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的眼淚刷刷地往下流,她不敢上前和趙氏廝打,隻是懇求道:“他二嬸,求求你放開二弟,你把他弄痛了。他還小,我會慢慢教他的。他錯了,我替他道歉。對不起,對不起!”
趙氏不肯罷休:“不行,我今天非得這小兔崽子認錯不可!”
二弟拚命掙紮:“壞蛋,你放開我!娘,我沒錯!”
趙氏牛高馬大,二弟不過是六歲的孩子,根本無法掙脫。
三妹此時滿臉驚恐地拉著李芸的衣角,想上前幫二哥,可是又害怕趙氏。見娘親和大姐都站著沒動,她也不敢動。
李芸的怒意越燒越烈。
小孩子之間磕磕碰碰本來就是小事情,就算是二弟先動的手,但卻是王小石詆毀徐氏名譽在先,說起來,王小石也沒有占什麽理。聽頭先趙氏一進門說的話,分明就是嫉妒徐氏美貌,借機生事。
既然趙氏不要臉,那麽,李芸不介意讓她沒臉。
一直站在一旁作壁上觀的明之軒忽然插嘴道:“我說這位二嬸,小孩子打架而已,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咱們鄉裏鄉親的,平時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算了吧。”
趙氏見明之軒年紀雖小,但俊美過人,裝扮氣度也不似普通人,於是口氣稍稍客氣了些:“你是他們家親戚?以前怎麽沒有見過你?”
明之軒看了看李芸,眼神柔和:“我是芸芸的朋友。”
趙氏尖聲笑了起來,重重往地上呸了一口痰,道:“朋友?男女之間,還不就是那檔子事麽?徐氏你真厲害,自己勾三搭四不說,現在把女兒也教會了,從哪兒勾搭上這麽一個俊俏的小哥兒,還給領家裏來了。我趙二丫可算是服了你!”
徐氏一張俏臉漲得通紅:“趙氏你不要滿口胡說!你誣蔑我就算了,可是我們芸兒還小,將來還要嫁人的!還有,這位明公子,可是來我們村裏當先生的,你這樣會毀了他的清譽的!你必須道歉!”
“我說的是事實!”趙氏輕蔑地哼了一聲,臉上完全沒有悔過之意。
趙氏當年本來想嫁王大石,但是王大石不肯,於是她退而求其次,嫁給了王二石,心想能夠和王大石成為一家人,能夠經常看到王大石,也是好的。不料王大石根本不看她一眼,一有空就往徐氏這邊跑,因此她對徐氏滿心妒恨,隻要能夠打擊徐氏,她心裏就覺得高興,才不管別人是不是被無辜中傷。
阿福怒了:“你這婦人好生不講理……”
“阿福!”明之軒搖搖頭,趙氏的這筆賬,他會和她算的。不過嘛,嗯,如果因此李芸嫁不出去,也不枉是一樁好事。
阿福不明所以地看著明之軒,搞不懂少爺為何非但不生氣,反而一副有些小竊喜的模樣。
李芸的滿腔怒火此時已經沉澱為眼底的森森寒意,她嘴角浮上一抹冷笑,轉頭低聲在三妹耳邊說了句話。三妹點了點頭,飛快地往院子外跑去。
徐氏不安地朝李芸看來,低聲道:“三妹幹什麽去了?”
“切!”趙氏滿臉不屑,“幹什麽去?去找他後爹去了吧?怎麽,想喊你的野男人來打我嗎?徐仙兒我告訴你,今天的事,就算天王老子來了,你也必須給我一個交代!老娘不怕!”
“你、你胡說八道!”徐氏咬著唇,氣得渾身發抖,委屈的淚珠兒忍不住一串串地落下來。
徐氏嫁給李長順這麽多年,基本沒有操勞過,如今年近三十,看起來卻還是十幾歲的少女模樣。她本就生得極美,如今眼中含著眼淚,梨花帶雨,更是美豔不可方物。
再看看趙氏,比徐氏還小,可風吹日曬的操勞生計,卻已是一副中年婦女的滄桑模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徐氏的長輩呢。
人比人氣死人,趙氏看看徐氏的樣子,再想想自己的樣子,心中的恨意更是洶湧,恨不得衝上去撕爛徐氏的臉,看她還拿什麽來裝可憐,勾引男人。
她把一腔恨意都灑在二弟身上,狠狠將二弟往地上壓:“給我跪下!”
二弟抵死不從,轉頭去咬趙氏,卻被趙氏捏住下巴,動憚不得。
徐氏再也顧不得害怕,衝上前去想把二弟搶回來,卻不是趙氏的對手,幾次三番被趙氏推開,急得大聲哭出來。
李芸扶住徐氏:“娘,你不是她的對手。你站在這兒別動。”說完,鐵著一張臉,轉身就走。
徐氏想起昨日李芸現在的眼神,就跟昨日用剪刀插李三時差不多,不由得有些害怕,喊道:“芸兒你要做什麽?別做傻事!有娘呢!”
李芸並不回答,毫無停頓地進了廚房。
阿福低聲道:“少爺,我實在看不過去了!你就出手教訓教訓那潑婦吧!”
明之軒搖搖頭,輕聲答道:“我答應過祖父……算了,看看再說。”
誰也沒有看到,他的手指微彈,一顆小得看不見的藥丸被彈入趙氏張開的嘴巴,順著喉嚨滑了下去。
趙氏咳嗽一聲,也沒甚在意。
李芸從廚房出來,左手提了一把豁亮的菜刀,走到趙氏麵前,刀刃對著趙氏,冷冷道:“放開他。”
趙氏詫異地看過來,隻見麵前的小丫頭不過九歲的年紀,瘦瘦弱弱的身板好像一陣風都可以吹走,在她麵前就如同一隻螞蟻一般的渺小,忍不住哈哈大笑,輕蔑地道:“就憑你,也敢跟我叫板?”
徐氏驚得忘記了哭泣,呆呆地看著自己的女兒。
明之軒心中生出一絲憐惜,難怪她的手傷成那樣也不喊痛,不過是生活所迫,被逼早熟。
李芸嘴角抿得很緊,不說話,也不動,隻是一臉凶悍,眼光如狼一般盯著趙氏,眨也不眨。
有時候,說得多未必有用。有時候,沉默也是一種力量。
李芸眼中的殺意是那麽明顯,讓人不會懷疑她會毫不猶豫地把刀砍過來。趙氏忽然覺得那目光如山一般朝她壓了過來,她漸漸收了笑,心中開始有些打鼓。這是九歲的小女孩該有的眼神麽?
二弟不再掙紮,看向李芸的眼神,帶著仰視的敬畏和孺慕。自從李長順死後,沒有父親,二弟心中的山倒塌了。此時的李芸,像是另外一座升起的山,可以讓他依靠,給他力量,填補他心中的那塊空缺。
趙氏不肯罷休:“不行,我今天非得這小兔崽子認錯不可!”
二弟拚命掙紮:“壞蛋,你放開我!娘,我沒錯!”
趙氏牛高馬大,二弟不過是六歲的孩子,根本無法掙脫。
三妹此時滿臉驚恐地拉著李芸的衣角,想上前幫二哥,可是又害怕趙氏。見娘親和大姐都站著沒動,她也不敢動。
李芸的怒意越燒越烈。
小孩子之間磕磕碰碰本來就是小事情,就算是二弟先動的手,但卻是王小石詆毀徐氏名譽在先,說起來,王小石也沒有占什麽理。聽頭先趙氏一進門說的話,分明就是嫉妒徐氏美貌,借機生事。
既然趙氏不要臉,那麽,李芸不介意讓她沒臉。
一直站在一旁作壁上觀的明之軒忽然插嘴道:“我說這位二嬸,小孩子打架而已,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咱們鄉裏鄉親的,平時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算了吧。”
趙氏見明之軒年紀雖小,但俊美過人,裝扮氣度也不似普通人,於是口氣稍稍客氣了些:“你是他們家親戚?以前怎麽沒有見過你?”
明之軒看了看李芸,眼神柔和:“我是芸芸的朋友。”
趙氏尖聲笑了起來,重重往地上呸了一口痰,道:“朋友?男女之間,還不就是那檔子事麽?徐氏你真厲害,自己勾三搭四不說,現在把女兒也教會了,從哪兒勾搭上這麽一個俊俏的小哥兒,還給領家裏來了。我趙二丫可算是服了你!”
徐氏一張俏臉漲得通紅:“趙氏你不要滿口胡說!你誣蔑我就算了,可是我們芸兒還小,將來還要嫁人的!還有,這位明公子,可是來我們村裏當先生的,你這樣會毀了他的清譽的!你必須道歉!”
“我說的是事實!”趙氏輕蔑地哼了一聲,臉上完全沒有悔過之意。
趙氏當年本來想嫁王大石,但是王大石不肯,於是她退而求其次,嫁給了王二石,心想能夠和王大石成為一家人,能夠經常看到王大石,也是好的。不料王大石根本不看她一眼,一有空就往徐氏這邊跑,因此她對徐氏滿心妒恨,隻要能夠打擊徐氏,她心裏就覺得高興,才不管別人是不是被無辜中傷。
阿福怒了:“你這婦人好生不講理……”
“阿福!”明之軒搖搖頭,趙氏的這筆賬,他會和她算的。不過嘛,嗯,如果因此李芸嫁不出去,也不枉是一樁好事。
阿福不明所以地看著明之軒,搞不懂少爺為何非但不生氣,反而一副有些小竊喜的模樣。
李芸的滿腔怒火此時已經沉澱為眼底的森森寒意,她嘴角浮上一抹冷笑,轉頭低聲在三妹耳邊說了句話。三妹點了點頭,飛快地往院子外跑去。
徐氏不安地朝李芸看來,低聲道:“三妹幹什麽去了?”
“切!”趙氏滿臉不屑,“幹什麽去?去找他後爹去了吧?怎麽,想喊你的野男人來打我嗎?徐仙兒我告訴你,今天的事,就算天王老子來了,你也必須給我一個交代!老娘不怕!”
“你、你胡說八道!”徐氏咬著唇,氣得渾身發抖,委屈的淚珠兒忍不住一串串地落下來。
徐氏嫁給李長順這麽多年,基本沒有操勞過,如今年近三十,看起來卻還是十幾歲的少女模樣。她本就生得極美,如今眼中含著眼淚,梨花帶雨,更是美豔不可方物。
再看看趙氏,比徐氏還小,可風吹日曬的操勞生計,卻已是一副中年婦女的滄桑模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徐氏的長輩呢。
人比人氣死人,趙氏看看徐氏的樣子,再想想自己的樣子,心中的恨意更是洶湧,恨不得衝上去撕爛徐氏的臉,看她還拿什麽來裝可憐,勾引男人。
她把一腔恨意都灑在二弟身上,狠狠將二弟往地上壓:“給我跪下!”
二弟抵死不從,轉頭去咬趙氏,卻被趙氏捏住下巴,動憚不得。
徐氏再也顧不得害怕,衝上前去想把二弟搶回來,卻不是趙氏的對手,幾次三番被趙氏推開,急得大聲哭出來。
李芸扶住徐氏:“娘,你不是她的對手。你站在這兒別動。”說完,鐵著一張臉,轉身就走。
徐氏想起昨日李芸現在的眼神,就跟昨日用剪刀插李三時差不多,不由得有些害怕,喊道:“芸兒你要做什麽?別做傻事!有娘呢!”
李芸並不回答,毫無停頓地進了廚房。
阿福低聲道:“少爺,我實在看不過去了!你就出手教訓教訓那潑婦吧!”
明之軒搖搖頭,輕聲答道:“我答應過祖父……算了,看看再說。”
誰也沒有看到,他的手指微彈,一顆小得看不見的藥丸被彈入趙氏張開的嘴巴,順著喉嚨滑了下去。
趙氏咳嗽一聲,也沒甚在意。
李芸從廚房出來,左手提了一把豁亮的菜刀,走到趙氏麵前,刀刃對著趙氏,冷冷道:“放開他。”
趙氏詫異地看過來,隻見麵前的小丫頭不過九歲的年紀,瘦瘦弱弱的身板好像一陣風都可以吹走,在她麵前就如同一隻螞蟻一般的渺小,忍不住哈哈大笑,輕蔑地道:“就憑你,也敢跟我叫板?”
徐氏驚得忘記了哭泣,呆呆地看著自己的女兒。
明之軒心中生出一絲憐惜,難怪她的手傷成那樣也不喊痛,不過是生活所迫,被逼早熟。
李芸嘴角抿得很緊,不說話,也不動,隻是一臉凶悍,眼光如狼一般盯著趙氏,眨也不眨。
有時候,說得多未必有用。有時候,沉默也是一種力量。
李芸眼中的殺意是那麽明顯,讓人不會懷疑她會毫不猶豫地把刀砍過來。趙氏忽然覺得那目光如山一般朝她壓了過來,她漸漸收了笑,心中開始有些打鼓。這是九歲的小女孩該有的眼神麽?
二弟不再掙紮,看向李芸的眼神,帶著仰視的敬畏和孺慕。自從李長順死後,沒有父親,二弟心中的山倒塌了。此時的李芸,像是另外一座升起的山,可以讓他依靠,給他力量,填補他心中的那塊空缺。