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帶著這封書信去見方礙,我已經交代下去了。”
蕭元撫著馬兒的背,示意輕盈交書信交給容煥。
“還有一次反悔的機會,煥兒。”
蕭元垂著眼看著眼前稚氣未脫的男孩,“現在反悔還來得及。”
“你雖然與我沒有血緣親情,但是,你知道,你與我意義重大。”
蕭元摸了摸他的頭,男孩的眼睛明亮美麗,對將要遠去的地方帶著希翼,卻又對年前的少女有些不舍。
“這身盔甲穿起來正合身,”蕭元手撫摸著容煥身上的那件戰袍,“這是母後送給皇兄十歲的賀禮,皇兄長大了,穿不上了,煥兒穿著正好。”
她俯低身子,像一朵微風中垂下枝的花苞,輕輕的吻了吻容煥的額頭。
“答應我,即便是在軍中,也要平安長大。”
“恩,容煥會長成像太子殿下那樣的人,保護殿下。”秀美男孩子的臉突然紅了起來,他仰著頭,一手抓著少女的手,一字一句的問她:“殿下,你說的話還算數嗎?”
蕭元不解,眉眼都是茫然。
“就是你在宮中說的那些話,那些……”男孩的手將她握得很緊,目光焦急。
馬兒打了個噴嚏,馬蹄在地上踢了幾下,蕭元被容煥捏得疼了,恍然大悟一般笑著,有些奇怪而又鄭重的回答:“當然做數。”
“那殿下喜歡……我嗎?”
男孩扭捏著,帶著少有的羞澀與不安期期艾艾的問。
“自然喜歡煥兒,整個南國的孩子都不及煥兒可愛。”
男孩年少稚嫩的麵容突然怒氣衝衝,原本已經快要鬆開的手愈發的握緊,狠狠的用力的大聲說道:“我不是孩子!”
蕭元被逗笑了,不在意的說:“還說不是孩子呢!你看你現在……唉”
蕭元摸了摸唇,才到她胸口的男孩氣急敗壞的看著她不知所措的樣子,怒氣得到了疏解。
“容煥,你……”
“我會回來的。”
男孩翻身上馬,不過十歲罷了,卻有著成年人的瀟灑利落,在蕭元尚未回過味來的時候,人已經看不見影了。
蕭元的手指依舊按著唇,有些不敢置信的自問:“他剛才親了我?”
不過是個十歲的孩子罷了,表達親近而已,說不定是一時情急,親錯了地方,蕭元收回手,轉身問輕盈說:“一路上方簡可打點好了?”
“諾。”
蕭元點了點頭,到底是自家的孩子,不過十歲,怎麽會放心讓他一個人去軍營呢?
她又走了幾步,忽然看到站在廊前的景行止,不知他是何時來的,又來了多久,看了多久。
蕭元低聲,細語道:“去讓方簡見本宮。”
輕盈躬身應諾,步履極速的離去。
蕭元複又提起步伐,慢慢的往裏走。
“殿下,男女有別,殿下身份貴重,還是應當……”
蕭元盯著景行止一本正經的臉打量一會兒,輕飄飄的說:“妄你是佛門中人,卻總喜歡惡意揣人,可見是個六根不盡的。”
她這一番話說得冠冕堂皇,神色氣焰俱是囂張,偏偏又合了她的麗色,讓人生不起氣,景行止反倒覺得可愛嬌氣。
隻是她的話卻是傷人的,景行止看著她,想不出這樣美麗的嘴唇裏,怎麽會吐出那般傷人的話。
“殿下,早膳已經擺好了,可要現在……”
蕭元擺了擺手,“本宮沒胃口,退下吧。”
侍女早在稟話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長公主的心情不善,卻依舊隻能硬著頭皮說話。畢竟那些菜都是景先生親手做的,那般的難得,自家長公主身嬌肉貴,不說別人,就連最為親近的太子殿下也難吃到她親手夾的一筷子菜,更別妄想她能親自下廚,孝敬老師。
往年這個時候,十月初,長公主便會啟程去脂蘭郡避寒,脂蘭郡在南,溫暖宜人,長公主便會在那裏一住就是兩個月,直到陛下連下四五道聖旨,催促回宮,才會看到長公主悠然返回的身影。
長安城中長公主府裏的奴仆有極少的才能被長公主帶去脂蘭郡的別院,那是莫大的恩榮。
侍女彎腰退下時悄悄撇了一眼景行止,入眼的便是天人黯然失色的樣子。
長公主喜歡去脂蘭郡,所為的不過是能與在清山上隱居的景先生多一些見麵的機會,今年未曾提起,不知是景先生已經在這裏了,還是因為心有所屬了。
“臣拜見殿下。”
男子鏗鏘有力的聲音響起,正是方簡來了。
蕭元招手示意他起身,淡淡掃了景行止一眼,“本宮有事要問你,回北苑說吧。”
“老師,今日不必上課了,你可以安心回去參禪。”
貌似賭氣的話被少女說的一板一眼的,煞有其事不似玩笑。
“先生,你還好嗎?”
景行止不著痕跡的避開侍女要來攙扶他的手,慢慢的走回屋中,如少女所願的那般誦經禮佛。
那廂,蕭元已經回到了北苑,正吃著太子托人從民間買來的別致點心。
“本宮交待的事如何了?”
“太子殿下已經準備妥當,隻等殿下所說的時機了。”
蕭元微微的笑著,“務必周密妥當,他從從她是天人,不能傷他的性命,但是……”
蕭元住了口,眼神深邃映襯著寒意,“肉身之苦卻一定一定……”
蕭元手中的精致糕點化為粉末,再多的肉身之苦也不可能解她前世的恨。
南國的孟光長公主像來睚眥必報,十倍償之,怎麽可能真的安心順意的做他的弟子,一笑了之,這場從她回長安的途中就已經與太子開始籌謀的計策終於要迎來開幕了。
“把這碟糕點送去西苑,告訴老師,本宮賀他生辰,年年有今日,福壽天齊。”
侍女低聲應諾,雙手接過蕭元遞來的糕點,那是一碟做的精致無比,看著便不忍心食用的稀少無比的婆羅花坐的糕點。
“再請老師打點行裝,明日隨本宮去脂蘭郡別院避寒。”
“殿下怎麽知道他會吃?”
蕭元淡淡笑,“吃不吃都無妨,那東西是他的大忌。”
在嫁給他的某段時光裏,蕭元一直努力學習著廚藝,她做的所有菜,景行止都會吃,唯有她從山中才回來的少的可憐的婆羅華糕點,他隻是聞了聞就臉色大變,手腳乏力,在竹屋中整整修整了半個月。
起初蕭元以為是糕中有毒,自己嚐了,才知道那隻是景行止的大忌。
他不忌酒肉,唯獨不能接觸婆羅華,作為一個潛心向佛的人,可謂悲哀。
這一點連景行止自己都不知道,是蕭元偶然才觸發的,蕭元篤定此時的景行止並不知道,所以用起來肆無忌憚。
這方閑適的在等待,在西苑卻顯得有些凝滯,男子看著侍女手中托盤裏的那碟糕點,有些發顫的聲音問:“這,是殿下做的?”
侍女本想說不是,但是記著先生聲音裏的急迫,忽然改了口,“諾,殿下還說,賀先生生辰,年年有今日,福壽天齊。”
男子的手竟然是有些發顫的端起那碟糕點,小心翼翼的護在懷裏,如同一個護犢心切的人,他潔白骨節分明的手指拿起一塊糕點,放在嘴中嚼了幾下,如吃仙藥一般又急不可耐的去拿下一塊。
“殿下還說,請先生收拾行李,明日隨殿下一同去脂蘭郡避寒。”
“嗯,知道了。”男子的聲音不複往日的清潤溫柔,有些哽咽沙啞。
侍女微微抬起頭,這才發現,不知何時,男子臉上淌滿淚水。侍女看得癡了,那種驚駭的程度,不異於凡胎肉眼見到一尊高高在上的佛像突然流淚。
卻不是為了悲憫蒼生,而是因為長公主的一碟糕點。
“都吃了?”
就連蕭元也覺得奇怪,複又嗤笑一聲:“這人心裏打的什麽主意?”她平複下心緒,“有什麽不妥?”
“先生一邊吃,一邊流淚。”
“沒有不適的症狀?”
蕭元聲音急切,然後便愣住了,不能相信的又問了一遍,“你方才說什麽?”
“回稟殿下,先生一邊吃,一邊在流淚。”
蕭元坐了下來,事情拖出了她的計劃之外,流淚,那人居然會流淚?真是天大的笑話。
“下去吧。”
“諾。”
蕭元蹙著眉,想了一下,旋即對方簡吩咐道,“今晚上派人去試試,隻要試試他就退回來,別真的動手。”
“諾。”
那人,究竟是怎麽了?
還是今世與前世有了巨大的不同,前世裏景行止對她如猛虎避之,這一世卻撇都撇不開,難道因為景行止變了,一切就都變了。
“殿下,陛下請您進宮。”
蕭元看了看天色,早朝應該才下不久,父皇應該知道自己明日要去脂蘭郡了。
在前世中,疏遠怨懟的父皇,連最後一麵都沒有見到的父皇,將四十萬征天軍團都悄悄留給她的父皇,還唯恐哥哥傷害自己有不臣之心的父皇,孤獨寂寞而鬱鬱死去的父皇,蕭元此時唯一記得的,是建武二年的時候,在崇光殿春花開滿整個庭院的時候,父皇趴在地上,和她玩騎馬馬。
------題外話------
究竟有沒有人在看文嘛,敢不敢秀出自己,打賞一個評論?
蕭元撫著馬兒的背,示意輕盈交書信交給容煥。
“還有一次反悔的機會,煥兒。”
蕭元垂著眼看著眼前稚氣未脫的男孩,“現在反悔還來得及。”
“你雖然與我沒有血緣親情,但是,你知道,你與我意義重大。”
蕭元摸了摸他的頭,男孩的眼睛明亮美麗,對將要遠去的地方帶著希翼,卻又對年前的少女有些不舍。
“這身盔甲穿起來正合身,”蕭元手撫摸著容煥身上的那件戰袍,“這是母後送給皇兄十歲的賀禮,皇兄長大了,穿不上了,煥兒穿著正好。”
她俯低身子,像一朵微風中垂下枝的花苞,輕輕的吻了吻容煥的額頭。
“答應我,即便是在軍中,也要平安長大。”
“恩,容煥會長成像太子殿下那樣的人,保護殿下。”秀美男孩子的臉突然紅了起來,他仰著頭,一手抓著少女的手,一字一句的問她:“殿下,你說的話還算數嗎?”
蕭元不解,眉眼都是茫然。
“就是你在宮中說的那些話,那些……”男孩的手將她握得很緊,目光焦急。
馬兒打了個噴嚏,馬蹄在地上踢了幾下,蕭元被容煥捏得疼了,恍然大悟一般笑著,有些奇怪而又鄭重的回答:“當然做數。”
“那殿下喜歡……我嗎?”
男孩扭捏著,帶著少有的羞澀與不安期期艾艾的問。
“自然喜歡煥兒,整個南國的孩子都不及煥兒可愛。”
男孩年少稚嫩的麵容突然怒氣衝衝,原本已經快要鬆開的手愈發的握緊,狠狠的用力的大聲說道:“我不是孩子!”
蕭元被逗笑了,不在意的說:“還說不是孩子呢!你看你現在……唉”
蕭元摸了摸唇,才到她胸口的男孩氣急敗壞的看著她不知所措的樣子,怒氣得到了疏解。
“容煥,你……”
“我會回來的。”
男孩翻身上馬,不過十歲罷了,卻有著成年人的瀟灑利落,在蕭元尚未回過味來的時候,人已經看不見影了。
蕭元的手指依舊按著唇,有些不敢置信的自問:“他剛才親了我?”
不過是個十歲的孩子罷了,表達親近而已,說不定是一時情急,親錯了地方,蕭元收回手,轉身問輕盈說:“一路上方簡可打點好了?”
“諾。”
蕭元點了點頭,到底是自家的孩子,不過十歲,怎麽會放心讓他一個人去軍營呢?
她又走了幾步,忽然看到站在廊前的景行止,不知他是何時來的,又來了多久,看了多久。
蕭元低聲,細語道:“去讓方簡見本宮。”
輕盈躬身應諾,步履極速的離去。
蕭元複又提起步伐,慢慢的往裏走。
“殿下,男女有別,殿下身份貴重,還是應當……”
蕭元盯著景行止一本正經的臉打量一會兒,輕飄飄的說:“妄你是佛門中人,卻總喜歡惡意揣人,可見是個六根不盡的。”
她這一番話說得冠冕堂皇,神色氣焰俱是囂張,偏偏又合了她的麗色,讓人生不起氣,景行止反倒覺得可愛嬌氣。
隻是她的話卻是傷人的,景行止看著她,想不出這樣美麗的嘴唇裏,怎麽會吐出那般傷人的話。
“殿下,早膳已經擺好了,可要現在……”
蕭元擺了擺手,“本宮沒胃口,退下吧。”
侍女早在稟話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長公主的心情不善,卻依舊隻能硬著頭皮說話。畢竟那些菜都是景先生親手做的,那般的難得,自家長公主身嬌肉貴,不說別人,就連最為親近的太子殿下也難吃到她親手夾的一筷子菜,更別妄想她能親自下廚,孝敬老師。
往年這個時候,十月初,長公主便會啟程去脂蘭郡避寒,脂蘭郡在南,溫暖宜人,長公主便會在那裏一住就是兩個月,直到陛下連下四五道聖旨,催促回宮,才會看到長公主悠然返回的身影。
長安城中長公主府裏的奴仆有極少的才能被長公主帶去脂蘭郡的別院,那是莫大的恩榮。
侍女彎腰退下時悄悄撇了一眼景行止,入眼的便是天人黯然失色的樣子。
長公主喜歡去脂蘭郡,所為的不過是能與在清山上隱居的景先生多一些見麵的機會,今年未曾提起,不知是景先生已經在這裏了,還是因為心有所屬了。
“臣拜見殿下。”
男子鏗鏘有力的聲音響起,正是方簡來了。
蕭元招手示意他起身,淡淡掃了景行止一眼,“本宮有事要問你,回北苑說吧。”
“老師,今日不必上課了,你可以安心回去參禪。”
貌似賭氣的話被少女說的一板一眼的,煞有其事不似玩笑。
“先生,你還好嗎?”
景行止不著痕跡的避開侍女要來攙扶他的手,慢慢的走回屋中,如少女所願的那般誦經禮佛。
那廂,蕭元已經回到了北苑,正吃著太子托人從民間買來的別致點心。
“本宮交待的事如何了?”
“太子殿下已經準備妥當,隻等殿下所說的時機了。”
蕭元微微的笑著,“務必周密妥當,他從從她是天人,不能傷他的性命,但是……”
蕭元住了口,眼神深邃映襯著寒意,“肉身之苦卻一定一定……”
蕭元手中的精致糕點化為粉末,再多的肉身之苦也不可能解她前世的恨。
南國的孟光長公主像來睚眥必報,十倍償之,怎麽可能真的安心順意的做他的弟子,一笑了之,這場從她回長安的途中就已經與太子開始籌謀的計策終於要迎來開幕了。
“把這碟糕點送去西苑,告訴老師,本宮賀他生辰,年年有今日,福壽天齊。”
侍女低聲應諾,雙手接過蕭元遞來的糕點,那是一碟做的精致無比,看著便不忍心食用的稀少無比的婆羅花坐的糕點。
“再請老師打點行裝,明日隨本宮去脂蘭郡別院避寒。”
“殿下怎麽知道他會吃?”
蕭元淡淡笑,“吃不吃都無妨,那東西是他的大忌。”
在嫁給他的某段時光裏,蕭元一直努力學習著廚藝,她做的所有菜,景行止都會吃,唯有她從山中才回來的少的可憐的婆羅華糕點,他隻是聞了聞就臉色大變,手腳乏力,在竹屋中整整修整了半個月。
起初蕭元以為是糕中有毒,自己嚐了,才知道那隻是景行止的大忌。
他不忌酒肉,唯獨不能接觸婆羅華,作為一個潛心向佛的人,可謂悲哀。
這一點連景行止自己都不知道,是蕭元偶然才觸發的,蕭元篤定此時的景行止並不知道,所以用起來肆無忌憚。
這方閑適的在等待,在西苑卻顯得有些凝滯,男子看著侍女手中托盤裏的那碟糕點,有些發顫的聲音問:“這,是殿下做的?”
侍女本想說不是,但是記著先生聲音裏的急迫,忽然改了口,“諾,殿下還說,賀先生生辰,年年有今日,福壽天齊。”
男子的手竟然是有些發顫的端起那碟糕點,小心翼翼的護在懷裏,如同一個護犢心切的人,他潔白骨節分明的手指拿起一塊糕點,放在嘴中嚼了幾下,如吃仙藥一般又急不可耐的去拿下一塊。
“殿下還說,請先生收拾行李,明日隨殿下一同去脂蘭郡避寒。”
“嗯,知道了。”男子的聲音不複往日的清潤溫柔,有些哽咽沙啞。
侍女微微抬起頭,這才發現,不知何時,男子臉上淌滿淚水。侍女看得癡了,那種驚駭的程度,不異於凡胎肉眼見到一尊高高在上的佛像突然流淚。
卻不是為了悲憫蒼生,而是因為長公主的一碟糕點。
“都吃了?”
就連蕭元也覺得奇怪,複又嗤笑一聲:“這人心裏打的什麽主意?”她平複下心緒,“有什麽不妥?”
“先生一邊吃,一邊流淚。”
“沒有不適的症狀?”
蕭元聲音急切,然後便愣住了,不能相信的又問了一遍,“你方才說什麽?”
“回稟殿下,先生一邊吃,一邊在流淚。”
蕭元坐了下來,事情拖出了她的計劃之外,流淚,那人居然會流淚?真是天大的笑話。
“下去吧。”
“諾。”
蕭元蹙著眉,想了一下,旋即對方簡吩咐道,“今晚上派人去試試,隻要試試他就退回來,別真的動手。”
“諾。”
那人,究竟是怎麽了?
還是今世與前世有了巨大的不同,前世裏景行止對她如猛虎避之,這一世卻撇都撇不開,難道因為景行止變了,一切就都變了。
“殿下,陛下請您進宮。”
蕭元看了看天色,早朝應該才下不久,父皇應該知道自己明日要去脂蘭郡了。
在前世中,疏遠怨懟的父皇,連最後一麵都沒有見到的父皇,將四十萬征天軍團都悄悄留給她的父皇,還唯恐哥哥傷害自己有不臣之心的父皇,孤獨寂寞而鬱鬱死去的父皇,蕭元此時唯一記得的,是建武二年的時候,在崇光殿春花開滿整個庭院的時候,父皇趴在地上,和她玩騎馬馬。
------題外話------
究竟有沒有人在看文嘛,敢不敢秀出自己,打賞一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