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鬃毛油亮的黑色駿馬在午後的京都街巷間縱蹄如飛,被馭馬者如堆放貨品一樣橫撂在馬背上的莫葉則隻覺得胃裏開始翻騰。而在她的眼前,沒有開闊且豐富多樣的街景,隻有飛速後掠而變得模糊起來的街麵,因為太短的距離,很快開始招人眩暈。
莫葉幹脆閉上了眼睛,但她沒有因此放鬆精神,而是以耳代眼,時刻留心著周遭環境在速度影響下產生的細微變化。
黑馬剛開始撒蹄狂奔時,莫葉還心存一個念想:在如今京都城衛如此頻繁的巡視環境下,又有限馬令為憑,任誰如此馭馬狂奔,在京都內城也是跑不出多遠,就會被截下的。
然而任黑馬馱著她行出了一條街,她便又意識到另一個問題。這黑馬之主在今日起事之前,就已經算定了一切,他既然敢縱馬搶道,便極有可能事先計劃好了走哪段路,隻有傻子才會妄想以一人之力挑釁整個京都的守衛軍力。
放棄了這一個脫逃的出路,有一瞬間,莫葉頗為後悔,當初在查這匹馬的來曆無果後,應該聽從伍書的建議,讓他把這匹馬處理掉。管這馬是什麽名貴品種、稀世少有,如果留著對她而言是個禍害,那便不如宰了分肉換銀子有價值。
不過,冷靜下心緒來想一想,在一個多月之前,她沒能動那個宰馬的念頭,主要還是因為她覺得這馬的主人在霧山上救了她一次,她有些好奇。那時她還曾想,通過馬來找那個人,沒準下河郡守府的事另有原因。
現在的她則已經完全明白了,此人並非心有冤屈不得言,而是一個職業殺手,他不亂殺,甚至表麵上看還有救人的行為,這實際上是他的一種做生意的方式。大約誰的頭顱值錢。他才會著手去收割,除此之外,他不會做無用的工作。
對於這個人,其實她早在一個月之前就遇見了。然而有些奇怪的是,第一個對此人提起警惕心的不是她,而是那時與她同行的石乙。
仔細想想,自己在京都三年的生活,已經是極為小心謹慎、低調行事了,但在如今看來,某些事項似乎還是做得不夠縝密,也沒能給自己多留些後手。
早知道憑馬尋主,就該小心些,沒準馬主也能循著馬的行蹤自己找上門來。不過。也怪最近遇上的事兒太過繁雜,忙起來一時大意了。如果過日子需要在心裏擱置那麽多防備,也未免太辛苦了。日理萬機的皇帝也有喘口氣歇一歇的時候,怪隻怪自己想歇口氣的時候,卻被有心人給盯上了。
這一盯。就是一個月,遲至如今才動手,哪怕自己早在一個月前杏杉道上遇見他的時候就開始防備,拖延至今怕也避免不了落身陷阱。
隻是,不知道這個掩身於幕後,早在一個月以前就開始算計自己的主使者會是誰呢?自己在京都這三年裏,過得與人無礙。誰恨自己恨到去買凶?
或許此事仍與宿怨有關,與自己那至今一團迷霧的身世有關。或者,這更準確的應該叫做宿命,遲早會遇上的一道人生關卡,如能躍得過,今後的人生可能會開啟新的途徑。但如果躍不過去。自己很可能就要‘歇’在今天了。
思及‘命運止歇’這個念頭,莫葉心裏又忽然冒出另一個想法。
如果這位黑馬的正主是為了割首而來,那剛才在宋宅之中,他有很多機會下手。帶著一顆死人頭逃逸,總比帶著一個活人走得輕鬆。但他沒有那麽做。憑他那手封穴的功夫,如果替代飛指而來的是一根淬劇毒的細針,輕鬆便可取她性命,但他沒有這麽做,反而選了一條風險高出數倍的逃逸路線。
或許事有轉機?
莫葉剛想到這裏,她就感覺馱著自己的黑馬步速慢了下來。她睜開眼,就看見一汪廣闊的碧色。不是青青原野,京都內城放眼可見的碧色,隻有南城那一片似乎沒什麽生機的未名湖。
未名湖的湖水永遠透著那抹顏色,湖麵連浮萍都不紮根,京都即便是南城普遍貧窮的百姓,也不願使用這樣透著異色的湖水――哪怕曾有不知事的孩童賭氣喝過這碧水,也隻是招致腹瀉,並沒有太過嚴重的中毒反應。
但早有人確言,這片湖以及湖邊的竹林,皆是沼澤的地基。如今竹林下麵有竹子生長了數年的根蔓交錯編織,算是比較穩固了,可這片碧色湖水的下麵,卻依舊是布滿泥沼陷阱的地基,誰跌下去,都極有可能是個死。因而湖水雖然沒有劇毒,周圍的居民卻依舊視它為劇毒猛獸,連頑皮孩童都少有來到這附近玩耍的。
這黑馬之主、極有可能是一名職業殺手的年輕人,劫了自己來這裏,是準備動手了,還是要怎的?
莫葉心裏正動了此念,她就忽然感覺黑馬停了下來,自己背後一片衣裳被人揪住,然後身子忽然一輕,被人從馬上扔了下去。
莫葉雖然被那人封了幾處氣門大穴,但可能也是考慮到路上顛簸生變故,那人的封穴手法留了‘小門’,莫葉還能掌握自身一些基本行動能力,比如抓緊馬鞍防止掉下去之類的。但再敏捷些的脫逃動作、或者攻擊本領,卻是行不通了。
所以在被馭馬者‘無情’的扔下馬的那一刻,莫葉將精神高度凝聚,卻還是與宛如麻痹了一樣的手腳行動有些脫節。她盡可能身形微微弓起,手腳向前撐出,也隻是勉強緩了一下向地麵衝撞的力度,最多隻能做到讓自己摔得別太慘。
如果氣門大穴沒被封閉,她就是從再高一點的地方縱身躍下,也能瞄準角度,身形脫兔般幾個翻轉,卸去大部分墜衝力度。
現在卻是做不到了。
身體骨骼散架了一般的劇痛傳遍全身,莫葉悶哼一聲皺緊眉頭。然而身體雖然承受著痛苦,她的精神卻不敢有絲毫鬆懈。咬牙緩慢從地上爬起來,她第一眼就朝黑馬看去。
那年輕人還穩坐在馬背上,臉色平靜,無怒無喜。也正朝她看過來。
莫葉盯了那人片刻,雖然她還不確定,那人臉上是不是戴了江湖傳說中可以改變人麵貌、達到以假亂真效果的人皮麵具,但她還是堅定的將那人臉龐輪廓深深印入記憶之中。
即便是麵具的樣子。也要牢記你這一道假麵。
然後,她才眼角微動,揚起一個毫無溫度的笑容,並說道:“我有些好奇,你怎麽沒把我丟進湖裏。”
騎坐在馬背上的年輕人沒有說話,隻是挑了一下嘴角,不知那算不算是一種微笑的表達方式。
……
視線四下快速掃了一圈,王熾眼中神采漸複,他很快注意到幾步外那個影衛懷抱之人,並認出了他就是阮洛那兩個侍從之一的阿平。望著阿平血跡模糊的後背。他仿佛明白了一件事,不需詢問,便直接對那影衛下達命令:“有功義士,直送太醫局救治!”
影衛領命,抱著阿平向皇宮方向掠步而去。
王熾緊接著將視線射向那七名站得更遠些的提短刀侍衛。他知道這七個人都是厲蓋培養出來的精英,石坪上被翻開成兩堆的廢墟就是他們雷厲風行的作品。
仰頭看了一眼已經被燒得變形、二層閣樓已經完全被燒塌的“雨梧閣”,大致琢磨了一下方位,然後就抬手伸出一根手指,點向廢樓一處沉聲說道:“掘開!”
厲蓋見狀忽然想到一事,疑慮了一聲:“是十三、十四?”
“他們剛才也是突然倒下去的。”王熾將落到廢墟上的視線收回,在他偏頭看向厲蓋時。眼神裏明顯浮起了疑問,“你是否感覺得到,我剛才究竟怎麽了?”
厲蓋嘴唇微動,但又沒有立即作答,他隻是在看了一眼房頂已經被燒得穿透了的“雨梧閣”後,對王熾建議道:“這房舍快要散了。我們先站去一旁。”
王熾頷首,由他扶著離開那堆廢墟。
厲蓋既然都到達了此處,恒泰館街區的衛兵們再不到,那就真是問題出大了。在王熾離開那堆廢墟,從十片盾牌組構的“屏風”後走出來時。他就看見了禁宮衛隊那兩百餘人,還有恒泰館街區的衛兵趕來了大約五百人。
這片街區的分管官員來了一位,是兼領禮部侍郎之職的邊抒鶴,但對於今天這件事而言,他來不來這裏,起到的作用幾乎可以忽略掉。
為什麽街區裏的茶舍二樓會藏那麽多的刺客?這些刺客什麽時候把閣樓的木地板鋸開那麽多方孔,居然也沒人發現?還有街區衛兵是都瞎了還是死了,房子都開始在燒了,竟沒有一個人過來看看?
在視線掃過邊抒鶴那張因為過度震驚而肥肉寸寸顫抖的臉龐時,王熾麵容上沒有什麽表示,心裏則是冷冷發笑:應該為今天的事情擔上些責任的,應該是另兩位恒泰館街區主事官員,一個兵部侍郎,一個工部侍郎,此時卻沒有看見他們的人影。
王熾的目光最後落在邊抒鶴身旁一個約摸五十歲的綢衫商人臉上,由這個代理經營恒泰館街區商事的商人請進了臨時搭起的一個繡頂紅邊懸金色流蘇的帳篷裏。
雙耳扶手圓椅上已經鋪了柔軟的錦墊,椅旁擺了一張小桌案,隻是尋常的鬆木刨製,桌案上也沒有什麽雕花刻獸,這木器的風格異常的簡單。然而在此時這種混亂將歇的環境裏,這桌上居然有一壺沏好的熱茶。
有這沏茶的速度,剛才卻為何不見救火的速度?
待王熾坐穩於椅上,厲蓋並沒有繼續作陪,而是跨步出了帳篷,招呼他那十名盾衛撤了屏風陣,分了四名到帳篷附近待命,還有六名則去了正在繼續翻刨廢墟救那兩名近衛的短刀衛身旁。
茶舍一樓的牆壁被裏頭的火焰燒得快要散架,並且石磚牆體都被燒得滾燙,幾乎不能直接觸摸。六名盾衛便去到短刀衛前麵一步,以盾牌做壘,朝滾燙的牆壁推擠起來。
既然這茶舍已被燒毀,無法挽救這一損失,不如讓它在可以控製的範疇內盡早坍塌,免得等到未防備的時候造成二次人員傷害。
就在厲蓋的下屬開始拆房子的時候,王熾坐在帳篷下還算舒適的圓背椅上。盡管他此時的確覺得口幹舌燥,但他並沒有動手邊的熱茶。
他現在很想聽一聽,對於街區內建築起火,卻遲遲不見衛兵趕赴營救的事情。負責這片街區守衛工作分配的主管官員如何解釋。但這個官員此時不在,所以他也沒打算問那個隻擅長虛麵禮式的禮部侍郎。
他的視線最後落在了對麵石坪上趴著的那個女子身上,他心裏很清楚那女子是被什麽手段捆成木樁狀,
但他不準備就在這裏審訊她。經過今天這事,他要擦一擦眼睛,重新看一看他已經有大半年沒有著手監察過的兵部了。而監理恒泰館街區事務的三名官員此時雖然來了一個,他卻對此人心存疑竇。
邊抒鶴此人雖然政績普通,管的隻是一些禮儀次序,但宗廟祭祀他管,大節國典他管。邦交禮式他管,軍隊出征祭酒他管,百姓大秋收敬天他管……他管的事情好像還真是挺多挺雜,他因此經常需要跟各部官員打交道,誰也無法把握他與哪部官員交情深些。誰也沒有強硬的理由說他與那部官員交往是有謀私事。
王熾記得,許多年前,那個不喜歡盤發簪花,隻喜歡將剪到貼肩長度的頭發散放開來,喜歡各種小食,但卻又吃不太多的女子曾目露一絲鄙夷地說道:“不以修煉成官場萬年老油條為宗旨的官員不配做禮部官員。”
那時他還特意問了他那心愛的女子:油條是什麽仙果,似乎可以成長很久。好像還越老越好?
於是,他有機會品嚐到了心愛女子親手炸製的一種食品:油條。並通過這次經曆,讓他知道,要把生油條炸得焦老,卻又不到糊邊的那種程度,是很考驗人的烹飪技法的。
並且。老油條實是一種並不美味、但丟了又有些可惜的食物。
而像邊抒鶴此人,雖然不能替自己辦什麽實際大事,但官場之中又少不得這樣的人。潤滑隔膜,聯絡合作,組織情緒。都需要這類人的出麵操辦。他們的臉夠老,見誰都和善,麵對什麽事都有耐心。
――就是有時候你問他問題,他是一問三不知,有的事撂到他頭上,最終也沒能做成,徒勞了時間。
對禁宮侍衛長上官英的叩首請罪,王熾則是當場赦免了。他午後出宮之事,本來就是他主動瞞過了內衛組,這當然是於上官英無責的。
而反觀上官英今日作為,他得知消息還算迅速,並且知道叫上厲蓋,這能讓他在恒泰館街區裏的行走權變得通暢許多。也許這會側麵反映出他這個人在大事麵前會稍有些怯懦,但隻是叫他負責皇宮那片地方的護衛職務,又不是要他號令十幾萬兵卒去征戰,有他今時的心智已經足夠了。
禮部侍郎邊抒鶴當然又說了一堆請罪的話,王熾根本沒有與他認真商討今天之事的心情,虛晃敷衍了幾句後,唯一落到實處的一個口諭,就是讓他為修繕這損毀的“雨梧閣”去一趟戶部撥銀子。誰讓另外那兩位主事官員此時不在,這跑腿的事情當然由他來做。
想到自己又要與戶部那一群“鐵公雞”打交道,邊抒鶴的心情有些壓抑,但他當然不能有絲毫的表露。今天陛下遭了這樣的輕辱,有損帝王威儀,他居然沒有發火,這已經是對在場之人極大的寬赦了。
王熾最後才將那年約五十的綢服商人喚至跟前,仔細吩咐了幾句,說的都是有點細枝末節的小事,那商人聽得極為認真,聽到最後不禁有些眼熱。恒泰館街區內的建築出現損毀,陛下居然沒有讓商人掏銀子,重建的資金是從國庫裏撥的。
其實這館區於這商人而言雖然隻是代理經營,他並不能從經營收入裏獲得什麽,但誰若有了這一層關係,手底下布置到館外的產業鏈活動起來都會潤滑許多。
這是一頂光鮮的帽子,它散放出的光彩仍然算是一筆收益,這就是麵子經濟。所以說到底他經營這片街區的生意,陛下哪怕不給他俸祿,他仍然是賺了,賺得還挺大。
有了這個賺頭,就算此時陛下要他自掏腰包。但隻是重建一座二層小茶舍,這又算得了什麽大事呢?
王熾似乎看出了這個商人眼中的某種熱忱,但不等這商人主動請示,他就溫和說道:“恒泰館街區本來就是國朝產業。既然它所產生的一切受益都施用於民,那麽如今它有了損失,從國庫中撥銀子修繕,取用皆為民,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聽王熾說到這裏,綢服老商人在心裏斟酌稍許,終於開口請示了一句:“那麽,修繕過程中的夥食需求,就由小老兒全力承擔。”
“這與你有何幹係?”王熾卻連這一點零碎負擔也不願丟給這商人,正色說道:“老商家經營這片館區。勞心費神了幾年,雖然是自願而往,但國朝這幾年從未因此事向你撥過分毫俸祿,怎可反過來要你為館區的正常損耗傷財?”
話說到這裏,王熾微微一抬手。將那綢服老商人招得近些,然後聲音稍低了些的又道:“倘若這個規矩一破,以後但凡有事,便難免有人捏了理由往上報,卻是要你們商人掏錢。長此以往,誰還敢、誰還樂意替朕接這擔子?何況,隻是修一個小茶樓。國庫還沒那麽薄弱。”
老商人聽到這裏,雙肩微振,連忙點頭應聲,不敢再多說什麽了。
在與三個主管今日之事的官、商一番吩咐過後,厲蓋那邊也已經把兩個近衛救出來了。十三、十四這兩個近衛在被選入皇宮內衛之前,是經厲蓋一手訓練栽培過的。此時他們身受重傷,立即被厲蓋派人送去了統領府治療。
恒泰館街區衛兵衙門裏自備的水車隊也已趕來,一通冷水澆灑,茶舍內外的明火很快被澆滅,屋牆卻在驟冷之下變得更為脆弱。最後的一段殘牆也完全倒塌下來。
磚石冷卻了一些之後,恒泰館街區的衛兵被撥出去五十人,參與建築殘料的清理。現在是盛春時節,那些刺客雖然犯下不赦大罪,死有餘辜,但他們的屍身卻必須清理出來深土掩埋,以免形成疫病隱患。
除此之外,厲蓋準備把這些屍體全都清理出來,先運回統領府仔細檢查一番,或許能從死屍上搜得一些能借以偵破這場刺殺案件的線索。
十三、十四兩人被侍衛們從廢墟中扒出的時候,雖然奄奄一息,但總算還活著。京都府有上好的藥材,醫員也充足,何等樣的傷在那裏也終將被醫好,哪怕骨頭斷了也能接回去。
阿桐雖然沒受什麽傷,隻是一雙手在剛才廢墟堆裏翻扒時灼脫了一層皮,但他也與這兩名身受重傷的近衛一起,被厲蓋的近從送去了統領府。厲蓋會記得這個人的功勞,同時等過會兒他回去了,也要專門找這個人問詢一些事情。
至於已經陷入深度昏迷、都快把自己挫磨得失了人樣的阮洛,在安排人送那三個侍從去治療時,厲蓋皺了皺眉,最後則是下令將阮洛送去了一葉居。
手頭上的事情暫且了結,厲蓋便回到了帳篷下,站在王熾的身邊。
所有的刺客要麽在剛才的混戰中被暗器射殺,要麽在後來的茶舍大火坍塌中被活埋,被灼燒的煙火掐滅最後一口生氣――他們之中唯一活著的人,就剩此時大帳前方坪地上,趴在地上被數十道極細絲線捆束得如一枚蠶繭的女子。
是拉她到刑部衙門去審,還是拉到統領府內那處刑房用刑,還是在這裏……?
厲蓋低頭看了王熾一眼,沒有說話。
王熾略微垂著眼皮,似乎是在休息,但這帳篷下麵隻有一副桌椅,過於清簡,實在不是一個休息的好地方。除了環境不利,他身上穿的那套錦服上麵也是炭灰點點,汙跡明顯,他這個樣子坐在幾百雙眼睛的視線範圍內,實在也是於帝王身份有誤。
但他不說話,站在他身畔的厲蓋也不多問,更沒有催他回宮的意思。厲蓋都不說話,在場其他人裏頭更是沒有一人敢多半句嘴。
禮部侍郎邊抒鶴望見陛下的錦繡便服上染了多處焦炭汙跡,他心裏就一直結著一個疙瘩。
他是前朝遺臣,並且在前朝有過十五年的述職經驗,比在新朝還多了兩年資曆。他清楚的記得,前朝最後一個皇帝雖然沒有在政績上做出什麽成就,但就愛護自己的尊榮羽翼這一點上說來。卻是要比現在坐在眼前的這個新朝王氏皇帝要精細得多。
如果是前朝那位皇帝臨著今天這事,且不說待他趕來時必然會挨一頓多大的怒斥,很有可能還要罰俸擔罪,隻說前朝那位皇帝待怒氣稍消後。一定要大作潔身之舉措,召出幾百來號宮人,熏香沐浴少說得折騰個十天半月,再罷朝幾天……哪像現在這位……
禮部侍郎邊抒鶴一邊這麽默默在心裏想著,一邊也猶豫著,不知該不該在這個陛下似乎正在沉思冥想的時間提醒請示一句。
經過了今天這件事,陛下還沒有朝下級臣工動過怒發過火,但依禮部侍郎邊抒鶴多年在朝堂、在衙門裏察言觀色得出的經驗來看此時的陛下,他隻覺得陛下是還能為了什麽事而克製著心情不發火,這並不表示陛下心裏就沒有怒氣。
邊抒鶴很想為維護陛下的尊容儀態而做點什麽。但他又實在擔心,怕自己恰巧撞在怒火噴發的正當口上。
至於禁宮侍衛長上官英,他剛才向陛下請罪,又很快由陛下明言赦免,此時的他應該心緒較為輕鬆才對。但看筆挺如一杆槊似的站在圓背椅側後方的他此時臉上的表情。顯然他輕鬆不起來。
即便陛下口頭上赦免了他,在場這麽多人也都聽見了,憑他數年間觀察陛下的行事性格,事後也絕不會再翻舊賬,但對於他而言,失職的負罪感仍然存在。並且陛下一刻不換掉那身因為他的失職而被痰灰汙了的錦服,他心裏的歉疚感就沒有停歇地一寸寸積累。
該不該直言勸諫呢?
上官英的心緒也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但他的猶豫比邊抒鶴稍弱一些,因為他希望為陛下分憂的意願,比邊抒鶴多了幾分忠誠待主之心。
但在今天,他沒能來得及將心中斟酌了許久後終於決定下來的忠誠說出口。
因為陛下先一步開口了。
微垂著眼眸,既像是在休息養神、又像是在沉思著什麽的王熾,稍抬起了些眼皮。啟唇說了兩個字:“回宮。”他這兩個字發音極低,像是在說話的同時還歎了口氣。
厲蓋會了意,就如剛才扶他從廢墟中走出來一樣,平平伸出一隻手,掌心托著一層薄不可查的盈盈氣流。
王熾側了一下眼光。然後也伸出一隻手掌,平平覆了上去。借這力道一托,他即從圓背椅上站起身來。
他這一站起,身周無論遠近、無論是官是兵,全都單膝跪拜下去。
而當他正要邁步出大帳時,他前腳才剛拾起,還未待落下,不遠處街道上就傳來“轟隆隆”齊整的踏步聲。眾人皆聞聲側目,就見一大隊步卒跑步前來。
禁宮侍衛長上官英乍一看這陣仗,隻以為是兵部的人來了,但在定了定神仔細多看幾眼後,他就從步卒方陣的前麵辨出了京都府尹蔣燦的身影。
蔣燦趕赴此地,一路居然沒有騎馬。他不是習武之人,體力有限,跑來這最後一段路大致是靠左右兩名副將提拎著兩邊肩膀,就這麽一路又拖又拽撐著來的。當然,這並不是他不想來,才被生拉硬拽,他是實在跑不動了。
在離廢墟前臨時搭起的那個大軍帳還有百來步遠時,才隻看見了帳頂尖角的京都府尹蔣燦就已經在心裏有了主意,陛下定然就在那帳中了。
而在接近大帳五十步遠時,蔣燦的視線角度終於足夠將帳下的諸人看清,再次確定陛下所站的位置,他臉上就堆滿了自責負罪惶恐的複雜表情。他此刻深切地體會到,要在徒步狂奔了數裏路之後,跑得快要斷氣的身體狀態下,還在臉上表露出這麽多樣化的表情,是一件多麽考驗臉皮的事情。
他此時無法看見自己的臉,所以他在體會到了一種新感受的同時,又忽略了一件比較關鍵的事情。
――人在這種極端情況下,根本就沒法完美地裝出這些種表情,除非這些情緒真是發自本心。
在離大帳下那站在眾官兵跪拜中心的兩人還距有十來步遠時,京都府尹蔣燦終於暗暗一咬牙,甩開了身邊扯著他左右臂膀一起跑的兩名副將,膝前一屈軟。朝帳中陛下跪了出去。
這兩名副將當然知道蔣大人甩手的意思,他們在連忙鬆手的同時,也沒有繼續再向前跑,就在當地跪拜下去。
“撲通”一聲跪倒在陛下麵前。京都府尹蔣燦已是泣不成聲,口涎鼻涕齊出――其實他這是一路上奔跑得太激烈,給激出來的――嗚咽了幾聲後,蔣燦才聲音破碎得不成一句的嘶啞呼道:“陛下,罪臣救駕來遲,罪臣雖萬死難恕……”
王熾剛剛被廢墟埋了片刻,此刻胸腹間那莫名其妙爆發的內傷又開始隱隱作祟,催得他精神有些不濟起來。就如禮部侍郎邊抒鶴心裏揣摩的那樣,此時王熾雖然還未發火,但心情確實好不到哪兒去。
他看著跪倒在自己麵前的帝都行政長官。此人仿佛喘得要將肺也嘔出來,但他看著此人臉上的表情,心裏卻忽生一絲厭煩。
但這一絲個人情緒很快就被他壓抑在了心底。他不想在這個時刻,這個地點,與這位府尹大人有太多周旋。包括宣泄自己的負麵情緒。
因為在克製自己的情緒,所以王熾甫一開口,聲音語調依然透著一絲冷硬:“恕誰的罪,一個人說得了嗎?”
蔣燦聞言,趴低的雙肩微微一震。
南昭是一個嚴明律法的國朝,但……陛下的某幾個心腹官員也沒少做先斬後奏的事情啊!
蔣燦慎於再多說什麽,王熾則是懶得再多說廢話。隻輕輕揮了揮手:“都平身吧!”
“謝陛下……”蔣燦稍有猶豫,終於站直起身。而直到此時,他胸中急氣仍還沒喘勻,真想在這時候長出一口氣,但在快速抬了一下眼後,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暫且不理會京都府尹這會兒趕來是準備了什麽說辭。也沒再給予什麽口諭,王熾便繼續向大帳外走去。在他背後,幾百官兵“呼呼啦啦”陸續起身。
由厲蓋親手培養的幾十名侍衛高手環聚行走在皇帝身周十步距離,兩百禁宮侍衛,以及後來被京都府尹帶來的幾百府兵。就由上官英帶著跟在後麵。恒泰館街區的幾百衛兵走在最後頭,他們無權職涉足宮禁範圍,最多就護送皇帝離開這片街區就得止步了。
京都府尹蔣燦眼神有些呆愣地跟在皇帝身後,他有些難以理解,剛才就沒有誰為陛下喚車輦來?剛才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啊?蔣燦有些懷疑自己從下屬那裏聽來的關於皇帝在恒泰館街區遇刺的消息了。
而就在蔣燦腦海裏浮現“車輦”二字的時候,街道數百步外,又有一大隊人馬趕來。
這一隊人裏頭,就不止是步卒方陣了,步兵騎兵盾手弓弩手都存在於其中,但這隊人之中最顯眼的還是那覆了金色織錦帷幔的八馬六輪輦車……是空車而來!
蔣燦心中略鬆,隻等陛下上了車輦,自己不必跟得這般近,或者根本不用這麽擔著心上的壓力一直徒步侍行至宮中,半路就可以撤了。
相比於蔣燦在看見禦輦大隊時的注意焦點是車,王熾看見那一隊人急奔而來,則是在第一時間看見了怒馬飛鞭衝在最前麵的一個年輕人。
二皇子王泓!
王泓服冠微亂,臉色有些發白,揪著馬韁的手青筋隱突,握著馬鞭的手則纏了厚厚的白紗布,為了握緊手中的鞭子,白紗布下包裹著的傷口已經崩裂,血滲出了布外。
能在剛剛經曆了一場驚險之後見到自己最親近的人,總是容易令人覺得暖心,王熾的心稍微一柔,然後他就看見了二兒子持鞭的那隻手上的一抹刺眼顏色。
他眉心快速跳動了一下,隱約有些心疼,默道:這傻孩子。
二皇子王泓在馬上就看見了父親由人扶著行走的樣子,他的心中亦是一緊。馬還未勒穩,他就偏身跳了下來,忍著腳踝急劇撞地傳來的麻痛感,他就向父親快跑過去。
鬃毛油亮的黑色駿馬在午後的京都街巷間縱蹄如飛,被馭馬者如堆放貨品一樣橫撂在馬背上的莫葉則隻覺得胃裏開始翻騰。而在她的眼前,沒有開闊且豐富多樣的街景,隻有飛速後掠而變得模糊起來的街麵,因為太短的距離,很快開始招人眩暈。
莫葉幹脆閉上了眼睛,但她沒有因此放鬆精神,而是以耳代眼,時刻留心著周遭環境在速度影響下產生的細微變化。
黑馬剛開始撒蹄狂奔時,莫葉還心存一個念想:在如今京都城衛如此頻繁的巡視環境下,又有限馬令為憑,任誰如此馭馬狂奔,在京都內城也是跑不出多遠,就會被截下的。
然而任黑馬馱著她行出了一條街,她便又意識到另一個問題。這黑馬之主在今日起事之前,就已經算定了一切,他既然敢縱馬搶道,便極有可能事先計劃好了走哪段路,隻有傻子才會妄想以一人之力挑釁整個京都的守衛軍力。
放棄了這一個脫逃的出路,有一瞬間,莫葉頗為後悔,當初在查這匹馬的來曆無果後,應該聽從伍書的建議,讓他把這匹馬處理掉。管這馬是什麽名貴品種、稀世少有,如果留著對她而言是個禍害,那便不如宰了分肉換銀子有價值。
不過,冷靜下心緒來想一想,在一個多月之前,她沒能動那個宰馬的念頭,主要還是因為她覺得這馬的主人在霧山上救了她一次,她有些好奇。那時她還曾想,通過馬來找那個人,沒準下河郡守府的事另有原因。
現在的她則已經完全明白了,此人並非心有冤屈不得言,而是一個職業殺手,他不亂殺,甚至表麵上看還有救人的行為,這實際上是他的一種做生意的方式。大約誰的頭顱值錢。他才會著手去收割,除此之外,他不會做無用的工作。
對於這個人,其實她早在一個月之前就遇見了。然而有些奇怪的是,第一個對此人提起警惕心的不是她,而是那時與她同行的石乙。
仔細想想,自己在京都三年的生活,已經是極為小心謹慎、低調行事了,但在如今看來,某些事項似乎還是做得不夠縝密,也沒能給自己多留些後手。
早知道憑馬尋主,就該小心些,沒準馬主也能循著馬的行蹤自己找上門來。不過。也怪最近遇上的事兒太過繁雜,忙起來一時大意了。如果過日子需要在心裏擱置那麽多防備,也未免太辛苦了。日理萬機的皇帝也有喘口氣歇一歇的時候,怪隻怪自己想歇口氣的時候,卻被有心人給盯上了。
這一盯。就是一個月,遲至如今才動手,哪怕自己早在一個月前杏杉道上遇見他的時候就開始防備,拖延至今怕也避免不了落身陷阱。
隻是,不知道這個掩身於幕後,早在一個月以前就開始算計自己的主使者會是誰呢?自己在京都這三年裏,過得與人無礙。誰恨自己恨到去買凶?
或許此事仍與宿怨有關,與自己那至今一團迷霧的身世有關。或者,這更準確的應該叫做宿命,遲早會遇上的一道人生關卡,如能躍得過,今後的人生可能會開啟新的途徑。但如果躍不過去。自己很可能就要‘歇’在今天了。
思及‘命運止歇’這個念頭,莫葉心裏又忽然冒出另一個想法。
如果這位黑馬的正主是為了割首而來,那剛才在宋宅之中,他有很多機會下手。帶著一顆死人頭逃逸,總比帶著一個活人走得輕鬆。但他沒有那麽做。憑他那手封穴的功夫,如果替代飛指而來的是一根淬劇毒的細針,輕鬆便可取她性命,但他沒有這麽做,反而選了一條風險高出數倍的逃逸路線。
或許事有轉機?
莫葉剛想到這裏,她就感覺馱著自己的黑馬步速慢了下來。她睜開眼,就看見一汪廣闊的碧色。不是青青原野,京都內城放眼可見的碧色,隻有南城那一片似乎沒什麽生機的未名湖。
未名湖的湖水永遠透著那抹顏色,湖麵連浮萍都不紮根,京都即便是南城普遍貧窮的百姓,也不願使用這樣透著異色的湖水――哪怕曾有不知事的孩童賭氣喝過這碧水,也隻是招致腹瀉,並沒有太過嚴重的中毒反應。
但早有人確言,這片湖以及湖邊的竹林,皆是沼澤的地基。如今竹林下麵有竹子生長了數年的根蔓交錯編織,算是比較穩固了,可這片碧色湖水的下麵,卻依舊是布滿泥沼陷阱的地基,誰跌下去,都極有可能是個死。因而湖水雖然沒有劇毒,周圍的居民卻依舊視它為劇毒猛獸,連頑皮孩童都少有來到這附近玩耍的。
這黑馬之主、極有可能是一名職業殺手的年輕人,劫了自己來這裏,是準備動手了,還是要怎的?
莫葉心裏正動了此念,她就忽然感覺黑馬停了下來,自己背後一片衣裳被人揪住,然後身子忽然一輕,被人從馬上扔了下去。
莫葉雖然被那人封了幾處氣門大穴,但可能也是考慮到路上顛簸生變故,那人的封穴手法留了‘小門’,莫葉還能掌握自身一些基本行動能力,比如抓緊馬鞍防止掉下去之類的。但再敏捷些的脫逃動作、或者攻擊本領,卻是行不通了。
所以在被馭馬者‘無情’的扔下馬的那一刻,莫葉將精神高度凝聚,卻還是與宛如麻痹了一樣的手腳行動有些脫節。她盡可能身形微微弓起,手腳向前撐出,也隻是勉強緩了一下向地麵衝撞的力度,最多隻能做到讓自己摔得別太慘。
如果氣門大穴沒被封閉,她就是從再高一點的地方縱身躍下,也能瞄準角度,身形脫兔般幾個翻轉,卸去大部分墜衝力度。
現在卻是做不到了。
身體骨骼散架了一般的劇痛傳遍全身,莫葉悶哼一聲皺緊眉頭。然而身體雖然承受著痛苦,她的精神卻不敢有絲毫鬆懈。咬牙緩慢從地上爬起來,她第一眼就朝黑馬看去。
那年輕人還穩坐在馬背上,臉色平靜,無怒無喜。也正朝她看過來。
莫葉盯了那人片刻,雖然她還不確定,那人臉上是不是戴了江湖傳說中可以改變人麵貌、達到以假亂真效果的人皮麵具,但她還是堅定的將那人臉龐輪廓深深印入記憶之中。
即便是麵具的樣子。也要牢記你這一道假麵。
然後,她才眼角微動,揚起一個毫無溫度的笑容,並說道:“我有些好奇,你怎麽沒把我丟進湖裏。”
騎坐在馬背上的年輕人沒有說話,隻是挑了一下嘴角,不知那算不算是一種微笑的表達方式。
……
視線四下快速掃了一圈,王熾眼中神采漸複,他很快注意到幾步外那個影衛懷抱之人,並認出了他就是阮洛那兩個侍從之一的阿平。望著阿平血跡模糊的後背。他仿佛明白了一件事,不需詢問,便直接對那影衛下達命令:“有功義士,直送太醫局救治!”
影衛領命,抱著阿平向皇宮方向掠步而去。
王熾緊接著將視線射向那七名站得更遠些的提短刀侍衛。他知道這七個人都是厲蓋培養出來的精英,石坪上被翻開成兩堆的廢墟就是他們雷厲風行的作品。
仰頭看了一眼已經被燒得變形、二層閣樓已經完全被燒塌的“雨梧閣”,大致琢磨了一下方位,然後就抬手伸出一根手指,點向廢樓一處沉聲說道:“掘開!”
厲蓋見狀忽然想到一事,疑慮了一聲:“是十三、十四?”
“他們剛才也是突然倒下去的。”王熾將落到廢墟上的視線收回,在他偏頭看向厲蓋時。眼神裏明顯浮起了疑問,“你是否感覺得到,我剛才究竟怎麽了?”
厲蓋嘴唇微動,但又沒有立即作答,他隻是在看了一眼房頂已經被燒得穿透了的“雨梧閣”後,對王熾建議道:“這房舍快要散了。我們先站去一旁。”
王熾頷首,由他扶著離開那堆廢墟。
厲蓋既然都到達了此處,恒泰館街區的衛兵們再不到,那就真是問題出大了。在王熾離開那堆廢墟,從十片盾牌組構的“屏風”後走出來時。他就看見了禁宮衛隊那兩百餘人,還有恒泰館街區的衛兵趕來了大約五百人。
這片街區的分管官員來了一位,是兼領禮部侍郎之職的邊抒鶴,但對於今天這件事而言,他來不來這裏,起到的作用幾乎可以忽略掉。
為什麽街區裏的茶舍二樓會藏那麽多的刺客?這些刺客什麽時候把閣樓的木地板鋸開那麽多方孔,居然也沒人發現?還有街區衛兵是都瞎了還是死了,房子都開始在燒了,竟沒有一個人過來看看?
在視線掃過邊抒鶴那張因為過度震驚而肥肉寸寸顫抖的臉龐時,王熾麵容上沒有什麽表示,心裏則是冷冷發笑:應該為今天的事情擔上些責任的,應該是另兩位恒泰館街區主事官員,一個兵部侍郎,一個工部侍郎,此時卻沒有看見他們的人影。
王熾的目光最後落在邊抒鶴身旁一個約摸五十歲的綢衫商人臉上,由這個代理經營恒泰館街區商事的商人請進了臨時搭起的一個繡頂紅邊懸金色流蘇的帳篷裏。
雙耳扶手圓椅上已經鋪了柔軟的錦墊,椅旁擺了一張小桌案,隻是尋常的鬆木刨製,桌案上也沒有什麽雕花刻獸,這木器的風格異常的簡單。然而在此時這種混亂將歇的環境裏,這桌上居然有一壺沏好的熱茶。
有這沏茶的速度,剛才卻為何不見救火的速度?
待王熾坐穩於椅上,厲蓋並沒有繼續作陪,而是跨步出了帳篷,招呼他那十名盾衛撤了屏風陣,分了四名到帳篷附近待命,還有六名則去了正在繼續翻刨廢墟救那兩名近衛的短刀衛身旁。
茶舍一樓的牆壁被裏頭的火焰燒得快要散架,並且石磚牆體都被燒得滾燙,幾乎不能直接觸摸。六名盾衛便去到短刀衛前麵一步,以盾牌做壘,朝滾燙的牆壁推擠起來。
既然這茶舍已被燒毀,無法挽救這一損失,不如讓它在可以控製的範疇內盡早坍塌,免得等到未防備的時候造成二次人員傷害。
就在厲蓋的下屬開始拆房子的時候,王熾坐在帳篷下還算舒適的圓背椅上。盡管他此時的確覺得口幹舌燥,但他並沒有動手邊的熱茶。
他現在很想聽一聽,對於街區內建築起火,卻遲遲不見衛兵趕赴營救的事情。負責這片街區守衛工作分配的主管官員如何解釋。但這個官員此時不在,所以他也沒打算問那個隻擅長虛麵禮式的禮部侍郎。
他的視線最後落在了對麵石坪上趴著的那個女子身上,他心裏很清楚那女子是被什麽手段捆成木樁狀,
但他不準備就在這裏審訊她。經過今天這事,他要擦一擦眼睛,重新看一看他已經有大半年沒有著手監察過的兵部了。而監理恒泰館街區事務的三名官員此時雖然來了一個,他卻對此人心存疑竇。
邊抒鶴此人雖然政績普通,管的隻是一些禮儀次序,但宗廟祭祀他管,大節國典他管。邦交禮式他管,軍隊出征祭酒他管,百姓大秋收敬天他管……他管的事情好像還真是挺多挺雜,他因此經常需要跟各部官員打交道,誰也無法把握他與哪部官員交情深些。誰也沒有強硬的理由說他與那部官員交往是有謀私事。
王熾記得,許多年前,那個不喜歡盤發簪花,隻喜歡將剪到貼肩長度的頭發散放開來,喜歡各種小食,但卻又吃不太多的女子曾目露一絲鄙夷地說道:“不以修煉成官場萬年老油條為宗旨的官員不配做禮部官員。”
那時他還特意問了他那心愛的女子:油條是什麽仙果,似乎可以成長很久。好像還越老越好?
於是,他有機會品嚐到了心愛女子親手炸製的一種食品:油條。並通過這次經曆,讓他知道,要把生油條炸得焦老,卻又不到糊邊的那種程度,是很考驗人的烹飪技法的。
並且。老油條實是一種並不美味、但丟了又有些可惜的食物。
而像邊抒鶴此人,雖然不能替自己辦什麽實際大事,但官場之中又少不得這樣的人。潤滑隔膜,聯絡合作,組織情緒。都需要這類人的出麵操辦。他們的臉夠老,見誰都和善,麵對什麽事都有耐心。
――就是有時候你問他問題,他是一問三不知,有的事撂到他頭上,最終也沒能做成,徒勞了時間。
對禁宮侍衛長上官英的叩首請罪,王熾則是當場赦免了。他午後出宮之事,本來就是他主動瞞過了內衛組,這當然是於上官英無責的。
而反觀上官英今日作為,他得知消息還算迅速,並且知道叫上厲蓋,這能讓他在恒泰館街區裏的行走權變得通暢許多。也許這會側麵反映出他這個人在大事麵前會稍有些怯懦,但隻是叫他負責皇宮那片地方的護衛職務,又不是要他號令十幾萬兵卒去征戰,有他今時的心智已經足夠了。
禮部侍郎邊抒鶴當然又說了一堆請罪的話,王熾根本沒有與他認真商討今天之事的心情,虛晃敷衍了幾句後,唯一落到實處的一個口諭,就是讓他為修繕這損毀的“雨梧閣”去一趟戶部撥銀子。誰讓另外那兩位主事官員此時不在,這跑腿的事情當然由他來做。
想到自己又要與戶部那一群“鐵公雞”打交道,邊抒鶴的心情有些壓抑,但他當然不能有絲毫的表露。今天陛下遭了這樣的輕辱,有損帝王威儀,他居然沒有發火,這已經是對在場之人極大的寬赦了。
王熾最後才將那年約五十的綢服商人喚至跟前,仔細吩咐了幾句,說的都是有點細枝末節的小事,那商人聽得極為認真,聽到最後不禁有些眼熱。恒泰館街區內的建築出現損毀,陛下居然沒有讓商人掏銀子,重建的資金是從國庫裏撥的。
其實這館區於這商人而言雖然隻是代理經營,他並不能從經營收入裏獲得什麽,但誰若有了這一層關係,手底下布置到館外的產業鏈活動起來都會潤滑許多。
這是一頂光鮮的帽子,它散放出的光彩仍然算是一筆收益,這就是麵子經濟。所以說到底他經營這片街區的生意,陛下哪怕不給他俸祿,他仍然是賺了,賺得還挺大。
有了這個賺頭,就算此時陛下要他自掏腰包。但隻是重建一座二層小茶舍,這又算得了什麽大事呢?
王熾似乎看出了這個商人眼中的某種熱忱,但不等這商人主動請示,他就溫和說道:“恒泰館街區本來就是國朝產業。既然它所產生的一切受益都施用於民,那麽如今它有了損失,從國庫中撥銀子修繕,取用皆為民,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聽王熾說到這裏,綢服老商人在心裏斟酌稍許,終於開口請示了一句:“那麽,修繕過程中的夥食需求,就由小老兒全力承擔。”
“這與你有何幹係?”王熾卻連這一點零碎負擔也不願丟給這商人,正色說道:“老商家經營這片館區。勞心費神了幾年,雖然是自願而往,但國朝這幾年從未因此事向你撥過分毫俸祿,怎可反過來要你為館區的正常損耗傷財?”
話說到這裏,王熾微微一抬手。將那綢服老商人招得近些,然後聲音稍低了些的又道:“倘若這個規矩一破,以後但凡有事,便難免有人捏了理由往上報,卻是要你們商人掏錢。長此以往,誰還敢、誰還樂意替朕接這擔子?何況,隻是修一個小茶樓。國庫還沒那麽薄弱。”
老商人聽到這裏,雙肩微振,連忙點頭應聲,不敢再多說什麽了。
在與三個主管今日之事的官、商一番吩咐過後,厲蓋那邊也已經把兩個近衛救出來了。十三、十四這兩個近衛在被選入皇宮內衛之前,是經厲蓋一手訓練栽培過的。此時他們身受重傷,立即被厲蓋派人送去了統領府治療。
恒泰館街區衛兵衙門裏自備的水車隊也已趕來,一通冷水澆灑,茶舍內外的明火很快被澆滅,屋牆卻在驟冷之下變得更為脆弱。最後的一段殘牆也完全倒塌下來。
磚石冷卻了一些之後,恒泰館街區的衛兵被撥出去五十人,參與建築殘料的清理。現在是盛春時節,那些刺客雖然犯下不赦大罪,死有餘辜,但他們的屍身卻必須清理出來深土掩埋,以免形成疫病隱患。
除此之外,厲蓋準備把這些屍體全都清理出來,先運回統領府仔細檢查一番,或許能從死屍上搜得一些能借以偵破這場刺殺案件的線索。
十三、十四兩人被侍衛們從廢墟中扒出的時候,雖然奄奄一息,但總算還活著。京都府有上好的藥材,醫員也充足,何等樣的傷在那裏也終將被醫好,哪怕骨頭斷了也能接回去。
阿桐雖然沒受什麽傷,隻是一雙手在剛才廢墟堆裏翻扒時灼脫了一層皮,但他也與這兩名身受重傷的近衛一起,被厲蓋的近從送去了統領府。厲蓋會記得這個人的功勞,同時等過會兒他回去了,也要專門找這個人問詢一些事情。
至於已經陷入深度昏迷、都快把自己挫磨得失了人樣的阮洛,在安排人送那三個侍從去治療時,厲蓋皺了皺眉,最後則是下令將阮洛送去了一葉居。
手頭上的事情暫且了結,厲蓋便回到了帳篷下,站在王熾的身邊。
所有的刺客要麽在剛才的混戰中被暗器射殺,要麽在後來的茶舍大火坍塌中被活埋,被灼燒的煙火掐滅最後一口生氣――他們之中唯一活著的人,就剩此時大帳前方坪地上,趴在地上被數十道極細絲線捆束得如一枚蠶繭的女子。
是拉她到刑部衙門去審,還是拉到統領府內那處刑房用刑,還是在這裏……?
厲蓋低頭看了王熾一眼,沒有說話。
王熾略微垂著眼皮,似乎是在休息,但這帳篷下麵隻有一副桌椅,過於清簡,實在不是一個休息的好地方。除了環境不利,他身上穿的那套錦服上麵也是炭灰點點,汙跡明顯,他這個樣子坐在幾百雙眼睛的視線範圍內,實在也是於帝王身份有誤。
但他不說話,站在他身畔的厲蓋也不多問,更沒有催他回宮的意思。厲蓋都不說話,在場其他人裏頭更是沒有一人敢多半句嘴。
禮部侍郎邊抒鶴望見陛下的錦繡便服上染了多處焦炭汙跡,他心裏就一直結著一個疙瘩。
他是前朝遺臣,並且在前朝有過十五年的述職經驗,比在新朝還多了兩年資曆。他清楚的記得,前朝最後一個皇帝雖然沒有在政績上做出什麽成就,但就愛護自己的尊榮羽翼這一點上說來。卻是要比現在坐在眼前的這個新朝王氏皇帝要精細得多。
如果是前朝那位皇帝臨著今天這事,且不說待他趕來時必然會挨一頓多大的怒斥,很有可能還要罰俸擔罪,隻說前朝那位皇帝待怒氣稍消後。一定要大作潔身之舉措,召出幾百來號宮人,熏香沐浴少說得折騰個十天半月,再罷朝幾天……哪像現在這位……
禮部侍郎邊抒鶴一邊這麽默默在心裏想著,一邊也猶豫著,不知該不該在這個陛下似乎正在沉思冥想的時間提醒請示一句。
經過了今天這件事,陛下還沒有朝下級臣工動過怒發過火,但依禮部侍郎邊抒鶴多年在朝堂、在衙門裏察言觀色得出的經驗來看此時的陛下,他隻覺得陛下是還能為了什麽事而克製著心情不發火,這並不表示陛下心裏就沒有怒氣。
邊抒鶴很想為維護陛下的尊容儀態而做點什麽。但他又實在擔心,怕自己恰巧撞在怒火噴發的正當口上。
至於禁宮侍衛長上官英,他剛才向陛下請罪,又很快由陛下明言赦免,此時的他應該心緒較為輕鬆才對。但看筆挺如一杆槊似的站在圓背椅側後方的他此時臉上的表情。顯然他輕鬆不起來。
即便陛下口頭上赦免了他,在場這麽多人也都聽見了,憑他數年間觀察陛下的行事性格,事後也絕不會再翻舊賬,但對於他而言,失職的負罪感仍然存在。並且陛下一刻不換掉那身因為他的失職而被痰灰汙了的錦服,他心裏的歉疚感就沒有停歇地一寸寸積累。
該不該直言勸諫呢?
上官英的心緒也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但他的猶豫比邊抒鶴稍弱一些,因為他希望為陛下分憂的意願,比邊抒鶴多了幾分忠誠待主之心。
但在今天,他沒能來得及將心中斟酌了許久後終於決定下來的忠誠說出口。
因為陛下先一步開口了。
微垂著眼眸,既像是在休息養神、又像是在沉思著什麽的王熾,稍抬起了些眼皮。啟唇說了兩個字:“回宮。”他這兩個字發音極低,像是在說話的同時還歎了口氣。
厲蓋會了意,就如剛才扶他從廢墟中走出來一樣,平平伸出一隻手,掌心托著一層薄不可查的盈盈氣流。
王熾側了一下眼光。然後也伸出一隻手掌,平平覆了上去。借這力道一托,他即從圓背椅上站起身來。
他這一站起,身周無論遠近、無論是官是兵,全都單膝跪拜下去。
而當他正要邁步出大帳時,他前腳才剛拾起,還未待落下,不遠處街道上就傳來“轟隆隆”齊整的踏步聲。眾人皆聞聲側目,就見一大隊步卒跑步前來。
禁宮侍衛長上官英乍一看這陣仗,隻以為是兵部的人來了,但在定了定神仔細多看幾眼後,他就從步卒方陣的前麵辨出了京都府尹蔣燦的身影。
蔣燦趕赴此地,一路居然沒有騎馬。他不是習武之人,體力有限,跑來這最後一段路大致是靠左右兩名副將提拎著兩邊肩膀,就這麽一路又拖又拽撐著來的。當然,這並不是他不想來,才被生拉硬拽,他是實在跑不動了。
在離廢墟前臨時搭起的那個大軍帳還有百來步遠時,才隻看見了帳頂尖角的京都府尹蔣燦就已經在心裏有了主意,陛下定然就在那帳中了。
而在接近大帳五十步遠時,蔣燦的視線角度終於足夠將帳下的諸人看清,再次確定陛下所站的位置,他臉上就堆滿了自責負罪惶恐的複雜表情。他此刻深切地體會到,要在徒步狂奔了數裏路之後,跑得快要斷氣的身體狀態下,還在臉上表露出這麽多樣化的表情,是一件多麽考驗臉皮的事情。
他此時無法看見自己的臉,所以他在體會到了一種新感受的同時,又忽略了一件比較關鍵的事情。
――人在這種極端情況下,根本就沒法完美地裝出這些種表情,除非這些情緒真是發自本心。
在離大帳下那站在眾官兵跪拜中心的兩人還距有十來步遠時,京都府尹蔣燦終於暗暗一咬牙,甩開了身邊扯著他左右臂膀一起跑的兩名副將,膝前一屈軟。朝帳中陛下跪了出去。
這兩名副將當然知道蔣大人甩手的意思,他們在連忙鬆手的同時,也沒有繼續再向前跑,就在當地跪拜下去。
“撲通”一聲跪倒在陛下麵前。京都府尹蔣燦已是泣不成聲,口涎鼻涕齊出――其實他這是一路上奔跑得太激烈,給激出來的――嗚咽了幾聲後,蔣燦才聲音破碎得不成一句的嘶啞呼道:“陛下,罪臣救駕來遲,罪臣雖萬死難恕……”
王熾剛剛被廢墟埋了片刻,此刻胸腹間那莫名其妙爆發的內傷又開始隱隱作祟,催得他精神有些不濟起來。就如禮部侍郎邊抒鶴心裏揣摩的那樣,此時王熾雖然還未發火,但心情確實好不到哪兒去。
他看著跪倒在自己麵前的帝都行政長官。此人仿佛喘得要將肺也嘔出來,但他看著此人臉上的表情,心裏卻忽生一絲厭煩。
但這一絲個人情緒很快就被他壓抑在了心底。他不想在這個時刻,這個地點,與這位府尹大人有太多周旋。包括宣泄自己的負麵情緒。
因為在克製自己的情緒,所以王熾甫一開口,聲音語調依然透著一絲冷硬:“恕誰的罪,一個人說得了嗎?”
蔣燦聞言,趴低的雙肩微微一震。
南昭是一個嚴明律法的國朝,但……陛下的某幾個心腹官員也沒少做先斬後奏的事情啊!
蔣燦慎於再多說什麽,王熾則是懶得再多說廢話。隻輕輕揮了揮手:“都平身吧!”
“謝陛下……”蔣燦稍有猶豫,終於站直起身。而直到此時,他胸中急氣仍還沒喘勻,真想在這時候長出一口氣,但在快速抬了一下眼後,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暫且不理會京都府尹這會兒趕來是準備了什麽說辭。也沒再給予什麽口諭,王熾便繼續向大帳外走去。在他背後,幾百官兵“呼呼啦啦”陸續起身。
由厲蓋親手培養的幾十名侍衛高手環聚行走在皇帝身周十步距離,兩百禁宮侍衛,以及後來被京都府尹帶來的幾百府兵。就由上官英帶著跟在後麵。恒泰館街區的幾百衛兵走在最後頭,他們無權職涉足宮禁範圍,最多就護送皇帝離開這片街區就得止步了。
京都府尹蔣燦眼神有些呆愣地跟在皇帝身後,他有些難以理解,剛才就沒有誰為陛下喚車輦來?剛才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啊?蔣燦有些懷疑自己從下屬那裏聽來的關於皇帝在恒泰館街區遇刺的消息了。
而就在蔣燦腦海裏浮現“車輦”二字的時候,街道數百步外,又有一大隊人馬趕來。
這一隊人裏頭,就不止是步卒方陣了,步兵騎兵盾手弓弩手都存在於其中,但這隊人之中最顯眼的還是那覆了金色織錦帷幔的八馬六輪輦車……是空車而來!
蔣燦心中略鬆,隻等陛下上了車輦,自己不必跟得這般近,或者根本不用這麽擔著心上的壓力一直徒步侍行至宮中,半路就可以撤了。
相比於蔣燦在看見禦輦大隊時的注意焦點是車,王熾看見那一隊人急奔而來,則是在第一時間看見了怒馬飛鞭衝在最前麵的一個年輕人。
二皇子王泓!
王泓服冠微亂,臉色有些發白,揪著馬韁的手青筋隱突,握著馬鞭的手則纏了厚厚的白紗布,為了握緊手中的鞭子,白紗布下包裹著的傷口已經崩裂,血滲出了布外。
能在剛剛經曆了一場驚險之後見到自己最親近的人,總是容易令人覺得暖心,王熾的心稍微一柔,然後他就看見了二兒子持鞭的那隻手上的一抹刺眼顏色。
他眉心快速跳動了一下,隱約有些心疼,默道:這傻孩子。
二皇子王泓在馬上就看見了父親由人扶著行走的樣子,他的心中亦是一緊。馬還未勒穩,他就偏身跳了下來,忍著腳踝急劇撞地傳來的麻痛感,他就向父親快跑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