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時突然安靜下來,屈希勒爾宣布元首講話後率先拍起了巴掌,頓時掌聲雷動,三五成群的人們紛紛湧上前去,圍繞著元首站成一圈。
元首雙手相握垂在前麵,目光如炬,神采飛揚,清了清嗓子,緩緩地講話:
“今天,我帶著一把發令槍到了這裏,這是因為我們即將摘取列寧格勒,多年以來,這座城市像一個章魚,噴射布爾什維克的毒液,毀滅世界文化,偷竊人的心靈,它既是布爾什維克的誕生地,也是打響蘇聯肅反運動第一槍的地方。現在,這一切即將結束,永遠地結束,因為,我們要搗毀它,占領它。”
元首伸出雙臂,在眼前不斷抖動:“早在去年九月份,德軍已經從陸上封鎖了列寧格勒,後來,我們眼睜睜看著敵人通過拉多加湖不斷得到增援,又不斷撤出達官貴人、傷員和貴重物品。我們進攻提赫文遭到失敗,差點被蘇軍趕到沃爾霍夫河以西。”
元首的目光穿越牆壁,仿佛投向很遠的地方,他宣揚自己的豐功偉績時絲毫不覺得臉紅,聲言取得勝利的既不是陸軍總部,也不是北方集團軍群,而是戰無不勝的德意誌士兵。在那種烏雲密布的日子裏,他果敢下令,集中力量攻占拉多加湖東岸,也隻有他,才能透過層層濃霧,找到正確的道路。
將領們竊竊私語,盡管元首說的是實情,但如此居功自傲也屬少見。借人民的名義行使自己的獨裁權利,看來是任何專製主義的通病。希特勒滔滔不絕地談到,攻占拉多加湖東岸,這才是攻占列寧格勒關健。他成功了。現在,這座城市的300萬居民和50萬軍隊已經饑不擇食,從去年十月到現在,就有100萬市民饑餓而死。他重申那個著名論斷:當列寧格勒的市民們連書上的漿糊都刮吃一空的時候,就是這座城市瓜熟蒂落之時。
講到最後,他沒有像往日般大聲疾呼,而是輕聲講述道:“同誌們,我的任務已經完成,我要回國履行我的元首職責,至少在一周之內,我不希望再聽到與戰事有關的消息。我把摘取桂冠的榮譽交給陸軍總部和北方集團軍群,剩下的就要看你們的了。”
元首說完,既不和任何人打招呼,也不和別人握手道別,蹬蹬地走向門外,副官們躊躇了一下,緊跟在後麵,冉妮亞、麗達慌忙追趕,麗達回身去叫鮑曼,他正與羅森堡竊竊私語,對元首突然離去渾然不知。
外麵漆黑一片,即使按德國的時間標準,現在已是午夜了。元首蹬上專列,等待發車時將軍們都追趕過來了,他禮節性地向他們招手,但不充許他們上車,隻有曼施坦因硬擠了上來,埋怨道:“我又沒說你什麽?你怎麽對大家發脾氣?”
元首驅趕他,曼施坦因爭辯說,多日來,元首為攻占列寧格勒勞頓多日,他理應發布進攻命令。“你隻要站在舞台上報個幕,剩下的事情就是我的了。”他向元首高喊道。
“這頭強驢。”元首罵道,不過心裏非常受用,他答應在柳班停泊一下,視察那裏的部隊。
列車緩緩開動,拜倫高喊著向專列追來,列車加速,看到他捶胸頓足了一會,迅速返回,開車緊跟在火車後麵。
連日奔波下元首身心交瘁,火車一開動就睡著了。姆加到柳班隻有45公裏,一個小時就到了,大家不忍心叫醒他,決定在列車上過夜。
站台上一個人敲門,拜倫上來了,鼻子凍得通紅,眉毛和胡子上結著一層霜,待走過兩節車廂時,眉毛和胡子上的霜化成水滴,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流淚了呢。
拜倫從小窗口望了眼熟睡的元首,與曼施坦因、冉妮亞到車廂另一頭鮑曼的房間,主任白天把覺都睡完了,此時正吃夜宵,小屋子裏彌漫著酒氣,桌上放著開了瓶的伏特加。
拜倫急忙問道:“到底怎麽回事呀?你們說走就走,風風火火的,讓我追趕了上百公裏。”鮑曼從食物中抬起頭問道:“多少公裏?”拜倫不知是計,隨口答道:“上百公裏呀。”
鮑曼用餐巾擦拭嘴,眨吧著眼睛:“難怪東方外軍處編纂的《俄國概況》被前線稱作紅驢,也難怪,他們的頭兒就是個糊塗蟲。區區四十多公裏路,硬說成百公裏。”
拜倫臉微微一紅,不過很快恢複了正常,他想知道的是元首為什麽不辭而別?鮑曼向他瞪眼,大罵陸軍。
原來,在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裏,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數次打斷元首的話頭,他不僅有意貶低元首的功勞,而拐彎抹角地指責元首把全部精力都放到北方集團軍群,而對中央集團軍群不問不聞,導致一些地段德軍防線被突破。
拜倫鬆了一口氣:“元首與總參謀長一向如此,兩人好像是前世欠了賬,一見麵就吵架。他倆爭吵時屈希勒爾站在那一邊?”拜倫問道。
曼施坦因氣憤地說:“這正是元首生氣的地方,按理說他應該義無反顧地站到元首身邊,可是他態度曖昧,完全像個局外人。”
“這些將軍們沒有一個好東西。”鮑曼狠狠地說,“我差一點把命撂在那個小高地,而他們坐在暖氣房子裏坐而論道,未了還評頭論足。”
曼施坦因不幹了:“您剛才說將軍們沒有一個好東西?”
鮑曼望了一眼,趕緊聲明:“我說的是北方集團軍群的將軍們。不包括你,我們的曼施坦因大將是好東西,真的,是好東西,你們都同意我的評價吧?來,喝酒,哈哈。”
冉妮亞猛喝了一杯酒,調皮地把臉伸到曼施坦因麵前:“主任說的對,北方集團軍群的將軍們真不是好東西。”正在喝水的鮑曼被水嗆了,他意識到如今曼施坦因就是北方集團軍群的,還以為他在克裏木呢,咳嗽幾聲後歉意地說:“你別聽她胡說,這小丫頭故意氣你呢。唉,瞧元首把她慣的。”
門開了,睡眼朦朧的元首進來了,後麵跟著麗達,房裏的人都站起來。元首用手驅趕著酒氣,在鮑曼的床上坐下,對拜倫挖苦道:“你不應該到這裏來,不然那個老萬事通會給你小鞋子穿的。”
拜倫馬上抓住這個表決心的機會:“我的元首,我心堅如鋼、決心似海,一定追隨元首……”
元首揮手製止。冉妮亞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取笑拜倫拍馬屁拍到蹄子上了。
元首把手放在她脖子上,望了鮑曼一眼,承認他把她慣壞了。鮑曼尷尬地哈哈了幾聲,那種笑聲簡直是念白出來的。
鮑曼一下子收住了笑,開始大罵哈爾德,元首等他罵夠之後,給大家講已故美國總統華盛頓的故事。
有一次,一個重要的官職空著,有兩個人申請擔任:一個是華盛頓最親密的朋友,另一個是他的政敵。大家都以為當選的肯定是華盛頓的朋友了。哪知道,委任結果出乎大家意料:被委任的竟是華盛頓的政敵。
記者跑去問大總統:“您為什麽選一位政敵去擔任那重要的官職?”華盛頓說:“我已經把那兩個申請人做過比較了:我的朋友為人真誠坦白,的確是一個好人,他雖然也有一些長處,但是實際工作能力究竟不如我那位政治上的敵人強;我那位政敵,不但具有我那朋友的長處,而且一向辦事認真。我這樣做了比較之後,就決定選他去擔任那官職了。”
記者仍然追問道:“大總統!您的好朋友是您多年的知交,難道您忘記他了嗎?”
華盛頓答道:“我考慮這個問題時,忘記我是華盛頓,隻記得我是美國的總統,我不能感情用事,隻能站在總統的立場上,為國家的利益為重,公平地選擇一位能力強的人才。”
屋子裏很靜,元首看到冉妮亞低著頭垂下眼瞼,雙手來來回回纏繞著,感到奇怪:這可不是她的一貫風格呀。冉妮亞性格外露,個性張揚,而眼前她的動作卻像是麗達所為。
細心的麗達看到幾滴淚珠落到冉妮亞的褲子上,趕忙坐到她身邊,冉妮亞抽泣起來,撲到麗達的懷裏,肩頭劇烈搖動著。
大家麵麵相覷,鮑曼向元首解釋說,他隻說了句元首慣壞了她,就這麽一句話,不至於讓她如此傷心吧。
元首轉向曼施坦因,他趕緊聲明並沒有招惹她呀,倒是她時不時奚落他。拜倫不等元首看他,趕緊擺手:“不管我的事,我什麽都沒說。”
冉妮亞從麗達肚子上抬起頭,雖然臉上掛著淚痕,卻咧嘴笑著,大家眼裏盡是埋怨,鮑曼幹脆轉過臉去,不再看她。
冉妮亞擦幹淚水,哀怨地望著元首說,還在他腿上打了幾下:“都怪你,你講什麽不好,非得講華盛頓。因為你讓我想起我的父親。”
望著大家一臉迷惑,她艾艾:“父親生平最崇拜華盛頓了,他給我講過很多這個偉人的軼事。就在他遇難的頭一天,他還給我講述了他挨揍的故事。”
鮑曼轉過粗壯的脖子:“什麽?總統挨揍?”元首把她的手拉過來摩挲著:“好了,別想你父親了。我也想聽聽那個挨揍的故事,你給大家講講,也算是對他老人家的思念吧。”
冉妮亞靠到元首的懷裏,撫摸著他的胸喃喃:“你真好,我就喜歡你這點,善解人意。”
“什麽?善解人衣?”鮑曼有意打岔,元首示意鮑曼聽她講述。
1754年,喬治?華盛頓當上校期間,率領部隊駐防亞曆山大市。這時正值州議會選舉議員。有一天,華盛頓就選舉問題與佩恩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華盛頓用汙言穢語罵了對方。佩恩頓時火冒三丈,一拳把華盛頓打倒在地。士兵們趕來要為自己的長官報一拳之仇時,華盛頓勸阻了他們。
第二天早晨,華盛頓托人帶給佩恩一張便條,請他到當地一家酒店會麵。佩恩神情緊張地來到酒店,料想必有一場惡鬥。出乎意料的是,迎接他的不是手槍而是友好的酒杯。華盛頓站起身來,笑容可掬,主動地伸出手來歡迎他的到來,並且真誠地對他說:“佩恩先生,人誰能無過,知錯而改方為俊傑。昨天,我不應該罵你。你也打了我,咱倆算是扯平了,請你握住我的手,讓我們來做朋友。
&nnsp;
0
元首雙手相握垂在前麵,目光如炬,神采飛揚,清了清嗓子,緩緩地講話:
“今天,我帶著一把發令槍到了這裏,這是因為我們即將摘取列寧格勒,多年以來,這座城市像一個章魚,噴射布爾什維克的毒液,毀滅世界文化,偷竊人的心靈,它既是布爾什維克的誕生地,也是打響蘇聯肅反運動第一槍的地方。現在,這一切即將結束,永遠地結束,因為,我們要搗毀它,占領它。”
元首伸出雙臂,在眼前不斷抖動:“早在去年九月份,德軍已經從陸上封鎖了列寧格勒,後來,我們眼睜睜看著敵人通過拉多加湖不斷得到增援,又不斷撤出達官貴人、傷員和貴重物品。我們進攻提赫文遭到失敗,差點被蘇軍趕到沃爾霍夫河以西。”
元首的目光穿越牆壁,仿佛投向很遠的地方,他宣揚自己的豐功偉績時絲毫不覺得臉紅,聲言取得勝利的既不是陸軍總部,也不是北方集團軍群,而是戰無不勝的德意誌士兵。在那種烏雲密布的日子裏,他果敢下令,集中力量攻占拉多加湖東岸,也隻有他,才能透過層層濃霧,找到正確的道路。
將領們竊竊私語,盡管元首說的是實情,但如此居功自傲也屬少見。借人民的名義行使自己的獨裁權利,看來是任何專製主義的通病。希特勒滔滔不絕地談到,攻占拉多加湖東岸,這才是攻占列寧格勒關健。他成功了。現在,這座城市的300萬居民和50萬軍隊已經饑不擇食,從去年十月到現在,就有100萬市民饑餓而死。他重申那個著名論斷:當列寧格勒的市民們連書上的漿糊都刮吃一空的時候,就是這座城市瓜熟蒂落之時。
講到最後,他沒有像往日般大聲疾呼,而是輕聲講述道:“同誌們,我的任務已經完成,我要回國履行我的元首職責,至少在一周之內,我不希望再聽到與戰事有關的消息。我把摘取桂冠的榮譽交給陸軍總部和北方集團軍群,剩下的就要看你們的了。”
元首說完,既不和任何人打招呼,也不和別人握手道別,蹬蹬地走向門外,副官們躊躇了一下,緊跟在後麵,冉妮亞、麗達慌忙追趕,麗達回身去叫鮑曼,他正與羅森堡竊竊私語,對元首突然離去渾然不知。
外麵漆黑一片,即使按德國的時間標準,現在已是午夜了。元首蹬上專列,等待發車時將軍們都追趕過來了,他禮節性地向他們招手,但不充許他們上車,隻有曼施坦因硬擠了上來,埋怨道:“我又沒說你什麽?你怎麽對大家發脾氣?”
元首驅趕他,曼施坦因爭辯說,多日來,元首為攻占列寧格勒勞頓多日,他理應發布進攻命令。“你隻要站在舞台上報個幕,剩下的事情就是我的了。”他向元首高喊道。
“這頭強驢。”元首罵道,不過心裏非常受用,他答應在柳班停泊一下,視察那裏的部隊。
列車緩緩開動,拜倫高喊著向專列追來,列車加速,看到他捶胸頓足了一會,迅速返回,開車緊跟在火車後麵。
連日奔波下元首身心交瘁,火車一開動就睡著了。姆加到柳班隻有45公裏,一個小時就到了,大家不忍心叫醒他,決定在列車上過夜。
站台上一個人敲門,拜倫上來了,鼻子凍得通紅,眉毛和胡子上結著一層霜,待走過兩節車廂時,眉毛和胡子上的霜化成水滴,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流淚了呢。
拜倫從小窗口望了眼熟睡的元首,與曼施坦因、冉妮亞到車廂另一頭鮑曼的房間,主任白天把覺都睡完了,此時正吃夜宵,小屋子裏彌漫著酒氣,桌上放著開了瓶的伏特加。
拜倫急忙問道:“到底怎麽回事呀?你們說走就走,風風火火的,讓我追趕了上百公裏。”鮑曼從食物中抬起頭問道:“多少公裏?”拜倫不知是計,隨口答道:“上百公裏呀。”
鮑曼用餐巾擦拭嘴,眨吧著眼睛:“難怪東方外軍處編纂的《俄國概況》被前線稱作紅驢,也難怪,他們的頭兒就是個糊塗蟲。區區四十多公裏路,硬說成百公裏。”
拜倫臉微微一紅,不過很快恢複了正常,他想知道的是元首為什麽不辭而別?鮑曼向他瞪眼,大罵陸軍。
原來,在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裏,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數次打斷元首的話頭,他不僅有意貶低元首的功勞,而拐彎抹角地指責元首把全部精力都放到北方集團軍群,而對中央集團軍群不問不聞,導致一些地段德軍防線被突破。
拜倫鬆了一口氣:“元首與總參謀長一向如此,兩人好像是前世欠了賬,一見麵就吵架。他倆爭吵時屈希勒爾站在那一邊?”拜倫問道。
曼施坦因氣憤地說:“這正是元首生氣的地方,按理說他應該義無反顧地站到元首身邊,可是他態度曖昧,完全像個局外人。”
“這些將軍們沒有一個好東西。”鮑曼狠狠地說,“我差一點把命撂在那個小高地,而他們坐在暖氣房子裏坐而論道,未了還評頭論足。”
曼施坦因不幹了:“您剛才說將軍們沒有一個好東西?”
鮑曼望了一眼,趕緊聲明:“我說的是北方集團軍群的將軍們。不包括你,我們的曼施坦因大將是好東西,真的,是好東西,你們都同意我的評價吧?來,喝酒,哈哈。”
冉妮亞猛喝了一杯酒,調皮地把臉伸到曼施坦因麵前:“主任說的對,北方集團軍群的將軍們真不是好東西。”正在喝水的鮑曼被水嗆了,他意識到如今曼施坦因就是北方集團軍群的,還以為他在克裏木呢,咳嗽幾聲後歉意地說:“你別聽她胡說,這小丫頭故意氣你呢。唉,瞧元首把她慣的。”
門開了,睡眼朦朧的元首進來了,後麵跟著麗達,房裏的人都站起來。元首用手驅趕著酒氣,在鮑曼的床上坐下,對拜倫挖苦道:“你不應該到這裏來,不然那個老萬事通會給你小鞋子穿的。”
拜倫馬上抓住這個表決心的機會:“我的元首,我心堅如鋼、決心似海,一定追隨元首……”
元首揮手製止。冉妮亞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取笑拜倫拍馬屁拍到蹄子上了。
元首把手放在她脖子上,望了鮑曼一眼,承認他把她慣壞了。鮑曼尷尬地哈哈了幾聲,那種笑聲簡直是念白出來的。
鮑曼一下子收住了笑,開始大罵哈爾德,元首等他罵夠之後,給大家講已故美國總統華盛頓的故事。
有一次,一個重要的官職空著,有兩個人申請擔任:一個是華盛頓最親密的朋友,另一個是他的政敵。大家都以為當選的肯定是華盛頓的朋友了。哪知道,委任結果出乎大家意料:被委任的竟是華盛頓的政敵。
記者跑去問大總統:“您為什麽選一位政敵去擔任那重要的官職?”華盛頓說:“我已經把那兩個申請人做過比較了:我的朋友為人真誠坦白,的確是一個好人,他雖然也有一些長處,但是實際工作能力究竟不如我那位政治上的敵人強;我那位政敵,不但具有我那朋友的長處,而且一向辦事認真。我這樣做了比較之後,就決定選他去擔任那官職了。”
記者仍然追問道:“大總統!您的好朋友是您多年的知交,難道您忘記他了嗎?”
華盛頓答道:“我考慮這個問題時,忘記我是華盛頓,隻記得我是美國的總統,我不能感情用事,隻能站在總統的立場上,為國家的利益為重,公平地選擇一位能力強的人才。”
屋子裏很靜,元首看到冉妮亞低著頭垂下眼瞼,雙手來來回回纏繞著,感到奇怪:這可不是她的一貫風格呀。冉妮亞性格外露,個性張揚,而眼前她的動作卻像是麗達所為。
細心的麗達看到幾滴淚珠落到冉妮亞的褲子上,趕忙坐到她身邊,冉妮亞抽泣起來,撲到麗達的懷裏,肩頭劇烈搖動著。
大家麵麵相覷,鮑曼向元首解釋說,他隻說了句元首慣壞了她,就這麽一句話,不至於讓她如此傷心吧。
元首轉向曼施坦因,他趕緊聲明並沒有招惹她呀,倒是她時不時奚落他。拜倫不等元首看他,趕緊擺手:“不管我的事,我什麽都沒說。”
冉妮亞從麗達肚子上抬起頭,雖然臉上掛著淚痕,卻咧嘴笑著,大家眼裏盡是埋怨,鮑曼幹脆轉過臉去,不再看她。
冉妮亞擦幹淚水,哀怨地望著元首說,還在他腿上打了幾下:“都怪你,你講什麽不好,非得講華盛頓。因為你讓我想起我的父親。”
望著大家一臉迷惑,她艾艾:“父親生平最崇拜華盛頓了,他給我講過很多這個偉人的軼事。就在他遇難的頭一天,他還給我講述了他挨揍的故事。”
鮑曼轉過粗壯的脖子:“什麽?總統挨揍?”元首把她的手拉過來摩挲著:“好了,別想你父親了。我也想聽聽那個挨揍的故事,你給大家講講,也算是對他老人家的思念吧。”
冉妮亞靠到元首的懷裏,撫摸著他的胸喃喃:“你真好,我就喜歡你這點,善解人意。”
“什麽?善解人衣?”鮑曼有意打岔,元首示意鮑曼聽她講述。
1754年,喬治?華盛頓當上校期間,率領部隊駐防亞曆山大市。這時正值州議會選舉議員。有一天,華盛頓就選舉問題與佩恩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華盛頓用汙言穢語罵了對方。佩恩頓時火冒三丈,一拳把華盛頓打倒在地。士兵們趕來要為自己的長官報一拳之仇時,華盛頓勸阻了他們。
第二天早晨,華盛頓托人帶給佩恩一張便條,請他到當地一家酒店會麵。佩恩神情緊張地來到酒店,料想必有一場惡鬥。出乎意料的是,迎接他的不是手槍而是友好的酒杯。華盛頓站起身來,笑容可掬,主動地伸出手來歡迎他的到來,並且真誠地對他說:“佩恩先生,人誰能無過,知錯而改方為俊傑。昨天,我不應該罵你。你也打了我,咱倆算是扯平了,請你握住我的手,讓我們來做朋友。
&nnsp;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