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統領大人剛才從書房裏走出來時,手裏並未拿什麽精致把玩的事物,自然不應該生出此類情緒,但莫葉此時又的確自他的手上看見了一樣東西。
確切來說,它不是東西。
那是一片懸於他掌心上空的葉子。
如果他想把玩那片柳葉,的確應該動作小心,春天裏新生的柳葉還很稚嫩,還沒有完全長出夏天裏它類似竹葉的那種窄瘦形體。
但此時的他又應該不用那麽小心才對,因為他不像是在把玩柳葉,那片葉子並沒有真正托入他手心,而[熱,門.小''説。網]是浮在他手掌的上空,與他的手還保持著寸許距離。
仿佛那片葉子才剛剛不慎從枝頭落下,正巧要跌落在他運動速度很慢的手掌上。
但那片葉子又似乎定格了位置一樣,始終沒有真正貼落在他掌心皮膚上,而隻是那麽懸著。它仿佛有了精神靈體,不願隨風所逐,認定跌落的命運,但又正是因此,才會被人所控製,想走不得。
莫葉緊盯著這一幕,神情先是驚訝,而後慢慢轉入某種癡態。
大約是在莫葉初練功至一年時間的時候,她感覺到隻是吐納內息、絲毫不練外功招式的弊處。但伍書對於她在這方麵地求教,竟絲毫不予理會,既不解答,也仍保:持不教她半點外練功招式的督學態度。
莫葉便從那時開始自行搜集外練功招式經義。文本式、圖解式,或者直接翻武館的院牆窺視武館弟子練習。這些搜學途徑莫葉都嚐試過。
雖然最終的結果,是她意識到自己思想的局限性,所以自行放棄了這種做法。不過在那段日子裏,她並非絕對一無所獲。因為這些努力,她得以擴展了一些見聞,因為擴展了搜集功法的渠道,還獲得過幾本別門內修功法。
莫葉記得伍書的叮囑,練了《乾照經》,就絕對不能改練或者同練其他功法,所以她沒有擅作主張去鑽研那些經義。但她略為閱讀過那些經義的字麵意思。並且她現在還記得其中有一本提到過。內修功法到達一定境界,可以驅使經絡之氣外運,也就是隔空擊物、禦劍行走一類的行功效果。
莫葉記得她當時初讀到那本陌生經義裏提到的這句子時,還暗暗驚訝過。但很快她就因為這句子。而徹底斷定。那本經義是江湖上的人糊弄初學武者,隻為賣得快而胡亂寫就。
這一認知,也是使莫葉徹底斷了自學外練招式的原因之一。
但在今天。她卻親眼看見,曾被她認為是胡吹亂寫的功法,居然就這麽被人清晰展現在她眼前。
也許她搜集到的那本功法,仍然確是胡吹大氣,但不可否定,當世的確有這樣神奇的武功,至少修習《乾照經》就能做到這一點。
難怪伍書要帶自己來這裏。想到此處,莫葉下意識側目看向伍書,卻陡然看見伍書本來平靜的臉色忽然繃緊,莫葉也跟著心尖一縮,本能的就朝燈塔下方那個中年人看去。
此時能讓伍書臉色劇變的,便隻有迫在眉睫的危險。而這種危險,眼下隻可能來自一個人。
莫葉剛剛向前方投出目光,她就感覺自己腰間一緊,身子一輕。與此同時,她看見了不遠處那個本來隻是在以極慢速度練功的中年男人,小心翼翼懸空托著一片嫩綠柳葉的手掌忽然一翻,向她這邊拂來。
他拂動的手掌,雖然在移動速度上比剛才練功時顯得快了些,他那一拂的舉動,也輕柔得仿佛隻是要摘去眼前心儀女子青絲間沾的一點柳絮,但當他手心托著的那片嫩柳葉兒隨他掌風浮來時,莫葉仿佛看見這直逼自己眉心的葉子瞬間變成了一支鐵刺。
莫葉心頭一沉。
“過來!”伍書的聲音忽然自耳邊傳來。
現場情勢急轉,莫葉未曾多想什麽,立即抱緊了伍書的腰。並且她越緊張,抱得就越緊。
伍書得以鬆開了箍緊她的那隻手,當麵對的對手變成名攜“武神”榮耀的統領大人,伍書不能再好整以暇的單手操作手裏那枚小盒子,他必須全力以赴——但隻為逃走!
當莫葉抱緊伍書時,伍書的身形已經躥出那處燈塔哨崗,他手裏的小盒子發出微微尖銳的一絲縷細響,這是它急速發動才會體現出的聲音。
莫葉知道,伍書也急了。
莫葉曾經耍滑頭拿走了伍書擁有的那隻小盒子,當然這事還得靠葉諾諾無意中幫了她一手,但最後這小盒子還是被伍書的義弟以一種極為粗暴的手法和態度拿了回去。
原本莫葉拿走小盒子隻是想借機跟伍書換一樣東西,她對這小物件本身並沒有太多興趣,但伍書的義弟卻因為緊張這東西而把她拎在半空中當衣服甩,為此憤怒了很久的莫葉再才開始留意這東西。
三年前那次航海歸來後,伍書也答應了莫葉的請求,算是替他義弟的冒犯舉動向她示意精神補償,細細解釋了這隻小盒子的作用,並當著她的麵打開了盒子的外蓋。
圓形的盒子,裏麵還有一層,則呈現為方形。它的鑄造材質不明,內部結構不明,實為一個整體,周身嚴絲合縫,仿佛生來就是這樣。在它的內部方形體的四個麵,各留有一個小孔,內裏似乎存在四個線圈,線頭則由這四個孔串出。
盡管伍書說這小盒子有四個線孔,但莫葉隻見過他使用它的兩處孔線,另外兩處似乎隻是對稱擺設。
這樣小的一個盒子裏,好像也藏不了那麽多的小件,莫葉會低估它的能力,憑當世人的思維,也屬正常。
但伍書對於莫葉的觀點。卻很鄭重的做出了言語糾正。雖然他仍然無法讓那另兩個小孔投出超越當世所有絲線韌性的細線,但他言語間確信,他的上司,京都守備軍統領大人厲蓋能夠做到。
對於這種結果,伍書的解釋是,這種盒子正是要用力量控製,但又不是指蠻力。具體為何,伍書沒有解釋得太仔細,隻是說顧忌於盒子太精小,也沒有用重錘蠻橫嚐試過它的極限。
不過。對於盒子內線束的描述。伍書卻說得很仔細。
最常用的那端線孔,彈射力度已能達到七百斤左右,並且不排除其承受力還能在此基礎再往上增加。但更高的重壓未曾試驗過,因為當重力增加至此。小盒子就會發出一種聲響。似乎是臨近極限的預兆。
除了因為有這種近似示警聲音的噪音提醒。令實驗者不敢冒著它被損毀的可能繼續試驗的原因,還由於第二線孔的彈射力度,比第一線孔更為厲害。
隻是由於第二線孔的彈射啟動。要比第一線孔麻煩許多,所以使用頻率沒有第一線孔多。
然而莫葉此時卻看見,伍書竟然啟用了第三線孔——這可是他以前做不到的!
而這是第三線孔第一次在她麵前展現,莫葉除了驚奇,也很好奇,不知道它能呈現怎樣的作用?
第三線孔的能力特點,便是一個“長”字。
當伍書帶著莫葉躍離燈塔頂時,他們如果不想腳下占地,若要借用那小盒子彈射出強韌力的線,作為在空中行走的索道,那麽即便是要攀上最近的一處高點,長度拉伸最少估算,也需要一百一十丈左右。
而莫葉見過伍書使用這盒子在空中行過的最長距離,是那次越過狼牙圍城的時候,城防高約三十丈。
所以,這就是逼得伍書彈射出第三線孔的原因麽?
莫葉隱隱也已意識到,第三線孔能力的真正優勢是什麽了。
她猜得沒錯!
在她有此猜想的同時,她就看見長身躍起的伍書朝不遠一處房頂尖角彈射出手中小盒子的第三線孔,一股幾近無形的線束瞬時間如出鞘劍一樣掠出。很快有聲響傳回,線束一端似乎是刺穿了那處房頂,瓦頂上略起煙塵。
……
厲蓋領著莫葉來到他的書房,示意她隨心找個位置坐下,然後他開始慢悠悠地沏茶。
“你這不是緊張拘謹該有的樣子,你是著急,是否有事?”厲蓋將沏好的茶分了一杯到莫葉手畔桌上,鄰桌坐下後接著道,“如果是習武之事,在我這裏可以無所忌憚。”
厲蓋的話音剛落,就察覺到莫葉的表情緩了緩。
莫葉暗自欣喜的同時,也有些驚訝。聽旁門小道消息的說法,眼前這位黑白通吃的武神大人,在武功極高的同時,腦筋就有些不夠宛轉。可現在看來,這跟謠言差不多了,這位武神大人似乎有能窺透他人心境之能,怎麽能說他腦子不夠用呢?
此時的莫葉不會知道,雖然傳言有誇張的成分,但她能對厲蓋心生敬畏的主要原因,還是她自己太缺乏曆練。倘若她也在官場待個十幾年,即便學不成腦謀深算,這點洞悉人心的眼力勁一樣也能磨練出來。
然而被動的觀察與主動的經營是兩套功夫,厲蓋偏向於服從命令和執行,卻不是能主張謀事的人,外人對此一言難盡,隻好籠統的推說他腦子不夠用了。
莫葉在放鬆心思的同時,不禁開始有些走神,這時她就聽到厲蓋的聲音又傳來。
“其實你不說我大約也能猜到,前些日子,賢弟就找我問過。”厲蓋微微一笑,“你習武之初,原本就是從我這裏拿的經冊,今後若有任何問題,除了找我還能如何。”
莫葉心裏一個咯噔。
真不知自己腦子裏塞滿的是什麽,一眼就能看清的事情,自己卻還扭扭捏捏,藏給誰看?
莫葉深飲一口茶,平順下心氣,然後緩緩開口,將月前練功遇到的瓶頸過程仔細講了一遍。
厲蓋在聽完之後隻是淡淡說了句:“你的症狀跟我當年初練時一樣。”
莫葉聞言一愣,遲鈍的回過神來,不禁失聲問道:“症狀?”
厲蓋端起茶杯摸索著光潔的瓷麵,神情有些猶豫,但在沉思了一會兒後,終於還是鬆了口,慢慢說道:“我與你師父,還有當今皇帝,是義結金蘭的異姓兄弟,但我與陛下認識得更早些。我十一歲就追隨陛下,除了在練武方麵天賦異於常人,再沒有別的擅長。那時……王家大哥還在北邊,也不知道何時能回到南方,所以也沒有要求我事事皆通,見我武功好,就讓我專心練武即可。”
厲蓋所言之事,似乎與之前莫葉說到的事毫無關係,但莫葉卻沒有出聲提示。她靜靜聆聽,心下已經升起濃厚的好奇。
“王家在北方待了快有百年了,當時除了朝廷嚴令王家的人不許踏過‘孤王嶺’,別的方麵其實都還好。除了戍守,還有一些副業,衣食無憂,結交的朋友也多。”厲蓋說到這裏頓了頓,似乎是回憶到了令人欣喜的事,目光有了熱度,“就在王家大哥二十歲生辰,及冠禮的當天,來訪觀禮的客人很多,裏頭有一人所贈的禮物,是一本內家功法,叫《長生經》,也就是你現在修習的《乾照經》的原本。”
莫葉聽到這裏便沒法再靜默了,沒想到《乾照經》還有這樣一段曲折來曆。
練的同是一部功法,旁觀厲蓋現在的內息造詣,顯然已不存在阻礙,照此推測,這部所謂的內家大成功法,很可能經厲蓋的手修改過,那麽自己練功遇到的瓶頸是否也因此所致?
不……剛才厲蓋也說了,自己的症狀與他當年初練時一樣,這說明他也曾遇到過瓶頸期。
可他又說了,《乾照經》源於《長生經》,但不算原本,這又算什麽呢?直接修習《長生經》不是更穩妥嗎?
莫葉嘴唇動了動,想問又有些猶豫,因為她同時也認為,厲蓋不會有害她的意思。
看著莫葉欲言又止的樣子,厲蓋隻是含笑幫她添了半杯茶,然後接著道:“按照那位客人的說法,《長生經》並沒有多大的攻擊力,但若能每天堅持習練,成果便如其名,延年益壽,百病不侵。”
莫葉腦海裏突然閃現一個念頭,不禁咂舌。
自己被廖世喂了十年湯藥,現在百毒不侵,已經是異於常人了,現在跟著武神大人修習《長生經》,練就百病不侵嗎?-
(未完待續……)
-統領大人剛才從書房裏走出來時,手裏並未拿什麽精致把玩的事物,自然不應該生出此類情緒,但莫葉此時又的確自他的手上看見了一樣東西。
確切來說,它不是東西。
那是一片懸於他掌心上空的葉子。
如果他想把玩那片柳葉,的確應該動作小心,春天裏新生的柳葉還很稚嫩,還沒有完全長出夏天裏它類似竹葉的那種窄瘦形體。
但此時的他又應該不用那麽小心才對,因為他不像是在把玩柳葉,那片葉子並沒有真正托入他手心,而[熱,門.小''説。網]是浮在他手掌的上空,與他的手還保持著寸許距離。
仿佛那片葉子才剛剛不慎從枝頭落下,正巧要跌落在他運動速度很慢的手掌上。
但那片葉子又似乎定格了位置一樣,始終沒有真正貼落在他掌心皮膚上,而隻是那麽懸著。它仿佛有了精神靈體,不願隨風所逐,認定跌落的命運,但又正是因此,才會被人所控製,想走不得。
莫葉緊盯著這一幕,神情先是驚訝,而後慢慢轉入某種癡態。
大約是在莫葉初練功至一年時間的時候,她感覺到隻是吐納內息、絲毫不練外功招式的弊處。但伍書對於她在這方麵地求教,竟絲毫不予理會,既不解答,也仍保:持不教她半點外練功招式的督學態度。
莫葉便從那時開始自行搜集外練功招式經義。文本式、圖解式,或者直接翻武館的院牆窺視武館弟子練習。這些搜學途徑莫葉都嚐試過。
雖然最終的結果,是她意識到自己思想的局限性,所以自行放棄了這種做法。不過在那段日子裏,她並非絕對一無所獲。因為這些努力,她得以擴展了一些見聞,因為擴展了搜集功法的渠道,還獲得過幾本別門內修功法。
莫葉記得伍書的叮囑,練了《乾照經》,就絕對不能改練或者同練其他功法,所以她沒有擅作主張去鑽研那些經義。但她略為閱讀過那些經義的字麵意思。並且她現在還記得其中有一本提到過。內修功法到達一定境界,可以驅使經絡之氣外運,也就是隔空擊物、禦劍行走一類的行功效果。
莫葉記得她當時初讀到那本陌生經義裏提到的這句子時,還暗暗驚訝過。但很快她就因為這句子。而徹底斷定。那本經義是江湖上的人糊弄初學武者,隻為賣得快而胡亂寫就。
這一認知,也是使莫葉徹底斷了自學外練招式的原因之一。
但在今天。她卻親眼看見,曾被她認為是胡吹亂寫的功法,居然就這麽被人清晰展現在她眼前。
也許她搜集到的那本功法,仍然確是胡吹大氣,但不可否定,當世的確有這樣神奇的武功,至少修習《乾照經》就能做到這一點。
難怪伍書要帶自己來這裏。想到此處,莫葉下意識側目看向伍書,卻陡然看見伍書本來平靜的臉色忽然繃緊,莫葉也跟著心尖一縮,本能的就朝燈塔下方那個中年人看去。
此時能讓伍書臉色劇變的,便隻有迫在眉睫的危險。而這種危險,眼下隻可能來自一個人。
莫葉剛剛向前方投出目光,她就感覺自己腰間一緊,身子一輕。與此同時,她看見了不遠處那個本來隻是在以極慢速度練功的中年男人,小心翼翼懸空托著一片嫩綠柳葉的手掌忽然一翻,向她這邊拂來。
他拂動的手掌,雖然在移動速度上比剛才練功時顯得快了些,他那一拂的舉動,也輕柔得仿佛隻是要摘去眼前心儀女子青絲間沾的一點柳絮,但當他手心托著的那片嫩柳葉兒隨他掌風浮來時,莫葉仿佛看見這直逼自己眉心的葉子瞬間變成了一支鐵刺。
莫葉心頭一沉。
“過來!”伍書的聲音忽然自耳邊傳來。
現場情勢急轉,莫葉未曾多想什麽,立即抱緊了伍書的腰。並且她越緊張,抱得就越緊。
伍書得以鬆開了箍緊她的那隻手,當麵對的對手變成名攜“武神”榮耀的統領大人,伍書不能再好整以暇的單手操作手裏那枚小盒子,他必須全力以赴——但隻為逃走!
當莫葉抱緊伍書時,伍書的身形已經躥出那處燈塔哨崗,他手裏的小盒子發出微微尖銳的一絲縷細響,這是它急速發動才會體現出的聲音。
莫葉知道,伍書也急了。
莫葉曾經耍滑頭拿走了伍書擁有的那隻小盒子,當然這事還得靠葉諾諾無意中幫了她一手,但最後這小盒子還是被伍書的義弟以一種極為粗暴的手法和態度拿了回去。
原本莫葉拿走小盒子隻是想借機跟伍書換一樣東西,她對這小物件本身並沒有太多興趣,但伍書的義弟卻因為緊張這東西而把她拎在半空中當衣服甩,為此憤怒了很久的莫葉再才開始留意這東西。
三年前那次航海歸來後,伍書也答應了莫葉的請求,算是替他義弟的冒犯舉動向她示意精神補償,細細解釋了這隻小盒子的作用,並當著她的麵打開了盒子的外蓋。
圓形的盒子,裏麵還有一層,則呈現為方形。它的鑄造材質不明,內部結構不明,實為一個整體,周身嚴絲合縫,仿佛生來就是這樣。在它的內部方形體的四個麵,各留有一個小孔,內裏似乎存在四個線圈,線頭則由這四個孔串出。
盡管伍書說這小盒子有四個線孔,但莫葉隻見過他使用它的兩處孔線,另外兩處似乎隻是對稱擺設。
這樣小的一個盒子裏,好像也藏不了那麽多的小件,莫葉會低估它的能力,憑當世人的思維,也屬正常。
但伍書對於莫葉的觀點。卻很鄭重的做出了言語糾正。雖然他仍然無法讓那另兩個小孔投出超越當世所有絲線韌性的細線,但他言語間確信,他的上司,京都守備軍統領大人厲蓋能夠做到。
對於這種結果,伍書的解釋是,這種盒子正是要用力量控製,但又不是指蠻力。具體為何,伍書沒有解釋得太仔細,隻是說顧忌於盒子太精小,也沒有用重錘蠻橫嚐試過它的極限。
不過。對於盒子內線束的描述。伍書卻說得很仔細。
最常用的那端線孔,彈射力度已能達到七百斤左右,並且不排除其承受力還能在此基礎再往上增加。但更高的重壓未曾試驗過,因為當重力增加至此。小盒子就會發出一種聲響。似乎是臨近極限的預兆。
除了因為有這種近似示警聲音的噪音提醒。令實驗者不敢冒著它被損毀的可能繼續試驗的原因,還由於第二線孔的彈射力度,比第一線孔更為厲害。
隻是由於第二線孔的彈射啟動。要比第一線孔麻煩許多,所以使用頻率沒有第一線孔多。
然而莫葉此時卻看見,伍書竟然啟用了第三線孔——這可是他以前做不到的!
而這是第三線孔第一次在她麵前展現,莫葉除了驚奇,也很好奇,不知道它能呈現怎樣的作用?
第三線孔的能力特點,便是一個“長”字。
當伍書帶著莫葉躍離燈塔頂時,他們如果不想腳下占地,若要借用那小盒子彈射出強韌力的線,作為在空中行走的索道,那麽即便是要攀上最近的一處高點,長度拉伸最少估算,也需要一百一十丈左右。
而莫葉見過伍書使用這盒子在空中行過的最長距離,是那次越過狼牙圍城的時候,城防高約三十丈。
所以,這就是逼得伍書彈射出第三線孔的原因麽?
莫葉隱隱也已意識到,第三線孔能力的真正優勢是什麽了。
她猜得沒錯!
在她有此猜想的同時,她就看見長身躍起的伍書朝不遠一處房頂尖角彈射出手中小盒子的第三線孔,一股幾近無形的線束瞬時間如出鞘劍一樣掠出。很快有聲響傳回,線束一端似乎是刺穿了那處房頂,瓦頂上略起煙塵。
……
厲蓋領著莫葉來到他的書房,示意她隨心找個位置坐下,然後他開始慢悠悠地沏茶。
“你這不是緊張拘謹該有的樣子,你是著急,是否有事?”厲蓋將沏好的茶分了一杯到莫葉手畔桌上,鄰桌坐下後接著道,“如果是習武之事,在我這裏可以無所忌憚。”
厲蓋的話音剛落,就察覺到莫葉的表情緩了緩。
莫葉暗自欣喜的同時,也有些驚訝。聽旁門小道消息的說法,眼前這位黑白通吃的武神大人,在武功極高的同時,腦筋就有些不夠宛轉。可現在看來,這跟謠言差不多了,這位武神大人似乎有能窺透他人心境之能,怎麽能說他腦子不夠用呢?
此時的莫葉不會知道,雖然傳言有誇張的成分,但她能對厲蓋心生敬畏的主要原因,還是她自己太缺乏曆練。倘若她也在官場待個十幾年,即便學不成腦謀深算,這點洞悉人心的眼力勁一樣也能磨練出來。
然而被動的觀察與主動的經營是兩套功夫,厲蓋偏向於服從命令和執行,卻不是能主張謀事的人,外人對此一言難盡,隻好籠統的推說他腦子不夠用了。
莫葉在放鬆心思的同時,不禁開始有些走神,這時她就聽到厲蓋的聲音又傳來。
“其實你不說我大約也能猜到,前些日子,賢弟就找我問過。”厲蓋微微一笑,“你習武之初,原本就是從我這裏拿的經冊,今後若有任何問題,除了找我還能如何。”
莫葉心裏一個咯噔。
真不知自己腦子裏塞滿的是什麽,一眼就能看清的事情,自己卻還扭扭捏捏,藏給誰看?
莫葉深飲一口茶,平順下心氣,然後緩緩開口,將月前練功遇到的瓶頸過程仔細講了一遍。
厲蓋在聽完之後隻是淡淡說了句:“你的症狀跟我當年初練時一樣。”
莫葉聞言一愣,遲鈍的回過神來,不禁失聲問道:“症狀?”
厲蓋端起茶杯摸索著光潔的瓷麵,神情有些猶豫,但在沉思了一會兒後,終於還是鬆了口,慢慢說道:“我與你師父,還有當今皇帝,是義結金蘭的異姓兄弟,但我與陛下認識得更早些。我十一歲就追隨陛下,除了在練武方麵天賦異於常人,再沒有別的擅長。那時……王家大哥還在北邊,也不知道何時能回到南方,所以也沒有要求我事事皆通,見我武功好,就讓我專心練武即可。”
厲蓋所言之事,似乎與之前莫葉說到的事毫無關係,但莫葉卻沒有出聲提示。她靜靜聆聽,心下已經升起濃厚的好奇。
“王家在北方待了快有百年了,當時除了朝廷嚴令王家的人不許踏過‘孤王嶺’,別的方麵其實都還好。除了戍守,還有一些副業,衣食無憂,結交的朋友也多。”厲蓋說到這裏頓了頓,似乎是回憶到了令人欣喜的事,目光有了熱度,“就在王家大哥二十歲生辰,及冠禮的當天,來訪觀禮的客人很多,裏頭有一人所贈的禮物,是一本內家功法,叫《長生經》,也就是你現在修習的《乾照經》的原本。”
莫葉聽到這裏便沒法再靜默了,沒想到《乾照經》還有這樣一段曲折來曆。
練的同是一部功法,旁觀厲蓋現在的內息造詣,顯然已不存在阻礙,照此推測,這部所謂的內家大成功法,很可能經厲蓋的手修改過,那麽自己練功遇到的瓶頸是否也因此所致?
不……剛才厲蓋也說了,自己的症狀與他當年初練時一樣,這說明他也曾遇到過瓶頸期。
可他又說了,《乾照經》源於《長生經》,但不算原本,這又算什麽呢?直接修習《長生經》不是更穩妥嗎?
莫葉嘴唇動了動,想問又有些猶豫,因為她同時也認為,厲蓋不會有害她的意思。
看著莫葉欲言又止的樣子,厲蓋隻是含笑幫她添了半杯茶,然後接著道:“按照那位客人的說法,《長生經》並沒有多大的攻擊力,但若能每天堅持習練,成果便如其名,延年益壽,百病不侵。”
莫葉腦海裏突然閃現一個念頭,不禁咂舌。
自己被廖世喂了十年湯藥,現在百毒不侵,已經是異於常人了,現在跟著武神大人修習《長生經》,練就百病不侵嗎?-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