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慢慢地坐到了上位,端起飯碗道:“開動吧。”
以前李長順在的時候,上位總是李長順的;李長順走了之後,上位就變成了二弟的。徐氏第一次坐到彰顯地位的上位,難免有些不習慣。
因為上午王大石才來送過食物,因此今天中午的飯菜還挺豐盛。白米飯,醋溜土豆絲,肉末豆腐,青椒炒蛋,酸菜湯。肉末雖然不多,但對於一年四季少吃葷腥的鄉下人來說,算是打牙祭的好菜。至於雞蛋,也不是哪家都吃得起的,因為醫學不發達,養雞容易得雞瘟,一個雞蛋的價格相當於半斤大米呢。
李芸心中不免吐槽,徐氏本來不知道明之軒和阿福會來蹭飯吃,一個大人三個小孩,她就煮了這麽多菜,當真是不會過日子。
她想起從三妹和二弟口中聽來的流言,心中有些擔心。徐氏為人大大咧咧,也不會去算賬,就算王大石趁機多送了些東西來,徐氏也不會發現的。
李芸將這件事放在心上,決定悄悄調查一下此事。如果王大石當真偷偷貼補自己家,她早晚會還給他的。她雖然窮,但沒有白拿別人東西占人便宜的習慣。
徐氏端了碗,卻沒有吃,而是先挨個給兒女們夾了菜,然後才開吃。
吃了一口,發現明之軒沒有動筷子,而是靜靜地看著她,徐氏臉上微微一紅,心道怠慢了客人,連忙給明之軒和阿福也夾了菜,道:“別客氣,多吃點兒。”
明之軒一張臉頓時笑開了花兒,將菜送入口中,一邊吃一邊點頭稱讚好吃。
阿福一張嘴巴張成大大的圓形,驚訝地看著明之軒。自家少爺從小就有些怪癖,總說筷子上沾著別人的口水,嫌髒,因此,從不吃別人給他夾的菜。今天少爺是哪根神經不對?竟然吃得這麽香!
明之軒夾起一筷子菜放到阿福碗中,笑中含著某種威脅的意味:“吃你的。”
阿福立即低頭,默默扒飯。
明之軒用餘光去撇李芸,見她目不斜視,顯然是把他當做了空氣一般,心中不由得升上一股惱意。
他從小到大,都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誰見了他不喜歡呀?他就不明白了,這個黃毛小丫頭到底是太驕傲,還是心比天高,才能將他視為無物?
明之軒目光閃了閃,嘴角微微勾了勾。
他就不相信了,憑他的魅力,打動不了一個鄉下的黃毛小丫頭?早晚有一天,他得讓她眼裏隻有他的存在。
這一幕被徐氏看在眼中,作為過來人,她當然明白明之軒的心思。她看看明之軒,又看看李芸,想象這兩人長大了之後,一個是俊逸兒郎,一個是清秀佳人,越想越覺得二人相配。
徐氏是個簡單的人,心中有了想法,就立即行動。
“之軒啊,你今年多大啦?家裏都有些什麽人呢?定親了沒有?”
李芸微微搖頭。初次見麵,就查人家戶口,合適嗎?
不過合適不合適,還得當事人自己說了算。明之軒毫不介意地回答:“之軒虛歲十五,自幼與祖父相依為命,還未定親。”
李芸想起之前她說明之軒父母沒教他,想不到他竟是沒有父母。
徐氏有些尷尬:“對不起啊,伯母不知道令尊他們……”
“沒關係。”明之軒眼眸黯了黯,隨即笑道,“對了,我看二弟也有五六歲了吧,上學堂了嗎?我看村裏好些小孩,似乎都沒有上學堂呢。”
徐氏搖頭:“他爹生前,閑暇的時候,會教孩子們讀書,是村裏唯一的先生。他爹死後,就沒人教課了。如果要上學堂,得去鎮上。可是鎮上太遠了,二弟才六歲,我不放心他一個人在外麵,所以這課業就停了下來。況且,去鎮上上學開銷不小,村裏的人家都負擔不起。要是他爹在的話,就好了。”
徐氏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起來。
“娘――”李芸微微皺眉,她不喜歡在外人麵前提及自家的事情,更不喜歡徐氏動不動就哭的毛病。
徐氏連忙將淚水眨了回去,不好意思地看著明之軒道:“讓你笑話了。”
“沒關係。”明之軒笑笑,“伯母,之軒很喜歡這個地方,我想在這裏留下來,不知道可不可以?”
李芸猛然抬頭,有些警惕的看著明之軒。他一個公子哥兒,繁華的呂城不呆,偏要跑到這窮鄉僻壤來呆著,他要幹什麽?
李芸正想說話,就聽徐氏歡喜道:“當然可以啊,我家有好多間屋子,你和阿福盡管住下來,喜歡住多久都行。”
明之軒笑著搖頭:“伯母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打算在村裏修三間草廬,辦學堂,讓村裏的孩子們都來上學。不知道村裏的人同不同意?”
徐氏兩手一拍,笑道:“村長前些日子還在苦惱村裏沒有先生呢,這下子好了!不過之軒你不用擔心學堂的問題。學堂是現成的,就設在村裏的祠堂旁邊,課桌椅都是有的。就差一個先生。不過你們總是要有地方住的,起幾間屋子也是應該的。這件事情就包在我身上,我去跟村長說去,等大家過幾天秋收忙完了,就來幫你起屋子。到時候我們二弟就拜托你了。”
二弟一臉糾結。他其實並不喜歡讀書,可是爹爹和娘親都希望他讀書。他到底要不要讀呢?
李芸撇撇嘴,冷冷道:“你教書?你小小年紀,讀過多少書,就敢當先生?不會教壞了小孩吧?”
“芸兒,對客人要有禮貌。”徐氏輕皺眉頭,她不明白女兒為何不喜歡明之軒,“你爹當年考中秀才的時候才十三歲,十六歲就回村裏當先生了呢。”
阿福接著大聲道:“芸小姐你可別看不起我家少爺,我家老爺書房裏的書,起碼有好幾車,少爺全都會。少爺也就是視功名為糞土,沒去科考。要是去考的話,當今的狀元也得換我家少爺來當!”
明之軒神色有一絲的不快,輕叱道:“阿福,別胡說。”
阿福似乎覺得自己說了什麽不該說的話,一臉愧疚道:“少爺,阿福錯了。”
氣氛一時之間有些尷尬。
三妹適時插嘴道:“明大哥,到時候三妹也可以去上學嗎?”
明之軒摸了摸三妹的頭發,溫和道:“好啊。”
徐氏接口道:“三妹啊,你一個女孩子,不能考取功名,將來又是要嫁人的,上學堂也沒什麽用處,就別去給明大哥添亂了,啊。”
三妹不高興地嘟起嘴吧。
李芸抬頭看著徐氏:“娘,三妹想要上學,就讓她去吧。誰說女孩子家的命運隻能嫁人,不能成就一番自己的事業?”
------題外話------
種田寵文一對一,每天中午12點更新,求收~
以前李長順在的時候,上位總是李長順的;李長順走了之後,上位就變成了二弟的。徐氏第一次坐到彰顯地位的上位,難免有些不習慣。
因為上午王大石才來送過食物,因此今天中午的飯菜還挺豐盛。白米飯,醋溜土豆絲,肉末豆腐,青椒炒蛋,酸菜湯。肉末雖然不多,但對於一年四季少吃葷腥的鄉下人來說,算是打牙祭的好菜。至於雞蛋,也不是哪家都吃得起的,因為醫學不發達,養雞容易得雞瘟,一個雞蛋的價格相當於半斤大米呢。
李芸心中不免吐槽,徐氏本來不知道明之軒和阿福會來蹭飯吃,一個大人三個小孩,她就煮了這麽多菜,當真是不會過日子。
她想起從三妹和二弟口中聽來的流言,心中有些擔心。徐氏為人大大咧咧,也不會去算賬,就算王大石趁機多送了些東西來,徐氏也不會發現的。
李芸將這件事放在心上,決定悄悄調查一下此事。如果王大石當真偷偷貼補自己家,她早晚會還給他的。她雖然窮,但沒有白拿別人東西占人便宜的習慣。
徐氏端了碗,卻沒有吃,而是先挨個給兒女們夾了菜,然後才開吃。
吃了一口,發現明之軒沒有動筷子,而是靜靜地看著她,徐氏臉上微微一紅,心道怠慢了客人,連忙給明之軒和阿福也夾了菜,道:“別客氣,多吃點兒。”
明之軒一張臉頓時笑開了花兒,將菜送入口中,一邊吃一邊點頭稱讚好吃。
阿福一張嘴巴張成大大的圓形,驚訝地看著明之軒。自家少爺從小就有些怪癖,總說筷子上沾著別人的口水,嫌髒,因此,從不吃別人給他夾的菜。今天少爺是哪根神經不對?竟然吃得這麽香!
明之軒夾起一筷子菜放到阿福碗中,笑中含著某種威脅的意味:“吃你的。”
阿福立即低頭,默默扒飯。
明之軒用餘光去撇李芸,見她目不斜視,顯然是把他當做了空氣一般,心中不由得升上一股惱意。
他從小到大,都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誰見了他不喜歡呀?他就不明白了,這個黃毛小丫頭到底是太驕傲,還是心比天高,才能將他視為無物?
明之軒目光閃了閃,嘴角微微勾了勾。
他就不相信了,憑他的魅力,打動不了一個鄉下的黃毛小丫頭?早晚有一天,他得讓她眼裏隻有他的存在。
這一幕被徐氏看在眼中,作為過來人,她當然明白明之軒的心思。她看看明之軒,又看看李芸,想象這兩人長大了之後,一個是俊逸兒郎,一個是清秀佳人,越想越覺得二人相配。
徐氏是個簡單的人,心中有了想法,就立即行動。
“之軒啊,你今年多大啦?家裏都有些什麽人呢?定親了沒有?”
李芸微微搖頭。初次見麵,就查人家戶口,合適嗎?
不過合適不合適,還得當事人自己說了算。明之軒毫不介意地回答:“之軒虛歲十五,自幼與祖父相依為命,還未定親。”
李芸想起之前她說明之軒父母沒教他,想不到他竟是沒有父母。
徐氏有些尷尬:“對不起啊,伯母不知道令尊他們……”
“沒關係。”明之軒眼眸黯了黯,隨即笑道,“對了,我看二弟也有五六歲了吧,上學堂了嗎?我看村裏好些小孩,似乎都沒有上學堂呢。”
徐氏搖頭:“他爹生前,閑暇的時候,會教孩子們讀書,是村裏唯一的先生。他爹死後,就沒人教課了。如果要上學堂,得去鎮上。可是鎮上太遠了,二弟才六歲,我不放心他一個人在外麵,所以這課業就停了下來。況且,去鎮上上學開銷不小,村裏的人家都負擔不起。要是他爹在的話,就好了。”
徐氏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起來。
“娘――”李芸微微皺眉,她不喜歡在外人麵前提及自家的事情,更不喜歡徐氏動不動就哭的毛病。
徐氏連忙將淚水眨了回去,不好意思地看著明之軒道:“讓你笑話了。”
“沒關係。”明之軒笑笑,“伯母,之軒很喜歡這個地方,我想在這裏留下來,不知道可不可以?”
李芸猛然抬頭,有些警惕的看著明之軒。他一個公子哥兒,繁華的呂城不呆,偏要跑到這窮鄉僻壤來呆著,他要幹什麽?
李芸正想說話,就聽徐氏歡喜道:“當然可以啊,我家有好多間屋子,你和阿福盡管住下來,喜歡住多久都行。”
明之軒笑著搖頭:“伯母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打算在村裏修三間草廬,辦學堂,讓村裏的孩子們都來上學。不知道村裏的人同不同意?”
徐氏兩手一拍,笑道:“村長前些日子還在苦惱村裏沒有先生呢,這下子好了!不過之軒你不用擔心學堂的問題。學堂是現成的,就設在村裏的祠堂旁邊,課桌椅都是有的。就差一個先生。不過你們總是要有地方住的,起幾間屋子也是應該的。這件事情就包在我身上,我去跟村長說去,等大家過幾天秋收忙完了,就來幫你起屋子。到時候我們二弟就拜托你了。”
二弟一臉糾結。他其實並不喜歡讀書,可是爹爹和娘親都希望他讀書。他到底要不要讀呢?
李芸撇撇嘴,冷冷道:“你教書?你小小年紀,讀過多少書,就敢當先生?不會教壞了小孩吧?”
“芸兒,對客人要有禮貌。”徐氏輕皺眉頭,她不明白女兒為何不喜歡明之軒,“你爹當年考中秀才的時候才十三歲,十六歲就回村裏當先生了呢。”
阿福接著大聲道:“芸小姐你可別看不起我家少爺,我家老爺書房裏的書,起碼有好幾車,少爺全都會。少爺也就是視功名為糞土,沒去科考。要是去考的話,當今的狀元也得換我家少爺來當!”
明之軒神色有一絲的不快,輕叱道:“阿福,別胡說。”
阿福似乎覺得自己說了什麽不該說的話,一臉愧疚道:“少爺,阿福錯了。”
氣氛一時之間有些尷尬。
三妹適時插嘴道:“明大哥,到時候三妹也可以去上學嗎?”
明之軒摸了摸三妹的頭發,溫和道:“好啊。”
徐氏接口道:“三妹啊,你一個女孩子,不能考取功名,將來又是要嫁人的,上學堂也沒什麽用處,就別去給明大哥添亂了,啊。”
三妹不高興地嘟起嘴吧。
李芸抬頭看著徐氏:“娘,三妹想要上學,就讓她去吧。誰說女孩子家的命運隻能嫁人,不能成就一番自己的事業?”
------題外話------
種田寵文一對一,每天中午12點更新,求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