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金庸入作協之我的看法
我知道,我的看法不能有任何的影響,但是我還是非常非常想勸誡一下金老,作協不能入!!
為什麽要入作協?
如果說要給武俠小說一個名分的話,那是不必要的。
孔慶東說:金庸的讀者是以億來計算的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金庸,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雖然幾年前曾有過“金庸取代魯迅“的言論讓人很忙惱火,但是這也從側麵反映出,對於現在的中國,金庸的影響,正在逼近魯迅。
當然,魯迅對於中國人的影響金老恐怕是達不到的,這一點狂熱的金迷確實有些過分了,但是金老相比現在在世的作家,絕對有能力霸占大半個文學市場。
金庸入作協的事情一杯紕漏出來,立刻有人反對
所用的理由,無非是一些老掉牙的東西:
武俠小說是通俗小說
武俠小說不是主旋律
武俠小說不登大雅之堂
對此我認為一個字足可以回擊這些理由:屁!!!!!!!!1
不覺得很可笑嗎?這麽多年,甚至沒有出現別的新鮮的理由,永遠都是這些莫名其妙的理由。
你們說的通俗小說,你們說的非主旋律,你們說的不登大雅之堂
鄧小平在看,王震在看,聶衛平在看、丁肇中在看、蔣經國在看、李政道在看、孔慶東在看
看魯迅老舍巴金的人在看金庸的書
看季羨林餘秋雨的人在看金庸的書
看安妮寶貝的人在看金庸的書
看韓寒郭敬明的人在看金庸的書
新華書店裏有金庸的書,街邊小攤理由金庸的書,正版盜版山寨版
金庸的電視劇的正版盜版山寨版,大陸版台灣版香港版新加坡版
1900後10後20後30後40後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
這100年間出生的人都在看金庸!!(鄧小平就是1904年的)
而我相信2000後10後20後30後40後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也會繼續看金庸的書
許多許多年了,熱門作家換了一代又一代,還是有人在看金庸的書。
所以,那些名門正派的書,甚至沒有人看的書,被譽為流著尊貴的血統?
而全世界華人都在看的書,不登大雅之堂?
以上,我隻是為了說明,入作協,不代表什麽,也不代表給武俠小說什麽正規的說法或名分,金庸小說對中國人,而且是中國好幾代人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武林盟主沒必要入小門小派。作協是名門正派,不過是一個已經衰敗的名門正派。
還有,如果入作協是金老自己的意願,那麽,金老有自己的人身自由,入或不入,全看自己
但如果是作協厚著臉皮去請金老的話,那麽,厚顏無恥這個詞。或許是太過貼切的可以形容你們。
過去這麽多年裏,作協裏的人,是用怎樣的異樣眼光來看金老的作品的?
充滿鄙視,不屑,瘋狂的的攻擊,無情的批判
甚至選入個中學的讀本(是讀本還不是課本!!)就大放厥詞,說什麽不宜學生閱讀的,那你們寫的那些不知所雲的東西就適合學生讀嗎?
我想,當初老師讓我們寫讀本的時候,那本讀本中我們班大部分人還算認真讀的一篇,應該都是天龍八部了吧
而之所以這樣,原因隻有一個,就是嫉妒
金庸沒有一個正式的身份
他隻寫了十五部小說
而且是那種通俗的被譽為不登大雅之堂的給普通人看的,通俗易懂的
沒有掉書袋的武俠小說
可是,其知名度,影響的那麽遠那麽久。
而作協的某些作家呢?我很想知道中國有幾個人知道他們的名字
關鍵在於,金庸本身的名聲,已遠遠超過了作協,作協廟太小,怎容得下金庸這座大佛?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經典永遠不會淡去。
而真正的厚顏無恥在於,作協的人從未改變過對武俠小說的藐視,即使現在他們請金庸入作協,心中真正把金庸放在一個高高在上,影響中國的人物嗎?
沒有
他們從來沒有,估計也永遠不會真正開始尊重武俠小說,把這種小說,當做一種文學藝術品來看待,當做一種可以教人向善,教人道理,教人做人的文學形式
在他們眼中,武俠小說永遠是打打殺殺,永遠是學生暴力的源頭
對,就是這句,如果有什麽學生暴力事件的話,武俠小說,就是罪責的承擔著
說這種話的人估計連金庸小說的封麵什麽顏色都不知道吧
金庸武俠,教導人的主題永遠隻有一個:和平
蕭峰為民族和平而死
郭靖為國為民,戰死襄陽
教人的是行俠仗義,是抵抗外虜
其武俠小說背後的深刻含義,遠遠超過了作品本身
可是作協的某些人真正去體悟過這些嗎?
隻是一味的鄙視,一味的貶低武俠小說的價值,然後拿著自己沒人買的書,無恥的宣傳那些不知所雲的東西
而之所以如此厚顏無恥的請金庸入會,或許隻是為了提高作協的知名度,因為作協已不是那樣的風光,所以必須去不情願的請一個他們鄙視了一輩子的作家來挽回他們的一點點人氣,悲哀啊!!!
金庸沒必要入作協!!!!
“王羨鬼”“餘含淚”,金庸不可能和這些無恥的禦用文人混為一談,那些用災民來大拍馬屁的無恥之徒,怎麽配和金老相提並論?
或許幾天後金庸就要入作協了,是金庸的悲哀,金迷的悲哀
那麽我隻能說,作協,你們夠無恥,終於你們用你們鄙視了一輩子的作家挽回了你們的聲譽
不過,如果還有點廉恥的話,這也是你們的悲哀。
我知道,我的看法不能有任何的影響,但是我還是非常非常想勸誡一下金老,作協不能入!!
為什麽要入作協?
如果說要給武俠小說一個名分的話,那是不必要的。
孔慶東說:金庸的讀者是以億來計算的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金庸,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雖然幾年前曾有過“金庸取代魯迅“的言論讓人很忙惱火,但是這也從側麵反映出,對於現在的中國,金庸的影響,正在逼近魯迅。
當然,魯迅對於中國人的影響金老恐怕是達不到的,這一點狂熱的金迷確實有些過分了,但是金老相比現在在世的作家,絕對有能力霸占大半個文學市場。
金庸入作協的事情一杯紕漏出來,立刻有人反對
所用的理由,無非是一些老掉牙的東西:
武俠小說是通俗小說
武俠小說不是主旋律
武俠小說不登大雅之堂
對此我認為一個字足可以回擊這些理由:屁!!!!!!!!1
不覺得很可笑嗎?這麽多年,甚至沒有出現別的新鮮的理由,永遠都是這些莫名其妙的理由。
你們說的通俗小說,你們說的非主旋律,你們說的不登大雅之堂
鄧小平在看,王震在看,聶衛平在看、丁肇中在看、蔣經國在看、李政道在看、孔慶東在看
看魯迅老舍巴金的人在看金庸的書
看季羨林餘秋雨的人在看金庸的書
看安妮寶貝的人在看金庸的書
看韓寒郭敬明的人在看金庸的書
新華書店裏有金庸的書,街邊小攤理由金庸的書,正版盜版山寨版
金庸的電視劇的正版盜版山寨版,大陸版台灣版香港版新加坡版
1900後10後20後30後40後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
這100年間出生的人都在看金庸!!(鄧小平就是1904年的)
而我相信2000後10後20後30後40後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也會繼續看金庸的書
許多許多年了,熱門作家換了一代又一代,還是有人在看金庸的書。
所以,那些名門正派的書,甚至沒有人看的書,被譽為流著尊貴的血統?
而全世界華人都在看的書,不登大雅之堂?
以上,我隻是為了說明,入作協,不代表什麽,也不代表給武俠小說什麽正規的說法或名分,金庸小說對中國人,而且是中國好幾代人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武林盟主沒必要入小門小派。作協是名門正派,不過是一個已經衰敗的名門正派。
還有,如果入作協是金老自己的意願,那麽,金老有自己的人身自由,入或不入,全看自己
但如果是作協厚著臉皮去請金老的話,那麽,厚顏無恥這個詞。或許是太過貼切的可以形容你們。
過去這麽多年裏,作協裏的人,是用怎樣的異樣眼光來看金老的作品的?
充滿鄙視,不屑,瘋狂的的攻擊,無情的批判
甚至選入個中學的讀本(是讀本還不是課本!!)就大放厥詞,說什麽不宜學生閱讀的,那你們寫的那些不知所雲的東西就適合學生讀嗎?
我想,當初老師讓我們寫讀本的時候,那本讀本中我們班大部分人還算認真讀的一篇,應該都是天龍八部了吧
而之所以這樣,原因隻有一個,就是嫉妒
金庸沒有一個正式的身份
他隻寫了十五部小說
而且是那種通俗的被譽為不登大雅之堂的給普通人看的,通俗易懂的
沒有掉書袋的武俠小說
可是,其知名度,影響的那麽遠那麽久。
而作協的某些作家呢?我很想知道中國有幾個人知道他們的名字
關鍵在於,金庸本身的名聲,已遠遠超過了作協,作協廟太小,怎容得下金庸這座大佛?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經典永遠不會淡去。
而真正的厚顏無恥在於,作協的人從未改變過對武俠小說的藐視,即使現在他們請金庸入作協,心中真正把金庸放在一個高高在上,影響中國的人物嗎?
沒有
他們從來沒有,估計也永遠不會真正開始尊重武俠小說,把這種小說,當做一種文學藝術品來看待,當做一種可以教人向善,教人道理,教人做人的文學形式
在他們眼中,武俠小說永遠是打打殺殺,永遠是學生暴力的源頭
對,就是這句,如果有什麽學生暴力事件的話,武俠小說,就是罪責的承擔著
說這種話的人估計連金庸小說的封麵什麽顏色都不知道吧
金庸武俠,教導人的主題永遠隻有一個:和平
蕭峰為民族和平而死
郭靖為國為民,戰死襄陽
教人的是行俠仗義,是抵抗外虜
其武俠小說背後的深刻含義,遠遠超過了作品本身
可是作協的某些人真正去體悟過這些嗎?
隻是一味的鄙視,一味的貶低武俠小說的價值,然後拿著自己沒人買的書,無恥的宣傳那些不知所雲的東西
而之所以如此厚顏無恥的請金庸入會,或許隻是為了提高作協的知名度,因為作協已不是那樣的風光,所以必須去不情願的請一個他們鄙視了一輩子的作家來挽回他們的一點點人氣,悲哀啊!!!
金庸沒必要入作協!!!!
“王羨鬼”“餘含淚”,金庸不可能和這些無恥的禦用文人混為一談,那些用災民來大拍馬屁的無恥之徒,怎麽配和金老相提並論?
或許幾天後金庸就要入作協了,是金庸的悲哀,金迷的悲哀
那麽我隻能說,作協,你們夠無恥,終於你們用你們鄙視了一輩子的作家挽回了你們的聲譽
不過,如果還有點廉恥的話,這也是你們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