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該怎麽做?


    這是她第一次感覺到如此迷茫。


    長久以來,她都是作為一位規則的打破者而存在,也見過許許多多在權勢中迷失的人,雖然他們以前都曾經精彩絕豔過,但站在高位的人通常都麵臨很多兩難的選擇,像為了多數人要犧牲少部分什麽的,這種事情經曆久了,一些小小的得失往往也進入不到他們心裏,便成了無關緊要的瑣事。


    當年,司空淵也何嚐不是信心滿滿,認為能夠憑借自己的雙手,以天魔鎮獄為分水嶺,將正邪一劍斬為兩段。


    夏元熙自問如果隻論明辨是非的洞察和智慧,她並不及自己的師兄,所以對自己是否能夠以自身的力量執掌六道輪回,做到不偏不倚、絕對公正也沒有底。


    “無論是讚譽還是唾罵,我需要一個例子,為我堅定信心……”她自言自語道。


    現在,初生的六道真髓就蜷伏在她的識海內,藉此能夠將她與世界本身連接在一起,也就擁有了以前沒有的超凡視覺,能看到聽到以前聞所未聞的東西,與諸天世界的另一些不朽存在溝通。


    她是神念觸角第一次伸得那麽遠,這時她才真正意識到模糊的“諸天”究竟有多麽廣大。


    都說十方世界無邊無量,果然如此。


    在廣袤的混沌宇宙,無限時間,無限空間,無限維度,裏麵幾乎每一個角落都存在有一個世界,遍虛空,盡未來。


    無論從哪一個世界看來,要接觸到其他所有位麵也是不可能存在的。佛言諸世界如這無量恒沙便是如此了,它們就像是一個海灘上的沙子,每一次海浪都會將它們打亂重組,所以,即便是已經飛升獨立開辟自己世界的強者,也無法知道下一刻究竟會與哪個世界相鄰。


    在這樣的情況下,她貿然尋求前輩的經驗,卻不知那天外麵傳來的聲音究竟是正是邪,是仙是魔。


    這畢竟關係到一界眾生的未來。在忐忑不安的期待中,夏元熙突然感覺到宛如神經末梢伸長到極限的神念被觸動了。


    幾乎就在下一刻,她眼睛一花,周圍的環境產生變化。


    那是一處極為祥和的庭院,草地上繽紛的花叢繁茂盛開,螢火蟲在其間明滅變化,溫暖的空氣和喜悅的花香交融在一起,宛若用平凡寧靜凝固的永恒。


    花香的來源是庭院周圍的高大喬木,它們一共有八株,東南西北四角各有兩株,每一組都並肩相依,而且總是其中一株生機勃勃,開著海棠色的美麗花朵;另一株卻枯萎垂死,仿佛老婦人幹燥的頭發。


    “謝世尊指點!”


    夏元熙雙手合十,恭敬施了一個佛禮。


    至此,她終於明白了這位回應自己的前輩是誰。


    相傳釋迦牟尼於拘屍那城娑羅雙樹之間滅度涅槃,那裏東西南北各有雙樹,每一麵的兩株樹都是一榮一枯,稱之為“四枯四榮”。所以,這位便是她以前所在地球世界的主尊了。


    或許是因為夏元熙畢竟在地球呆過,於世尊有一段因果,所以他才會出手點化她。


    猜對了。


    她剛直起身,一片娑羅樹葉就隨風飄蕩到她手上,金色的梵文隨之浮現。


    【我言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這是什麽意思?!


    當看清楚上麵的字,夏元熙不由得聳然一驚。


    娑羅樹葉上自然是佛祖的旨意,但內容卻引人深思。滅度乃圓滿諸德、寂滅諸惡之義。就字麵意思上來看,這句話指的是佛祖成道之前,曾經發下誓願要救度世間眾生,但最終他卻發現,他並沒有能救任何一個人。


    這真是讓她無比震驚。


    世尊成道並未開辟極樂淨土,而是直接歸於生養他的娑婆世界,真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即便如此,如果他自己也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難道這說明無論用盡任何手段,都無法阻止世界滑落向魔門嗎?


    這已經從根本上否定了任何人用力量幹涉世界進程的舉動,就連夏元熙創造六道輪回也一樣,無論是她自己執掌,還是任其自行運轉,都如同螂臂擋車般,無法讓曆史滾滾的車輪因此停滯一刻。


    “難道世尊想讓我放棄?”她不禁產生了這樣的想法,這樣的話或許說得通,畢竟如果像司空淵當年那樣固執己見,犯下無邊罪業後,再要改正就難上加難了。


    但即便是佛祖本身的意思是要她懸崖勒馬,夏元熙也不會從命的,畢竟她還要用這個把某個作死的家夥從世界本源中撈起來。


    難道就沒有任何辦法了嗎?


    回答她的隻有風吹過娑羅雙樹園,樹葉沙沙的聲音。


    沒有得到任何辯解,夏元熙索性就在佛祖當年悟道的石頭上盤膝坐下,感應著尚且稚嫩的六道輪回在她識海中默默壯大。


    而組成這一切的,卻是無數靈魂相互糾纏的因緣果報。眷戀、仇恨、嫉妒、仰慕……那些五彩斑斕變幻莫測的光芒,比世間任何極光或是雲霞都要美麗。


    光所形成的輪轉,從它上麵還延伸著無數星芒紡成絲線,一直連接到生者的世界。


    那是在世的人們,對死去逝者的眷戀。


    就和她對薛景純的感情是一樣的。


    她想起那個對祭壇火盆投下自己親生骨肉的母親,當時,她是聽說孩子可以投生到來世,所以才能讓她下定決心。


    所以無論是誰,也是期盼著和自己親人在遙遠的無盡輪回後相遇吧?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無論是誰,也不能決定六道輪回的未來!


    因為它是屬於所有人的!


    “感謝世尊的指點,遺憾的是我意已決。”


    夏元熙站起來。她堅信,就算釋迦摩尼的勸告,也不能動搖她的決心了。


    雖然她還有些不好意思,想想看,一位成名如此之早的智者不辭辛苦這樣指點,結果作為新丁的自己聽完卻說“哦,雖然你說的很有道理,可是我還是決定按我自己想的做。”這不是逗比嗎?


    她有些歉意地笑笑,不出意外的是,世界陷入了一片黑暗。


    果然佛也有三分火性,被十動然拒後還是會不爽的……


    夏元熙正想著,但在深淵一般的黑夜裏,卻漸漸浮現了一個青年男子的形象,他其貌不揚,身上隻有一件普通的長袍,但這一切都無法掩蓋他慈悲的麵容,一雙似乎能看透世間一切迷障的慧眼在凝視眾生,凡被他目光注視的盡得解脫。


    “佛法為開庫之鑰,如此而已。覺者自覺,不由佛法覺。若不明此處,終究落空。”那男子開口道,言畢,他微笑以目視夏元熙:“你做得很好。”


    “世尊!”至此,夏元熙怎麽會不明白這人正是釋迦摩尼意誌化身?他說的話也終於解答了她的疑問。


    在佛祖眼中,自己弘法傳道,隻是揭示世界本身的真理,就像一個人看見船來,在人群中喊了一句“船要開了”,決定坐不坐上這艘船的仍然是眾生本身。所以無論佛法還是道法,都隻是打開寶庫的鑰匙,渡向彼岸的船筏,不是任何人能一手改變的的。


    所以“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當然不是指釋迦摩尼業務能力低下,沒有拯救任何一個人。在他看來,這些人是用自己的力量救了自己,乘著至道到達彼岸,並非釋迦摩尼本人的功勞。


    他之所以這樣說一半留一半,大約更多還是想看夏元熙的決心,如果僅憑局外人的一句話就改變了自己的初衷,那還不如早點放棄了事,免得為禍世間。


    這一切看起來極為漫長,其實在另一個世界隻有一瞬間。


    屍陀林主隻看到夏元熙眼睛一閉一睜,從迷茫變得無比清明。


    “看樣子你是決定了?”


    “當然。”她笑了,“我造就的六道輪回必然是世間一等一的東西,任何人都要向它屈膝——”


    屍陀林主一陣狂喜,看來夏元熙已經決定要憑借六道封神了,那是一條權術之路,即使改頭換麵,卻依舊延續著這個世界強者統治弱者的傳統。


    “包括天道,也包括我。”


    但她下一句話卻把屍陀林主的心打入穀底。


    但凡任何一個腦子正常的絕世名匠,也不會鑄就一把弑主的刀劍;任何一位賢明君王,也不會頒布一本限製自己權利的法典!可是這樣愚蠢的事情,今天竟然發生到一位眼看就要登上世界頂端的人身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真)論女主的戰逗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二隱修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二隱修會並收藏(修真)論女主的戰逗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