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遠看了看倆員老將說:“二位將軍,我家住涼州威武郡蒼鬆縣,我叫李明遠請問二位老將軍貴姓大名!”
趙蛟說:“我姓趙叫趙蛟,官拜鎮邊王。他是我兄弟趙奎,官拜鎮西王。我們老哥兒倆奉旨帶兵.前來抄拿你們千絕山的反賊。”得,現在不叫白蓮教的妖人了,該口叫反賊,反賊就反賊吧,至少比妖人好聽!
李明遠聽罷此言,不但不怒,反把粉龍槍掛在得勝鉤上,抱拳拱手,口尊:“二位老王爺,恕晚生李明遠盔甲在身,又在馬上,不能大禮參拜。”
趙奎哼了一聲,看了看趙蛟。趙蛟說:“李明遠,我們是仇敵相見,你為何這樣對待我弟兄二人?”
“二位老王爺,咱們一無仇二無恨,何談‘仇敵’:字?我們有我們的主張,這陣前不便談話,二位老王爺能否賜光賞臉,請進我千絕山大營一敘?”
趙蛟一點頭:“我倒要進你們大營問個清楚,我也說說我們的主張。”
“二位老王爺,我們的大營,地方狹窄,容不下王爺這麽多的大軍。是不是請挑選一下保駕的將官,其他兵將可以回營等候呢?”
沒等趙蛟說話,趙奎大喝一聲:“不行!別看老夫上了年歲,是個有勇無謀之人,可我已經聽出,你話中有詐!你叫我們老哥兒倆隻帶幾個保駕的,進你們大營商談軍情,隻怕你們一聲令下,我們便孤身陷入重圍之中!”
此時。諸葛英催馬上前,問明一切。笑道:“二位王爺,不要擔心。我是千絕山的軍師諸葛英。”
趙蛟、趙奎見這個道士儀表不凡、仙風道骨,心想:哦,聽說李明遠手下有一個才高智廣的軍師,他是三國年間諸葛亮的後人。
趙奎問:“你想說什麽?”
諸葛英:“方才聽我家元帥說。請二位老王爺進我們營中一敘,怎奈二位老王爺怕我們有計。看來,二位老王爺還不了解我們。我倒有個主意,王爺不願到我們大營,我願和我家元帥不帶兵將,跟二位老王爺去軍營一敘。但不知二位老王爺意下如何?”
趙奎說:“可以。”
趙蛟一撥馬,口叫:“李明遠、諸葛英,請吧。”李明遠轉身往回一擺手。千絕山眾將收兵回營。元帥李明遠與軍師諸葛英要進軍營申明主張,定計攻打武家寨。
李明遠、諸葛英跟隨二位老王爺,來到軍營外,趙蛟下馬,吩咐將李明遠和諸葛英的戰馬接過去,轉身對李明遠、諸葛英說:“你二人放心,我們決不會傷害你們。”
李明遠一笑,說:“二位老王爺。我們二人既來就不怕。著怕也就不來了,再說,象二位老王爺這樣身分。怎麽能做出小人之事呢?”
趙蛟聽罷,心裏怦怦跳了幾下,我們老哥兒倆還沒和人家商談,就已經輸給人家了。我們不敢進人家的大營,可人家卻泰然自若地進了我們營中。人家落個藝高膽大之名,我們弟兄倆成了貪生伯死之輩啦!他不由臉上發一陣燒。
老哥兒倆把李明遠和諸葛英讓進帥帳。趙蛟上坐,趙奎搭陪坐,兒孫們立於身後,李明遠和諸葛英搭陪坐。削刀手、捆綁手、雲箭手、劊子手分列兩廂,橫眉立目,虎視眈眈。膽小的別說坐了,連看都不敢看。但是,李明遠、諸葛英如同坐在自己大帳一樣,神態從容,談笑風生。趙家三代對這二人,無不暗自稱讚。
趙蛟問李明遠為何不為國報效,而在千絕山集兵,為何興師攻打武家寨。李明遠說:“老王爺,說來話長了。”
“隻管從頭講來。”
李明遠從涼州從軍,一直說到攻打武家寨,這中間把幹爹孟然浩進京科考、武家寨遭劫的那些事兒也都說了,講了差不多有一個時辰。趙家兄弟聽得連連點頭。
其實這兄弟倆早就知道這武家寨是個什麽玩意。趙長青之所以讓宗室領兵前來,就是怕走漏了風聲。兄弟倆也是出發前才知道,原來自己兄弟倆表麵是來剿滅千絕山的反賊,實際上是配合千絕山打下武家寨,剿滅白蓮的勢力,最好能趁機將趙長勇給收拾了的!
兄弟倆身負皇命,領兵來到武家寨山下,趙長勇、趙祿山等下山迎接。哥兒倆原來就沒打算上山,一見趙長勇,更不能上山了。所以,在山外紮下營帳。他倆合計:既然到這兒了,不管怎麽,也得上陣打呀!老哥兒倆的打算沒跟兒孫們講,想在摸清李明遠的底兒之後再說。因此,在派將時,下令隻準活捉,不準傷害千絕山的將領。
諸葛英深謀遠慮,從千絕山往武家寨發兵的時候,就得到了孟然浩的飛鴿傳書,因此,他告訴李明遠,才點派這高誌明等人上陣。這三員將被捉去。又被放回來。李明遠和諸葛英合計,請趙家二位老王爺進千絕山大營,或他們倆去軍營,申明主張,求得雙方罷兵不戰,這樣就可以集中兵力打武家寨了。
因為趙蛟、趙奎對李明遠等還不太摸底,所以就沒去千絕山大營,而把李明遠、諸葛英請到自己太營裏來了。如今,趙家老哥兒倆見李明遠、諸葛英的舉動,覺得千絕將領有股子英雄氣派。聽了李明遠的一番話,十分高興,忙吩咐擺設酒宴。
酒宴上,趙家老哥兒倆把他們的打算說了一番。兩下嘮得挺投機,最後訂下,雙方罷戰,趙家願意先把最有本領的兩員小將趙克峰、趙克勤借給千絕山,攻打武家寨。如再需趙家兵將,隻管提出來。李明遠一看,十分感激兩位老王爺,諸葛英提出,明天雙方來一個假交戰。把兩員小將和他倆的父親,“捉”進千絕山太營。一來。兩員小將與武家寨交戰就有了借口,二來,兩位老王爺也有不出戰的理由了:“我們若出戰,千絕山的反賊就要殺我們的兒孫,待想出妙計、救出兒孫之後。定要平滅千絕山反賊!”兩位老王爺連連點頭,依計而行。
天黑之後,李明遠、諸葛英,辭別兩位老王爺回營。第二天,照計行事,雙方交戰,“擒”來趙孝傑、趙克峰、趙文傑、趙克勤。趙蛟收兵,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往武家寨。書信的大意說,歇兵後與千絕山反賊頭一次交戰,擒住三員敵將。不料被千絕山高人夜入牢營,殺死軍兵,將敵將救出;第二日,李明遠率領兵將亮隊,他隻是顯了顯威風,並不交戰;第三日交戰。擒去我兒孫四人,並揚言說,如著我再出兵。就將我兒孫四人斬首,待我想出妙計,救出兒孫後,誓同千絕山反賊決一死戰!
趙長勇看完這封信,也未分辨出真假。因為趙家初戰千絕山,活捉三將。武家寨的探卒看見了。可是,秦洪等三人是在晚間出軍營的,武家寨的人並不知道。武家寨的探子第二日報。雙方亮隊,不知為何,並未交戰。因為雙方亮隊,兩陣對圓,兵如雲,將如雨,旌旗如麻林,刀槍如樹叢,李明遠、諸葛英等都在陣中,探子根本看不見。
李明遠與諸葛英也是夜晚出軍營的,武家寨的人也不知道。今天,探子來報:千絕山反賊擒去軍營四將。趙長勇手拿這封信,心裏琢磨了半天,也沒琢磨出什麽破綻。
趙祿山在一旁著急了,他提出要同兩位師兄一起下山討陣。趙長勇一心想早點兒把李明遠收拾掉,好帶兵殺奔京城。他知道李明遠武科場藝壓群雄,知道如不除掉李明遠,就是奪下江山也坐不牢。因此讓趙祿山請來兩位師兄助戰。要將李明遠置於死地。
趙祿山命人韝馬抬刀,帶兵三千下山。陰陽道,鐵背熊觀陣,趙祿山打頭一陣。他手端金風刀,催動寶馬,來到陣前討戰。有探事的軍兵報進大營,說今天敵將不討別人,要李元帥出馬。李明遠聽罷,暗想:不知來者是何人,為什麽指名道姓要本帥出馬?他剛要叫人韝馬,有人叫道:“殺雞何用宰牛刀?末將願往。”
李明遠順聲音一看,原來是趙克峰。李明遠點頭同意問:“何人觀陣?”
小呆子答道:“我來觀陣。”
二人點兵一千,上馬出營。火工司助炮三聲。這二人都搶著上陣,趙克峰說:“我先討的令,我得打頭陣!你這個當叔叔的,怎麽還與侄兒爭呢?”
“好,叔叔我不和你爭了,你要多加小心呀!”
“料也無妨。”
趙克峰催動雞足爬山獸,手端兩把大錘,衝上疆場。趙祿山一看,對麵來將歲數不大,但很威風。他用指一點:“小娃娃,報名受死!”
“趙克峰。”
趙祿山聞聽,大怒:“哎呀,原來是趙門之後。你為何投降反賊?”
“不是我投降他們,是他們太厲害了,捉拿了我父子兩代四個人。我要不出兵,他們就殺我父兄呀!你叫什麽名?”
“我名趙祿山。”
“太好啦!你可把我成全了。”
“此話怎講?”
“他們說,我若抓住你或者打死你,就放我們四人回營。”
“哇呀,氣死我也,著刀!”趙祿山真氣壞了,催馬擺刀就剁。小將端錘,接架相迎。兩匹寶馬盤旋,八隻獸蹄登開,趙祿山和趙克峰殺在一處,趙克峰掌中的兩把八棱紫金錘,上下翻飛,左右橫掃,變化多端,勇猛無敵!上打插花蓋頂錘,下打枯樹盤根錘,左打金童玉女錘,右打羅漢金剛錘。趙祿山雖然有萬夫不擋之勇,可是,要想勝趙克峰,那比登天還難。就在兩個人二馬錯鐙之後,突然間,噗的一聲,趙克峰的戰袍燒著了,他不敢再戰,忙圈馬敗下。
小呆子張春見了,急忙大叫:“快,下地打滾兒!”
趙克峰快到後陣的時候,扔雙錘,下戰馬。倒在地上滾了一會兒,把火壓滅了。可是,身已受傷。不能再戰。軍兵跑上前來,牽馬抬錘。把他攙回營中。
趙克峰身上起火是趙祿山的二師兄鐵臂熊幹的。這小子見趙克峰十分驍勇,看出師弟趙祿山要敗,便催馬上陣。他知道自已上去也難以取勝,使從兜囊中取出一個小葫蘆來。這小葫蘆是特製的,底部有繃簧。裏邊裝著硫磺火藥球。一按繃黌,硫磺火藥球就會從葫蘆嘴兒噴射出去。他手拿小葫蘆,對者趙克峰,嗖嗖嗖,連著打出三個硫磺火藥球。
小呆子張春,看見這小子打硫磺火藥球了,小呆子隻以為這小子上陣替換趙祿山,可沒想到他突然來了這麽一手。等他明白了是怎麽回事兒,已經晚了。小呆子氣得胸脯直呼扇。催馬上前,大聲叫道:“你們是倆打一呀,還是一對一?要是一對一的話,放火的邢個牛鼻子老道你給我過來!”
“師弟,待為兄取他的性命。”
鐵臂熊說著,帶馬上了疆場。小呆子見趙祿山催馬回到後陣,便上下打量鐵臂熊:隻見他身高體大,虎背熊腰。年紀三十多歲,頭戴灰色九梁道冠,身穿灰色道袍。一巴掌寬的青緞護領相襯。金銀線納成的八卦,分為乾、坤、坎、離、震、艮、巽、兌。正中間日月太極圈,腰係杏黃絲絛,雙垂燈籠穗兒,右肋下有一灰色兜囊,左肋下佩帶一口寶劍。綠鯊魚皮鞘,手拿金頂娃娃槊,胯下青鬃獸,往臉上看,麵似豬肝頭象瓢,三角跟睛禿眉毛,酒糟鼻子辯歪長,紫黑嘴唇翻翻著,一排上牙齜唇外,七長八短黃焦焦,左耳大來右耳小,左耳低來右耳高,螳螂脖子長又細,就象一根笤帚苗!
小呆子看罷,立時化怒為喜,哈哈大笑起來。這一笑把鐵臂熊笑蒙了,他眨巴了幾下三角眼,問道:“你發笑為何?”
“別著急,我一會兒告訴你。你先說說你叫什麽名字?”
“要問我名,鐵臂熊。”
“哎呀!我說鐵臂熊哎,原先我還以為人世上數我張醜鬼最醜呢,一看見你,我就樂了。怎麽?你長得比我還醜!”
鐵臂熊一聽,整點兒氣了個倒仰!大嘴一咧,哇呀呀大叫:“你通名上來,我槊下不死無名之鬼!”
“鐵臂熊,你叫喚什麽?我跟你交個底兒吧!剛上陣的時候。我心想拿出絕招兒――八八六十四斧子,取你的性命,為我那被燒傷的侄兒報仇。可是,我一看你這長相就改變主意了,我拿出三斧子的本領。來修理修理你吧!”
鐵臂熊再也聽不下去了,也不管對方通不通名姓,催馬舉槊就奔小呆子而來。小呆子揮起斧子,大叫:“搗嘴,剜眼,掏耳朵!”這回,小呆子張春可真露臉了。別看他平時說牢騷話,抹眼淚,可一上了陣,他是全無懼色,愣跟人家對命!常言說: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小呆子就是一個不要命的主。不管對方多凶多猛,他毫不在乎。
鐵臂熊氣急敗壞,來勢凶猛,舉槊剛要進招,小呆子就用斧纂兒搗嘴。鐵臂熊急忙收槊往外磕,一下子磕空了。這時,耳聽小果子“剜眼”一聲喊叫,眼看第二斧子又來了,鐵臂熊一低頭,躲了過去。他剛一抬頭,小呆子的第三斧子隨著“掏耳朵”的叫聲,又劈來了。鐵臂熊緊閃慢閃沒閃開,噗哧!把他右邊那個小耳朵給掏下去了,九梁道冠也掉了,血也流出來了。這小子撥馬就跑。
小呆子心裏樂壞了:這把掏上啦!這小子雖然跑了,我可不能瞎追。他會放火,別把我再給燒了!他大聲叫道:“別著急,慢點兒跑,我今天不修理你啦!”
鐵臂熊一聽,跑的更凶了。他一是痛得慌,急著跑回去治傷,二是心裏害怕:這小子實在厲害!他侄兒就夠厲害的了,他比他侄兒還厲害!說用三斧子,他就隻用了三斧子;說掏耳朵,就把我耳朵掏下去了。幸虧他沒用“削腦袋”,他再來個“削腦袋”,我的小命就扔到這兒啦!這小子哪裏知道,小呆子就會這三斧子!
趙祿山見二師兄受傷敗下陣來,催開胯下寶馬,衝上疆場。這工夫,千絕山大營三聲炮聲,旗幡招展,湧出大隊人馬,當中躥出了一驥粉龍駒。來者正是元帥李明遠。
之前趙克峰身上帶火往回敗.軍兵就報進大帳。李明遠聞報,不由一驚:來者不善哪,難怪點名要我上陣!我得趕快出馬,免得讓張春再受火燒之苦!於是,帶領兵將,親自出征。
小呆子見元帥來了,心想:大哥來得正是時候,我見好就收吧!這時。趙祿山已到陣前,喝道:“呔!你竟敢傷我二師兄,快快通名受死!”
“我名張春,外號小呆子,小祖宗。你不用叫喚,你來晚了,我今天就修理一個。你看,有人替我來了,別著急,他來收拾你!”小呆子說完,撥馬而回。
趙蛟說:“我姓趙叫趙蛟,官拜鎮邊王。他是我兄弟趙奎,官拜鎮西王。我們老哥兒倆奉旨帶兵.前來抄拿你們千絕山的反賊。”得,現在不叫白蓮教的妖人了,該口叫反賊,反賊就反賊吧,至少比妖人好聽!
李明遠聽罷此言,不但不怒,反把粉龍槍掛在得勝鉤上,抱拳拱手,口尊:“二位老王爺,恕晚生李明遠盔甲在身,又在馬上,不能大禮參拜。”
趙奎哼了一聲,看了看趙蛟。趙蛟說:“李明遠,我們是仇敵相見,你為何這樣對待我弟兄二人?”
“二位老王爺,咱們一無仇二無恨,何談‘仇敵’:字?我們有我們的主張,這陣前不便談話,二位老王爺能否賜光賞臉,請進我千絕山大營一敘?”
趙蛟一點頭:“我倒要進你們大營問個清楚,我也說說我們的主張。”
“二位老王爺,我們的大營,地方狹窄,容不下王爺這麽多的大軍。是不是請挑選一下保駕的將官,其他兵將可以回營等候呢?”
沒等趙蛟說話,趙奎大喝一聲:“不行!別看老夫上了年歲,是個有勇無謀之人,可我已經聽出,你話中有詐!你叫我們老哥兒倆隻帶幾個保駕的,進你們大營商談軍情,隻怕你們一聲令下,我們便孤身陷入重圍之中!”
此時。諸葛英催馬上前,問明一切。笑道:“二位王爺,不要擔心。我是千絕山的軍師諸葛英。”
趙蛟、趙奎見這個道士儀表不凡、仙風道骨,心想:哦,聽說李明遠手下有一個才高智廣的軍師,他是三國年間諸葛亮的後人。
趙奎問:“你想說什麽?”
諸葛英:“方才聽我家元帥說。請二位老王爺進我們營中一敘,怎奈二位老王爺怕我們有計。看來,二位老王爺還不了解我們。我倒有個主意,王爺不願到我們大營,我願和我家元帥不帶兵將,跟二位老王爺去軍營一敘。但不知二位老王爺意下如何?”
趙奎說:“可以。”
趙蛟一撥馬,口叫:“李明遠、諸葛英,請吧。”李明遠轉身往回一擺手。千絕山眾將收兵回營。元帥李明遠與軍師諸葛英要進軍營申明主張,定計攻打武家寨。
李明遠、諸葛英跟隨二位老王爺,來到軍營外,趙蛟下馬,吩咐將李明遠和諸葛英的戰馬接過去,轉身對李明遠、諸葛英說:“你二人放心,我們決不會傷害你們。”
李明遠一笑,說:“二位老王爺。我們二人既來就不怕。著怕也就不來了,再說,象二位老王爺這樣身分。怎麽能做出小人之事呢?”
趙蛟聽罷,心裏怦怦跳了幾下,我們老哥兒倆還沒和人家商談,就已經輸給人家了。我們不敢進人家的大營,可人家卻泰然自若地進了我們營中。人家落個藝高膽大之名,我們弟兄倆成了貪生伯死之輩啦!他不由臉上發一陣燒。
老哥兒倆把李明遠和諸葛英讓進帥帳。趙蛟上坐,趙奎搭陪坐,兒孫們立於身後,李明遠和諸葛英搭陪坐。削刀手、捆綁手、雲箭手、劊子手分列兩廂,橫眉立目,虎視眈眈。膽小的別說坐了,連看都不敢看。但是,李明遠、諸葛英如同坐在自己大帳一樣,神態從容,談笑風生。趙家三代對這二人,無不暗自稱讚。
趙蛟問李明遠為何不為國報效,而在千絕山集兵,為何興師攻打武家寨。李明遠說:“老王爺,說來話長了。”
“隻管從頭講來。”
李明遠從涼州從軍,一直說到攻打武家寨,這中間把幹爹孟然浩進京科考、武家寨遭劫的那些事兒也都說了,講了差不多有一個時辰。趙家兄弟聽得連連點頭。
其實這兄弟倆早就知道這武家寨是個什麽玩意。趙長青之所以讓宗室領兵前來,就是怕走漏了風聲。兄弟倆也是出發前才知道,原來自己兄弟倆表麵是來剿滅千絕山的反賊,實際上是配合千絕山打下武家寨,剿滅白蓮的勢力,最好能趁機將趙長勇給收拾了的!
兄弟倆身負皇命,領兵來到武家寨山下,趙長勇、趙祿山等下山迎接。哥兒倆原來就沒打算上山,一見趙長勇,更不能上山了。所以,在山外紮下營帳。他倆合計:既然到這兒了,不管怎麽,也得上陣打呀!老哥兒倆的打算沒跟兒孫們講,想在摸清李明遠的底兒之後再說。因此,在派將時,下令隻準活捉,不準傷害千絕山的將領。
諸葛英深謀遠慮,從千絕山往武家寨發兵的時候,就得到了孟然浩的飛鴿傳書,因此,他告訴李明遠,才點派這高誌明等人上陣。這三員將被捉去。又被放回來。李明遠和諸葛英合計,請趙家二位老王爺進千絕山大營,或他們倆去軍營,申明主張,求得雙方罷兵不戰,這樣就可以集中兵力打武家寨了。
因為趙蛟、趙奎對李明遠等還不太摸底,所以就沒去千絕山大營,而把李明遠、諸葛英請到自己太營裏來了。如今,趙家老哥兒倆見李明遠、諸葛英的舉動,覺得千絕將領有股子英雄氣派。聽了李明遠的一番話,十分高興,忙吩咐擺設酒宴。
酒宴上,趙家老哥兒倆把他們的打算說了一番。兩下嘮得挺投機,最後訂下,雙方罷戰,趙家願意先把最有本領的兩員小將趙克峰、趙克勤借給千絕山,攻打武家寨。如再需趙家兵將,隻管提出來。李明遠一看,十分感激兩位老王爺,諸葛英提出,明天雙方來一個假交戰。把兩員小將和他倆的父親,“捉”進千絕山太營。一來。兩員小將與武家寨交戰就有了借口,二來,兩位老王爺也有不出戰的理由了:“我們若出戰,千絕山的反賊就要殺我們的兒孫,待想出妙計、救出兒孫之後。定要平滅千絕山反賊!”兩位老王爺連連點頭,依計而行。
天黑之後,李明遠、諸葛英,辭別兩位老王爺回營。第二天,照計行事,雙方交戰,“擒”來趙孝傑、趙克峰、趙文傑、趙克勤。趙蛟收兵,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往武家寨。書信的大意說,歇兵後與千絕山反賊頭一次交戰,擒住三員敵將。不料被千絕山高人夜入牢營,殺死軍兵,將敵將救出;第二日,李明遠率領兵將亮隊,他隻是顯了顯威風,並不交戰;第三日交戰。擒去我兒孫四人,並揚言說,如著我再出兵。就將我兒孫四人斬首,待我想出妙計,救出兒孫後,誓同千絕山反賊決一死戰!
趙長勇看完這封信,也未分辨出真假。因為趙家初戰千絕山,活捉三將。武家寨的探卒看見了。可是,秦洪等三人是在晚間出軍營的,武家寨的人並不知道。武家寨的探子第二日報。雙方亮隊,不知為何,並未交戰。因為雙方亮隊,兩陣對圓,兵如雲,將如雨,旌旗如麻林,刀槍如樹叢,李明遠、諸葛英等都在陣中,探子根本看不見。
李明遠與諸葛英也是夜晚出軍營的,武家寨的人也不知道。今天,探子來報:千絕山反賊擒去軍營四將。趙長勇手拿這封信,心裏琢磨了半天,也沒琢磨出什麽破綻。
趙祿山在一旁著急了,他提出要同兩位師兄一起下山討陣。趙長勇一心想早點兒把李明遠收拾掉,好帶兵殺奔京城。他知道李明遠武科場藝壓群雄,知道如不除掉李明遠,就是奪下江山也坐不牢。因此讓趙祿山請來兩位師兄助戰。要將李明遠置於死地。
趙祿山命人韝馬抬刀,帶兵三千下山。陰陽道,鐵背熊觀陣,趙祿山打頭一陣。他手端金風刀,催動寶馬,來到陣前討戰。有探事的軍兵報進大營,說今天敵將不討別人,要李元帥出馬。李明遠聽罷,暗想:不知來者是何人,為什麽指名道姓要本帥出馬?他剛要叫人韝馬,有人叫道:“殺雞何用宰牛刀?末將願往。”
李明遠順聲音一看,原來是趙克峰。李明遠點頭同意問:“何人觀陣?”
小呆子答道:“我來觀陣。”
二人點兵一千,上馬出營。火工司助炮三聲。這二人都搶著上陣,趙克峰說:“我先討的令,我得打頭陣!你這個當叔叔的,怎麽還與侄兒爭呢?”
“好,叔叔我不和你爭了,你要多加小心呀!”
“料也無妨。”
趙克峰催動雞足爬山獸,手端兩把大錘,衝上疆場。趙祿山一看,對麵來將歲數不大,但很威風。他用指一點:“小娃娃,報名受死!”
“趙克峰。”
趙祿山聞聽,大怒:“哎呀,原來是趙門之後。你為何投降反賊?”
“不是我投降他們,是他們太厲害了,捉拿了我父子兩代四個人。我要不出兵,他們就殺我父兄呀!你叫什麽名?”
“我名趙祿山。”
“太好啦!你可把我成全了。”
“此話怎講?”
“他們說,我若抓住你或者打死你,就放我們四人回營。”
“哇呀,氣死我也,著刀!”趙祿山真氣壞了,催馬擺刀就剁。小將端錘,接架相迎。兩匹寶馬盤旋,八隻獸蹄登開,趙祿山和趙克峰殺在一處,趙克峰掌中的兩把八棱紫金錘,上下翻飛,左右橫掃,變化多端,勇猛無敵!上打插花蓋頂錘,下打枯樹盤根錘,左打金童玉女錘,右打羅漢金剛錘。趙祿山雖然有萬夫不擋之勇,可是,要想勝趙克峰,那比登天還難。就在兩個人二馬錯鐙之後,突然間,噗的一聲,趙克峰的戰袍燒著了,他不敢再戰,忙圈馬敗下。
小呆子張春見了,急忙大叫:“快,下地打滾兒!”
趙克峰快到後陣的時候,扔雙錘,下戰馬。倒在地上滾了一會兒,把火壓滅了。可是,身已受傷。不能再戰。軍兵跑上前來,牽馬抬錘。把他攙回營中。
趙克峰身上起火是趙祿山的二師兄鐵臂熊幹的。這小子見趙克峰十分驍勇,看出師弟趙祿山要敗,便催馬上陣。他知道自已上去也難以取勝,使從兜囊中取出一個小葫蘆來。這小葫蘆是特製的,底部有繃簧。裏邊裝著硫磺火藥球。一按繃黌,硫磺火藥球就會從葫蘆嘴兒噴射出去。他手拿小葫蘆,對者趙克峰,嗖嗖嗖,連著打出三個硫磺火藥球。
小呆子張春,看見這小子打硫磺火藥球了,小呆子隻以為這小子上陣替換趙祿山,可沒想到他突然來了這麽一手。等他明白了是怎麽回事兒,已經晚了。小呆子氣得胸脯直呼扇。催馬上前,大聲叫道:“你們是倆打一呀,還是一對一?要是一對一的話,放火的邢個牛鼻子老道你給我過來!”
“師弟,待為兄取他的性命。”
鐵臂熊說著,帶馬上了疆場。小呆子見趙祿山催馬回到後陣,便上下打量鐵臂熊:隻見他身高體大,虎背熊腰。年紀三十多歲,頭戴灰色九梁道冠,身穿灰色道袍。一巴掌寬的青緞護領相襯。金銀線納成的八卦,分為乾、坤、坎、離、震、艮、巽、兌。正中間日月太極圈,腰係杏黃絲絛,雙垂燈籠穗兒,右肋下有一灰色兜囊,左肋下佩帶一口寶劍。綠鯊魚皮鞘,手拿金頂娃娃槊,胯下青鬃獸,往臉上看,麵似豬肝頭象瓢,三角跟睛禿眉毛,酒糟鼻子辯歪長,紫黑嘴唇翻翻著,一排上牙齜唇外,七長八短黃焦焦,左耳大來右耳小,左耳低來右耳高,螳螂脖子長又細,就象一根笤帚苗!
小呆子看罷,立時化怒為喜,哈哈大笑起來。這一笑把鐵臂熊笑蒙了,他眨巴了幾下三角眼,問道:“你發笑為何?”
“別著急,我一會兒告訴你。你先說說你叫什麽名字?”
“要問我名,鐵臂熊。”
“哎呀!我說鐵臂熊哎,原先我還以為人世上數我張醜鬼最醜呢,一看見你,我就樂了。怎麽?你長得比我還醜!”
鐵臂熊一聽,整點兒氣了個倒仰!大嘴一咧,哇呀呀大叫:“你通名上來,我槊下不死無名之鬼!”
“鐵臂熊,你叫喚什麽?我跟你交個底兒吧!剛上陣的時候。我心想拿出絕招兒――八八六十四斧子,取你的性命,為我那被燒傷的侄兒報仇。可是,我一看你這長相就改變主意了,我拿出三斧子的本領。來修理修理你吧!”
鐵臂熊再也聽不下去了,也不管對方通不通名姓,催馬舉槊就奔小呆子而來。小呆子揮起斧子,大叫:“搗嘴,剜眼,掏耳朵!”這回,小呆子張春可真露臉了。別看他平時說牢騷話,抹眼淚,可一上了陣,他是全無懼色,愣跟人家對命!常言說: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小呆子就是一個不要命的主。不管對方多凶多猛,他毫不在乎。
鐵臂熊氣急敗壞,來勢凶猛,舉槊剛要進招,小呆子就用斧纂兒搗嘴。鐵臂熊急忙收槊往外磕,一下子磕空了。這時,耳聽小果子“剜眼”一聲喊叫,眼看第二斧子又來了,鐵臂熊一低頭,躲了過去。他剛一抬頭,小呆子的第三斧子隨著“掏耳朵”的叫聲,又劈來了。鐵臂熊緊閃慢閃沒閃開,噗哧!把他右邊那個小耳朵給掏下去了,九梁道冠也掉了,血也流出來了。這小子撥馬就跑。
小呆子心裏樂壞了:這把掏上啦!這小子雖然跑了,我可不能瞎追。他會放火,別把我再給燒了!他大聲叫道:“別著急,慢點兒跑,我今天不修理你啦!”
鐵臂熊一聽,跑的更凶了。他一是痛得慌,急著跑回去治傷,二是心裏害怕:這小子實在厲害!他侄兒就夠厲害的了,他比他侄兒還厲害!說用三斧子,他就隻用了三斧子;說掏耳朵,就把我耳朵掏下去了。幸虧他沒用“削腦袋”,他再來個“削腦袋”,我的小命就扔到這兒啦!這小子哪裏知道,小呆子就會這三斧子!
趙祿山見二師兄受傷敗下陣來,催開胯下寶馬,衝上疆場。這工夫,千絕山大營三聲炮聲,旗幡招展,湧出大隊人馬,當中躥出了一驥粉龍駒。來者正是元帥李明遠。
之前趙克峰身上帶火往回敗.軍兵就報進大帳。李明遠聞報,不由一驚:來者不善哪,難怪點名要我上陣!我得趕快出馬,免得讓張春再受火燒之苦!於是,帶領兵將,親自出征。
小呆子見元帥來了,心想:大哥來得正是時候,我見好就收吧!這時。趙祿山已到陣前,喝道:“呔!你竟敢傷我二師兄,快快通名受死!”
“我名張春,外號小呆子,小祖宗。你不用叫喚,你來晚了,我今天就修理一個。你看,有人替我來了,別著急,他來收拾你!”小呆子說完,撥馬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