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後半夜宮中突然發生的事,讓長安城中眾人都驚駭不少,不知是因何而起,整個許家一夕之間都被趕出了長安。
蕭元坐在崇光殿中用著早膳,今日是建武十六年的第一天,依照舊例,不用早朝,所以難得的光武帝也在崇光殿中陪她用膳。
“許太傅畢竟做過太子太傅,這樣顯得我們皇家有些不近人情。”
光武帝夾了一塊杏花小點心放在蕭元的碗裏,眉間的不悅十分明顯,“父皇的旨意已經下了,斷無戲言。”
蕭元咬了一下塊點心,咀嚼了幾下,有些奇怪的說:“不過是一個夢而已,父皇何須如此小題大做。”
光武帝臉上的鬱色不曾散去,但是卻沒有責備愛女的言語,轉開話題,道:“再過一個月就該是春狩了,今年你多邀一些世族子女···”
春狩,光武帝心中仍有餘悸,隻怕真的會出什麽事,故而打算多帶些與蕭元同齡的子弟小姐,讓他們一起玩耍,使蕭元少了騎馬的心思。
蕭元自然也是懂的,隻是春狩還早,眼前陛下對許氏突然發難弄得整個長安城都是人心惶惶的,她思忖片刻說:“還是下一道聖旨吧,雖是怪力亂神之事,但是好過百官亂去猜測。”
“尚可。”
用過早膳之後,蕭元便回了長公主府,聖旨擬好,已經發了出去,除夕宴的風波也算告了一段落,別人心中信是不信她也不可奈何。
隻是剛回到長公主府就在府前遇到一身白衣的景行止,他含著春意的溫和笑容,倒像是建武十六年報春的一縷清風,蕭元對他的所有情感已經隨著建武十五年的最後一束煙火而離去,無怨無愛。
她扶著輕盈的手走下馬車,上前,輕輕彎腰行了一個小禮,態度異常的好,道:“蕭元給老師請安,新春伊始,願老師在新年中事事如意。”
景行止的眼中溫和的光影流動著,他看著蕭元,淡淡的微笑著,在蕭元說完這句話之後,拿出手中握了許久的一根發簪,優曇婆羅花的樣子,插在蕭元的烏雲鬢間。
“願元兒平安喜樂。”
蕭元抬手摸了摸那根婆羅花簪,看著此時的景行止,突然覺得恍如隔世,沒有怨恨,沒有喜悅,很平靜的,好像是世間任何一個平常人。
她眯了眯眼睛,看著長公主府內,淡笑道:“老師用過早膳了嗎?”
“用過了。”
蕭元點頭,似乎找不到什麽話來說,抬腳朝裏麵走進去。景行止跟在她的身後,就在蕭元要走進北院的時候,遲疑著說:“我做了一些小吃,元兒要不要嚐嚐?”
蕭元勾起唇角,看了一眼景行止,說:
“好啊,老師也一起吧。”
這般的溫和態度讓景行止受寵若驚,難掩的喜悅溢於言表,立刻說:“好,好,我……”
蕭元眉間輕輕蹙著,見不慣這樣的景行止,卻沒有多說什麽難聽的話,她此時看著景行止,沒有什麽特別的,如世間平常的任何人,勾不起她的一點興致。
這樣平靜的過了半個月,蕭元正在吃著景行止新做的早膳,輕盈進來稟報,說:“四位良娣來給殿下請安了。”
北院中的積雪已經掃盡,添了許多嬌美的紅梅,綠意盎然的草木,倒似是春天一般,輕盈在前麵領路,太子良娣們或是好奇或是淡然的打量著這座長公主府。
她們四人,在成為太子良娣之前,都不曾踏入過這座長安城中最尊貴華麗的府邸,這裏偶爾會接待的是她們的母親或者祖母,實在輪不到她們。
“殿下還在用膳,四位良娣不如在此歇息片刻,等候殿下駕臨。”
這裏是蕭元見客常用的花廳,裏麵設有地龍,溫暖如春。高良娣溫柔一笑,道:“輕盈姑娘莫要如此客氣,我們姐妹四人今日是特地來向殿下請安的。陛下早有旨意,光武皇後薨逝之後,長公主便形同皇後之尊。我們姐妹既然來此,哪有枯坐之禮,當為長公主侍飯,以敬心意。”
高氏這樣一說,另外的三位良娣也紛紛附和,輕盈垂眼周全的笑說:“良娣們這番心意還須先稟報過殿下,容奴婢先告退。”
高氏點了點頭,看著輕盈離去的背影,溫婉的笑容依舊。
不過多時,輕盈便回來了,道:“殿下請良娣們過去。”
穿過一條畫廊,便是長公主用膳的地方,清幽雅致,除去鳥聲花香,琴聲淙淙便沒有了別的動靜,四良娣踏進曲徑閣的時候,便見著長公主坐在桌前,神色溫和帶笑,似乎心情不錯。
而長公主的三步之外,有一個人架了一把古琴,正在悠然撫琴。
她們看過去,那人身後是一顆碧綠的芭蕉,清風微搖,似幻似夢,都看得呆了去,這便是有著天人之名的南國靈童景行止?
果真是好相貌好氣質,心中暗自感歎著,總算是找回了神智,齊齊躬身,朗聲道:“臣妾給長公主請安,願殿下長安千秋。”
蕭元點了點頭,“起來吧。”她側眼,看了一眼景行止道:“老師,不必再彈了。”
景行止此時才抬起頭,溫雋如清泉的雙眸看向這邊,在看到蕭元的時候,唇角輕輕上揚,露出清淡溫柔的笑容,垂手將琴收起來,整個動作沒有發出一點聲音,然而卻沒有一個人不在看他。
先生山中人兮,風姿卓是,難得一現。
“侍飯就免了,”蕭元的聲音微涼,高不可攀的冷淡,“你們是皇兄的良娣,本宮的半個皇嫂,斷沒有長幼顛倒的例子,倒是日後,皇兄納了正妃,也盼著你們能如今日般賢良淑德。”
這句話一落,四位良娣的臉色都不好看,又以高氏和柳氏為甚。
轉眼間,輕盈便領著幾位侍女端著托盤走進來,將原本就擺滿了吃食的桌子撤了下去,又換了新的食物,等到一一擺好之後,輕盈笑道:“這是些菜式都是奴婢聽了下邊的人稟報了良娣們的喜好,擅自安排的,倘若良娣們吃著覺得不合口味,便吿與奴婢,奴婢再讓人另做。”
蕭元卻已經重新拿起了玉著,原本撫琴的景行止悄無聲息的坐在她的身側,麵容平常而姿態熟稔的正在為長公主布菜,四人皆是麵麵相覷,卻又聽見長公主說:“都坐吧。”
桌上擺著的膳食精美,香氣撲鼻,然而四人卻都沒有食欲,今日來向長公主請安是高氏提出來的,高氏父親乃是吏部尚書,是長公主一派的核心人物,所以高氏自幼就被教導,對於長公主的敬仰根深蒂固。
皇家用膳,講究食不言,所以這裏便安靜了下了,四人都不知道為何長公主要賜食,可蕭元卻是因為不願意聽她們聒噪而故意拿吃食堵住她們的嘴。
外間的傳言並非虛言,她確實不喜歡和年紀相仿的男女接觸,一是接觸的事物不同,實在沒有可聊的話題,她在處理政事的時候,這些小姐們尚在學走路,即便是男兒郎,也不過熟讀了四書五經。二是她素來沒有那個耐心,對於下邊的人,除了要用到他們,素來都是不耐煩去接觸的,外間所說的孤高便是如此得來的。
“嘔···”
原本安靜的曲徑閣中,柳拂蟬突然打了個幹嘔,滿座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她,柳拂蟬拿著手帕捂著嘴,臉上漲紅,尷尬得動都不敢動,然而她極力克製,還是又發出了第二聲幹嘔。
蕭元眉頭挑了挑,吩咐輕盈:“把柳良娣麵前的東西撤了,換一些清淡爽口的。”
“臣妾失禮,請殿下責罰。”
柳良娣緩了過來,立即伏倒在在地上,頭重重的埋下。
“可是貪吃,涼了脾胃,找個太醫過來瞧瞧吧。”聽著是關心的話,可是語氣卻是冷淡的,蕭元靜靜的看著她,也沒有叫人扶起她,任由她跪在地上。
“柳良娣,可願讓我把一把脈。”
原本,一直不曾說話的景行止突然開口,聲音讓人覺得如沐春風,一瞬間閣中的冷意就散去,柳良娣微微抬頭,猶豫著,拒絕道:“臣妾無礙,隻是涼了胃,不敢勞煩先生。”
“既然老師會醫術,那就請你為良娣先診脈吧。”
柳良娣臉色白了白,看著已經走到她手邊的景行止,唇間拒絕的話語想要說出來,卻在不經意間瞥見孟光長公主那雙波瀾不起的眼睛,生生咽了回去。
“如此,便有勞先生了。”
眾人的眼睛都盯在柳良娣的手腕上,搭著白色的絲帕,景行止麵色平靜的將手指按在她的脈上,眼中的流光閃動,閉了閉眼,便收回了手,淡笑道:“良娣隻是吃壞了東西,待會兒回府時我為良娣寫一張方子,良娣依照藥方服藥就是。”
柳拂蟬鬆了一口氣,唇上揚,輕聲道了謝。
“我做了青梅蜜餞,元兒可要嚐嚐?”
蕭元想了想,道:“嚐嚐?”
於是新鮮醃漬的青梅蜜餞被擺上了桌案,蕭元嚐了一塊,覺得味道微酸,不由得眯了眯眼睛。
這並非是簡單的青梅蜜餞,而是景行止借鑒了靖州雕花蜜餞改造而成的,青梅切成薄片,薄薄一片上麵雕刻著雙龍戲珠,孔雀開屏,鴛鴦戲水,喜鵲含梅,蟹兵蝦將···
蕭元淡笑著,道:“難得見一回,你們也嚐嚐吧。”
四人推辭不過,便都嚐了一塊。
高氏蹙著眉頭,道:“真酸,不過這技藝卻是巧奪天工。”宋氏和陸氏紛紛附和,唯有柳拂蟬仔細咀嚼著,臉上一點酸意都不曾表現出來。
蕭元一笑,說:“看來柳良娣喜食酸,那這一碟蜜餞,都賜給你了。”
蕭元坐在崇光殿中用著早膳,今日是建武十六年的第一天,依照舊例,不用早朝,所以難得的光武帝也在崇光殿中陪她用膳。
“許太傅畢竟做過太子太傅,這樣顯得我們皇家有些不近人情。”
光武帝夾了一塊杏花小點心放在蕭元的碗裏,眉間的不悅十分明顯,“父皇的旨意已經下了,斷無戲言。”
蕭元咬了一下塊點心,咀嚼了幾下,有些奇怪的說:“不過是一個夢而已,父皇何須如此小題大做。”
光武帝臉上的鬱色不曾散去,但是卻沒有責備愛女的言語,轉開話題,道:“再過一個月就該是春狩了,今年你多邀一些世族子女···”
春狩,光武帝心中仍有餘悸,隻怕真的會出什麽事,故而打算多帶些與蕭元同齡的子弟小姐,讓他們一起玩耍,使蕭元少了騎馬的心思。
蕭元自然也是懂的,隻是春狩還早,眼前陛下對許氏突然發難弄得整個長安城都是人心惶惶的,她思忖片刻說:“還是下一道聖旨吧,雖是怪力亂神之事,但是好過百官亂去猜測。”
“尚可。”
用過早膳之後,蕭元便回了長公主府,聖旨擬好,已經發了出去,除夕宴的風波也算告了一段落,別人心中信是不信她也不可奈何。
隻是剛回到長公主府就在府前遇到一身白衣的景行止,他含著春意的溫和笑容,倒像是建武十六年報春的一縷清風,蕭元對他的所有情感已經隨著建武十五年的最後一束煙火而離去,無怨無愛。
她扶著輕盈的手走下馬車,上前,輕輕彎腰行了一個小禮,態度異常的好,道:“蕭元給老師請安,新春伊始,願老師在新年中事事如意。”
景行止的眼中溫和的光影流動著,他看著蕭元,淡淡的微笑著,在蕭元說完這句話之後,拿出手中握了許久的一根發簪,優曇婆羅花的樣子,插在蕭元的烏雲鬢間。
“願元兒平安喜樂。”
蕭元抬手摸了摸那根婆羅花簪,看著此時的景行止,突然覺得恍如隔世,沒有怨恨,沒有喜悅,很平靜的,好像是世間任何一個平常人。
她眯了眯眼睛,看著長公主府內,淡笑道:“老師用過早膳了嗎?”
“用過了。”
蕭元點頭,似乎找不到什麽話來說,抬腳朝裏麵走進去。景行止跟在她的身後,就在蕭元要走進北院的時候,遲疑著說:“我做了一些小吃,元兒要不要嚐嚐?”
蕭元勾起唇角,看了一眼景行止,說:
“好啊,老師也一起吧。”
這般的溫和態度讓景行止受寵若驚,難掩的喜悅溢於言表,立刻說:“好,好,我……”
蕭元眉間輕輕蹙著,見不慣這樣的景行止,卻沒有多說什麽難聽的話,她此時看著景行止,沒有什麽特別的,如世間平常的任何人,勾不起她的一點興致。
這樣平靜的過了半個月,蕭元正在吃著景行止新做的早膳,輕盈進來稟報,說:“四位良娣來給殿下請安了。”
北院中的積雪已經掃盡,添了許多嬌美的紅梅,綠意盎然的草木,倒似是春天一般,輕盈在前麵領路,太子良娣們或是好奇或是淡然的打量著這座長公主府。
她們四人,在成為太子良娣之前,都不曾踏入過這座長安城中最尊貴華麗的府邸,這裏偶爾會接待的是她們的母親或者祖母,實在輪不到她們。
“殿下還在用膳,四位良娣不如在此歇息片刻,等候殿下駕臨。”
這裏是蕭元見客常用的花廳,裏麵設有地龍,溫暖如春。高良娣溫柔一笑,道:“輕盈姑娘莫要如此客氣,我們姐妹四人今日是特地來向殿下請安的。陛下早有旨意,光武皇後薨逝之後,長公主便形同皇後之尊。我們姐妹既然來此,哪有枯坐之禮,當為長公主侍飯,以敬心意。”
高氏這樣一說,另外的三位良娣也紛紛附和,輕盈垂眼周全的笑說:“良娣們這番心意還須先稟報過殿下,容奴婢先告退。”
高氏點了點頭,看著輕盈離去的背影,溫婉的笑容依舊。
不過多時,輕盈便回來了,道:“殿下請良娣們過去。”
穿過一條畫廊,便是長公主用膳的地方,清幽雅致,除去鳥聲花香,琴聲淙淙便沒有了別的動靜,四良娣踏進曲徑閣的時候,便見著長公主坐在桌前,神色溫和帶笑,似乎心情不錯。
而長公主的三步之外,有一個人架了一把古琴,正在悠然撫琴。
她們看過去,那人身後是一顆碧綠的芭蕉,清風微搖,似幻似夢,都看得呆了去,這便是有著天人之名的南國靈童景行止?
果真是好相貌好氣質,心中暗自感歎著,總算是找回了神智,齊齊躬身,朗聲道:“臣妾給長公主請安,願殿下長安千秋。”
蕭元點了點頭,“起來吧。”她側眼,看了一眼景行止道:“老師,不必再彈了。”
景行止此時才抬起頭,溫雋如清泉的雙眸看向這邊,在看到蕭元的時候,唇角輕輕上揚,露出清淡溫柔的笑容,垂手將琴收起來,整個動作沒有發出一點聲音,然而卻沒有一個人不在看他。
先生山中人兮,風姿卓是,難得一現。
“侍飯就免了,”蕭元的聲音微涼,高不可攀的冷淡,“你們是皇兄的良娣,本宮的半個皇嫂,斷沒有長幼顛倒的例子,倒是日後,皇兄納了正妃,也盼著你們能如今日般賢良淑德。”
這句話一落,四位良娣的臉色都不好看,又以高氏和柳氏為甚。
轉眼間,輕盈便領著幾位侍女端著托盤走進來,將原本就擺滿了吃食的桌子撤了下去,又換了新的食物,等到一一擺好之後,輕盈笑道:“這是些菜式都是奴婢聽了下邊的人稟報了良娣們的喜好,擅自安排的,倘若良娣們吃著覺得不合口味,便吿與奴婢,奴婢再讓人另做。”
蕭元卻已經重新拿起了玉著,原本撫琴的景行止悄無聲息的坐在她的身側,麵容平常而姿態熟稔的正在為長公主布菜,四人皆是麵麵相覷,卻又聽見長公主說:“都坐吧。”
桌上擺著的膳食精美,香氣撲鼻,然而四人卻都沒有食欲,今日來向長公主請安是高氏提出來的,高氏父親乃是吏部尚書,是長公主一派的核心人物,所以高氏自幼就被教導,對於長公主的敬仰根深蒂固。
皇家用膳,講究食不言,所以這裏便安靜了下了,四人都不知道為何長公主要賜食,可蕭元卻是因為不願意聽她們聒噪而故意拿吃食堵住她們的嘴。
外間的傳言並非虛言,她確實不喜歡和年紀相仿的男女接觸,一是接觸的事物不同,實在沒有可聊的話題,她在處理政事的時候,這些小姐們尚在學走路,即便是男兒郎,也不過熟讀了四書五經。二是她素來沒有那個耐心,對於下邊的人,除了要用到他們,素來都是不耐煩去接觸的,外間所說的孤高便是如此得來的。
“嘔···”
原本安靜的曲徑閣中,柳拂蟬突然打了個幹嘔,滿座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她,柳拂蟬拿著手帕捂著嘴,臉上漲紅,尷尬得動都不敢動,然而她極力克製,還是又發出了第二聲幹嘔。
蕭元眉頭挑了挑,吩咐輕盈:“把柳良娣麵前的東西撤了,換一些清淡爽口的。”
“臣妾失禮,請殿下責罰。”
柳良娣緩了過來,立即伏倒在在地上,頭重重的埋下。
“可是貪吃,涼了脾胃,找個太醫過來瞧瞧吧。”聽著是關心的話,可是語氣卻是冷淡的,蕭元靜靜的看著她,也沒有叫人扶起她,任由她跪在地上。
“柳良娣,可願讓我把一把脈。”
原本,一直不曾說話的景行止突然開口,聲音讓人覺得如沐春風,一瞬間閣中的冷意就散去,柳良娣微微抬頭,猶豫著,拒絕道:“臣妾無礙,隻是涼了胃,不敢勞煩先生。”
“既然老師會醫術,那就請你為良娣先診脈吧。”
柳良娣臉色白了白,看著已經走到她手邊的景行止,唇間拒絕的話語想要說出來,卻在不經意間瞥見孟光長公主那雙波瀾不起的眼睛,生生咽了回去。
“如此,便有勞先生了。”
眾人的眼睛都盯在柳良娣的手腕上,搭著白色的絲帕,景行止麵色平靜的將手指按在她的脈上,眼中的流光閃動,閉了閉眼,便收回了手,淡笑道:“良娣隻是吃壞了東西,待會兒回府時我為良娣寫一張方子,良娣依照藥方服藥就是。”
柳拂蟬鬆了一口氣,唇上揚,輕聲道了謝。
“我做了青梅蜜餞,元兒可要嚐嚐?”
蕭元想了想,道:“嚐嚐?”
於是新鮮醃漬的青梅蜜餞被擺上了桌案,蕭元嚐了一塊,覺得味道微酸,不由得眯了眯眼睛。
這並非是簡單的青梅蜜餞,而是景行止借鑒了靖州雕花蜜餞改造而成的,青梅切成薄片,薄薄一片上麵雕刻著雙龍戲珠,孔雀開屏,鴛鴦戲水,喜鵲含梅,蟹兵蝦將···
蕭元淡笑著,道:“難得見一回,你們也嚐嚐吧。”
四人推辭不過,便都嚐了一塊。
高氏蹙著眉頭,道:“真酸,不過這技藝卻是巧奪天工。”宋氏和陸氏紛紛附和,唯有柳拂蟬仔細咀嚼著,臉上一點酸意都不曾表現出來。
蕭元一笑,說:“看來柳良娣喜食酸,那這一碟蜜餞,都賜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