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洛聞言,本來有些鬱悶狀的目光中,忽起了一層極細的波瀾。
頓聲片刻後的王熾又道:“我不過是見你剛才一直繃著心神,想給你疏一疏,難道我想開個玩笑就這麽難?”這話說到最後,頗有種喃喃自語的意味。
這時,一直隻是沉默跟在王熾身後的兩名大內高手中,為左的一位插言說道:“陛下,三千兩與十五萬兩放到一杆秤上,可是不但不能將秤扶平,還會把秤杆打折的。”
“哦?如此說來,我恐怕真是與樂藝無緣了。”王熾感慨了一聲,麵容很快恢複平靜,又道:“到了恒泰館,朕還是你們的老爺。”
“是!”
“是!”
兩個大內高手聞言立即明白過來,齊齊應聲,不再多言。
再看阮洛身後,隻這簡單的三兩句對話,已叫那兩個漢子瞠目結舌……
――原來王爺還是小的,今天出了皇宮來到這兒的,竟是當今天子!
……
王熾主持修建恒泰館的最初用意,是為了用這片建築群區接待外邦使臣。凡是遇到重大節日,外使來賀;或者郡王、郡主等貴族來京省親,大多都是住在這片街區,方便照顧和護衛安全。
恒泰館街區裏有幾處建築群是根據外邦習俗而築成。就說北雁國地處風寒塵重之地,此國民眾從下至上都習慣用葦草細編的方片鋪地,入內室需要脫去布履,就地而坐。北國民戶的前廳大堂中往往支有火塘,無論飲水還是飲酒,都在眼前煮開溫熱、即取即飲。
不似南昭,以硬石板鋪地,一般茶飲都是由廚房煮開調好。才端至前廳待客,除非在某種節日裏,才會焚香調飲。
為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區分和妥善安排這些禮式,恒泰館街區就此被劃分出來。南昭朝廷為此啟用工部最好的修建隊伍。整個建設過程隻用了不到兩年時間。
而恒泰館街區建成期距今已有將近八年,有幾項街區特別規定在這八年間發生了些許緩和及改變。
在這個生活配備齊全、薈萃了異國多樣元素的街區,如今不再像剛建成時那樣,隻允許邦交貴族入住。這裏的入住費用雖貴,而且對居住時限也有規定,但隻要你足夠的金錢,且不要過於吝嗇這些金錢。還是可以入住的。
阮洛簽出三張銀票,準確的說,這應該叫做“金鑒”,因為這一張紙就具有調用一萬兩黃金的作用。自家產評估一年多以來。阮洛還從未這麽大手過,一次就將一本空頭票冊使用到頂,為此他在按下手印後,心裏不禁也抖了抖。
連他也是第一次在一天內動用這麽多財產,而且不是用於進購貨品……似乎隻是為了陪陛下去恒泰館玩一天……
拿著三片紙跑腿去了雲峽錢莊的分別是阮洛的一名保鏢和王熾的一名侍衛。倆人很快就回來了,在恒泰館街區西大門碰頭,此時此刻他們還不覺得有什麽驚訝的,但等那一張遍布了十幾道紅、黑、藍、褐顏色不一印章的雲峽錢莊大票進了恒泰館總管事閣,再出來時。四名隨從都驚呆了。
銀票他們也曾用過,但像今天這樣揮霍銀票,還是頭一回。
抱著兩大摞一張替代十兩銀子的官鈔出來,跟隨阮洛的那位名喚阿平的保鏢隻覺得步子邁得有些飄,與他並肩而行的大內侍衛十三則走得穩些,但實際上他心裏此時也有些覺得虛。
“這位……大人,您不覺得今天這事有些古怪麽?”走出一段路後,阿平終於忍不住開口問。
“是有一些古怪,但你也不用太緊張。”十三微笑示意,很快麵容就沉靜下來,“即便職從宮中侍衛,並隨侍陛下身後行走,在下其實也是不具有品階的。你我都是習武之人,卻不知以後再見是何年月,今天咱們就以江湖朋友互稱吧。”
“是……十三兄弟……”阿平用一種趨於古怪的語調繼續問道,“類似今天這樣的事,您平時也常遇到麽?”
“這怎麽說呢,”十三努力的想了想,後慢慢答道,“一般來說,宮中需要用金銀行使購買事項的地方,比今天咱們進了恒泰館還會少許多。”
阿平恍明白過來,意識到自己剛才那一問頗為愚昧,臉上閃現一抹尷尬,不再多說什麽了。
“其實在下與你一樣,也不知道今天陛……老爺準備做什麽。”十三輕歎一聲,接著又道:“不過,不論老爺今天準備做什麽,既咱們同行至此,有些話還是可以挑白了說。就安全問題而言,除了宮內,再就是恒泰館街區了。”
阿平想起一件事來,微笑著道:“小弟聽說,這片地方實際上是用來接待藩王貴族們的。”
十三點了點頭。
“恕小弟冒昧,”阿平以視線指了指手中抱著的厚厚一摞官鈔,“類似恒泰館區,皇……大老爺要來遊玩,本可不必這麽麻煩的吧?”
阿平本來要遙稱王熾一聲“皇上”,但這兩個字才到嘴邊,他想起皇帝剛才對侍從的叮囑,又想到自己一介民夫,仍是與大內侍衛有些差別,在連忙改口的同時,於“老爺”稱呼的前頭還加了一個字,以示尊崇。
十三聽出了這一字之差,心裏暗暗對阿平又高看一分,也是因此,才肯為其解惑。
“嗬嗬,就是為了這個身份問題呐。”十三笑了笑,“顯,老爺今天不想用到他的權力。”
“小弟知道,大老爺這次是微服出遊,”阿平咽了口唾沫,終於將他忍了許久的一句話說出口,“但在這恒泰館區,萬一碰到哪個皇親貴族,這身份豈不是白隱了麽?”
“平兄弟擔心得是,不過,既是老爺吩咐的,想必有的事老爺已有估慮。”十三的話音稍頓,“如果還有沒估慮之處,也許就是需要這些官鈔幫忙的地方。”
阿平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麽,但他臉上的疑惑神情依凝重。
十三看著他的麵容,心裏起了一念,便笑著問道:“在下見平兄弟思慮嚴謹,談吐禮正,不知是師從何位高人門下?”
聽得抬舉之聲,阿平臉上有一縷慚色滑過,徐徐說道:“小弟藝成於西大街白門武館,師從白門三代傳人。”
“難怪平兄弟給人的感覺與尋常武人不太一樣。”十三麵上現出一絲讚賞,“不過,在下聽說,白門武藝流傳於世近百年,雄名已起,白門弟子藝成之後,一般都是效力於公門。在下沒有別的意思,隻是白門很早以前就劃定門階,從未有過例外,而阮公子並非習武之人,不知是得了怎樣的際遇,能獲白門弟子的助力呢?”
大內侍衛十三不知道,他這一問,正是問到了白門弟子的一個尷尬處。
猶豫了片刻,阿平才訕訕地道:“其實……白門的生計,已不如往昔了,此事不說也罷。至於與阮公子結識,說來也巧,那是兩年前的事了。那天,阮公子是為了還傘才到的白門武館,隻是那傘卻不是館中弟子遺下,但師父與阮公子隻是打了個照麵,這緣分似乎就結下了。此後不久,小弟與阿石…也就是與小弟搭手的那位,就受雇於阮公子了。”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也還真是奇妙。”十三若有所思地慢慢開口,“在今早出門的時候,在下也未曾想過和知曉,接下來會碰到哪些陌生的人。不過……你說阮公子去了白門,是為了還傘,這好像就不似飄渺緣分那麽簡單了。”
阿平連忙表示認同,與此同時,他的眼底也有疑惑之色掠過,回憶著道:“這的確算不上偶遇,而即便是如今提及此事,知道經過的同門仍還沒弄清楚,那四把傘到底是怎麽回事。”
“難道真的不是白門弟子遺失物品麽?”十三似是隨口一問。
阿平搖著頭道:“阮公子好似連自己都未知傘是誰的,隻是聽路人提起,拿過那傘的人衣著看上去像是弟子服,至於究竟是哪家弟子,就未可知了。那天阮公子走了幾處武館,白門武館隻是其中之一。”
十三沉吟了片刻,沒有再說什麽。
阿平看了他片刻,不禁問道:“對於此事,十三兄弟有什麽見解麽?您出入大內,見多識廣,也許能看出一些不同來。”
“如果不是與幾把傘有關的事,此事看起來才真是處處透著古怪。”十三淡一笑,“但好在隻是幾把傘,無須在意。”
兩人的話說到此處,由十三打住,他看向前方的目光微凝,麵容嚴肅起來,步履也邁得快了些。與他並行的阿平這時也注意到,離恒泰館區西大門那兩個身影已經很近了。
等待在西大門的阮洛與王熾也已看見兩個隨從回來了,待他們再走近些,就聽王熾打趣一聲:“十三,我看你們一路走來嘴上都未合過,聊了些什麽有趣的見聞?”
十三手裏抱著東西,不好行禮,隻得在走近後微微躬身,恭敬說道:“都是些瑣碎事情。”
頓聲片刻後的王熾又道:“我不過是見你剛才一直繃著心神,想給你疏一疏,難道我想開個玩笑就這麽難?”這話說到最後,頗有種喃喃自語的意味。
這時,一直隻是沉默跟在王熾身後的兩名大內高手中,為左的一位插言說道:“陛下,三千兩與十五萬兩放到一杆秤上,可是不但不能將秤扶平,還會把秤杆打折的。”
“哦?如此說來,我恐怕真是與樂藝無緣了。”王熾感慨了一聲,麵容很快恢複平靜,又道:“到了恒泰館,朕還是你們的老爺。”
“是!”
“是!”
兩個大內高手聞言立即明白過來,齊齊應聲,不再多言。
再看阮洛身後,隻這簡單的三兩句對話,已叫那兩個漢子瞠目結舌……
――原來王爺還是小的,今天出了皇宮來到這兒的,竟是當今天子!
……
王熾主持修建恒泰館的最初用意,是為了用這片建築群區接待外邦使臣。凡是遇到重大節日,外使來賀;或者郡王、郡主等貴族來京省親,大多都是住在這片街區,方便照顧和護衛安全。
恒泰館街區裏有幾處建築群是根據外邦習俗而築成。就說北雁國地處風寒塵重之地,此國民眾從下至上都習慣用葦草細編的方片鋪地,入內室需要脫去布履,就地而坐。北國民戶的前廳大堂中往往支有火塘,無論飲水還是飲酒,都在眼前煮開溫熱、即取即飲。
不似南昭,以硬石板鋪地,一般茶飲都是由廚房煮開調好。才端至前廳待客,除非在某種節日裏,才會焚香調飲。
為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區分和妥善安排這些禮式,恒泰館街區就此被劃分出來。南昭朝廷為此啟用工部最好的修建隊伍。整個建設過程隻用了不到兩年時間。
而恒泰館街區建成期距今已有將近八年,有幾項街區特別規定在這八年間發生了些許緩和及改變。
在這個生活配備齊全、薈萃了異國多樣元素的街區,如今不再像剛建成時那樣,隻允許邦交貴族入住。這裏的入住費用雖貴,而且對居住時限也有規定,但隻要你足夠的金錢,且不要過於吝嗇這些金錢。還是可以入住的。
阮洛簽出三張銀票,準確的說,這應該叫做“金鑒”,因為這一張紙就具有調用一萬兩黃金的作用。自家產評估一年多以來。阮洛還從未這麽大手過,一次就將一本空頭票冊使用到頂,為此他在按下手印後,心裏不禁也抖了抖。
連他也是第一次在一天內動用這麽多財產,而且不是用於進購貨品……似乎隻是為了陪陛下去恒泰館玩一天……
拿著三片紙跑腿去了雲峽錢莊的分別是阮洛的一名保鏢和王熾的一名侍衛。倆人很快就回來了,在恒泰館街區西大門碰頭,此時此刻他們還不覺得有什麽驚訝的,但等那一張遍布了十幾道紅、黑、藍、褐顏色不一印章的雲峽錢莊大票進了恒泰館總管事閣,再出來時。四名隨從都驚呆了。
銀票他們也曾用過,但像今天這樣揮霍銀票,還是頭一回。
抱著兩大摞一張替代十兩銀子的官鈔出來,跟隨阮洛的那位名喚阿平的保鏢隻覺得步子邁得有些飄,與他並肩而行的大內侍衛十三則走得穩些,但實際上他心裏此時也有些覺得虛。
“這位……大人,您不覺得今天這事有些古怪麽?”走出一段路後,阿平終於忍不住開口問。
“是有一些古怪,但你也不用太緊張。”十三微笑示意,很快麵容就沉靜下來,“即便職從宮中侍衛,並隨侍陛下身後行走,在下其實也是不具有品階的。你我都是習武之人,卻不知以後再見是何年月,今天咱們就以江湖朋友互稱吧。”
“是……十三兄弟……”阿平用一種趨於古怪的語調繼續問道,“類似今天這樣的事,您平時也常遇到麽?”
“這怎麽說呢,”十三努力的想了想,後慢慢答道,“一般來說,宮中需要用金銀行使購買事項的地方,比今天咱們進了恒泰館還會少許多。”
阿平恍明白過來,意識到自己剛才那一問頗為愚昧,臉上閃現一抹尷尬,不再多說什麽了。
“其實在下與你一樣,也不知道今天陛……老爺準備做什麽。”十三輕歎一聲,接著又道:“不過,不論老爺今天準備做什麽,既咱們同行至此,有些話還是可以挑白了說。就安全問題而言,除了宮內,再就是恒泰館街區了。”
阿平想起一件事來,微笑著道:“小弟聽說,這片地方實際上是用來接待藩王貴族們的。”
十三點了點頭。
“恕小弟冒昧,”阿平以視線指了指手中抱著的厚厚一摞官鈔,“類似恒泰館區,皇……大老爺要來遊玩,本可不必這麽麻煩的吧?”
阿平本來要遙稱王熾一聲“皇上”,但這兩個字才到嘴邊,他想起皇帝剛才對侍從的叮囑,又想到自己一介民夫,仍是與大內侍衛有些差別,在連忙改口的同時,於“老爺”稱呼的前頭還加了一個字,以示尊崇。
十三聽出了這一字之差,心裏暗暗對阿平又高看一分,也是因此,才肯為其解惑。
“嗬嗬,就是為了這個身份問題呐。”十三笑了笑,“顯,老爺今天不想用到他的權力。”
“小弟知道,大老爺這次是微服出遊,”阿平咽了口唾沫,終於將他忍了許久的一句話說出口,“但在這恒泰館區,萬一碰到哪個皇親貴族,這身份豈不是白隱了麽?”
“平兄弟擔心得是,不過,既是老爺吩咐的,想必有的事老爺已有估慮。”十三的話音稍頓,“如果還有沒估慮之處,也許就是需要這些官鈔幫忙的地方。”
阿平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麽,但他臉上的疑惑神情依凝重。
十三看著他的麵容,心裏起了一念,便笑著問道:“在下見平兄弟思慮嚴謹,談吐禮正,不知是師從何位高人門下?”
聽得抬舉之聲,阿平臉上有一縷慚色滑過,徐徐說道:“小弟藝成於西大街白門武館,師從白門三代傳人。”
“難怪平兄弟給人的感覺與尋常武人不太一樣。”十三麵上現出一絲讚賞,“不過,在下聽說,白門武藝流傳於世近百年,雄名已起,白門弟子藝成之後,一般都是效力於公門。在下沒有別的意思,隻是白門很早以前就劃定門階,從未有過例外,而阮公子並非習武之人,不知是得了怎樣的際遇,能獲白門弟子的助力呢?”
大內侍衛十三不知道,他這一問,正是問到了白門弟子的一個尷尬處。
猶豫了片刻,阿平才訕訕地道:“其實……白門的生計,已不如往昔了,此事不說也罷。至於與阮公子結識,說來也巧,那是兩年前的事了。那天,阮公子是為了還傘才到的白門武館,隻是那傘卻不是館中弟子遺下,但師父與阮公子隻是打了個照麵,這緣分似乎就結下了。此後不久,小弟與阿石…也就是與小弟搭手的那位,就受雇於阮公子了。”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也還真是奇妙。”十三若有所思地慢慢開口,“在今早出門的時候,在下也未曾想過和知曉,接下來會碰到哪些陌生的人。不過……你說阮公子去了白門,是為了還傘,這好像就不似飄渺緣分那麽簡單了。”
阿平連忙表示認同,與此同時,他的眼底也有疑惑之色掠過,回憶著道:“這的確算不上偶遇,而即便是如今提及此事,知道經過的同門仍還沒弄清楚,那四把傘到底是怎麽回事。”
“難道真的不是白門弟子遺失物品麽?”十三似是隨口一問。
阿平搖著頭道:“阮公子好似連自己都未知傘是誰的,隻是聽路人提起,拿過那傘的人衣著看上去像是弟子服,至於究竟是哪家弟子,就未可知了。那天阮公子走了幾處武館,白門武館隻是其中之一。”
十三沉吟了片刻,沒有再說什麽。
阿平看了他片刻,不禁問道:“對於此事,十三兄弟有什麽見解麽?您出入大內,見多識廣,也許能看出一些不同來。”
“如果不是與幾把傘有關的事,此事看起來才真是處處透著古怪。”十三淡一笑,“但好在隻是幾把傘,無須在意。”
兩人的話說到此處,由十三打住,他看向前方的目光微凝,麵容嚴肅起來,步履也邁得快了些。與他並行的阿平這時也注意到,離恒泰館區西大門那兩個身影已經很近了。
等待在西大門的阮洛與王熾也已看見兩個隨從回來了,待他們再走近些,就聽王熾打趣一聲:“十三,我看你們一路走來嘴上都未合過,聊了些什麽有趣的見聞?”
十三手裏抱著東西,不好行禮,隻得在走近後微微躬身,恭敬說道:“都是些瑣碎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