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之第三帝國08_奮鬥之第三帝國全文免費閱讀_第08節史無前例的洲際會師來自13看網
1942年9月1日淩晨,正是德軍入侵波蘭三周年。【百度搜索13看網會員登入13看網】元首到達巴庫。
巴庫位於裏海西岸阿普歇倫半島南部。裏海一個大港口,外高加索第一大城市。不僅是阿塞拜疆共和國首都,政治、文化中心,而且也是重要的石油基地和經濟中心。1901年石油產量幾乎占世界石油產量的一半,成為南高加索工業中心和俄國石油基地。1940年,巴庫的石油生產達到高峰,其產量占當時蘇聯總產量的71.5%,是蘇聯的第一大油田。
巴庫是被第五縱隊攻占的。1942年8月2日,克萊斯特親自出馬,帶著第1坦克軍、第2裝甲軍和阿塞拜疆第1軍沿裏海直撲巴庫,遭到秋列涅夫大將外高加索方麵軍第5集團軍的迎頭痛擊。其後,德軍一麵在沿海地帶緩慢而堅決地推進,一麵派出上萬人的高加索士兵裝成蘇軍在蘇軍後方和巴庫油田區殺人放火。在戰役的**,德軍傘兵也來湊這個熱鬧。8月25日,扼守巴庫的最後一支完整的蘇軍投降。
秋列涅夫大將的外高加索方麵軍編有第4、第9、第12、第18、第24、第37,第44、第45、第46、第47、第56、第58集團軍,還有空軍第4和第5集團軍,光聽這番號就能把人嚇出心髒病,其實好多都是空架子,比如第45集團軍在此前的戰鬥中不斷抽調到頓河,如今隻剩下一個師。其餘部隊不同程度地遇到缺失。比損失更嚴重的是蘇軍的士兵:俄羅斯人在這裏非常惜命,因為他們認為這裏純屬亞洲人的地盤,誰的地盤誰作主;當地人早就心生厭戰,而且正確地認為作戰越積極,家園破壞得越徹底。
李德由愛得萊得攙扶著走進第1軍團司令部。坐了兩天兩夜的車,再不值錢的屁股也得發出抗議。在前來迎接的軍團司令克萊斯特上將看來,一瘸一拐的帝國最高領導人和他疲憊之極的隨從們不是來視察工作的,而是逃難來的。
“我的元首,第1坦克軍團司令克萊斯特上將前來迎接。”他強忍住笑一本正經地敬禮,迫使元首也甩開愛得萊德的手很不像樣地還禮。
克萊斯特低聲建議:“要不,您先休息一下?”
李德馬上把自己挺成一杆槍杆子高聲斥責道:“休息什麽?我們再苦,能苦過前線士兵?”
克萊斯特自討沒趣,隻得諾諾著帶路。
李德向分水的犀牛,從一大幫人中間穿越,待元首走過後,剛剛被劈成兩半的水進一步分流:京舍帶領領袖衛隊接管了司令部的保衛,麗達帶著兩個女兵到情報室搜集資料、審問俘虜,薇拉的任務是“協助”通訊班和機要室,冉妮亞自然是擔任元首貼身警衛和軍事顧問。
李德把手搭在愛得萊德肩膀上,由這隻兩條腿的導盲犬引領著爬了五層樓梯,他快要堅持不住了,到了五樓時腿子示斷打著結。愛得萊德手裏的杯子掉了,她彎腰去撿,元首身子一歪。要不是早有防備的冉妮亞扶住,他定然會跪倒在樓梯上。這點隨後得到了證明:鮑曼沒有他這麽幸運,他與自顧不暇的薇拉撲倒在樓梯上,帝國常委的額頭頂到前麵冉妮亞的腳後跟上。
“幸虧那天我沒套馬刺。”冉妮亞心有餘悸。
李德邁著僵硬的步子走進會議室裏,滿屋子的將校們向他敬禮,他像打了一針強心針一樣挺直腰杆向他們行舉手禮:“你們辛苦了。”
“首長辛苦!”他們恰如其分地齊聲回答。
一到地圖前,李德馬上恢複了敏捷。他坐在椅子上全神貫注地聽了一陣子軍團參謀長的匯報,示意冉妮亞將最新情況通報給大家。
冉妮亞拿起指揮棒,代表元首講起前線態勢:“北線:到8月31日為止:德軍第30軍占領了巴統,42軍進入庫塔伊西;古德裏安的第2軍團一部在山地部隊的配合下越過馬米拉山口衝向哥裏,但在其他兩個山口遇到蘇軍迎頭痛擊。
這樣一來,與中東軍團會師的任務就落在你們身上了……”
會議室裏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和發自真心的喝彩。克萊斯特許諾說,今晚他將親自為冉妮亞演奏一首小提琴獨奏曲,以表達他的謝意。
待平息下來後,冉妮亞繼續:“南線:隆美爾的中東軍團兵分兩路:1軍、2軍和三個步兵軍以及中亞民族軍按照元首的最新部署,業已繞過裏海南岸進入土庫曼斯坦,如果不出意外,阿什哈巴德預計在兩天內陷落,這將是……”
李德很不耐煩地把她的話打斷了,“扯那麽遠幹什麽?說西線。”
冉妮亞臉微微一紅。克萊斯特插言,“我代表第1軍團向元首表示祝賀,祝賀您領導德軍踏上了中亞的土地。我深信,進入中亞的部隊是灌入蘇聯這頭大象肚子裏的毒藥,要不了多久,德軍就會切斷西伯利亞大鐵路,把蘇聯一切兩半。”
李德隻好以微笑頷首回應克萊斯特的溜須拍馬,但他的心不在這些廉價的奉承上,他朝冉妮亞問道:“隆美爾西線的部隊到那兒啦?”
冉妮亞凝神在地圖上尋找了幾秒鍾,艾艾道:“比利亞蘇瓦爾,安德裏的部隊到了這裏,正在組織第三次渡河。”
麗達進來拿著一張紙走向元首。李德指向冉妮亞,她接過來瞥了一眼,扼要地說:“蘇軍猛擊安德裏的左肩。另外,安德裏組織的一次海上迂回行動失敗。”
李德升“騰”地站起來,一字一句地向麗達吼叫:“馬上告訴安德裏,埃及的尼羅河我們都過來了,還在乎眼前的這條加雷河?不惜任何代價衝過去,再往前30公裏,就可以會合了。”
他惡狠狠地盯著克萊斯特:“你們也盡快占領阿裏?拜拉姆雷,渡過庫拉河向南挺進。”
防守加雷河南岸的蘇軍幾天後向審詢的麗達敘說道:“那條土黃色的毒龍從山脈裏滾滾而來,僅僅是它的頭就覆蓋了我們曾經堅守過的那座山崗,當他再近一點時,我們終於能看清那些是無法計數的來自中東的德軍。他們瘋狂地踩踏著不知道從那裏弄來的自行車,累得像死狗,狂得像瘋狗,在自己製造出來的巨大灰塵和噪音裏咳嗽著。他們好多人熱得連上衣都脫掉了,赤.裸的身上綁縛著武器中,好些人的車胎都爆掉了,根本是兩個早就變形的鋼圈。而在他們後麵,揚起更大的煙塵,亞美尼亞的騎兵們策馬跟在後麵。”
這是離開公路抄近路的一支前鋒,他們迅速到達河邊,丟下自行車衝上橋。守橋的蘇軍工兵按下起爆按鈕,半晌沒聽到爆炸聲,才發現電線被人家切斷了----卡爾梅克人的傑作。
天上飛機在投彈掃射,地上坦克在橫衝直撞。熾熱的礫石在抖動著。士兵們躲在戰壕中,從他們滿是塵土的臉上流下來的汗匯成了河。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惡臭。一群群蒼蠅像烏雲一樣盤旋在屍體與糞堆上空,折磨著傷員。戰場上布滿了燃燒著的坦克與運兵車,還有損壞的槍炮與車輛。當槍炮中的高爆炸藥爆炸時,煙霧與塵土便向四處飄散。
安德裏把軍指揮部的工作一古腦兒推給了參謀長,他自己親率七輛豹式坦克和幾輛裝甲車猛打猛衝。頭頂上一架方框形飛機為他引導方向,駕駛飛機的是卡爾梅克人。安德裏的這支小部隊從四散而逃的蘇軍中呼嘯而過,到了離加雷河三公裏的地方時,三輛德國型“黑豹”和四輛蘇式“獵豹”坦克全部掛了,百來號人隻剩下十幾個人,一個團的蘇軍和幾輛噪聲很大的“山寨版”t34坦克向他們步步進逼。
千鈞一發之際,在空中的卡爾梅克人呼天搶地調來炮火支援。蘇軍不僅錯失了俘虜德軍軍長的良機,反而向這一小撮德軍投降了。
其實,他們十分明白自己的處境,就算抓獲了德軍軍長又能怎麽樣?從斯大林格勒以南到伊朗邊境、南北一千四百公裏的縱深以東都被伏爾加河和裏海隔斷,從海上逃走的最後一絲希望又要被德軍掐斷,沿伏爾加下遊到裏海西岸拉上了一道鐵箍子。媽的,打也打不過,跑也跑不掉----就算能跑掉也不跑:家裏有地等著我去種,隻有腦子在伏爾加河裏浸泡過的人才願意離開美麗富饒的家鄉,到西伯利亞玩自我流放。
“衝啊----”安德裏從彈坑裏躍起。周圍是炮彈炸出來的熱氣,腳下是奄奄一息的德軍重傷兵,他全然不顧,一口氣衝到了一條小河邊。
夕陽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還燃燒著一片橘紅色的晚霞。大河,也被這霞光染成了紅色,但是,它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壯觀。因為它是活動的,每當一排排波浪湧起的時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簡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閃爍著,滾動著,消失了。而後麵的一排,則又閃爍著,滾動著湧了過來。
安德裏踏著軟綿綿的沙灘,沿著河邊,慢慢地向前走去。河水,輕輕地撫摸著細軟的沙灘,發出溫柔的“刷刷”聲。猛然,他看到對岸幾個滿身征塵的人向他揮手。安德裏感到一陣暈厥:兩股洶湧澎湃的鐵流匯集在一起了。
這支部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他要壓倒一切敵人。自去年春天以來,320萬陸軍在50萬空軍的掩護下,從冰凍的北冰洋到溫暖的黑海齊頭並進。南線德軍勢不可擋地碾壓過波蘭平原、烏克蘭原野、頓河、高加索,三千裏路風和雲,與另一支穿越北非沙漠、飲馬尼羅河、征戰中東,馳騁近萬裏的帝**隊在阿塞拜疆兩河間勝利會師了。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空前絕後的洲際會師,是日爾曼民族永遠的史篇,是元首的殊榮,也是飽受凡爾賽之苦之德國人民崛起的象征。對德國人而言,元首的軍事和政治功績超越了亞曆山大、凱撒、馬其頓、忽必烈、拿破侖。他懷揣著人類可能實現的偉大夢想,帶領德意誌人民實現民族振興,以土地換和平,用蘇聯十分之一的領土建立四個德意誌東方省,將德國的邊疆擴展到北冰洋、伏爾加河、黑海與高加索。同時在保證本國人民的前提下,把一些恩澤帶給了東方民族,讓蘇聯各民族實現獨立。這是真正的、而不是自封的“看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德軍向高加索撒下了一個巨大的網,網住了蘇高加索兩個方麵軍、110萬蘇軍。很多士兵扔掉了武器,換上了老百姓的衣服。有的正一半期待、一半好奇地等待德軍。極少數到山裏打遊擊的勇敢戰士們不斷被名目眾多的民族軍和地方武裝從洞穴裏拖出來,成為斯大林的替罪羊。這些烏合之眾們整起同胞來,有時比入侵者還心狠手辣。
奮鬥之第三帝國08_奮鬥之第三帝國全文免費閱讀_第08節史無前例的洲際會師更新完畢!
1942年9月1日淩晨,正是德軍入侵波蘭三周年。【百度搜索13看網會員登入13看網】元首到達巴庫。
巴庫位於裏海西岸阿普歇倫半島南部。裏海一個大港口,外高加索第一大城市。不僅是阿塞拜疆共和國首都,政治、文化中心,而且也是重要的石油基地和經濟中心。1901年石油產量幾乎占世界石油產量的一半,成為南高加索工業中心和俄國石油基地。1940年,巴庫的石油生產達到高峰,其產量占當時蘇聯總產量的71.5%,是蘇聯的第一大油田。
巴庫是被第五縱隊攻占的。1942年8月2日,克萊斯特親自出馬,帶著第1坦克軍、第2裝甲軍和阿塞拜疆第1軍沿裏海直撲巴庫,遭到秋列涅夫大將外高加索方麵軍第5集團軍的迎頭痛擊。其後,德軍一麵在沿海地帶緩慢而堅決地推進,一麵派出上萬人的高加索士兵裝成蘇軍在蘇軍後方和巴庫油田區殺人放火。在戰役的**,德軍傘兵也來湊這個熱鬧。8月25日,扼守巴庫的最後一支完整的蘇軍投降。
秋列涅夫大將的外高加索方麵軍編有第4、第9、第12、第18、第24、第37,第44、第45、第46、第47、第56、第58集團軍,還有空軍第4和第5集團軍,光聽這番號就能把人嚇出心髒病,其實好多都是空架子,比如第45集團軍在此前的戰鬥中不斷抽調到頓河,如今隻剩下一個師。其餘部隊不同程度地遇到缺失。比損失更嚴重的是蘇軍的士兵:俄羅斯人在這裏非常惜命,因為他們認為這裏純屬亞洲人的地盤,誰的地盤誰作主;當地人早就心生厭戰,而且正確地認為作戰越積極,家園破壞得越徹底。
李德由愛得萊得攙扶著走進第1軍團司令部。坐了兩天兩夜的車,再不值錢的屁股也得發出抗議。在前來迎接的軍團司令克萊斯特上將看來,一瘸一拐的帝國最高領導人和他疲憊之極的隨從們不是來視察工作的,而是逃難來的。
“我的元首,第1坦克軍團司令克萊斯特上將前來迎接。”他強忍住笑一本正經地敬禮,迫使元首也甩開愛得萊德的手很不像樣地還禮。
克萊斯特低聲建議:“要不,您先休息一下?”
李德馬上把自己挺成一杆槍杆子高聲斥責道:“休息什麽?我們再苦,能苦過前線士兵?”
克萊斯特自討沒趣,隻得諾諾著帶路。
李德向分水的犀牛,從一大幫人中間穿越,待元首走過後,剛剛被劈成兩半的水進一步分流:京舍帶領領袖衛隊接管了司令部的保衛,麗達帶著兩個女兵到情報室搜集資料、審問俘虜,薇拉的任務是“協助”通訊班和機要室,冉妮亞自然是擔任元首貼身警衛和軍事顧問。
李德把手搭在愛得萊德肩膀上,由這隻兩條腿的導盲犬引領著爬了五層樓梯,他快要堅持不住了,到了五樓時腿子示斷打著結。愛得萊德手裏的杯子掉了,她彎腰去撿,元首身子一歪。要不是早有防備的冉妮亞扶住,他定然會跪倒在樓梯上。這點隨後得到了證明:鮑曼沒有他這麽幸運,他與自顧不暇的薇拉撲倒在樓梯上,帝國常委的額頭頂到前麵冉妮亞的腳後跟上。
“幸虧那天我沒套馬刺。”冉妮亞心有餘悸。
李德邁著僵硬的步子走進會議室裏,滿屋子的將校們向他敬禮,他像打了一針強心針一樣挺直腰杆向他們行舉手禮:“你們辛苦了。”
“首長辛苦!”他們恰如其分地齊聲回答。
一到地圖前,李德馬上恢複了敏捷。他坐在椅子上全神貫注地聽了一陣子軍團參謀長的匯報,示意冉妮亞將最新情況通報給大家。
冉妮亞拿起指揮棒,代表元首講起前線態勢:“北線:到8月31日為止:德軍第30軍占領了巴統,42軍進入庫塔伊西;古德裏安的第2軍團一部在山地部隊的配合下越過馬米拉山口衝向哥裏,但在其他兩個山口遇到蘇軍迎頭痛擊。
這樣一來,與中東軍團會師的任務就落在你們身上了……”
會議室裏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和發自真心的喝彩。克萊斯特許諾說,今晚他將親自為冉妮亞演奏一首小提琴獨奏曲,以表達他的謝意。
待平息下來後,冉妮亞繼續:“南線:隆美爾的中東軍團兵分兩路:1軍、2軍和三個步兵軍以及中亞民族軍按照元首的最新部署,業已繞過裏海南岸進入土庫曼斯坦,如果不出意外,阿什哈巴德預計在兩天內陷落,這將是……”
李德很不耐煩地把她的話打斷了,“扯那麽遠幹什麽?說西線。”
冉妮亞臉微微一紅。克萊斯特插言,“我代表第1軍團向元首表示祝賀,祝賀您領導德軍踏上了中亞的土地。我深信,進入中亞的部隊是灌入蘇聯這頭大象肚子裏的毒藥,要不了多久,德軍就會切斷西伯利亞大鐵路,把蘇聯一切兩半。”
李德隻好以微笑頷首回應克萊斯特的溜須拍馬,但他的心不在這些廉價的奉承上,他朝冉妮亞問道:“隆美爾西線的部隊到那兒啦?”
冉妮亞凝神在地圖上尋找了幾秒鍾,艾艾道:“比利亞蘇瓦爾,安德裏的部隊到了這裏,正在組織第三次渡河。”
麗達進來拿著一張紙走向元首。李德指向冉妮亞,她接過來瞥了一眼,扼要地說:“蘇軍猛擊安德裏的左肩。另外,安德裏組織的一次海上迂回行動失敗。”
李德升“騰”地站起來,一字一句地向麗達吼叫:“馬上告訴安德裏,埃及的尼羅河我們都過來了,還在乎眼前的這條加雷河?不惜任何代價衝過去,再往前30公裏,就可以會合了。”
他惡狠狠地盯著克萊斯特:“你們也盡快占領阿裏?拜拉姆雷,渡過庫拉河向南挺進。”
防守加雷河南岸的蘇軍幾天後向審詢的麗達敘說道:“那條土黃色的毒龍從山脈裏滾滾而來,僅僅是它的頭就覆蓋了我們曾經堅守過的那座山崗,當他再近一點時,我們終於能看清那些是無法計數的來自中東的德軍。他們瘋狂地踩踏著不知道從那裏弄來的自行車,累得像死狗,狂得像瘋狗,在自己製造出來的巨大灰塵和噪音裏咳嗽著。他們好多人熱得連上衣都脫掉了,赤.裸的身上綁縛著武器中,好些人的車胎都爆掉了,根本是兩個早就變形的鋼圈。而在他們後麵,揚起更大的煙塵,亞美尼亞的騎兵們策馬跟在後麵。”
這是離開公路抄近路的一支前鋒,他們迅速到達河邊,丟下自行車衝上橋。守橋的蘇軍工兵按下起爆按鈕,半晌沒聽到爆炸聲,才發現電線被人家切斷了----卡爾梅克人的傑作。
天上飛機在投彈掃射,地上坦克在橫衝直撞。熾熱的礫石在抖動著。士兵們躲在戰壕中,從他們滿是塵土的臉上流下來的汗匯成了河。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惡臭。一群群蒼蠅像烏雲一樣盤旋在屍體與糞堆上空,折磨著傷員。戰場上布滿了燃燒著的坦克與運兵車,還有損壞的槍炮與車輛。當槍炮中的高爆炸藥爆炸時,煙霧與塵土便向四處飄散。
安德裏把軍指揮部的工作一古腦兒推給了參謀長,他自己親率七輛豹式坦克和幾輛裝甲車猛打猛衝。頭頂上一架方框形飛機為他引導方向,駕駛飛機的是卡爾梅克人。安德裏的這支小部隊從四散而逃的蘇軍中呼嘯而過,到了離加雷河三公裏的地方時,三輛德國型“黑豹”和四輛蘇式“獵豹”坦克全部掛了,百來號人隻剩下十幾個人,一個團的蘇軍和幾輛噪聲很大的“山寨版”t34坦克向他們步步進逼。
千鈞一發之際,在空中的卡爾梅克人呼天搶地調來炮火支援。蘇軍不僅錯失了俘虜德軍軍長的良機,反而向這一小撮德軍投降了。
其實,他們十分明白自己的處境,就算抓獲了德軍軍長又能怎麽樣?從斯大林格勒以南到伊朗邊境、南北一千四百公裏的縱深以東都被伏爾加河和裏海隔斷,從海上逃走的最後一絲希望又要被德軍掐斷,沿伏爾加下遊到裏海西岸拉上了一道鐵箍子。媽的,打也打不過,跑也跑不掉----就算能跑掉也不跑:家裏有地等著我去種,隻有腦子在伏爾加河裏浸泡過的人才願意離開美麗富饒的家鄉,到西伯利亞玩自我流放。
“衝啊----”安德裏從彈坑裏躍起。周圍是炮彈炸出來的熱氣,腳下是奄奄一息的德軍重傷兵,他全然不顧,一口氣衝到了一條小河邊。
夕陽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還燃燒著一片橘紅色的晚霞。大河,也被這霞光染成了紅色,但是,它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壯觀。因為它是活動的,每當一排排波浪湧起的時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簡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閃爍著,滾動著,消失了。而後麵的一排,則又閃爍著,滾動著湧了過來。
安德裏踏著軟綿綿的沙灘,沿著河邊,慢慢地向前走去。河水,輕輕地撫摸著細軟的沙灘,發出溫柔的“刷刷”聲。猛然,他看到對岸幾個滿身征塵的人向他揮手。安德裏感到一陣暈厥:兩股洶湧澎湃的鐵流匯集在一起了。
這支部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他要壓倒一切敵人。自去年春天以來,320萬陸軍在50萬空軍的掩護下,從冰凍的北冰洋到溫暖的黑海齊頭並進。南線德軍勢不可擋地碾壓過波蘭平原、烏克蘭原野、頓河、高加索,三千裏路風和雲,與另一支穿越北非沙漠、飲馬尼羅河、征戰中東,馳騁近萬裏的帝**隊在阿塞拜疆兩河間勝利會師了。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空前絕後的洲際會師,是日爾曼民族永遠的史篇,是元首的殊榮,也是飽受凡爾賽之苦之德國人民崛起的象征。對德國人而言,元首的軍事和政治功績超越了亞曆山大、凱撒、馬其頓、忽必烈、拿破侖。他懷揣著人類可能實現的偉大夢想,帶領德意誌人民實現民族振興,以土地換和平,用蘇聯十分之一的領土建立四個德意誌東方省,將德國的邊疆擴展到北冰洋、伏爾加河、黑海與高加索。同時在保證本國人民的前提下,把一些恩澤帶給了東方民族,讓蘇聯各民族實現獨立。這是真正的、而不是自封的“看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德軍向高加索撒下了一個巨大的網,網住了蘇高加索兩個方麵軍、110萬蘇軍。很多士兵扔掉了武器,換上了老百姓的衣服。有的正一半期待、一半好奇地等待德軍。極少數到山裏打遊擊的勇敢戰士們不斷被名目眾多的民族軍和地方武裝從洞穴裏拖出來,成為斯大林的替罪羊。這些烏合之眾們整起同胞來,有時比入侵者還心狠手辣。
奮鬥之第三帝國08_奮鬥之第三帝國全文免費閱讀_第08節史無前例的洲際會師更新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