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春節到了,給大家拜年啦!讀天道劍影,品俠客人生!
二六、怪傑服輸(三)
鬆紋向靈渡道:“至於東方道兄的後事,還須勞煩少林各位了。”靈渡道:“東方道兄死在少林寺外,敝寺理應替他料理後事。時候不早了,各位請用完齋飯再走吧!”
吃完中飯,鬆紋、顧一羽與靈渡紛紛別過,招呼隨行的門人弟子,徑自出寺而去。
秦川和易婉玉也要同去。靈渡道:“秦少俠,老衲另有一事想跟你商量,你二人請先跟我來!”
秦川一怔,不知何事,點頭稱是。
三人來到方丈室坐定。靈渡微笑道:“少俠,老衲尋你來,一是感謝你將這麽重要之信千裏迢迢交到我手上,可謂功德無量!二是想跟你打聽一些事情,請少俠不要見怪!”
秦川忙起身施禮,道:“大師不必客氣,但有所問,晚輩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靈渡輕輕念了幾聲佛號,緩緩道:“二位可知百裏施主信中內容?”
秦、易二人均搖了搖頭,齊道:“晚輩不知。”靈渡道:“其實近幾年來,江湖上暗中發生了一些奇怪的變化。百裏幫主和丐幫顧幫主、武當鬆紋道兄,皆有所察覺,並相約暗中查探究竟,互通有無。”
“百裏施主的這封信甚是重要。信中說道貴幫已查出有人在暗中操控武林各派,圖謀不軌,讓貧僧知會各派早作防範。許多門派幫會或對抗被滅,或被逼投降,與少俠所說不謀而合。隻是他還不確定幕後之人是誰,推測極可能與魔教有關。”
他說著便將那信遞與二人。秦川細細一看,果見信上內容即是此意。
百戲翁在信中更書明某年月日,那夥惡人在何處作了何勾當。筆筆令人怵目驚心。當真不勝枚舉:已未年三月初六,甘涼道上殺光奮威鏢局三十名鏢師、夥計,劫去鏢銀八十萬兩;四月初八,河間府金鞭門的馮掌門全家被滅門,死三十六人,家產俱擄之一空;五月端午節,杭州武林門的**派許老拳師全家被滅,死五十四人。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然則若記載屬實,那夥惡人當真罪行累累。罄竹難書。
但見多年來武林中發生許多轟動一時的無頭公案,多數便是那夥惡人所為。秦川自已猜出那夥惡人便是“天道盟”,首腦人物便是沐長風。隻可惜百戲翁雖已查出這些,卻誤以為是七星教卷土重來,渾未料到會是沐長風所為,確與武林夙敵的七星教無幹。
他將信交與易婉玉,皺眉苦思:“這些壞事定是沐長風那幫人所為,有些他曾在樂遊原親口承認過,隻不過他說的時候沒料到我會活著逃走。那些被滅門的。多半是不願就範的正派人士;川中唐門、青城派、黃蜂幫等幫派大概已淪為幫凶了。倘若任其坐大,日後當真要天下大亂了!”
忽聽靈渡道:“秦少俠,你可看明白了?”
秦川道:“晚輩看明白了。”
靈渡道:“然則秦少俠有何打算?”
秦川一呆,道:“大師此話何意?”
靈渡微微一笑。道:“難道小檀越你忘了沐施主臨去時說過的話麽?”
秦川怔了怔,想起沐長風所說“這個回合你贏,下次再玩”之語,言下之意自然不會放過自己。一念及此。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實想不到初入江湖,便遇到這般天大的難題。
靈渡見他臉色陰晴不定,微笑道:“少俠。是否已有主意?”
秦川搖頭道:“晚輩沒什麽主意,但請大師指點迷津。”
靈渡念了一句:“阿彌陀佛。”緩緩的道:“老衲至今還想不到沐施主會是這種人,卻又不得不信。從今日起,沐施主真麵目既已暴露,江湖隻怕更無寧日!唉,罪過,罪過,一想到死傷這麽多無辜性命,老衲實在難辭其咎。”
秦川知他因曾經救過沐長風,故有此語,正不知該當如何勸慰,忽聽易婉玉道:“方丈大師,你是有道高僧,豈不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沐長風造孽,自有其果報。大師何必介懷?”
靈渡微微頷首,說道:“易姑娘之言頗具慧根。隻是‘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此事老衲無論如何不能置身事外。秦小施主又何忍眼看沐施主繼續肆虐,令生靈塗炭,遍地血腥?”
秦川想起周宅滅門慘狀,又想起昆侖派、崆峒派、鐵劍門等派滅門之事,不由得內心感到一陣懼意,說道:“我們一定要設法阻止沐長風!”
靈渡聞言甚喜,點頭道:“阿彌陀佛!適才老衲觀少俠的萬佛掌和大悲玄功,皆是以禪入武,是我佛門無上神功,諸般高明之處猶在少林七十二技之上。如此大慈大悲的功夫,足可推斷尊師多半跟我沙門有關。因此老衲想請問少俠,尊師聲音體形如何?”
秦川支吾以應,卻對蓑衣人聲音容貌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心下思忖:“我連師父是誰都不知道,當真枉自為人弟子了!”轉念一想,才發覺蓑衣人八年來始終那身固定打扮,看不出高低胖瘦;始終那副固定嗓門,聽不出粗細平仄。
此刻細細一想,倒似是他故意掩飾自身的相貌特征和腔調聲音,顯是不想讓自己認出他來。
靈渡若有所思,沉吟片刻,歎道:“看樣子尊師八年前便刻意掩藏身份來教你武功了,此事著實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他見秦川臉現茫然之色,合什微笑道:“‘大風堡’一向以天下武林安危為己任,行俠仗義,深受武林同道愛戴推崇。小施主,老衲之所以單獨留下你來,便是想勸你接掌百戲幫,發揚令尊門風,福澤天下蒼生!”
秦川心想:“原來他怕我會拒絕做這個幫主,才有此用心。但我做不做幫主倒無所謂,若然父親不允,自是萬萬做不得的。”躊躇道:“多謝大師抬愛。晚輩幼秉庭訓,不敢有違,此事終須家嚴裁斷。”
靈渡點了點頭,笑眯眯的道:“既然如此,小施主,你們可以下山了,希望你早作決定!小施主今日在少林寺一戰成名,不墮大風堡威風,實乃可喜可賀。待見到令尊,煩請代老衲致意問安。”
秦川合十遜謝,又詢及如何料理東方權的後事,靈渡道:“兩位放心,老衲會為東方道兄誦經超渡,待道兄遺體火化後,敝寺會派人將道兄的荼昆骨灰送往青城山。”
當下秦、易二人在東方權遺體前灑淚跪拜後,這才拜別靈渡方丈,來到少林寺外。到得山間林中去牽馬匹之時,但見東方權的坐騎猶在,人卻已逝,二人不禁相顧黯然。
易婉玉從包裹中取出一身雪白的素服換了,一頭青絲秀發也盡被白布包住。
秦川一呆,隨即明白她全身縞素,自是為了替百戲翁帶孝,說道:“玉妹,咱們星夜兼程,明日便可趕回洛陽,不耽誤替百裏伯伯送終!”
易婉玉點了點頭,瞧了他一眼,遲疑道:“川哥哥,送信之事已了。你若急著回徐州見家人,便先去吧,我自個兒回洛陽替義父守孝送終好啦!”
數月來秦川確是歸心似箭,急於見父母親人,但此刻焉有此念?趨前握住她手,道:“玉妹,難道你還不明白我的心麽?從今以後,你的事便是我的事,漫說百裏世伯是你義父,即便素昧平生,以他在江湖上的威望,我也自當到他靈前去拜祭。你說出這等生分的話,分明把我視作外人,我可要生氣啦!”
易婉玉緊緊反握住他手,眼中淚光瑩然,忽然撲在他的懷裏,抽抽噎噎的道:“對不起,川哥哥,我是太在乎你了!你別生氣,我下次不敢啦!”她哭了一忽兒,一張俏臉微微抬起,幽幽的道:“你今日在那麽多人麵前說出這番話來,對我來說,什麽都夠啦!咱們走吧。”
當下二人縱身上馬,踐冰踏雪,沿原路返回。
如此星夜趕路,快馬加鞭,途中僅打尖時稍作休憩,到得次日中午,便已趕到洛陽城的中原分舵門外。
隻見大門外懸著白底藍字的燈籠,門上釘了麻布,放眼處擠滿了前來致祭的江湖好漢。二人甫一現身門外,鼓手吹起迎賓樂曲。
院內好大一座靈堂,兩廂掛滿素幛挽聯。
百戲幫主乃江湖上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溘然辭世,實是非同小可。此番設靈祭奠,諸般排場甚是隆重,此時幫中自三長老以降大小頭目盡皆披麻穿白,接待前來吊孝的各路吊客。顧一羽、鬆紋、秦江等也在內幫著張羅照應。
眾人見秦、易二人及時趕回,皆是精神一振。
各門派、各幫會的武林人物及百戲翁生前故舊紛紛到靈棚前吊唁。少林寺又派了一十八名僧侶,為百戲翁做法事超度。
鬆紋、靈濟和顧一羽等吩咐門人弟子在城中明察暗訪,打探沐長風等人行蹤,以為防範,豈知幾日來卻無半點訊息。
此後數日間,百戲幫上下皆忙著料理百戲翁的喪葬之事。直至過了頭七,眾人方始陸續散去。
二六、怪傑服輸(三)
鬆紋向靈渡道:“至於東方道兄的後事,還須勞煩少林各位了。”靈渡道:“東方道兄死在少林寺外,敝寺理應替他料理後事。時候不早了,各位請用完齋飯再走吧!”
吃完中飯,鬆紋、顧一羽與靈渡紛紛別過,招呼隨行的門人弟子,徑自出寺而去。
秦川和易婉玉也要同去。靈渡道:“秦少俠,老衲另有一事想跟你商量,你二人請先跟我來!”
秦川一怔,不知何事,點頭稱是。
三人來到方丈室坐定。靈渡微笑道:“少俠,老衲尋你來,一是感謝你將這麽重要之信千裏迢迢交到我手上,可謂功德無量!二是想跟你打聽一些事情,請少俠不要見怪!”
秦川忙起身施禮,道:“大師不必客氣,但有所問,晚輩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靈渡輕輕念了幾聲佛號,緩緩道:“二位可知百裏施主信中內容?”
秦、易二人均搖了搖頭,齊道:“晚輩不知。”靈渡道:“其實近幾年來,江湖上暗中發生了一些奇怪的變化。百裏幫主和丐幫顧幫主、武當鬆紋道兄,皆有所察覺,並相約暗中查探究竟,互通有無。”
“百裏施主的這封信甚是重要。信中說道貴幫已查出有人在暗中操控武林各派,圖謀不軌,讓貧僧知會各派早作防範。許多門派幫會或對抗被滅,或被逼投降,與少俠所說不謀而合。隻是他還不確定幕後之人是誰,推測極可能與魔教有關。”
他說著便將那信遞與二人。秦川細細一看,果見信上內容即是此意。
百戲翁在信中更書明某年月日,那夥惡人在何處作了何勾當。筆筆令人怵目驚心。當真不勝枚舉:已未年三月初六,甘涼道上殺光奮威鏢局三十名鏢師、夥計,劫去鏢銀八十萬兩;四月初八,河間府金鞭門的馮掌門全家被滅門,死三十六人,家產俱擄之一空;五月端午節,杭州武林門的**派許老拳師全家被滅,死五十四人。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然則若記載屬實,那夥惡人當真罪行累累。罄竹難書。
但見多年來武林中發生許多轟動一時的無頭公案,多數便是那夥惡人所為。秦川自已猜出那夥惡人便是“天道盟”,首腦人物便是沐長風。隻可惜百戲翁雖已查出這些,卻誤以為是七星教卷土重來,渾未料到會是沐長風所為,確與武林夙敵的七星教無幹。
他將信交與易婉玉,皺眉苦思:“這些壞事定是沐長風那幫人所為,有些他曾在樂遊原親口承認過,隻不過他說的時候沒料到我會活著逃走。那些被滅門的。多半是不願就範的正派人士;川中唐門、青城派、黃蜂幫等幫派大概已淪為幫凶了。倘若任其坐大,日後當真要天下大亂了!”
忽聽靈渡道:“秦少俠,你可看明白了?”
秦川道:“晚輩看明白了。”
靈渡道:“然則秦少俠有何打算?”
秦川一呆,道:“大師此話何意?”
靈渡微微一笑。道:“難道小檀越你忘了沐施主臨去時說過的話麽?”
秦川怔了怔,想起沐長風所說“這個回合你贏,下次再玩”之語,言下之意自然不會放過自己。一念及此。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實想不到初入江湖,便遇到這般天大的難題。
靈渡見他臉色陰晴不定,微笑道:“少俠。是否已有主意?”
秦川搖頭道:“晚輩沒什麽主意,但請大師指點迷津。”
靈渡念了一句:“阿彌陀佛。”緩緩的道:“老衲至今還想不到沐施主會是這種人,卻又不得不信。從今日起,沐施主真麵目既已暴露,江湖隻怕更無寧日!唉,罪過,罪過,一想到死傷這麽多無辜性命,老衲實在難辭其咎。”
秦川知他因曾經救過沐長風,故有此語,正不知該當如何勸慰,忽聽易婉玉道:“方丈大師,你是有道高僧,豈不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沐長風造孽,自有其果報。大師何必介懷?”
靈渡微微頷首,說道:“易姑娘之言頗具慧根。隻是‘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此事老衲無論如何不能置身事外。秦小施主又何忍眼看沐施主繼續肆虐,令生靈塗炭,遍地血腥?”
秦川想起周宅滅門慘狀,又想起昆侖派、崆峒派、鐵劍門等派滅門之事,不由得內心感到一陣懼意,說道:“我們一定要設法阻止沐長風!”
靈渡聞言甚喜,點頭道:“阿彌陀佛!適才老衲觀少俠的萬佛掌和大悲玄功,皆是以禪入武,是我佛門無上神功,諸般高明之處猶在少林七十二技之上。如此大慈大悲的功夫,足可推斷尊師多半跟我沙門有關。因此老衲想請問少俠,尊師聲音體形如何?”
秦川支吾以應,卻對蓑衣人聲音容貌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心下思忖:“我連師父是誰都不知道,當真枉自為人弟子了!”轉念一想,才發覺蓑衣人八年來始終那身固定打扮,看不出高低胖瘦;始終那副固定嗓門,聽不出粗細平仄。
此刻細細一想,倒似是他故意掩飾自身的相貌特征和腔調聲音,顯是不想讓自己認出他來。
靈渡若有所思,沉吟片刻,歎道:“看樣子尊師八年前便刻意掩藏身份來教你武功了,此事著實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他見秦川臉現茫然之色,合什微笑道:“‘大風堡’一向以天下武林安危為己任,行俠仗義,深受武林同道愛戴推崇。小施主,老衲之所以單獨留下你來,便是想勸你接掌百戲幫,發揚令尊門風,福澤天下蒼生!”
秦川心想:“原來他怕我會拒絕做這個幫主,才有此用心。但我做不做幫主倒無所謂,若然父親不允,自是萬萬做不得的。”躊躇道:“多謝大師抬愛。晚輩幼秉庭訓,不敢有違,此事終須家嚴裁斷。”
靈渡點了點頭,笑眯眯的道:“既然如此,小施主,你們可以下山了,希望你早作決定!小施主今日在少林寺一戰成名,不墮大風堡威風,實乃可喜可賀。待見到令尊,煩請代老衲致意問安。”
秦川合十遜謝,又詢及如何料理東方權的後事,靈渡道:“兩位放心,老衲會為東方道兄誦經超渡,待道兄遺體火化後,敝寺會派人將道兄的荼昆骨灰送往青城山。”
當下秦、易二人在東方權遺體前灑淚跪拜後,這才拜別靈渡方丈,來到少林寺外。到得山間林中去牽馬匹之時,但見東方權的坐騎猶在,人卻已逝,二人不禁相顧黯然。
易婉玉從包裹中取出一身雪白的素服換了,一頭青絲秀發也盡被白布包住。
秦川一呆,隨即明白她全身縞素,自是為了替百戲翁帶孝,說道:“玉妹,咱們星夜兼程,明日便可趕回洛陽,不耽誤替百裏伯伯送終!”
易婉玉點了點頭,瞧了他一眼,遲疑道:“川哥哥,送信之事已了。你若急著回徐州見家人,便先去吧,我自個兒回洛陽替義父守孝送終好啦!”
數月來秦川確是歸心似箭,急於見父母親人,但此刻焉有此念?趨前握住她手,道:“玉妹,難道你還不明白我的心麽?從今以後,你的事便是我的事,漫說百裏世伯是你義父,即便素昧平生,以他在江湖上的威望,我也自當到他靈前去拜祭。你說出這等生分的話,分明把我視作外人,我可要生氣啦!”
易婉玉緊緊反握住他手,眼中淚光瑩然,忽然撲在他的懷裏,抽抽噎噎的道:“對不起,川哥哥,我是太在乎你了!你別生氣,我下次不敢啦!”她哭了一忽兒,一張俏臉微微抬起,幽幽的道:“你今日在那麽多人麵前說出這番話來,對我來說,什麽都夠啦!咱們走吧。”
當下二人縱身上馬,踐冰踏雪,沿原路返回。
如此星夜趕路,快馬加鞭,途中僅打尖時稍作休憩,到得次日中午,便已趕到洛陽城的中原分舵門外。
隻見大門外懸著白底藍字的燈籠,門上釘了麻布,放眼處擠滿了前來致祭的江湖好漢。二人甫一現身門外,鼓手吹起迎賓樂曲。
院內好大一座靈堂,兩廂掛滿素幛挽聯。
百戲幫主乃江湖上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溘然辭世,實是非同小可。此番設靈祭奠,諸般排場甚是隆重,此時幫中自三長老以降大小頭目盡皆披麻穿白,接待前來吊孝的各路吊客。顧一羽、鬆紋、秦江等也在內幫著張羅照應。
眾人見秦、易二人及時趕回,皆是精神一振。
各門派、各幫會的武林人物及百戲翁生前故舊紛紛到靈棚前吊唁。少林寺又派了一十八名僧侶,為百戲翁做法事超度。
鬆紋、靈濟和顧一羽等吩咐門人弟子在城中明察暗訪,打探沐長風等人行蹤,以為防範,豈知幾日來卻無半點訊息。
此後數日間,百戲幫上下皆忙著料理百戲翁的喪葬之事。直至過了頭七,眾人方始陸續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