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不知道莫葉是因何契機、從什麽途徑了解到這些知識的,但他憑自己曾經被困野外險求生的經驗可以判斷,莫葉所說的這些理論,基本上是實際存在的。(。純文字)
他因此雙眸微微一亮,眼中流露出一絲新奇意味,但沒有出言打斷莫葉繼續下去的話語,也暫時壓下了他剛想繼續加附在原問題上的新條件。
“要想爬出坑外,最好抓緊時間在跌入坑中的第一天嚐試。”
剛剛闡述完一條生命理論後,莫葉略頓了頓,開始說她的判斷:“至於等人來救的可能,你還未設定這條路是否荒僻,在我看來,無論坑外環境如何,這種等都類似於是在賭。與其如此將自己放在完全被動的位置,讓體力消耗在無用的時間上,何不把可以倚仗的力量先作用出來?”
“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等待上,尤其是在已經沒有時間等了的情況中,不值得。”說完這最後一句話,莫葉看向王哲的目光中升起些許疑惑,但她不像是對她剛剛分析過的那個問題存疑,質疑直指的是王哲自身。
王哲的臉上已經沒有笑意了,他麵色十分平靜的道:“你是一個不甘於現狀的人。”他似乎在判定一個人的性格。
莫葉像是沒有在聽他的話,隻是遲疑著道:“你為何要用這個問題試探我?”
王哲目露微訝,不答反問:“你覺得你正深陷困窘,並且已沒有時間等待,就快要活不長了麽?”他仿佛也沒有在聽莫葉的質疑聲。
兩個人的對話到了這時,就像兩柄互相抵觸著的劍,鋒芒畢露,快要刺中對方。而出劍的時候,平直的劍刃相互間絲毫沒有交疊。拔劍的兩人全然扔掉了防守,隻知道進攻,直想取對方心門之內的東西。
莫葉眼中遲疑神情更重,“我……”
一個字吐露出口,猶豫,令她的勢頭稍稍一弱。
然而她才說了一個字,還來不及說接下來要說的話,也沒有想好該怎麽說,就有幾個男子嗬斥的聲音從一個斜角傳來,破壞了兩人針鋒相對的對話氛圍。
“什麽人在那裏?!”
聲音將將落下時。嗬斥之人很快靠近了這邊。
莫葉凝目一顧,認出這幾個人是宅子裏的護院。昨天宋宅的大管事回來了一趟,召集所有仆役一聚。在同一廳中吃晚飯時,莫葉還見過宅中的幾個護院。雖然她還沒有記明他們的臉孔,但對他們的衣著還是留有印象的。
並且伍書還特別評價過,宋宅這些個護院中,不乏高手。
快速走近的兩名護院也還隻是感覺莫葉的臉孔有些眼熟。但對王哲卻像是已經非常熟悉了。一打照麵,這兩人冷峻而警惕的臉上神情頓時緩了緩,並且還皆衝王哲施禮。
隨後,其中一人問了王哲和莫葉深更半夜停步於這片沒有燈火的區域,所為何事。了解原因後,其中一人恭敬指引道:“王公子。宅中夜間最早歇燈的區域裏,都是空置房屋。如果您一時失了方向,隻需要揀有燈的路走。大抵是錯不了的。”
“謝謝指點。”王哲含笑點頭,“有擾了。”
那兩名護院再施一禮,很快便退走,繼續去往別處巡視。
王哲與莫葉繼續並行在回廊間,這次誰也沒有給誰引路。
走入掛有照路燈籠的回廊間。莫葉忽然問了一句:“為什麽那幾名護院在了解情況後,沒有順勢為我們引路呢?”
到了這時。莫葉似乎才明白,王哲對這處大宅子,也不是完全熟悉。
王哲隨口道:“護院忌入女眷居所,現在又是晚上。”
莫葉本來還想提一提剛才那個‘仆坑’的問題,但她見王哲一副似有心事的樣子,不好打攪。
並且,若深思一下,真要完全解開那個問題,似乎真是要連同揭開自己的一些心事,還是罷了吧!
……
次日清早,莫葉準時的在天光微亮時醒來,這是她在邢家村的那個家生活了十年後,培養出的一個非常恒固的習慣。在林杉的教導與約束下,莫葉的作息時間十分規律,早睡早起,因而白天基本上不會有感覺疲憊的時候,夜晚自然也沒有過度亢奮的情況。
雖然莫葉想趁宅子裏四下一片安靜的清晨,將昨天剛剛習練得初步連貫的《乾照經》吐納之法再預熱一個周天,可因為她才在宋宅住了不到三天,還不確信,住在隔壁幾間房外的白桃的作息習慣是不是也這麽規律,猶豫了一下,最終決定作罷。
將這本功法細細默讀一遍,然後小心藏入懷中,莫葉這才穿好外衣,推門而出。
正恰此時,白桃也起身了,姐妹相稱的兩人挽著手準備去打水洗漱,而兩人才走到半道上,就看見從外院方向往裏走的阮洛。
他竟起得這麽早?
按常理來說,應該是白桃洗漱好後,才去服侍他起身的。
阮洛也看見了頭發鬆散披在肩上的白桃與莫葉,亦看見了她二人眼中的驚訝神情。
三人聚在一處,經阮洛解釋了幾句,莫葉才知道阮洛之所以忽然起這麽早,是因為王哲一早走了,他去送了王哲一步。
沒想到王哲會走得這麽突然,想起昨晚與他那番快要直達心境的交談,莫葉心裏生出了些許空落感。
白桃則是頻頻自責,告罪於自己的疏於服侍,自是被阮洛一連串的“無事、無妨”給推了。
王哲是在天蒙蒙亮時走的,所以阮洛也是套了件衣裳就往大門處跑,來未來得及洗漱,遂與兩女同行。
莫葉仍然還不太擅長綰發,所以今天又是白桃幫她的忙,但是今早在白桃幫莫葉綰發時,身邊多了個阮洛,莫葉沒想到阮洛雖身為男子,卻對女子綰發的手法頗有了解,至少是比她自己要了解得多。
用阮洛的話來說,女子青絲如墨,尤其是在水流旁攏發的景象,在詩人的眼裏,有時是極具有魅惑力的,因而古往今來,隻是關於此事,就留下許多詩篇。因而曆來還有男子親手為心念的女子輕綰青絲細揀釵的故事。
聽著耳畔傳來阮洛的講解,白桃的目光自然垂落在莫葉的發間,眼中掠過絲絲柔情,
莫葉沒有注意到這些,她隻是微低著眸子,自顧自的抓起一縷垂在頸邊的頭發,看著那輕微卷曲的發質,她在心裏感歎一聲:這恐怕很難達到柔如流水、逸如蘇的優美視覺吧!
她忽然很想念那段紮馬尾的日子。
……
吃過早飯後,還沒待桌上的碗筷收完,昨天回去前相約今天會來的葉諾諾如約而至,確切的說,是她來得過早了些。
葉諾諾風風火火而來,十分豪邁的把一大包用牛皮紙包著的藥糖塞到阮洛手中,然後又匆匆忙忙拉著站在他身邊的莫葉,往外頭走,仿佛是她家著火了,而隻有莫葉能撲火似的。
如果不是葉諾諾以極快的語速告訴了阮洛,她要帶莫葉出去一趟的原因,阮洛或許要以為,葉諾諾這是拿一包糖換走了莫葉。
莫葉走後不久,門口又響起車軲轆聲,是清早送王哲離開的楊陳就趕著車回來了。
看著仆人從車中搬出一捆捆的書,阮洛忽然明白了王哲要那麽早離開的原因,原來他是抓緊時間回去搬書去了。
在書堆裏隨手翻了幾本,阮洛忽然再次詫異起一個問題來:為什麽王哲會對莫葉格外照顧呢?如果其中含有隱情,為什麽他不告訴自己這個好友?如果真的有什麽隱情,說出來,他不介意在王哲離開的日子裏,對莫葉多一些‘有必要’的照顧。
或是自己會錯了意?
王哲這人有時隨和,有時嚴厲,在他的心裏有一把稱,但有時候他又是一個很情緒化的人。遊曆民間幾年,他結交以及結拜的奇女子並不少,如果把這些女子放在一條平線上,那麽王哲對莫葉的好,似乎也沒有什麽特別之處了。
一連在幾捆書裏抽出幾本書略微掃了兩眼,阮洛很快便覺得有些了無趣味。
王哲看書不挑剔,但他收納的書冊大抵還是朝著一個方向的,那就是地理。
這算是阮洛與王哲之間閱讀趣味取向的最大差別。
王哲喜愛看地理講義,配有圖繪的那種講義就更好了;阮洛則喜歡撥弄算珠,賬冊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字,映入旁人眼裏或許在扭來扭去的亂跳鴛鴦舞,但在他眼裏近乎等於一支聽他指令的數字軍隊。
莫葉從阮洛那兒借走的那本遊記,雖說是他從王哲那裏順來的,但他是翻了好些書,才從王哲一屋子的書裏,翻出了這麽一本稍微讓他覺得有點趣味性的書。
王哲所喜愛的地理書冊,實際上與遊記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因為他看的地理書冊考究性極高,其中所含的行業術語非常多。這與阮洛的所學所長,幾乎完全隔了一道行業內外設的圍牆。
但是,阮洛知道王哲有看這些書冊的必要,因為他真正的身份,或許在將來能登基為帝,最差也要一方封王,這些地理學識在戰時有利於勘察戰地,在治世時則可用於水利建設。
。
他因此雙眸微微一亮,眼中流露出一絲新奇意味,但沒有出言打斷莫葉繼續下去的話語,也暫時壓下了他剛想繼續加附在原問題上的新條件。
“要想爬出坑外,最好抓緊時間在跌入坑中的第一天嚐試。”
剛剛闡述完一條生命理論後,莫葉略頓了頓,開始說她的判斷:“至於等人來救的可能,你還未設定這條路是否荒僻,在我看來,無論坑外環境如何,這種等都類似於是在賭。與其如此將自己放在完全被動的位置,讓體力消耗在無用的時間上,何不把可以倚仗的力量先作用出來?”
“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等待上,尤其是在已經沒有時間等了的情況中,不值得。”說完這最後一句話,莫葉看向王哲的目光中升起些許疑惑,但她不像是對她剛剛分析過的那個問題存疑,質疑直指的是王哲自身。
王哲的臉上已經沒有笑意了,他麵色十分平靜的道:“你是一個不甘於現狀的人。”他似乎在判定一個人的性格。
莫葉像是沒有在聽他的話,隻是遲疑著道:“你為何要用這個問題試探我?”
王哲目露微訝,不答反問:“你覺得你正深陷困窘,並且已沒有時間等待,就快要活不長了麽?”他仿佛也沒有在聽莫葉的質疑聲。
兩個人的對話到了這時,就像兩柄互相抵觸著的劍,鋒芒畢露,快要刺中對方。而出劍的時候,平直的劍刃相互間絲毫沒有交疊。拔劍的兩人全然扔掉了防守,隻知道進攻,直想取對方心門之內的東西。
莫葉眼中遲疑神情更重,“我……”
一個字吐露出口,猶豫,令她的勢頭稍稍一弱。
然而她才說了一個字,還來不及說接下來要說的話,也沒有想好該怎麽說,就有幾個男子嗬斥的聲音從一個斜角傳來,破壞了兩人針鋒相對的對話氛圍。
“什麽人在那裏?!”
聲音將將落下時。嗬斥之人很快靠近了這邊。
莫葉凝目一顧,認出這幾個人是宅子裏的護院。昨天宋宅的大管事回來了一趟,召集所有仆役一聚。在同一廳中吃晚飯時,莫葉還見過宅中的幾個護院。雖然她還沒有記明他們的臉孔,但對他們的衣著還是留有印象的。
並且伍書還特別評價過,宋宅這些個護院中,不乏高手。
快速走近的兩名護院也還隻是感覺莫葉的臉孔有些眼熟。但對王哲卻像是已經非常熟悉了。一打照麵,這兩人冷峻而警惕的臉上神情頓時緩了緩,並且還皆衝王哲施禮。
隨後,其中一人問了王哲和莫葉深更半夜停步於這片沒有燈火的區域,所為何事。了解原因後,其中一人恭敬指引道:“王公子。宅中夜間最早歇燈的區域裏,都是空置房屋。如果您一時失了方向,隻需要揀有燈的路走。大抵是錯不了的。”
“謝謝指點。”王哲含笑點頭,“有擾了。”
那兩名護院再施一禮,很快便退走,繼續去往別處巡視。
王哲與莫葉繼續並行在回廊間,這次誰也沒有給誰引路。
走入掛有照路燈籠的回廊間。莫葉忽然問了一句:“為什麽那幾名護院在了解情況後,沒有順勢為我們引路呢?”
到了這時。莫葉似乎才明白,王哲對這處大宅子,也不是完全熟悉。
王哲隨口道:“護院忌入女眷居所,現在又是晚上。”
莫葉本來還想提一提剛才那個‘仆坑’的問題,但她見王哲一副似有心事的樣子,不好打攪。
並且,若深思一下,真要完全解開那個問題,似乎真是要連同揭開自己的一些心事,還是罷了吧!
……
次日清早,莫葉準時的在天光微亮時醒來,這是她在邢家村的那個家生活了十年後,培養出的一個非常恒固的習慣。在林杉的教導與約束下,莫葉的作息時間十分規律,早睡早起,因而白天基本上不會有感覺疲憊的時候,夜晚自然也沒有過度亢奮的情況。
雖然莫葉想趁宅子裏四下一片安靜的清晨,將昨天剛剛習練得初步連貫的《乾照經》吐納之法再預熱一個周天,可因為她才在宋宅住了不到三天,還不確信,住在隔壁幾間房外的白桃的作息習慣是不是也這麽規律,猶豫了一下,最終決定作罷。
將這本功法細細默讀一遍,然後小心藏入懷中,莫葉這才穿好外衣,推門而出。
正恰此時,白桃也起身了,姐妹相稱的兩人挽著手準備去打水洗漱,而兩人才走到半道上,就看見從外院方向往裏走的阮洛。
他竟起得這麽早?
按常理來說,應該是白桃洗漱好後,才去服侍他起身的。
阮洛也看見了頭發鬆散披在肩上的白桃與莫葉,亦看見了她二人眼中的驚訝神情。
三人聚在一處,經阮洛解釋了幾句,莫葉才知道阮洛之所以忽然起這麽早,是因為王哲一早走了,他去送了王哲一步。
沒想到王哲會走得這麽突然,想起昨晚與他那番快要直達心境的交談,莫葉心裏生出了些許空落感。
白桃則是頻頻自責,告罪於自己的疏於服侍,自是被阮洛一連串的“無事、無妨”給推了。
王哲是在天蒙蒙亮時走的,所以阮洛也是套了件衣裳就往大門處跑,來未來得及洗漱,遂與兩女同行。
莫葉仍然還不太擅長綰發,所以今天又是白桃幫她的忙,但是今早在白桃幫莫葉綰發時,身邊多了個阮洛,莫葉沒想到阮洛雖身為男子,卻對女子綰發的手法頗有了解,至少是比她自己要了解得多。
用阮洛的話來說,女子青絲如墨,尤其是在水流旁攏發的景象,在詩人的眼裏,有時是極具有魅惑力的,因而古往今來,隻是關於此事,就留下許多詩篇。因而曆來還有男子親手為心念的女子輕綰青絲細揀釵的故事。
聽著耳畔傳來阮洛的講解,白桃的目光自然垂落在莫葉的發間,眼中掠過絲絲柔情,
莫葉沒有注意到這些,她隻是微低著眸子,自顧自的抓起一縷垂在頸邊的頭發,看著那輕微卷曲的發質,她在心裏感歎一聲:這恐怕很難達到柔如流水、逸如蘇的優美視覺吧!
她忽然很想念那段紮馬尾的日子。
……
吃過早飯後,還沒待桌上的碗筷收完,昨天回去前相約今天會來的葉諾諾如約而至,確切的說,是她來得過早了些。
葉諾諾風風火火而來,十分豪邁的把一大包用牛皮紙包著的藥糖塞到阮洛手中,然後又匆匆忙忙拉著站在他身邊的莫葉,往外頭走,仿佛是她家著火了,而隻有莫葉能撲火似的。
如果不是葉諾諾以極快的語速告訴了阮洛,她要帶莫葉出去一趟的原因,阮洛或許要以為,葉諾諾這是拿一包糖換走了莫葉。
莫葉走後不久,門口又響起車軲轆聲,是清早送王哲離開的楊陳就趕著車回來了。
看著仆人從車中搬出一捆捆的書,阮洛忽然明白了王哲要那麽早離開的原因,原來他是抓緊時間回去搬書去了。
在書堆裏隨手翻了幾本,阮洛忽然再次詫異起一個問題來:為什麽王哲會對莫葉格外照顧呢?如果其中含有隱情,為什麽他不告訴自己這個好友?如果真的有什麽隱情,說出來,他不介意在王哲離開的日子裏,對莫葉多一些‘有必要’的照顧。
或是自己會錯了意?
王哲這人有時隨和,有時嚴厲,在他的心裏有一把稱,但有時候他又是一個很情緒化的人。遊曆民間幾年,他結交以及結拜的奇女子並不少,如果把這些女子放在一條平線上,那麽王哲對莫葉的好,似乎也沒有什麽特別之處了。
一連在幾捆書裏抽出幾本書略微掃了兩眼,阮洛很快便覺得有些了無趣味。
王哲看書不挑剔,但他收納的書冊大抵還是朝著一個方向的,那就是地理。
這算是阮洛與王哲之間閱讀趣味取向的最大差別。
王哲喜愛看地理講義,配有圖繪的那種講義就更好了;阮洛則喜歡撥弄算珠,賬冊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字,映入旁人眼裏或許在扭來扭去的亂跳鴛鴦舞,但在他眼裏近乎等於一支聽他指令的數字軍隊。
莫葉從阮洛那兒借走的那本遊記,雖說是他從王哲那裏順來的,但他是翻了好些書,才從王哲一屋子的書裏,翻出了這麽一本稍微讓他覺得有點趣味性的書。
王哲所喜愛的地理書冊,實際上與遊記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因為他看的地理書冊考究性極高,其中所含的行業術語非常多。這與阮洛的所學所長,幾乎完全隔了一道行業內外設的圍牆。
但是,阮洛知道王哲有看這些書冊的必要,因為他真正的身份,或許在將來能登基為帝,最差也要一方封王,這些地理學識在戰時有利於勘察戰地,在治世時則可用於水利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