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李德以震撼的不是75萬的蘇軍俘虜和高達10萬的德軍傷亡,而是4萬被解救德軍戰俘曾經遭到的悲劇命運,蘇聯內務部隊的幾座巨大的戰俘營修在頓河北岸到薩拉托夫之間,他們獲救時精神恍惚,形同骷髏,心如死灰,如同行屍走肉。


    這些戰俘是在夏季戰役中11萬德軍被俘人員的一部分,在蘇聯自身食物嚴重短缺的情況下,蘇聯當局根本不願意為德軍戰俘們提供食物,許多紅軍戰士們都吃不飽,更不必說老百姓們可以吃上飽飯,因此任何給曾經掠奪自己祖國的侵略者們提供食物的想法,都是有悖常理的。


    在斷糧幾乎兩周後,日需口糧終於在三四天後到達了戰俘營,俄羅斯人為戰俘們提供了“湯”,但這也不過就是把滿袋的麥麩倒進溫熱的水中而已,那些對這樣的條件非常不滿的德軍戰俘們,憤怒地從身上抓出虱子,然後拋向看守他們的俄羅斯人身上,當然,這樣的後果是立刻被射死。


    給傷員和有反法西斯傾向戰俘的食物稍微好一點:十個人分享一個麵包,加上由少量小米和鹹魚熬成的湯,希望得到更好一點的待遇的想法,對德國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德軍戰俘像老鼠一樣死去,為生存而抗爭已經毫無意義了,想要再次看到家人的幻想也如肥皂泡一般破滅了,這些遠離家鄉的德國人,似乎陷入了另外一個世界,另外一個隻能靠純粹的幻想而生活的世界,死亡就是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最好方式,在痛苦與筋疲力盡的雙重作用下,飄浮失重成了唯一真實存在的感覺,而那些希望存活下去的人們,隻能用盡全身的力氣在與死亡作鬥爭,不管這種鬥爭的支撐力量是來自宗教信仰,還是想要與家人相聚的決心,但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等待他們的,最終還是死神。


    麗達向元首描繪道:這些戰俘們拖著破舊衣服中那魔鬼般的靈魂,艱難地蹣跚而行,一個挨著一個,一些路過的老百姓搶走了他們僅剩的物品,朝他們的臉上吐口水,甚至還向他們扔石頭,此時最好是能盡量走在俘虜縱隊的前麵,並且最好是能走在紅軍押解人員的旁邊,一些路過的紅軍戰士們不顧禁令,向這些俘虜縱隊開槍掃射取樂,就像1941年德國士兵對待紅軍俘虜縱隊的方式一樣。


    痛苦並沒有因為新一天的到來而有所減輕,恐懼占據了德國人的心房:“俄羅斯人的思維方式非常簡單!”一位幸存下來的中尉這樣說道:“在行軍中能夠自己行走的人,繼續隨著縱隊前行,而那些不能自己行走的人,不管是因為受傷還是因為疾病,都會被射死或者被扔下活活餓死!”


    “我所在的縱隊,出發的時候有1200人!”一位來自第305步兵師的士兵向麗達詳細敘述道:“但是當我們到達貝克托維卡的時候,僅有十分之一,也就是120人活了下來!”


    貝克托維卡集中營的門口赫然寫著這樣一行引人注目的大字:“進入這裏,就意味著拋棄所有的幻想!”


    不久後,蘇聯政府便開始劃分戰俘們的種類,首先是根據國家的界限,其次是根據政治的界限,羅馬尼亞、意大利和克羅地亞戰俘們,被劃分出來安排在廚房工作,其中羅馬尼亞人擁有更大的特權,以使他們能夠發泄對從前的同盟者的不滿,當然,等待德國俘虜的就是地獄般的生活了,羅馬尼亞俘虜常常襲擊那些出來為自己的小屋尋找食物的德國俘虜,並且把他們找到的食物據為已有,而德國俘虜唯一可以避免這樣的掠奪事件發生的辦法,就是要求看守保護他們搬運食物的同伴。


    “緊接著發生了另外一件令人吃驚的事情!”一位德國空軍軍士長記述道“我們的奧地利同胞居然否認自己是德國人,他們稱自己為受害者,希望以此來得到更好的待遇,,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居然真實地存在著!”


    麗達在詢問中發現,饑餓改變著戰俘們的靈魂和性格,與羅馬尼亞人一樣,德國人也同樣采取了同類相食的野蠻方式維持著自己的生命,從屍體上切割下來的瘦肉用水煮沸,最後以“駱駝肉”的名義提供給存活的人,吃到這些肉的人們,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吃的是人肉,因為他們的皮膚開始發紅,這與大部分人蒼白色的皮膚有著很大的區別。


    德軍繳獲的一份蘇聯資料顯示:“隻有在槍口下,俘虜們才會停止野蠻的人吃人行為!”蘇聯當局安排為戰俘們提供更多的食物,但是不稱職和營私舞弊現象卻使得任何措施的執行都非常的緩慢。


    長期以來的體力消耗、寒冷、疾病和饑餓,以另外的方式改變著戰俘們的基本人性,痢疾的流行讓人們對那些因為虛弱而倒在糞坑中的人視而不見,任由他們淹死在大糞之中,隻有少數人有力氣,並且有想法要將這些倒下的人拉出來,在這樣可怕的處境中,人們的生命根本不被重視,,那怕你以前是大款、官二代、富三代還是平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之第三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夕陽西下的時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夕陽西下的時候並收藏奮鬥之第三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