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八日,大清帝後大婚前一天,萬裏晴空,佟府張燈結彩、熱鬧非常,佟府眾人早早嚴陣以待,等著行大征禮。
巳正時分,滿洲大學士為大婚專使帶內務府官員從太和殿出發,出太和門中門,一路來到四九城東夾道之西的佟家府邸,佟圖賴率佟家男丁、覺羅氏率佟家女眷與府前兩側跪迎。專使宣讀大征禮物:黃金二百兩、白銀萬兩、金茶筒一、銀茶筒二、銀盆二、緞千匹、文馬二十匹、閑馬四十匹、馱甲二十副。另有賜後父後母黃金百兩、金茶筒一具、銀五千兩、銀茶筒一具、銀盆一具、緞五百匹、布千匹、馬六匹鞍轡具、甲胄一副、弓一張、矢一菔、朝服各二襲、衣各二稱皆冬一夏一、貂裘各一領、上等玲瓏帶一束;賜後弟緞四十匹、布百匹、馬二匹鞍轡二副;賜從人銀四百兩。佟家眾人向北三跪九叩謝恩,隨後發妝奩360抬與宮中,大征禮結束。
佟家軍功起家,家底殷實,嫁妝裏自是不缺好東西,可有先帝兩位皇後對比著,佟家也不好越過去,覺羅氏和赫舍裏氏忙碌了幾個月,挑著那些最好的嫁妝塞了滿滿三百六十抬,最後看實在不能再裝下了,才遺憾地作罷。
同一時間,康熙派遣兩名內大臣祭告天地、太廟、社稷,大婚前一天的事情結束。
這些暫時不需要苡蘭出麵,她現在要做的是養足精神準備明天的大婚。上一世苡蘭以妃禮進宮,自是沒有皇後禮盛大莊重。坐在窗前,苡蘭環顧自己熟悉的院子,廊前掛著的鸚鵡,紫藤邊上的秋千,自己喜愛的蘭花……彎著嘴角笑了笑,好像自己離最初重生時的古水無波越來越遠了,就算兩世為人,現在依然是有興奮、不安、不舍的,同樣也有期待,她終於可以坐一回大紅花轎做個真正的新娘子,她終於可以以妻子皇後的身份嫁給表哥了。
一時間玲樂來報,大征禮結束,苡蘭按下心中波瀾,何必想那麽多呢,不是已經走到現在了嘛。帶著人去看伯母瓜爾佳氏和二妹妹、三妹妹,她很珍惜和家人的時光,昨天陪著瑪嬤,現在去看伯母,下午會是瑪法和阿瑪最後叮囑交代她朝堂大事的時間,就算後宮不得幹政,但前朝後宮從來密不可分,一國皇後不能全然不懂朝堂之事,瑪法和阿瑪自兩年前就開始給苡蘭講些朝堂大事,也會問苡蘭的意見,苡蘭雖然前一世懂得不多,但在地府幾百年看著世間變遷、看著大清從盛而衰、再有重生的優勢、和今生所學,所說觀點佟圖賴和佟國維還是欣慰的,不指望苡蘭一個後宅女子可以有什麽安邦治國良策,但這樣至少不會在大事上犯錯了,佟家現在烈火烹油,他們必須小心翼翼,曆史上那些鼎盛一時後跌的粉身碎骨的外戚例子太多了。
晚上,赫舍裏氏像世間所有平常母親一樣陪著苡蘭過出嫁前的一夜,該講給女兒的都已經講完,看著女兒如玉的小臉,止不住泛上淚光,女兒雖然出落已是十四五歲樣貌,可畢竟年紀還小,這在宮裏該怎麽好啊。苡蘭看著趕緊撲在赫舍裏氏懷裏,拿帕子給自己額娘擦眼睛。
“額娘,額娘,您不要擔心女兒,女兒在宮裏住慣了的,再說還有姑爸爸在呢,表哥也不會虧待女兒的,您就當女兒如平常人家那樣隻是出嫁了,以後也是能在宮裏見麵的,您再這樣女兒怎麽能放心進宮呢”
“怎麽能一樣,蘭兒要答應額娘,在宮裏好好照顧自己”,赫舍裏氏止了眼淚,聲音還哽咽著,說出心裏最大的擔憂,“額娘知道你和皇上打小的情分,也相信皇上不會虧待你,可是,蘭兒要明白你嫁給的是位帝王,自古無情帝王家,蘭兒可以有情,額寧卻盼著蘭兒不要用情太深,如著太後當年一樣深到寧可拋了性命、拋了父母家人也要爭帝王的寵愛,額娘就不說那些溫良賢淑的教導了,那些都是虛的,額娘隻盼著蘭兒自己活的好好的。”赫舍裏氏說完堅定地看著苡蘭,盼著女兒能給出肯定的回答,她怎麽能看不出女兒對嫁給她皇上表哥的期盼,怎會看不出每次皇上來佟府女兒眼裏的欣喜,這才是她最擔心的,她不是不相信外甥,玄燁對女兒的喜愛她也看在眼裏,她隻是不相信一位帝王。
苡蘭被自己額娘的眼神看的定住,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現在她自己也很矛盾,不知道和皇帝表哥將來會如何,可她不會放棄自己的執著,這輩子都不會放棄,但現在的每一天也都是自己苦苦求來的、賺來的,她不會不顧家人,苡蘭不想騙自己的額娘,這些話是隻有真正最關愛她的親人才會說的。
“額娘,女兒可以保證會在宮裏多多保重自己,無論如何都會記得自己還有額娘和阿瑪,不會讓家人擔心”苡蘭同樣堅定的對著赫舍裏氏的眼睛。
赫舍裏氏知道這個女兒自小聰慧卻是個執拗的,而且有哪個少女沒有那份期盼呢,隻是女兒既是答應多多顧忌自己,必是心裏清楚的,隻盼自己是擔心過了的,摸索著女兒的小臉,“額娘知道蘭兒不會不懂輕重,額娘的蘭兒長大了,都要嫁人了,你小時候抱在額娘懷裏好似還是眼前兒的事……”說著又再度哽咽。
“額娘,蘭兒在宮裏會想您的,以後蘭兒不在身邊您也要多保重身子,記著蘭兒留給您的藥丸和方子,那些您和阿瑪弟弟們喜歡的湯品點心方子我也都交待給桂嬤嬤了,以後家裏還是和女兒在時一樣的,女兒會好好的……”苡蘭兩年來又找機會給家裏留下了許多空間裏的東西,以備不時之需,還專門給自己額娘阿瑪留了更多,這樣才能放心些。
母女兩人聊了一個多時辰,才不舍的睡下休息。夜色漸漸加深,滿天星辰、皎潔的月光預示著明天會是個好天氣。
五月十九日,大清朝新一代帝後大婚,普天同慶,四九城裏一派喜氣洋洋,佟家紅綢喜字、彩燈紅毯一早裝扮妥當。吉時一到,府外宮人們的巴掌聲傳到,迎親欽差禮部滿洲尚書帶著接親儀仗隊伍到達佟家府邸。
苡蘭在自己的小院前跪接皇後金冊金寶,明晃晃滿是耀眼的冊寶讓苡蘭一時晃神,這就是上一世自己到死才得到的東西!由不得多感歎,四位親王福晉已經伺候著苡蘭換上皇後冠服,明黃五彩龍龍鳳同和袍,八團五彩水龍褂,戴鳳鈿,佩正珠朝珠、換上東珠三鉗。看著鏡中一身皇後正服的自己,白玉般臉上點著淡淡胭脂,畫了一點櫻唇,靈動的大眼忽閃一下,滿意的勾唇而笑。一邊伺候的四位福晉被這笑顏閃的晃了晃神兒,心下無不讚一聲“好樣貌”,這後宮恐怕又是一番新天地了。
換好裝,苡蘭受佟府上下國禮拜見,又行家禮拜別父母親人。看著努力壓著淚意的額娘和瑪嬤,苡蘭咬著唇接過寓意平安的蘋果和禦賜的金雙喜如意,放下龍鳳蓋頭,把一滴淚擋在一片紅色之下,由著兩位福晉扶著堅定地踏上紅毯,坐進花轎。
十六人抬的紅緞繡龍鳳雙喜字鳳輦,持著旌旗扇、平金繡鳳、宮燈的內侍宮人在前,禦前侍衛扈衛左右,四位親王福晉、八位命婦在後騎馬而行,奉命迎親的王公、欽差隨行,一路旌旗搖曳、鼓樂齊鳴至紫禁城。
鳳輦自大清門進,過午門一路到乾清門,於乾清宮階下轎,福晉接蘋過果,遞寶瓶,苡蘭接寶瓶,由著四福晉攙扶,跨過內務府營造司預設火盆於乾清宮殿內預設的火盆,由乾清宮至後隔扇,升八人抬孔雀羽頂轎,至坤寧宮降輿跨過坤寧宮門檻上預設馬鞍,進入東暖閣。
端坐在龍鳳床上的苡蘭微籲一口氣,總算一切順利,聽到眾人“恭請皇上聖安”的行禮聲,馬上收斂心神坐好。
同樣是一身明黃大婚禮服的康熙嘴角帶笑、邁著輕快的步子進了坤寧宮東暖閣,眼睛一直黏在那大紅龍鳳床上端坐著、一身禮服尤掩不住窈窕身段的身影,接過嬤嬤進上的玉如意,挑起蓋頭,看著那微為低著明媚如玉的小臉、淡淡對自己微笑顯出的小小梨渦、還有那雙帶著明顯喜悅的雙眸,玄燁笑意加深,按著嬤嬤所說步驟同苡蘭一起坐在床上行坐帳禮。
苡蘭看著表哥大大的笑臉,覺得心中一切惶恐都不再算什麽,根本沒在意喜嬤嬤道的賀詞。坐帳禮結束,玄燁還要去太和殿賜苡蘭親屬及諸王百官宴席,吩咐宮人好生伺候苡蘭,又托付幾個公主姑姑和親王福晉照看才放心離開坤寧宮。
苡蘭依禮見過幾位長公主,對幾位公主福晉的誇讚也是有禮的應答,倒是一派端莊溫婉又不讓人覺得拿著架子,看的幾位公主心下點頭。固倫延慶長公主是太宗孝端文皇後所出,現下地位最尊的公主,又是個性子活絡的,笑著打趣一番剛剛皇帝侄子的表現,羞得苡蘭紅臉埋頭才放過苡蘭,又叫宮人上了些軟和的小點心和甜湯給,讓苡蘭略進些。新娘子出嫁是不能多吃東西的,苡蘭早上喝了靈泉水、吃了些空間早備下的水果倒是不覺得餓,但不能拂了長公主好意,讓淩錦、淩雲伺候著略用了些。
酉正時分,在太和殿大宴群臣的康熙再次回到坤寧宮,帝後行合巹禮。這也是大婚當天最後一道重要禮儀。
巳正時分,滿洲大學士為大婚專使帶內務府官員從太和殿出發,出太和門中門,一路來到四九城東夾道之西的佟家府邸,佟圖賴率佟家男丁、覺羅氏率佟家女眷與府前兩側跪迎。專使宣讀大征禮物:黃金二百兩、白銀萬兩、金茶筒一、銀茶筒二、銀盆二、緞千匹、文馬二十匹、閑馬四十匹、馱甲二十副。另有賜後父後母黃金百兩、金茶筒一具、銀五千兩、銀茶筒一具、銀盆一具、緞五百匹、布千匹、馬六匹鞍轡具、甲胄一副、弓一張、矢一菔、朝服各二襲、衣各二稱皆冬一夏一、貂裘各一領、上等玲瓏帶一束;賜後弟緞四十匹、布百匹、馬二匹鞍轡二副;賜從人銀四百兩。佟家眾人向北三跪九叩謝恩,隨後發妝奩360抬與宮中,大征禮結束。
佟家軍功起家,家底殷實,嫁妝裏自是不缺好東西,可有先帝兩位皇後對比著,佟家也不好越過去,覺羅氏和赫舍裏氏忙碌了幾個月,挑著那些最好的嫁妝塞了滿滿三百六十抬,最後看實在不能再裝下了,才遺憾地作罷。
同一時間,康熙派遣兩名內大臣祭告天地、太廟、社稷,大婚前一天的事情結束。
這些暫時不需要苡蘭出麵,她現在要做的是養足精神準備明天的大婚。上一世苡蘭以妃禮進宮,自是沒有皇後禮盛大莊重。坐在窗前,苡蘭環顧自己熟悉的院子,廊前掛著的鸚鵡,紫藤邊上的秋千,自己喜愛的蘭花……彎著嘴角笑了笑,好像自己離最初重生時的古水無波越來越遠了,就算兩世為人,現在依然是有興奮、不安、不舍的,同樣也有期待,她終於可以坐一回大紅花轎做個真正的新娘子,她終於可以以妻子皇後的身份嫁給表哥了。
一時間玲樂來報,大征禮結束,苡蘭按下心中波瀾,何必想那麽多呢,不是已經走到現在了嘛。帶著人去看伯母瓜爾佳氏和二妹妹、三妹妹,她很珍惜和家人的時光,昨天陪著瑪嬤,現在去看伯母,下午會是瑪法和阿瑪最後叮囑交代她朝堂大事的時間,就算後宮不得幹政,但前朝後宮從來密不可分,一國皇後不能全然不懂朝堂之事,瑪法和阿瑪自兩年前就開始給苡蘭講些朝堂大事,也會問苡蘭的意見,苡蘭雖然前一世懂得不多,但在地府幾百年看著世間變遷、看著大清從盛而衰、再有重生的優勢、和今生所學,所說觀點佟圖賴和佟國維還是欣慰的,不指望苡蘭一個後宅女子可以有什麽安邦治國良策,但這樣至少不會在大事上犯錯了,佟家現在烈火烹油,他們必須小心翼翼,曆史上那些鼎盛一時後跌的粉身碎骨的外戚例子太多了。
晚上,赫舍裏氏像世間所有平常母親一樣陪著苡蘭過出嫁前的一夜,該講給女兒的都已經講完,看著女兒如玉的小臉,止不住泛上淚光,女兒雖然出落已是十四五歲樣貌,可畢竟年紀還小,這在宮裏該怎麽好啊。苡蘭看著趕緊撲在赫舍裏氏懷裏,拿帕子給自己額娘擦眼睛。
“額娘,額娘,您不要擔心女兒,女兒在宮裏住慣了的,再說還有姑爸爸在呢,表哥也不會虧待女兒的,您就當女兒如平常人家那樣隻是出嫁了,以後也是能在宮裏見麵的,您再這樣女兒怎麽能放心進宮呢”
“怎麽能一樣,蘭兒要答應額娘,在宮裏好好照顧自己”,赫舍裏氏止了眼淚,聲音還哽咽著,說出心裏最大的擔憂,“額娘知道你和皇上打小的情分,也相信皇上不會虧待你,可是,蘭兒要明白你嫁給的是位帝王,自古無情帝王家,蘭兒可以有情,額寧卻盼著蘭兒不要用情太深,如著太後當年一樣深到寧可拋了性命、拋了父母家人也要爭帝王的寵愛,額娘就不說那些溫良賢淑的教導了,那些都是虛的,額娘隻盼著蘭兒自己活的好好的。”赫舍裏氏說完堅定地看著苡蘭,盼著女兒能給出肯定的回答,她怎麽能看不出女兒對嫁給她皇上表哥的期盼,怎會看不出每次皇上來佟府女兒眼裏的欣喜,這才是她最擔心的,她不是不相信外甥,玄燁對女兒的喜愛她也看在眼裏,她隻是不相信一位帝王。
苡蘭被自己額娘的眼神看的定住,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現在她自己也很矛盾,不知道和皇帝表哥將來會如何,可她不會放棄自己的執著,這輩子都不會放棄,但現在的每一天也都是自己苦苦求來的、賺來的,她不會不顧家人,苡蘭不想騙自己的額娘,這些話是隻有真正最關愛她的親人才會說的。
“額娘,女兒可以保證會在宮裏多多保重自己,無論如何都會記得自己還有額娘和阿瑪,不會讓家人擔心”苡蘭同樣堅定的對著赫舍裏氏的眼睛。
赫舍裏氏知道這個女兒自小聰慧卻是個執拗的,而且有哪個少女沒有那份期盼呢,隻是女兒既是答應多多顧忌自己,必是心裏清楚的,隻盼自己是擔心過了的,摸索著女兒的小臉,“額娘知道蘭兒不會不懂輕重,額娘的蘭兒長大了,都要嫁人了,你小時候抱在額娘懷裏好似還是眼前兒的事……”說著又再度哽咽。
“額娘,蘭兒在宮裏會想您的,以後蘭兒不在身邊您也要多保重身子,記著蘭兒留給您的藥丸和方子,那些您和阿瑪弟弟們喜歡的湯品點心方子我也都交待給桂嬤嬤了,以後家裏還是和女兒在時一樣的,女兒會好好的……”苡蘭兩年來又找機會給家裏留下了許多空間裏的東西,以備不時之需,還專門給自己額娘阿瑪留了更多,這樣才能放心些。
母女兩人聊了一個多時辰,才不舍的睡下休息。夜色漸漸加深,滿天星辰、皎潔的月光預示著明天會是個好天氣。
五月十九日,大清朝新一代帝後大婚,普天同慶,四九城裏一派喜氣洋洋,佟家紅綢喜字、彩燈紅毯一早裝扮妥當。吉時一到,府外宮人們的巴掌聲傳到,迎親欽差禮部滿洲尚書帶著接親儀仗隊伍到達佟家府邸。
苡蘭在自己的小院前跪接皇後金冊金寶,明晃晃滿是耀眼的冊寶讓苡蘭一時晃神,這就是上一世自己到死才得到的東西!由不得多感歎,四位親王福晉已經伺候著苡蘭換上皇後冠服,明黃五彩龍龍鳳同和袍,八團五彩水龍褂,戴鳳鈿,佩正珠朝珠、換上東珠三鉗。看著鏡中一身皇後正服的自己,白玉般臉上點著淡淡胭脂,畫了一點櫻唇,靈動的大眼忽閃一下,滿意的勾唇而笑。一邊伺候的四位福晉被這笑顏閃的晃了晃神兒,心下無不讚一聲“好樣貌”,這後宮恐怕又是一番新天地了。
換好裝,苡蘭受佟府上下國禮拜見,又行家禮拜別父母親人。看著努力壓著淚意的額娘和瑪嬤,苡蘭咬著唇接過寓意平安的蘋果和禦賜的金雙喜如意,放下龍鳳蓋頭,把一滴淚擋在一片紅色之下,由著兩位福晉扶著堅定地踏上紅毯,坐進花轎。
十六人抬的紅緞繡龍鳳雙喜字鳳輦,持著旌旗扇、平金繡鳳、宮燈的內侍宮人在前,禦前侍衛扈衛左右,四位親王福晉、八位命婦在後騎馬而行,奉命迎親的王公、欽差隨行,一路旌旗搖曳、鼓樂齊鳴至紫禁城。
鳳輦自大清門進,過午門一路到乾清門,於乾清宮階下轎,福晉接蘋過果,遞寶瓶,苡蘭接寶瓶,由著四福晉攙扶,跨過內務府營造司預設火盆於乾清宮殿內預設的火盆,由乾清宮至後隔扇,升八人抬孔雀羽頂轎,至坤寧宮降輿跨過坤寧宮門檻上預設馬鞍,進入東暖閣。
端坐在龍鳳床上的苡蘭微籲一口氣,總算一切順利,聽到眾人“恭請皇上聖安”的行禮聲,馬上收斂心神坐好。
同樣是一身明黃大婚禮服的康熙嘴角帶笑、邁著輕快的步子進了坤寧宮東暖閣,眼睛一直黏在那大紅龍鳳床上端坐著、一身禮服尤掩不住窈窕身段的身影,接過嬤嬤進上的玉如意,挑起蓋頭,看著那微為低著明媚如玉的小臉、淡淡對自己微笑顯出的小小梨渦、還有那雙帶著明顯喜悅的雙眸,玄燁笑意加深,按著嬤嬤所說步驟同苡蘭一起坐在床上行坐帳禮。
苡蘭看著表哥大大的笑臉,覺得心中一切惶恐都不再算什麽,根本沒在意喜嬤嬤道的賀詞。坐帳禮結束,玄燁還要去太和殿賜苡蘭親屬及諸王百官宴席,吩咐宮人好生伺候苡蘭,又托付幾個公主姑姑和親王福晉照看才放心離開坤寧宮。
苡蘭依禮見過幾位長公主,對幾位公主福晉的誇讚也是有禮的應答,倒是一派端莊溫婉又不讓人覺得拿著架子,看的幾位公主心下點頭。固倫延慶長公主是太宗孝端文皇後所出,現下地位最尊的公主,又是個性子活絡的,笑著打趣一番剛剛皇帝侄子的表現,羞得苡蘭紅臉埋頭才放過苡蘭,又叫宮人上了些軟和的小點心和甜湯給,讓苡蘭略進些。新娘子出嫁是不能多吃東西的,苡蘭早上喝了靈泉水、吃了些空間早備下的水果倒是不覺得餓,但不能拂了長公主好意,讓淩錦、淩雲伺候著略用了些。
酉正時分,在太和殿大宴群臣的康熙再次回到坤寧宮,帝後行合巹禮。這也是大婚當天最後一道重要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