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過是向店家報了幾個尺寸,這你都能看出來?”林杉看著厲蓋笑了笑。
這條商街上人多,行走其間不免磕碰到別人,他索性環臂於胸前,走得極慢。沉默了片刻後,見厲蓋不說話,他終於再開口:“另外一件是順帶著給江潮做的,以他現在的那身行頭,可不適合跟在我身邊。”
厲蓋眼中訝然神情一閃而過,他在想了想後才說道:“似乎是他的衣著尺寸,數年過去,你對高矮寬窄的觀察力還是那麽敏銳。”他剛說完這句話,語氣和話題忽然一變,“說起江潮,你今天出門怎麽沒帶上他?”
“有點招搖了。”林杉的目光在街道一旁的各色商鋪上掠過,隨口說道:“他往我身邊一站,恐怕有不少人知道是怎麽回事。”
厲蓋微微搖頭,說道:“你現在別跟我說你怕招搖,剛才在亭下,你難道就不覺得自己招搖?”
“我沒料到今天真會碰到陛下,不過那也是我一個人招搖,並且是招搖給固定的一批人看福晉們的美好時代最新章節。”
林杉將目光從一旁的商鋪上收了回來,定神看了厲蓋一眼,接著說道:“可若今天帶他同行,那就是葉兒和我一起招搖。那孩子的身份對她來說,等於是把雙刃劍,在沒確定下一步將會揮向何方之前,冒然露鋒,也許會傷到自己。”
厲蓋明白過來,剛才在亭中,華服人準備見那孩子一麵時,的確在林杉走後,撤掉了身後城牆上夾道裏的兵士。
隻是想到那孩子接下來有些麻煩的處境,他不禁皺了一下眉,說道:“京都繁華,要藏一個人很容易。但同時,如果你要藏的一個人是很多人處心積慮想找的,卻還不如在小縣城裏時簡單,接下來你準備怎麽辦?”
“其實我也正是在為這事發愁。”林杉沉默了良久,接著深深歎了口氣,“實在不行,就先送她離京,但下一個目的地肯定不是之前住了十年的那個小縣城。”
“這可真是繞了一大圈。”厲蓋也是輕輕歎了口氣,“希望這一仗能打得快且漂亮,這樣他也能盡早處理這件事。”
林杉沒有說話的點了點頭。
走到這條繁華街區的盡頭。厲蓋站住了腳,沒有再繼續同行,而是準備分別了。
“走過這條街。竟沒尾巴綴著,看來是沒什麽問題了。”厲蓋與林杉對視了一眼,“我就送你到這裏吧!”
林杉見狀猶豫了一下後說道:“不跟我去那老宅小聚一下?”
“今天就算了吧!”厲蓋微笑著說道:“其實昨天也隻是我的屬下從城樓上匆匆看到你一眼,所以我並不確定今天會不會真的碰上裏,手頭上有一些事暫時還擱著待辦呢。”
林杉鬆開環在胸前的手。朝兩旁攤了攤,笑著說道:“春啟頭三天,內城外城安全問題的大部分事務都壓在你身上,春啟結束後,又是祭天祈福的事項,這一陣的確夠你忙的了。”
“還好。跑腿的活都有屬從在做,我不過就是費點神督促一下,不過這樣一來。可能有些照顧不到你。”厲蓋語氣遲疑了一下後又說道:“要不然還是考慮一下我的那個建議吧!你的住處由我再做安排。”
“嗯,再說吧,給我一點時間。”林杉說罷朝厲蓋拱了拱手,“再會了。”
厲蓋點頭,拱手拜別。
……
京郊。萬鬆崗以南三十裏外的雙井鎮,一輛載滿柴火的平板車慢慢出現在山頭的道路上。車上木柴堆起的垛頭足足有丈許高。但卻是由人力拉動,所以看起來著實有些駭人。板車行進鎮上的石板路時,速度稍有提升,愈發引得鎮上行人的關注,更有幾個看起來跟那拉車的樵夫熟識的人隨口就與其搭上了話。
“哎――我說小喬,你幹嘛一次拉這麽多柴火回來啊?想要多掙點錢也不能這麽急上火,拉車是力氣活,用力太猛小心傷著自己。”街邊一茶棚裏,一個正拿抹布擦桌的老漢看見板車行進來,認出了前麵拉車的人後,暫時停下手裏的活計,扯著不太明亮的嗓音喊著話。
“沒事兒,今天我帶了幫手呢!趁這幾天天氣好,多砍了些柴火,說不定過幾天又是一場春雨,便又沒法幹活了。”這種載重板車若是停下,再啟動則又要多花不少力氣,所以在回話間,那拉車的老喬沒有停步。感受到茶棚老漢話語裏的關懷之意,拉著載柴車行走的老喬又是笑著喊了一聲:“孫伯,您把茶壺架上,等我賣柴回來,再來喝壺大甘葉。”
“好……”茶棚老漢剛回了一個字,下麵的話就被另外兩個剛剛走進棚裏坐下的兩個茶客出言打斷。
那兩個茶客著了一身不知道是沒洗幹淨還是原本就色澤灰暗的布衫,頭發拿根破布帶紮著,看起來應該是很久未洗頭了,可泛著油光的發絲依舊毛躁而翹起,配合著他倆那四處亂瞄卻又在故作深沉的雙眼,讓人一看就能很輕易的將他們與地痞畫上等號兵器與歌最新章節。
“喲,我說怎麽幾天不見,喬義士的力氣怎麽大了這麽多,原來是兩個人拉車啊!”兩地痞往棚下桌旁的長凳上一坐,其中一人就順勢把腿翹到了桌上,然後看著那拉車的樵夫,語氣中透著一絲輕浮。
隻是這翹腳地痞還沒把腿擱在桌上多久,就被與他同行的另外一名地痞一掌推了下去。
“要擱腳去別人桌上,擱自己桌上,這不是添堵麽?”另外一名地痞先是朝自己的同伴嗬責了一句,接著才看向那拉車的樵夫,喊道:“小喬啊,你這一車柴可都是軟柴,鎮上居民需要買柴燒火的,要的可都是老樹劈柴。你若送到平時經常為其供柴的柯家鐵鋪,就算人家願意收你的柴,估計也給不了什麽好價錢。”
喬姓樵夫聞言笑得有些勉強,心緒有些無奈的停下腳步,他和聲對那位後來說話的地痞道:“我這也是沒辦法啊,杜哥,春上樹木水氣重,這時節又總是下雨,柴火不夠時間曬幹,隻好先砍些軟柴,至少能換點銅幣把日子過下去。”
“那你還有閑錢喝什麽大甘葉?”樵夫的苦衷並沒有引起杜姓地痞的同情,他反倒因此麵色一肅,嗓音提高了幾分的又說道:“你上個月的月供還差三成沒交上來,這個月不能再拖了,還得連同上個月缺的那部分一起交上來。”他說到這裏,語氣遲疑了一下後才接著說道:“你的這個幫手臉孔陌生得很,看在最近天氣著實不好、影響你的收成的原因上,他這個月的份例我可以暫時替你不報,你們也好趁這樣把缺的那份按期補上。”
“太謝謝杜哥了!”樵夫連忙朝杜姓地痞彎腰作揖,走在車後麵負責推車的那個杜姓地痞說的陌生青年見狀也很自然的照學照做,朝茶棚下的兩個人彎腰作揖,不過並沒有說什麽話。
杜姓地痞以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接受了對麵柴車前後兩人的一拜,同時以一個眼神製止了坐在他身邊的那位地痞正要說出口的話,不過當他的目光與柴車後麵那位陌生青年的目光撞到一處時,不知為何,他覺得心裏有一種微微驚訝的情緒浮過。
柴車再次被拉動起來,行過半條小鎮中間的主街道後,拐入了一條不太平整的小巷道,駛向鎮子的東邊,最後駛入了柯家鐵鋪用來存儲柴火的後院。
柴車一停,剛才那位負責拉車的樵夫立即找了院裏的一捆劈柴作為凳子,坐下大喘了一口氣。負責推車的那個青年人則朝鐵鋪裏喊了兩聲,接著就有兩名半赤著上身的打鐵夥計模樣的年輕人從鐵鋪後門走了出來,開始動作麻利的卸柴。
其實剛才那地痞說的話雖然不全對,那也算對了一半。這種不需要什麽技巧就能獲得,並且火候不好掌握的軟柴賣給鐵鋪,即便能賣出,那價格一定低得不行。不過這車軟柴被運到柯家鐵鋪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遮擋柴火之中藏的那幾捆東西,說到掩蓋效果,劈柴還真趕不上這些灌木枝茅草紮。
望著覆在外表的幾捆軟柴被兩名夥計挪開後,車上露出的十幾捆書冊,拉車的樵夫目露驚容的大聲道:“我說怎麽重得跟拉棺材似的,原來是……”
“你小聲點!”那位剛才負責推車的青年忽然出聲截道。
樵夫驟然噤聲,望著那一車的書冊吞了口唾沫,遲疑了一下後才又說道:“怎麽把這個送來了?柯老伯可不是會舞文弄墨的人呐!”
“你看見這一幕還需要多問麽?”青年人開始把車上用繩子捆成方塊的書冊移下車,又說道:“什麽東西送到這兒來就是兩個結果,要麽焚,要麽融。”
“我知道,可我有些想不明白啊!”樵夫坐在柴堆上歇了一會兒後就站起身來,他先伸展了一下四肢,然後湊近那青年人身邊,幫他卸書捆,同時又說道:“這麽多書冊,就這麽燒了,總覺得有些可惜。”
這條商街上人多,行走其間不免磕碰到別人,他索性環臂於胸前,走得極慢。沉默了片刻後,見厲蓋不說話,他終於再開口:“另外一件是順帶著給江潮做的,以他現在的那身行頭,可不適合跟在我身邊。”
厲蓋眼中訝然神情一閃而過,他在想了想後才說道:“似乎是他的衣著尺寸,數年過去,你對高矮寬窄的觀察力還是那麽敏銳。”他剛說完這句話,語氣和話題忽然一變,“說起江潮,你今天出門怎麽沒帶上他?”
“有點招搖了。”林杉的目光在街道一旁的各色商鋪上掠過,隨口說道:“他往我身邊一站,恐怕有不少人知道是怎麽回事。”
厲蓋微微搖頭,說道:“你現在別跟我說你怕招搖,剛才在亭下,你難道就不覺得自己招搖?”
“我沒料到今天真會碰到陛下,不過那也是我一個人招搖,並且是招搖給固定的一批人看福晉們的美好時代最新章節。”
林杉將目光從一旁的商鋪上收了回來,定神看了厲蓋一眼,接著說道:“可若今天帶他同行,那就是葉兒和我一起招搖。那孩子的身份對她來說,等於是把雙刃劍,在沒確定下一步將會揮向何方之前,冒然露鋒,也許會傷到自己。”
厲蓋明白過來,剛才在亭中,華服人準備見那孩子一麵時,的確在林杉走後,撤掉了身後城牆上夾道裏的兵士。
隻是想到那孩子接下來有些麻煩的處境,他不禁皺了一下眉,說道:“京都繁華,要藏一個人很容易。但同時,如果你要藏的一個人是很多人處心積慮想找的,卻還不如在小縣城裏時簡單,接下來你準備怎麽辦?”
“其實我也正是在為這事發愁。”林杉沉默了良久,接著深深歎了口氣,“實在不行,就先送她離京,但下一個目的地肯定不是之前住了十年的那個小縣城。”
“這可真是繞了一大圈。”厲蓋也是輕輕歎了口氣,“希望這一仗能打得快且漂亮,這樣他也能盡早處理這件事。”
林杉沒有說話的點了點頭。
走到這條繁華街區的盡頭。厲蓋站住了腳,沒有再繼續同行,而是準備分別了。
“走過這條街。竟沒尾巴綴著,看來是沒什麽問題了。”厲蓋與林杉對視了一眼,“我就送你到這裏吧!”
林杉見狀猶豫了一下後說道:“不跟我去那老宅小聚一下?”
“今天就算了吧!”厲蓋微笑著說道:“其實昨天也隻是我的屬下從城樓上匆匆看到你一眼,所以我並不確定今天會不會真的碰上裏,手頭上有一些事暫時還擱著待辦呢。”
林杉鬆開環在胸前的手。朝兩旁攤了攤,笑著說道:“春啟頭三天,內城外城安全問題的大部分事務都壓在你身上,春啟結束後,又是祭天祈福的事項,這一陣的確夠你忙的了。”
“還好。跑腿的活都有屬從在做,我不過就是費點神督促一下,不過這樣一來。可能有些照顧不到你。”厲蓋語氣遲疑了一下後又說道:“要不然還是考慮一下我的那個建議吧!你的住處由我再做安排。”
“嗯,再說吧,給我一點時間。”林杉說罷朝厲蓋拱了拱手,“再會了。”
厲蓋點頭,拱手拜別。
……
京郊。萬鬆崗以南三十裏外的雙井鎮,一輛載滿柴火的平板車慢慢出現在山頭的道路上。車上木柴堆起的垛頭足足有丈許高。但卻是由人力拉動,所以看起來著實有些駭人。板車行進鎮上的石板路時,速度稍有提升,愈發引得鎮上行人的關注,更有幾個看起來跟那拉車的樵夫熟識的人隨口就與其搭上了話。
“哎――我說小喬,你幹嘛一次拉這麽多柴火回來啊?想要多掙點錢也不能這麽急上火,拉車是力氣活,用力太猛小心傷著自己。”街邊一茶棚裏,一個正拿抹布擦桌的老漢看見板車行進來,認出了前麵拉車的人後,暫時停下手裏的活計,扯著不太明亮的嗓音喊著話。
“沒事兒,今天我帶了幫手呢!趁這幾天天氣好,多砍了些柴火,說不定過幾天又是一場春雨,便又沒法幹活了。”這種載重板車若是停下,再啟動則又要多花不少力氣,所以在回話間,那拉車的老喬沒有停步。感受到茶棚老漢話語裏的關懷之意,拉著載柴車行走的老喬又是笑著喊了一聲:“孫伯,您把茶壺架上,等我賣柴回來,再來喝壺大甘葉。”
“好……”茶棚老漢剛回了一個字,下麵的話就被另外兩個剛剛走進棚裏坐下的兩個茶客出言打斷。
那兩個茶客著了一身不知道是沒洗幹淨還是原本就色澤灰暗的布衫,頭發拿根破布帶紮著,看起來應該是很久未洗頭了,可泛著油光的發絲依舊毛躁而翹起,配合著他倆那四處亂瞄卻又在故作深沉的雙眼,讓人一看就能很輕易的將他們與地痞畫上等號兵器與歌最新章節。
“喲,我說怎麽幾天不見,喬義士的力氣怎麽大了這麽多,原來是兩個人拉車啊!”兩地痞往棚下桌旁的長凳上一坐,其中一人就順勢把腿翹到了桌上,然後看著那拉車的樵夫,語氣中透著一絲輕浮。
隻是這翹腳地痞還沒把腿擱在桌上多久,就被與他同行的另外一名地痞一掌推了下去。
“要擱腳去別人桌上,擱自己桌上,這不是添堵麽?”另外一名地痞先是朝自己的同伴嗬責了一句,接著才看向那拉車的樵夫,喊道:“小喬啊,你這一車柴可都是軟柴,鎮上居民需要買柴燒火的,要的可都是老樹劈柴。你若送到平時經常為其供柴的柯家鐵鋪,就算人家願意收你的柴,估計也給不了什麽好價錢。”
喬姓樵夫聞言笑得有些勉強,心緒有些無奈的停下腳步,他和聲對那位後來說話的地痞道:“我這也是沒辦法啊,杜哥,春上樹木水氣重,這時節又總是下雨,柴火不夠時間曬幹,隻好先砍些軟柴,至少能換點銅幣把日子過下去。”
“那你還有閑錢喝什麽大甘葉?”樵夫的苦衷並沒有引起杜姓地痞的同情,他反倒因此麵色一肅,嗓音提高了幾分的又說道:“你上個月的月供還差三成沒交上來,這個月不能再拖了,還得連同上個月缺的那部分一起交上來。”他說到這裏,語氣遲疑了一下後才接著說道:“你的這個幫手臉孔陌生得很,看在最近天氣著實不好、影響你的收成的原因上,他這個月的份例我可以暫時替你不報,你們也好趁這樣把缺的那份按期補上。”
“太謝謝杜哥了!”樵夫連忙朝杜姓地痞彎腰作揖,走在車後麵負責推車的那個杜姓地痞說的陌生青年見狀也很自然的照學照做,朝茶棚下的兩個人彎腰作揖,不過並沒有說什麽話。
杜姓地痞以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接受了對麵柴車前後兩人的一拜,同時以一個眼神製止了坐在他身邊的那位地痞正要說出口的話,不過當他的目光與柴車後麵那位陌生青年的目光撞到一處時,不知為何,他覺得心裏有一種微微驚訝的情緒浮過。
柴車再次被拉動起來,行過半條小鎮中間的主街道後,拐入了一條不太平整的小巷道,駛向鎮子的東邊,最後駛入了柯家鐵鋪用來存儲柴火的後院。
柴車一停,剛才那位負責拉車的樵夫立即找了院裏的一捆劈柴作為凳子,坐下大喘了一口氣。負責推車的那個青年人則朝鐵鋪裏喊了兩聲,接著就有兩名半赤著上身的打鐵夥計模樣的年輕人從鐵鋪後門走了出來,開始動作麻利的卸柴。
其實剛才那地痞說的話雖然不全對,那也算對了一半。這種不需要什麽技巧就能獲得,並且火候不好掌握的軟柴賣給鐵鋪,即便能賣出,那價格一定低得不行。不過這車軟柴被運到柯家鐵鋪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遮擋柴火之中藏的那幾捆東西,說到掩蓋效果,劈柴還真趕不上這些灌木枝茅草紮。
望著覆在外表的幾捆軟柴被兩名夥計挪開後,車上露出的十幾捆書冊,拉車的樵夫目露驚容的大聲道:“我說怎麽重得跟拉棺材似的,原來是……”
“你小聲點!”那位剛才負責推車的青年忽然出聲截道。
樵夫驟然噤聲,望著那一車的書冊吞了口唾沫,遲疑了一下後才又說道:“怎麽把這個送來了?柯老伯可不是會舞文弄墨的人呐!”
“你看見這一幕還需要多問麽?”青年人開始把車上用繩子捆成方塊的書冊移下車,又說道:“什麽東西送到這兒來就是兩個結果,要麽焚,要麽融。”
“我知道,可我有些想不明白啊!”樵夫坐在柴堆上歇了一會兒後就站起身來,他先伸展了一下四肢,然後湊近那青年人身邊,幫他卸書捆,同時又說道:“這麽多書冊,就這麽燒了,總覺得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