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葉唇角一動,正準備以她剛才那種方式“說話”,就見伍書動了動嘴形,又“說”出三個字:“仔細看。(..tw棉、花‘糖’小‘說’)”
莫葉剛剛略顯焦急的神情又是滯了滯,她好像明白過來一些,自己的第一個想法有點蠢,可能是她太緊張了的緣故。
大白天當著武功無比強悍的上司的麵,來他辦公的府邸裏盜書?這種事伍書怎麽可能直刺刺地來做,但他又必須帶著她在上司練功的時候跑到統領府來,還要蹲守在上司的對麵,便隻有一種可能,要觀摩上司練功的步驟。
而想到伍書“說”出“乾照經”這三個字,現在的莫葉也能夠明白,為什麽伍書要把她也帶到統領府後宅來,隻因為她練的功法居然跟統領大人是一樣的!
或許也有些不一樣,她練的不是全套。
但這也足夠讓莫葉內心感到無比震驚了。
而就在莫葉微微一怔的時候,她感覺自己被伍書握著的手合緊了一瞬,頓時回過神來。緊接著,她就看見不遠處那個中年人已經轉過身來,他練功時的招式展露,也已發生了改變。
此時他的左手負於背後,隻伸展開右臂,懸於半空,並正在緩緩向自己胸前收近。他那隻手的手掌平展,掌心向上,似乎托著什麽易碎品,因為在挪動的過程中,他的目光隻定格在那隻手上,臉上神情看起來有些專注。
統領大人剛才從書房裏走出來時,手裏並未拿什麽精致把玩的事物,自然不應該生出此類情緒,但莫葉此時又的確自他的手上看見了一樣東西。
確切來說,它不是東西。
那是一片懸於他掌心上空的葉子。
如果他想把玩那片柳葉,的確應該動作小心,春天裏新生的柳葉還很稚嫩,還沒有完全長出夏天裏它類似竹葉的那種窄瘦形體。
但此時的他又應該不用那麽小心才對,因為他不像是在把玩柳葉,那片葉子並沒有真正托入他手心。而是浮在他手掌的上空,與他的手還保持著寸許距離。
仿佛那片葉子才剛剛不慎從枝頭落下,正巧要跌落在他運動速度很慢的手掌上。
但那片葉子又似乎定格了位置一樣,始終沒有真正貼落在他掌心皮膚上。而隻是那麽懸著。它仿佛有了精神靈體,不願隨風所逐,認定跌落的命運,但又正是因此,才會被人所控製。想走不得。
莫葉緊盯著這一幕,神情先是驚訝,而後慢慢轉入某種癡態。
――這即是《乾照經》練至巔峰的體現麽?
大約是在莫葉初練功至一年時間的時候,她感覺到隻是吐納內息、絲毫不練外功招式的弊處。但伍書對於她在這方麵地求教,竟絲毫不予理會,既不解答,也仍保持不教她半點外練功招式的督學態度。
莫葉便從那時開始自行搜集外練功招式經義。文本式、圖解式,或者直接翻武館的院牆窺視武館弟子練習,這些搜學途徑莫葉都嚐試過。<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tw</strong>
雖然最終的結果,是她意識到自己思想的局限性。所以自行放棄了這種做法。不過在那段日子裏,她並非絕對一無所獲。因為這些努力,她得以擴展了一些見聞,因為擴展了搜集功法的渠道,還獲得過幾本別門內修功法。
莫葉記得伍書的叮囑,練了《乾照經》,就絕對不能改練或者同練其他功法,所以她沒有擅作主張去鑽研那些經義。但她略為閱讀過那些經義的字麵意思,並且她現在還記得其中有一本提到過,內修功法到達一定境界。可以驅使經絡之氣外運,也就是隔空擊物、禦劍行走一類的行功效果。
莫葉記得她當時初讀到那本陌生經義裏提到的這句子時,還暗暗驚訝過,但很快她就因為這句子。而徹底斷定,那本經義是江湖上的人糊弄初學武者,隻為賣得快而胡亂寫就。
這一認知,也是使莫葉徹底斷了自學外練招式的原因之一。
但在今天,她卻親眼看見,曾被她認為是胡吹亂寫的功法。居然就這麽被人清晰展現在她眼前。
也許她搜集到的那本功法,仍然確是胡吹大氣,但不可否定,當世的確有這樣神奇的武功,至少修習《乾照經》就能做到這一點。
難怪伍書要帶自己來這裏。想到此處,莫葉下意識側目看向伍書,卻陡然看見伍書本來平靜的臉色忽然繃緊,莫葉也跟著心尖一縮,本能的就朝燈塔下方那個中年人看去。
此時能讓伍書臉色劇變的,便隻有迫在眉睫的危險。而這種危險,眼下隻可能來自一個人。
莫葉剛剛向前方投出目光,她就感覺自己腰間一緊,身子一輕。與此同時,她看見了不遠處那個本來隻是在以極慢速度練功的中年男人,小心翼翼懸空托著一片嫩綠柳葉的手掌忽然一翻,向她這邊拂來。
他拂動的手掌,雖然在移動速度上比剛才練功時顯得快了些,他那一拂的舉動,也輕柔得仿佛隻是要摘去眼前心儀女子青絲間沾的一點柳絮,但當他手心托著的那片嫩柳葉兒隨他掌風浮來時,莫葉仿佛看見這直逼自己眉心的葉子瞬間變成了一支鐵刺。
莫葉心頭一沉。
“抱緊我!”
伍書的聲音忽然自耳邊傳來。
現場情勢急轉,莫葉未曾多想什麽,立即抱緊了伍書的腰。並且她越緊張,抱得就越緊。
伍書得以鬆開了箍緊她的那隻手,當麵對的對手變成名攜“武神”榮耀的統領大人,伍書不能再好整以暇的單手操作手裏那枚小盒子,他必須全力以赴――但隻為逃走!
當莫葉抱緊伍書時,伍書的身形已經躥出那處燈塔哨崗,他手裏的小盒子發出微微尖銳的一絲縷細響,這是它急速發動才會體現出的聲音。
莫葉知道,伍書也急了。
莫葉曾經耍滑頭拿走了伍書擁有的那隻小盒子,當然這事還得靠葉諾諾無意中幫了她一手,但最後這小盒子還是被伍書的義弟以一種極為粗暴的手法和態度拿了回去。
原本莫葉拿走小盒子隻是想借機跟伍書換一樣東西,她對這小物件本身並沒有太多興趣,但伍書的義弟卻因為緊張這東西而把她拎在半空中當衣服甩。為此憤怒了很久的莫葉再才開始留意這東西。
三年前那次航海歸來後,伍書也答應了莫葉的請求,算是替他義弟的冒犯舉動向她示意精神補償,細細解釋了這隻小盒子的作用。並當著她的麵打開了盒子的外蓋。
圓形的盒子,裏麵還有一層,則呈現為方形。它的鑄造材質不明,內部結構不明,實為一個整體。周身嚴絲合縫,仿佛生來就是這樣。在它的內部方形體的四個麵,各留有一個小孔,內裏似乎存在四個線圈,線頭則由這四個孔串出。
盡管伍書說這小盒子有四個線孔,但莫葉隻見過他使用它的兩處孔線,另外兩處似乎隻是對稱擺設。
這樣小的一個盒子裏,好像也藏不了那麽多的小件,莫葉會低估它的能力,憑當世人的思維。也屬正常。
但伍書對於莫葉的觀點,卻很鄭重的做出了言語糾正。雖然他仍然無法讓那另兩個小孔投出超越當世所有絲線韌性的細線,但他言語間確信,他的上司,京都守備軍統領大人厲蓋能夠做到。
對於這種結果,伍書的解釋是,這種盒子正是要用力量控製,但又不是指蠻力。具體為何,伍書沒有解釋得太仔細,隻是說顧忌於盒子太精小。也沒有用重錘蠻橫嚐試過它的極限。
不過,對於盒子內線束的描述,伍書卻說得很仔細。
最常用的那端線孔,彈射力度已能達到七百斤左右。並且不排除其承受力還能在此基礎再往上增加。但更高的重壓未曾試驗過,因為當重力增加至此,小盒子就會發出一種聲響,似乎是臨近極限的預兆。
除了因為有這種近似示警聲音的噪音提醒,令實驗者不敢冒著它被損毀的可能繼續試驗的原因,還由於第二線孔的彈射力度。比第一線孔更為厲害。
隻是由於第二線孔的彈射啟動,要比第一線孔麻煩許多,所以使用頻率沒有第一線孔多。
然而莫葉此時卻看見,伍書竟然啟用了第三線孔――這可是他以前做不到的!
而這是第三線孔第一次在她麵前展現,莫葉除了驚奇,也很好奇,不知道它能呈現怎樣的作用?
第三線孔的能力特點,便是一個“長”字。
當伍書帶著莫葉躍離燈塔頂時,他們如果不想腳下占地,若要借用那小盒子彈射出強韌力的線,作為在空中行走的索道,那麽即便是要攀上最近的一處高點,長度拉伸最少估算,也需要一百一十丈左右。
而莫葉見過伍書使用這盒子在空中行過的最長距離,是那次越過狼牙圍城的時候,城防高約三十丈。
所以,這就是逼得伍書彈射出第三線孔的原因麽?
莫葉隱隱也已意識到,第三線孔能力的真正優勢是什麽了。
她猜得沒錯!
在她有此猜想的同時,她就看見長身躍起的伍書朝不遠一處房頂尖角彈射出手中小盒子的第三線孔,一股幾近無形的線束瞬時間如出鞘劍一樣掠出。很快有聲響傳回,線束一端似乎是刺穿了那處房頂,瓦頂上略起煙塵。
而在伍書身形下墜的時候,他已經將手中的盒子拋向另外一邊。
……
……
酉時剛過,戌時初,天色昏暗下來,京都華燈初上。
石乙約了陶隱在“子歸樓”小聚,半個時辰後,陶隱的身影才姍姍然出現在“子歸樓”門口。石乙倚在二樓臨街的窗畔,由上而下看著陶隱半濕半幹的發頂,並沒有喊他,但心底的一絲不耐煩已再次膨脹。
聽著樓道裏傳來自己那常隨急促的腳步聲,後麵跟著的那人步履卻輕如貓伏,石乙也已擱下手中茶盞站起身。他忽然想到,雖然他平時很忙,每一個時辰都很寶貴,但這次找陶隱,本是他有事相求,他不能像看待常隨那樣看待陶隱,頓時也就釋然了。
“不知逸公子喚陶某來,是否有什麽事兒?”陶隱攢袖大大方方走了進來,並不見行禮,直接就坐到了屋內擺了茶點的桌畔。
他走路的腳步聲雖然很輕,但步子邁得卻很闊。
石乙客套的話正要說出口,沒想到來人這麽直接,不禁微微一愣。
不過他很快也就一笑置之。
是他在這個時代待得太久了,快要忘了初來乍到時的他,行事風格也是這麽直接。不過這樣的初見開場,似乎不是什麽壞事,也許正好證明了,陶隱的身世來處,有他可取之處。
石乙坐回到陶隱對麵,喚常隨給陶隱添了茶,就把屋內的仆從都支使出去。
陶隱端著茶盞默然看著這一切,等到屋內隻剩石乙和他了,他才微訝開口道:“什麽事這麽神秘,或者應該說,我與逸公子不過是初識初見,有什麽事兒能到你要如此秘密待客的地步?”
“陶公子。”不管陶隱領不領受,石乙還是先起身朝他深揖一禮。
看著石乙認真的表情,陶隱終於有些坐不住了,擱下茶盞站起身,卻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垂在寬鬆衣袖裏的手僵了片刻,才生硬的照著石乙的樣子掬了掬手:“究竟何事?”
此時看著眼前的陶隱,石乙頓時就想起自己兩年前匆匆從阮洛那裏接過擔子時,與那些前輩大商賈們初次打交道時的樣子,也是這麽的警惕小心和僵硬。他忽然就放下手,哈哈一笑,道:“陶兄無需執禮,這次請你來,是在下有事相求。”
陶隱也已垂下手,但沒有立即坐回椅上,此時他已經沒有了剛進屋時的那種淡然卻直接的態度。他一邊上上下下地打量著石乙,一邊緩緩開口道:“你我相互之間並沒有多少了解,陶某能有什麽事可以幫到你呢?就算有,也是在下有求於你。”
-(未完待續。)
莫葉唇角一動,正準備以她剛才那種方式“說話”,就見伍書動了動嘴形,又“說”出三個字:“仔細看。(..tw棉、花‘糖’小‘說’)”
莫葉剛剛略顯焦急的神情又是滯了滯,她好像明白過來一些,自己的第一個想法有點蠢,可能是她太緊張了的緣故。
大白天當著武功無比強悍的上司的麵,來他辦公的府邸裏盜書?這種事伍書怎麽可能直刺刺地來做,但他又必須帶著她在上司練功的時候跑到統領府來,還要蹲守在上司的對麵,便隻有一種可能,要觀摩上司練功的步驟。
而想到伍書“說”出“乾照經”這三個字,現在的莫葉也能夠明白,為什麽伍書要把她也帶到統領府後宅來,隻因為她練的功法居然跟統領大人是一樣的!
或許也有些不一樣,她練的不是全套。
但這也足夠讓莫葉內心感到無比震驚了。
而就在莫葉微微一怔的時候,她感覺自己被伍書握著的手合緊了一瞬,頓時回過神來。緊接著,她就看見不遠處那個中年人已經轉過身來,他練功時的招式展露,也已發生了改變。
此時他的左手負於背後,隻伸展開右臂,懸於半空,並正在緩緩向自己胸前收近。他那隻手的手掌平展,掌心向上,似乎托著什麽易碎品,因為在挪動的過程中,他的目光隻定格在那隻手上,臉上神情看起來有些專注。
統領大人剛才從書房裏走出來時,手裏並未拿什麽精致把玩的事物,自然不應該生出此類情緒,但莫葉此時又的確自他的手上看見了一樣東西。
確切來說,它不是東西。
那是一片懸於他掌心上空的葉子。
如果他想把玩那片柳葉,的確應該動作小心,春天裏新生的柳葉還很稚嫩,還沒有完全長出夏天裏它類似竹葉的那種窄瘦形體。
但此時的他又應該不用那麽小心才對,因為他不像是在把玩柳葉,那片葉子並沒有真正托入他手心。而是浮在他手掌的上空,與他的手還保持著寸許距離。
仿佛那片葉子才剛剛不慎從枝頭落下,正巧要跌落在他運動速度很慢的手掌上。
但那片葉子又似乎定格了位置一樣,始終沒有真正貼落在他掌心皮膚上。而隻是那麽懸著。它仿佛有了精神靈體,不願隨風所逐,認定跌落的命運,但又正是因此,才會被人所控製。想走不得。
莫葉緊盯著這一幕,神情先是驚訝,而後慢慢轉入某種癡態。
――這即是《乾照經》練至巔峰的體現麽?
大約是在莫葉初練功至一年時間的時候,她感覺到隻是吐納內息、絲毫不練外功招式的弊處。但伍書對於她在這方麵地求教,竟絲毫不予理會,既不解答,也仍保持不教她半點外練功招式的督學態度。
莫葉便從那時開始自行搜集外練功招式經義。文本式、圖解式,或者直接翻武館的院牆窺視武館弟子練習,這些搜學途徑莫葉都嚐試過。<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tw</strong>
雖然最終的結果,是她意識到自己思想的局限性。所以自行放棄了這種做法。不過在那段日子裏,她並非絕對一無所獲。因為這些努力,她得以擴展了一些見聞,因為擴展了搜集功法的渠道,還獲得過幾本別門內修功法。
莫葉記得伍書的叮囑,練了《乾照經》,就絕對不能改練或者同練其他功法,所以她沒有擅作主張去鑽研那些經義。但她略為閱讀過那些經義的字麵意思,並且她現在還記得其中有一本提到過,內修功法到達一定境界。可以驅使經絡之氣外運,也就是隔空擊物、禦劍行走一類的行功效果。
莫葉記得她當時初讀到那本陌生經義裏提到的這句子時,還暗暗驚訝過,但很快她就因為這句子。而徹底斷定,那本經義是江湖上的人糊弄初學武者,隻為賣得快而胡亂寫就。
這一認知,也是使莫葉徹底斷了自學外練招式的原因之一。
但在今天,她卻親眼看見,曾被她認為是胡吹亂寫的功法。居然就這麽被人清晰展現在她眼前。
也許她搜集到的那本功法,仍然確是胡吹大氣,但不可否定,當世的確有這樣神奇的武功,至少修習《乾照經》就能做到這一點。
難怪伍書要帶自己來這裏。想到此處,莫葉下意識側目看向伍書,卻陡然看見伍書本來平靜的臉色忽然繃緊,莫葉也跟著心尖一縮,本能的就朝燈塔下方那個中年人看去。
此時能讓伍書臉色劇變的,便隻有迫在眉睫的危險。而這種危險,眼下隻可能來自一個人。
莫葉剛剛向前方投出目光,她就感覺自己腰間一緊,身子一輕。與此同時,她看見了不遠處那個本來隻是在以極慢速度練功的中年男人,小心翼翼懸空托著一片嫩綠柳葉的手掌忽然一翻,向她這邊拂來。
他拂動的手掌,雖然在移動速度上比剛才練功時顯得快了些,他那一拂的舉動,也輕柔得仿佛隻是要摘去眼前心儀女子青絲間沾的一點柳絮,但當他手心托著的那片嫩柳葉兒隨他掌風浮來時,莫葉仿佛看見這直逼自己眉心的葉子瞬間變成了一支鐵刺。
莫葉心頭一沉。
“抱緊我!”
伍書的聲音忽然自耳邊傳來。
現場情勢急轉,莫葉未曾多想什麽,立即抱緊了伍書的腰。並且她越緊張,抱得就越緊。
伍書得以鬆開了箍緊她的那隻手,當麵對的對手變成名攜“武神”榮耀的統領大人,伍書不能再好整以暇的單手操作手裏那枚小盒子,他必須全力以赴――但隻為逃走!
當莫葉抱緊伍書時,伍書的身形已經躥出那處燈塔哨崗,他手裏的小盒子發出微微尖銳的一絲縷細響,這是它急速發動才會體現出的聲音。
莫葉知道,伍書也急了。
莫葉曾經耍滑頭拿走了伍書擁有的那隻小盒子,當然這事還得靠葉諾諾無意中幫了她一手,但最後這小盒子還是被伍書的義弟以一種極為粗暴的手法和態度拿了回去。
原本莫葉拿走小盒子隻是想借機跟伍書換一樣東西,她對這小物件本身並沒有太多興趣,但伍書的義弟卻因為緊張這東西而把她拎在半空中當衣服甩。為此憤怒了很久的莫葉再才開始留意這東西。
三年前那次航海歸來後,伍書也答應了莫葉的請求,算是替他義弟的冒犯舉動向她示意精神補償,細細解釋了這隻小盒子的作用。並當著她的麵打開了盒子的外蓋。
圓形的盒子,裏麵還有一層,則呈現為方形。它的鑄造材質不明,內部結構不明,實為一個整體。周身嚴絲合縫,仿佛生來就是這樣。在它的內部方形體的四個麵,各留有一個小孔,內裏似乎存在四個線圈,線頭則由這四個孔串出。
盡管伍書說這小盒子有四個線孔,但莫葉隻見過他使用它的兩處孔線,另外兩處似乎隻是對稱擺設。
這樣小的一個盒子裏,好像也藏不了那麽多的小件,莫葉會低估它的能力,憑當世人的思維。也屬正常。
但伍書對於莫葉的觀點,卻很鄭重的做出了言語糾正。雖然他仍然無法讓那另兩個小孔投出超越當世所有絲線韌性的細線,但他言語間確信,他的上司,京都守備軍統領大人厲蓋能夠做到。
對於這種結果,伍書的解釋是,這種盒子正是要用力量控製,但又不是指蠻力。具體為何,伍書沒有解釋得太仔細,隻是說顧忌於盒子太精小。也沒有用重錘蠻橫嚐試過它的極限。
不過,對於盒子內線束的描述,伍書卻說得很仔細。
最常用的那端線孔,彈射力度已能達到七百斤左右。並且不排除其承受力還能在此基礎再往上增加。但更高的重壓未曾試驗過,因為當重力增加至此,小盒子就會發出一種聲響,似乎是臨近極限的預兆。
除了因為有這種近似示警聲音的噪音提醒,令實驗者不敢冒著它被損毀的可能繼續試驗的原因,還由於第二線孔的彈射力度。比第一線孔更為厲害。
隻是由於第二線孔的彈射啟動,要比第一線孔麻煩許多,所以使用頻率沒有第一線孔多。
然而莫葉此時卻看見,伍書竟然啟用了第三線孔――這可是他以前做不到的!
而這是第三線孔第一次在她麵前展現,莫葉除了驚奇,也很好奇,不知道它能呈現怎樣的作用?
第三線孔的能力特點,便是一個“長”字。
當伍書帶著莫葉躍離燈塔頂時,他們如果不想腳下占地,若要借用那小盒子彈射出強韌力的線,作為在空中行走的索道,那麽即便是要攀上最近的一處高點,長度拉伸最少估算,也需要一百一十丈左右。
而莫葉見過伍書使用這盒子在空中行過的最長距離,是那次越過狼牙圍城的時候,城防高約三十丈。
所以,這就是逼得伍書彈射出第三線孔的原因麽?
莫葉隱隱也已意識到,第三線孔能力的真正優勢是什麽了。
她猜得沒錯!
在她有此猜想的同時,她就看見長身躍起的伍書朝不遠一處房頂尖角彈射出手中小盒子的第三線孔,一股幾近無形的線束瞬時間如出鞘劍一樣掠出。很快有聲響傳回,線束一端似乎是刺穿了那處房頂,瓦頂上略起煙塵。
而在伍書身形下墜的時候,他已經將手中的盒子拋向另外一邊。
……
……
酉時剛過,戌時初,天色昏暗下來,京都華燈初上。
石乙約了陶隱在“子歸樓”小聚,半個時辰後,陶隱的身影才姍姍然出現在“子歸樓”門口。石乙倚在二樓臨街的窗畔,由上而下看著陶隱半濕半幹的發頂,並沒有喊他,但心底的一絲不耐煩已再次膨脹。
聽著樓道裏傳來自己那常隨急促的腳步聲,後麵跟著的那人步履卻輕如貓伏,石乙也已擱下手中茶盞站起身。他忽然想到,雖然他平時很忙,每一個時辰都很寶貴,但這次找陶隱,本是他有事相求,他不能像看待常隨那樣看待陶隱,頓時也就釋然了。
“不知逸公子喚陶某來,是否有什麽事兒?”陶隱攢袖大大方方走了進來,並不見行禮,直接就坐到了屋內擺了茶點的桌畔。
他走路的腳步聲雖然很輕,但步子邁得卻很闊。
石乙客套的話正要說出口,沒想到來人這麽直接,不禁微微一愣。
不過他很快也就一笑置之。
是他在這個時代待得太久了,快要忘了初來乍到時的他,行事風格也是這麽直接。不過這樣的初見開場,似乎不是什麽壞事,也許正好證明了,陶隱的身世來處,有他可取之處。
石乙坐回到陶隱對麵,喚常隨給陶隱添了茶,就把屋內的仆從都支使出去。
陶隱端著茶盞默然看著這一切,等到屋內隻剩石乙和他了,他才微訝開口道:“什麽事這麽神秘,或者應該說,我與逸公子不過是初識初見,有什麽事兒能到你要如此秘密待客的地步?”
“陶公子。”不管陶隱領不領受,石乙還是先起身朝他深揖一禮。
看著石乙認真的表情,陶隱終於有些坐不住了,擱下茶盞站起身,卻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垂在寬鬆衣袖裏的手僵了片刻,才生硬的照著石乙的樣子掬了掬手:“究竟何事?”
此時看著眼前的陶隱,石乙頓時就想起自己兩年前匆匆從阮洛那裏接過擔子時,與那些前輩大商賈們初次打交道時的樣子,也是這麽的警惕小心和僵硬。他忽然就放下手,哈哈一笑,道:“陶兄無需執禮,這次請你來,是在下有事相求。”
陶隱也已垂下手,但沒有立即坐回椅上,此時他已經沒有了剛進屋時的那種淡然卻直接的態度。他一邊上上下下地打量著石乙,一邊緩緩開口道:“你我相互之間並沒有多少了解,陶某能有什麽事可以幫到你呢?就算有,也是在下有求於你。”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