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元在一旁看了一會兒燒得坍塌了的沉音殿,正欲去東側殿尋薑永夜,熟知身邊的大臣們齊齊下跪。
四麵八方都被圍堵得水泄不通,在未明的燈火中,眾人極為默契,似乎已經排練過千百次一般。
齊呼道。
“臣等恭請孟光長公主繼承大統。”
這一夜,平靜下來已經是天邊出現魚肚白的時候。
皇宮的沉音殿走水,燒出來的卻是文武百官的聯民上書。
異口同聲,像是吃了強心藥一般,要扶持孟光長公主登基繼位,所稱的一個名頭,不過是長公主承先帝血脈,為南國正統。
即便蕭元自己,也是被這些人唬了一大跳,這樣突如其然的,看著堆滿桌案的奏折和請願書,不由得扶額苦歎。
而這些大臣們突然對薑永夜發難的原因,其實是有個和尚,突然在寺院裏的藏書閣中翻到了一卷佛經,是名《太光經》。
“佛告淨光天女言,汝於彼佛暫一聞大涅盤經,以是因緣,今得天身。值我出世,複聞深義。舍是天形,即以女身當王國土,得轉輪王所統領處四分之一。汝於爾時實為菩薩,為化眾生,現受女身。”
半個時辰之後,那些大臣們好像喝了十全大補湯,又開始在宮門前和長公主府前聚集,說沉音殿大火乃是天降預警,在位者不得傷心,長公主必須盡快登基。
“做皇帝有什麽好的?”
她將一本有一本的折子扯開了翻開,卻都是相同的內容,皆是掃過一眼就揮到地上,臉上的神色也越來越不耐煩。
她終於將書桌上的所有折子都推到了地上,抬起頭,便看到景行止端著一碗溫熱可口的淡粥推門而入,嘴角浮起笑意,上前去接過那隻小碗卻被景行止避開了。
“燙手。”
蕭元便不爭搶,隨他一塊在窗邊坐下,拿著調羹撥弄了幾下,仰頭問:“阿止,我們回清山好不好?”
阿止,我們回清山好不好?
內室寂靜,能聽到蕭元的呼吸聲,景行止靜了好一會兒,抬頭望向蕭元時,眼裏含著溫柔的笑:“嗯,我們回家。”
原本還焦躁疲倦的蕭元眼睛一彎,端著小碗便開始大快朵頤,吃到一半的時候,忽然頓住了,將眼睛從碗裏移到景行止的身上,仔細端詳他的側臉,半晌:“阿止,你怎麽哭了?”
話未落,手中的碗卻被人取走了,他傾身將她抱緊入懷置於膝上,“喜極而泣沒有可笑的吧?”
蕭元眼睛眨了眨,正想抬頭去看,卻被人按住頭,不能移動,那人的嗓音淡淡的,隻是語調卻毫不掩飾的歡喜,“我們何時走,今夜就走???還是???”
“今夜。”
蕭元終於得了自由,仰頭便見到景行止隱約帶笑的眼,有些抱怨的道:“是你做的?”
景行止的笑容僵住了,臉色有些硬,半晌都開不了口。
她看著他,平淡的眸子兀然浮出一絲笑,笑意漸至眼底,猶如傾世的牡丹:“我真不知道哥哥做了什麽事,叫你這樣厭惡他,先是誘他燒了婆羅樹,現在又這樣???”
她未說完便停了下來,因為景行止的臉色著實難看得要緊,有些奇異的望著他,卻也不想去問,她若要問,那麽不知他要解釋到什麽時候才能解釋得清。
“阿止,你就這樣怕我?”
她笑了出聲,“你這樣,倒像是我欺負了你。”
無人應答,她卻真的在他眼中看出了焦慮不安的顏色,不知為何,便覺得這人好可憐,仿佛這麽多年了,一顆心總是被懸在半空,不高不低的蕩著,找不著安放的地方。
她止住笑,挑起他的下巴,仔細的看著那張千百年來始終如一的臉,半晌,輕輕道:“阿止,我真要欺負你了???”
清晨的鳥鳴聲中,書房的燭火已經熄滅,青煙嫋嫋飛散,被蕭元按在椅子上的景行止緩緩睜開眼睛,看著近在咫尺的女子,那眉眼,那溫度,並非是凝固的,不是他自作多情的。
她是在吻他,雖然不過短短的一瞬,可與他而言,已足。“你要離開長安?”薑永夜語氣輕輕,回蕩在崇政殿裏:“元兒,我不同意。”
蕭元笑笑:“這樣的局勢,容不得你同不同意。”
夏日的狂風吹得門窗重重一響,蕭元微微偏頭,看了一眼,帶著從容不迫的神色:“我走了,你的位置才能坐得穩。”
她起身靠近薑永夜,將手搭在他的肩上,語氣帶著勸慰道:“我將四十萬征天軍留一半給你,剩下的還需鎮守邊疆。哥哥,你會是一個好皇帝的。”
薑永夜看著搭在他肩上,正要收回的那隻手,伸手去挽留,他蹙緊眉頭,低沉嗓音隱含怒意:“你就把我丟在這裏?”
蕭元瞧著他,似乎有些難以理解他為什麽會說出這樣的話,片刻,緩緩笑道:“哥哥,我沒有,你想我時,也可以來看我的。”
向前世那樣,她嫁到清山之後,薑永夜不也是時常來看望她嗎?
她頓了頓,唇邊隱含的笑意像是回想起幼年時候那些溫暖的記憶,明澈似水,那笑綿長如酒,她看著薑永夜,伸手將他頹敗的雙手握住:“你是我的哥哥,無論你做了什麽事,我都原諒你。隻是,你要我心無芥蒂,那是辦不到的。哥哥,你我天各一方,才能真的相護到老。”
守在一塊,最終便是相愛相殺的下場。
良久,他歎了一口氣,緩緩道:“元兒,無論你走多遠,終有一天還會回來的。我在長安等你。”
蕭元不置一詞,踏出崇政殿的殿門時卻頓了頓,“哥哥,我仍將你當做我至親至愛的哥哥,保重。”
不過這一句話,薑永夜是信還是不信,蕭元都已經無所謂了。人與人之間,能夠彼此信任是一件極為默契與艱難的事,可是不信,卻隻在一瞬一念之間。
――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那一把火啊,燒光了沉音殿,緊隨其後,燒光了孟光長公主府。
算起來,那個權傾天下血統純正的長公主,便是在這一年銷聲匿跡,淡出長安的權貴門閥的。
所謂的天降預警,被長公主府突然的大火攻破了謠言,並未有什麽老天爺的預示,就連長公主府都起火了,那還有什麽資格說,沉音殿的大火是因為薑永夜而起的?
因為是在火光的掩映中,所以即便是在黑夜裏,也如白晝一般明亮,火光的閃耀中,看不清楚蕭元臉上的表情,隻看到素白色的襦裙上紅色的微光閃爍不定,似水麵清湛的一朵落花,一圈一圈的漣漪散開,終歸於平靜。
“殿下,都點燃了。”
蕭元站在門前,微垂著頭,看似一幅平靜的模樣,忽然道:“輕盈,你還記得那年他就是站在那裏,手捧一卷書,說是等我回家。”
“可要命人現在進去將駙馬的東西取出來?”
蕭元抬起一隻手,拒絕了,轉身登上馬車,“睹物思人,不過徒生餘恨,我救不回他,握著他的死物,又有何用。”
未等火勢減緩,那架馬車便駛出了長安城。
馬車之上,夜明珠的光芒微弱,景行止修長的手指緩緩握住蕭元的手,她抬頭看了他一眼,並未說什麽,她的眼睛似乎是被煙熏得有些紅,唇緊抿著,看上去無悲無喜一般。
“你方才去取什麽了?”
“一壇酒和一味藥。”他淡淡回答,沒有安慰她,隻裝作什麽也不知道。
“我們去把薑陽接回來吧。”她將頭安放在他的胸前,“然後在清山上,一生都不下來了。”
景行止攬住她的肩,沒有說話。
在沉寂很長一段時間之後,蕭元終於忍不住了,仰頭看他,那人的俊美如神祗的臉上,笑如春風,蕭元看著,不由得自己也跟著發笑,卻沒有戲謔他,依舊將頭貼在他的肩上。
在馬車的四角懸掛的鎮魂鈴中,安然好眠。
景行止兀自發了一會呆,忽然發現一旁的蕭元已經睡著了,靜了靜,隨即將她的頭小心的枕在自己的腿上,盯著她的睡顏看了一會兒,漆黑眸子裏浮出暖意。
他伸手從袖中掏出一個小荷包,不知道裏麵放的是什麽,讓他看了一會兒,才將荷包係在蕭元的脖子上。
他看著她,覺得這一個真的太過美好。
他想起以前無數世,也許也曾有過這樣相同的場景,最好的那一世,她叫做王仰韶,他卻喜歡叫她阿杏,以為杏能通幸,讓他們一生幸運。
他腦海中浮現出無數的場景,最終,喧嘩褪色,隻餘鈴聲陣陣,呼吸淺淺。
三日後,清山之上,山間的小屋。
豔陽高照,屋前有小院子,架著一個秋千架,隨風而蕩。蕭元從馬車中下來,剛走了幾步,便在原地駐足不前,臉上一副驚訝的表情。
在屋前背身而立的少年,聽到腳步聲轉身,在看清女子的一個模糊的輪廓之後,手中提著的寶劍楞得掉在了地上。
“母親!”
少年飛奔入懷,差一點將蕭元撞在地上。
四麵八方都被圍堵得水泄不通,在未明的燈火中,眾人極為默契,似乎已經排練過千百次一般。
齊呼道。
“臣等恭請孟光長公主繼承大統。”
這一夜,平靜下來已經是天邊出現魚肚白的時候。
皇宮的沉音殿走水,燒出來的卻是文武百官的聯民上書。
異口同聲,像是吃了強心藥一般,要扶持孟光長公主登基繼位,所稱的一個名頭,不過是長公主承先帝血脈,為南國正統。
即便蕭元自己,也是被這些人唬了一大跳,這樣突如其然的,看著堆滿桌案的奏折和請願書,不由得扶額苦歎。
而這些大臣們突然對薑永夜發難的原因,其實是有個和尚,突然在寺院裏的藏書閣中翻到了一卷佛經,是名《太光經》。
“佛告淨光天女言,汝於彼佛暫一聞大涅盤經,以是因緣,今得天身。值我出世,複聞深義。舍是天形,即以女身當王國土,得轉輪王所統領處四分之一。汝於爾時實為菩薩,為化眾生,現受女身。”
半個時辰之後,那些大臣們好像喝了十全大補湯,又開始在宮門前和長公主府前聚集,說沉音殿大火乃是天降預警,在位者不得傷心,長公主必須盡快登基。
“做皇帝有什麽好的?”
她將一本有一本的折子扯開了翻開,卻都是相同的內容,皆是掃過一眼就揮到地上,臉上的神色也越來越不耐煩。
她終於將書桌上的所有折子都推到了地上,抬起頭,便看到景行止端著一碗溫熱可口的淡粥推門而入,嘴角浮起笑意,上前去接過那隻小碗卻被景行止避開了。
“燙手。”
蕭元便不爭搶,隨他一塊在窗邊坐下,拿著調羹撥弄了幾下,仰頭問:“阿止,我們回清山好不好?”
阿止,我們回清山好不好?
內室寂靜,能聽到蕭元的呼吸聲,景行止靜了好一會兒,抬頭望向蕭元時,眼裏含著溫柔的笑:“嗯,我們回家。”
原本還焦躁疲倦的蕭元眼睛一彎,端著小碗便開始大快朵頤,吃到一半的時候,忽然頓住了,將眼睛從碗裏移到景行止的身上,仔細端詳他的側臉,半晌:“阿止,你怎麽哭了?”
話未落,手中的碗卻被人取走了,他傾身將她抱緊入懷置於膝上,“喜極而泣沒有可笑的吧?”
蕭元眼睛眨了眨,正想抬頭去看,卻被人按住頭,不能移動,那人的嗓音淡淡的,隻是語調卻毫不掩飾的歡喜,“我們何時走,今夜就走???還是???”
“今夜。”
蕭元終於得了自由,仰頭便見到景行止隱約帶笑的眼,有些抱怨的道:“是你做的?”
景行止的笑容僵住了,臉色有些硬,半晌都開不了口。
她看著他,平淡的眸子兀然浮出一絲笑,笑意漸至眼底,猶如傾世的牡丹:“我真不知道哥哥做了什麽事,叫你這樣厭惡他,先是誘他燒了婆羅樹,現在又這樣???”
她未說完便停了下來,因為景行止的臉色著實難看得要緊,有些奇異的望著他,卻也不想去問,她若要問,那麽不知他要解釋到什麽時候才能解釋得清。
“阿止,你就這樣怕我?”
她笑了出聲,“你這樣,倒像是我欺負了你。”
無人應答,她卻真的在他眼中看出了焦慮不安的顏色,不知為何,便覺得這人好可憐,仿佛這麽多年了,一顆心總是被懸在半空,不高不低的蕩著,找不著安放的地方。
她止住笑,挑起他的下巴,仔細的看著那張千百年來始終如一的臉,半晌,輕輕道:“阿止,我真要欺負你了???”
清晨的鳥鳴聲中,書房的燭火已經熄滅,青煙嫋嫋飛散,被蕭元按在椅子上的景行止緩緩睜開眼睛,看著近在咫尺的女子,那眉眼,那溫度,並非是凝固的,不是他自作多情的。
她是在吻他,雖然不過短短的一瞬,可與他而言,已足。“你要離開長安?”薑永夜語氣輕輕,回蕩在崇政殿裏:“元兒,我不同意。”
蕭元笑笑:“這樣的局勢,容不得你同不同意。”
夏日的狂風吹得門窗重重一響,蕭元微微偏頭,看了一眼,帶著從容不迫的神色:“我走了,你的位置才能坐得穩。”
她起身靠近薑永夜,將手搭在他的肩上,語氣帶著勸慰道:“我將四十萬征天軍留一半給你,剩下的還需鎮守邊疆。哥哥,你會是一個好皇帝的。”
薑永夜看著搭在他肩上,正要收回的那隻手,伸手去挽留,他蹙緊眉頭,低沉嗓音隱含怒意:“你就把我丟在這裏?”
蕭元瞧著他,似乎有些難以理解他為什麽會說出這樣的話,片刻,緩緩笑道:“哥哥,我沒有,你想我時,也可以來看我的。”
向前世那樣,她嫁到清山之後,薑永夜不也是時常來看望她嗎?
她頓了頓,唇邊隱含的笑意像是回想起幼年時候那些溫暖的記憶,明澈似水,那笑綿長如酒,她看著薑永夜,伸手將他頹敗的雙手握住:“你是我的哥哥,無論你做了什麽事,我都原諒你。隻是,你要我心無芥蒂,那是辦不到的。哥哥,你我天各一方,才能真的相護到老。”
守在一塊,最終便是相愛相殺的下場。
良久,他歎了一口氣,緩緩道:“元兒,無論你走多遠,終有一天還會回來的。我在長安等你。”
蕭元不置一詞,踏出崇政殿的殿門時卻頓了頓,“哥哥,我仍將你當做我至親至愛的哥哥,保重。”
不過這一句話,薑永夜是信還是不信,蕭元都已經無所謂了。人與人之間,能夠彼此信任是一件極為默契與艱難的事,可是不信,卻隻在一瞬一念之間。
――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那一把火啊,燒光了沉音殿,緊隨其後,燒光了孟光長公主府。
算起來,那個權傾天下血統純正的長公主,便是在這一年銷聲匿跡,淡出長安的權貴門閥的。
所謂的天降預警,被長公主府突然的大火攻破了謠言,並未有什麽老天爺的預示,就連長公主府都起火了,那還有什麽資格說,沉音殿的大火是因為薑永夜而起的?
因為是在火光的掩映中,所以即便是在黑夜裏,也如白晝一般明亮,火光的閃耀中,看不清楚蕭元臉上的表情,隻看到素白色的襦裙上紅色的微光閃爍不定,似水麵清湛的一朵落花,一圈一圈的漣漪散開,終歸於平靜。
“殿下,都點燃了。”
蕭元站在門前,微垂著頭,看似一幅平靜的模樣,忽然道:“輕盈,你還記得那年他就是站在那裏,手捧一卷書,說是等我回家。”
“可要命人現在進去將駙馬的東西取出來?”
蕭元抬起一隻手,拒絕了,轉身登上馬車,“睹物思人,不過徒生餘恨,我救不回他,握著他的死物,又有何用。”
未等火勢減緩,那架馬車便駛出了長安城。
馬車之上,夜明珠的光芒微弱,景行止修長的手指緩緩握住蕭元的手,她抬頭看了他一眼,並未說什麽,她的眼睛似乎是被煙熏得有些紅,唇緊抿著,看上去無悲無喜一般。
“你方才去取什麽了?”
“一壇酒和一味藥。”他淡淡回答,沒有安慰她,隻裝作什麽也不知道。
“我們去把薑陽接回來吧。”她將頭安放在他的胸前,“然後在清山上,一生都不下來了。”
景行止攬住她的肩,沒有說話。
在沉寂很長一段時間之後,蕭元終於忍不住了,仰頭看他,那人的俊美如神祗的臉上,笑如春風,蕭元看著,不由得自己也跟著發笑,卻沒有戲謔他,依舊將頭貼在他的肩上。
在馬車的四角懸掛的鎮魂鈴中,安然好眠。
景行止兀自發了一會呆,忽然發現一旁的蕭元已經睡著了,靜了靜,隨即將她的頭小心的枕在自己的腿上,盯著她的睡顏看了一會兒,漆黑眸子裏浮出暖意。
他伸手從袖中掏出一個小荷包,不知道裏麵放的是什麽,讓他看了一會兒,才將荷包係在蕭元的脖子上。
他看著她,覺得這一個真的太過美好。
他想起以前無數世,也許也曾有過這樣相同的場景,最好的那一世,她叫做王仰韶,他卻喜歡叫她阿杏,以為杏能通幸,讓他們一生幸運。
他腦海中浮現出無數的場景,最終,喧嘩褪色,隻餘鈴聲陣陣,呼吸淺淺。
三日後,清山之上,山間的小屋。
豔陽高照,屋前有小院子,架著一個秋千架,隨風而蕩。蕭元從馬車中下來,剛走了幾步,便在原地駐足不前,臉上一副驚訝的表情。
在屋前背身而立的少年,聽到腳步聲轉身,在看清女子的一個模糊的輪廓之後,手中提著的寶劍楞得掉在了地上。
“母親!”
少年飛奔入懷,差一點將蕭元撞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