。他又用力往回一扳,那二十四個木頭人又起來了。他又試了試右邊那扇門,也是如此。這下子找著門道啦!他用力把兩扇門都往後推了一下,四十八個木頭人都躺倒在地。
小呆子一聽,心想:哎喲,你當元帥了,跟我們也說起官話來啦!哼,你以為我不會說官話呀?想到這兒,上前施禮拜罷,說道:“元帥息怒。依末將之見,稱高人者必有高招兒,如無高招兒也稱不上高人。想當初三國時,諸葛亮身為蜀國軍師,乘江舟草船借箭,借東風火燒戰船,空城計嚇退敵兵,可謂高人。而如今,諸葛英身為軍師,乃是諸葛亮老先生之後人,難道無有攻山之策?非也,非也。他實屬居心不良,有計不獻,成心難為元帥,有意難為眾將。末將請求元帥限定日期,要他拿出攻山之策。倘若他到時拿不出來,應按律處置。”
大呆子也說:“對,軍師拿不出計策來,就該按軍法問罪!”
李明遠剛要說話,諸葛英笑了笑,接了話茬兒:“元帥,眾將,武家寨大寨牆之外的埋伏太多,不好打;可是,如果清除了那些埋伏,打山就容易了嗎?”
張春說:“寨牆四麵沒有埋伏,打山不難。”
“那好。眾位將軍,這樣吧,十天之後,我把石頭大寨牆之外的埋伏都清除掉,叫大家攻打高山。”
大家一聽:喲,先生的口氣可太大啦!小呆子張春問:“先生用什麽辦法?”
“你們別管。不過,元帥得暫時把兵權讓給我,我好派兵。”
李明遠說:“軍師。我讓兵權不難,可要知道,林中埋伏甚多,如果咱們的軍兵一進去。輕者得受傷,重者得喪命呀!”
“元帥把兵權交給我,你就別管了。如果傷一兵一將,請元帥把我割頭號令!”
李明遠聽諸葛英說話如此肯定,料想軍師必有妙策。於是讓出兵權。諸葛英說:“在這十天裏,請元帥和眾將一定要歇息好。武家寨如不來討戰。我派兵將的時候,盡量不派眾位弟兄。”
不少江湖好漢替軍師諸葛英感到為難:大寨牆四周那麽多的大樹,不知有多少攪刀坑、翻板坑;十天內清除幹淨,怎麽能辦得到呢?眾人各自回帳。諸葛英派人傳來偏將、牙將,一一下令。又對八名牙將說:“你們八人帶兵喬裝出行。從明天算起,三日內必須買回所需之物,該多少錢就給人家多少錢,不怕多花。違令者斬!”
眾人領令出帳。第二天,諸葛英請來李明遠、秦洪,說道:“今請元帥與將軍不為別事。有勞二位與我去觀觀山景。”
如今,諸葛英已執掌了兵權,不管是誰,都得聽他調遣。倆個人二話沒說,帶好兵刃騎上馬,隨著諸葛英和十六位偏將、牙將。出了大營。他們一連觀看了兩天山景。他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看得確實夠仔細的了。
第四天,不觀山景了,諸葛英同十六位偏將、牙將議論軍情,整整議了一天。晚上,派出的那八名牙將都陸續回來交令。諸葛英十分滿意。
第五天,諸葛英睡了一天大覺。五個呆子湊到一塊兒,嘀咕起來:“哎,牛鼻子老道說十天之內把大寨牆之外的埋伏清除幹淨。今兒個都五天了,怎麽還一點兒也不動手呢?”
“是啊。前幾天還叫明遠大哥他們陪著去逛山玩兒呢,這兩天幹脆不出大帳了,到底是怎麽回事兒呢?”
“這老道準是有點兒祖傳秘方,會呼風喚雨。到第十天頭兒上。呼來一陣大風,把寨牆外的大樹連根拔起刮跑;再喚來一場大雨,把什麽滾刀坑、翻板坑都給衝垮……”
“他要是呼來那麽大的風,喚來那麽大的雨,咱們這些人還活的了嗎?”
“瞎,人家呼風喚雨專刮寨牆外的大樹,專澆寨牆外的埋伏,別的地方一點兒也刮不著、澆不著。要不,怎麽能叫神通廣大呢?”
這幾個呆子閑著沒事兒,亂戧戧。用過晚膳,諸葛英升帳,把那十六位俯將、牙將分成八對,在桌案上甩木塊兒擺成八卦,說:“這就是武家寨四周的八個方位,即:乾、坤、坎、離、震、艮、巽、兌。第一對將占乾,第二對占坤,第三對占坎,第四對占離,第五對占震,第六對占艮,第七對占巽,第八對占兌。三更之前,各就其位,三更一到,立刻行動。違令者斬!
八對偏將、牙將領令出帳,各自回營準備。有的剛到定更時分,就帶兵攜物出了大營。他們之所以早走呢?因為道兒遠。三更之前,八路人馬各就其位,做好一切準備。一到三更,八路人馬同時行動。點燃硫磺火藥,放射硫磺火箭,縱火燒山。過不多時;火就著起來啦!八方冒青姻,四周火舌竄。風助火勢燒得猛,火借風威噴烈焰。火大無濕柴,燒紅半邊天。隻燒得樹木劈啪響,澆得山石崩碎片。天下又多了一座火焰山!
武家寨裏,武家三弟兄,姚家五虎,聞報山下起了大火,出來放眼—看,一個個嚇得小臉通紅。而嚇得臉紅是因為本來他們的臉都嚇得煞自,可是,那火光照到他們臉主,就看不出白來了,隻能看出一個個通紅通紅的小臉。他們見火勢這麽大,知道想要把火撲滅,那是沒法辦到的事。武洪氣急破壞,哇呀呀地大叫:“不用問,這是千絕山的人幹的!大樹林裏的埋伏,我花了多少心血呀!這一下子全完啦!”著急也沒用,隻好派下大隊嘍兵,把三道攔山牆保護住,別叫大火連上武家寨。他們在三道寨牆裏,指揮嘍兵,準備好了救火之物。
第二天一早,李明遠和眾將看見武家寨燒起漫天大火,都齊聲誇讚諸葛英的計謀。這場大火燒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十一天,諸葛英交回兵權。對李明遠說:“元帥,咱們到山下去看看吧。”
李明遠和軍師帶了幾十兵將,來到山下一看:樹林沒了,一眼望到了山上。大樹林都沒了。那些飛箭、飛刀之類的埋伏,自然也就一幹二淨了。有人擔心。山道上的滾刀坑、翻板坑等埋伏,是不是也清除了?諸葛英說:“元帥和眾將隻管放心,大樹一倒,那些玩藝兒也全都完了。”
李明遠帶人上去察看,果然。那些翻板坑、滾刀坑,差不多被炭灰填平了。李明遠大喜,心想:這回打山,再不用擔心樹上、地下的埋伏了。李明遠帶人剛剛下山,武家寨寨門大開,衝下一隊人馬。李明遠說:“本帥親自出馬,眾弟兄觀陣。”
李明遠摘槍勒馬,抬頭觀看:隻見山上跑來一匹花斑豹,上坐一人,長得比武洪還難看。銅盔銅甲,手端五股托天叉。正是二寨主武剛。二人通名動手。武剛雖然力大叉沉,但是打不過李明遠。打了五個回合,李明遠猛紮一槍,順甲縫挑到他的左肋上,霎時。鮮血染紅了他的戰袍。武剛疼得哇哇直叫,大敗回山。李明遠剛一追趕,又迎來三寨主武強。他鐵盔鐵甲,胯下青鬃獸,手中兩把镔鐵錘。他見二哥帶傷大敗,端錘迎上。二人通名動手。武強這兩把大錘上下翻飛,李明遠一杆大槍變化多端。他趁著和武強兩馬錯鐙之時,槍交左手,右手抽出自虎鞭,順在了槍杆上。接著。二馬盤旋,又戰在一處。沒過三五招兒,兩匹馬又一錯鐙,李明遠左手拿槍,右手舉鞭。一回手,衝武強斜肩帶背就是一鞭,隻打得他甲葉亂飛,口吐鮮血,差一點兒掉下馬來。武強不敢再戰,急忙撥馬逃去。
李明遠見攔山寨牆上放有滾木、礌石,牆後還站滿嘍兵,情知不便追趕,於是高聲喊道:“放你逃命去吧!”
李明遠與眾人回營。第二日派將討陣,武家寨掛出免戰牌。接著,一連幾天派將攻山,也沒攻上去。因為敵兵居高臨下,投放滾木、礌石,箭密如雨,所以攻山很難。接連數日,山上也沒下來人,李明遠等也沒去討戰。如今,高誌明和趙豹傷已痊愈。李明遠把師叔鐵頭僧贈給他的藥,全讓這倆人用了,所以他倆好得很快。
高誌明想了好幾天,最後打定主意在元帥麵前討令。他要上山,把孟然浩夫人救回來。李明遠不肯叫高誌明再去冒險。軍師諸葛英說:“我看可以叫他去。他既討令上山,就有救夫人的本領。‘
劉蛟說:“三哥,我跟你去吧。”
高誌明知道:如今大營裏能探山的,就是他和劉蛟。到冷寒宮救夫人,稍有差錯,就有性命之憂。如果倆人都去,若有個三長兩短,大營裏連個探山的人都沒了。還不如就自己去,救出來更好,救不出來,自己遭到不幸或被抓,劉蛟還可以去探山。所以他對劉蛟說:“劉賢弟,不必了,如果三哥一去不回,你再上山打探。”
李明遠見高誌明一定要去,也不好再加阻攔。高誌明一切記準備妥當,兜囊裏帶好十三太保的鑰匙、撥門的小片刀、爬城索、問路石,收拾了一個頭緊腳緊。定更時分,動身奔武家寨。高誌明來到攔山大寨牆外。這石頭砌的攔山大寨牆,如同城牆一般。牆外樹林被燒掉之後,武家寨增哨加崗,放哨巡更,嘍羅們匿著寨牆來回轉。高誌明的兩隻眼睛象閃電似地看出好遠,等寨牆上的嘍兵過去之後,他竄到寨牆下,取出爬城索,扔了上去,如猿猴上樹,噌噌噌噌就上去了。
接著,斟過爬城索,搭到裏牆上,刷!順索下去了。第一道牆過來,那兩道就比較好過了。為什麽?因為一道比一道鬆。高誌明進入武家寨,直奔練功房。這回,他旱想好了:隻要地道裏的那小子一露頭,就一劍把他宰了。
他來到蝴蝶練功房,鑽進房頂那個圓洞,順著吊鏈下去,下了四十八棵梅花樁,摘下鍾錘兒連敲三下,放回原處,抽出寶劍,眼睛盯著地麵。片刻,吱嘎嘎一響,有入探頭說道:“三爺。您來了。”
這句話剛說完,那人發現不是三寨主武強,就要縮回去關門。就在這時,高誌明手疾。一劍刺進他的頸嗓咽喉。同時,一把抓住了他的腦袋,將他的屍體輕輕放倒在地。
高誌明怕台階上有埋伏,使用寶劍點著試了幾磴。還好,沒埋伏。他往下一看,見洞口左邊牆上。掛著一盞小油燈。高誌明把死屍拖到暗姓,又用寶劍點著走下台階。他定睛觀看,這裏邊地方挺大,離油燈不太遠的地方又有燈光。略停片刻,他順著燈光走了過去。這兒有一間大屋子,燈光是從屋門縫裏射出來的。
高誌明站在門外,聽見裏邊有人說話:“喂,怎麽還沒把三爺接來呢?走,咱們看看去!”
高誌明聽了,急中生智。推門而進。他看見裏邊有三個人,急忙揮舞寶劍,殺死倆,留下一個,劍壓他的脖項,低聲說道:“別嚷!不然。我就把你宰了!”
“我不嚷,我不嚷。好漢爺饒命!”
“你們這間房裏共有幾個人?”
“四個人。”
“那一個呢?”
“接三寨主還沒回來。”
其實,高誌明這是明知故問,就為試試這小子說不說實話。
“我來問你,冷寒宮在什麽地方?武家弟兄在不在裏邊?”
“武家哥兒仨,平時你不來他來,反正準有一個來的。他們來了就是去美人宮,和美女們尋歡取樂。這些日子,二寨主、三寨主都在養傷,大寨主也忙。所以都沒來。”
“去冷寒宮怎麽走?”
“好漢爺,冷寒宮那地方您是進不去的。”
“別管我進去進不去,你細致點兒說。”
“您一定去,我也不攔。不過,那可太危險啦!由此奔北——就是出這間房往前走。一路有燈,去冷寒宮得過五道端門。這五道門也就是五道卡子。這五道卡子可太難通過了。第一道,進門有口大鍘刀,鍘刀的長短跟那門一邊寬。要想進門,往左右躲是躲不開的。如何能破這鍘刀,我就不知道了。”
“接著往下說。”
“二道端門有四十八個木頭人,每人兩口刀,站在左右兩廂。你一進口,隻要腳一踩地,四十八個木頭人就會把你圍上,每人那兩口刀象剁菜一樣亂砍,邊砍邊往裏圍,能把人剁成肉泥。”
高誌明聽到這兒,心想:這個地方比聚寶樓還厲害呀!說道:“往下講!”
“第三道端門,進門之後,左右無路可走,前麵是一片水。水是山澗水,水麵亮如明鏡。這片水有個名,叫水銀天井。究竟有多深,我就不知道了。”
“你們的寨主能過嗎?”
“能過。武家弟兄仨都能過。如過不去,怎麽去美人宮呢?”
“再往下講!”
“第四道端門,一進門就能看著倆洞,裏邊藏著兩個大馬猴子,每個拿兩口劍,能叫來者粉身碎骨。五道端門,堵著門有一尊大炮,兩邊沒路。恐怕你一進門,炮衝你就得響。到底怎麽躲開,我就不知道了。過了這五道端門,就到美人宮了。過了美人宮,才是冷寒宮。好漢爺,我知道的全說了,決無半句謊言,請好漢爺饒命!”
高誌明本來要饒他一死,想把他綁起來、堵上嘴放個地方。可這小子真該死,他見高誌明收起寶劍。就嬉皮笑臉地說:“好漢爺,美人宮裏的美人可多了,你挑剩下送給我一個吧!”
高誌明說:“好,現在就送你一個!”說罷,一劍就把他的腦袋砍了下去。
高誌明提劍出門往前走,路上隔不遠就吊著一盞小油燈。他來到頭道端門外一看,門關著,門上有兩個銅環。他上前把銅環對擰三扣,閃身躲開,吱嘎嘎一響,門分左右開了。高誌明抬頭往上一看,果然上邊有一口大鍘刀。再一細看,左右門框裏有刀槽兒,確實是鍘刀的長短與門寬相等。
高誌明心想:得破了這口鍘刀,我才能進去。他略思片刻,伸右腿用腳尖在門裏用力一點地,馬上又撤回來,刷!鍘刀就下來了。高誌明仔細一看:這把鍘刀與一般鍘刀不同,兩頭都有刀把兒。他揮劍把兩個刀把兒砍斷,那口鍘刀就上不去了。
高誌明進了門,一步一步試著往前走。來到二道端門一看,門開著,裏邊左右排開四十八個木頭人,好象候等迎接客人一樣。每個木頭人手拿兩口刀,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高誌明想:這個埋伏的機關在什麽地方呢?聽那小子說,人往裏一進,那木頭人就一齊上前,揮刀亂剁。看來,這四十八個木頭人都連著,有一個總機關。高誌明四下察看,沒發現什麽,心裏琢磨:八成這門和木頭人有關連。仔細一瞅,兩扇門的門邊正衝自己來的方向。他用力往後推左邊那扇門,嘎吧一聲,再一看,左邊那二十四個木頭人都向後倒下了。他又用力往回一扳,那二十四個木頭人又起來了。他又試了試右邊那扇門,也是如此。這下子找著門道啦!他用力把兩扇門都往後推了一下,四十八個木頭人都躺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